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之变 青岛之变作文通用8篇

2024-02-24 02:52:38

在平日的学习、工作和生活里,许多人都有过写征文的经历,对征文都不陌生吧,征文要求文面整洁干净,书写端正美观,字体清晰规范,标点准确无误。相信写征文是一个让许多人都头痛的问题,书包范文为您分享了青岛之变作文通用8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青岛之变作文 篇一

青岛是一个美丽的地方。这里红瓦绿树,蓝天白云,更有美丽的大海。

青岛最著名的海,便是栈桥了。望着无边无际的大海,我感到它是这样的美丽,波涛汹涌的海面像是被浪分成了无数个小碎片,在折射了阳光之后显得波光粼粼,十分耀眼。层叠起伏的浪花拍在沙滩上,“哗——”的一声便在浪尖上绽出无数的泡沫,在阳光的映衬下,显得是那么洁白,那么美丽,如同大海捧出的雪白色花束。令人深深赞叹于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之中。

刚刚拍击在沙滩上的浪花,转眼间就回到了大海中。这美丽的`泡沫过了一阵子便消散在沙滩上。说来也奇怪,刚才还是苍蓝的浪花,下一秒拍击在沙滩上就变成了透明、干净不含一丝杂质的清澈的水。马上,它又回到了苍茫厚重的大海中去。大海仿佛不知疲倦一般,卷起一朵又一朵的浪花拍向沙滩,海就在不知不觉间涨了起来,浪花变得愈发汹涌,更加猛烈的拍击沙滩。

一时间,如同千军万马般气势磅礴,我站在栈桥上望着这一幕,心中不由的有些发怵,生怕这海浪再大些,便将我从栈桥上卷下来,就从栈桥上退了下来。这样气势磅礴的大海,我还是第一次见。

过了半个钟头,终于退潮了。我望着琳琅满目的沙滩,不禁有些好奇,就壮着胆子走向沙滩,才发现,沙滩上原来只是退潮后留下的海里的东西罢了,最多的便是贝壳,海螺,海草之类的。便又回到了栈桥上。

这时,我才注意到,已是傍晚时分了,落日的余晖将一整片大海连同天空都染成了火红色,这震撼的一刻给了我我这次的海边之行一个华丽的落幕。

青岛是个美丽的地方,最美的,便是海了。

青岛之变作文 篇二

青岛,是一个美丽的地方,在这个地方,有很多著名的建筑。

你们知道“八大关”吗?你们知道它多大吗?他有——七十多公顷。在解放前,这里是官僚资本家的别墅。解放后,人民政府对八大关进行了全面的修缮,许多的中国领导人或者外国领导人都在这里下榻,这里就是最好的疗养院。

八大关的特点,是把公园和房屋融合在了一起,你想,你坐在屋子里的沙发上,时不时的飘来一阵清香,那是多么的沁人心脾呀!而且还能时不时的看到窗外的美景,啊!说到这,我都想进去住一住了!

八大关别墅区的特点之一是有众多国家的风格建筑,所以有“万国建筑博览会”的美称。这里集中了俄式,英式,法式,德式,美式,丹麦式,希腊式,西班牙式,瑞士式,日本式等20多个国家的建筑风格。哇!那该多美观呀!

八大关到处是郁郁葱葱的树木,四季盛开的鲜花,十条马路的行道树品种各异。如韶关路全植碧桃,春季开花,朝霞般的粉红;正阳关路遍种紫薇,夏天盛开;居庸关路是五角枫。秋季霜染枫红,远远望去,火红火红的`一片;紫荆关路两侧是成排的雪松,四季常青;宁武关路则是海棠……从春初到秋末,花开不断,所以,被人们成为“花街”。

“八大关”的建筑造型独特,风格名异,西部是线条明快的美国式建筑——“东海饭店”;靠近第二海水浴场,是解放后新建的汇泉小礼堂,采用青岛特产的花岗岩建造,色彩雅致,造型庄重美观;再加上一幢幢别具心裁的小别墅,使八大关有了“万国建筑博览会”的美誉。

青岛,还有很多著名的建筑,同学们,亲自去看看吧!

青岛之变作文 篇三

青岛是一座美丽的海滨城市,这里不仅有园林雕塑五月的风,还有运输物资的重要码头青岛港,青岛这个名字是由古代的一个鱼村青岛而得名,是指海湾内的一座小岛因为岛上绿树成荫郁郁葱葱所以得名青岛。

春天的五月的风是青岛的特色,在海边屹立的园林雕塑中,数它最能突显青岛蓝天、碧海、红瓦、绿树的特点该雕塑以青岛作为“五四运动”的导火索这一主题充分展示了岛城的历史足迹,深涵着催人向上的浓厚意蕴。雕塑整体与浩瀚的大海和典雅的园林融为一体,成为“五四广场”的灵魂,屹立在那。

秋天的八大关也是青岛的一大特色景观,八大关的。特点,是把公园与庭院融合在一起,到处是郁郁葱葱的树木,特别是秋天的银杏叶黄灿灿的,一阵风吹过,金色的银杏叶漫天飞舞,还有火红的五角枫,霜染枫红,平添美色。

栈桥作为青岛延海一线的标志,作为青岛的百年的标志,它始建于1892年,夏天的栈桥人流如织,而冬季的栈桥,晴空万里的周末,一群群红嘴鸥在空中飞舞,美不胜收。

很多人经常说,“青岛真美啊!”那么它美在哪呢?青岛之美,美在其形、其色、其神、其韵。青岛东接崂山、西傍珠山,两山对峙,中间断线而成胶州湾。老山西脉,迤逦蜿蜒,质地胶州湾东岸。天然造就了青岛三面林海,绵亘伸展的滨海丘陵地貌。市南海滨一代呈现“红瓦、绿树、碧海、蓝天”景色。楼舍依山而见,红瓦黄坪,绿树青山,高低错落,井然有序。

青岛之美,有待一个会发现美的人继续探索,要是有兴趣的话,可以来青岛自己探索哟!

青岛之变作文 篇四

青岛是一个靠海的城市,所以出去旅游当然少不了去海边了。

我们跟同旅行社先到了石滩,虽然没有沙子,但石头与石头之间的海水里却有很多的小螃蟹。看到别人在那捉螃蟹,我也跟着捉起来。我找到一根吸管和一个空瓶子,再把瓶子里灌上海水,然后在石头缝里仔细找了起来。咦,这块小石子怎么会动,仔细一看,原来是一只螃蟹。我知道蟹不待我,赶紧用吸管拨它背。它果然生气了,用螯夹住了吸管,我把它一拉,就上来了。可它硬不松开螯,刚准备把那只扒开,没想到它的另一只螯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夹住了我的一个手指头。我顿时感觉浑身力气大增,用最快的速度把两只螯扒下,连同蟹一并放进瓶子里。虽然我手指并没受伤,但我再也不敢捉螃蟹了。

下午,我们到了一片有沙子的沙滩,我一到那儿就如鱼得水,抓起了沙子就打涌上来的`海浪。有好几次浪很大,我把防线朝后撤了10米然后再打。浪很小时,我直接用沙团狂打,击退了海浪一次又一次的进攻。只有一次,浪来的速度太快,我还没有来得及打,它就把我建造的防水沙墙冲出了好几个大口子。我想了很久,终于想出了一个好办法。我一路飞奔,跑回车子拿了几个喝完了的矿泉水瓶,我把它们的盖子拧开放到一边,随后把空瓶子埋进离沙墙3米多的地方,那些浪想冲上来必须要经过它们,那些就会有很多水流进瓶子里,水攻势自然而然也会慢下来。

青岛是一个美丽的城市,令人流连忘返,如果有机会我一定要再去。

青岛之变作文 篇五

青岛是一个景色优美,物产丰富,有着美丽传说的海滨城市,不信,我讲给你听听。

青岛位于山东半岛南部,东南濒临黄海,东北与烟台市毗邻,西与潍坊市相连,西南与日照市接壤。

八大关是最能体现青岛的“红瓦绿树,碧海蓝天”的地方。春天,这里幽静清凉;夏天,这里百花绽放;秋天,这里红叶落地,好似在大地上铺了一层红毯;冬天,这里被大雪覆盖,好似盖着一层厚厚的银被。八大关的公主楼和花石楼是拍照胜地,一年四季都有很多影楼来这里取景拍摄。五四广场的灯光秀更是引人注目,远看那色彩斑斓的灯光,从一座楼宇瞬间就跳到了另一座楼宇,形成一幅幅美丽的`图画,晚上在海边吹着海风,赏着五四广场的夜景,也别有一番风味呀!

青岛还有很多特产,比如:青岛啤酒,崂山绿茶,高粱饴,海鲜……其中最出名的就是青岛啤酒和海鲜了。青岛有句老话:吃蛤蜊哈啤酒。青岛啤酒历史悠久,味道可口,平顺甘醇,一年一度的青岛啤酒节更是吸引全世界的游客来青岛一起畅饮。青岛海鲜鲜味十足,来到青岛的人一定得尝尝我们青岛的蛤蜊、螃蟹、黄花鱼、海螺……这些都是餐桌上必不可少的美食呀!

青岛也是一座历史名城,有保留完整的德国总督府,有老舍先生创作《骆驼祥子》的老舍故居,还有有着动人传说的石老人海水浴场,青岛的故事还有很多很多……

怎么样?听了我的介绍,你也赶快来青岛逛逛吧!

青岛之变作文 篇六

今年暑假我去了一个我一直想去的地方,大家想知道是哪里吗?就是美丽的青岛。

到了青岛的第一天我就迫不及待地去了海边,这是我第一次看见大海。妈妈问我感觉怎么样,我只是一个劲儿地点头,说不出半句话。

在青岛的日子里,爸爸妈妈每天都会带我去看潮起潮落,看那汹涌澎拜的大海。

日出的时候,海面上的薄雾给大地披上了一层轻纱。慢慢地,天边出现了一条淡淡的彩带,金黄的、橙红的',海水已经涌现出蔚蓝;白色的海浪像马群一样奔腾而上。不久,一轮红日从海面上冉冉升起。

中午的时候,太阳照射比较强烈,海面上波光粼粼,此起彼伏的海浪涌向海边,叮叮当当的声音就像大海里的精灵在细语。

傍晚的时候,太阳的光芒渐渐减弱,太阳沿着天际慢慢下滑,形成一条抛物线。

夜晚的沙滩上,到处都是走着、卧着的人影,说话声、欢笑声、唱歌声、嬉闹声,响遍了整个沙滩。

夜已经深了,我还躺在沙滩上赖着不走,仰望着那片墨蓝色的天空,繁星点点,是如此宁静。这一刻,我感到无比的放松,没有学习,没有考试,没有上不完的兴趣班、补习班。但现实是残酷的,明天我们就要回家了,还真是舍不得。

回程的路上,从窗户看着越来越远的海边,我仿佛又听到了那叮叮当当的海浪声。妈妈说,大海是一望无际的,是包容的,可以让人忘却不愉快的事,从此做个积极向上的人。

再见了大海,我还会再回来的!

青岛之变作文 篇七

暑假生活是多么丰富多彩,有的人看冰雕,有的去上海迪士尼乐园玩,有的人在老家抓蝴蝶,而我去了青岛。

那里的海非常美,早上,霞光照在海面上,顿时波光粼粼,海面上闪着耀眼的光茫,让人无法睁开眼睛,有许多人像侦探似的寻找着贝壳的蛛丝马迹,把沙子挖来挖去,可贝壳就像吃了隐身药似的,让人就算把沙子挖没了也找不着。海水渐渐地涨了起来,这时候应该可以游泳了吧。许多人下海游泳,总有旱鸭子留在海岸。突然,来了个滔天大浪,几乎所有人都落入水中,喝了一肚子海水,就连坐在游泳圈上的人也“难逃一劫”,就像鞭子一样,可是打在石头上毫无起效,石头就像全副武装的士兵,就算来一百个都打不倒,甚至上千个滔天大浪打它也不怕。

这里的海鲜也不错,有巨大的帝皇蟹,就脚上的肉也非常多,真是世界上最大的螃蟹大王,还有这里的铁板鱿鱼,又香又辣,使人胃口大开,几乎满大街的人都在吃,街上到处飘着浓浓的香气。还有这里的蟑鱼小丸子,香香脆脆的,让人看见就流口水。这里的'煎饼果子,独一无二的饼中之王,比披萨要美味(www.shubaoc.com)几倍。

这里有座名山,叫作崂山,这里树木郁郁葱葱,空气十分清新,小河十分清澈,天空十分湛蓝,漫山遍野种满茶叶,就像满满一地翠绿的玉。太阳暴晒着崂山,崂山被烤的热乎乎的,许多人在爬山,皮肤全部变红了,一个个汗流浃背,满头大汗,不过,来这里的人不计较这些,因为这里的茶香气扑鼻,也很好喝。

青岛之旅使我的暑假生活十分丰富,我爱青岛。

青岛之变 篇八

我们不妨回望康有为在青岛生前死后的关键时刻,感受这位硕学大儒、一代宗师的真实风采,以此观照中国百年的历史风云,省察康有为的辉煌与落寞、激进与保守,梳理人与历史的命运是怎样书写的。

康有为初次来青岛

历史与人的冥冥相遇

1917年,康有为第一次来到青岛。他积极参与了张勋发动的“丁巳复辟”,失败后不得已又一次出逃,逃到日本侵占下的青岛避难。此时的康有为,已经从的领军人物,蜕变为向后拉车、反对革命的保皇党。

康有为在1917年拥护张勋复辟之举,遭到世人的声讨。章太炎此前著文《驳康有为论革命》,此次又大骂康有为:“国之将亡必有,老而不死是为。”国学大师实在厉害,此联内嵌“有为”二字,寓意“国之将亡必有妖孽”(语出《礼记・中庸》),“老而不死是为贼”(出自《论语・宪问》)。熊希龄声讨张勋、康有为复辟逆举致各省电如下:

康有为乃一诈骗流氓,前借保皇之名,讹骗华侨数十百万。戊戌之事,卤莽灭裂,致使前清德宗困陷瀛台。口谈礼教,而身在美洲,以妾为妻,竟在耶苏教堂行礼。貌称君宪,而于乙卯西南之役,自矜有功共和。其顽钝,误人家国,清帝、张勋必皆为其所卖。比如此小人而谓能成大业,未敢信也。

在青岛的康有为一定感慨系之,百感交集。原来一呼百应、万众瞩目的“康圣人”,此刻,沦为政治闹剧中的丑角,遭到讨伐。康有为一生辉煌的起点,和青岛这座只有短暂历史的城市有着如此紧密的关系,青岛在他的生命历程中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他在历史中的坐标是由公车上书开始的,受到重用的契机则是德国军舰开进胶州湾。

1895年,甲午战败,康有为联合十八省的在京举人,呈献给光绪帝。1897年11月,德国强行占领胶州湾,康有为深感“亡国无日”,他又给光绪帝上书。光绪不甘做亡国之君,决心维新变法。历史一环紧扣一环,像多米诺骨牌反应,因慈禧太后的干预而流产,康有为流亡海外。康有为曾请著名篆刻家吴昌硕刻过一枚朱文小字印章,别开生面地写道:“维新百日,出亡十六年,三周大地,游遍四洲,经三十一国,行六十万里。”

海外历史学家唐德刚认为,如果康有为不是无视慈禧太后的存在并密谋要杀掉她,或许维新与变法能够采用温良的方式进行。如果德国没有占领青岛,如果康有为不采取激进的杀掉慈禧的措施,如果没有袁世凯的出卖,历史会被改写。可是这样的假设是毫无意义的,不知逃亡到青岛的康有为面对山海美景会作如何感想,有一点是肯定的,这位叱咤一时的风云人物,现在有点狼狈。他的乐趣是寄情于山水之间,他在欧美各国游历多年,一直有一个梦想,想办一所大学,青岛的山海风光绝佳,成为他考察的理想地点。

青岛是民国初肇之后前清遗老遗少的会聚之地,康有为来青岛,还有政治方面的考虑。他来青岛拜见自辛亥革命后即移居青岛的第三代恭亲王溥伟,“共商国是”。

康有为面对青岛胜景,发出“青山绿树,碧海蓝天,中国第一”的赞叹,赋诗道:“海上忽见神仙山,金碧观阑绚其间……楼阁倚山临海滨,碧波浩荡通天边。”康有为对青岛“青山绿树,碧海蓝天,中国第一”的赞美,后来演变为“红瓦绿树,蓝天碧海”,成为介绍青岛的名片。

康有为青岛置办房产

凶宅还是佳屋

1922年,中国从日本的占领下收回青岛的。1923年6月,康有为和三子同钱、四子同凝、八女同环重游青岛。感觉像是“重入仙山画里来”,康有为很想在这人间仙境找一栖身之地。胶澳督办赵炳琦安排康有为住在福山路六号(今福山支路五号)。康有为认为“屋虽卑小,而园甚大,望海碧波,仅距百步”,而青岛“风景极佳,盛暑不热” 。康有为看好了这座别墅的位置,夏天可以从上海来此避暑,先租后买,这座别墅比邻小鱼山,可在海滨漫步,可以观海听潮。

1924年,康有为花费一千银元买下了这栋三层的楼房。“园极大,价极少”,等于半买半送。在康有为的书信和诗歌中,都记录了这次买房的经过。“青岛此屋之佳,吾生所未有。假以有大学办,吾欲在青岛办之。”他写诗《得青岛德旧提督楼赋示曼宣婿及诸孙》,将此佳讯告诉女婿麦仲华及诸外孙。诗云:

截海为塘山作堤,茂林峻岭树如荠。

节楼旧日庄严地,今落吾家可隐栖。

诗中的“节楼”即德占青岛初期之旧提督楼。事实上,康有为买下的这座别墅不是什么德国提督的旧居,而是德国总督副官的住所。康有为的买房契约现在青岛市档案馆可以查到,原房主人的名字叫弗莱海尔・利利恩可龙。

康有为购得的这栋别墅有传奇色彩,传说以前有几位督军之类的人物住过此楼,多死于非命,被认定为凶宅。康有为擅长看风水宅相,经过一番察看,得出结论是宅地犯了“白虎衔尸”的格局,只要变化格局,重新修整,就能逢凶化吉。康有为自信能镇住凶宅,于是在院中加盖一座房舍,新植了不少花木。

除了上海的游存庐和杭州的一天园,康有为又在青岛喜添新居,清朝废帝宣统为他题写了“天游堂”,他悬挂在堂中,并将宅邸称做天游园,自称天游化人(有时在其书法作品中落款“天游老人”),书斋题为“解愠轩”。室内许多名贵的雕花红木家具、汝瓷和文房四宝等,均为恭亲王溥伟所赠。看来,在青岛,康有为真想做个“天人”。他打算把上海的房子卖掉,迁到青岛来住,遂接子女康同环、康同玲等以及大女儿康同薇的儿女在青岛栖霞路上的一所英国学校读书,康有为觉得青岛的学费低。

在青岛有此别墅,给人一种错觉,觉得康有为住在青岛的时间很长,其实,康有为在青岛的时间总共加起来,只有一个多月,这从康有为年谱中可以考证出来。

康有为得此佳屋,心情舒畅,他给友人的信中写道:“朝晖初上,林中爽气袭人,徘徊海水之场,巡行公园之路,波光云彩,花叶全香,万绿青英,沁人肺腑。恐昔日仙山楼阁亦比不及,诗人不足以形容之。”康有为所说的“海水之场”就是汇泉湾海水浴场,“公园”即中山公园,都是沿海幽静之所。即使今天,走在福山路上,也会感到康有为在信中描述到的美好与清新。康有为在青岛享有一生中难得的安宁和逍遥时光,可是,凶宅的传说像一个隐藏的幽灵,真相要等到三年之后才显示出来。

康有为一直想在青岛办一所大学,他看好了俾斯麦兵营原址。这与胶澳督办高恩洪倡议创办私立青岛大学不谋而合。听到这一消息,康有为十分兴奋。他在给友人的信中说:“吾拟开一所大学于此,就近收到万年兵营为之,亦相距数百步耳。扶杖看云之余,与天下英才讲学……”他随即将自己多年收藏的文物捐献出来,与高恩洪等名人所藏文物一起展出拍卖,将拍卖款作为办校费用。只惜乎民生日艰,拍卖会没有成功,再加上北洋军队驻守在俾斯麦兵营,他无力使军队搬走,只好放弃了在青岛办学的念头。

康有为在青岛时,时任胶澳商埠督办公署顾问和胶济铁路理事的陈干,其夫人杨紫霞在《我与康有为老师》文中记录有康有为的生活细节:“康老师一年四季洗冷水澡,我问他用凉水洗澡冷不冷?他回答说,这是自幼养成的习惯,不用冷水洗不舒服。康老师的身体很健康,他曾周游世界七十一国,见闻极广,每天给我们讲外国奇闻,我们听得津津有味,甚至连饭都忘了吃。康老师是保皇派,对慈禧太后恨之入骨,每每讲她都说其是大独裁者。只知个人享乐,卖国求荣,争权夺势,独断专行,是中华民族的千古罪人。”

陈干、杨紫霞夫妇知道康有为喜欢喝酒,爱吃糖醋鱼,他们以青岛特产加吉鱼招待康老师。鱼是刚从海里打来的,烹调后味道极其鲜美,康有为拍案叫绝,赞不绝口。“康老师住在我家期间,我们游览过青岛的风景名胜。如跑马场、五号炮台、前海栈桥、海水浴场、海滨公园等,康老师对青岛的天然风景之优美赞不绝口,认为此等胜景在国外也难得一见。”

1924年,康有为做成了一件事,就是在崂山支脉枣儿山选定了墓地。枣儿山,又名象耳山,因为西边山峰从侧面看很像大象耳朵。于是他把这块墓地作为自己人生最后的归宿。此时的他,决意终老青岛。客居青岛的时光,他登崂山,步海湾,观天象,赏樱花,所到之处必留诗行。至今,崂山太清宫里还藏有一块镌有他的五言长诗的石碑。

一杯致命的橙汁

食物中毒猝死青岛

1927年,北伐军正浩浩荡荡进军上海。为躲避北伐军的锋芒,3月18日,康有为从上海搭船赴青岛。

此十天前,正是康有为的七十大寿。寿筵当天,亲朋好友、门人弟子齐集上海“游存庐”为康有为祝寿。得意门生梁启超送来一副寿联:

述先圣之玄意,整百家之不齐,入此岁来,年七十矣!

奉觞豆于国叟,至欢忻于春酒,亲受业者,盖三千焉!

将康有为比喻成“至圣先师”孔夫子,极得以“圣人”自居的康有为的喜好。

康有为到青岛后,写信给夫人梁随觉,要求将吴昌硕、梁启超的寿联和陈三立、余肇康等人的贺诗以及屏匾送到青岛悬挂。这些礼物因邮路阻隔,收到太迟,未在天游堂挂出。

在一片热闹与喜庆中,康有为却感受到生命气息中的不安,种种征兆表明不祥的音符在隐隐作响。

据康有为女儿康同璧《南海康先生年谱续编》记载:康有为七十寿诞后,离开上海之前,曾亲自检点遗稿,并将礼服携带,临行前还巡视园中好几遍,说道:我与上海缘尽矣!然后把他的相片分赠给工友们,以作纪念,好像预知自己将永别一样。

康有为到青岛之后,写赐寿谢恩折时,未写数行就开始痛哭,写完后告诉家人说:“吾事毕矣!吾事毕矣!汝等可珍重此稿。”

3月29日,康有为来到青岛中山路上的粤菜馆英记酒楼,参加广东同乡宴。当他喝了一杯橙汁后,突然腹痛难忍,急忙回家。当夜呕吐不止,请了两位医生诊断,其中一位日本医生诊断为食物中毒。30日,呕吐了一夜的康有为感觉毒已清除,非常健谈,照例夜观天象。可是观看了没多会儿,突然独自大呼:“完了,完了!”之后,又说:“中国无我立足之地了,但我是不能死在外国的。”到31日凌晨5时许,康有为在门人李微尘的怀抱中,“七窍出血而死”,尸体不僵。

仿佛能够预知大限,使得康有为之死非同寻常,充满了神秘意味。康有为因一杯致命的橙汁而猝死青岛,为他的非正常死亡笼罩了一层疑云。他终究没有镇住“白虎衔尸”的宅相,在刚刚过完七十大寿之后,在天游园里与世长辞。在青岛从事林务工作的李可良,是在青岛秘密党部的执行委员,与康有为有交游,他认为“是国民革命军的胜利短促了他的寿命吧” !

1927年康有为逝世前夕,正值北伐军进入江浙,张静江任浙江省省长,曾以康有为“保皇余孽,占据公产”为借口,封闭康有为在杭州西湖边的别墅――一天园,后虽托人说情,也未有结果。康有为深知自己与人的种种过节,面对国民革命军的胜利,他心中惶恐不安。他的另一位得意门生刘海粟用言简意赅的一句话做了概括:“志不得酬,郁郁终于青岛。”

人们对康有为的褒贬不一,从李可良对康有为的印象可见一斑:

他名声这样大,岁数这样老,但仍然喜欢吹,譬如常说“小门生梁启超”,“墨西哥的某总统是我的至友”,“上海冒我名写字的人有四十个”和“我有世上无价的宝贝”之类。

……

天才,大胆,野心大,敢说敢做,是他一生的长处。敢言人所不敢言,如著《新学伪经考》、《大同书》之类。敢做人所不敢做,如以一微臣末吏竟敢离间光绪母子,主持“”之类。

粗心,大意,矜奇立异,自负太甚,是他一生失败的关键。

贪财,好色,虚荣心至老不衰是他的短处。

李可良是人,对于一个政治已失意的老人,“鄙弃之念并不少减”,显然有其偏见,但也道出了康有为某些真实的侧面。

八十年后,笔者参观康有为故居中康有为的卧室,看着他生前用过的器具,以及他游历欧美带回的摆件,想象当年哲人其萎、山颓木坏的那一刻,感到历史的诡异与人生的无常,耳边响起美国汉学家费正清对康有为的评价:“把进化和进步的思想、全世界都在风起云涌的思想,同中国的古典传统结合起来……领头打开了一个现代的突破口。”康有为尽管晚年倾向保守,但他有一代哲人之风范和气象,是那个时代的先知先觉者。

康有为之死谜团解析

众说纷纭谜团笼罩

康有为在青岛离奇死亡,史学界众说纷纭,至今仍是一谜。关于康有为之死,目前,有四种说法。

一、特务下毒。康同璧认为父亲是“被人在食物中投毒而导致死亡”。据康同璧的女儿罗仪凤的一份交代材料所记,康是被特务下毒害死的,这种说法迄今未见任何其他史料记载,但因系康氏后人自述,有待史家考证。

二、慈禧太后生前所遣杀手下的毒。据说,失败后,慈禧曾派出四个刺客出京刺杀康有为。其中一人叫巫仿,慈禧曾赐给他白银十万两,命他秘密出京,刺杀康有为,杀康之后,另有赏赐和晋封。此后的二三十年间,他一直在寻找机会刺杀康有为,终于在青岛成功。1904年,慈禧七十大寿之时,下诏赦免了一大批戊戌获罪人员,但不包括康、梁,可见康有为一直未被慈禧所原谅。但此种说法也有值得商榷之处,因为康有为晚年支持清室复辟,时的恩怨已发生变化。

三、食品不洁引起的食物中毒。康有为的另一位女儿康同环对此两种说法都不赞同。她在《先父的墓碑》一文中这样写道:“康有为卒前挣扎痛苦,七窍都有血渍,当然是中毒的现象。不过所谓食物中毒,可能是英记酒楼的食品不洁所致,未必是因为政治斗争而牺牲的。”很多史家持这种观点。

四、康有为是被日本人投毒害死。这个观点是康有为的弟子吕振文的后人提出的。当时英记酒楼的同乡宴请,吕振文也在座。康有为喝下橙汁后腹疼不已,还是吕振文用马车将他送回寓所。直到几十年后,吕振文才向儿子透露了实情:他是从日本天皇身边的人那里得到的确切消息,康有为是被日本人毒死的。因为康有为始终不同意溥仪跟着日本人走,还曾一度与溥仪一起和日本天皇对抗。为此,日本人一直怀恨在心,终于置之死地。具有嘲讽意味的是,吕振文于1938年日本第二次侵占青岛时变节当了汉奸,成为日占当局控制下的青岛治安维持会九名委员之一。

康有为之死多数人认定与中毒有关。但是否有人故意下毒,出现了上述种种猜测。

康有为生前自选墓地

吕振文撰写碑文

一次偶然的崂山之游,让康有为决定了自己的归宿。康有为在崂山太清宫听老道长讲起崂山的风水,说这崂山是“神窟仙宅”,当年唐玄宗曾派方士到崂山炼丹,并将崂山改名为“辅唐山”,还让方士为他在崂山寻找“风水宝地”;中国第一个女皇帝武则天,晚年也曾来崂山游览,看上了太清宫东面的一块“天子宝地”,想死后葬在这里。只是她回京后,尚未及派人到崂山修建陵墓,便一病不起,未能如愿……老道长的话,坚定了康有为在崂山上寻找“风水宝地”的决心。

1924年春天,康有为和他从南方请来的风水先生在河南村附近的枣儿山勘察,并选定了墓址。枣儿山,又名象耳山。康有为花了四十块大洋买下墓地,并在枣儿山“凤凰”头部“凤穴”的最佳位置堆了一堆石头以作标记。但是,由于当地村民经常上山搂草堆石,真假难辨,实际的墓地位置出现偏差,墓穴是用炸药炸出来的。后来,墓穴转移到有土的地方。

康有为去世多年之后,他选墓地的经过在民间流传。有一位当地的长者告诉笔者:“康有为选的墓址,的确很神,他能掐会算,就他选的墓址是软土,周围都是石头。听老人说,他是带着南方的风水先生来考察的,风水先生拿着罗盘,定方位。那天下着雨,康有为坐在轿子上,被人抬着。”

1927年康有为去世后,殡葬场面盛大,几匹马拉的车将棺材拉到山下。因为山势陡峭,只好用人力将棺材抬上去。出殡的马车前面有一种架子装饰的“罩”,前面扎一个大花头。当时康有为的子女身穿孝服,脚穿草鞋,为康有为送葬。安葬之后,康的子女就把草鞋扔掉,光脚走回家,以表孝意。次年清明节,康有为之子康同凝来青岛扫墓。康有为去世后三天,他十二岁的康同令亦夭殇,于是,同葬于他生前择定的墓地。

康有为去世两年后,吕振文立一碑,高六英尺,宽二英尺半,中书“南海康先生之墓”。碑文刻于碑阴,十四行,全文四百六十一字。碑文记录了康有为在青岛去世的情形。

很多文史资料都提到,康有为埋在象耳山是“暂厝”,康氏后人想把墓迁走,后因抗日战争未果。1943年,万国道德会重修墓园,举行公葬典礼,这是在日伪时期,也是点缀太平。

康有为的身后事

变革者的历史宿命

死,对死者来说,是永远的终结。但对叱咤风云的历史人物来说,就未必是结束。或许,这是另一种开始。

康有为懂堪舆之学,认为自己是一粒“糠”,他的墓穴必须躲进天下无敌的大象耳朵(象耳山)里才能获得安宁。其实,再伟大的历史人物也不过沧海一粟,康有为狂傲时为“康圣人”,谦卑时是一粒“糠”。可是,这一粒“糠”绝对没有料到死亡之后还会遭遇狂风暴雨,康有为的坟墓在“”中被掘,这一切是打着革命的名义进行的。

1966年8月,青岛市第五中学红卫兵扛着红旗,路上喊着“破四旧立四新”等口号,到康的墓地掘坟开棺。据目击此过程的人事后回忆:在掘开后的墓里面,有一个照壁似的石头墙壁,高约一米五,上面有四块独立的石头,刻有“国学大师”四字,每个字上都涂了红漆。在石拱门上镶嵌着一块拱形石碑,高约八十厘米,厚约三十五厘米,黑色,学生将此碑左上角砸掉,钻入之后,整座墓穴才被打开。棺木为红松,约四厘米厚,带有搬动用的扶手,棺材被打碎,暴露出白骨。康有为夭折的十二岁的尸骨未动,仍丢在墓穴内,学生从墓中拿出一串珠子,一把金锁,这把金锁是美国华侨送的,正面刻有“先天下之忧而忧”,背面则是“国学大师”,康有为左右手中均有一枚金币,一枚为日本金币,另一枚为印度金币,墓中还有一枚玉佩。学生将康的骨头扬了一地。当年康有为墓穴出土的随葬品,如今有一部分在康有为纪念馆展览,还有一部分在库房。

待康有为的头骨被掏出来之后,红卫兵们把它绑在木棒上,游街示众,并高喊“保皇派的祖师”。忙乱中还丢掉了下巴骨!当时的一位目击者在接受笔者的采访时说:“他们用铁锨把康有为的头盖骨装进了翻斗车,从南庄经河南、河北到李村,就游街去了。”多年之后,台湾省的学者李敖将这个细节写进了他的小说《北京法源寺》。

历史之无情如是,“”中,红卫兵同样掘开明朝名相、实施变法的张居正的坟墓,其骨被焚。中国历史上主张变法的人物,其命也惨,其运也背,即使如张居正者,生前享尽荣华,死后惨遭清算,遭到历史最严酷的惩罚,令人不由不相信,中国历史上的变法者有一个无法打破的宿命。

最新范文

人物特点描写作文优秀7篇02-24

稚子弄冰作文优秀3篇02-24

新年的第一天作文400字精彩7篇02-24

有关十年后的我作文(优秀10篇)02-24

运动让生活更美好的作文400字(精选4篇)02-24

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作文精彩3篇02-24

那一次我认识到知识的力量作文优秀10篇02-24

忍不住作文(5篇)02-24

清明作文(优秀10篇)02-24

闯祸了作文【优秀3篇】02-24

6 3561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