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教案 最新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教案【6篇】

2024-01-26 00:29:42

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时常需要编写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准确把握教材的重点与难点,进而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怎样写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该页是漂亮的小编给大家分享的最新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教案【6篇】,欢迎参考阅读。

八年级上册语文第四单元教案 篇一

《观潮》

(一)精读课文,深入理解

1.播放课件中潮来时的声音

教师:听!这是什么声音?你听到了什么?(学生自由说)

(评析:课件中播放潮来时的声音,将学生带入到情景之中,激发了学生学习课文的兴趣,调动起了学生的阅读期待。)

2.深入学习课文3、4段,体会钱塘江大潮

(1)教师:潮来时的壮观景象,课文中也有描写,现在请你认真默读课文3、4自然段,看看课文是怎样把钱塘江大潮这一“天下奇观”写具体的?可以边读边画出你喜欢的、感受深的语句,还可以在旁边做批注。

(学生边默读,边画批)

(2)小组内交流,边读边想象,把你感受到的通过朗读表现出来。

(3)全班交流,深入体会。

教师引导学生体会以下的内容:

①午后一点左右,从远处传来隆隆的响声,好像闷雷在滚动。顿时人声鼎沸,有人告诉我们说:“潮来了!”我们踮着脚往东望去,江面还是风平浪静,看不出有什么变化。过了一会儿,响声越来越大,只见东边水天相接的地方出现了一条白线,人群又沸腾起来。 重点体会:人声鼎沸

教师:怎么沸腾的,能表演一下吗?

学生表演:跳着叫着,挥手喊着:潮来了,潮来了

教师:刚才的场面可以用一个词语来形容:人声鼎沸,人们说话的声音就好象开了锅的水一样。

(评析:让学生在阅读文章的过程中,进入情境,入情入境地去读书,这样,课文中的一些词语的意思就自然地理解了。)

②那条白线很快地向我们移来,逐渐拉长,变粗,横贯江面。再近些,只见白浪翻滚,形成一道两丈多高的白色城墙。

(重点体会:横贯江面、形成一道两丈多高的白色城墙,同学们,这时你们的心情怎么样?激动,读出这种感受,读到这儿,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面对这么壮观的潮水,你还有什么样的心情?吃惊、惊喜

体会两丈多高的白色城墙,引入范仲淹的诗句:海面雷霆聚,江心瀑布横) (评析:通过引导学生发挥想象来理解课文内容,感受大潮来临时的壮观景象,体会作者的心情,受到感染和熏陶,自然而然地把学生带入了文本当中,实现了与文本的深层次的对话。)

③比较句子

A浪潮越来越近,犹如白色战马飞奔而来。

B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飞奔而来。

C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

(小组讨论:体会潮来时声音之大,形态之壮观。)

(评析:通过句子的对比,让学生充分地品味课文中的精彩语言,感受课文中的精彩描写,从而获得更深层次的体验,并且在不断地朗读比较中,把课文中的语言内化为自己的语言,从而把语言文字的训练真正地落到实处。)

(4)引入文字资料:钱塘江大潮来临时,另外一位作家这样写到(课件出示文字资料): 潮头已经带着雷鸣般的声响铺天盖地的来到眼前,后浪推着前浪,前浪引着后浪,浪拍着云,云吞着浪,云和浪绞成一团,水和天相撞在半空,好象千万头雪狮踏江怒吼,乱蹦乱

跳,撕咬格斗你撞我,我撞你,一起化为水烟细沫,付之流水,波涛连天,好象要和九天银河相汇,大浪淘沙,好象要淘尽人间的污染,潮水腾跃,好象要居高临下,俯瞰风云变幻的世界。

(自己读,并说说体会到了什么?)

(评析: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应该时刻树立“大语文”教学观,不要就教材而讲教材,应该把视野投向更加广阔的语文天地,适时地给学生补充一些语文学习的内容,不仅可以加深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而且可以拓宽学生学习语文的渠道,长此以往,学生将受益终生。)

(5)播放录像。(快看,钱塘江大潮来了!)

你有什么新的感受?假如你是一个游人,你会怎样赞叹?

教师:同学们,请闭上眼睛想:成千上万的游人来到钱塘江观潮,这观潮的人山人海当中有老人,有小孩,有中国人,有外国人,有普普通通的平民百姓,有国家的元首,有胆大的人,有胆小的人,有走遍世界的旅游者,也有很少到外面的乡下老奶奶,他们看到了这伟大的钱江潮,会发出怎样的赞叹?(教师随机采访学生)

(评析:录像的播放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到了钱塘江大潮的壮观,这种视觉的冲击会让学生的心灵感到震撼,让每一位学生都有身临其境之感,教师及时地抓住学生情感体验的高峰,引导学生体会不同的人观看钱塘江大潮之后的不同感受,使学生对课文内容地理解进一步深化。)

(6)教师:是啊,不论是谁,当看到了钱江潮的壮观景象后,无不发出赞叹。请你把自己的感受送入课文之中再来读一读。

(7)同学们,作者是按照什么顺序写潮来时的情景的呢?(远—近)

3.潮过后,还能称作是奇观吗?

(学习第五段:重点体会“漫天卷地”“风号浪吼”等词语)

4.那么潮来之前又是什么景象呢?是否也能算作是天下奇观呢?

(学习第二段,体会:平静、人山人海)

(评析:第二段和第五段略处理,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选准重点,防止面面俱到。) 小结:钱塘江大潮,自古以来被称为“天下奇观”,正像诗人苏轼所说的:八月十八潮,壮观天下无。

(二)内化语言,拓展延伸

教师:同学们,这么壮观的景象,我们应该让更多的人知道,现在,就让我们再来完整地感受一下钱塘江大潮吧!请大家看完之后做一次小导游,把钱塘江大潮这一天下奇观介绍给更多的人。(放录像)

1.教师:你觉得作为导游应该怎样介绍呢?

2.出示小组活动建议:

(1)可以选择潮来前、潮来时、潮来后中的任意一部分进行介绍。

(2)介绍时可以用课文中的语言,也可以加J=-自己的一些感受或运用资料中的知识,可以一个人介绍,也可以小组成员分工合作进行介绍。

(3)介绍的语言要符合导游的身份。

3.小组活动,教师巡视。

4.小组汇报,教师相机点拨,并组织语言,适时评价学生。

小结:听了你们的刚才介绍,相信一定会有更多的人前往观潮。希望同学们下课以后,继续关注钱塘江大潮,同时也可以关注更多的天下奇观。

(评析:学生再一次变换身份,作为导游来介绍钱塘江大潮,实际上是让学生学以致用,进一步将课文中学到的语言内化,将学到的知识转化为能力,这对学生是一个挑战,同时,也可以激发学生学语文的兴趣,孩子们在愉悦、欢快之中得到了能力上的提高。)

八年级教案语文上册人教版 篇二

教学目的

1、朗读、背诵文育课文。

2、理解积累一些文言实词。

3、认识作者通过描写“世外桃源"所表达的不满黑暗现实,追求理想社会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掌握课文中古今异义词和省略句的用法;把握课文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加强诵读训练。

教学难点:

认识评价课文所描绘的理想境界。

教学中应注重通过诵读来加深学生对文言字词、句子的理解。可先让学生了解课文的基本内容,再体会领悟其语言特色和思想内涵。

教学时间:二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和步骤

一、导入课文,激发兴趣。

二、指导阅读“阅读提示”,简介作者作品。

①陶渊明,名潜,字子亮,东晋著名诗人,诗歌多以表现田园山水、归居之乐见长。

②作者生活的朝代,社会动荡,战乱频繁,生灵涂炭。陶渊明曾做过几任小官,因不满现实黑暗,辞官归隐,躬耕僻野,寄情山水。

③本文是《桃花源诗并序》中的“序”,可独立成篇。

三、教师范读课文,然后学生自读课文。

1、要求学生认真听清老师的断句、节奏,标记生词。

落实下列字词的读音:俨然豁然阡陌垂髫恰然邑人便要还家

2、学生放声自读课文。

要求:1)基本读准断句,注音语气节奏。

②读完后理出难解的字词句。

四、检查学生自读情况。

1、请三位同学读完全文。

教师要纠正读音错误,不明显的句读错误暂呵不予纠正,留待下面的教学环节。

2、疏通课文中重要、疑难的字词句。

可让学生发言提出。也可让学生自由上讲台写在黑板上。教师在此基础上归类整理。要求学生领会掌握以下加点字同的含义:

①武陵人捕鱼为业:作为为具言所闻不足为外人道也:对,向

2)乃不知有汉:竟:乃大惊:竟

3)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都两两狼之并驱如故:一起

4)一为具言所闻:详细地具答之:详细地

5)甚异之:对……感到惊异欲穷其林。穷尽,走到尽头

咸来问讯:都黄发垂髦:用特征来指代老人和小孩

复延至其家:请处处志之:同“誌”,作标记

谐太守:到…去,寻病终:死

6)屋舍俨然:整齐的样子。现在指神情庄重或假装正经的样子。

阡陌交通:交错相通。现在指各种运输和邮电事业的总称。

率妻子邑人…:妻子儿女。现在指男子的配偶。

无论魏晋:更不用说。现在用作连词,表示条件不同而结果不变。

说如此:像这样。现在指“这样”。

芳草鲜美:鲜嫩美丽。现在指食物味道好。

7)完成练习五,了解文言文主语、宾语的省略情形。

五、诵读训练。(锻炼朗读能力,加深课文理解。)

教师应进行朗读指导,可从以下几方面要求:

①字音要读准。如“便要还家”中“要”读“邀”,不读“耀’;‘“骥”读记”,不读义”;“此中人语云’中“语”旧读玉,现不作要求。

②句读要分明,课文中有许多对偶句和四字句,应读出对衬感来。如“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③语调、节奏要读出轻重缓急,读出感情。如:“①问今是问世,②乃不知有汉。

(3)无论魏晋、,,加着重号的调应重读,语调稍慢;第①句读得略平缓。②③句读得有起

伏;第①句与②③句间停顿略久,②③句连接要紧凑。这样能较好地读出感情意味。

3、自由朗读,鼓励学生力争有所提高进步。4.要求学生在课堂上背出第一自然段。

六、布置作业。

1、查字典,弄清下列成语的意思。

落英缤纷豁然开朗恰然自乐世外桃源无人问津

2、背诵课文。

第二课时

一、检查作业。

1、抽查第一、二自然段的背诵情况。2.学生口头解释所查成语的意思。

二、结合课文回答下列问题。

1、课文以渔人进出桃花源的行踪为线索,写了哪些情节?

发现桃花源(第1段);进访桃花源(第2、3段):寻找桃花源(第4、5段)。

2、齐读第1段,思考:渔人是怎样发现桃花源的?为什么会“甚异之”?这一段在全文起何作用?

“忘路之远近”说明渔人走了很远的路程,以致迷路忘返;“‘忽送”说明是在偶然的情况下发现了桃花林的,而桃花林之广之美,是渔人以前未曾所见,因此“渔人甚异之”。这一段突出了桃花林奇、美的特点,一开篇就渲染出一种神秘色彩,扣人心弦。桃花源又会是什么样子呢?为下文写渔人进访桃花源作了铺垫。

3、请一位同学们朗读第2段,思考:渔人是怎样进入桃花源的?见到了怎样的景致?

进入桃花源不容易:“林尽”-“一山”-“小口”-入”-‘”极狭”-“复行”,这表明桃花源的隐蔽,与世隔绝,难于发现。

渔人见到的景致是“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见到的人“悉如外人”‘“恰然自乐”,说明桃花源环境幽清,人们生活美满安宁,丰衣足食。作者用句整齐,音律和谐,生动地勾画出一幅祥和安宁的田园图画。

4、请一位同学朗读第3段,思考:

①桃花源的人见到渔人有何反应?说明什么?

“大惊”写出对陌生人到来的惊异。显示出桃花源与外界隔绝久远。这与下文“自云。.。.无论魏晋”相呼应。””设酒杀鸡作食’”,“咸来问讯”表现了桃花源人的热情、好客,民风纯朴。

②“皆叹惋”说明了什么?

渔人“——。一为具言所闻”应说的是秦末以来战乱的历史,桃源人听后,为世上的动乱、黑暗而叹惋,也为世上老百姓过着的痛苦生活而叹惋。

5、默读课文最后两段,思考:

①渔人离开桃花源后“处处志之”,目的是想今后再访桃花源,可人们再去寻找时,却“迷”、“未果”,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

使人觉得桃花源是一个似有而无、似真而幻的地方,也暗示桃花源是虚构的,是作者寄寓的理想圣地,可遇而不可求。

②最后两段与前又哪句话相呼应?

与“不足为外人道也”一句相呼应。

三、齐读全文,讨论总结以下内容。

1、课文在情节的安排处理上有什么特点?请具体谈谈。

情节的曲折、跌宕的表现在:①渔人迷路了,会怎样?②桃花林又大又美,是个神奇之地。③渔人“欲穷其林”,再往下走是什么地方?④渔人进入桃花源的道路扑逆迷离,引人好奇:里边到底有什么?⑤桃花源的景致为何如此幽美,人们的生活为何这般自由幸福?③渔人辞去时,桃源人嘱咐他“不足为外人道”有什么用意?①为什么人们再寻桃花源却屡屡无功而返?这些一连串的问题环环相扣、步步相生,使课文情节充满曲折离奇之感,读者也随之兴趣愈浓。(以上为理解要点。》

2、怎样评价作者描写的“世外桃源”这~理想社会?

应联系作者所生活的社会时代背景来理解。这一理想社会表现了作者对没有剥削、没有战争,人人生活平等、幸福的向往和憧憬,对美好未来的追求,是一种美好的愿望和寄托。(可不必引导学生去认识“它只是一种空想”之类的方面。)

四、背诵课文。

五、布置作业。

写一篇小短文。要求:①设想你是渔人,写你进入桃花源后的见闻,不与课文雷

同。②400字左右。

初中八年级人教版上册语文教案 篇三

《一滴水经过丽江》

知识目标:

1.学习以“物”为叙述角度、按地点的转换(游踪)安排结构的写作手法;

2.把握景物描写的特点。

能力目标:

欣赏文章自然洗练的语言风格;

情感目标:

1.学会观察和欣赏自然,懂得去发现平凡生活的美好;

2.了解丽江的历史故事,热爱我们源远流长的民族文化。

教学重难点:

1.学习以“物”为叙述角度、按地点的转换(游踪)安排结构的写作手法;

2.把握景物描写的特点;

3.引导学生去发现平凡宁静生活的美。

教学方法:

1.情景教学法。课前让学生画出丽江风景地图。假想自己是一滴水,会经过哪些地方,想象看到的风景。

2.朗读教学法。学习散文离不开朗读,在反复朗读中引导学生感受自然洗练的语言风格。

3.品读鉴赏法。细读文中的写景句子,对其进行赏析,并仿写。

课前准备:

学生:预“读读写写”的字词,搜集有关丽江的民俗、故事,了解丽江的各个景点和地理位置,画出丽江风景地图,写一段导游词。

教学流程:

(一)情境导入——跟着导游游丽江

师:这个单元我们都在名山大川游览,昨天去看了壮观雄浑的壶口瀑布,今天我们去宁静别致的世外桃源丽江。有请我们的导游先给我们作丽江介绍。

2名同学预先准备好了导游词。学生介绍丽江。

(二)整体感知——跟着水滴游丽江

这一板块主要是指导学生朗读课文的基础之上扫除生字词的障碍,让学生整体感知文章的内容,梳理游踪,即一滴水流经了哪些地方?让学生圈点勾画表明地点的词。

学生梳理出路线图:玉龙雪山山顶——丽江坝——黑龙潭——玉河——四方街——中河——浇花人的大壶——兰花上——壶——中河——金沙江。

老师总结游记文章可以以地点变换为线安排结构。

(三)品味探究——怎样的丽江,怎样的水滴

1.让学生联系文中环境描写的句子,说说最喜欢哪处的风景,为什么?

在这个环节,先让学生朗读写景的句子,在谈为什么喜欢的时候,老师适当引导赏析句子。

2.根据对课文的品读对语言的品味,在下面的横线上填上恰当的词语。

这是习习习习习习习习习的丽江。

(美丽、祥和、宁静、美好、人们安居乐业、充满文化氛围……)

3.品读“水”的'形象。

这是习习习习习习习习习的一滴水。

学生找文中描写水的句子,说说“水”的形象。参考:憧憬和向往美好、执着追求、善于发现美好、敬仰传统文化、对未知充满好奇和热情、积极快乐……

4.探究主旨

这滴水为什么一定要流过四方街?

结尾作者写道:“作为一滴水,我终于以水的方式走过了丽江”,如何理解这句话?

示例:因为丽江古城(四方街)的美好,这滴水憧憬和向往美好,它从玉龙雪山山顶奔流而下,就为了去往这美好的地方。作者其实是借“一滴水”来讲述自己的心愿,“终于”一词表现出作者对丽江的赞美和喜爱,对宁静淳朴最接近自然的生活的歌颂。

(四)拓展延伸——假如你是一滴水

学生小组交流:如果你变成一滴水,你想去往什么地方,会有怎样的经历?(启发学生想象,锻炼想象和联想能力)

(五)体验反思——一滴水的视角

请学生仿照此文写一篇以物为叙述角度的作文,以一株花、一只猫、一堵墙……的角度来写作。

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教案 篇四

○教学目标

①理解行道树——无私奉献者的形象

②感悟并珍视人生“第一次”的经验。

③揣摩形象化的语言。

④了解以小见大和夹叙夹议的写法。

○教学重点

①理解两篇课文的深刻内涵。

②理解形象而又含蓄的语言。

○课前准备

①布置学生预习,就课文的主要内容和自己感兴趣的问题,列出思考题,准备讨论、发言材料。

②列举自己最难忘的第一次经历,谈谈自己的感受。

③教师设置精当的思考题备案,以供学生参考。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教学《行道树》:

①理解行道树的无私奉献精神。

②反复朗读课文,体会形象化的语言。

○教学设计

导入

同学们,汉语是世界上最优美的语言,它最丰富、最准确、最鲜明、最生动。在汉语的宝典里,有许多“言在此而意彼”的妙词佳句,譬如,“牛,吃的是青草,挤出来的是牛奶”“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等。这些话表面好像在写动植物,其实是有其象征意义的。毛泽东有一首词写道:“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你们知道这首词写的是什么吗?你们知道它的深刻含义吗?今天,我们来学习张晓风的短文《行道树》,看看马路两旁的行道树有什么象征意义。

朗读课文

教师指导学生掌握朗读的发音、停顿、重音、语调、速度和情感等方面的问题。

识记字词(包括《第一次真好》)

整体感知

①自读,发现问题

让同学们独立阅读,调动自己的学习经验,归纳学习本课应重点掌握的知识点,提出疑难问题,做好记录。

②讨论,筛选、整理

四人小组讨论,交流发现的问题。比较浅显的,组内讨论解决;集中疑难问题,准备课堂发言。

③课堂讨论,确定思考题

小组代表发言,提出问题。教师进行组织、引导和调控,将思考题逐渐集中到以下几个方面:

a.行道树的形象体现了什么精神?

b.找出本文最富哲理性的句子,并理解:神圣的事业是什么事业?为什么说神圣的事业总是痛苦的?行道树的“深沉”主要表现在什么方面?

[有关提示]神圣的事业必须以自我牺牲为代价。从个人利益角度讲,这便是“痛苦”。痛苦的磨练使奉献者具备了以苦为乐的品质,这便是“深沉”。

c.怎样理解“我们是一列忧愁而又快乐的树”?

研讨与赏析

鼓励学生多角度提出疑难问题和值得深究的问题,进行讨论。提出的问题尽量深刻一些。教师引导学生结合作者的写作目的,体会这篇课文的现实意义,进行人文教育。

①作者从哪些方面刻画了行道树的形象?

[提示]自我牺牲、奉献人类、心系社会……

②怎样理解“站在这双线道的马路边,这无疑是一种堕落”?

③“我们的存在只是一种悲凉的点缀。”表现了行道树怎样的思想感情?同时揭示了怎样的社会现状?

[有关提示]保护环境还没有引起人们足够的重视。

④为突出行道树的形象,作者都采用了什么表现手法?

[提示]采用了对比手法:a.与同类的优越处境对比;b.与人类的无知行为对比。

⑤你认为哪些语言描写最生动,最能突出行道树的形象?试分析说明?

让学生体会形象化的语言。学生的解答可能是多样的,芜杂的,教师要帮助学生突出重点,明确中心。

拓宽与延伸

鼓励学生结合现实和自己的经历,谈学习感受。

①现实生活中有像行道树一样具有奉献精神的人吗?怎样看待他们的价值?

②本文的现实意义是什么?

③本文的中心是通过行道树的自白表现出来的。但有人说像在发牢骚,你怎么看?

提示:决非发牢骚,而是强烈的呼唤。呼唤更多的奉献者为社会造福,为人类造福呼唤人们尊重奉献者的辛劳,保护自己的生存环境。

④学习了这篇课文,你受到哪些启发?

教师小结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进行了很好的讨论和研究,对无私奉献者的精神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和理解。我们都是社会的一员,应该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从任何意义上讲,我们都应关注社会,关注人生,关注自然。让我们像行道树一样,尽自己的微薄之力,点缀美好的社会,也使自己的人生在无私的奉献中大放光彩。

作业

①完成“研讨与练习”相关作业

②预习《第一次真好》。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教学《第一次真好》:

①认识人生第一次经历的重大意义,珍视第一次经验。

②学习以小见大和详略得当的写法。

③了解选材的典型性。

○教学设计

导入

“第一次”是多么另人难忘的经历啊!你知道第一次吃西红柿的那个人吗?你知道“第一个吃螃蟹”的重大意义吗?第一次远行、第一次脱险、第一次施舍、第一次求助……自从我们有意识以来,数不清的第一次,无一例外地给我们带来莫大的新奇和刺激。但又有谁真正懂得“第一次”的奥妙呢?周素姗的《第一次真好》可以给我们一个很好的启示。

整体感知

①集体朗读

感悟课文内容。要求学生注意朗读时的情感和速度。

②默读课文

独立思考。出示思考题:

a.“第一次真好”,好在哪里?

b.课文的中心意思是什么?

c.作者为什么选取这两个“第一次”详写?

d.课文在安排材料上有什么特点?好处是什么?

e.有的“第一次”是有益的,有的是无益的。本文所说的“第一次”属于哪一种?为什么?

引导学生探究性阅读,整体把握,筛选信息,猜想印证,形成解释。

③课堂集中讨论、解答

引导学生采用互动方式,合作交流,使问题逐渐明朗,最终明确;

a.“第一次真好”指感觉真好:新鲜而刺激,使人回味无穷。

b.“生命中的第一次愈多,生命也就愈益多姿多彩。”

c.作者从不同角度写了两件事:前者写的是植物;后者写的是动物。前者写的是静态;后者写的是动态。前者的感觉没有变化:只是喜悦和新奇;后者的感觉随着事物的变化而变化:先是惊喜,再是恶心,而后喜爱。这样写使人感到厚重,既表现作者的个性体验,也能与读者产生共鸣,有典型意义。

(学生谈不透,教师要予以引导、点拨。)

d.详略得当:详写的是看柚子树和看孵小鸟两件事。略写的有六件事,均一笔带过。详写是为了更好地突出中心;略写部分是对详写部分的补充,旨在以小见大地表现“第一次真好”的普遍意义,同时,使文章内容更加充实。

e.本文写的是有益的“第一次”。因为所举的每一个事例,都有益于人生的健康发展,而且“生命中的第一次愈多,生命也就愈益多姿多彩”。

研读与赏析

在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教师结合“研讨与练习”,引导学生重点研读与赏析作品的语言,以求达到对课文内容更深刻的理解。可让学生提出最感兴趣或有疑难的问题,供全体同学讨论。

出示思考题:

①为什么说是“一幅秋日的风情画”,而不说是“风景画”、“风光画”?

②“雏形”与“具体而微”有什么区别?

③“我喜爱他们又甚于那些老鸟”一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提示:表现作者对生命的珍惜和对生命力的赞叹。

④找出课文中带有议论性的句子,试分析它的作用。

本题的设计旨在让学生逐渐了解记叙文中议论的作用。

体验与反思

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经验,解释课文有关内容,并从多角度提出问题,深化理解。

①为什么第一次的经验不一定都愉快?感觉不愉快的第一次就不能尝试吗?

提示:感觉不愉快的第一次可能是更有益的,也应当积极尝试。如舍己为人等。

②为什么说“生命中的第一次愈多,生命也就愈益多姿多彩”?

③回忆你难忘的第一次经历,谈谈它对你后来的发展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④什么样的第一次不能尝试?为什么?

小结

同学们,现在我要告诉你们,据说西红柿最早只是一种观赏植物,没人知道它可以吃,且营养丰富。我们应当感谢那个第一次吃西红柿的人,他当时的勇气决不亚于视死如归。我猜想,他尝试以后的感觉一定是新鲜而刺激的,是令人回味的。而他的那个第一次,竟使西红柿成了我们餐桌上的佳品。

同学们,我们要多多地尝试有益的第一次,让万紫千红的第一次,织成我们五彩斑斓的人生,给社会带来进步。

作业

①完成“研讨与练习”剩余部分。

②习作:写一篇题为《第一次,我忘不了你》的作文,谈谈学习本文的感受。

《短文两篇》教学杂谈

2、合作学习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

有效的合作学习,教师首先要给学生设计好学习任务,这是创新的前提。如教《行道树》时,我安排学生对课文内容进行深入具体探究,采用“合作探究、互问互答”的形式,把不能解决的问题提出来,然后集体探究。教师这样安排,一些简单的问题,同学间合作互问互答就已经解决了,不能解决的一般来讲,就是难懂的有探讨价值的问题。学生提出两个问题:

⑴为什么说“神圣的事业总是痛苦的,但是,也惟有这种痛苦能把深沉给予我们”?这就是一个有价值的问题,其他同学给予解答,因为神圣的事业是要付出痛苦代价的,从事这种事业需要牺牲。行道树就承受了这种痛苦──“抖不落的烟尘”“夜晚苦熬”“忧愁”“堕落”。痛苦又能给与我们深沉──“制造清新”“勤生绿叶”“献出浓阴”,给市民带来快乐。可见,同学之间的合作就解决了问题。

⑵为什么说“我们是一列忧愁而又快乐的树。”“忧愁”和“快乐”好像有点矛盾。这也是一个有探讨价值的问题,其他同学解释说,不矛盾。因为“忧愁”是为城市空气污染而“忧愁”,为市民健康而“忧愁”;“快乐”是因为“我们”能“在春天勤生绿叶”“在夏日献出浓阴”,为城市制造清新。接着老师补充,“忧愁”是它奋斗的痛苦,“快乐”是它奋斗的结果,文章正是通过行道树内心世界的独白,抒写了奉献者的襟怀,赞美了奉献者的崇高精神。通过这种生生、师生间的合作交流,思维的碰撞,就产生了火花,有了矛盾不矛盾之争,在争论中培养了创新能力。由此可见,合作学习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

〖初中语文探究性学习探究方法指导例谈〗

二、创设问题探究

所谓问题就是指疑点。它是探究学习的核心要素。教师在教学时要努力创设问题情境,并从不同角度设计问题,使学生明确探究目标,掌握思维方向,以达到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自己探究问题,自己解决问题的目的。具体方法有:

抓住关键词句,设题探究。如学习《行道树》一文时,我让学生抓住“神圣的事业总是痛苦的,但是,也惟有这种痛苦能给予我们深沉,”这一关键句,从“为什么行道树的事业是神圣的?”“行道树忍受了哪些痛苦?”“深沉的含义是什么?”三个方面进行探究,并紧扣“神圣”、“痛苦”、“深沉”这三个关键词解答,很快就能使学生融会贯通,把握全文主旨。

〖开启课堂宝库的金钥匙──浅谈语文课堂导语的设计〗

四、实验演示,动中激趣

好玩好动是孩子的天性,因而课前根据课文内容设计一个小实验或演示,由教师或学生以亲自进行观察、操作实验的方法导入新课,能撩拨起学生的好奇心,能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例如教《第一次真好》,一上课组织学生用不同的方法切苹果,当学生发现横着把苹果切成两半,横切面是一个五角星时,同学们感到既兴奋又神奇,强烈的好奇心为授新课创造了良好时机,而且有利的激发了学生大胆尝试有益的第一次的兴趣,也为学生谈第一次的感受积累了话题。

〖语文课堂—学生提问的摇篮〗

值得注意的是,教师要善于组织学生充分利用学生资源。不用讳言,学生的程度是参差不齐的,有些学生是不可能一开始就能独立地提出问题。本着“为了一切学生”的理念,教师除了自己指导外,要及时地利用学生资源,让程度好的带动程度差的,精心安排小组的划分。根据班上人数,将其划分成若干小组,轮流指定数名同学任组长,负责组织讨论。有时让四五个小组负责提出问题,另七八个小组负责分析解决问题;有时选择一些学生组成一个有教师参加的特别小组,负责提出问题、分析问题,鼓励其他小组的学生对这一个特别小组的问题答案提出质疑,在争论中达成共识;有时男女生混编以女生的心细与男生的大胆相结合,弥补各自的不足;有时男女生分开以激发竞争意识。总而言之,形式多样,不一而足。如教学《第一次真好》这类与学生生活较接近的自读课文时,我交由学生合作讨论解决,自己提问,自己分析,自己解决,让出讲台鼓励一些口头表达能力较强、胆量较大的学生上讲台去阐述观点、讲授课文,收到了良好效果。不过,像教孩子走路“牵是为了不牵”一样,我们这里倡导的合作方式,提出问题只是第一步,最终还是要让每个学生都能独立地提出自己最高的水平的问题来,即是说“合作是为了独立自主”。

短文两篇《陋室铭》《爱莲说》课后题及答案

一、背诵并默写这两篇短文

设题目的是使学生能牢牢地记住这两篇名文。这道题要在课上完成,据以往的实践经验,熟读成诵约需35分钟,默写约需10分钟。要让学生养成当堂记诵的习惯。

二、反复品味文章的寓意,研讨下列问题

1、《陋室铭》结尾引孔子的话“何陋之有”,有什么含义?试联系全文内容作具体分析。

2、《爱莲说》中称莲是“花之君子”,试根据课文说说作者心目中的君子应当具有哪些美好的品质。

3、下面几句话都有言外之意,试做分析。

①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②牡丹,花之富贵者也……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所谓“寓意”,主要是指作者的志向和抱负,这是托物言志文章的核心,必须抓住这个核心,才能达到整体感知;此外,也包括对文中某些重要语句的理解。本题中前两小题是依据整体感知的需要设计的,应作为讨论的重点。下面分别说明:

1、《陋室铭》的全篇旨意是从孔子“君子居之,何陋之有”这句话生发而来,作者以此结住全文,显得立意高远,无懈可击。但引文中略去前半句,而只用后半句,是因为“君子居之”的意思已经包含在全篇文章之中,略去后才有余味。在讨论前最好先告诉学生这句话的出处,说说省去前半句的原因。

参考答案见“整体把握”。

2、这是一道开放性的题。作者心目中的君子有种种美德,我们无法尽知,而只能通过莲的形象来探求。因此,在讨论前应当指出,这是一种艺术概括方式,要善于运用联想把莲的形象跟君子的形象融为一体,不要搞机械的“对号入座”。本题切忌搞统一答案,重在培养学生的联想力。

3、设题目的是引导学生注意揣摩语言。

①可以先问学生:作者是否不喜欢听音乐?(从“调素琴”可以得出否定的回答。)“调素琴”跟“丝竹之乱耳”有什么区别?由此逐步引导到作者对官僚们寻欢作乐生活的批判态度上来。

②作者这种写法颇似“一字褒贬”,文中只说牡丹是“花之富贵者”,此外别无贬辞,但从“宜乎”一语却可以看出他对世风的鄙视。为了引起学生讨论的兴趣,无妨先读读白居易的《买花》诗(见“有关资料”),此诗浅显易懂,费时不多。

本题也不要求统一答案。

三、“之”有时相当于“他(她、它)”“这(那)”,有时相当于“的”,有时却只有表示语气的作用,没有实际意义──这后一种用法往往凭语感就可以察觉到。试用此法辨析下列各句中的“之”字哪些属于这种用法

①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

②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③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④孔子云:何陋之有?

⑤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设题目的是使学生初步熟悉“之”的三种最常见的用法。切忌讲语法,非讲不可也只能讲到词性为止。文言虚词的用法实质上是个习惯问题,读得多了,养成了习惯,就不会觉得它难解。所述三种用法中的最后一种跟诵读的关系尤为密切,例如“无丝竹之乱耳”,去掉“之”字后,句意并未变化,但读起来就不如原句顺口且有韵味;“有何陋”读起来语气就不如“何陋之有”那样强烈。让学生在诵读中反复品味,是解决这个难题的有效方法。

参考答案:①的。②表示舒缓语气。③同上。④表示强烈反问。⑤它(指桃花林的奇景)。

初中八年级人教版上册语文教案 篇五

《首届诺贝尔奖颁发》

教学目标:

1.能利用已学的新闻知识分析课文,并从文中筛选出有价值的信息,了解作者通过新闻传达的事实及新闻立场。

2.学习消息的语言特点。

3.学习消息的“倒金字塔结构”。

教学重点:

1.学习消息语言的特点。

2.学习倒金字塔结构的新闻写作方式。

教学难点:

学习消息语言的特点。

教学创意:

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延伸拓展、比较阅读

教学流程:

一、激趣导入

(一)ppt展示莫言和屠呦呦获得诺贝尔奖的照片,问:图片上的这两个人同学们认识吗?他们获得了什么荣誉?

学生回答。明确:莫言和屠呦呦,他们都获得了诺贝尔奖。

(二)追问激趣:莫言和屠呦呦因为诺贝尔奖可谓是家喻户晓,诺贝尔奖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影响力呢?同学们了解诺贝尔奖吗?

教师补充:诺贝尔奖是世界各类奖项中地位的奖项,截止20xx年,诺贝尔奖共授予了892个人和24个团体,通常被认为是颁奖领域内最重要的奖项,有着公认的性。

(三)那么首届诺贝尔奖颁发时时什么样的呢?英国的通讯社,也是国际性通讯社之一的路透社,曾对这一重大历史事件做出过报道。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这则消息,《首届诺贝尔奖的颁发》

(设计意图及建议:由同学们熟知的名人导入,拉近学生与课文的距离,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借机简介诺贝尔奖及路透社)

二、自主学习,理清结构

(一)请同学们速读课文,勾画出本则消息的结构。

1.第一课我们学过消息的结构有哪些?

教师引导学生复习消息结构:标题、导语、主体、背景、结语

2.请勾画出本则消息的结构。

(设计意图及建议:温故知新,前面的《消息二则》中已经学了消息的基本结构,这里再次巩固,学生在分析结构的同时也学会了快速阅读消息的方法)

(二)结合课文旁批,说说各段分别传递了什么信息?

明确:

第一段介绍了何时、何地、何事、何人、何故。

第二段介绍了今年诺贝尔奖的获得者及其成就。

第三段介绍了诺贝尔奖的颁发机构及授奖仪式的相关要求。

第四段介绍了诺贝尔奖金的来源,特别说明资金管理权和评奖权的分离。

(设计意图及建议:此处旨在教会学生利用课文旁批的辅助作用,来快速理清课文内容)

3.如果让你给上述这些信息按重要性排序,你会怎么排呢?

明确:重要性依次递减,由主到次。这种由主要到次要的结构我们称之为消息的倒金字塔结构。下面我们通过微课一起来学习“倒金字塔结构”。

4.播放微课《新闻的倒金字塔式结构》。

教师总结:消息的倒金字塔结构:倒金字塔结构是按照新闻价值的大小,即新闻事实的重要程度、新鲜程度,以及读者感兴趣的程度等,依次将新闻事实写出的一种结构形式。由于这种结构格局前边重、后边轻,上头大、下头小,所以称之为"倒金字塔"。这种结构在消息中比较常见,需要同学们掌握。

(设计意图及建议:这一环节整体感知课文,培养学生新闻阅读能力,筛选信息能力,提高学习自信心。给学生引入了消息的倒金字塔结构,不是生搬硬套的直接讲概念,而是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对本则消息重要性的分析,让学生在实例中理解这一概念,并通过微课的学习加深对“倒金字塔式结构”的理解。)

三、合作探究,品味语言

以小组为单位,合作探究消息语言的特点。

1.倒金字塔结构,就是将信息按重要性程度或受众关心程度由主到次来排列的一种消息写作模式,这种固定的结构方式有利于人们快速筛选信息,符合消息时效性强、快等特点,这些特点就使得消息在语言上与一般文学作品不同。下面我们来看一个句子,分析划线词语的特点:

第二段中句子示例:

法国的普吕多姆(文学奖),他在诗歌创作方面颇有建树。

明确:这一句中“颇有建树”,意思是在事业上有很大成就,这里用来评价普吕多姆的诗歌创作,很有分寸,体现了消息语言客观、准确的特点。

2.文中还有很多词句,分别体现了消息语言的不同特点,请同学们再细细研读课文,用三五分钟来仔细揣摩文中消息的语言,再将你的发现与小组同学分享。

学生分享内容可能有:

客观:评价各位科学家的成就时,遣词造句客观,准确严谨。如:两个发现;颇有建树和卓有成就。大部分使用陈述句。引用诺贝尔遗嘱内容,表明了新闻语言的客观真实。

“建立了促进国际仲裁的各国议会联盟”,简练,准确,使用了限制性的修饰语,显得很客观。

准确:电头中时间地点与第三段中的信息一致具体,报道的及时。

具体:第二段一一列举的国籍,姓名等信息;括号里的补充内容说明了消息语言的具体。

简练:对于颁奖时间和地点的介绍;括号内语言;作者巧妙用新闻背景来表现诺贝尔奖的公正与,客观简练。

通俗:作者用“黄色炸药、多种炸药”用通俗的语言介绍专业的知识,让读者易于理解。

朴实:从全文来看,大部分是短句子,显得非常简练;用朴素的语言给我们阐述了新闻的事实,大部分使用陈述句,显得朴实而又客观。

3.教师总结:通过对这篇课文的研读,我们发现消息的结构常常采用倒金字塔式,消息的语言具有客观、简练、准确、具体、朴实、通俗的特点。

(设计意图及建议:自主学习,揣摩消息语言特点;合作探究,总结消息语言特点,学习新知。)

四、拓展阅读,评价人物

反复研读诺贝尔遗嘱,结合课外材料,体会诺贝尔的伟大襟怀。小组合作用句式说话“我看到了一个习习习的诺贝尔”。

文段:诺贝尔的遗嘱里面说:“诺贝尔奖每年发给那些在过去的一年里,在物理学、化学、生理学或医学、文学及和平事业方面为人类做出贡献的人。”

材料一:诺贝尔虽然成了大富豪,可他和妻子、儿女的生活依然与过去一样,从不奢侈浪费。他经常把大笔款项捐给慈善事业,毫不吝啬。诺贝尔慷慨大方之名,很快传遍了各地,因此要求他帮助的穷人络绎不绝,但诺贝尔从不厌烦,总是尽力帮助他们。这样一来,每天都有大群的贫民等候他救济,诺贝尔深感为难,感到招架不住了。他写信给哥哥谈起这件事:“我每天光是收到的求助信,就不下20封,估计每天支出的救济费约2万克郎以上。一年下来就得花去700多万克郎。

材料二:诺贝尔多才多艺。他自幼喜爱文学,平时工作再忙碌,他也要偷闲阅读小说和作诗。他更喜欢哲学,他说:“饭可以不吃,哲学书不可不读。”正是哲学的思辨和文学的想象力,推动了他的科学发明。他喜欢易卜生的戏剧,他和法国大文豪雨果的交情也不错。他不但经常写诗,30岁那年还写了一部名为《兄弟》的小说,后来又写过一部《非洲的光明时代》的历史小说。1885年,诺贝尔还写过一部《专利病菌》的喜剧,1896年临去世前,又完成一部叫《报应》的悲剧。

材料三:诺贝尔在读小学的时候,成绩一直名列班上的第二名,第一名总是由一个名为柏济的同学所获得。有一次,柏济意外地生了一场大病,无法上学而请了长假。有人私下为诺贝尔感到高兴说:“柏济生病了,以后的第一名就非你莫属了!”诺贝尔并不因此而沾沾自喜,反而将其在校所学,作成完整的笔记,寄给因病无法上学的柏济。到了学期末,柏济的成绩还是维持第一名,诺贝尔则依旧名列第二名。

明确:我看到一个多才多艺/富有同情心/努力/正直……的诺贝尔。

(设计意图及建议:新闻注重准确性与客观性,作者的感情与思想往往隐含于字里行间,此环节的设置在于帮助学生了解作者的立场与观点,同时也要学会从自己的角度来思考新闻的内容,来评价新闻中的人物。)

五、比较阅读,总结梳理

最新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教案 篇六

教学目标

1、朗读课文,理解文意。

2、品析课文,引导学生领略三峡景色之美。展开想象,体味文章意境。

3、把握本文景物描写的特点。

4、背诵并默写。

教学重点、难点

1、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景物描写的特点及方法。

2、背诵、默写。

教学课时三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长江三峡,素有“历史画廊”之称,也有人把它称作长江的珠冠,是世界有名的大峡谷之一,集山水于一处,山势雄奇险峻,江流奔腾湍急,峡区礁滩接踵,夹岸峰插云天,加上沿岸历史名胜古迹,碑刻题词,生动的神话传说,使三峡成为名闻遐迩的游览胜地,历来为文人墨客所称道赞颂,而在众多的篇章中,不得不提的是最早介绍三峡的郦道元,他的《三峡》也曾多次被引入到介绍三峡的文章中。

二、作者简介:

郦道元:(?-527)字善长,北魏人,我国古代卓越的地理学家,散文家。著有《水经注》,不仅是一部研究古代地貌的重要科学专著,而且具有较高文学价值。

三、正音正字:

1、通假字:阙――缺

2、古今异义:

古今

自如果自己

或有时或者

虽即使虽然

属连续属于

3、词类活用:

奔:动-名,飞奔的马。

湍:形-名,急流。

清:形-名,清波。

空谷:名-状语,在空荡的山谷里。

4、一词多用:

自三峡七百里中在沿溯阻绝断绝

绝巘多生怪柏极高

自非亭午夜分如果哀转久绝消失

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快

君有病在腠理病

四、朗读课文,疏通文意。

五、布置作业:字词解词,抄写课文。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一、导入:请同学介绍三峡。

长江三峡西起重庆奉节白帝城,东到湖北宜昌的南津关,由瞿塘峡,巫峡,西陵峡三段峡谷组成,分别穿重庆市的奉节、巫山,湖北省的巴东、秭归、宜昌等地。自古以来遐迩闻名。现在的三峡是中国十大风景名胜之一,是“中国旅游胜地四十佳”的魁首。当代著名学者余秋雨在他的文章里写到“如果只允许说出一个最值得一去得地方,我会毫不犹豫地脱口而出去三峡。”可见三峡的魅力。不管是三峡的自然风光,还是人文景观,都不是去一次三峡就可能览尽的,更不是一篇文章能够道尽的。那么,如此丰富的三峡我们要如何去表现呢?

下面,我们就随着郦道元的笔去感受一下1500年前的三峡,看看他是如何表现包罗万象的三峡风貌的。

二、讲授新课:

1、朗读课文:思考各段的内容及全文的结构。

2、内容分析:

1)提问:请同学简单概括各段内容,说说文章结构是怎样的。

明确:总三峡形势

分四季景色

2)抓住景物特点:

提问:在描写景物时,关键是要抓住景物特点进行表现,郦道元笔下的三峡是何景色,有何特点?

明确:

A.三峡形势――山岭连绵峻峭,江流狭窄。

描述对象――三峡范围――七百里

山势连绵――两岸连山,略无阙处;峻峭――重岩叠嶂,隠天蔽日。

侧面烘托――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既写出山势险峻的程度,又表现江流狭窄的状态。)

B.夏――水势凶猛迅疾(奔放美)

水凶猛――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在水大流急的夏天,船只不便航行,交通被阻断绝,但在某种特殊情况下,还是有人冒险航行――“王命”一般人人要遵从的,不敢也不能违抗,更何况“急宣”,可见情况的特殊,所以即使遇到急流水涨,也要去闯。

提问:“朝发白帝,暮到江陵”作者写此为了表现什么?你能想到与此内容相似的一首诗吗?

明确:两者相距“千二百里”,路程遥远,却能于一日之间到达,可见航行之迅速,夏水的湍急。作者用“乘奔御风”来与船速相比,夸张手法写出三峡水流的迅猛速度。

李白的《早发白帝城》也描写了三峡的水流之急。但是与诗人一路饱览着湖光山色的轻松心情不同,在三峡夏水骤涨的急流中冒险航行的船工,若不掌握熟练的行船技术,不熟悉三峡急流的活动规律,不了解三峡的航道,是不可能顺利完成“王命急宣”的任务的。

C.春冬――清荣峻茂(清悠美)

清――状水,素湍绿潭,回清倒影,悬泉瀑布飞漱其间

素湍――浅水――回清――动态

绿潭――深水――倒影――静态

“素湍”写峡水最急处往往是有滩的地方,滩水较浅而又多石,水流石上,被石阻挡,激起浪花和泡沫。“绿潭”写无滩之处,因流速缓慢和水深所致,江水平静深澈,倒映各种景物的影子。再加上“悬泉瀑布”一道道悬泉飞瀑上接山巅下接水面,凌空而下,喷洒冲刷飘荡于群山岩壑之间,声震于怪柏林树之中,各种景物都连缀在一起,充满了生机,这是一幅多么瑰丽壮观的图画啊;

描写有浅水深水之分,缓流急流之别,写景动静相照,色彩互异,相映成趣。

荣――状树木,多生怪柏。

“多”说明柏树的数量。

“怪”不仅描绘柏树的千姿百态,新奇怪异而且也暗指柏树能在“绝巘”上倔强生长,令人感到奇怪。

峻――状山,绝巘。

“绝”写山的异石嶙峋,陡峭险峻,与前“重峦叠嶂”相照应。

这里的描写既补充了第一段所写山景的形象,而且构成了山水树木交相辉映的优美秀丽画面,使“回清倒影”的内容更具体。

提问:为什么同是写水,“素湍绿潭”和“悬泉瀑布”却没有放在一起;

明确:“素湍绿潭”――俯瞰江水所见,侧重写水,但并未离开崇山。

“绝巘多生怪柏”――仰望山峦所见,着重写山,但又处处紧扣着水。

山山水水融为一体,有动有静,绘声绘色。所以是“清荣峻茂,良多趣味”,可见作者对如此美景的热爱。

D.秋――凄清悲凉(凄婉美)

提问:本段没有像前两段直接点出季节,从那个词可以看出季节?

明确:“霜”――暗点秋天的时令。

“凄清”――林寒涧肃。

三峡叶落水枯,林树间显出一片萧瑟寒意,山涧里保留肃杀寂静气氛。

“悲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猿猴居处在“重岩叠嶂”“绝巘”的树林里,故称“高猿”。

“啸”声长,才感到是“属引”,才在“空谷”中传响,也才能“久绝”。

“凄异”,“哀转”的猿鸣,烘托了秋天萧瑟的景色。

“空谷传响,哀转久绝”再次表现了三峡山势的“两岸连山,略无阙处”,而且除突出狭长之外,还烘托出山势回曲,峡谷幽深。(侧面描写)

小结:通过分析,我们看到作者对三峡作了周到精细的观察,抓住了三峡景色变化的特色,全文仅用一百五十五个字,就把三峡一带雄奇秀丽的景色和四时景物的不同特点,形象生动地描绘出来,如一幅幅精美的画卷在读者面前逐一展现开来,给人以美的艺术感受。

3)有层次地描写景物:

提问:在对三峡不同季节进行描写时,作者为什么没有按习惯上的春夏秋冬,而是采用这样的顺序?

明确:这是根据三峡的特点来安排的。文章开篇总写三峡形势,突出三峡两岸山岭绵延高峻,极言河谷之窄。山高谷窄则流急,因此第二段紧接山高之后写水势―写夏天的江水大,水流急。与奔腾迅猛的夏天水势不同,春冬又是一番景象,春冬两季水势状况比较接近,故一并写;此时,已非洪水滔滔之时,故有“清荣峻茂”之妙景。与冬春之时的“清荣峻茂”形成鲜明对照的则是“林寒涧肃”的秋天,而此时“高猿长啸”才更显悲凉。从侧面衬托了冷清萧瑟的秋色。全文条理清楚,层次分明,颇见作者结构布局严谨有序的匠心。

不仅如此,就是在具体描绘景色时,作者也是按一定顺序,如第3段,先俯瞰写水,在仰视写山。

小结:可见,正是由于作者有层次的描写景物,才可达到举一隅以概括全部的目的,在极短篇幅内写出了包罗万象的三峡风貌。

三、 小结:本文向我们展示的是一幅三峡四季景色的山水长卷,读来令人神往。作者以凝炼生动的笔墨写出了三峡的奇险、清秀,我们仿佛置身于那险拔清幽的三峡胜地。郦道元用文笔装点三峡,今天,科学家用智慧改造三峡,明天,在中华大地的山水之间会有同学们规划建设的身影。

四、布置作业:背诵;练习册。

板书设计:三峡

三峡形势山岭连绵峻峭

江流狭窄

夏水势凶猛迅疾

春冬清荣峻茂

秋凄清悲凉

作者抓住特征表现景物。

有层次的描写景物

最新范文

《白杨礼赞》教案优秀9篇01-26

初二数学上册教案(优秀6篇)01-24

渔夫的故事(优秀4篇)01-22

八年级语文《赠从弟》教学设计优秀3篇01-21

八年级下册地理教案(优秀9篇)01-21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教学设计01-20

《孔乙己》教学设计(优秀10篇)01-19

《网络上的人际交往》教学设计(优秀4篇)01-19

太平天国运动的兴起(优秀7篇)01-19

第18课 第三次科技革命【优秀3篇】01-19

71 865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