讣告 讣告短信(通用9篇)

2023-10-27 20:52:24

讣告也叫讣文,又叫“讣闻”,是人死后报丧的凶讯。“讣”原指报丧、告丧,也指死者亲属向亲友及有关方面报告丧事用的文书的意思,“告”是让人知晓,讣告就是告知某人去世消息的一种丧葬应用文体。下面是书包范文为您分享的讣告短信(通用9篇),希望能够对小伙伴们的写作有一些帮助。

单位职工讣告 篇一

优秀教育工作者×××先生,因病医治无效,于×月×日上午×时在沪逝世,享年××岁。现定于×月×日下午×时,在××殡仪馆举行追悼仪式。遵照×××先生的遗嘱,丧事从简,并谢绝礼金馈赠。谨此讣闻。

×××治丧委员会

××××年×月×日

讣告 篇二

周启才曾任中央办公厅秘书局局长,毛泽东去世时,他参加了讣告和悼词的起草工作;周恩来病危时他起草了讣告和悼词。以下为周启才在《世纪》杂志(中央文史研究馆、上海市文史研究馆联合主办)先后发表的回忆文章摘录:

1975年11月中旬,汪东兴(时任中央办公厅主任)和纪登奎(中央政治局委员)在人民大会堂福建厅召开小范围会议,内容是根据中央指示,安排准备周总理的后事。讣告和悼词由我执笔拟出初稿,完成时间暂定十天,越快越好。

我先动笔起草了讣告。讣告是悼词的缩写,悼词中其他方面的内容,特别是对周总理的评价,在讣告中就要确定下来。完成起草工作后,我报告了汪东兴,他指示:“两件文稿由你亲自封存和保管,什么时候用,等通知。”

1976年1月8日,周恩来与世长辞。上午10时许,汪东兴电话通知我,要我携带讣告和悼词初稿,同李鑫同志一起进行修改。我俩先修改讣告,因为下午政治局会议第一个议程就要讨论。李鑫对讣告个别语句做了一点修改后,我安排专人把修改稿送到中办秘书局印刷厂。下午三时,中央政治局会议在人民大会堂东大厅召开,会议由邓小平主持。

总理讣告是以中共中央、全国人大常委会和国务院名义的,全文约一千字左右。经过讨论,中央政治局一致通过了这个文件。

1976年7月下旬,汪东兴打电话急促地对我说:“老周,你,并通知李鑫,马上到怀仁堂正厅等候,中央有紧急重要任务交你们办。立即行动,不要误事。”我们气喘吁吁地来到怀仁堂。纪登奎说:“中央领导同志派我们来向你们传达一项紧急重要任务,目前毛主席病情危重,医疗组的专家们精心全力治疗’但从病情发展看,不幸事件随时可能发生。中央决定,丧事要预作准备,指定由你们二人负责起草讣告和悼词文稿。此事保密性很强,时间要求紧迫,你们要尽快完成,保证中央使用。”

毛主席的讣告和悼词怎么写?多长时间内写出来才能保证中央使用?经过讨论,我们先起草了讣告文稿,而后草拟了悼词文稿。悼词文稿没有沿用以往惯例写毛主席曲折、光辉的革命简历。因两个文稿是在毛主席在世的情况下起草的,文中凡提到“毛泽东主席”的地方,全都用“”代替。

起草任务完成后,我们电话报告了汪东兴,并请示是否将两件文稿送他阅转中央。汪听后说:“两件文稿,由周启才亲自加封,亲自保管,暂不上报中央,什么时候上报,待命。”

1976年9月9日,毛主席逝世。清晨5时10分左右,汪东兴同志打电话到我办公室,“老周,你带上那两件封存的文稿,速到主席住地会议厅来,政治局等着讨论。通知李鑫也来这里。”

讣告 篇三

关键词:汉字 随俗错读 主要类型 社会根源 应对策略

经验告诉我们,随俗现象是随顺习俗说话做事的现象,这是一种常见的社会现象。从社会心理学的角度看,一些人说话做事缺乏主见,有从众的心理,结果是人云亦云,随波逐流,这样就产生了随俗现象。其实,这种做法是不妥的,会造成鱼目混珠、是非不明的恶果。随俗现象直接影响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在文字方面也会影响到汉字的正确读音,出现随俗错读现象。本文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探讨,请方家指教。

一、汉字随俗错读现象的主要类型

我们知道,音节是最a自然的语音单位,由一个或几个音素组成。一般情况下,一个汉字的读音就是一个音节。普通话的音节一般由声母、韵母和声调三部分构成,其中任何一处被错读,都会导致整个汉字被错读。事实证明,有些汉字是长期以来被随俗错读的,从音节结构分析,主要有以下四种类型:

1.由于随俗现象的影响,有些汉字音节的声母被错读,从而导致整个汉字被错读。例如:媲(pì)美、缫(sāo)丝、歼(jiān)灭、发酵(jiào)、腼腆(tiǎn)、缱绻(quǎn)、卜(bǔ)辞、刹(chà)那、弄(lòn溃谩⒉(zhàn)栗、贲(bēn)门、侥(jiǎo)幸,因随俗而被错读成:媲(bì)美、缫(chāo)丝、歼(qiān)灭、发酵(xiào)、腼腆(diǎn)、缱绻(juǎn)、卜(pǔ)辞、刹(shà)那、弄(nòn溃谩⒉(chàn)栗、贲(pēn)门、侥(xiǎo)幸。

2.由于随俗现象的影响,有些汉字音节的韵母被错读,从而导致整个汉字被错读。例如:弹劾(hé)、荸(bí)荠、砧(zhēn)板、骸(hái)骨、呵(hē)欠、木讷(nè)、模(mú)样、拓(tà)片、殷(yān)红、埋(mán)怨、落(lào)枕、强劲(jìn溃,因随俗而被错读成:弹劾(hái)、荸(bó)荠、砧(zhān)板、骸(hé)骨、呵(hā)欠、木讷(nà)、模(mó)样、拓(tuò)片、殷(yīn)红、埋(mái)怨、落(luò)枕、强劲(jìn)。

3.由于随俗现象的影响,有些汉字音节的声调被错读,从而导致整个汉字被错读。这种情况比较常见,在随俗错读的汉字中数量最多。例如:氛(fēn)围、憎(zēn溃┖蕖瘙(sào)痒、奢侈(chǐ)、痤(cuó)疮、祛(qū)除、荫(yìn)凉、滂(pān溃┿、蔗(zhè)糖、羼(chàn)杂、悄(qiǎo)然、太监(jiàn)、肖(xiào)像、拘泥(nì)、颠倒(dǎo)、稍(shào)息、旋(xuàn)风、哀号(háo)、挣(zhèn溃┩选⒅(zhēn溃┙幔因随俗而被错读成:氛(fèn)围、憎(zèn溃┖蕖瘙(sāo)痒、奢侈(chì)、痤(cuò)疮、祛(qù)除、荫(yīn)凉、滂(pán溃┿、蔗(zhé)糖、羼(chān)杂、悄(qiāo)然、太监(jiān)、肖(xiāo)像、拘泥(ní)、颠倒(dào)、稍(shāo)息、旋(xuán)风、哀号(hào)、挣(zhēn溃┩选⒅(zhèn溃┙帷

4.由于随俗现象的影响,有些汉字音节的声、韵、调全被错读,从而导致整个汉字被错读。这种情况最为严重,应该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例如:饿殍(piǎo)、臀(tún)部、鞭笞(chī)、整饬(chì)、水獭(tǎ)、鳜(uì)鱼、楔(xiē)子、粳(jīn溃┟住⒘袂(mèi)、箴(zhēn)言、黢(qū)黑、丰稔(rěn)、脖颈(括n溃、荨(qián)麻、咯(kǎ)血、地壳(qiào)、褪色(shǎi)、啁(zhōu)啾、柜(jǔ)柳、侧(zhāi)歪,因随俗而被错读成:饿殍(fú)、臀(diàn)部、鞭笞(tái)、整饬(shān溃、水獭(lài)、鳜(jué)鱼、楔(qì)子、粳(括n溃┟住⒘袂(jué)、箴(xián)言、黢(jùn)黑、丰稔(niàn)、脖颈(jìn溃、荨(xùn)麻、咯(括ǎ┭、地壳(ké)、褪色(sè)、啁(tiáo)啾、柜(uì)柳、侧(cè)歪。

二、产生随俗错读现象的社会根源

1.缺乏自信,盲目从众。这是导致随俗错读现象的主要根源。“从众”是一种比较普遍的社会心理和行为方式,通俗的解释就是“随大流”“顺大溜”。对于汉字读音,别人这么读,我也就跟着这么读。例如:悭(qiān)吝、孝悌(tì)、酗(xù)酒、桔(jié)梗,本来这样读是完全正确的,但有些人因为盲目从众,随俗错读成:悭(jiān)吝、孝悌(dì)、酗(xiōn溃┚啤⒔郏jú)梗,岂不可笑?

2.听之任之,不及时校正字音。这是导致汉字随俗错读的一大原因。有些汉字被说错或读错,多数人听到以后置若罔闻,无动于衷,没有及时校正字音,反而听之任之,随波逐流。例如:熬(áo)豆腐、十字镐(括o)、压轴(zhóu)戏、乌(wū)拉草,这些词语中注音字的声调全被读错了,但一些人仍然这样读,结果是以讹传讹,一错再错。正确的做法是指出讹错,及时正音:熬(āo)豆腐、十字镐(括o)、压轴(zhòu)戏、乌(wù)拉草。

3.随声附和,不能坚持听说训练。不负责任地随声附和,是读准汉字字音的一大障碍。一些人不能坚持正确的汉字读音,而是无原则地从众随俗;不能坚持听说训练相结合,而是一味地轻信别人的读音。例如:天姥(lǎo)山、夹(jiā)肢窝、马尾(wěi)罗、屎壳郎(láng),这些加注音的字的读音全是错误的,应该读作:天姥(mǔ)山、夹(括。窝、马尾(yǐ)罗、屎壳郎(làng)。

4.得过且过,不及时查阅字典。有些人生活平庸,不求上进,碌碌无为,得过且过,对汉字读音马马虎虎,,读不准字音不去查阅字典,而是鹦鹉学舌,别人怎样读,自己就跟着学,以至于随俗错读一些字音。例如:抹(mò)石灰、排(pǎi)子车、哈(hà)什蚂、拆(cā)烂污,往往被错读成:抹(mǒ)石灰、排(pái)子车、哈(hǎ)什蚂、拆(chāi)烂污。

三、汉字随俗错读现象的应对策略

1.要相信自己,不要盲目从众。我们要学会独立思考,认真分析,不能“无个性”地服从多数,凡是自己能读准的字音就要坚持下去,不要受别人的干扰而改变己见。例如:揠(yà)苗助长、瞠(chēn溃拷嵘唷⒆栽棺园(yì)、言简意赅(括i)、心宽体胖(pán)、量(liàn溃宀靡隆⑹(shuò)见不鲜、翻箱倒箧(qiè)、力能扛(括n溃┒Α⒁灰侗猓piān)舟、呱(括保┻桑è括保沟亍⒄旯郏èuàn)之治、明成祖朱棣(dì)、爱新觉罗溥(pǔ)仪,自己本来已经把这些字读对了,但因为盲目从众和随俗习俗,把它们错读成:揠(yàn)苗助长、瞠(tán溃拷嵘唷⒆栽棺园(ài)、言简意赅(hái)、心宽体胖(pàn溃、量(lián溃宀靡隆⑹(shù)见不鲜、翻箱倒箧(xiá)、力能扛(kán溃┒Α⒁灰侗猓biǎn)舟、呱(uā)呱(uā)坠地、贞观(uān)之治、明成祖朱棣(lì)、爱新觉罗溥(fù)仪。这样做,岂不是弄巧成拙了吗?

2.做个有心人,及时校正别人说错、读错或唱错的字音。只要我们留心汉字的读音,就能发现一些问题:从一般群众的口语交际到领导干部的大会讲话,从影视演员背诵的台词到歌唱演员演唱的歌词,都或多或少地存在着汉字被说错、读错、唱错的现象。例如:多(duō)少、法(fǎ)子、档(dàn溃浮⒔淌遥shì)、兴(xīn溃堋⒋Γchǔ)理、给(jǐ)予、角(jué)色、载(zài)重、慰藉(jiè),被错读成:多(duó)少、法(fá)子、档(dǎn溃浮⒔淌遥shǐ)、兴(xìn溃堋⒋Γchù)理、给(括i)予、角(jiǎo)色、载(zǎi)重、慰藉(jí)。被唱错的汉字也是屡见不鲜,例如:哺(bǔ)、炽(chì)、弦(xián)、的(de)、了(le),分别被错唱成:哺(fǔ)、炽(zhì)、弦(xuán)、的(dí)、了(liǎo)。有的字唱错了,不太明显,若不仔细分辨则难以判断出来,例如:歌曲《延安颂》第一句歌词是“夕阳辉耀着山头的塔影”,歌唱者把“着”(zhe)字唱成了zhuó。有的字唱错了,能明显地听出来,例如:歌曲《我的中国心》有一句歌词是“流在心里的血,澎湃着中华的声音”,“澎湃”的“湃”字在这里应读pài,歌唱者却把它唱成了bài,令人哭笑不得。我们在听到这些被说错、读错或唱错的汉字时,要及时作出正确的判断,这对我们读准汉字字音有很大帮助。

3.必须多听、多说、多练,坚持听说训练相结合。听,指听别人说话,并养成耐心倾听别人说话的习惯。在听话过程中,听话者必须对别人说话的语音、用词、造句和内容的正确与否快速作出判断,包括对汉字的读音作出准确判断,把别人说错的字音立即纠正过来。例如:讣(fù)告、畸(jī)形、沸(fèi)点、咋(zé)舌、占(zhān)卜、逮(dài)捕,说话者很容易把它们说成:讣(pǔ)告、畸(qí)形、沸(fú)点、咋(zǎ)舌、占(zhàn)卜、逮(dǎi)捕,听话者应及时予以纠正。说,指说话给别人听,并养成说普通话的习惯。在说话过程中,说话者必须做到有中心,有条理,语句通顺,措词得当,尽量说对每个汉字的正确读音。对于一些难读字,应在声母、韵母和声调方面下功夫。说话者一旦发现自己的读音错误,应及时改正,千万不能拖延时间,以免误导别人。笔者认为,听话训练与说话训练必须紧密结合,相辅相成,才能相得益彰,全面丰收。听话能力与说话能力的培养并非一日之功,必须长期坚持训练,才能奏效。显然,要读准现代汉语中的字词,坚持多听、多说、多练,是一条行之有效的道路。

4.必须勤查字典、词典,经常做正音练习。有些汉字的读音很难掌握,我们必须养成勤查字典、词典的习惯,坚持正音训练,才能记住一些特殊字音。例如:禅(shàn)让、纤(xiān)维、阿(ē)胶、绷(běn溃┝场⑻幔dī)防、估(括矗┮隆⑴冢páo)制、翘(qiáo)首、猫(máo)腰、绿(lù)林、尽(jǐn)快、经幢(chuán溃、道行(hén溃、字帖(tiè)、胡同(tòn溃、佣(yōn溃┤恕⒐叭(xuàn)、叨(tāo)扰、皋陶(yáo)、于思(sāi)、病革(jí)、等衰(cuī)、强(qiǎn溃┢取⑽蛇(yí),这些词语中的注音字都是多音字,难读难记,但它们在这些词语中的读音是固定的,只要加强记忆,经常做正音练习,就能记住它们的正确读音。常言道: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我们要做学习上的有心人,平时注意积累语音方面的知识,坚持多读、多问、多查、多练,并通过持之以恒的实践,力求在实际运用中读准并掌握汉字。

讣告范文 篇四

你不要以为这些媒体的讣闻版只对大人物或名人感兴趣,他们对普通人也很关注。普通人的讣告,文笔更优美独特,《纽约时报》刊登过一则讣告:“减肥医师阿特金斯大夫,曾帮助过数量众多的女士,沉重打击了她们丈夫、情人的生活。不幸在结冰的人行道上滑了一跤,就此一命呜呼,再也爬不起来。为什么爬不起来?因为他体重300磅!”

《独立报》的一则讣告写道:“塞尔玛・科克,曼哈顿一家店铺的老板,精于为妇女选择尺寸最合适的胸罩,大多数的时候只需洞察秋毫地一瞥,从来用不着拿软尺比量,她由此名动全国。本周星期四,塞尔玛・科克死于西奈山医疗中心,享年九十四岁,胸罩尺寸34B。”

还有《每日电讯报》的一则讣告这样写

“珍妮特・施密德日前在维也纳去世,终年八十岁。她是一位职业口哨演奏者,出生的时候,她是个男人,曾在希特勒的国防军中服役、参战,后来在开罗一家医院做了变性手术。”另一则讣告写道:“比利・卡特日前去世,终年五十一岁。这位身材矮胖的先生是卡持总统的兄弟,酗酒成性,喝醉之后便坐在盛产花生的佐治亚州普林斯自家廊下的椅子里大发议论,每每让白宫尴尬不已。”

美国讣告界的传奇人物吉姆・尼克尔森,专为普通人写讣告,发誓“要在报纸上为他们争取权益,为版面和尊严而战!”他一写就是19年,曾为130OO多个人写过讣告。他说:“对待讣告,讣闻作者万不能掉以轻心,不能粗枝大叶,不能懈怠。也许这是你写的第一万份讣告。但对死者而言,他只有这一份,唯一的一份。”

讣告范文 篇五

例一(普通):“各位亲朋好友你们好,我是某某,家住哪里哪里。我家某某于×××年××月××日不幸逝世,于×××年××月××日下葬,望各位亲朋好友前来送某某最后一程,后面要署上名字和日期和地址。”

例二(官方):“讣告:××市原政协委员×××同志因病医治无效不幸于×年×月×日×时×分在逝世××市,终年九十岁。今定于×年×月×日×时在××火葬场火化,并遵×××先生遗愿,一切从简。特此讣告。××市政协。××××年××月××日”。

注意事项:

1、必须要写上你的名字以及住址。

2、要把去世的日期和下葬的日期写上,这样有利于亲戚朋友抽时间出来参加。

讣告 篇六

那年秋天,我大学毕业,兴高采烈地步入社会:去《博林顿日报》作实习记者。因为是新手,我只能报道儿童拼写比赛、婚嫁和讣闻。平淡如水的日子里,我对那些冲锋陷阵,冒险抢下重大新闻的无冕之王羡慕不已,尤其是每月获得“最佳记者奖”的同事,他们的经历充满了刺激、惊险和耀眼的光辉,与我的工作大相径庭。

一天下午,讣闻专线的电话铃声大作。“博林顿日报。”我拿起话筒机械地说。

“呃,你好,我……要发一个讣告。”对方似乎口齿不太伶俐。

翻开笔记本,我按部就班地问着写讣告栏目需要的信息:“逝者姓名?”做了两个月的讣闻,我已经驾轻就熟。

“乔・布莱斯。”

我有种异样的感觉,因为他和其他发讣告的人不同,态度既不悲伤也不冷漠,而是一种说不出的迷茫和绝望。“死因?”我又问。

“一氧化碳中毒。”

“逝世时间?”

隔很久,他才吃力地回答:“嗯,具体时间我还不知道……反正快了。”发音愈加含混不清。

电光石火之间,我猜到了答案,但仍故作镇定地问:“您的姓名?”

“乔……乔・布莱斯。”

虽然有思想准备,但心还是狂跳不止,我一边向同事做手势,一边竭力保持冷静。“乔,告诉我,一氧化碳是从哪儿来的?”

“我拧开煤气……没点火……我很困,还有别的问题吗?”他的声音显得疲惫不堪。我知道毒气已经开始起作用了,时间紧迫。幸好编辑注意到我的手势,向这边走来。我示意他不要说话,在笔记本上颤抖地写:“那人要自杀!”编辑马上会意,抄下来电显示的号码,用口型告诉我:“我去报警,尽量拖延时间。”

我的大脑随即飞快转动。一台生死大戏正在上演,而我可能掌握着剧情发展的重要的一环。我若失手,故事便成为悲剧。“非常感谢您的合作,但我还需要一些信息,您愿意帮助我吗?”我用最甜美、最缓和的声调说,尽量让乔在线上多呆会儿,保持清醒。我知道,一旦睡着,他就可能再也不会醒来。乔告诉我,他失业了,妻子因此离开了他。“活着……还有……有什么意思。”乔断断续续地说。

编辑向我点头,意思是警车已经出发。同事们安静而焦急地看着我。话筒那端的声音越来越难分辨。我闭上眼睛,想象自己坐在乔的对面,集中精神听他说话。1秒钟仿佛1小时那么漫长。我不时地说:“乔,我在听,请继续讲。”“……等……”“扑通”,乔好像摔倒了,话筒中一片死寂。我攥紧拳头大喊:“上帝,不要!乔,坚持住!”突然,我听到警笛声、救护车声、敲门声,随后是玻璃破碎的声音――救援人员终于赶到了。一个陌生的声音从电话里传来“我是警察。你是谁?”我把身份告诉他,然后鼓起勇气问:“乔怎么样?”

“屋子里到处是煤气,十分危险,我们要马上撤出。谢谢你及时报警,病人还有救。”我挂上电话,对着编辑只挤出三个字:“还有救。”顿时掌声、欢呼声从编辑部各个角落传来,我们相互拥抱、握手。

月末总结会上,总编宣布本月“最佳记者奖”的获得者是我!太不可思议了。看到我惊讶的神情,一个王牌记者说:“你当之无愧。如果那天是我接电话,我肯定不会注意到乔要自杀。”

“我也没做什么呀,只不过听他说话……”

那位资深记者微笑着拍了拍我的肩:“但是你的倾听中没有冷漠和机械,却多了一份细致和善良!”

单位职工讣告 篇七

我(单位)职工令堂因病医治无效,于___年___月___日时去世。全体职工定于___月___日___午___时到(地点)参加吊唁。特此讣告

_________(单位名称)

时间___年___月___日

单位职工讣告 篇八

×××厂老工人王××,因长期患肝硬化,经多方医治无效,于一九九四年元月五日上午九时二十分逝世,终年××岁。

王××自参加工作以来,工作一贯负责,积极肯干,多次被评选为先进生产者,深受全厂职工的尊敬和好评。他的`病逝,使我们失去了一个好。为了寄托我们的哀思,兹定于元月八日上午九时在本厂礼堂开追悼会,希王××生前好友届时参加。

王××治丧委员会

×××年×月×日

讣告 篇九

这对我们今天已七八十岁的人来说,是个鼓舞人心的启示和生动的鼓励!

现代科研表明,人体细胞分裂周期为2.4年,最多可分裂更新50次,所以,人的寿命可达120岁。又说,人寿是人成熟期的5~7倍,成熟期在20~25岁之间,所以,人寿在100~175岁之间。古人“度百岁乃去”离我们太远,科研结果太理性,而同时代仙逝者的实际享年则对我们更现实、更亲切,更具启发性、示范性和鼓舞激励的力量!

讣告能上电视报纸的,其生前大都显赫,至少是打江山建新中国的优秀战士。他们能寿命逼近百岁,我们普通老百姓“更能”!

为什么“更能”呢?

这些仙逝者,生前在身躯和心灵上受到的损伤和摧残是普通老百姓,如笔者之流,不可比拟的,甚至是想象不到的。在健康长寿的征途上,他们已在起跑线上落下差距!

以享年百岁者为例吧。他们三四十岁时饥寒交迫不说,或在枪林弹雨中肢体残损,甚至体内还嵌着弹片;或在敌人监牢里腥风血雨中留下残疾,脏腑破损,功能不全。健康状况绝对比百姓差。建国初三十年,今天运动,明天斗争,不是站队,就是划线,直到“文革”十年,身心受尽了摧残,也是难以言表的。而我们百姓相对“平安无事”。只是到了近三十年,他们与我们才欣逢改革开放,渐享太平盛世。休闲安静了,有暇顾及身体健康了,有时间和心思看病疗伤养生保健康了,他们又以革命的精神对待新的“任务”,而且完成得“漂亮”,达到了今天时代可能达到的最高水平,又给我们百姓树立了健康长寿的榜样,也提供了人生百岁的现实证据!

最新范文

猜字谜游戏答案(精选句子【精选3篇】10-27

美丽赞美诗【优秀3篇】10-27

经典童话故事《三只小猪》优秀5篇10-27

唐诗中的经典五言律诗(通用6篇)10-27

开笔礼最新4篇10-27

新年歌曲《新年好》歌词【通用5篇】10-27

四言律诗精选5篇10-27

七律古诗(通用40首【优秀8篇】10-27

老舍《骆驼祥子》主要内容【优秀5篇】10-27

杜牧诗句(优秀4篇)10-27

149 2401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