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业投资 矿业投资范例优秀7篇

2024-02-19 20:00:55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下面是可爱的编辑给家人们收集的矿业投资范例优秀7篇,欢迎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矿业投资 篇一

【关键词】 层次分析法 海外投资 风险评价 矿业企业

一、中国矿业企业海外投资特征分析

在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中国面临着更广泛的国际竞争,海外投资是中国企业增强自身实力、积极参与国际竞争的必然要求,也是追求利益最大化的必然结果。作为激烈竞争环境下的市场主体,海外投资已经成为中国企业不断生存发展的重要手段。

我国是一个矿产资源相对不足的发展中国家,现在又处于消耗资源高强度的工业化中期阶段,是世界铁、钼、铜生产大国和消费大国。2008年下半年,随着国际金融危机的扩散和蔓延,国际市场铁、铜、铅、锌等大宗矿产品价格下跌,导致国外很多矿业企业面临财务危机,股票市值下降,纷纷低价出售公司、矿产地或寻求外部合资合作,为国内企业借机低成本收购矿产资源带来了有利机遇。在资源短缺乃至有些重要资源面临枯竭的今天,中国矿业企业海外投资项目建设有利于缓解我国资源约束矛盾,吸收国外采矿先进技术,促进国内矿石冶炼及下游加工业的发展,推动我国矿业产业的发展壮大。同时也有利于外汇储备转换成资源储备,有效规避巨大的外汇储备所面临的金融风险,这对我国资源安全和金融安全具有双重意义。

在看到机遇的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中国矿业企业海外投资项目的建设期和投资回收期很长,面临着很多不确定因素,从而使得投资支出能否取得预期效益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加上投资数额巨大,项目一旦上马公司就很难再改变投资方向,所以对中国矿业企业海外投资风险做出合理评价就显得尤为必要。只有做出了准确的风险评价,才能为项目的运行决策提供依据,同时也便于项目管理人员采用合适的对策,加强风险管理,尽量减少风险造成的损失。

二、模糊层次分析法的基本原理和实施步骤

要评价中国矿业企业海外投资的风险,首先必须确定评价方法。考虑到矿业跨国投资项目投资周期长、风险种类多的特点,本文采用模糊层次分析法来对中国矿业企业的跨国投资风险进行评价。具体而言,运用模糊层次分析法评价中国矿业企业海外投资风险的步骤如下。

1、构建风险评价指标体系

要用模糊层次分析法评价中国矿业企业海外投资风险,首先必须确定评价指标。需要指出的是,要用模糊层次分析法进行评价,必须将风险指标分成若干层,形成层次结构模型。考虑到全面性、科学性、层次性、逻辑性、可操作性及差异性等原则,同时考虑到指标体系的合理规模,本文选取了以下指标来对中国矿业企业海外投资风险进行评价。

(1)自然风险。自然风险包括由于不可抗力,如台风、地震等自然灾害给项目带来损失的风险,由于环境保护发生的成本给企业带来的损失,还包括地质资源量变化风险和矿石品质变化风险。

(2)政治风险。政治风险又称为国家政治风险,指由于东道国及母国的政局变动以及所采取的政治性措施变化使跨国公司所蒙受损失或实际收入偏离预期收入的可能性。政治风险一般不易预测,一旦出现往往给企业造成的损失很大。它主要包括政局稳定性风险、政策风险、法律风险等。

(3)经济风险。由于宏观经济走势及其波动导致项目经济效果发生负偏离的可能性称为项目的经济风险。经济风险主要包括通货膨胀风险、市场风险、外汇风险和利率风险。

(4)社会风险。中国矿业企业海外投资的目的,一是利用国外的矿产资源,二是追逐利润。但如果过分注重经济效益,而忽视了社会效益,其潜在的损失是很可观的。如果企业没有能够很好融入当地的社会氛围,甚至在投资和经营中与当地社会团体或民众产生了冲突,会严重影响到企业与当地整个社会的关系,对企业的声誉和投资的顺利进行带来不利影响。因此要考虑社会风险因素,社会风险主要包括社会风俗习惯风险和文化风险。

(5)技术风险。技术风险指的是在矿业项目勘探、开发的全过程中由于技术的局限性而产生的风险。对于矿业项目来说,它主要是指工艺技术与装备风险、勘探风险和开发风险。

(6)财务风险。中国矿业企业开发跨国投资项目,生产的周期很长,资金投入巨大,投资回收期也很长。而且由于是跨国投资,还会产生汇率波动、税收制度不同等财务问题。因此,中国矿业企业跨国投资过程中的财务风险不可忽视。中国矿业企业跨国投资的财务风险主要包括融资风险、通货膨胀风险、产品价格变动风险、汇率风险、利率风险和投资回收期风险。

综上所述,本文建立了如表1所示的风险指标体系。

2、构造判断矩阵

构建分成若干层的风险评价指标体系以后,下一步就是在各层指标中进行两两比较,构造出判断矩阵。判断矩阵表示针对上一层次的风险,进行本层次与之有关的风险之间相对重要性的比较。下面以上文建立的评价指标体系中的政治风险为例来说明如何构造判断矩阵。

如上文所述,政治风险包括政局稳定性风险、政策风险和法律风险。政治风险为准则层,记为A2,政局稳定性风险、政策风险和法律风险组成方案层,分别记为a21,a22,a23。然后回答下面的问题:针对准则A2,两个元素a2i,a2j(i,j=1,2,3)谁更重要。然后根据一定的标度将判断量化。表2给出一种常用的1―9标度方法。

用以上标度来建立判断矩阵,假设对于某一具体项目而言,政局稳定性风险比政策风险重要,政策风险又比法律风险重要,则判断矩阵如表3所示。

在本文所建立的指标体系中,共包括6个一级指标,所以共需建立7个判断矩阵。

3、层次单排序

计算出某层次因素相对于上一层次中某一因素的相对重要性,这种排序计算称为层次单排序。具体地说,层次单排序是指根据判断矩阵计算对于上一层某元素而言本层次与之有联系的元素重要性次序的权值。层次单排序计算问题可归结为计算判断矩阵最大特征值及其特征向量的问题。求得了特征向量,就求得了对于上一层某元素而言本层次与之有联系的元素重要性次序的权值。需要指出的是,这一过程可以通过计算机很快完成。

对于如表3所示的判断矩阵,可求得它的最大特征值对应的特征向量为w=(0.467186,0.317305,0.215508)T。求出每一个判断矩阵的最大特征值对应的特征向量,就完成了层次单排序。

4、层次总排序

依次沿着层次结构从上往下计算,即可算出方案层风险因素相对于目标层的相对重要性或相对优劣的排序值,即层次总排序。也就是说,层次总排序是针对总高层而言的,经过层次总排序,就可以得出最底层(在本次评价中是各个具体的风险因素)对于最高层(在本次评价中是总体的项目风险)的相对重要性的排序。

5、单因素评价

以上四个步骤完成了对中国矿业企业海外投资风险评价指标的层次总排序,也即确定了各评价指标的权重。从本步开始进行风险评价,由于所有的指标都具有模糊性,难以用精确的数值直接打分,通常评价者对具体的风险指标只能给出“高”,“中”,“低”等定性评价,对于这样的评价问题,运用多层次模糊评价的方法较为合适。根据中国矿业企业海外投资风险评价指标体系,中国矿业企业海外投资风险评价因素集A={A1,A2,…,A6},其中,Ai={Ai1,Ai2,…,Aini},i=1,2,…,8;Ai1,Ai2,…,Aini均为Ai中的指标,ni为Ai中指标的个数。对各指标的评价值分为“很低、较低、中等、较高、很高”5个等级,即评语集V={v1,v2,v3,v4,v5}={很低,较低,中等,较高,很高}。

由于中国矿业企业海外投资风险评价指标均为定性指标,因此采用以模糊统计试验为依据的等级比重法。在对风险因素进行评判的时候,邀请若干位从事矿业跨国投资领域的专家,让专家就该项风险发生水平进行“很低、较低、中等、较高、很高”5级模糊估计,即对该类风险发生的严重程度和发生概率进行综合估计,然后用概率和数学期望方法进行统计,形成风险因素的评价隶属矩阵。

假设请10位专家对投资目标国的政局稳定性风险进行评价。假设这10位专家中,有2位认为目标国政局稳定性风险很低,有3位认为较低,有3位认为中等,有1位认为较高,有1位认为很高,则该目标国政局稳定性风险的评价向量为(0.2 0.3 0.3 0.1 0.1)。依这种方法,可以得到全部最底层风险指标的评价向量。

6、一级模糊综合评价

对每个评价指标子集Ai进行一级模糊综合评价。通过第5步的单因素评价得出子集Ai的单因素评价隶属矩阵:

i=1,2,…,j,j为一级风险的个数,m为评语的个数,n为Ai中二级风险的个数。在本文建立的指标体系下,m=5,j=6。

对每个一级风险指标Ai上的权重模糊向量Wi={wi1,wi2,…,wim},通过R变换为评判集v上的模糊集Bi=Wi?紫Ri,就完成了一级模糊综合评价。

7、二级模糊综合评价

将第6步得到的j个向量B1,B2,…Bj按照顺序拼起来,得到新矩阵B=(B1,B2…Bj)T。接着对该隶属矩阵和一级指标组成的权重向量(W)进行模糊运算T=W?紫B,就完成了二级模糊综合评价。这样,就完成了运用模糊层次分析法对中国矿业企业海外投资风险进行评价的所有步骤。

三、案例分析

假定有一中国矿业企业要到A国进行矿业投资。为简化起见,只考虑政治风险(A1)和社会风险(A2),则可建立如图1所示的层次结构模型。

建立了风险评价的层次结构模型,下一步就要构造判断矩阵。假设经过专家的判断,对于政治风险,判断矩阵如表3所示,对于文化风险,假设A国社会风俗习惯风险比文化风险更重要,构造出如表4所示的判断矩阵。在A国,从总体上来看政治风险比社会风险更重要,即政治风险对总风险的影响更大,即可构造出如表5所示的总风险判断矩阵。项目总风险用C表示。

表4社会风险判断矩阵

下一步要进行层次单排序,即计算这两个矩阵对应最大特征值的特征向量。经计算得表3所示矩阵最大特征值对应的特征向量为w1=(0.467186 0.317305 0.215508)T,表4所示矩阵最大特征值对应的特征向量为w2=(0.577834 0.422166)T,表5所示矩阵最大特征值对应的特征向量w3=(0.577834 0.422166)T。这里已经对特征向量进行了归一化处理,这样就完成了层次单排序。

下一步是进行层次总排序,层次总排序的过程如表6所示。

下一步要进行单因素评价,按照第二部分说明的方法,建立评语集,在此基础上,可以得出中国矿业企业海外投资单个风险因素评判结果和每一个风险因素风险的权重,如表7所示。

下一步是进行一级模糊综合评价,政治风险=(0.467186 0.317306 0.215508)T?鄢

=(0.242729 0.287547 0.215054 0.130275 0.124394)T。这样,就完成了对该项目风险的评价。结果表明,24.27%的专家认为投资风险很低,28.75%的专家认为风险较低,21.51%的专家认为风险中等,13.03%的专家认为风险较高,只有12.44%的专家认为风险很高,所以说明,该项目风险较低,可以进行投资,但还是要注意风险的控制和防范。

四、结语

本文系统考虑了中国矿业企业海外投资所面临的风险,建立了全面评价我国矿业企业海外投资风险的指标体系;并利用层次分析法进行指标赋权,有效地降低了赋权过程的主观性;运用模糊评价方法对中国矿业企业海外投资风险进行了综合评价,该指标体系和方法既能对中国矿业企业海外投资的总体风险进行评价,又能对某一单项风险进行考核,有效地解决了中国矿业企业海外投资风险的评价问题,具有适用性、实用性、可操作性的特点,既为矿业投资者海外投资决策提供了依据,又为中国矿业企业在解决海外投资风险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提供了方向。

(注:本文得到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支持(项目编号:10YJAZH128)。)

【参考文献】

[1] 杜栋、庞庆华、吴炎:现代综合评价方法与案例精选[M].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

[2] 韩恩泽、朱颖超、张在旭:基于Fuzzy-AHP的中国石油企业海外投资风险评价[J].河南科学,2010(2).

[3] 中国科学院国情分析研究小组:构建中国资源安全保障体系研究[M].天津人民出版社,2001.

矿业投资 篇二

企业投融资的概念包括了传统投资概念和融资概念的总体内容,是在实际金融资产中逐渐形成的产物,将投资、筹资与融资之间相互贯穿,在传统相关概念无法解决问题时,企业投融资以相关现象对其进行形象准确的描述。企业投融资概念的提出具有一定的理论基础和现实意义的。在企业整个生产投资经营环境下,企业投融资是投资筹集、投资形成、资金分配、资金使用等活动循环互动的过程。融资和筹资是企业投资循环过程的第一阶段,其目的是为了使企业获得更多的经济效益,融资和筹资可以通过购买价值证券等形式进行间接投资和直接投资。在传统的经济体制环境下,投资的资金由于受到财政统一收支的影响,其来源局限于单一的国家财政拨款形式,企业不需要自行完成融资和筹资的过程,甚至不允许从国家财政拨款之外进行任何资金筹集活动。因此,传统的融资和筹资过程基本已经忽略,仅仅剩下投资分配、投资管理、投资回收和投资增值两个阶段的活动。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逐步建立了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环境,在企业能够直接融资的前提下,投资资金的来源已经不局限于传统的财政拨款形式,而是企业在进行投资之前要将融资与筹资的问题妥善解决,从而逐渐形成了企业投融资的概念。企业投融资概念的出现不仅将投资于融资、筹资之间联系得更为紧密,而且能够对其进行明确分工,有效地稳定了投资的秩序。

二、煤矿企业投融资特点分析

由于不同的煤矿企业的生产经营规模不同,其所处的价值链环节也不尽相同,因此,各个煤矿企业之间的投融资存在不同的特点。

在我国煤矿产业价值链形成过程中,煤矿勘查技术环节主要是由主管煤矿行业的政府部门授权煤矿勘查技术企业对煤矿情况进行勘查,技术勘查部分在煤矿企业的生产准备期进行,因此,在此阶段的煤矿企业投融资特点主要是由国家政府部门进行资金投入。

在煤矿企业生产阶段,其投融资特点是:由于部分大型煤矿企业已经经营发展了一段时间,企业本身具有一定的资金实力。而且企业的生产销售规模相对较大,企业本身占款资金较为充足,因此可以解决一部分资金投入较小的投资问题。对于资金投入较大的投资活动来说,大多数煤矿企业都是通过向银行进行资金借贷的形式完成。如果煤矿企业已经属于上市股份公司,则可以通过增加股票发放的途径解决资金庞大的投资问题。煤矿企业的投资方向的确定方面,一是不断扩大企业的资源占有数量,例如通过发掘新的煤矿产区来增加生产数量;二是通过延伸产业链的方式,例如扩展到煤矿化工行业、煤矿冶金行业和物流运输行业等等。但是,对于中小煤矿企业来说,其融资和筹资的过程相对比较艰难,大多数中小煤矿企业采取的是民间借贷的形式完成投资,而由于民间借贷不受国家法律的保护,或者其高额的利息最终使得中小煤矿企业无法承受,导致其只看到了短期的资金回收效益,而忽略了民间借贷存在的多重风险。

2009年,冀中能源集团银行争取到357亿元的授信资金,并发行了20亿元的债券,对相关产业升级、矿井改扩建等低碳行业进行了全面的投资管理手段的强化。2010年,冀中能源对资金控制实现了集中、统一的管理目的,将资金集中、实时监控、预算控制、分户核算管理机制运用得非常合理,合理规避了存贷双高、资金运用流通不畅、资金沉淀的投融资风险。

根据冀中能源集团对内外经济环境中的投融资手段的全面强化事项,要在其中获得更多的投融资经验。建立良好的会计管理机制,对各个融资细节中数据记录清楚,监督、观察企业内部可能会出现的经济参考漏洞;建立合理、严格的预算、核算制度,节省各种开支,确立循环发展的经济建设目标,对合理的运营管理机制的强化打好基础;在煤矿开采技术促进的投资能力上下大力气,对采掘机械、矿井电工、矿井运输、计算机绘图、井巷设计、通风设计等技术认识清楚,利用煤矿地质学、机械制图、岩石力学、煤矿开采学理论,对其相关技术的提升做好准备,强化开采能力,帮助企业在将来的融资回笼、投资目标达成起到更好的促进效果;随着开采规模的扩大,也要扩大自身的经营范围、地域跨度、管理级次,来适应由于生产、管理带来的相关经济发展调整计划;政府机关建立良好投融资平台,为投融资困难的企业提供良好的贷款担保,并为其合理安排长短期货款规模,优化负债结构。

规模较大的煤矿企业在其运输销售环节通常是通过其下属的物流运输公司完成,而物流运输公司的融资主要依靠的是主体企业的资金支持,其投资方向主要是向煤矿行业不断发展壮大。例如:煤矿企业下属的物流运输公司原先主要依靠公路运输完成货物的销售,可以向铁路运输方向发展。而对于规模一般的煤矿企业而言,其下属的物流运输公司的融资渠道较为狭窄,融资主要是依靠原有的资金资产和部分借贷完成,由于其主要是基于运输业不断发展,可以通过购置运输工具、运输设备等不断扩大规模。

三、煤矿企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一)煤矿企业规模较小,投融资难度较大 目前,我国煤矿企业除了少数几个国有大型煤矿企业之外,剩余的均属于规模较小的煤矿企业。金融机构的信贷发展趋势却是偏向于发展较快的城市和规模较大的企业,但是,我国中小煤矿企业的规模普遍偏小,经营管理理念落后,生产销售方式不完善,无法完全满足金融机构的信贷要求和融资条件,导致了中小煤矿企业的融资问题日益突出,而且,由于中小煤矿企业没有上市,无法在资本市场完成融资。

(二)煤矿企业经营管理结构体系不完善 由于我国中小煤矿企业法人经营管理理念相对落后,相关制度也存在一定的弊端,生产规模较小,营销体系不够健全,管理制度无法严格执行,甚至在煤矿企业安全生产方面也不够重视,导致很多突发事故出现。由此影响了金融机构对中小煤炭企业的资金支持力度,也使得企业信贷风险进一步增大。而且,由于中小煤矿企业生产经营始终存在一定风险,企业信用意识不强,也导致了企业融资困难的持续增强。

(三)民间资金借贷导致煤炭企业风险增加 据相关调查研究表明,由于民间信贷资金不属于金融体系范畴,国家金融监管部门对于民间信贷资金的规范和指导相对薄弱,使得民间信贷资金进入了不符合国家标准、不符合市场准入条件的中小煤矿企业中,使这部分民间信贷资金存在较大的风险,甚至导致煤矿产业风险的发生。使国家出台的信贷政策得不到有效落实,也给国家信贷资金宏观调控带来了不良影响,由此进一步加大了煤矿行业的融资风险。

四、煤矿企业融资提升策略

(一)行业资产重组,完成上市融资 由于煤矿行业属于竞争较为激烈的行业,国家直接拨款投资的项目已经逐渐减少。煤矿企业的资源储备、新矿开发和相关企业发展等都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因此,推动煤矿企业的不断建设和发展需要通过资本运作实现。煤矿企业资产重组不仅能够提高煤矿企业的生产质量,还可以实现资源优化配置,调整煤矿企业资产结构,如果部分煤矿企业没有达到上市条件,还可以通过采取战略投资的方式进行资金筹集,不仅使得煤矿企业的资产结构得以优化,还能够进一步提高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由于煤矿产业受到了金融危机的深度影响,很多中小煤矿企业都面临着经营困境,这就形成了煤矿行业进行资产重组,调整资本机构的良好时机。大型国有煤矿企业可以选择一部分经营比较困难、资金收益较少的中小煤矿企业进行收购,不仅可以有效提高煤矿企业负载率,优化煤矿产业资本机构,还能够从多方面增强大型国有煤矿企业的综合实力,对于大型国有煤矿企业在短期内提高煤矿生产力、扩大生产经营规模、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等非常有利,也由此应对了金融危机带来的困难和问题。

冀中能源集团在“十二五”期间,担负起“做大煤炭企业、振兴发展制药产业、培养壮大航空产业”的历史责任,对循环发展、资源节约、安全进步、环境保护等内容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同时,其在创新科技运用、品牌带动、文化引领方面也下足了功夫,对重要的投资者起到了有效的吸引效果,在带动不同类型、不同项目的经济开发上有了全面的提升。

(二)加强煤矿企业项目融资 由于煤矿行业的资金投入普遍偏高,煤矿生产前期的矿井勘探、矿井通风和矿井运输等固定资金投入规模较大。目前,我国西部煤矿资源的开采项目前期资金投入非常庞大,而其形成的附加产业链项目,例如煤矿化工、煤矿建材和煤矿汽化等项目的资金投入更高,这些煤矿项目的前期资金成本投入过大,但是偿还债务的项目资金却相对缺乏,如果采取煤矿项目融资措施,能够有效地解决债务偿还等问题。不但解决了煤矿项目前期的资金投入巨大的问题,还能够使煤矿勘探、煤矿开发、矿井设计等都经过专业技术人员的深入研究和精确计算,保证煤矿项目后期的经济效益得以实现,同时还能够降低煤矿项目的建设资金成本,减少不必要设备投入,为煤矿项目融资开辟新的途径。煤矿项目的融资发放主要是依据煤矿项目本身的可行性和未来的经济效益,并不仅仅依靠融资煤矿企业的资金信贷等级,而且,融资的贷款资金主要是给予煤矿项目的所属实体企业,从而实现了由煤矿企业承担资金负债,减轻了实体企业无法进行大量资金负债的问题,从根本上提高了资金对外使用的能力。因此,煤矿项目融资需要结合煤矿企业的实际发展需求,以及企业自身融资和筹资的能力共同完成。

(三)发展煤矿企业融资租赁 通常情况下,煤矿行业的固定资产资金投入是相当庞大的,而且需要用到大量的现金支付,由此造成了煤矿企业存在一定的资金风险,而且资金成本的补偿也需要长期完成。据调查显示,对我国27已经完成上市的煤矿企业进行统计分析,得出2010年煤矿企业平均固定资产投入的比例占到了煤矿企业总资产投入43.05%。由此,煤矿企业购买固定资产就占用了企业大量的资金成本,从而束缚了企业的可持续发展,然而,融资租赁不仅能够解决煤矿企业固定资产投入过大的问题,还能够使得煤矿企业固定资产的占用比例进一步降低,为煤矿企业增加更多的流动资金成本,从而促使资金成本的周转速度加快,有效地提高了煤矿企业的经济效益。煤矿企业进行融资租赁能够实现降低企业财务风险的目的,通过融资租赁的方式改善煤矿企业的整体资本结构,增强煤矿企业偿还债务的能力,促进了企业科学技术的进步,最终扩大了企业生产和经营的整体规模。而且,煤矿企业采取融资租赁还能使企业在税前进行还债,也有效延缓了缴税产生的资金时间价值。随着煤矿价格的不断攀升,目前大多数煤矿企业的现金流已经完全能够支付租金,符合煤矿企业融资租赁的基本条件,融资租赁还能够使煤矿企业减少贸易交易,使用到技术先进的煤矿设备,也不需要在短期内筹措到大量在现金资本,从而解决煤矿企业采集设备、运输设备相对落后的问题。

综上所述,在新能源还没有实现作为国家供给主要资源之前,我国煤矿产品安全稳定供应还需要依靠煤矿企业的投融资活动,通过不断提升煤矿企业的投融资能力和策略,获得更多的资金成本,加快煤矿企业的可持续发展。煤矿企业在现有市场经济体制环境下,应该通过多种渠道进行融资活动,从而获得更多的企业发展资金成本,突破煤炭企业现存的融资瓶颈,充分利用市场资源,不断寻求新的投融资方式,推进煤矿企业的可持续战略发展。

参考文献:

[1]薛强、樊宏霞、陆改玲:《中小企业信用评级指标体系研究》,《石河子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2012年第3期。

[2]潘煜双:《中小企业集群融资与民间资本对接运作模式研究――以浙江为例》,《嘉兴学院学报》2012年第4期。

矿业投资 篇三

关键词:文化产业;文化;投融资;陕西省

在现代社会,文化产业与人类生活密切相关,而在我国,文化产业直到近年来才逐渐受到人们的关注。现今几乎人人皆知文化产业,却很少有人能准确地说出文化产业究竟是什么。近年来陕西省的文化产业发展也取得了较大进展,一批批项目在文化资源禀赋的基础上如火如荼的建设开展,希望由文化资源大省建成文化产业强省。然而丰满理想背后的现实略显骨感,对新机遇的追求暴露出了不少问题,其中,有效资金支持不足是文化产业发展必须面对和亟须解决的重要课题。唯有合理的资金支持作保障,才能实现文化产业发展运营的良性循环。

1陕西省文化产业概况

1.1文化产业及相关资源。在2020年9月17日察看湖南文创时指出:“文化产业是一个朝阳产业。”那么到底何谓文化产业?文化产业其实是一个具有多种范畴的概念,如对于文化产业最早的定义可以追溯到法兰克福学派的霍克海默和阿多诺。自那之后各国学者都对文化产业进行过各不相同的界定。另一种界定方式来源于各个国家和组织对于文化产业的定义和统计方法,如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规定:“文化产业是指那些包含创作,生产,销售‘内容’的产业”。我国现在使用的《文化及相关产业分类(2018)》指出:文化及相关产业是指为社会公众提供文化产品和文化相关产品的生产活动的集合,具体包含了新闻信息服务、内容创作生产、创意设计服务、文化传播渠道、文化投资运营、文化娱乐休闲服务、文化辅助生产和中介服务、文化装备生产、摄录设备制造及销售和文化消费终端生产九个大的范畴。将与文化有关的资源产业化了的存在形式即为文化产业资源,它既包含自然、资本、技术等有形的资源,又包括精神、制度等无形的资源,还包括人才资源。陕西省的自然资源丰富,全省包含黄土高原、关中平原、秦巴山地和汉江谷地多种地形地貌,造就了不同的自然景观,是天然的观光旅游资源。其中号称“八百里秦川”的关中平原,以其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和富饶的土地,孕育了最早的中华文明,也成为历史上最早的帝都和建都朝代最多和时代最长的省份,辉煌的历史文明和宝贵的文化遗产使陕西省拥有了超高的文化地位和丰富的文化资源。陕西省作为红色革命圣地,陪伴中国共产党走过了从抗日战争到解放战争的13个春秋,是中国革命的摇篮,延安、西安等地都保留着众多革命旧址,提供了丰富的红色旅游资源、红色教育资源。在人才和教育方面,西安作为全国重点高校最为集中的城市之一,高校数量及在校人数居全国第三位,因而地区受教育水平较高,人才资源丰富。另外,从古代的“丝绸之路”到如今的“一带一路”“丝绸之路经济带”,陕西始终在对外交流开放中占据重要地位,受到国家战略的支持侧重,这同样构成其发展文化产业的优势。

1.2陕西省文化产业的发展空间。近年来,陕西省依托其丰富的文化资源,文化产业获得了较大发展,但仍与地区巨大的资源禀赋存在一定差距,在文化产业的发展中存在着许多问题。首先,省内各地区文化产业发展极不平衡。近年来,全省文化产业增加值的60%以上都由西安市创造和贡献,2017年西安市文化产业增加值587.07亿元,占到了陕西的64.44%,增速高达17.05%,居于首位,其他各市文化增加值占GDP比重都比较低,如2017年渭南市文化产业增加值为49.38亿元,占GDP比重为2.99%,延安市文化产业增加值为20.29亿元,占GDP比重1.55%等,各地市大多不高于3%的占比,远远低于西安市7.86%的比重。其次,有效创新不足是陕西省文化产业发展过程中的又一问题。陕西历史悠久,把握着充足的传统文化资源,但旧文化符号与当今消费者需求尚需要更有效地结合,文化产品的市场度有待提高。在产业高度融合的今天,更应把握创新思路,提高创新意识。另外,陕西省作为全国高校最为集中的地区之一,仍然存在专业人才不足的问题。文化产业相关专业人才缺口是我国近年来整体存在的问题,陕西省坐拥高校资源,更应走在文化产业专业人才建设的前列。再者,文化产业资源的开发,文化企业竞争力的提高需要资金的支持,陕西省文化产业存在有效投资不足,投融资体系不健全等问题,制约着文化产业的发展,出现了资源开发———资金链断裂———项目失败———寻找新资源的恶性循环。因此为保证文化产业资源的有效利用,提升文化产业发展的质量和效益,亦需要妥善处理资金问题,建立起良好的投融资模式。

2陕西文化产业投融资现状

2.1现有文化产业投融资模式。我国文化产业中的融资大致有企业间合作和机构投资等直接投资,银行贷款,风险投资、私募股权等方式,以及与政府机构合作或由政府基金参与的融资方式等。其中有BOT、BT、TOT、PPP等常见的模式,如BOT模式,即“建设———经营———转让”,是政府利用其自身拥有的资源,授权私人企业创设项目公司,使其自主解决资金等问题并完成授权基础设施项目的建设,在项目建成后,项目公司拥有一段时间的自主经营和管理的权利,公司可利用这段经营特许期收回成本和自主盈利,而特许期终止时政府将无偿收回该项目的经营管理权;又如主要用于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的PPP模式,是一种政府和社会资本的合作模式,可以实现资源共享、资本共享、收益共享、风险共摊,是一举多得的投资模式。常见的投融资模式都有其各自称的特征和优势,却并非都能有效应用于文化产业的发展中,PPP模式是目前在文化产业的发展中较为鼓励的常见发展模式。在陕西省文化产业建设和发展的几十年中,逐渐形成了曲文投模式和陕文投模式。西安曲江文化产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曲文投”)成立于1995年,以资本为纽带,以产业为导向,立足曲江,辐射全省;以大雁塔和曲江园林遗址为中心,立足盛唐文化的主题,向外辐射进行文化项目的开发,早期有大雁塔北广场、大唐芙蓉园地标建筑,近年有曲江书城项目。曲文投形成了以文化旅游、影视、会展、出版、传媒、演艺、动漫、重大文化开发工程等为核心的文化产业集群,通过“文化+旅游+城市”的文化产业模式,依托文化遗产整合历史文化资源,通过创新包装和策划实施一批重大文化项目改造,打造旅游景区,形成文化旅游集群,带动区域价值的提升,继而开发多种类型的产业组合。陕西文化产业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陕文投”),成立于2009年6月,是陕西省政府直属的国有大型文化企业,是陕西实施“文化强省”战略的重要市场平台。陕文投历经十余年,构建起多方面多领域的大产业格局,其涉及范围涵盖影视生产、文化旅游、文化艺术投融资、文化传媒、文化商业活动等。是在曲文投之后,走出曲江和西安,迈向全省,放眼全国的文化产业。陕文投结合不同地区的文化和发展规划,分板块打造文化项目,并发展组建若干文化产业公司以实现对文化项目的专业化经营,同时,在文化资源开发和项目建设过程中积极开拓文化内涵,挖掘历史文化的当代价值,“让陕西文化走向全国、让中华文明走向世界”。

2.2文化产业金融政策。近年来,我国中央和地方不断丰富文化产业金融政策,陕西省制定了《陕西省文化金融融合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19—2021年)》(以下简称“计划”),计划紧紧围绕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本质要求,以整合陕西省区域特色文化与金融资源为基础,构建满足文化产业发展需求、风险可控、健康有序的现代文化金融服务体系,形成具有我省特色的文化金融融合发展创新模式,全面提升文化产业发展质量和效益。计划主要任务包含支持文化金融特色机构发展,完善文化金融产品和服务体系,构建文化金融支持和风险防控机制和建立金融工作保障机制四个方面,推广PPP模式、推动文化企业上市直接融资、建设文化与金融合作示范区、加强组织机制保障等内容。

2.3投融资中存在的问题。2.3.1投融资政策未达到预期效果。陕西省一直有利用文化资源发展相关产业的传统,也一直会面对文化产业投融资方面的问题,近年来随着国家政策的有所侧重和政府支持力度的增强,陕西省推出了一系列有利于文化产业发展的金融政策,诸如鼓励文化企业上市直接融资、鼓励推出新型信贷和保险产品、发展PPP模式、加强政府与银行的合作等,但上有政策,在上传下达过程中,或因落实方式、落实效率的问题,或因一些更深层次的其他原因,部分致力于改善文化产业投融资状况的政策举措并未取得预期效果。2.3.2新业态与旧方式不适配。由于文化产业本身并没有相当长的发展时间,属于一种新兴业态,因而也具有比较“新”的特征,需要一定时间的适应期和磨合期;在面对传统的投融资方式时,则会出现“新”与“旧”不适配的情况,进而产生一系列的投融资问题。2.3.3顶层设计有待完善。如前所述,文化产业具有传统产业所不具备的新特征,文化产业具有轻资产、高风险的特点,使得其与旧有投融资模式不匹配的问题进一步凸显,究其根源,应是文化产业投融资体制机制尚未建立完善,顶层设计方面有待加强,尤其是信息方面的不健全,导致投融资阻力较大,投融资行为较为分散。

3陕西省文化产业投融资发展建议

加强各方对接。在制定各种金融政策的同时,也应确保政策的效率和落实,建立起政府相关部门———金融机构———文化企业的有效对接机制,促进政策落地。政府、金融机构可以设立与文化产业投融资相关的专门机构,以提升文化企业的融资效率;还可以举办线上线下的项目对接会、文化企业竞标等活动,促进各方交流。完善文化产业价值评估。文化产业具有轻资产性,拥有数量庞大的无形资产。首先,要在政策支持下推进文化产业的价值评估体系建立健全,为市场和社会提供公认的文化产业投融资依据;其次,把握好无形的财富,完善创新无形资产融资渠道,鼓励无形资产的市场流通。改善投融资相关的信息问题。针对社会各方对文化产业新业态存在的不了解、不信任、机制不匹配问题,应从机制层面入手,一是加强信用评级机制的建设,减少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的问题,提高资本市场的融资效率,从而使文化企业获得资金,实现良性发展;二是实现相匹配的文化产业金融数据信息的有效整合,搭建形成文化产业的大数据平台,使投资方更了解文化企业,亦使市场更了解文化产业。

参考文献

[1]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文化,贸易和全球化[Z].

[2]国家统计局.文化及相关产业分类(2018)[S].2018-04-02.

[3]赵东.新时代陕西文化产业发展报告[J].新西部,2020,(Z2):78-82.

[4]百度百科.曲文投[DB].

[5]王琛璐.陕西文化产业发展现状及其战略研究[D].西安:陕西师范大学,2012.

[6]百度百科.陕文投[DB].

矿业投资 篇四

中南半岛国家除泰国进入新兴工业化国家外,其他五国仍然属于世界最不发达的国家,钾盐矿、铝土矿、锡矿、石油等资源丰富,与我国的资源具有较强互补性。受资金、技术限制,中南半岛国家矿产资源开发程度总体较低,不少资源处于闲置状态,资源的勘查潜力巨大。近年来中南六国的矿业投资环境有了很大改善,已成为我国矿业走出去的理想地区。一方面中南六国均制定了相关的矿业政策法律,这就为我国企业赴中南六国投资矿业提供了法律保障;另一方面中南半岛国家均设立了专门的机构管理矿业投资,同时中南半岛某些国家(如马来西亚)是联合国解决投资争端公约的签字国,一些境外投资纠纷案可以得到令人满意的处理;此外各国政府欢迎并鼓励外国组织和个人投资本国矿产开采业(含矿产资源考察、勘探、开采、加工及其他经营活动),并保护合其法权益[3]。中南六国目前处于和平发展时期,但基础设施落后,限制了这一区域资源的开发。2009年中国设立了100亿美元的中国-东盟投资合作基金,以支持中南半岛国家的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其投资环境。

投资现状

我国赴中南六国投资项目数共计73例,平均每国12.1例项目,高于世界平均水平(我国在全球64个投资目的国中平均每国有9.72例项目)②。总体上,我国赴老挝、缅甸、柬埔寨、泰国、马来西亚、越南六国的投资项目数比较平均,各目的国的项目数均为10例左右,投资规模也比较平均,但是我国赴老挝投资活动更为突出,老挝的投资项目为20例,投资额高达2.66亿美元。

1.年度投资差异

2009—2011年我国赴中南六国的投资项目总数分别为24例、11例、38例,投资总额分别为1.53亿美元、1.42亿美元及6.74亿美元。2009年我国赴中南六国的投资活动中,老挝的投资项目数量为12例,占同年中南六国总投资数量的50%,投资额为1.07亿美元,占据同年中南六国总投资额的70%;2010年各国的投资项目数量(柬埔寨无投资项目)较为平均,但泰国在投资额方面突出,其投资额达到1.10亿美元,占总投资额的77%;2011年柬埔寨国家在投资项目数量上较为突出,为12例项目,占同年中南六国总投资数量的32%,投资额为1.7亿美元,占同年六国总投资额的50%左右。

2.投资矿种

我国赴中南六国重点投资矿种为铁矿、钾盐矿、铜矿及金矿,项目数量分别为23例、18例、9例、7例,分别占总项目数的31.51%、24.66%、12.33%、9.6%,投资额分别为235、165、0.86、1.58亿美元,分别占总投资额的24.24%、17.05%、8.92%、16.34%。石油天然气项目虽仅有2例,但是投资金额巨大,为2.47亿美元,占中南六国总投资额的25.44%。此外,涉及的矿种还有铅锌矿、锰矿、锑矿、钨矿、锡矿及多金属矿,其投资项目数均不到5例。铁矿项目数量在3年中的分布比较平均,而金矿项目数量的82%集中在2011年,铜矿及钾盐矿的项目数主要集中在2009年及2011年,石油天然气项目在2009年及2011年各1例。如表2所示,不同国家各矿种的投资情况不同,其中铁矿项目在中南六国的分布范围最广,金矿项目集中在缅甸及马来西亚,钾盐矿项目集中在柬埔寨及老挝,2例油气项目分布在泰国及缅甸。上述投资矿种均为中南半岛的优势矿种,其中钾盐及石油等矿种又属于我国较紧缺的矿种。

3.投资类型

我国赴中南六国投资项目所涉及的投资类型包含风险勘查、勘探开采、开采加工及其他类(设立公司),项目数量分别为26例、10例、36例、1例,以开采加工及风险勘查为主,其中开采类型项目占开采加工类总项目数量的60%。中南六国与我国临近,海陆交通便利,便于大宗资产资源回运,且中南半岛地区对铁矿资源的勘探程度相对较高,相关地质资料的可得性较高,因此开采加工类项目数量所占比例大;柬埔寨和老挝等国属于地质勘查的“处女地”,因此在中南半岛国家的矿业项目中风险勘查类项目所占的比例较大。

1)各矿种投资类型:风险勘查类项目中涉及金矿种的项目占42.31%,铜矿项目占23%;开采加工类项目中涉及铁矿的项目占55.56%。2)各国家投资类型:在老挝的投资类型最多,共计4类,其中以风险勘查类为主,占老挝总项目数的40%;在越南无风险勘查类型项目,以开采加工类项目为主,占总项目数的89%;在马来西亚无勘探类项目,以开采加工类项目为主,占总项目数的83%;在缅甸以开采加工类项目为主,占总项目数的73%;在柬埔寨风险勘查项目占绝大部分,占总项目数的62%;在泰国各投资类型项目比较平均。

4.投资金额

1)各国家投资额:我国企业赴中南六国的投资相对集中在老挝,投资额共计2.66亿美元,占总投资额的27.5%;其次为柬埔寨和缅甸,两国的总投资额比较接近(约1.8亿美元),但缅甸单项目平均投资额要远大于柬埔寨;马来西亚的总投资额及单项目平均投资额均最小。2)各年度投资额:2009—2011年我国在中南六国的投资额分别为153、1.42和6.74亿美元,总计9.69亿美元,投资力度最大的为2011年。2008年经济危机在全球范围内影响深远,2009年余波未平,因此投资活动较为萧条;2010年国内企业均处在调整期内并且全球经济开始复苏,正是取得矿权的绝好时期,各企业开始寻找优质矿权,但较少投资;经过2010年的调整,2011年国内企业加大投资,同时项目数量的变化也会影响投资额的增减。3)各矿种投资额:从各矿种的投资额度来看,石油天然气项目的总投资额最大,为2.47亿美元,占总投资额的25.52%。我国一直重视与中南半岛地区在能源方面的交流与合作,同时中南半岛是世界上仅次于波斯湾的第2个重要油气带,并且我国和中南半岛陆上及水上交通比较便利,利于资源回运,由此催生了2例投资额巨大的油气项目。其次为金矿和钾盐矿项目,投资额分别为1.58和1.65亿美元,分别占总投资额的16.4%和17.12%,剩余矿种的投资额比较平均。

.

5.投资主体

我国赴中南六国投资的主体来自北京、福建、广东、广西、贵州、河北、河南、黑龙江、湖南、吉林、江苏、辽宁、青海、山东、山西、陕西、上海、四川、天津、云南及浙江,其中湖南省投资主体数量最多,其投资项目数量为11例,而其他省市(自治区)投资项目均在5例左右。投资主体中民营企业占据主体,起到了中流砥柱的作用,投资额共计7.76亿美元,占总投资额的80%左右,其次为国有企业,共计1.91亿美元,占20%左右。

投资风险及投资建议

1)投资风险评级:通过大量的调查以及与企业交流,认为境外矿业投资风险主要包括目标国政治风险、项目质量风险、投资伙伴风险、法律风险、基础设施投入风险、矿产品价格风险、融资风险、劳工风险、环境保护风险等,其中尤其重要的是政治风险和项目质量风险。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将投资目的国的投资风险分为9级,分别记为1、2、3、4、5、6、7、8、9级,风险水平依次提高;刘益康提出按照投资目的国地质资料的可得性,矿业法规及其配套法规是否有利于矿业投资,矿业法规的稳定性,目28标国的行政效率,有没有成功的项目实例等标准,将投资目的国分为低风险国家、中低风险国家、中高风险国家及高风险国家。将中南六国的投资风险总结。

矿业投资 篇五

储量勘查及确认

对于矿产资源开发项目,资源储量是项目的先决条件。从发达国家海外矿业投资经验看,风险勘探合作模式将是我国未来获取境外资源的重要选择。为鼓励中国企业实施“走出去”战略,并减轻前期勘查风险,2000年以来中央财政安排了专项资金,用于对国外矿产资源进行勘查和可行性研究等前期风险勘查工作,推动了一批境外资源勘探项目的实施。如中国铝业公司对几内亚10000平方千米区域的铝土矿勘探、中国有色矿业建设集团公司缅甸达贡山40平方千米的镍矿资源勘探和老挝帕克松地区110平方千米的铝土矿勘探等6个大型资源勘探项目已经实施。

从这些项目可以看出,我国海外矿产资源勘查很大一部分集中在经济不发达地区,这些国家矿产资源丰富,但与国内矿山相比,其前期勘查和开发程度较低,可供参考地质资料少,成矿规律及地质状况大部分还不特别清楚。因此,对于经初步勘查已取得一定成果的项目,一定要保证前期足够的资金投入,全面掌握矿山资源和矿区地质情况,并严格按照我国《固体矿产地质勘查规范总则》要求,将达到勘探阶段的储量结果作为矿山开发最终决策的依据,减少投资风险。2012年上半年我国金属矿业对外投资目的地的分布情况见图3(图略)。另外,风险探矿项目应将主要目标定位于矿产资源潜力大的国家。根据加拿大 fraser 研究所的调查结果,目前资源潜力较大的国家主要集中在美洲、非洲及东南亚地区。

政策环境

投资项目所在地政策环境是选择投资项目的重要参考因素。矿业投资涉及的政策主要包括投资政策、矿业权管理政策、土地政策、环保政策、劳动用工政策及财务税收政策等,其中投资政策、矿权管理政策、土地政策、环保政策对项目的投资具有强制性、限制性特点,往往直接决定项目投资建设的可能性,而劳动用工政策及财务税收政策等会影响项目的经济效益,对项目的可行性造成影响。根据加拿大fraser研究所对全球主要的金属矿产资源开发国家和地区调查研究结果,在现有法规和土地限制条件下矿产潜力前10名地区主要集中在加拿大、美国、澳大利亚、智利等南美国家,以及博茨瓦纳等非洲国家。目前,我国矿业投资目的地主要集中在澳大利亚、加拿大、非洲和东南亚等地区。澳大利亚和加拿大鼓励外国矿业投资,那里法律健全,政治稳定,是国内优先选择的投资地。但这些发达国家法律的规范性和执行的严格性,要求投资企业必须熟悉相关政策,如澳大利亚历届政府均鼓励外国投资。

非洲国家除政策相对不够完善外,最主要问题是政权不够稳定、政府腐败严重、办事效率低 ;东南亚国家虽然政权相对稳定,但矿业投资政策不稳定,容易造成投资损失,如印度尼西亚今年开始对未加工的铝土矿和镍矿等原材料实施出口限制,已对我国在印度尼西亚的矿业投资项目造成影响。另外,目前资源民族主义对我国国有企业海外资源投资也有一定的限制作用。对于海外投资项目,熟悉当地法律政策不仅有利于项目决策,更是争取当地政府支持的基础条件。因此,在项目前期决策期间,系统、全面地研究项目所在地政策环境,具有重要意义。

项目配套设施

公辅配套设施是矿山建设、生产的重要基础,特别是海外矿山项目,大部分基础条件较差,港口、运输设施、电厂,甚至是海水淡化设施,均需配套建设。矿山公共辅助设施投资非常大,不仅影响项目经济效益,有时甚至直接决定项目投资成败。近几年我国在澳大利亚、蒙古的多个投资项目,均由于配套设施建设原因,被迫延迟或取消。为避免这种风险,一方面决策者应在决策期间给予公辅配套设施与项目本身同样的重视程度,单独编制可行性研究报告,并详细论证;另一方面,在投资模式上也可引入具有建设运营实力的企业,作为合作方共同开发,如中铝开发非洲几内亚东西芒杜铁矿中,引入宝钢、中国铁建及中非基金等,组成中方联合体,既分散了投资风险、获得产品销路和资金支持,又获得了基建的专业技术支持,是一种“一举多得”的投资模式。

项目投资

固定资产投资概预算是项目决策的重要条件,也是项目投资控制的目标,提高项目概预算精度,对项目投资控制及产品成本控制至关重要。从概预算编制过程看,影响概算精度的最主要因素是工程设计深度和概预算定额指标的选取。经过多年实践和发展,目前我国绝大部分金属资源的采选技术已经比较成熟,工程设计方案也比较完善,但对于海外投资项目,国内工程咨询单位往往依据国内设计规范和经验进行设计,适应性不强,具体施工时设计变更很大,投资不能得到有效控制。同时,由于对于海外情况不熟悉,国内工程咨询单位往往采用国内概预算定额,但是各国劳动效率、人工费用和物价水平差异较大,容易造成概预算偏差过大。以国内某企业在澳大利亚投资的铁矿项目为例,项目在投资之初预算仅33亿美元,但截至2011年底已投入约75亿美元,整个项目建设完成需约100亿美元,并且工期至少要拖期2 ~ 3年。虽然,项目建设期间人工、材料和设备价格大幅上涨对投资控制造成不利影响,但造成投资增加2倍,并且工期增加1倍的巨大差距,最主要原因应该是工程设计深度不够,或是不符合当地实际情况,施工期间发生大量设计变更。因此,可以看出,要提高项目概预算的准确性,必须熟悉当地设计规范和设计习惯,并根据当地劳动效率及物价水平等,对概预算定额进行调整。同时,由于前期投资大,且集中发生,项目业主应使用金融工具对冲汇率损失。

成本是影响项目效益的最关键因素之一,按照项目资金流出的时间顺序划分,项目成本可分为前期固定资产投资支出(以折旧形式计入总承包)和运营期间的经营成本及费用支出。因此,除保证概预算的准确性外,还应深入研究影响运行成本的因素,如当地物价水平、用工成本、用工制度及法规等。

#p#分页标题#e#

结束语

矿业投资 篇六

1.矿业投资决策的主要内容

矿业投资决策内容主要包括矿业项目投资环境评价、矿业投资项目技术经济评价、矿业投资项目融资、矿床勘察、矿山设计和矿业权流转等,其重点在于矿业投资项目技术经济评价、矿业投资项目融资两个方面的决策内容。矿业投资项目技术经济评价是指根据矿床或者矿山的已知信息,从技术、经济和社会等方面来评定该矿床的勘探与开发利用或者矿山生产经营的经济价值。矿业投资项目融资是指矿业项目投资的资金构成、来源以及偿还方式的分析与确定。

2.矿业投资决策阶段划分

从投资决策过程上来看,矿业投资决策分为投资机会研究、可行性研究、项目评估和决策3个阶段。

(1)矿业投资机会研究。矿业投资机会研究(OpportunityStudy),也称矿业投资机会鉴别,是指为寻求有价值的矿业投资机会而对矿山项目的有关背景、资源条件、市场状况等所进行的初步调查研究和分析预测,即资源开发机会研究。机会研究的方法主要是依靠经验进行粗略的估计,不进行详细的分析计算,建设投资和生产成本的估算主要是参考类似矿山投资项目套算,其精确度一般在±30%左右。它所强调的是一个可能的投资方向和领域,一般在制订中长期规划中进行。

(2)矿业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矿业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FeasibilityStudy),是指矿业投资项目最终决策之前,对拟建项目进行全面技术经济分析论证的科学方法和工作手段,包括对项目的投资环境、项目的基本条件、项目规模和产品方案、主要工艺方案、项目可能存在的风险因素以及经济、社会等有关情况进行深入细致地调查研究,对各种可能的建设方案和技术方案进行比较论证,对项目建成后的经济效益进行科学的预测和评价。在此基础之上,综合研究项目的技术先进性和适用性、经济合理性和有效性、建设上的可能性和可行性等,从而为项目的最终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3)矿业投资项目评估。矿业投资项目评估(ProjectEvaluation),是对可行性研究的精确性、可靠性、全面性进行评估,即对可行性研究报告中反映的各项情况是否属实,各项指标计算是否正确,项目的经济效益等进行全面的评价,形成评估报告,供决策者参考。

海外矿业投资决策基本要素分析

1.海外矿业投资的主要方式

海外矿业投资主要方式有:①从矿业权市场通过合资或独资的方式新建一个矿业企业,即通过新建矿业企业开发利用海外矿产资源,建立较为稳定的矿产资源供应基地,该方式获取矿产资源的潜力较强,但往往不太容易获取高品位的矿产资源,另外,开发建设周期比较长、风险往往也比较大;②通过矿业资本市场,直接收购或兼并国外的矿业企业,实现资本、资源等要素的优化重组,进而获得对方的矿产资源。其缺点是投入大,一旦经营不善,可能会对母公司的正常生产运营造成威胁,因此,必须非常谨慎。

2.决策目标

矿业企业进行海外直接投资一般有多个目标,而且这些目标之间往往相互矛盾、相互制约,如获取资源与获取利润之间往往不可兼顾。全球战略性矿产资源成为世界各国具有实力的矿业公司进行争夺的对象,竞争异常激烈,因此,我国矿业企业进行海外矿产资源开发时必须明确自己的目标。决策目标不同,带来的决策结果更是天壤之别。一般来说,海外矿业投资决策目标有以下几个方面。

(1)占有资源。利用国外廉价、丰富的矿产资源,一方面可以满足我国国内经济建设的部分需要,缓解我国资源匮乏状况;另一方面可以保持或提高企业的国际竞争能力,实现矿业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例如:2002年,宝钢集团与哈默斯利公司正式签订在澳大利亚组建宝瑞吉矿山公司的合资协议,合资期限为20a,其中宝钢占有46%的股份。根据协议,在未来20a内,合资企业产品优先供应中国市场,哈默斯利每年将向宝钢集团供应1000万t优质铁矿石。

(2)获取利润。获取利润是市场经济活动中最一般、最普遍、最根本的动机形式,我国矿业企业进行海外矿业直接投资也不例外。投资项目财务上可行是其存在的根基,也是企业进一步发展、壮大所必需的。

(3)占有市场份额。占有市场份额是矿业企业进行海外矿业投资的重要决策目标之一。例如:2006年底,中石油的天然气探明储量占我国三大石油公司总储量的85.5%,产量也达到78.5%。为了进一步巩固中石油在我国天然气市场的份额,2007年,中石油联合中国石油天然气勘探开发公司,双方同时对中油勘探开发有限公司(中油勘探)增加注资80亿元,以开发建设中亚—中国天然气管道,每年从中亚输入400亿m3天然气,满足“西气东输”天然气供应。

(4)其他目标。矿业投资决策目标还应该包括其他的政治、技术、经济以及社会等目标。如加速成熟技术、大型或即将淘汰设备输出,发展与其他国家睦邻友好关系,促进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换取在其他领域的合作等。

3.决策主体

海外矿业投资项目的决策主体是企业。根据分层次授权责任决策机制,一般投资项目可相对简化决策程序,直接授权相关部门或人员在职责范围内决策,并报最高决策层备案;重大投资项目应当遵循科学化、民主化、程序化的原则,由最高决策层集体决策,这个最高决策层可能是经理层,也可能是董事会,还可能是股东大会,应根据对外投资限额的大小以及各单位的具体情况而定[7]。

4.决策准则

海外矿业投资项目必须有相应的决策准则以进行投资方案的比较选择,而不同的决策目标对应着不同的决策准则,应视具体情况而定。从管理角度来看,优选应遵循以下基本原则:①技术上简单可行;②经济上合理或可以接受;③如果项目运营不善或失败,对母公司目前生产经营系统的影响尽可能小。

5.决策方案

海外矿业投资方案的提出涉及到地质、采矿、选矿、冶炼、矿机、给排水、土建、电气、安全、环保、技术经济、工程造价等多个专业,需要多个部门相互配合才能提出若干个可行的方案,然后进行比较选优。方案提出的过程即是论证的过程,由于受经费、人员、信息不充分等限制,致使提出的方案也将非常有限,不可能也没有必要将所有的方案一一提出。以最低成本、最快速度提出若干较优投资方案以供决策者参考。

海外矿业投资决策风险因素分析

1.国别风险因素分析

国别风险是指项目所在国的政治和社会等因素的不确定性所带来的风险,如由于政局动荡、社会治安乱、突发事件多等致使项目无法正常生产和运营而带来的风险。对国别风险的规避,项目投资建设前应充分调查论证,项目建成后应建立政治和社会风险识别、判断和应对机制,将可能出现的社会风险对项目的影响程度降到最低。

2.法律、政策风险因素分析

法律、政策风险是指由于东道国政府法律、政策作出重大调整,造成项目原定目标难以实现甚至无法实现而带来的风险。建议密切关注东道国政府未来相关政策的变化情况,及早分析研究,采取合理对策,以规避可能出现的政策风险给项目带来的损失。

3.外汇风险因素分析

汇率因素的变化对海外矿业投资项目的经济效益影响较大,因此,应当与当地政府部门以及中央银行保持长期的、密切的业务联系,以获得最符合正常市场的汇率,保证企业利益的最大化,保证未来企业的正常运营。中信泰富有限公司在澳大利亚投资开发SINO-IRON磁铁矿项目,该项目总投资42亿美元,大部分设备和项目投入都需要用澳元来购买。为了降低外汇风险,公司签订了一系列杠杆式外汇买卖合约,实质上是做多澳元。但是,从2008年7月以来,澳元外汇汇率波动性明显增强,开始出现持续贬值,短短一个月,澳元兑美元跌幅达到10.8%。2008年10月,中信泰富有限公司已经损失8亿港元,潜在的损失估计高达147亿港元。

4.市场风险因素分析

(1)投资开发资源的市场供求状况。市场需求是矿山建设的基本前提。海外矿业投资项目决策之前,首先应该对所投资矿种的市场供需情况、未来供需情况进行深入调查研究。矿产品市场调查的主要内容包括调查与所投资矿种密切相关的采矿、选矿、冶炼和深加工业的生产现状以及未来发展趋势,矿产品世界市场需求,世界主要矿山所生产矿产品的品种、规格以及生产成本等。

(2)投资项目主要消耗的原材料、辅助材料和燃料的市场价格。海外矿业项目投资时,应对所投资项目的生产成本进行深入分析,尤其对矿山所在地的原材料、辅助材料和燃料的市场价格及来源进行调查,对当地劳动者的素质及价格进行分析,进而预测矿山的生产成本、销售收入以及技术经济指标,将原材料市场价格及来源风险降到最低。

5.地质资源储量风险因素分析

地质资源量是矿业开发中最根本的风险,要降低这种风险必须要求严格、规范探矿。已经探明经济可采并且可以作为初步设计依据的地质储量,是矿山合理生产规模和服务年限确定的根本依据。因此,在矿山投产后,还必须加强矿床开采范围内、深部及的生产探矿工作,进一步探明矿体形状、质量特征以及储量升级所需要开掘的各种巷道工程和钻探工程,以满足矿床开采和继续开拓延伸的需要。

6.矿床开采技术条件风险因素分析

矿床开采技术条件是指决定开采方法和各种技术措施的地质以及技术要素,主要包括矿体的数量、规模、形状、产状、埋藏深度,矿石和围岩的性质、水文地质条件,矿床构造,矿区地形地貌以及地表重要河流、湖泊、建构筑物等。不同的矿床开采技术条件将会直接影响到矿床的开采方式、采矿方法、开拓运输方案、矿床防治水工作、矿石的选矿工艺流程、矿山采选生产规模及装备水平等。因此,应对矿床的开采技术条件进行深入研究,提出适合的开采方法,降低采矿成本,以降低矿山开采的技术风险。

7.生态环境保护风险因素分析

生态环境保护的风险是我国矿业企业进行海外矿产资源开发时比较容易忽视的问题,特别是到经济欠发达的国家与地区进行矿业投资活动。因此,需要对东道国环境管理相关条例进行认真研究,并在可行性研究阶段做好环境状态和环境影响的综合评价。另外,建议在投资项目完成后,投资公司应积极研究探讨经济合理的生产系统,提前做好应对准备,以降低该项风险的影响程度。

8.劳工风险因素分析

劳工风险是指由于技术管理人员和熟练操作工人的流失和劳资关系不稳定等使得项目无法正常生产和运营而带来的风险。规避劳工风险的措施是企业应尽早建立符合当地实际的企业文化,将富有凝聚力和向心力的企业特色文化注入到未来企业中去;建立具有吸引力的薪酬制度,吸引有用人才,将可能出现的劳工风险对拟投资项目的影响程度降到最低。

9.企业运营风险因素分析

矿业投资 篇七

(一)资产池的组建

资产证券化的第一步是寻找适合于证券化的资产,并按一定的期限、收益等标准继续分类、组合,形成一个资产组合(资产池),以便出售给特定目的机构。为了确保资产支持证券本金和收益的支付,证券化资产必须具有预期可用于支付资产支持证券持有人本息的稳定现金流。在矿业权资产证券化操作流程中,将矿业企业的未来现金收入进行估算、清查,对可能产生不同效益现金流的资产进行组合搭配,组成“矿业权资产池”。资产池的构建可以结合风险较大的资产(如探矿权资产)与风险较小的资产(如采矿权资产)共同组合以达到优化资产池的本意。在实际操作上,可有两种组合方案:一是西部不同地区的同类矿业权进行组合;二是某一省或区域内不同类型的矿业权进行组合。

(二)设立特定信托机构

特定信托机构(SpecialPurposeTrust,SPT)的职能是在资产证券化过程中,购买、包装证券化资产和以此为基础发行资产化证券。在这种模式下,由一个有政府支持的国有独资公司设立特设信托机构,矿业企业将拟证券化资产“真实出售”给特设目的机构,然后由特设目的机构将购买的资产组合为资产池,以该资产池为支持,发行资产支持证券。具体操作方案就是成立矿业资产投资管理公司(以下简称投资公司),出资人为国土资源部、西部开发办和西部各省国土资源厅,首笔注册资金由政府投资,来源为国家财政拨款和地方财政拨款,之后通过发行资产支持证券募集资金。

(三)资产转移(破产隔离)

资产转移是证券化交易成功的重要因素,目的是实现破产隔离。证券化基础资产由与原始权益人分离的SPT持有,若原始权益人破产清算,证券化资产不列为破产清算范围,以确保证券化资产和由其产生的现金流免受原始权益人任何不测事件所造成的不利影响。在矿产资源资产证券化的资产转移中,发起人(矿业企业或持有矿业权的矿业权人)将矿业权资产转移给特定信托机构(SPT),实质上转移的是矿产资源未来的收益权。或者将矿业企业(矿业权人)矿产资源开发将来获得的收益中的一部分转移给特殊目的机构,由特殊目的结构以矿业权的未来收益(未来现金流)为支持,向投资者发行资产支持证券。

(四)证券发售与管理

信用评级之后,需要将评级结果向投资者公告,然后由证券承销商负责向投资者销售资产支撑证券。由于此时资产支撑证券已具备了较好的信用等级,因此能以较好的发行条件售出。特定信托机构售出证券,从证券承销商那里获取证券发行收入,再按资产买卖合同规定的购买价格,把发行收入的大部分支付给原始权益人。至此,原始权益人的筹资目的已达到。最后资产支持证券发行完毕后到交易所挂牌上市,完成整个资产证券化流程。在证券交易期间,债券的本金利息支付从发起人(矿业企业或矿业权人)的矿产品销售收入中提取。这一环节的工作设计包括证券承销机构、资金保管机构和相关服务机构。

二、矿业权资产证券化相关配套措施

(一)修订并完善相关法律、准则

1.《公司法》中需要明确对公司类SPT的规定

尽管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托法》对SPT的实施提供了一定的法律依据,但在《公司法》中需要根据证券化操作的实际要求,对公司性质(类型)、注册资本标准、公司治理结构进行规定。更重要的是,赋予公司性质的SPT发行证券的资质。

2.《证券法》中明确资产证券化产品的“证券”性质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法》第2条规定“经国务院依法认定的其他证券”,在《证券法》专项立法中,应获得国务院的认可,将资产证券化产品即资产支持证券明确界定为我国立法规范的证券类型。

3.《税法》中对于资产证券化给予税收优惠

具体来讲,要减免发起人向特设信托机构的资产转让过程中的所得税、营业税和印花税;减免发起人代收的矿业资产经营现金流入的营业税;减免特设信托机构的所得税;减免投资者进行资产证券化投资要缴纳的印花税和个人所得税,或者使之与投资国债享受同等的税收优惠政策,以刺激投资者对此类证券的需求1。

4.《企业会计准则》中补充和完善资产证券化核算

在会计处理方面,资产证券化业务处理的依据是《企业会计准则第23号———金融资产转移》。金融资产转移准则并未对资产证券化业务作出完整的规范,尤其是对于特定信托机构的会计处理未进行规范。为彻底解决资产证券化的会计问题,我国应积极借鉴国际财务报告准则(IFRS)和美国财务会计准则(FAS)的相关规定,并结合我国关于开展资产证券化业务试点的经验,加紧修订和完善会计准则,将与资产证券化业务有关的会计确认、计量和信息披露问题融合在一起,形成一套完整的会计处理规范,以此来指导资产证券化乃至其他金融业务的会计处理。

(二)大力发展机构投资者

资源支持证券是结构性融资,它的未来现金流量具有不确定性,因此发展资源证券化市场,一定要依靠具有专业人员的机构投资者的介入。在ABS最发达的美国市场上,主要是机构投资者。就我国将来ABS市场上潜在机构投资者类型看,不外乎包括证券投资基金、养老基金与失业保险基金在内的等社会保障基金管理机构、商业保险公司以及海外的机构投资者。因此,政府应在加强监督管理的前提下,鼓励证券投资基金投资资源证券化产品。在条件成熟的情况下,逐步允许社保基金、商业保险准备金等社会资金进入资源证券化市场,允许QFII(合格的境外机构投资者)投资资源证券化产品,使机构投资资本能够成为该市场的主体。

(三)完善矿业权评估和矿业权流转市场

矿业权评估是证券化的前提,矿业权评估是矿业市场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与矿业权流转和证券化密切相关,矿业权评估程序是否规范,结果是否真实可靠,直接影响到证券化的成败。完善矿业权流转市场,一是国家放宽矿业权流转的条件,对矿业权的流转采取自由转让的原则,以实现对矿产资源的有效利用;二是严格矿业权流转的程序,国家运用各种方法,包括税收调节手段,科学确定矿业流转征收金的数额,并采用符合市场经济要求的手段,进行合理的调节。

最新范文

介绍信【优秀5篇】02-19

期末安全教育主题班会精选8篇02-19

文明礼仪手抄报小诗精选2篇02-19

《长江之歌》阅读理解及答案【优秀6篇02-19

参与式教学【精选10篇】02-19

欧阳修《画眉鸟》全诗翻译赏析通用3篇02-19

周记的好题目有哪些适合写什么题目【优02-19

教师教学论坛心得体会【优秀6篇】02-19

园林游园设计说明范文(推荐(精选5篇)02-19

六一儿童节主持人主持稿优秀7篇02-19

149 3194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