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怎么读 汉语拼音的发音最新6篇

2023-01-07 14:32:19

这里是书包范文精心整编的汉语拼音的发音最新6篇,让您更全面的了解拼音怎么读的相关知识。

激发学习汉语拼音的兴趣,提高教学效率 篇一

近代教育家夸美纽斯说:“兴趣是创造一个欢乐和光明的教学环境的重要途径之一。”一年级的孩子,集中注意力的时间大约在二十分钟左右,在学习过程中很容易疲劳,分散精力,影响教学效果。在设计教学时,我尽量较多地运用游戏、演示、表演等手段,激发他们学习汉语拼音的兴趣,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

游戏激趣。

让孩子们在游戏中学习,是对孩子早期教育的一种最好的学习方法。在教学中,我采用丰富、多样的手段,让孩子们积极的参与,在游戏中领略学习的'乐趣,培养他们想学、愿学、乐学的思想。

譬如,在教学声母的形时,编唱顺口溜帮助孩子记忆,如:“马蹄印子d d d,弯尾鱼儿t t t,一个门洞n n n,一根小棒l l l。”教学拼读音节时,我设计了“我们是朋友”的游戏,让孩子们自己动手做声母、韵母的卡片,让他们先试拼,然后再用“我们是朋友”的游戏把音节拼贴在黑板上。再让孩子门进行拼读。

演示激趣。

在教学中采用直观演示,结合教师的讲解激发孩子们的学习兴趣,吸引他们多看,启发多说,使他们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学习。

以教学“ai、ei、ui为例,学习时,我让一个孩子和我站在一起,让其他孩子观察,问:”你们发现什么“?孩子们说:”老师高,某某矮“。我就乘机让孩子们把”矮“读成第一声就是”ai“,接着给孩子讲发音要领,让孩子们练习自己读。学完”ai“,我问:”现在是秋天还是冬天〃?生:“是秋天”。师:“那么到冬天的时候会怎么样呢”?生:“冷”。师:“对了,会冷,到时候大部分同学会〈拿出准备好的围巾,围在脖子上〉怎么样”?生:“围围巾”。然后让孩子们把“围”读成第一声就是“ui”,接着讲发音要领。学生练习读。在学“ei”时,老师先范读,再让几个孩子上台演示“ 砍树”,其他孩子听谁的声音最像“ei”,最后在有他领读“ei”。

表演激趣。

适当地运用表演形式进行情境教学,让孩子们参与有趣的表演,不但能很快学到知识,而且有锻炼了能力。新教材的汉语拼音部分,每课都编排了一首儿歌,还配了精美的图画。在这部分的教学设计中,我不但鼓励孩子们借助拼音去学,勾出自己会拼的音节,而且让他们看图想象进行表演。

如,学习《欢迎台湾小朋友》时,我先给孩子们讲解:“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他就像我们是爸爸妈妈的儿女一样,我们要把她找回来,他永远是属于中国的”。然后让孩子们试读,再教读,其次就是表演:让一些孩子在教室外面,一些孩子从教室里划着大船到<台湾>外面去迎接他们,让他们想象着说说应该说的话。通过这样的表演,孩子们不但了解了儿歌的内容,很快地学会了这首儿歌,而且知道学习汉语拼音可以帮助阅读。从创新教育理论来说,儿歌可以让孩子们去想象去表演,培养、发展了孩子们的创新思维和能力。

“善教者,师逸而功倍;不善教者,师勤而功半。”所以,在汉语拼音教学过程中,只有采用切合实际的教法,多种方法结合,使知识有生气而不枯燥,使学生在动中充满创造里,才能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汉语拼音发音复韵母 篇二

ai 先发a的音,这个a比单念a时舌位偏前。发a后,舌头慢慢上升,嘴慢慢闭合,快到i的舌位时停止。由a到i有一个滑动的过程。

ei 先发e的音,然后向i滑动。发e时,舌位要比单念e靠前,发音也更响一些。

ui 是u和ei的结合,发音时,先发u的音,接着发ei,口型由圆到扁。

ao 先发a,比单念a时舌位靠后,要发得长而响亮,接着舌头逐渐抬高,口型收拢,变圆,发出近似u的音,要轻短。

ou 先发o的音,接着嘴唇逐渐收拢,发出u的音,o念的长而响亮,u念的短而模糊。

iu 是i和ou的结合,发音时,先发i,然后逐渐把声音过渡到u。u要比单韵母u的口型开一些,舌位低一些,u的响度比i大。

ie 发音时,由发i开始,接着发 ê,口腔半开,中间气不断。ie中的e读音与单念的e不同,这里的e念 ê,口半开,嘴角展开,舌尖抵住齿背,舌头靠前,嗓子用力。

üe 发音时,由ü开始然后向 ê滑动,口形由合到半开,中间气不断。这里e也念 ê。

er 发音时,e表示发音时舌头的位置,r表示卷舌动作。在发出单韵母e的同时,把舌头卷起来对着硬腭,就成了er 。

an en in un ün(前鼻韵母)由母音和鼻尾音组成。鼻尾音是—n,发—n时,要用舌尖抵住上齿龈,软腭下垂,让气流从鼻腔透出。

ang eng ing ong (后鼻韵母)

ang 先发a,然后舌根顶住软腭,气流从鼻腔出来。

eng 先发e,紧接着舌根后缩,抵住软腭,气流从鼻腔出来。

ing 先发i,舌尖向下,舌头向后缩,舌根抬起并抵住软腭,气流从鼻腔出来。

ong先发o,紧接着舌头后缩,舌根向软腭靠拢,气流从鼻腔出来。

汉语拼音字母表读法 篇三

语中每个音节起始处的辅音可以构成声母。汉语拼音方案《声母表》规定的声母符号一共有21个。

b [玻] p [坡] m [摸] f [佛]

d [得] t [特]   n [讷]  l [勒]

g [哥] k [科] h [喝] j [基] q [欺] x [希]

z [资]  c[雌] s [思] r [日]  zh[知] ch [嗤] sh [诗]

y [医] w [巫]

汉语拼音字母表-韵母表

汉语普通話拼音中一共有37个韵母。分别是:

a[阿] an[安] ao[奥] ai[哀] ang[昂]

o[喔] ong[翁] ou[欧]

e[鹅] en[恩] er[儿] ei[唉] eng[摁]

i[衣] ia[呀] iu[由] ie[耶] in[因] ing[英]

u[乌] un[温] ua[蛙] uo[窝] ue[月] ui[威]

ü[迂]

iao[腰] ian[烟] iang[央] iong[用]

uai[外] uan[弯] uang[往]

汉语拼音字母表-整体认读音节

zhi  chi  shi  ri  zi  ci  si

yi     wu   yu

ye    yue

yin    yun    yuan   ying

汉语拼音知识要点:

一、熟读、熟记《声母表》,《韵母表》,《整体认读音节表》;顺序不能错,中间不能遗漏,特别是翘舌音在平舌音前的顺序要牢记。

二、易写错的字母:

1、声母:b-d, p-q, t-f 三组字母易混淆写错。

2、f的第一笔写反,t 的第一笔写反,j的第一笔写反,成了右弯,s写反。

3、韵母:a,u,u的第二笔竖写成了竖弯。

4、ai-ui, ei-ie, ui-iu, ou-iu, ie-ue, un-un 几组韵母的字形要分清。

5、整体认读音节:yu, ye, yue, yuan ,yun 中的去掉两点的 u要写成u,不要写成原来的u。

三、易错的知识点:

1、整体认读音节只有16个,不要把yan, you, wo, ya, er 等误认为整体认读音节。

2、声调易错的地方:第二声与第三声容易混淆,特别是在音节词中第三声会标成第二声。

3、复韵母及音节中的声调容易标错位置,要牢记标调规则:有a不放过,没a找o,e; i, u 并列标在后。

4、j, q, x 只和 u 相拼,不与 u 相拼,j, q, x 和 u 在一起时,u 上两点要去掉,如ju, qu, xu, jue, que, xue, juan, quan, xuan中的都是去掉两点的 u,不是 u 。在这些音节中要写成u,分开时要记住写成u。

5、同样记住, yu, yue, yun, yuan 中的u 其实是去掉两点的u,不要加上两点还写成u。

6、音节拼写要注意:

声调不要忘记标,有的轻声音节不要标调。

三拼音节中的介母不要忘记写,如jia, qia, xia, jian, qian, xian, jiang, qiang, xiang , jiong, qiong, xiong 等三拼音节中的i 不要漏写。

两拼音不要写错:有复韵母iu 的音节中的iu 不要写成iou, 正确的'音节是:miu, diu, tiu, niu, liu, jiu, xiu, qiu。

牢记:you 不要写成 yiu或yiou。

7、音节读音容易错的地方:

有声母n, l 的音节要分清鼻音和边音,很容易把鼻音n 读成边音l。

平舌音和翘舌音容易混淆读错。

前鼻音和后鼻音容易混淆读错,特别是后鼻音容易读成前鼻音,如朋友的朋,蜻蜓的蜻,等等。

8、音节容易错的还有:

抄写音节或选择音节填空时容易抄错或漏掉声调、字母等,这样的错误其实是可以避免的。

韵母(共24个 篇四

韵母就是一个音节中声母后面的部分,按结构可分为:

1、单韵母(6个)a o e I u v

2、复韵母(8个)ai ei ui ao ou iu ie ue

3、鼻韵母(9个)an en in un vn 前鼻韵5个

ang eng ing ong 后鼻韵4个

4、卷舌韵母(1个)er

注:韵母v除了和声母n、l相拼不能省略两点外,跟别的声母相拼,都要省去两点,如nǚ(女)、lǜ(绿)、jū(居)、xū(虚)、yǔ(雨)。

外延 篇五

16个整体认读音节分别是:zhi 、chi、shi、ri、zi、ci、si、yi、wu、yu、ye、yue、yuan、yin 、yun、ying。发音口形舌位不好掌握,把这16个音节当做整体来读。

拓展: 篇六

为什么普通话中不能连着发两个第三声(上声)

五度标记法是用五度竖标来标记调值相对音高走势的一种方法。而且不止是用这种曲线,同时还用数字来表示声调,比如阴平就是55,阳平35,上声214,去声51。普通话的全部字音就分属这四种调值。

好的'了解了这个我觉得就可以分析一下为什么不能两个三声连读了。

首先,两个三声不连读,前一个三声字变为二声这个现象叫变调。变调多数是受后一个音节声调的影响引起的。

变调在汉语里属于语流音变的一种。其他的语流音变现象还有弱化、脱落等,有兴趣可以了解一下。要强调的是,我们讨论的是普通话中两个上声在一起时产生的读音变调,不包括方言,因为很多方言(方言中有上声)都可以两个上声连读。

第三声,上声,也就是214,如果连读的话就是214-214,嗯,好像有点不对?没错,你会发现如果把这两个上声的字读完整的话会非常怪异且困难。在现实生活中我们遇到此类两个上声在一起的情况会自然而然地把前一个上声字由214简化为35(二声),这也是普通话中规定的正确读法。

因此,汉语普通话中,如果有两个上声(三声)字连续,那么前一个上声字进行变调为阳平(二声)。如:“雨伞”、“领导”、“展览”等。

所谓耳濡目染成就标准音,之前的一些答案列举了许多两个上声字的词语然后说“这些词就读起来不用把音调改变啊~”,我只好说这是因为你们自己都没意识到它们本来的正确字音是什么。.或者你没意识到你是用方言音读的~

喜欢尝试的同学可以试一试两个214连起来念一念,你会发现真的很费事。比如“我去买把雨伞。”,你要是一定要两个三声一起念不仅自己难受,同时也会由于连两个上声时不得已的停顿而破坏句子的连贯性。

所以两个上声紧相连时候前一个调值由214变为35,也就是214-214→35-214,这样一来是不是就顺畅多了,句子里有这种词时候也不用停下来着重念这个2-1-4了!这种现象体现了语言中经济性的原则。有了这个原则,两个上声连读这种困难不方便的形式就算不通过前音节变为阳平这种变调方法来方便读出,也会通过其他方式简化的。毕竟人天生是有惰性的,而语言这东西也是人用出来的呀~

接着就语言经济性小拓展一下。.其实日常生活中我们会不自觉地把上声的214的4都省略了,成为21。这也是不学语言就意识不到的知识系列。.这种省略也是有依据的。

最新范文

跨年祝福语优秀3篇01-07

汉语拼音字母表及读法最新5篇01-07

最新圣诞节快乐祝福短句【最新8篇】01-07

微信早安问候语【经典5篇】01-07

列宁经典语录(经典4篇)01-07

汉语拼音正确的发音方法通用3篇01-07

苏炳添事迹材料(4篇)01-07

汉语拼音发音规律(5篇)01-07

线上教学的活动反思(优秀4篇)01-07

雅思写作高分(精选8篇)01-07

149 458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