绩效评价指标体系 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精选10篇)

2023-12-21 14:13:52

书包范文小编精心为您整理了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精选10篇),希望能够给大家的写作带来一定的启发。

绩效评价指标体系范文 篇一

关键词:中国电力市场;绩效评价指标体系;评价模型

前言

电力市场绩效评价标准体制对于电力市场运行具有关键性作用,其中包含对于电力市场有关指标的计算机确立。通过对于指标体系定量化分析研究中,能够对于我国电力市场发展现状科学性研究,能够让社会大众对于我国电力市场运行现状更加了解,及时发现电力市场运行中所存在的问题,了解电力市场发展趋势,是电力市场分析研究重点主要工具,对于电力市场高效率管理及稳定发展建设具有决定性作用。

1各国电力市场绩效评价研究

1.1美国PMJ电力市场评价方法

美国PMJ市场在实际运行过程中具有两个关键性环节,分别是市场分析与信息披露。美国PMJ市场运行过程中,拥有专业的监管机构对于市场运营现状进行分析及评估,并且会根据市场在不同阶段内的发展现状,为市场稳定发展建设提出针对性意见,提高市场竞争力。监管机构在每年的工作报告中,从对于美国PMJ电力市场运行的整体情况,对于电力市场进行分析,起到推动电力市场建设的作用。

1.2英国电力市场评价方法

英国电力市场近几年开始逐渐将BETTA模式应该到电力市场体制中。现在,英国电网主要在三家企业的共同领导下建设,分别是NGC、苏格兰电网公司与苏格兰水电公司。现在BETTA模式已经在电力市场中全面应用,但是由于英国电力行业现在电能运输与分配已经分开管理,因此评价方法在实际应用中主要作用就是对于电网运营绩效进行评价。

2指标体系构建的意义与原则

2.1构建意义

绩效体系对于电力市场健康发展建设与改革工作都具有关键性意义,不仅仅能够让有关部门对于电力市场运行现状更加了解,还能够及时发现电力市场运行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掌握电力市场发展方向,对于电力市场稳定健康运行具有推动性作用。指标体系在对于电力市场分析评价过程中,能够有效解决单一评价模式所具有的局限性,从客观角度对于电力市场整体并且深入研究,进而获得电力市场全面性资料,提高对于电力市场全民了解水平,提高电力市场绩效。

2.2构架原则

2.2.1全面性原则指标体系和指标在制定过程中都应该符合全面性原则,不仅仅是将影响电力市场交易因素考虑在内,还需要将用户对于电力市场及电力市场自身绩效等等因素考虑在内。2.2.2.考虑电力工业特点电力行业对于社会经济建设具有重要作用,进而电力市场与其他市场之间存在一定差异,电力市场在评价上不能够仅仅依靠经济效益。指标体系指标在选择过程中,应该将电力特点充分考虑在内,对于影响电力系统管理等等因素高度重视。

3指标体系构建

3.1指标体系框架的确立

指标体系框架在偶见过程中,应该将考核对象在特定上的差异进行区别划分。在对于电力市场绩效水平研究中,需要受到电力市场内各各方面因素的共同影响,同时每一个方面还需要使用各种指标进行约束分析。因此,电力市场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框架选择上面,就可以选择多层次菜单式框架。

3.2电力市场特点

电力市场自身具有一定特殊性,进而也决定电力市场绩效评价指标体系与评价模型在选择上面具有一定特殊性,在对于指标题型一研究方面,发现几个主要影响因素。3.2.1电力效益计划与调度电能在实际传输过程中都是按照光速进行传输,交易双方在合同签订过程中虽然签订的都是远期合同滑稽,但是在电能实际传输过程中,电能传输与交易都混合在一起,短时间内就能够完成对于电能传输的任务,这就需要在电力市场绩效评价指标体系调度机构方面,对于电力系统调度上面所存在的波动或者是不平衡问题有效解决。3.2.2阻塞管理电能在实际传输过程中是按照配电线路传输,并且符合有关物理定律。输电系统所开展的各种交易对于其他电力交易都会造成影响,其中阻塞管理对于电力交易就十分关键。阻塞管理主要作用是对于配电线路中每一个线路进行控制,保证配点线路是在科学合理状态下运输电能,严禁出现超载问题。3.2.3辅助服务电能与辅助服务在生产方面是相互依靠的,但是二者之间的关系却增加了电力在交易及调度上面的复杂性,同时让电力市场运行也更急复杂。

3.3评价方面的选择

根据对于我国电力市场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及评价模式研究基础上,从几个方面对于电力市场绩效进行评价。首先,电力市场绩效评价指标体系需要将对于供给发电侧的影响因素考虑在内;其次,电力市场绩效评价指标体系需要将电能在传输上面的影响因素考虑在内;进而,电力市场绩效评价指标体系还需要将用户需求侧影响因素考虑在内;最后,电力市场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将电力市场在运行过程中的协调性考虑在内,例如社会经济环境、电力市场内部结构或者是监督环境等等。

4结论

电力市场绩效评价主要作用就是从经济方面对于电力市场经济效益进行分析,为电力市场有关人员及监管部门提供针对性决策,进而不断完善电力市场结构,提高电力资源利用效率,推动电力行业市场化建设。

参考文献

[1]贺正楚,张训。电力企业社会责任评价体系及实例分析[J].财经理论与实践,2011,04:119-123.

[2]陈洁,刘秋华。基于CIPP评价模型的电力市场营销专业人才培养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研究——对南京工程学院的案例分析[J].南京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01:46-49.

[3]蔡创。公共财政支出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框架(模型)构建——基于政府与市场关系[J].湖南税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5,05:18-23.

绩效评价指标体系范文 篇二

[关键词]专项资金;绩效评价;指标设计

[DOI]1013939/jcnkizgsc201619216

1财政专项资金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现状及问题为了更好地体现财政资金政策与改革方向,我国各地都制定出台了一系列专项资金绩效评价指标,这些指标都有很多不完善的地方,由于受到实际工作的影响,绩效评价方式都采用了主观性较强的方法和简单化的操作方式,各种指标设计主观性较强,简单而粗糙,甚至直接照搬上级下发的文件,实际可操作性较差,并且在设置指标权重时,随意性较大,仅凭相关部门负责人的主观意识赋予指标权重,这样的做法往往不够科学,对专项资金绩效评价的可信度造成了不利影响。

2临朐县财政局构建财政专项资金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经验和做法近两年,临朐县财政局扎实开展财政专项资金绩效管理与评价工作,逐步建立起科学规范的专项资金绩效评价体系,财政资金使用效益进一步提高。

一是建立绩效管理长效机制。根据财政部和省市财政部门的有关规定,相继出台了《临朐县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实施办法》《临朐县财政支出绩效评价操作规程》等一系列文件,从而保证了绩效管理工作的组织实施。

二是建立了科学规范的绩效评价指标体系。设置合理的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是开展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的基础,也是保证财政支出预算科学性,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率的基本条件,按照科学、合理、规范、便于实施的原则,分门别类建立了财政专项资金绩效评价指标体系。

三是绩效评价工作进展有序、成效显著。自2014年临朐县开展预算绩效管理与评价工作以来,绩效评价项目6个,项目资金245亿元,主要包括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基层农机推广、乡村连片治理、高标准农田示范工程项目等。

通过对项目绩效评价,促进了项目及时按计划目标完成开发任务和建设内容,项目建设总体上标准质量好,管护措施比较完善,效益显著,档案管理规范,达到优秀等次,有效促进财政资金发挥改善民生的作用,提高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人民群众得到了实惠,群众的满意度进一步提高。

3我国专项资金绩效评价指标的原则

1公正公开原则

绩效评价要符合真实、客观、公平、公正的要求,评价指标要科学,基础数据要准确,评价方法要合理,评价结果要依法公开,接受监督。

2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相结合的原则

在设置评价指标上不能过于片面,要兼顾指标考核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要根据具体项目从与其提供的产品和服务的数量、预期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等方面细化、量化绩效指标,从而达到合理化配置资源,优化资金使用效果。

3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原则

绩效评价指标设计既要有定性方面,又要有定量方面;绩效评价指标体系设计要认真揣摩并及时做好调整,以便准确地将整个项目更好地反映出来。定性指标反映项目的概况、资金来源性质、项目带来的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等;定量指标反映投入产出比率、项目带来经济价值、资金使用效率等数据。两者要相互结合、相互补充,这样指标体系才能将绩效评价结论形成更好的意见。

4我国财政专项资金绩效评价指标体系设计的建议 1总体设置思路

我国财政专项资金绩效评价指标是财政预算绩效考核的重点,同时也是专项资金审计的重点,财政资金绩效评价在于用合理的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指标来考核。定性是考核财政专项资金是否按照目标要求按期拨付,资金使用是否合理合法等。定量包含:专项资金的效益目标是否实现,支出是否最节约,是否有效促进社会发展,就业指标和资源是否更加合理运用等。

1精挑细选设计财政专项资金绩效指标

财政专项资金绩效指标是整个评价体系的中心,从“事前”绩效评审,到“事中”绩效监控,再到“事后”绩效评价,都是以绩效指标为依据,因此,应该正确设计财政专项资金绩效评价指标,达到差异性与完整性的统一,要从财政资金使用效率与资金流的角度来分析,对我国财政专项资金绩效评价指标进行精挑细选,才能对财政专项资金支出效率、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等方面做出客观的评价。

本文建议引进平衡计分卡作为财政专项资金绩效评价指标体系设计的战略思路。

平衡计分卡将绩效考核内容分为:客户、财务、管理过程、学习成长四个部分,财政专项资金绩效评价内容,可以参考平衡计分卡的思想,建立相对应的大类指标。

例如,在客户部分,按照服务型政府的理念,“客户”可以对应为农业专项资金使用中所服务的社会公众,客户满意度就是农业专项资金使用中预算绩效的社会满意度。客户福利就是农业专项资金使用中预算绩效的社会效益。但具体的项目预算绩效指标,要根据项目的内容和特点来制定相适宜的社会满意度和社会效益指标。

财务部分,可以对应为农业专项资金使用中的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方面的考核指标,同企业财务指标一样是资源配置方面的指标,财务指标也可以增添农业专项资金使用中预算绩效上的成本指标、效益指标等。

管理过程部分,可以对应为农业专项资金使用中的内部协调与实现绩效目标,机关干部工作能力与执行力、廉洁程度等方面的指标内容,以提升农业专项资金使用的经济效率。

学习与成长部分,可以对应为农业专项资金使用中组织和文化的基础,包括组织协调能力、培训程度、信息系统应用能力等,以提高农业专项资金使用中预算绩效相关工作人员的业务能力。

所以本文根据平衡计分卡的思想,基于财政专项资金使用中财政预算绩效评价的实际情况,以农业类财政专项资金绩效评价指标为例,设置财政专项资金使用中财政预算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如下表所示。

财政预算绩效评价指标体系项目类别一级指标二级指标三级指标社会效益、

经济效益

指标产业类农业类农业收成、环境保护、疫情整治、农机应用水平等具体项目的社会效益及经济效益指标基础设施类农业类投资超预算率、运行状况、后续维护、受益群体满意度等具体项目的社会效益及经济效益指标民生类农业直接性补贴实现政策目标、受益群体满意度等具体项目的社会效益及经济效益指标农业机制性补贴区域覆盖率、人口覆盖率、受益群体满意度等具体项目的社会效益及经济效益指标财务指标

(财务类)农业项目预算完成情况预算收入完成情况、预算支出完成情况等各个功能性预算完成情况、项目预算完成情况等农业项目财务风险指标资产负债率、地方债务比率等具体单位的资产负债率、债务比率等农业项目工作效率指标人员经费比、人均经费具体单位的人员经费比、人均经费等农业专项业务的管理能力(管理过程类)违法违规案件数量、缺勤率、具体事务办公时间、办公效率、内控建设指标等具体单位的管理能力指标农业专项业务的行政运行能力(学习与成长类)农业项目培训时间、农业项目信息系统应用能力、机关干部考核水平、农业项业务考试分值等指标具体单位的行政运行能力指标

5结论

做好对农业类财政专项资金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形成一个较为完整的农业类资金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是完善绩效评价工作的基础,对监督财政专项资金绩效评价的实施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从财政专项资金绩效评价实施的几个方面考虑指标体系的建立,希望能对实施农业类资金绩效评价工作有所帮助。

参考文献:

[1]孙克竞政府部门预算支出绩效管理研究[M].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11

绩效评价指标体系范文 篇三

【摘要】近年来政府采购绩效逐渐成为理论界研究的重点,同时也是人大、审计和社会公众、媒体舆论关注的热点。本文以绩效审计和政府采购理论为指导,从经济性、效率性和效益性等方面,探索建立符合业务工作实际、方便操作实施的审计评价指标体系,以合理评价政府采购绩效,促进完善政府采购制度,提高资金效益,充分发挥采购政策功能。

【关键词】政府采购 绩效审计 评价指标

一、引言

政府采购是我国财政支出管理体制改革的重点,是公共财政的重要内容。政府采购大规模的资金投入,所产生的效益如何?政府采购扶持中小企业等政策引导效应发挥得怎样?使用什么指标进行科学评价?这些都是迫切需要在政府采购中加以解决的问题。审计机关作为国家治理的“卫士”和“谋士”,用独立的第三方身份,对政府采购绩效进行客观评价有利于促进政府采购程序规范,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本文对此进行研究。

二、政府采购绩效审计评价指标构建

(一)加强政府采购资金使用审计

通过对国内现存政府采购绩效评价指标的研究,结合审计经验及上海市政府采购的实际情况,从政府采购节约资金、耗费支出及采购集中程度三个方面来评价政府采购资金使用的经济性。

1. 节约资金指标。

(1)资金节约率 =(政府采购预算金额 - 政府采购实际金额)÷ 政府采购预算金额 × 100%通常情况下,资金节约率越高,说明政府采购资金的利用率越高,其经济性越好。

(2)资金节约率指标虽然可以直观的反映政府采购资金的节约情况,但是缺点是对预算编制的依赖较大,有时会无法真实反映采购资金的使用效益,针对采购量大的普通商品采购,本文提出另外两个指标进行补充:

一是:厂商政府采购利润系数 = 某厂商一定时期内政府采购商品利润 ÷ 同一时期该厂商同类商品非政府采购销售平均利润

如果厂商的政府采购成交商品销售利润难以取得,也可使用“厂商政府采购价格系数”进行替代。

厂商政府采购价格系数 = 某厂商一定时期内政府采购商品平均价 ÷ 同一时期该厂商同类商品非政府采购销售平均价

对比多家厂商的利润系数,可以发现利润明显高于同行厂商。

二是:商品政府采购价格系数 = 一定时期内某类商品政府采购成交平均价 ÷ 同一时期同类商品第三方指导价由于政府采购供应商可能存在为政府采购单独定制某型号商品的情况,市场上难以找到其同类商品的销售,此时对供应商因特定政府采购商品获得的利润就难以分析评价,在这种情况下,可借助第三方的指导价格来进行比较,以确定政府采购价格是否还有下降空间。

2. 耗费支出指标。

(1)政府采购费用率 = 一定时期内因政府采购所发生的费用 ÷ 同一时期政府采购金额 × 100%该指标是从耗费角度对政府采购的经济性进行评价,得出为完成单位金额的采购所花费的支出。(2)实际资金节约率 =(政府采购预算金额 -政府采购实际金额 - 采购费用)÷ 政府采购预算金额× 100%

该指标是资金节约率改进形式,可反映剔除采购费用后的资金节约情况。

3. 采购集中程度指标。

集中采购占比率 = 一定时期内集中采购金额 ÷同一时期政府采购总金额× 100%

通常情况下,集中采购具有批量采购的优势,其采购商品的价格较分散,且降价的幅度与采购量有一定的正比关系。而从费用的角度,地方集中采购的费用主要为集中采购机构的人员、公用及专项经费,相对比较稳定,与采购量并没有明显的正比关系。因此,在当地集中采购机构可以承受的范围内,集中采购的比例越大,不仅采购价格更便宜,而且单位金额承担的采购费用也越少,整个地区政府采购的经济性就越高。

(二)加强政府采购过程管理审计

随着政府工作量的不断增加,工作效率必须得到提高。政府采购效率性也成为绩效审计的一项重要内容。本文着重从采购完成情况、采购耗用时间、采购预算调整及人均采购效率四个方面构建效率性评价指标体系。由于分散采购是由各预算单位自行组织或委托实施采购,其效率性可以根据自身需求自行控制,主要探讨集中采购机构效率。

1. 采购完成指标。

(1)效率,只有在事情最终了结的前提下才有意义,因此评价政府采购效率性的首要指标就是“采购完成率”。

采购完成率 = 一定时期内完成采购项目数 ÷ 同一时期接受委托项目数 × 100%

该指标是采购机构一定时期内受托完成情况的反映,一个采购项目走完程序,即视为该项目已完成,但采购结果有成败之分。本市集中采购机构的通行做法是:重新开展采购程序时,将为采购项目分配一个新的采购编号,视为一个全新的采购项目。(2)“采购完成率”主要反映了集中采购机构的工作量完成情况,但对于其中由于采购失败导致的重复劳动无法体现,因此增加“项目失败率”指标,以全面评价采购完成情况。

项目失败率 = 一定时期内采购失败的项目数 ÷同一时期完成采购项目数 × 100%2. 采购耗时指标。

平均采购周期 = 一定时期内采购项目耗费总时间 ÷ 同一时期接受委托项目数

采购方式不同,平均采购周期差别也相应较大。公开招投标项目程序、环节都比较复杂,且招标公告期、接受投标期等时间期限都有明确的规定和制约,因而周期较长;竞争性谈判、询价、单一来源等采购方式程序相对简单,采购周期也相应较短。因此在使用该指标评价时,需要考虑被评价对象各种采购方式的占比情况。

3. 预算调整指标。

政府采购预算调整包括采购内容的变化、采购金额的增减以及采购方式的改变等事项。预算的调整必然会降低采购效率,一方面财政部门要通过规范的流程对调整事项进行审核批准,增加了采购花费的时间;另一方面,采购单位、采购中心的工作人员要重新收集资料、确定技术参数、编制招标文件等,增加重复工作量,工作效率自然也会降低不少。对此,本文设计了“预算调整率”指标,来评价政府采购预算调整的频率及其对采购效率的影响。预算调整率 = 一定时期内调整的政府采购预算金额 ÷ 同一时期政府采购预算金额 × 100%4. 人员效率指标。

(1)“采购人员人均采购额”和“采购人员人均采购量”两个指标,从采购金额与项目数量两个方面,评价了集中采购机构工作人员的工作强度。采购人员人均采购额 = 一定时期内集中采购机构完成采购金额 ÷ 集中采购机构人数 × 100%采购人员人均采购量 = 一定时期内集中采购机构完成采购项目数 ÷ 集中采购机构人数 × 100%(2)“采购人员人均采购额变动率”和“采购人员人均采购量变动率”两个指标,可以用来反映采购人员采购效率的升降变动趋势。通过该指标的横向与纵向对比,可以了解被评价对象的组织结构合理性以及实际工作效率等情况。

采购人员人均采购额变动率 =(当年采购人员人均采购金额 - 上年度人均采购金额)÷ 上年度人均采购金额 × 100%

采购人员人均采购量变动率 =(当年采购人员人均采购项目数 - 上年度人均采购项目数)÷ 上年度人均采购项目数 × 100%

(三)加强政府采购执行效果审计

对政府采购执行效果进行评价是政府采购绩效审计评价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政府采购不仅仅是简单的政府花钱买东西,作为政府的公共行为,必定具有一定的公共职责,因此政府采购必须在保证采购产品质量的前提下,突出采购的公平性特点,起到宏观政策的导向作用,并尽量提高参与各方的满意度。下文将围绕政府采购的这些特点构建效益性绩效审计评价指标体系。

1. 公平性指标。

通过对与公平性相关程序及制度进行评价,间接评价政府采购的公平性,主要有以下指标:(1)政府采购信息公开度 = 一定时期内采购信息已公开的项目数 ÷ 同一时期采购信息应公开的项目数 × 100%

公开透明是实现公平的有力措施,采购信息公开的范围越大、时间越久,则潜在供应商参与采购的概率就越大。

(2)投诉率 = 一定时期内有效投诉次数 ÷ 同一时期采购实施项目数 × 100%

该指标是评价集中采购机构或社会机构工作质量指标,投诉内容反映投诉方认为集中采购机构或社会机构在采购过程中的一些不公平因素。投诉机制是保证公平的重要救济制度。

2. 政策导向指标。

政府采购可以通过对采购产品某些性能参数的要求设置、供应商资质条件的审核发放等,释放出政策信息,从而引导企业向政策希望的方向发展,发挥出与国家宏观政策相一致的调控和导向功能。目前,在政府采购中反映最明显的倾斜性政策主要有两方面——节能环保与中小企业扶持。

(1)节能环保产品采购比例= 一定时期内成交商品中节能环保成品的商品总金额÷ 同一时期成交商品总金额 × 100%

该指标反映出某地区执行节能环保政策、发挥政策导向作用的力度。

(2)中小企业中标率= 一定时期内中小企业签约项目数÷ 同一时期中小企业参与竞争的采购项目数 × 100%

该指标以中小企业最终获得政府采购项目的比例来考核扶持中小企业政策落实情况,直接反映扶持的效果。

3. 采购项目质量指标。

采购项目的质量不仅包括所采购货物、工程和服务自身的质量,而且还包括其实际使用期限。前者是任何采购都关注的重要方面,后者则是重点考察政府各预算部门采购商品的实际使用效益,即评价是否存在不必要的重复采购、重复建设,采购商品更新淘汰率过高等人为降低采购效益的行为。

(1)返修率= 一定时期内某品牌商品返修金额÷ 返修商品所在采购批次该品牌商品总金额 × 100%通过某单位一定时期内各品牌商品的“返修率”可以比较直观地看出同类商品中各品牌商品的质量如何。

(2)平均使用寿命= 一定时期内报废的政府采购商品使用总年限÷ 同一时期报废的政府采购商品总数量 × 100%

该指标可以通过与其他地区(部门)的横向比较,得出该地区(部门)是否存在商品更新频率过快、商品使用年限过低等结论。4. 满意度调查指标。各方满意度调查指标主要是针对政府采购各参与方,如采购人、机构、供货商、评审专家等,通过合理的问卷设计,让其进行自评与互评,充分抒发自己的参与感受,从而形成政府采购总体满意度调查结论,有效地发现政府采购各主体对采购的不同意见及感观,进一步提高政府采购的效益性。

三、政府采购绩效审计评价应用

(一)评价指标的赋权

确定了评价指标后,需要考虑各个指标在评价体系中的所占比重,对其进行赋权,再根据权重计算得出各级指标的分值,最后汇总得出整个指标体系的总分,将该分值与标准分值或参考分值进行比较,就可以得出综合评价的基本结论。本文假设每一类指标即二级指标的权重都是相同的,在进行综合评价时,政府采购的经济性、效率性和效益性的得分就是各自明细指标得分的算术平均值之和。

(二)评价标准的确立

评价标准是指标体系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是衡量指标得出结果优劣程度的重要依据,是审计做出客观评价的判断基础。尤其是绩效审计,标准确定的合理与否直接关系到审计结果的成败。但是由于政府采购绩效审计是近几年才发展起来的新兴事物,因此至今仍处于探索阶段,没有一套公认的统一标准。因此,我们需要根据科学合理的原则,构建一套审计部门、被审计单位及其管理部门、信息使用人均认可的,适合上海政府采购实际情况的评价标准体系。

首先是经济性指标评价标准的确定。经济性衡量的是“价格最优或成本最小”的问题,该类指标主要以平均水平、最优水平或历史数据或等实务标准作为评价依据。如“厂商政府采购价格系数”指标,就可以通过与同类产品销售厂商的最佳实务进行比较,离最佳实务差距比较大就说明该厂商的利润有一定的下降空间。

其次是效率性指标评价标准的确定。政府采购的效率性主要衡量采购项目是否全部完成、采购各环节是否及时启动、各类采购平均耗时是否合理等方面的内容,因此,我们可以运用法规、内部规章等政策性标准及管理部门考核标准、被审计单位计划等实务性标准作为评价标准。如我们可以用招投标法的规定为准绳,来评价采购项目公告、投标截止等的期限是否达到法定期限。

最后是效益性指标评价标准的确定。“效益性”衡量的是资金实际使用效果与预期目标之间的吻合程度,因此,可以通过与采购计划、目标等实务性标准进行比对,来确定采购项目效益性的高低。评价标准值可以来源于公众满意度,也可以是被审计单位对相关经营活动的设计要求或计划应达到的状态,以及最佳实务、专家评审结果等等。

运用中央政府采购和各省市政府采购公布的相关数据,结合上海市实际情况,初步确定相关评价指标的及格标准和最优标准。

经过筛选、赋权、确定评价标准,最终形成完整的政府采购绩效审计评价指标体系,如下表所示:

四、结语

随着政府采购的蓬勃发展、采购制度的日趋完善,社会公众更多地将目光投向于政府采购的效率效果方面。目前,我国的政府采购实践在绩效方面有较多改进提高的空间:财政资金的购买使用效益仍不够高;政府采购实施过程时间较长,效率较低;政府采购的部分资产仍存在闲置、浪费问题;政府采购的政策引导功能尚未得到充分发挥等。这些问题影响了经济社会资源的合理配置,损害了政府采购的形象和声誉。未来我国政府采购范围将不断拓展,规模也将继续扩大,科学评价并正确对待政府采购绩效方面存在的问题,有助于完善政府采购制度,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促进我国政府采购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 蒋琦.政府采购绩效审计初探[J].中国经贸导刊,2005(13):46.

[2] 王会民.议政府采购绩效审计[J].安阳工学院学报,2007(3):62-63.

[3] 邱益中,肖磊,徐星.进一步完善上海政府采购制度建设与管理的思考[J].上海经济研究,2010(12):98-104.

[4] 周美英. 议政府采购绩效审计[J]. 审计与理财,2008(5):19-20.

绩效考核指标体系方案 篇四

一、考核目的

1、客观考评员工本年度内的工作表现、贡献,对取得良好业绩和成绩的员工进行激励,合理、有效分配企业资源。

2、作为年终评优的主要依据。

3、推行**年度工作总结,作为年薪制计发的主要依据。

二、适用范围

总公司各部门、属下各分公司全体员工。

三、指导原则

1、全面考核、综合考核、逐级考核的原则。

2、公正、公*、公开的原则。

3、严格要求、严谨**、严肃对待的原则。

4、考核结果与薪资、评优、奖励、**任用等多元化因素关联的原则。

四、指导思想与考核方法

1、管理**以单位绩效、个人绩效相结合。

2、有针对性地采用绩效结果考核法、核心才干考评法。

五、实施部门与职责

1、总裁室(总经理室):考核决策机构,负责批准本考核方案,对组经理级及以上****进行考核。

2、人力资源部:考核统筹、协调、**与执行机构。

3、各部门:考核协助与执行机构。

六、考核对象

1、实施全员考核,上至总经理,下至普通员工均须参加年度考核。

2、截止xx年xx月xx日(含)试期已满经批准已转正的员工均为年度考核的对象。

七、考核周期幅度

xx年全年(1月~12月),司龄不足一年的,按入职之日起执行考核。

八、考核方式

注:九大核心才干评分:本人自评(组经理及以上人员需写明事实依据)后,交直接上级评分,再由上上级**复审,以上上级**的。评分为准,但要求直接上级与上上级**评分误差不得超过±0.3分。

九、考核结果应用

1、采用AAA分段排行法,按照考评分高低顺序进行排行,将排行范围分为三类:排在前10%的员工核定为AAA类员工,前10%-20%的员工核定为AA类员工,其他80%的员工核定为A类员工。按照以下层级分别排行(总监及以上级别不作AAA排行):

1)门店基层员工(营业员店助)

2)分店防损员

3)总部防损员、司机

4)收银员

5)理货员

6)店经理

7)总部主管及以下管理人员(部门内排行)

8)组经理(不含**组经理)

注:对于AAA级员工可推荐作为年度评优个人奖候选人,在同等条件下优先研究入选;对于评分低于60分的可视具体情景给予降薪、调职、辞退等处分。

2、考核结果与年终奖的关系

根据排行结果,组经理及以下级别按照以下系数确定年终奖的计发标准(基数N由总裁室根据当年运营情景和员工层级确定),总监及以上级别计发标准由总裁室另行研究确定。

注:T为考核周期,入职满1年按一年算,不满从入职之日起算,以日为单位。

十、考核工作安排

1、培训:xx月xx日10:00~12:00,人力资源部将**考核前的相关培训。

2、评分表提交时间安排:

门店:xx月xx日前提交到各区域经理(督导)处。

总部:xx月xx日前提交到各部门负责人处。

整体时间安排:xx月xx日前全部提交到人力资源部xxxx处。

3、评分表填写要求,详见人力资源部下发有关注意事项。

十一、考核说明

1、xx年xx月xx日还没转正的员工无需参加年度考核。

2、所有考评结果均须上报公司人力资源部审核备案。

绩效评价指标体系范文 篇五

关键词:产业技术研究院 绩效评价 指标体系

国内外相关研究和产业技术研究院建设实践表明,产业技术研究院在支撑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方面效果明显。如美国国家标准与技术研究院、日本产业技术综合研究院、台湾工业技术研究院等,对推动所在国家和地区的技术创新,引领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在全国范围内,已经建立起来的比较有影响的产业技术研究院大概有十多家。总体看,我国产业技术研究院的建设目前还处于探索阶段,在建设过程中面临着建设模式、运行机制、管理体制等诸多方面的问题。特别是对产业技术研究院运行绩效评价的研究还几乎处于空白状态,而科学合理地评价恰恰是引导研究院发展方向、提高创新绩效、保障投资主体权益、制定相关管理政策的重要前提。

一、产业技术研究院研究现状

王英俊提出了“官产学研”组织研发模式,并将其分为“政府主导型”、“产业牵引型”和“学研拉动型”三种类型。陈鹏,李建强对台湾工研院的功能定位、管理结构及运作机制做了研究,这对建设共性技术研发机构具有启示意义。丁云龙从发展历程、组织结构、功能定位等几个方面对台湾工业技术研究院组织架构进行了总结。冷民,Ulrike Tagscherer,刘海波,韩小丁研究了国外及台湾工研院等四家具有代表性的产业技术研发机构,分析出产业技术研究院创新管理的三条重要经验。李强等在评价公益类科研机构绩效时引入结构化的过程―结果方法,构建基于知识生产函数测度体系。张凤等从创新产出、创新投入、创新绩效三方面提出了一种国家科研机构的创新绩效评价新模型。周建中借鉴美国标准与技术研究院同行评议方法,提出了对高技术研究所绩效评估的建议和对策。李东艳,蒋玉华根据综合评价原则,选定了课题、成果、效益及效率、人才四项对研究院科研活动绩效起重要作用的因子,作为考核评价的基本指标。

德国的弗朗霍夫应用研究促进学会运行绩效采用专家评判法,评价的内容主要包括既定战略规划的完成情况、重点课题的实施进度、科研人员的整体素质与结构、客户满意度、技术成果转让的数量和收益、经费支出的范围、研究所获得的年度总经费中外争经费比例、申请和取得专利的数量等内容。美国国家标准与技术研究院(NIST)绩效评估分为三个层次进行:一是作为商务部的一个部门,接受联邦政府的GPRA(Government Performance and Results Act)与PART(Performance Assessment Rating Rool)评估,NIST的正式绩效评估报告包含在DOC的年度绩效报告中;二是NIST主任委托国家研究理事会(NRC)对其下属的实验室研究中心同行评议;三是对其内部项目评估活动。NIST项目评估主要是利用效益成本比率、社会回报率等指标。

二、产业技术研究院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一)绩效评价方向

相对于传统的创新平台,以提高产业技术链整体创新能力和产业价值链整体竞争能力为目标的产业技术研究院,是一种创新科技体制的新模式。产业技术研究院的定位与属性决定了它投资主体和服务对象的多元化、发展任务和功能的多维化特点,决定了它运行绩效评价的多层次、复杂化和系统化。构建绩效评价指标体系,需要在对产业技术研究院构成主体需求调查分析的基础上,明确产业技术研究院的绩效方向,根据产业技术研究院的功能定位与目标任务,分角度、分层次设计评价的指标体系。

基于政府角度对产业技术研究院社会效益的评价,评价指标的设计紧密围绕产业技术研究院集聚科技资源要素,开展产业关键共性技术研发,搭建科技成果转化平台,培养高水平产业技术人才,提高产业整体竞争能力的社会需求,评价的核心内容是研究院产业关键共性技术创新的成果、成果的扩散及其对产业技术水平提升的影响。基于投资主体角度对产业技术研究院经济效益的评价,以产业技术研究院下设的实体研究机构作为主要评价对象,评价指标的设计紧密围绕研究项目的数量、经费数量、研究成果商业价值、成果转让收入等方面,评价的核心内容是研究项目的投入产出效益。

(二)确立评价指标体系和指标权重

参考其他学者的研究成果,遴选在文献中出现频率较多的指标来初选研究院绩效评价指标,包括科技投入、科技产出、成果转化、人才培养和创新效益等17个方面的指标。在初选指标的基础上,根据产业研究院运行实际特点,结合专家访谈意见,对指标进行了筛选和调整。舍弃了“总的科技成果数量”指标;将“技术转让数量”调整为“技术、专利转让收入”;“突破共性技术数”调整为“纵向科技项目数”;“企业单项工艺技术利润增长率”调整为“技术转化带来的经济效益”,下设“产品销售增长率”和“单位产品成本降低率”两个指标。同时,邀请上述专家对指标重要性进行打分,利用T.L.Saaty1-9标度法对指标进行相对重要性评分,构造准则层和指标层判断矩阵,采用层次分析法最后得出各绩效评价指标权重如表1所示。

三、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应用

利用建立的指标体系,对河北省5家产业技术研究院进行绩效评价测试。首先对5家产业技术研究院评价指标采集数据进行无量纲化处理,然后采用线性加权合成,对产业技术研究院绩效进行评价,得到其相应的绩效综合评价指数,见表2、表3。

根据表3数据可以看出,研究院2的绩效综合评价指数最小,研究院1综合评价指数最大。从总体上来看,几个研究院的综合评价指数处于较低的绩效水平。产业技术研究院1在人才培养方面优于其他四个方面,其创新效益明显低于其他四个指标,分析原因主要是该产业技术研究院刚成立,还处于初始建设阶段,创新效益还不显著。

参考文献:

[1]张坚。企业技术联盟绩效评价体系的比较和发展趋势分析[J].科研管理,2006(1)

[2]曹静,范德成。产学研结合技术创新绩效评价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0(4)

[3]张满银,温世辉,韩大海。基于官产学研合作的区域创新系统效率评价[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1(11)

[4]王进富,刘魁。陕西省产学研结合技术创新绩效评价研究[J].工业技术经济,2011(12)

[5]史彦虎,赵世彦。中部六省产学研合作效率相对有效性的DEA分析[J].中国高新科技企业,2010(1)

[6]李强。公益类科研机构绩效评价测度体系研究[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5(11)

[7]金芙蓉,罗守贵。产学研合作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科学管理研究,2009(3)

[8]邓曼,颜佳华。公益类科研机构创新绩效评价[J].求索,2008(7)

绩效评价指标体系范文 篇六

关键词 商业银行;绩效评价;指标体系

商业银行绩效管理是从商业银行的企业性质出发,运用一系列财务和非财务指标对商业银行的经营目标实现程度进行考核、评价,并对考核的结果进行分析反馈针对发现的问题采取相应的措施从根本上解决管理中出现的问题,从而正确引导银行的经营行为,促进银行加强管理,提高经济效益和经营效率。它采用特定的指标体系,对照特定的评价标准,按照一定的程序,通过定量、定性分析,对特定主体行为的活动过程及其所产生的结果做出一定判断。所以构建指标体系势在必行。

一、商业银行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现状

我国学术界对银行绩效研究的起步较晚,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理论界和业界才开始对银行业的绩效考核问题进行比较广泛而深入的探讨和研究。

1 从流动性、安全性、收益性评价银行的指标体系

黄兰(2004)提出备付金比率、资产流动比率、不良贷款率、资产利润率、利息回收率、各项存款增长率和非利息收入占比。

戴颖、朱建平(2009)提出盈利性指标、资产流动性指标、安全性指标、可持续发展指标,包括资产净利润率、营业收入利润率、流动比率、备付金比率、存贷款比率、不良贷款比率、自有资本比率、资本充足率、近三年营业收入平均增长率、近三年利润平均增长率、非利息收入比、总资产增长率。

2 基于平衡积分卡的商业银行绩效指标体系

平衡积分卡(BSC)以战略和远景为中心,从财务、顾客、内部业务流程和学习与成长四个维度出发,综合衡量、评价企业的绩效。

赵国杰、赵红梅(2004)依据财务方面、顾客方面、内部业务方面和学习与成长方面衡量指标。

葛志伟(2009)从财务层面、客户层面、内部经营层面和学习成长层面来提出指标。

以上各个评价体系是由不同评价主体从不同的角度、不同方面对我国商业银行评价指标体系进行构建,并不完全适用于我国商业银行的绩效评价。建立我国商业银行绩效评价体系是一个不断完善与发展的过程,依据不同银行的经营模式、监管体制模式、从内部经营业绩考核、外部金融监管、投资者和存款者监督角度进行不同形式、不同方法的评价是必要的。

二、商业银行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从西方国家商业银行的绩效评价以及我国工商企业经营绩效的评价发展来看,采取定量评价与定性分析相结合的综合评价体系已经是绩效评价发展必然的趋势。对定量指标的选取从两个方面综合考虑:一是基本指标,即评价指标体系中最重要、最基本的指标;二是修正指标,即对基本评价指标进行补充和修正的辅指标,它依附于基本指标而存在,能深入剖析基本指标的经济内涵。因此,全部指标体系就由基本指标、修正两个层次组成。

(一)基本指标体系

基本评价指标设计是建立商业银行绩效评价方法体系的基础。根据系统分析的方法,基本指标作为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层面,指标数量不易过多,但指标的综合性要强,具有概括性,能够充分反映银行绩效评价的主要方面。见表1。

(二)相关递进修正体系

基本评价指标对绩效总体状况做出了最基本的高度概括性的评价,但对银行绩效状况的一些细节情况却表现不足,难以实现对其更详细、更深入的评价。对此,仅从9项基本指标的评价还了解不到,需要增加更加详细、具体的相关评价指标进行深入的研究和分析,即评价指标体系还需要设计出一些相关评价指标作为补充。关于我国商业银行绩效评价中相关修正指标体系具体见表2。

三、商业银行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适用性分析

商业银行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包括定量指标和定性指标。但这些指标结合在一起,由于每个指标的内容及量纲各不相同,不能直接得出综合评价结论。对于定量指标我们必须进行无量纲化处理和转换,消除原始变量量纲的影响;对定性指标,我们更多地采用对每个变量评分的评价方法;通过将指标的原值转化为评价分数的办法,实现无量纲化处理,从而形成综合各种因素的评价结果。国内外常用的综合评价方法很多,有专家评价法、功效系数法、因子分析法、AHP层次分析法以及其他的一些数学分析方法。

1 专家评价法。以专家的主观判断为基础,常用方法:加权评分法、优序法等。该类方法简便,易于使用,但主观性较强。

2 功效系数法。传统的功效系数法采用的计算公式,如果采用百分制则是:某项指标分数60+(指标实际值指标不允许值)/(指标满意值指标不允许值)×40;如果采用5分制则是某项指标分数=3+(指标实际值指标不允许值)/(指标满意值指标不允许值)×2。这里指标的“不允许值”和“满意值”就是评价标准,需要根据指标的内容和性质来决定。这种方法可以解决不同指标“量纲”带来的不可比性,使指标数值转换成可比的分值。该方法由于最终评价分数具有明确的结论性含义,作为评价标准的指标满意值和指标不允许值的确定就必须十分慎重。

3 因子分析法。因子分析法是根据被评价银行的多项指标观测值,通过数坐标旋转进行“降维”,得出相互独立的主成份指标,并通过主成份指标的方比率确定新的因子权重,然后建立综合评价函数式,计算出被评价银行的综合价得分结果。因子分析法作为计量评价计分手段,计算精度高,科学性强,对项或特定的绩效评价分析和研究对象较为适用。但用这一方法对银行绩效进行价得出的结果更多地对决策和排序比较有效,并不能很好地反应现实中评价目的真实重要性程度,而且有时可能出现与实际严重脱节的评价结果。

4 层次分析法。AHP在调查统计的基础上,运用定性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法来确定各决策变量(因素)的权重,并将这些要素排列成由高到低的相互关的若干层次,把每一层次的各要素的相对重要性予以量化,建立元素的重要性序,并以此作为最终决策的依据。但这一方法当遇到因素众多,规模较大的问题时,判断矩阵就难以满足一致性要求。

绩效评价指标体系范文 篇七

平衡计分卡因其战略管理和考核的作用而被很多企业和学者关注,但事实上,它最初被创立时是作为一项绩效考评的工具,以应对原有传统的、仅以财务指标为依据的业绩考评方式不能适应时展需要这一现实情况。会计师事务所作为智力密集型企业在绩效评价方面面临很多问题,由于会计师事务所受到行业、竞争环境及人力资源状况等内外因素制约,仅仅依靠财务指标进行绩效评价是远远不够的,而是要从多个角度全面地进行评价,要使财务指标和非财务指标达到一个相对平衡的状态,从而使事务所能够较好的实现战略目标。笔者将平衡计分卡应用于会计师事务所的绩效评价,并围绕这一问题进行进一步分析和说明。

二、BSC衡量会计师事务所绩效的可行性

(一)平衡计分卡基本原理 平衡计分卡(BSC)是由美国著名的管理大师罗伯特·卡普兰和复兴方案国际咨询企业总裁戴维·诺顿在总结了12家大型企业的业绩评价体系的成功经验的基础上,提出的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业绩评价工具。平衡计分卡是一套包含财务性要素、客户满意度、内部程序及组织的学习和创新能力的综合绩效评价体系。其优点在于使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有机结合起来,不仅考虑了组织当前的绩效,还致力于组织的长远战略来评价组织的绩效。平衡计分卡衡量绩效的过程如图1所示:

(1)财务层面。财务指标通常被看做是“滞后指标”,也就是说现在看来它已经不能够满足市场对信息及时性和可靠性的要求,这也是传统以财务指标为主的业绩评价方式受到质疑的原因,但平衡计分卡还是保留了这一项内容,主要原因在于财务指标能够概括过去的经济结果,使得业绩目标容易被理解,此外,一个企业的战略目标制定得是否适合执行以及经营绩效是否得到改善会直接反映在财务上的成功与否,因而财务视角在平衡计分卡中依旧有其存在的价值。财务视角主要计量企业对股东的贡献,通常与获利能力相关,一般包括营业收入、资本贡献率、投资报酬率、经济增加值等。

(2)客户层面。平衡计分卡的客户层面主要关注一个企业或组织将要竞争的客户和市场,因而其衡量指标也是关于目标客户和市场的。通常包括核心指标和其他概括性的指标,核心指标主要有市场份额、客户保持率、客户获利率、客户满意度以及客户获得率。其他概括性的指标是指用以衡量公司提供给目标客户的价值主张的指标,其主要包含产品/服务特征、客户关系以及形象和声誉,其中产品/服务特征又包含了功能、价格、质量和时间等相关的指标。

(3)内部业务流程层面。在内部业务流程层面,组织需要确认其必须擅长的关键内部流程是什么,因为它们不仅是实现竞争优势的关键,而且还对实现客户和股东目标至关重要。此外,这些关键性的流程能够提供价值主张以吸引和留住目标市场的客户,还能够满足股东对财务回报的期望。在针对一般的生产企业时,平衡计分卡中将内部价值链分为三个主要的业务流程,分别为创新流程、经营流程以及售后服务流程。

(4)学习和创新层面。学习与成长层面是前三个层面的驱动因素,也是前三个层面的基础。组织只有不断地学习与成长,才能改善其目标经营过程,更好地为自身服务,最终实现其财务目标。随着管理学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组织认识到员工的巨大贡献,这里所谓的重要的员工不仅包括企业的精英,还包含了企业的一线员工,因为他们最熟悉内部流程和客户,能够决定作业程序改进的成功与否。因此员工满意度、员工保持率和员工生产率等对员工衡量的指标通常属于这一层面。

(二)运用平衡计分卡衡量会计师事务所绩效的可行性 通常来说,会计师事务所不仅仅是一个服务于经济的第三行业的盈利组织,还是独立的社会中介组织。在很多发达国家,会计师事务所被形象地比作“经济警察”,从其审计活动的层面来说,它不仅是企业经营管理活动的主要评价者,还是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鉴证者,因为无论是上市公司还是非上市公司都需要注册会计师对其经营活动和管理行为的合法性和合规性等做出评价。此外,它还兼有引导资本的流动、维护投资人和债权人的权益等职能。

会计师事务所并非单纯的营利组织,它还起着某些非盈利性的作用,因而仅仅依靠收入、利润等纯粹的短期财务指标对会计师事务所进行绩效评价显然并不适合。而平衡计分卡作为绩效考评的工具,无论是在盈利企业还是非盈利企业中都取得了良好的实施效果,主要原因在于其评价范围更加广泛,财务、客户、内部业务流程以及学习与创新四个层面基本能够涵盖组织的各个方面;评价角度也更加全面,兼顾了组织的内部与外部、起点与结果、长期与短期等。因此,作为绩效评价的有效工具,平衡计分卡的基本理论框架和思想可以用于会计师事务所绩效评价。

三、基于BSC的会计师事务所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及其优势

(一)基于BSC的会计师事务所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借鉴平衡计分卡理论,并结合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每年公布的前100家会计师事务所排名所使用的评价指标,构建如图2所示的绩效评价指标体系。

在财务维度中,选择业务收入和业务收入占其平均数的比值作为主要指标,其中业务收入既包含审计业务收入也包含其他业务收入。业务收入是最为直接的财务指标,能够直观地反映出会计师事务所的规模大小以及其经营业绩,用其相对数则可以反映出某家事务所与行业平均业绩的差距大小。

客户维度中选用上市公司客户数量占其平均数的比值和上市公司客户平均资产占其平均数的比值两个指标,第一个指标能够反映事务所拥有的客户数量与行业平均水平的差距,间接地反映其对整个市场的占有情况;第二个指标反映其占有客户的能力,客户的资产规模越大就说明客户越是重要,越能够为事务所带来巨大的盈利,同时也必然是同业间激烈争夺的焦点,因而这项指标也体现了事务所的竞争实力。

内部业务流程维度中有四个指标,分别为注册会计师数量与其平均数比、分所数量与其平均数比、从业人数与其平均数比以及合伙人数与其平均数比。

学习与创新维度有非审计收入和非审计收入占其平均数之比两个指标。会计师事务所的审计是其传统业务,咨询等非审计业务的出现虽然晚于审计业务,但已成为很多大型事务所的主要业务,且发展迅猛。随着竞争日益激烈,事务所的审计业务市场份额不可避免地会萎缩,而非审计业务的前景更加广阔,如果事务所希望不断发展并在未来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非审计业务将是未来竞争的重点,因而在学习与创新维度主要关注这两项指标。

(二)基于BSC的会计师事务所绩效评价指标体系优势 相较于中注协百强排名所依据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笔者所构建的会计师事务所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具有以下的优势:

第一,有科学的理论基础。所构建的绩效评价指标体系主要依赖于平衡计分卡理论,这一理论自身具有很强的逻辑性并形成一个完整的系统,此外,在从其诞生到现在的20多年时间里,平衡计分卡在全世界范围内被无数的企业以及非营利机构等运用并产生良好的效应,在实践中也证明其具有很强的科学性。

第二,更加全面并具系统性。由于所选取的指标是基于平衡计分卡的四个维度,涵盖了财务、客户、内部业务流程以及学习与创新各个方面,因而相较于主要依赖事务所收入、注册会计师人数、培训完成率以及惩罚情况的中注协综合评价指标,指标更加全面。此外,由于平衡计分卡理论本身的自成体系,使得所构建的指标体系也具有内部逻辑性和系统性,而非单纯地指标堆砌。

第三,不仅能够反映会计师事务所的经营绩效还能反映其动力。财务指标通常被称为滞后指标,主要反映经营绩效的结果,单纯依赖于财务指标的评价体系只能反映事务所经营绩效的结果,这种评价体系并没有从较为长远的角度来考虑事务所经营发展。中注协的综合评价指标中虽然也包含除财务指标外的其他指标,但还是主要依靠财务指标进行评分,而笔者所构建的评价指标体系还考虑了其余三个方面的指标,并且使这三项的权重总和超过财务维度,即构建的评价体系不仅考虑了经营绩效的结果,更为重视能够使事务所达到更高绩效的动力来源。

四、基于BSC的会计师事务所绩效评价指标体系运用

(一)会计师事务所绩效评价方法 依据前述所构建的会计师事务所绩效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如下方法对会计师事务所绩效进行评价:

财务维度的权重设为40%,是四个维度中最高的,因为财务数据是对企业和组织的一个完整周期的经济状况和结果的计量,能够反映组织的运行状况,此外,对任何一个营利组织来说其财务方面的表现良好与否直接关系到其生存和发展,因而财务表现非常重要。会计师事务所是一个以服务作为唯一产品的中介组织,客户对其影响至关重要,因而客户维度的比重为30%,仅次于财务维度。内部业务流程维度的权重是20%,居于第三,这一维度中主要是从会计师事务所内部进行衡量,这四项指标都对会计师事务所是否能够提供优质的产品(即服务)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反映事务所在这些方面与行业平均水平的差距。学习与创新维度的权重最低,是基于我国大多数会计师事务所的主业是审计业务这一现实,故将这一维度的权重定为最低。

(二)会计师事务所绩效评价运用 以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公布的2009和2010年百强事务所排名信息以及CSMAR数据库为依据,选择这两年排名均进入百强的前二十家事务所(包括更改名称,实际为同一家的事务所)的数据,运用本文构建的绩效指标评价体系与评价方法对其进行打分和综合排名,其结果如表1和表2,表中事务所名称以其在中注协百强排名中的顺序排列。

从表1、表2的排名数据可以看出,各家事务所在两年内的排名情况基本相同,排名顺序相差不超过3名,但与中注协的排名却有差距。普华永道中天、德勤华永、毕马威华振以及安永华明这四大事务所依旧占有前四位,且各个维度的得分远远大于国内其他事务所,这与通常的认知相符,只是其具体排名顺序与中注协的不尽相同,毕马威在财务维度和内部业务流程维度的分值大小与其在中注协的排名顺序相同,但由于其在客户维度和学习与创新维度的表现尤为突出而排名第一,普华永道在前三个维度得分均为第一,但在第四个维度的表现不佳,即在非审计业务上远远落后于其他三家事务所而屈居第二。

大信会计师事务所在两个年度的排名中均因为客户维度的表现不佳,而相较于中注协排名下降两个名次。在2009年的排名中,中审亚太在客户维度和学习与创新维度得分值偏低导致整体排名下降,但在2010年度排名中,由于在财务维度和学习与创新维度的的得分均提高0.1分以上,使得其排名上升四个名次。

利安达事务所2009年的得分较高,尤其在财务与内部业务流程维度的得分远高于按中注协排名中相邻其他事务所的得分,因而其排名上升四个名次,但在2010年这些优势略有下降导致排名也出现下滑。在两个年度中,中审国际事务所虽然在财务维度上的表现与其在中注协排名顺序相符,但在其他维度表现并不好,尤其在客户维度中的得分与其他事务所相差巨大,从而导致其排名降到末位。

此外,也可看出,各家事务所在内部业务流程维度的差距是最小的,最大值与最小值的差距在1.4左右。而且相较于在其他三个方面与前四大的明显差距,国内其他事务所在这个维度中的得分甚至有超过四大的,这也说明在注册会计师数量、分所数量、从业人数以及合伙人数量等方面并不落后于四大。但由于在其他维度上的差距很大,尤其以财务维度和学习与创新维度为甚,导致最终的综合得分差距被拉大。

五、结论

(一)会计师事务所规模必须扩大 会计师事务所的规模直接影响对客户的竞争,多数客户尤其是大型上市公司往往会选择大型事务所提供的审计以及咨询等其他非审计业务,因为规模越大的事务所其独立性以及专业能力往往越被市场所认可;只有事务所的规模得以扩大才能够保证拥有足够的资源为更多的客户提供专业服务,而且事务所的规模还会对审计收费产生巨大的影响。此外,会计师事务所的规模还能够影响到人才的吸引、培养从而间接地对服务质量等产生影响,这些影响最终都会在衡量其经营结果的财务数据上得以体现。

(二)重视专业人才培养与吸纳 作为依靠专业知识而提供服务的特殊行业,注册会计师及其他员工的专业能力不仅决定了事务所是否能够提供良好的服务进而得到市场的认可以立足,而且决定了事务所未来的发展,是否有优秀的员工来赢得未来的竞争。会计师事务所必须意识到人才的重要性,建立良好的激励机制和培训机制,在吸纳、留住优秀人才的基础上不断提升员工的专业胜任能力,为事务所的发展提供保障。总之,事务所的产品、客户以及收入等均依赖于员工,只有具有竞争实力的优秀人才才能为事务所获得优势。

(三)业务上不断创新以应对未来竞争 近年来,会计师事务所不得不面对这样的现实:市场对会计师事务所的需求不再局限于审计业务,管理、投资和税收等咨询业务以及资产评估等非审计业务的需求不断上升,加之审计市场竞争越来越激励,使得审计收入在会计师事务所的收入中比例不断下降。因而事务所需要在业务上不断创新,开拓新兴业务,创新服务和产品,提高竞争能力适应市场的需求以此来获得高盈利能力和良好收益。

参考文献:

[1]李绮、吴玮:《会计师事务所平衡计分卡的构建》,《中国管理信息化》2011年第7期。

[2]蒋光瑶:《平衡计分卡在会计师事务所绩效评价中的应用》,《人力资源管理》2011年第1期。

[3]徐向真:《基于平衡计分卡的会计师事务所绩效评价问题研究》,《上海金融学院学报》2010年第4期。

绩效评价指标体系范文 篇八

关键词: 高校绩效评价 指标设计 基本原则

一、对高校绩效评价的必要性

2008年,全国各类高等教育总规模达到2907万人,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23.3%。2010年,高等教育在校生突破3000万大关。2008年,全国共有普通高等学校和成人高等学校2663所。在高等教育大发展的同时,我国区域间高等教育的资源配置也面临着发展不平衡问题。据有关方面统计,2008年全国普通高校平均生均预算内教育经费全国平均值为7577元,最高的达24380元,最低的仅3713元,相差达6.57倍。这种不平衡加剧了相当多的高校办学走综合化、大型化路线,争取更多的财政投入。如何提高高校的办学效益,使国家及地方财政投入向低投入、高产出的学校倾斜,采用可计量的绩效考核标准实现教育投入公平,是我国当前高等教育面临的重大课题。为减少和避免错误的投入产出观,在办学定位上盲目追求扩张升格,不考虑办学绩效,忽视资源利用效率的现象,2010年7月颁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提出,高校要“改进管理模式,引入竞争机制,实行绩效评价,进行动态管理”。从全球范围来看,不少发达国家已将绩效评价作为政府制定教育政策、分配学校经费和加强学校管理的重要手段。因此,对高校进行绩效评价,通过对高校的阶段性办学成绩、成果数量与质量和高校工作的效率方面进行测评,反映高校的资源利用情况,为高校调整与配置办学资源提供参考,有利于高校厘清自身所处地位,找准办学定位;也有利于政府对高校实现公正、公平和高效的管理,提升高等学校的办学效率。

我国的高校体系庞大,组织结构、层次和类型多,高校绩效评价的涉及因素广,评价指标设定复杂,权重选择判定难,具体描述显得尤为困难。为了全面衡量高校绩效,提升我国高校的品质,使高校找准自身的定位,就需要有一套科学、合理的高校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对相关要素进行筛选,选择和采用最具代表性的因子作为高校的绩效指标,使我国高校的绩效评价发挥认识、考核、引导、促进和改善功能,从而揭示高校组织的运营能力及其对社会的贡献等,为管理人员和利益相关者提供相关信息,为改善组织绩效提供指南。

二、高校绩效评价指标研究的现状

世界发达国家对教育绩效评价研究都十分重视,早在上世纪80年代,英国就开始了相关研究,对高校办学的投入、运行、产出各个过程选取指标因子。1986年,英国副院长和校长协会与大学拨款委员会(CVCP/UGC)联合工作小组对绩效指标的设计颇具广泛性。他们将绩效指标划分为输入指标、过程指标和输出指标三类。输入指标主要指高校可利用的资源、人力和经费情况,体现高校现有办学条件和实力;过程指标指办学活动中有关资源使用率、管理行为和组织运行情况;而输出指标是指高校通过办学科研等活动,最终取得了什么成绩和产出。这种分类较为全面地反映了学校办学的各个方面,有着较为深远的影响。[1]其后,美国国家教育中心和国家科学委员会(NSB)、澳大利亚高校副校长委员会及高等校长委员会(AVCC/ACDP)、荷兰教育科学部和经济合作组织(OECD)都曾对高等教育评价指标进行了大量研究并应用于教育管理。除了采用输入、过程和输出指标外,还包括对背景指标、结果指标和教学、科研与服务表现指标的分类研究。一般都考虑了高等学校的教师素质、学生品质、教学质量、就业、成本、资源和教育过程等指标。[2]

我国理论界对高校的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也在不断深入。由于高校分类的复杂性,大部分的绩效指标体系的设计求多求全,操作上繁琐,有些指标欠说服力,虽然指标设计注意到总量指标和平均量指标的结合,但是由于地域差异和历史积累影响较大,不少学校同类指标难以进行横向比较。高校绩效评价指标的设计与高校的分层分类研究密切相关,目前对高校分层分类研究已有五、六种划分方式。其中,潘懋元先生提出将中国高等学校划分为三种:第一类是研究型、综合性,指重点综合大学;第二类是应用型、专业性,包括一般高校,尤其是地方高校;第三类是实用型、职业性、技术技能型院校。潘懋元先生认为,评价指标体系是现实的指挥棒,它引导着高校的定位和发展。各高校要实现差异化定位,就必须建立分层分类评价的指导体系,对不同层次类型的高校有独特的评价指标体系,体现分类评价的原则,引导各类高校在各自的平台上去发展。如果根据学术性研究型大学的标准制订依据,会显失公平,它无助于激励竞争而且起着消极误导的作用。[3]因此,按照我国不同类型的高校至少应分类设计相应的评价指标,才能促使各类高校各安其位,有利于公平竞争。

近几年来,教育部对高校本科教学的评估受到各校高度重视,其指标设计是一个航标,但由于没有体现分类评价、分类指导原则,用一套指标体系来衡量和评价所有的高校,只能导致趋同化“争上游”的结局。其实,各类、各层次的高校中都有不乏办学有特色和比较优秀的,客观评价不同类型、不同层次学校的优秀水平应当有所不同。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高等教育研究中心的《中国高等学校绩效评价报告》(以下简称《报告》)对教育部直属的72所高校进行了绩效指标体系设计,较好地反映了这类学校的绩效。[4]由于教育部直属高校大多数是综合性研究型大学,该《报告》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这些高校发展的共性,但由于我国90%以上的高校是地方高校,该指标体系对大多数普通高校不具有直接指导意义。

三、高校绩效指标设计应当遵循的基本原则

1.指标体系应与大学办学的定位和目标相关,实行分类指导。

具有导向的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在发挥“指挥棒”作用的同时常常起误导作用。被评价对象的领导者很容易为追求眼前的效益而重视规模外延建设,却忽视自身长远定位的发展。因此,指标体系的建立运用应充分发挥分类指导作用。高校绩效指标体系建立一定要关注被评价高校的未来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尤其应与教学、培养人才目标相联系。要对综合性大学、行业性大学和单科性大学等不同类别的大学进行分类,同样,对于综合性研究性大学、地方普通高等学校、职业院校也要采用结合学校特色的个性指标,以强化针对性。

2.指标要便于实际操作、有可比性,体现科学性。

指标所需数据资料必须易采集。因此,所有指标使用的数据均可在现有的财务报表和高校基本统计表中获取,以这些可验证的资料为基础,才能使评价客观公正。评价指标要注重相对适用性、可比性,避开各高校在地域、办学历史及办学规模,以及长期形成的学校声誉方面存在明显的差异。若以总量考察投资效益,将有失公允且无法得出合理的评价结果,故应注意技巧地采用适度的相对指标。

3.指标要有针对性,能客观反映投入产出比、人均贡献。

指标应提供有关学校运作的有效信息,要有侧重点,不能一味地求多求全,应力求简化,避免某一指标要素对评价目标的重复,并能反映其中的问题。即从可以作为评价的若干指标中进行筛选,选择有代表性、能反映评价要求、能达到评价目的的指标组成评价指标体系,评价指标应具有针对性和体系的完整性,能客观反映高校运行资源配置发展的特点、投入产出比和人均贡献。通过综合考核评价,得出科学合理、真实客观的评价结果。

四、优化我国高校绩效评价指标设计的思考

根据以上原则,在当前研究的绩效指标体系的基础上建立一套基于分类、分层适用的高校评价指标体系,突出针对性、指导性来考察和反映被评价的同类型高校,使评价真正产生实实在在的效果。为政府部门优化教育资源配置、高校提高资金使用效果提供依据,提高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的成效。而且有利于高校科学定位,在同类、同等级学校比较中找出差距,提出改进措施,完善和实现学校自身的特色发展。

高校绩效指标设计可以分成共性和个性两个模块(参见下表),共性指标具有普适性,可用于各高校在绩效评价的比较。个性指标是指依据各高校层次类型的不同,以突出高校的个性特点而设计的指标。

表 高校绩效评价指标体系

注:其中Ⅰ、Ⅱ、Ⅲ分别对应第一、二、三类大学,括号内标明了指标使用的大学类型。

1.共性模块。

2.个性模块。

个性模块的设计针对不同的大学分类进行。研究型大学注重科研,有大部分经费花在科研项目上,特别是国家对研究型大学给予了大力支持,所以在投入运行指标上加入师均占有科研经费指数。其他两类大学培养适应社会的应用、实用型人才,将校企合作项目数和校内外实践基地数、双师型教师数纳入投入指标。在产出指标方面,三种层次的大学所承担的任务和要求各不同,研究型大学注重其科研成果,加入部级科技奖获得数、部级项目验收数、国家重点学科和国家重点实验室、全国百篇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数、国外学术刊物数、国际学术会议提交论文数。应用型地方普通高校更加注重人才培养和社会服务,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和横向科研经费数可以作为服务社会的重要产出指标,也应包括部分高水平论文数。此外,针对后两类高校在人才培养指标中加入转入高一级学历的人数比例(如专转本、攻读硕士和博士研究生等)和学校所拥有的部、省级精品课程数。

在操作上,高校目前的分类定位是选用绩效评价指标类型的前提,选择合适的分类绩效评价指标体系“量体裁衣”,使评价工作显得更加针对有效。采用具有科学性、操作性的分类绩效指标体系,评价各高校的发展的共性,再动态集成个性指标,更具有灵活性,使评价结果可以为同层次、同类型的高校自身定位作参考。任何事物都是不断发展变化的,大学办学也是如此。本文仅对绩效评价指标体系优化设计进行了初步探索,指标的合理性和可操作性需要实践检验,需要不断调整、修订和完善。

参考文献:

[1]代蕊华。西方高校的绩效指标及其评价[J].全球教育展望,1999,06:56-59.

[2]王平心,殷俊明。高等院校内部绩效评价研究[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0,03:57-58.

[3]潘懋元,吴玫。高等学校分类与定位问题[J].黄河科技大学学报,2005,07:1.

[4]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高等教育研究中心。高等学校绩效评价报告[J].大学(学术版)2009,11:10-29.

绩效评价指标体系范文 篇九

王洋(1990.03-),男,汉,河北省邢台市,硕士,河北经贸大学,财务会计方向,

摘 要:“没有考核,就等于没有管理”。说明了绩效考核与管理对企业管理的重要性。为了更好的进行绩效管理,实现企业的战略目标,对企业一定时期内的经营效益和经营业绩做出真实、客观公正的评价,客观上需要构建一套符合现代企业绩效考评制度的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在此基础上设置激励制度,对企业各层级进行有效激励,促进企业目标的实现。

关键词:绩效评价;激励制度;实施

一、现代企业绩效评价指标体系

所谓企业业绩评价指标体系是指企业从组织目标出发,运用一定的程序与方法,将企业组织目标层层分解为一套适合企业自身的业绩评价指标体系,旨在通过设定的指标体系并对照统一的评价标准,能够对企业一定时期间的经营成果做出真实、客观公正评判的指标体系。

21世纪进入知识经济经济时代,企业管理的核心转向战略管理,而战略管理的核心是人力资源管理。基于财务指标分析的绩效评价模式越来越不适应日益激烈的竞争环境,企业绩效管理转向基于企业战略的人力资源管理,更加注重“人”的因素。在此基础上形成了各种各样的非财务指标,与已趋成熟的财务指标相结合,站在战略以及利益相关者共同利益的高度把企业看作一个整体进行综合的绩效考评,形成了现代绩效评价指标体系。

二、平衡计分卡的构成

平衡计分卡作为现代企业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典型模式,它将企业战略目标分解为财务、客户、内部流程及学习与成长四个方面具体的目标和评测指标。

(一) 财务层面

财务层面是平衡计分卡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企业所有的改善都通向财务目标,通过财务目标的实现情况来反映其他维度的实施效果。因此,平衡计分卡将财务目标作为评价其他目标的焦点。从财务角度来看,公司包括“成长”、“保持”及“收获”三大战略方向,与此相配合,就会形成三个财务性主题:“收入成长及组合”、“成本降低——生产力改进”、“资产利用——投资战略”。企业应根据不同的战略方向、战略目标而采取不同的业绩衡量指标。典型的财务目标有营业收入、投资报酬率、经济增加值、股东增加值等。

(二) 客户层面

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的长期生存与发展依赖于对市场的把握,以客户为中心,最大限度的满足顾客的需求。顾客层面一般包括价值主张相通的共性客户指标,如客户满意度、客户保持率、客户获得率、客户获利率、市场份额及客户份额五个方面;也有价值迥异的个性客户指标,来具体满足不同客户的需求。

(三) 内部流程层面

内部流程维度是平衡计分卡与传统绩效评价最显著的区别之一。传统的绩效评价集中于控制和改善现存职能中心和部门的作用,大都停留在改善单个部门绩效上。而平衡计分卡从满足投资者与顾客需要的经营战略为依据,从价值链出发,针对企业自身的从研发过程、经营过程及售后与投资等不同环节设置具体的绩效评价指标,最大化的发挥内部资源及流程的功效,创造全面而长久的竞争优势。

(四) 学习与成长层面

学习与成长是为平衡计分卡的前三个维度取得绩效突破而提供的持续推动力量。企业只有不断学习,才能不断创新,从而不断成长。而企业学习的主体是企业的员工。因而,将企业的员工、技术和组织文化作为决定因素,分别衡量员工保持率、员工生产力、员工满意度的增长等指标,以此考核员工的才能、技术结构和企业组织文化等方面的现状与变化。

上述四个层面共同构成了平衡计分卡的基本框架,但它绝对不是一些财务指标与非财务指标的简单拼凑,是与企业战略以及一系列绩效评价指标相联系的有机整体。财务层面是最终目标,客户层面是关键,企业内部流程层面是基础,企业学习与成长是核心。而这一切都是围绕企业发展战略这个中心,四个层面紧密联系,比较好的实现了企业战略和业绩评价的有机结合。

三、企业绩效评价指标体系与激励制度的实施

1、绩效评价指标与激励制度的关系

绩效的考核是为了更好的进行激励,所以绩效考核与评价是实施激励机制的基础和依据,评价本身不是目的,而只是为获得一个更高的绩效水平而实施的手段;而激励则是为了更好地进行绩效考评,尽力使绩效最大化。因此,绩效考核与评价和激励机制紧密相连,二者相辅相成。现代企业管理中,只有构建一套合理有效的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对员工业绩进行科学评价的基础上,才能合理有效的利用激励资源,实施相应的激励手段,最大限度地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实现企业战略目标。

2、绩效评价指标体系与激励制度的连接

企业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是把企业绩效评价与企业激励机制有机结合的纽带。在绩效评价指标体系设置具体、合适的基础上,激励机制的实施步骤如下:

(1) 首先,应该选择选择恰当的业绩评价标准。业绩评价标准可以选择历史标准、预算标准以及外部标准,具体设定方法有标杆法和递进平均法;

(2) 其次,通过给指标赋予一定量的权重,计算出企业层面及各层级单位的绩效总分。

(3) 然后,将绩效总分与绩效评价标准对比,确定绩效实现情况;

(4) 最后,根据绩效的实现情况,确定企业激励资源的发放量与比例,从而实现评价指标体系与激励制度的有机结合。

3、激励机制的实施

(1) 首先,确定标准总奖金库。标准总奖金库是在一定目标水平上拟定发放的奖金总额,它的确定可以按照目标销售收入减去所有物料耗费、固定工资及其他税,求得企业新增加值,然后将其分割为企业利润和员工奖金。

(2) 其次,确定标准总奖金库计提比例。用标准总奖金库除以目标销售收入(销售收入代表企业效益水平),计算出标准总奖金库计提比例;

(3) 再次,确定总奖金库,也即奖金发放总量。用实际销售收入乘以标准总奖金库计提比例,求得实际总奖金库的金额。总奖金库不一定等于标准总奖金库,这取决于企业实际效益水平。

(4) 然后,按组织层级或单位以该层级或单位的绩效考核指标,计算奖金实际分割比例并计提奖金,分割该奖金总量。部门和单位的奖金库大小不仅取决于本单位或部门实际业绩水平,还取决于整个企业的效益水平。其设计方法可以采用企业总效益法、部门效益法、调整的部门效益法以及权重法等。

(5) 最后,按照各层级、单位或个人绩效考核指标的完成情况,确定每位员工的奖金数,将奖金库的奖金分配给职工。个人奖金额是个人业绩、部门或单位业绩、整个企业效益水平的函数,以此来保障每位员工获得的奖金数额不仅与个人努力相关而且与所在单位、层级以及整个企业的绩效相关,从上到下形成联动。

至此,依据企业绩效指标体系完成了企业激励制度的设置,实现了绩效评价指标体系与激励制度的有机结合。通过设置一套合理的业绩评价指标体系,对员工业绩进行科学评价的基础上,实现激励资源及其相应的激励手段的有效利用,最大限度地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实现企业战略目标。(作者单位:河北经贸大学)

参考文献

绩效评价指标体系范文 篇十

Abstract: The supply of rural public products is in short and inefficient in China all the time, which has caused wide public concern. Moreover, the performance evaluation mechanism of it is not in place , either. Based on previous scholars’ research, we construct a set of reasonable, operable performance evaluation system, which is closely related to rural development demand. Then, we make an empirical analysis of the performance on rural public products supply by combining real situation in specific area with AHP-FCE(Fuzzy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Based On Analytic Hierarchy). Countermeasures to improve rural public products supply performance are also provided at the end of this paper.

Key words: rural public goods; performance evaluation; AHP-FCE

一、引言

随着我国经济的迅猛发展,“三农问题”越来越突出,是我国长期以来一直关注的重大问题。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不足、效率低下严重制约了我国农村的经济社会发展。因此, 我们不仅要加大对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投入力度, 而且更重要的是我们要构建符合实际的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并在此基础上做出详细的实证分析。

关于对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绩效评价的研究。纳尔逊等人构建了以农村公共产品产出量和投入价格为自变量的成本方程,然后运用美国中西部农村地区道路铺设的相关数据,对农村政府对公共产品的供给管理效率进行了检验。国内学者徐崇波,梅国平运用数据包络分析(DEA) 的二次相对效益评价方法,结合江西省80个县(市)的样本数据,通过构建适合评价我国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绩效的评价体系和评价指标,对我国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生产有效性和管理有效性分别进行了评价。[1] 王俊霞和王静以农村公共产品绩效评价指标的新理念为核心,采用标准化评分方法构建了一套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反映了政府在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上的行为偏好,也说明了对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政策是否合理。[2] 王俊霞,张玉,鄢哲明,李雨丹运用组合赋权法为构建的绩效评价指标体系设定权重,以陕西咸阳市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满意度调研数据为例,对部分乡镇的农村公共产品绩效评价值进行了测算和比较。[3]

鉴于此,发现国内外已有多数学者对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绩效评价做出过研究,笔者在已有学者的研究基础上,从财政视角出发,结合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通过系统的调查研究,构建出一套合理的、符合农村实际需求的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并运用AHP-FCE(基于层次分析法的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对我国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绩效进行详细的量化研究分析,从而对我国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绩效评价进行更进一步的研究。

二、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绩效评价存在的问题

到目前为止,绩效评价制度已经被我国的很多政府部门采用,但是,由于我国引进绩效评价制度的时间比较晚,尤其是对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绩效评价更是处在初始阶段,广大农村地区缺少对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绩效评价机制,这种现状不利于我国新农村建设和缩小城乡收入差距,更不利于农村对公共产品的需求。经过对之前学者研究成果的分析,再根据我国农村的基本现状,现对我国农村公共产品绩效评价主要表现出的几个问题进行总结梳理。

(一)绩效评价的主体内部化

农村公共产品,主要是由政府提供,而对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绩效评价也是由政府来进行,这样很显然就会出现一种问题,那就是自己评价自己的成果,这与一个人既当运动员又当裁判员没什么两样,这种评价主体不利于提高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效率。

(二)绩效评价指标不健全

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绩效评价指标用来衡量公共产品供给绩效水平,而好的合适的指标不仅能够衡量出公共产品供给的绩效,而且能够显示出措施的不足,以便后期改进。现实的绩效评价工作中,存在着关键指标缺失以及指标体系不健全等问题。

(三)绩效评价目标不合理

一个好的合理的绩效评价制度,其目标应该是“经济繁荣”、“社会和谐”、“保障民生”、“科学发展”等等。然而在现实的经济社会中,在经济建设的绩效目标下,各级政府不同程度的出现了“政绩工程”和“形象工程”,这扭曲了进行绩效评价的目的和目标。

(四)使用的评价方法不合理

在评价方法上,偏重于定性分析和规范分析,忽略了定量分析与实证分析,导致评价结果不够科学。由于缺乏比较全面的量化指标,不仅缺乏应有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而且为评价上的随意性留下过大的空间。

三、构建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绩效评价指标体系

(一)指标体系构建的原则

1. 系统性原则。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绩效评价系统的特点是多层次、多因素,指标体系的设计在能够反应构成系统的要素状态基础上,还必须要能反应系统与要素、子系统之间的相互关系,从而更进一步表达系统的本质特性和整体性能。

2. 普适性原则。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制定要能适用于不同级别不同规模的区域评价,要在全国不同地区具有普遍的适用性。

3. 独立性原则。所选取的每一个指标都能独立的反映某一方面的特征,同层次的不同指标之间不能有包含关系,不能重复。

4. 目的性原则。对任何事物的评价都是有目的的,我们选取的评价指标也都得是要为这种目的而服务的,选择角度不同,最后得出的结果也会不同,所以对绩效评价的指标体系应该与评价的目的和任务相对应。

5. 可操作性原则。指标设计应尽可能简单,意义能很容易理解,指标数量尽量精简,容易计算。定量和定性指标,都要便于取得,尽可能的与国家的规定一致,可以直接从统计部门的统计数字和资料或通过计算取得。

(二)指标体系的构建

马斯洛提出了人的需求层次论,农民对农村公共产品的需求也是从低到高的,所以,笔者结合农村的实际需求,根据马斯洛的需求层次论,进行了评价层次的划分,从而确定了评价目标下包括4个一级指标、8个二级指标、26个三级指标的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绩效评价指标体系(见表1)。

(三)指标筛选

1. 满足基本生存的公共产品指标包括了公共卫生和饮用水两个二级指标。这些指标的选取主要是基于其对农村生活的重要性,属于生理需求层次,如果这些公共产品供给出现问题,那么很可能危及村民的正常生存。

2. 满足基本生活的农村公共产品指标分为基础建设和社会保障两个二级指标。各个二级指标又细分为隶属于自身的三级指标。基础设施主要有道路、电网、水利设施,社会保障主要有养老保险、社保基金、民政部门资助参加合作医疗、最低生活补助。这些指标的选取都是基于保障农村基本生活的。

3.满足农村发展的公共产品指标分解为公共教育、公共科技、民主参与三个二级指标,在各二级指标之下选取了具有普遍性及可操作性的三级指标。这些指标与农村经济发展密切相关,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4. 满足精神娱乐的公共产品指标分为文化体育和休闲娱乐两个二级指标。这些指标都是村民比较高层次的需求产品,属于高层次需求评价指标。

综上所述,可看出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绩效是以满足农村实际需求为原则的,根据农村由低到高的需求层次,构建出如上的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绩效评价指标体系。

四、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绩效评价实证分析

(一)评价模型的选择

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绩效评价是一项非常复杂的工程,需要通过设置多层次的指标体系,来反映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情况,为了客观反映不同指标的层次关系和重要性差别,采用层次分析法(AHP)计算出各层次指标的权重,然后运用模糊综合评价法(FCE)把对指标的评语定量化,最后计算出某区域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绩效评价系统的综合评价值。

(二)用AHP确定综合评价指标权重的过程

上世纪70年代,萨蒂(T L Saaty)教授(美国运筹学家)提出了层次分析法(AHP),它适用于多目标决策分析,采用了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分析方法。本文运用层次分析法软件(yaahp)来确定评价指标体系的指标权重。

根据表1,总目标(O层)下属的一级指标有4个,一级指标层(A层,其元素用αij表示)下属的二级指标有9个,二级指标层(B层,其元素用σij表示)下属的三级指标有26个,三级指标层为C层,元素为cij。一级指标的权重定义为一级权重(即A层对总目标O层的权重),二级指标的权重为二级权重(即B层对A层的权重),三级指标的权重为三级权重(即C层对B层的权重)。

1. 一级权重计算。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总目标下属的4个一级指标分别是满足基本生存的公共产品a1、满足基本生活的公共产品a2、满足农村发展的公共产品a3,满足精神娱乐的公共产品a4。A层一级指标相对于总目标的权重为Wi。一级指标判断矩阵及权重(见表2)。

经yaahp软件计算求得:最大特征根值λmax=4.1051,一致性检验指标C.I=0.0350,平均随机一致性指标R.I=0.96,得一致性比值CR=0.0365,由于CR

2. 同理求得二级、三级权重。得出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绩效评价指标单排序权重表(见表4):

(三)用模糊综合评价法(FCE)进行实证分析

笔者以山西省为例来进行实证分析,寿阳县位于山西省东部,是山西省的一个农业大县,是山西省开展以大病统筹为主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县市之一,也是全国基层农村科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示范县。在研究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方面具有比较强的代表性。

笔者 所用数据来源于对该地区进行的问卷调查,调查的范围涉及全县14个乡镇。在相关人员的配合下去乡镇和农村发放调查问卷,发放对象为乡镇分管农村的干部、部分村干部以及村民,共发放问卷300份,收回276份,问卷的回收率与有效率均为92%。

模糊综合评价模型构造步骤如下:

1. 建立因素集。把与被评价事物相关的因素按照某种属性分成s个子集,即:U=(U1,U2,???,Us),然后再根据需要对s个子集进行细分,从而形成多级集合因素构成的分析对象,即:Uj=(Uj1,Uj2,???,Ujt),(j=1,???,s)。

笔者对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绩效进行三级评价。因此根据指标体系就有总目标集合1个,一级指标子集4个(s=4)和二级指标子集9个。这样划分之后,对于指标层集合就可以按照单级模糊综合评价的方法进行。

(1) 由4个一级指标构成的总目标集合:

U=(U1,U2,U3,U4,)=(满足基本生存的公共产品,满足基本生活的公共产品,满足农村发展的公共产品,满足精神娱乐的公共产品)

(2) 由9个二级指标子集分别构成4个一级指标集合:

U1=(U11,U12)=(公共卫生,饮用水供应)

U2=(U21,U22)=(基础建设,社会保障)

U3=(U31,U32,U33)=(公共教育,公共科技,民主参与)

U4=(U41,U42)=(文化体育,休闲娱乐)

(3) 由26个三级指标子集分别构成9个二级指标集合:

U11=(U111,U112,U113,)=(人均卫生事业费供给,医疗服务的利用情况,农户就诊的情况)

U12=(U121,U122)=(农村自来水供应情况,饮用水卫生合格程度)

U21=(U211,U212,U213,)=(农村道路覆盖率,农村电网覆盖率,农田水利设施建设)

U22=(U221,U222,U223,U224,)=(最低生活保障率,民政部门资助参加合作医疗率,农村社保基金国家扶持比重,农村养老保险覆盖率)

U31=(U311,U312,U313,U314,)=(生均教育经费供给,农村中小学教师配备情况,农村学生的上学率,农村教师工资足额发放率)

U32=(U321,U322,U323,)=(农村科技普及率,村内举办农业科技咨询服务,农户技能培训情况)

U33=(U331,U332,)=(农民监督意识强弱,农民参与选举的程度)

U41=(U411,U412,U413)=(人均文体广播事业费供给,广播电视人口综合覆盖率,人均健身场所面积)

U42=(U421,U422)=(农村休闲娱乐景区建设,农村网络普及率)

2.建立评语集。确定评语等级集合V=(V1,V2,???,Vm),共m个因素,本文采用5级评语(好,较好,一般,较差,差),其对应的数值见表5:

3. 计算隶属度。计算所调查人员对各个评价指标给出的等级评判模糊子集的隶属情况。即:某因素的隶属度=判断指标属于某等级Vj的人员个数/调查人员总数,j=1,2,???,5;Vj就是评语集的五个等级。

4. 建立模糊关系矩阵R。

rij表示评价事物从因素Ui来看对Vj等级模糊子集的隶属度。

5. 确定权重。即权向量W=(w1,w2,…,wn),直接使用通过AHP方法计算每层指标的单要素权向量。

6. 计算被评价事物的模糊综合评价结果向量B。

bj是从整体上看被评价对象对于Vj等级模糊子集的隶属度。从而计算出各指标层的单因素评价结果。

7. 计算最终综合评价值。用最后得到的目标层的模糊评价向量乘以各级评语对应的数据构成的等级量化向量。

8. 分析模糊评价结果。从模糊综合评价的过程来看,我国对农村公共卫生、基础建设、和文化体育类公共用品供给处于一般水平,对饮用水供应、公共教育和社会保障类公共产品供给情况较好,而对公共科技类、民主参与和休闲娱乐类的公共品供给处于较差的水平。进一步讲,就是目前我国对满足农村发展和满足村民休闲娱乐的公共产品供给有限。

五、提高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绩效的对策

(一)构建农村公共产品多元主体的供给体系

继续保持政府在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上的主体作用,发挥市场对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补充作用,鼓励和引导非营利组织对农村公共产品的辅助作用

(二)优化我国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结构

政府应该软硬兼顾,不仅要对农田水利、道路、公共卫生等“硬公共品”给予重视,对农村基层民主参与、公共科技、文化娱乐等“软公共品”也应该给予关注。

最新范文

思想品德评价【通用7篇】12-21

巴金对曹禺经典的发现及评价优秀5篇12-21

函授自我鉴定(优秀10篇)12-21

师范生自我鉴定通用6篇12-21

公务员自我鉴定优秀3篇12-21

毕业生登记表自我鉴定(精选5篇)12-21

毕业鉴定表自我鉴定优秀5篇12-21

第三人称个人评价优秀8篇12-21

自我鉴定大全(最新10篇)12-20

自我陈述(精选8篇)12-20

146 277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