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俗习惯的作文 描写风俗的作文(9篇)

2024-03-19 09:17:57

在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最不陌生的就是作文了吧,作文要求篇章结构完整,一定要避免无结尾作文的出现。你知道作文怎样写才规范吗?如下是漂亮的小编为大伙儿整编的描写风俗的作文(9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端午节的风俗习惯作文 篇一

赣南农村过端午节除了吃粽子、划龙舟、门悬艾叶等等之外,那“逢青就是药”的药草也是蛮吸引人的。

大家晓得,农历五月初五端午节是夏季里最重要的一个节日,并且从20xx年起被列为国家法定节假日了。按一般传统的说法,都认为端午节起源是纪念古代投汩罗江而死的爱国诗人屈原的。但还有另一种说法是:端午节源于对恶日(也称“毒日”)的禁忌。因为时值农历五月,正是仲夏疫病流行的时节,俗称“恶月”(也称“毒月”),端午节这一天俗称“恶日”,正是“诸虫百毒尽消灭”的传统节日。针对五月恶月,在民间就会采取积极的预防措施,直到现在,还可以从端午节许多的习俗中,找出驱邪避毒的痕迹。在我们赣南客家人居住的地方,在端午前几个圩日,各乡镇集市中就草药成行成市了:有菖蒲、大叶艾、柴胡、小山楂、葛藤、七叶一枝花、活血藤、半夏、鱼腥草、左苏、钩藤等,各家各户都成捆地购置作家常用。还有不少人家也趁此时机购置些山药、小活蛇、蜈蚣、狗鱼,再配以人参、枸杞、杜仲、五加皮等中成药,用高度白酒浸制成独特的家用药酒,对风湿、跌打有奇效。到端午节这天,家家户户在房屋门口用葛藤沿大门悬挂,把艾叶、菖蒲、桃枝或草棘刺插在大门两边,意寓祛病除邪。许多农户家里均自配雄黄酒,全家大小轮流嘬饮少许。然后,由家中年长者将剩余的雄黄酒沿房屋周遭喷洒,重点是鸡舍、猪圈、茅侧等地,目的是防蛇豸。传说端午这天的午时,不论您在什么地方,只要随手摘一片草叶,用意念想象着它可以治什么病,绝对奇效。过端午节还有一个最重要的活动,就是洗药水澡:将菖蒲、大叶艾、柴胡、小山楂、葛藤、枫树挎、石板藤等熬成酱色的水,趁热洗浴,洗后也不能用清水冲洗,意欲洗除晦气、却病健体。端午节洗盆药水澡,洗盆药水澡,这既是一种客家人的风俗,也是一种节日固有的享受,更是一种客家文化的传承和熏陶。

端午节里药草贵。这里的“贵”并不是指价格,而是金贵、看重、珍视、宝贵的意思。村妇们上山采药草到圩上卖,也不是单为了那几块钱。你看那5块钱就可以买一箩筐的斩短晒制好了的金银花藤,采制者就连“临工钱”也是没有的,淳朴的人们将药草辛苦的从山上溪边采来,为的是让那些没有时间上山采药草的人能通过她们的劳动请得“药神”进家门而祛病除痛达到那种修善积德的境界,因此端午节在圩场岸口的药草交易卖方大都不会开很大的虚价,买者也无需使劲压价的,毕竟在端午节里药草贵,卖的是一种约定,买的也是一种虔诚。另外,客家人淳朴的药草图腾中还有一种说法,药草不能送人,没有出钱买的,就说明你心不诚,会没有药效的。

家乡的风俗习惯六年级作文800字 篇二

我的家乡在美丽的江南,那里山青水秀,民风纯朴,有很多有趣的风俗习惯,特别是过年的风俗历史悠久,让我既兴奋又热爱,既盼望又怀念,从不厌倦,从不遗忘。

我听大人们常说,在家乡,完整的过年是从腊月小年开始,到正月元宵为止的。每年过了小年,人们就开始紧张忙碌起来:打扫卫生、采购年货、装饰屋子、订新衣裳等等,直到大年三十,劳累了一年的人们,从四面八方回到家里团圆。据说,过年最重要的一环就是农历腊月三十,它可是新旧交替、辞旧迎新的关键呢。

大年三十那天,我们家全体出动,一大清早就出门买买买。女人们都得下厨,准备年饭,准备美味佳肴;男人们则在大门口“应战”写春联。因为我外公是个“老秀才”,德高望重,毛笔字写得倍儿棒,所以每年都有很多邻里乡亲排长龙请他写春联,以求来年大吉大利,子孙金榜题名。大人小孩争先恐后,空气里飘散着一股浓稠的墨汁和红纸的香味,家乡的年味多么激动人心啊!

中午时分,丰盛的饭菜就准备齐了,全家几十口人围坐在特大的圆桌旁,外公在大门口放了一大卷鞭炮,“轰轰隆隆……”惊天动地,趁着硝烟弥漫,外婆端着饭菜供奉天地,然后团圆饭就在喜气洋洋中拉开了序幕。大家你一言我一语,吃香喝辣,互相敬酒干杯,互相祝福勉励,喜笑颜开,气氛热烈,多么快乐而美好的时光啊!

这顿饭是一年来吃得最久的,要吃几个小时。吃完年饭,各家各户就开始贴春联,挂灯笼,红红火火的,在大门上还要绑上大蒜(大船)和大菜(大财),喻意“大船装大财”,新年发财多多,幸福安康。干完活后,大家就去洗澡,洗去一年的尘劳,穿上新衣裳,展望新年。小辈们满心欢喜,走街穿巷,去给亲戚长辈们磕头拜年,拿红包,拿压岁钱。天黑了就回家,一家人围火炉,吃夜宵,吃零食,看“春晚”,一直热闹到午夜,妇女儿童们才去“享福”(睡觉),男人们则留在厅里“守岁”(守夜),一直到天亮。

古老不变的过年风俗,表现了多么甜蜜的亲情和力量啊!我终于明白,为什么人们能够战胜困难?为什么人类能够生生不息?这就是答案!

家乡的风俗习惯六年级作文800字 篇三

春节是我国一个古老的节日,也是每年最重要的节日每逢春节来临时,家家户户都要打扫除、清洗各种器具、折洗被褥,窗帘,舒疏明渠暗沟。到处洋溢欢欢喜 干干净净迎新年的欢乐气氛。

打扫干净后又开始贴对联了。对联有很多种叫法。如:门对、春贴、对子等。它以工整,对偶、简洁,精巧的文字描写时代的背景。抒发美好愿望,是我国特有的文化形式。每逢春节,无论是城市,还是农村,大家都会精挑细选的选上一副大红春联贴在门上,为节日增添喜庆气氛。

重庆人也是非常讲究,像过年时都必须按照祖上定下的规矩做事,比如:初一不出门,初二初三走亲戚。初一不能打扫,还有过年时要吃汤圆,代表家庭团团圆圆,还有更重要的,那就是吃火锅,火锅可是重庆人的最爱了。火锅越红,代表着以后的日子红红火火,想到火锅一定不能忘掉鱼了,代表着年年有余。本来是年年有鱼,“鱼”与“余”读音相同,所以就是年年有余的意思。说道火锅你知道是怎样做成的吗?做火锅其实也不难。制作火锅的主料就是毛肚、牛肝、牛肉、瘦肉,还有一些蔬菜和佐料。佐料有:大葱、辣椒、姜末、花椒、盐等等。还有一种专门做火锅用的火锅底料。把他们炒一会,可见油是红的,烟也很呛人的程度时就放入汤,等到汤开了以后,你喜欢吃什么就放什么到锅里,熟了之后就可以吃了。看着火锅一层又一层的油,花椒浮在上面让人情不自禁的想吃,仅管它是那么的辣,那么的滚烫。

除夕晚上家家户户放起了自家的鞭炮,大街小巷都热闹极了。地上小孩舞着彩灯,在抬头向天空一看,烟花布满整个天空多么美呀!你要是在一定会忍不住想许个愿望。到了半晚12点时,鞭炮声更大了,让人无法睡觉。

过年过完后,就要去拜年了,一般都是晚辈给长辈拜年,去时买上拜年的礼物。则长辈们煮好了一桌香喷喷的菜。大人们举着酒杯大口大口的喝着,小孩们就大口大口的吃菜,大家在一起有说有笑的,开开心心!看吧!重庆的春节多么的热闹啊!长辈又纷纷给小孩们发了他们渴望了一年的压岁钱,为的就是在领到压岁钱那一刻满满的幸福感!孩子们高兴得又蹦又跳。

中秋节风俗习惯学生作文 篇四

我的家乡在盐城市大丰区,那儿美景如画,农业发达,虽然不属江南,但也十分富饶。

这次我又回到了家,此时正是中秋节,同时也是国庆节。重返家乡我感到非常亲切。这里的人依旧那么善良;月依旧那么澄澈;河依那么让人感到充满活力。所有的事物都让我倍感美好,我又见到了他们,又和他们团圆。这便是中秋节令我感触最深的--团圆中秋。难道不是这样吗?和自己最熟悉、亲近的人和物团聚在一起,难道不会令你感到格外温馨吗?我想无论是谁都会有这样的感觉。

自古月亮都象征着美好和团圆。古人对天上的一切事物都非常好奇,仿佛就连天上的一朵云、一颗星在他们的心中都被想象的非常神圣。月亮当然也少不了,它自然成了古人表达情感、给予寓意的重点对象。如嫦娥奔月的神话故事;如苏轼借月表达自己阔达的心胸。如王建赏着月,思着亲人和家乡。这些都是古人的幻想和情感,再加上秋天的丰收,让人们又觉得秋天的丰收,成果与月亮息息相关,便有了祭月。

家乡的祭月用家乡话叫"敬月光",我猜想了一下,大概是家乡人以为是月光照耀着五谷,换来了丰收吧。不管我猜想的是否正确,反正都是对"月神"的尊敬。敬月光与家人团圆赏月亮、吃月饼同时进行,准备一个小桌,摆上秋天成熟的一些水果:如橘子、苹果、柿子等,还有月饼和月光饼等,点上一炷香,再放鞭炮,便好了。

准备好敬月光后,家人们便开始聊天、品茶、吃月饼、赏月,一直到深夜有很人家还亮着灯火,整个夜晚都沉浸在水果香、香火香伴着的秋风中度过。

我觉得,中秋这个节日,无论是从团圆、神话、诗情和祭月任何一个角度来讲,都表达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所以人们会用很多的方式、习俗来表达对美好生活的赞美和热爱。

介绍一种风俗作文 篇五

按照老北京的老规矩,春节差不多在腊月的初旬就就开始了。在腊八节的那天家家都熬腊八粥,这种各粥是用各种米,各种豆,各种干果……熬成的而成的溶液产品的农业产品展览会。

当然,腊八蒜也是必不可少的。把颗颗洁白的蒜瓣放到醋罐里,封起来,为过年吃饺子做准备。到了年底,那些蒜泡的也色如翡翠,醋也有了些辣味,色味双美,带有辣味的蒜和酸中稍带辣的醋,拌着美味诱人的饺子,那叫一个带劲。

从腊八节开始,户户就拼命上年货,街上增加了货摊子――有卖春联,有卖年画,有卖鲜花……

在春节,孩子们都会来外面买零食,对于过年零食是必有的,美味的零食别提有多开心了。

哦!还有,孩子们都喜欢买小玩意儿,在货铺里买鞭炮,点鸣了他,噼里啪啦直响,欢乐的很。

要说最有封死的还是那美味的腊八粥:

花生糖炒栗子斗混合在一起煮成一锅,熬成腊八粥,出了锅,那些豆,栗子,枣已经变的软烂,并膨胀的“硕大无比”。盛上一碗满满的腊八粥,三碗不够吃,甜甜的腊八粥,吃在嘴里,甜在心里,那是家乡的美味。

一眨眼,春节便从我们眼前走过,小孩儿去上学,大人去做平常的事,好似春节只过了一秒钟。

春节,人们过的格外热闹。

介绍一种风俗作文 篇六

在我们顺平老家,过年前几天,家家户户都要做两件事——熏肉、灌肠,此后,在过年间的好几天都不再买肉、肠了。

要熏肉,就要先煮肉。提起要煮肉,就连一向晚起的我都会忍不住早早的爬起来,和姥姥一起回到老家。煮肉的时候要预备下的肉可多了,有五六十斤左右。

煮肉的用料其实很简单,葱姜,花椒,大料,料酒……用这几味最平常的东西就能煮出最鲜美的肉。煮肉主要靠时间——上锅煮肉至少也要五六个小时,靠时间让汤汁充分渗入肉中。这样煮出来的肉,滋味难忘,比平时的红烧肉、炖排骨不知好吃了多少倍。

肉煮熟了,就要准备“熏”。这熏是炭火盆里的火熄灭以后,再在盆口罩上铁丝网,把肉块一个个搁上去就可以了。这一切的流程走完了,只需把肉照上,坐等熏肉出炉即可。

说起另一味美食——灌肠,口水总是忍不住要飞流直下三千尺的。

肉末葱姜,油盐,红薯淀粉,加水搅拌在一起,再添些别的配料,做灌肠的材料就做好了。

灌肠的时候要用一个漏斗,让漏斗的漏口对准肠衣的开口,把馅料缓慢而均匀的灌进去。下锅煮,最少半个小时。

煮熟的灌肠鲜美可口,热乎乎的,又软又糯。留着灌肠在嘴里跳舞,咽到肚子里后还是有余香回味。

这一天富有意义的不仅仅是备下过年的荤食,也是孩子们的快乐日子。你想啊,在这一天里,老人们一边煮肉孩子们一边吃,为等肉出锅可以在锅旁一连坐上几个小时,足以看出孩子们是多么喜欢这美味的食物了。

要说熏肉,孩子们当是身先士卒。在火盆里的炭火还没有完全熄灭的时候,就有胆大的孩子坐在火盆旁,持着筷子,用火均匀地“烤”着肉,看着火舌一下又一下贪婪地舔着肉,那感觉真是无比惬意。烤着烤着,也许肉烤焦了,散发着若有若无的香气;也许筷子烤黑了,看着黑了一头的筷子哈哈笑着。

这一天,谁都很快乐。不仅是因为食物的美味,也是因为,这是过年的前奏。当老人们开始煮肉的时候,就意味着新年快要临近了。要赶紧准备不是吗?

风俗习惯作文 篇七

春节一般在农历十二月二十三日开始,这是一个小年。据说灶神向玉皇大帝报告了家族的善恶,并要求玉皇大帝赏罚他们。据说,重罪家庭寿命将减少300天,轻罪家庭寿命将减少100天。

24日打扫房间,25日做豆腐,26日切肉,27日杀鸡。二十八个来贴花。29、俗称“小除夕”,人们在这一天互访。农历十二月三十日是春节的高潮。除夕是指每年农历十二月初一的最后一天晚上,它与农历正月初一首日首尾相连,除夕中的“除夕”一词意味着“容易去改变”。除夕夜的意思是“月穷年过”。人们应该推陈出新。旧的一年将在这里消失,新的一年将在明年改变。这是农历的最后一个晚上。因此,这一时期的活动主要是除旧迎新,祈求救灾。春节的早晨,当门打开时,首先放鞭炮,这被称为“开门鞭炮”。爆竹声过后,地面一片破烂,红彤彤的,像云锦一样明亮,被称为“满屋”。这时,街上充满了吉祥和欢乐。

春节在第一个月的第15天正式结束。今天是元宵节。我们要过元宵节,吃元宵节,放焰火。最后,春节在烟花声中结束。

家乡的风俗习惯六年级作文800字 篇八

“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今天是__年__月__日,大家都知道今天是什么日子。今天就是大年三十。大年三十,是辞旧迎新的日子,到处洋溢着热闹的气氛。

“噼里啪啦,噼里啪啦、噼里啪啦。”

早上被一阵响亮的鞭炮声吵醒。我这才明白今天是大年三十。我十分的兴奋。家人们都在包饺子,我做什么呢?想着想着变不自觉的走到窗边。望到了小区中心广场上有几只舞狮,还有两个穿的“很红”的支持人。热热闹闹,快快乐乐。喜庆的气氛布满与中心广场上。

中午。大家都开始吃午饭。我匆匆地吃完了饭,期盼着夜晚的到来。

夜幕降临了,月亮冉冉升起,漆黑的天空上那调皮的小星星,正一闪一闪地眨着眼睛,偷窥着人们合家团圆地美好景象。在今天美好的日子里,__年即将过去,新年的脚步已经悄悄来到,今天就十除夕之夜,家家户户都张灯结彩,灯火辉煌。在大街小巷中,爆竹声声。好一派繁华的景象啊!终于到了晚上,我迫不及待的与家人出去看烟火。只见天空五彩缤纷,一颗颗五颜六色的火花撒满天空,时而如天女散花,时而如信号飞射,忽明忽暗,把夜幕点缀成鲜花的世界。后来,我看了许多烟花,有孔雀开屏,有海底珊瑚……个个都绚丽多彩,让人看得眼花缭乱,目不暇接。回眸向广场望去,转盘才叫美中美呢!转盘中间有一个特别特别大的灯笼,高足有五、六米。宽足有七、八米。灯笼中间是空的,里面有灯,外面也有灯。现在正值除夕之夜,所有的灯都亮了。放出耀眼的光芒,把大地照得如同白昼。特别是外面那一道道彩灯就像爬山虎的叶子,一顺朝下,铺得那么均匀,形成了一块巨大的灯肩,批扶于街中心。灯肩外面挂者无数的小灯笼。最外面挂者古代各式各样的铜钱儿。转盘的周围也是美丽多资的。左边是用黄色的灯一上一下扎成的金字塔,塔前还挂着一些红灯笼。右边是用各种颜色的灯和带子扎成的金孔雀。孔雀羽毛上的彩灯忽明忽暗,夜色之中宛如一把五彩洒金的大扇子在抖动,真是美不胜收。前、后两面都是用“喜”字串联成的弧线形的垂幕。幕前挂着一长串红灯笼,仿佛一条从天而降的神龙,十分威武。

快要到“春节联欢晚会”的时间了,我依依不舍地回到了家。看起了“春节联欢晚会”……

这就是我们家的大年三十,这一天让我至今难忘。

介绍一种风俗作文 篇九

提到年糕,在山间奔跑的大孩子,干农活的中年人,上了年纪的老年人都多多少少有吃过。

小的时候,买年糕的小贩都会骑着车 车上有一车年糕,走街串巷,在大街上喊“卖年糕了”听到的人就会跑到街上,买上一小块儿年糕,而现在却很少了,甚至是没有。大多数人都会去固定的。

年糕的由来大概很多人都不知道:远古时期有一种怪兽叫“年”,到了严冬季节年”饿得不得已时,就下山伤害百姓,攫夺人充当食物,使百姓不堪其苦。后来有个聪明的部落称“高氏族”,每到严冬,预计怪兽快要下山觅食时,事先用粮食做了大量食物,搓成一条条,揿成一块块地放在门外,人们躲在家里。而这种美食就是年糕。

关于年糕还有一个典故:春秋战国时期,楚国大夫伍子胥,为报父仇投奔吴国,意欲借兵伐楚。吴王不同意,便杀了吴王,率兵攻破了楚国京城,另立新吴王即位,伍子胥也受封申地。为防止侵略,伍子胥带人修起了著名的阖闾城。城修好后,他对心腹说:“我死后,如果国家遭难,人民受饥,可在城门下掘土数尺,自可找到食物。”不久,伍子胥遭陷自杀身亡。危难时,有人想起了伍子胥生前的嘱咐,于是暗中拆城墙挖地,原来城基是用糯米制成的人们用它制成一种食物,度过了难关。这种食物就是后来所说的年糕。以后,人们在腊月里,用糯米制成年糕,来祭祀伍子胥。

因为各地的口味不同,所以各地的做法也不同。我们河北人喜欢在蒸煮时加入大枣,红豆,绿豆。那样我们吃起来有种甜甜腻腻的感觉。

记得我第一次吃年糕时,买了一块儿带有大枣的年糕,我从小不爱吃大枣,可是吃年糕里的大枣给我带来一种不同以往的感觉,大枣去了核,而且被蒸的很软。里面还留有一些汁,一口咬下去,糯米入口即化,枣在口中嚼两下,一个字“甜”红枣是甜的,糯米是甜的,但我们小孩子就是喜欢吃这种甜食。

年糕的谐音便是年高,抑郁着明年能升官发财。

年糕不仅是一种美食。更是我们的美食文化,习俗。

最新范文

母女情深作文【精彩5篇】03-19

最新场控欢迎词顺口溜【优秀5篇】03-19

向解放军学心得体会(大全精选7篇03-19

我的新年愿望作文500字(优秀6篇)03-19

我的新年愿望作文100字精选2篇03-19

心情不好的个性签名 伤感 心情不好的个03-19

梦想作文400字(优秀4篇)03-19

暑假生活作文200字优秀8篇03-19

描写家的作文(优秀10篇)03-19

最新上海迪士尼之旅作文(精彩9篇)03-19

6 3745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