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定的锡兵 关于我心中的中学作文(优秀5篇)

2023-12-02 14:50:44

当赏读完一本名著后,大家心中一定有不少感悟,这时候,最关键的读后感怎么能落下!那么你会写读后感吗?书包范文小编精心为小伙伴们分享了关于我心中的中学作文(优秀5篇),希望能够给您的写作带来一定的帮助。

我心中的中学作文 篇一

大平原、大草原、大戈壁,古歌仿佛从诗歌源头沉吟起来:“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这便是北方。北国,是我梦中理想的境界!

南方、北方迥然不同。南方春雨里的杨柳像美女飘洒的青丝,而北方西北风中的白杨像壮汉冲冠的怒发;南方的雨流进长江里,长江岸边腾飞起孔雀和凤凰,北方的雪融进黄河里,黄河岸边行走着牦牛和骆驼;南方的长江像女儿,是凤的传人,北方的黄河像男人,是龙的子孙。在杏花春雨小桥流水里,南方才子划船、吃茶、提笔赋诗,长河落日大漠孤烟中,北方将士骑马、饮酒、桃园三结义。如果说江南具有阴柔的美,那么,北国则拥有阳刚的美。

落雨的南方,柳永和杜牧的南方:“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落雨的北方,岑参与王翰的北方:“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北方总是落雪,雪落在黄河风陵渡,落在乾陵黄土塬下、边关烽火台上,覆盖着平遥老宅、大寨梯田、黄土**。覆盖着嘉峪关、准噶尔、柴达木、****,还有渭河、黄河、塔里木河,天山、昆仑山、祁连山、喜马拉雅山。

北国的雪景历来为豪放派的文人墨客所称道。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的豪迈;也有“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的奇妙;更有“山舞银蛇,原驰蜡象”的壮观。我总认为雪是北国跳跃的精灵,纯洁的象征,可以洗濯世间的污浊,心灵的肮脏。大雪过后,银白色的世界,活似童话的世界。厚雪掩盖了土地,却无法掩盖生命的枝桠!

更出奇的是吉林雾凇以其“冬天里的春天”般诗情画意的美,同桂林山水、云南石林、长江三峡一起被誉为*四大自然奇观。

风也是北方平原地区最常见的,通常以迅猛急速为特征,像一匹脱缰的野马。经过了狂风的抽打,撕扯,北国大地充满生机,北国人民充满顽强的抗争精神。

南北地理不同肯定要造成生理差异,进一步会影响到思想文化和人的气质。

南方多二胡、洞箫,而北方多琵琶、唢呐;有人在南方演奏“梅花三弄”“二泉映月”时,而有人却在北方弹唱“阳关三叠”“十面埋伏”。听人说,在胡天八月即飞雪的天空下,秦腔总是如狼烟般冲天而起,高亢悲愤的嗓音如暴风雪般抽打得人的脸与心像刀割一般的痛。北国人敢扯开喉咙歌唱,敢恣情肆意地痛哭,无遮无拦,无拘无束。学习以及永不满足是他们前进的力量源泉。他们总感觉自己并没有做到完美,还需要不断的改进,用独到的眼光和拼劲儿引领着北国的发展。手掌擎起希望,困难踩在脚下,不管风吹浪打,胜似闲庭信步,因为他们具有与天斗,其乐无穷,与地斗,其乐无穷的英雄气概,有挥之不去的毫不言败的****!他们的奋斗追求,迎来北国日新月异的变化。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谁人不知,仅两年间***上又架起了两座长虹!日益美丽的江城,正张开双臂迎接着五湖四海的宾客!

万里长江横渡,极目楚天舒。北国,是我心中永远的爱恋!

坚定的锡兵 篇二

作战英勇,人称“小钢炮”;被诬“吃喝委员会”,挺身相救

1930年6月,指挥红1师攻打平汉路广水以南一个叫杨家寨的敌人据点,歼灭地方军阀郭汝栋部两个连。然后,红军又利用郭汝栋急于复仇的心理,在杨家寨以东之杨平口设伏。敌人一个团气势汹汹地闯过来,一声令下,部队上下同时冲向敌人,敌人被压缩在一个高地负隅顽抗,密集的子弹像雨点一样嗖嗖飞过。陈锡联第一次参加这样大规模的战斗,心里有些害怕,趴在地上不敢动,班长孙玉清鼓励他说:“小陈,不要怕,跟在我后面,学着我的样子,往前冲!”有班长在前面,陈锡联胆子大了起来,学着孙玉清的样子,弓着腰,手里拿着一把大马刀,嘴里大喊:“冲啊!冲啊!”随着大部队冲上了高地。杨平口战斗,红1师毙、伤、俘敌人数百并生擒敌团长,取得了鄂豫皖红军首次全歼敌人正规军一个团的大胜利。这时,陈锡联参加正规红军不到半年。

这几仗下来,陈锡联在红1师中出名了,被战友们冠以“小钢炮”。他回忆说:“在这几次战斗中,我因冲锋在前、打仗勇敢而受到营、连首长的表彰。有一次,营长高汉楚在战后讲评时说:‘小胖(陈锡联小名)人小志气大,打仗很勇敢,就像一个小钢炮!’‘小钢炮’是当年红军认为最厉害的武器。营长这么一说,大伙都不叫我‘小胖’而喊我‘小钢炮’了,从此,‘小钢炮’这个绰号就在部队中传开了。”

因作战勇敢,陈锡联很快当上了班长。1930年10月,红军攻下光山县城后,陈锡联在街上遇见了老班长孙玉清,不想,这一平常的战友相逢却引起了一场麻烦。陈锡联回忆说:“他见到我,也很高兴,拍了拍背的匣子枪说:我当连长了。他看我生活很苦,就说:我还有几个钢板,明天早上请你们吃点东西。于是第二天一早,我就叫上班里的十几个伙伴,孙玉清拿出几个钢板,我们大家也凑了点,在街上买了几根油条和一碗鸡血汤,每个人都尝了尝。就是因为这件事情,按照的‘肃反’政策,我们就成了‘吃喝委员会’的成员。因为我是班长,所以他们就要来抓我。”“那个时候,谁要是被扣上‘吃喝委员会’的帽子,抓起来就不得了。就在这时,军长视察部队到了我们团,有人向他汇报了这件事。”听说有“小钢炮”雅号的陈锡联被抓,发火了:“几个小孩子,家里穷,跑出来参加革命。肚子饿了,在一起吃点东西嘛,什么‘吃喝委员会’!抓了的,放掉!没有抓的,不许抓!徐老总发了话,那些人不敢不听,就没有再来抓我。”对的救命之恩,陈锡联终生铭记:“搞的‘肃反’,师、团的干部被杀的不少。如果不是徐老总保护,我一个小班长,说杀也就杀了。”

1990年9月,病危,陈锡联急匆匆赶到医院,望着病床上已经昏迷的老首长,他热泪盈眶:“徐老总啊,战争年代你救了我一命,现在我真想救你一命啊!”

不识黄金为何物,却视人才如珍宝

1933年10月,时任红三十军第88师第263团政委的陈锡联,与兄弟部队一起打进了四川土军阀刘存厚盘踞的达县,缴获了刘存厚经营多年的兵工厂、被服厂、造币厂等。红军官兵从来没见过这么多好东西,白花花的银圆、黄灿灿的金砖,看得大家眼花缭乱,还闹了不少笑话。有的战士把蜡纸钉起来当笔记本,但由于蜡纸光滑,怎么也写不上字,就报怨说:反动派造的纸,也沾染了反动性!有的没见过牙膏,放在口袋里当糖吃。陈锡联也同样闹过笑话:他见过银圆,但没有见过金砖,把金砖当成了铜块子。晚上睡觉,床铺不稳当,他就把一些金砖垫在床铺底下。第二天,红30军政委李先念和总经理部(即后勤部)主任郑义斋来到陈锡联住处。郑义斋看到陈锡联床铺下垫着许多金砖,大吃一惊。他拿出一块,发起了脾气:“你怎么搞的,这么贵重的东西不上缴,竟然藏在铺底下!”陈锡联莫名其妙,不以为然地说:“这有什么可藏的!都是些铜块子,还有好些个都让我们扔进粪坑里了。刘存厚的这些破烂玩意儿,用它来垫垫床铺,有什么大惊小怪的!”郑义斋连连摇头:“可惜呀!可惜呀!你知道这是什么吗?这是黄金,是金砖啊!同志!”陈锡联这才明白郑义斋为何生气,不禁有些难为情。李先念感慨地对他说:“锡联啊!你和我一样,只听说过金砖,但不知道就是这玩意儿。今天真是开了眼界!”随即,陈锡联、郑义斋召集人,把散落在各个角落的“铜块子”收集起来,并把扔到粪坑里的也打捞上来,全部上交给了总经理部。多少年后,陈锡联一提起这事儿,还感到十分好笑。

1935年7月,为接应中央红军北上,红四方面军西渡嘉陵江,开始长征。时年仅20岁的陈锡联担任红四军第10师师长。在运筹帷幄下,他指挥红10师一路夺关斩将,为红四方面军与中央红军首次会师开道。李先念曾一语双关地说:“红10师好,红运当头,事事如意。”1936年9月,在经历错误路线折腾后,陈锡联所部在四川懋功(今小金县)率先同中央红军二度会师,为红军三大主力最终会师拉开帷幕。

别看陈锡联视不识金砖,但对人才他却视如珍宝。对有发展前途的年轻干部,他着力培养。对此,与他“相交60余年、情深谊笃”的李德生有切身感受:陈锡联任红10师师长之初,“我受错误路线残酷迫害,被撤销党内外职务、,于(四川)甘孜整编过程中调到红10师交通队当传令兵班长,认识了师长陈锡联同志,从此两人开始缔结长达60多年的真挚友谊。想当年,陈锡联同志英姿勃发,风华正茂,声名显赫,但身为一师之长从不摆官架子,长征途中、战斗间隙、宿营以后,有空就和我们传令兵谈心聊天,传授战斗经验。当他得知我遭受迫害的不幸之后,马上找我谈话,了解详情,鼓励我放下‘包袱’,战胜挫折,轻装前进。此后,他一直对我非常关心,非常信任,给予了很多的关照和帮助。”

陈锡联之所以爱护、培养李德生,是因为他看准李德生是个可造之才。在陈锡联的爱护、培养下,李德生成为开国少将,后来又担任过司令员、司令员、军委总政治部主任、中共中央副主席,为人民军队的建设作出了许多贡献。

有吃肥肉的胃口,更有啃骨头的劲头!

1938年3月,八路军第129师首长、邓小平采取“攻点打援”之策,在山西境内取得神头岭大捷。陈锡联时任该师第385旅第769团团长,刘邓部署第769团为左翼队,其一部于16日拂晓前袭击日军的重要补给线――邯(郸)长(治)大道上兵站集结地黎城,成功诱使潞城之敌越神头岭来援,1500余日军落入刘邓圈套,仅有100余人逃生,80多名日军被俘,这就是著名的“神头岭之战”。神头岭从此成了日军丧魂落魄的“伤心岭”。不过,给兄弟部队创造了战机的第769团,本身战果却不大。因此,陈锡联和部下有些“抱怨”:“光啃骨头,没有吃上肉!”这种“抱怨”是难得的士气,邓小平岂能不知,他公开放话:“陈锡联这门‘小钢炮’不会闲着,总有他开火的时候。下次让他吃肉,但啃骨头的劲头不能丢!”

仅仅半个月,邓小平就让陈锡联扮演了歼敌主角。

“神头岭之战”后,日军一面积极攻夺晋东南城镇要地,一面沿邯(郸)长(治)大道长驱突进,很快进占临汾。一时间,从邯郸到长治及从长治到临汾的公路,成为侵华日军为进犯黄河各渡口部队提供后方支援的重要交通线,运输十分繁忙。根据掌握的敌情,、邓小平、决定:以主力于涉县西南的响堂铺,伏击敌往返的运输部队,断敌前方补给。具体部署是:以第769团主力和第386旅的第771团负责歼敌,预伏于响堂铺公路南北;以第386旅的第772团负责打援,并掩护伏击部队侧后的安全。受命后,陈锡联进行了简单的动员:这次,我们第769团大部参加攻坚,小部参与阻援,别在386旅兄弟部队面前丢人。话音一落,全团鼎沸:绝不会丢鄂豫皖红军的脸。为了兑现承诺,邓小平亲赴第769团鼓劲:“上次神头岭战斗,让你们袭击黎城,你们还对师里有意见,说‘光啃骨头,没有吃上肉’。这次可是块大肥肉,但肯定连着硬骨头;没有啃骨头的劲头,这肉很难吃下去哟!”说完,他意味深长地冲陈锡联看去,陈锡联马上立正敬礼:“请政委放心,保证完成任务!”

1938年3月31日9时许,日军辎重部队汽车180辆及其掩护部队进入伏击圈,邓小平和副师长命令第771团放过前面100余辆汽车,让其进入陈锡联的第769团主力伏击区。待其余汽车全部进入伏击区时,邓、徐下令发起攻击。敌人辎重汽车180辆绝对是块“大肥肉”,但护送部队也绝对是块“硬骨头”。八路军伏击部队和护车日军这次是针尖对麦芒,硬碰硬。激战两小时,八路军最终共歼日军少佐以下400余人,毁敌汽车180辆,缴获长短枪130余支、迫击炮4门,是为著名的“响堂铺之战”。其中,仅第769团就干掉日军汽车100辆。庆功会上,邓小平称赞:“陈锡联有吃肥肉的胃口,更有啃骨头的劲头!”

事实上,陈锡联不仅攻坚有啃骨头的劲头,防守也有硬骨头的精神。1940年8月到12月,陈锡联率部参加著名的百团大战,在正太铁路西段进行破击战,重点破击阳泉至榆次段。战役一发起,他就指挥部队抢先占领了狮垴山。狮垴山高踞阳泉城西南,貌似一头威猛的雄狮逼视阳泉,扼守正太铁路咽喉,能否控制狮垴山是此役成败的关键。为夺下狮垴山,驻阳泉的日军旅团部倾巢出动,几架飞机不断低空轰炸扫射,施放毒气;同时地面部队轮番猛烈攻击,一边前进一边构筑工事,与八路军展开反复争夺。陈锡联亲临前沿,指挥部队寸土必争,与日伪血战6昼夜,最终截断了正太铁路,有力地掩护了破路部队翼侧的安全。从游击战到阵地战,陈锡联令日伪哀叹:陈部变得越来越硬了。

重视理论学习,善于从战争中学习战争

陈锡联文化水平不高,之所以能成为人民军队中有勇有谋的名将,除了他过人的悟性外,主要还是靠他的刻苦学习。

在紧张的战斗生活和艰苦的斗争环境中,陈锡联利用一切机会向周围的同志请教,用石子、瓦块、小木棍在地上习字,不长时间就能读书、看文件和报纸了。平时,他总是把笔记本装在身上,随时记下学习心得、作战经验和国内外大事。1939年,《新华日报・华北版》记者到部队采访他,时常看到他在紧张的作战间隙凝神桌前,阅读马克思主义理论书籍,或在小本子上记写心得。记者感慨地写道:“八路军是一所伟大而实际的大学。这里,理论的花朵真正从实际的土壤里培植出来。多少埋藏在地下的天才,人民的天才,由于得到充分的阳光与素养,而发荣滋长。陈锡联将军便是其中的一个。”

作为军人,陈锡联不但重视理论学习,还十分善于从战争中学习战争,努力掌握革命战争的规律。幸运的是,他曾长期在、、邓小平、的直接领导和指挥下工作。这些首长经常用十分通俗的语言向干部传授军事思想和战略战术原则,使他获益匪浅。尤其是,更是他的良师,他曾经谈到:“元帅就军事思想对我的谆谆教诲,使我思之深,感之切,闭目可观,侧耳可闻,终生难以忘怀!”的有关军事著作,他爱不释手。《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抗日游击战争的战略问题》、《论持久战》等,他经常带在身边,一遍又一遍地悉心阅读。每次战役战斗之后,他都结合学习军事思想,及时写出作战报告,分析战术得失。只要条件许可,他都会带领各级指挥员重返战场,将作战经过进行“复盘”,从中研究改进战术。在此过程中,他所指挥的部队形成了打一仗进一步的好作风,干部的军事素养和作战指挥艺术得到不断提高,成为一支攻必克、守必固的拳头部队。

1943年8月,陈锡联赴延安,进入中共中央党校学习,这是他有生以来第一次走进学校。对此,他回忆说:“由于整天行军打仗,学习文化的时间很少,认识的字有限,只能看一些简单的电报、战斗文书,大篇的文章就不行了,因此在党校学习期间,我非常珍惜这次机会,如饥似渴地读书、学文化,从不懈怠。遇到不认识的字、不理解的概念,我就主动向老师或老战友们请教。在读的著作时,遇到不好理解的地方,我就向请教。”“记得我第一次当面向请教,是和陈赓同志一起去的www.shubaoc.com。陈赓和很熟悉,我因为是和初次相见,心里感到紧张,所以就约了陈赓一起去。……从椅子上站起来,非常热情地和我拉手,说:‘哦,你就是陈锡联,听说过你的名字。……’还关切地询问我的家庭、生活和学习情况。谈到学习,我就接过话茬向请教。耐心地向我作了解说,……说:‘我掌握了两条,一条是路线正确,一条是我有群众,群众拥护我。’这句话我记得很清楚,头脑里思索了好长时间。”

在延安紧张的学习之余,陈锡联、陈赓还经常结伴去机场推土垫场地,期间留下一段轶事,让陈锡联回味不已:“我们两个推一辆独轮车,陈赓提出一个建议,说去机场劳动时让我坐在车上,他推着我;劳动回来他坐车上,让我推着他。我不假思索就同意了。刚干了几天我就大呼上当。因为去的时候还没有劳动,他推着我不感到累。而回来的时候,因为干了半天活儿,身子比较累,这个时候我推着他,他坐在车上休息了,我却更加累得疲惫不堪了。所以这样过了两天我就不干了,我提出调换一下,去的时候我推着他,回来的时候他推着我。他当然不同意。后来改为一人一天轮换推的办法,就这样在吵吵嚷嚷中修建了延安机场。”

解放战争中的邓小平爱将,淮海大战指挥3个纵队

1947年夏天,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急忙调来20多万重兵进行“围剿”,刘邓首长决定分兵对敌。当年12月,在研究作战部署时,邓小平考虑到大别山区不利于大兵团作战,同时考虑到年纪大一些,主动提出:让带第1纵队及中原局机关去淮河以北,担负外线作战任务,自己和野战军副司令员李先念、参谋长李达组成前方指挥所,带着陈再道的第2纵队、陈锡联的第3纵队、王近山的第6纵队留在内线作战。说什么也不同意,邓小平少有地“独断专行”:“我是书记,是政委,这个事就这么定了。况且,‘三陈’(另一陈是陈赓)我已经留下了‘二陈’!”关键时刻,邓小平留下“二陈”坚持内线作战,是对他们的高度信任,陈锡联“当时心理热乎乎的”。

一次,陈锡联到前方指挥所,见到邓小平和老首长李先念。李先念问:锡联同志,背得动吗(指拖着敌人行动)?还没等他回话,深知陈锡联的邓小平就说:“就是要多背一些,背重一些。我们多背些敌人,多忍受一个时期的艰苦,拖住敌人几十个旅,就能使山东、陕北的兄弟部队腾出手来,大量消灭敌人。釜底抽薪就不要怕烫手,这是个关系到全局的战略行动。”多年以后,陈锡联还自豪地回忆:“小平同志让我们多背一些敌人,既是对我们的鼓励,也是对我的信任。”

坚定的锡兵 篇三

自从汤姆变成了国王的宠物之后,获得了个多的宠爱,更多人的尊敬,还经历了许多有趣的故事。

有一天,汤姆正要到父母的小屋去探望。半路中到小男孩家去歇歇脚,小男孩的父母很热情地招待了,小男孩看到家里有客人,便很高兴地跑过去跟汤姆做朋友,那个小男孩很热情,便带汤姆去他的游戏室,汤姆一眼就看到了锡兵和纸做的小姑娘在对看,但为什么没有说话呢?汤姆很疑惑,他上到那个纸做的宫殿,问锡兵说:“锡兵哥哥,你为什么没跟那位纸做的姐姐对话呢?还看着她!”“因为他跟我一样,只有一条腿,他需要我的保护!”锡兵坚定地回答。汤姆对纸做的小姑娘说:“姐姐,你为什么也要看那位哥哥呢?”小姑娘回答说:“因为我看那位锡兵是一个善良、坚定、尽责尽职的好锡兵。”汤姆明白了他们俩为什么一直对看而不说话了。汤姆清了清嗓子,大声说:“锡兵哥哥,舞蹈家姐姐,我们做好朋友吧!这样,锡兵哥哥又可以保护姐姐,姐姐又可以被哥哥保护,你们同意吗?”“嗯!”他们俩异口同声地说。“太好了。”小男孩看到我们三个做好朋友,便把纸做的小姑娘和锡兵送给了汤姆。

从此,他们三个成了最要好的好朋友,过上了幸福、开心的生活!

揭阳师范附属小学五年级:吴玟霞

我心中的中学作文 篇四

去年9月,带着盛夏的剩夏,我们心连着心,踏**新的旅程

来到高中已经一个半学期了,时间说短不短,说长也不长。这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我的收获。还记得校长有一次说过学校面积不大,也正是因为这样,不管你在哪里都可以看到有同学,有老师,确实如此,身在学校,你就好像永远不会孤独似的。

师生情浓。负责任、友善、勤劳这些都是高中老师们身上的标签。开学第一天数学课,数学老师跟我们说:〞每天中午放学后的40分钟,下午放学后的一个小时,每节课下课时间以及星期二、四晚都是你们问问题的时间,有任何问题都可以来找我的。〞一句简单的话,足以看出老师的工作态度!基于这样,我们一定要利用好资源。一旦有任何问题,应该马上去找老师问清楚,而不是一拖再拖,时间久了,你若再想解决,可就非易事了。

同窗情深。那个阳光明媚的下午,正当我面对着一桶水而发愁时,旁边一位同学忙说:〞我来帮你吧!〞简单的5个字,平凡的一句话,足以温暖我的整个冬天。不仅在生活上,学**也是如此,所以如果你有什么不懂的又不来问老师的话,基于**思考过后再去询问同学,这无疑是最好的选择。

学习拼竞。科比说过:〝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我都见过**4点钟的洛杉矶。〞这种在追梦道路上奋斗拼搏的身影在,在高中学校并不少见。清晨的校园里,是朝气蓬勃的。操场旁的小石凳上或背单词,或背课文;课室里有人在挑灯奋笔疾书同学们在你追我赶,力争上游,我在学校里享受着老师们、同学们的温暖、鼓励和帮助,又在积极进取的集体中努力拼搏。

经历3次大考,我也收获了许多,如一些学习文科的方法。首先是每课必备――错题本,其重要性不需我再多说。

语文:多读文言文和古诗从培养语感,善于通过所做过晚练及周练总结学习方法,多看报纸和课外书。数学:经常复习公式,多做题,掌握对题目的熟悉程度。英语:单词是学习英语的基础,所以首先要把每个单元的基本单词过关,在这个基础上在积累一些课外词汇,每日一篇阅读。**:画思维导图,将知识点联系起来,在理解的基础上背诵。地理:多看地图册,对一些地方的位置有大概的了解。历史:常画时间轴,理清一件事情的前因后果和事件与事件间的联系,多翻一下历史课本,并用不同颜色的笔将重点知识标划起来。

成功不是偶然的,它需要日积月累和为之不断努力的毅力,希望我高中学校的学子们越战越勇。

坚定的锡兵 篇五

听了这番话,我不禁沿着他的目光,走入历史的河流,去打捞那些闪光的记忆碎片。

和世界上任何一条河流一样,伊犁河也那样不紧不慢地流着,年复一年,见证着时光的流逝和岁月的轮回,像是一个永恒的守望者。不同的是,伊犁河站在中国的最西端,人们一不小心,迈出的脚步就会踏上异国的土地。这就注定在伊犁河的记忆里,多了些悲壮和豪迈。

历史的车轮碾过,留下了多少悲欢离合的底片,时间愈久愈值得怀念。今天我要说的是新疆历史上最为壮观的三次离别和回归。因为,这是三个部族的跋涉和迁徙。

土尔扈特,向着太阳升起的地方

当土尔扈特部首领渥巴锡和他的部族们踏上伊犁河那古老的木桥,接过伊犁将军伊勒图递上的酒囊时,心里的那块石头才算落下了地:总算回到家了,总算没有被离别了141年的亲人拒之门外!

这是伊犁历史上较为惨烈的一个故事,也是让蒙古人世世代代引以为豪的一段历史。在这里,我不想过多地追溯土尔扈特部落的历史,我只是想用审慎的眼光,来仔细打量土尔扈特部落回归祖国这段曲折而光辉的历史。

在元朝灭亡后的300年间,塞外蒙古诸部政治上长期处于分裂状态。部落之间的征战此起彼伏,百姓苦不堪言。蒙古族是一个有血性的民族,他们的血管里流淌着不屈的血液。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宁可站着死,不愿跪着生。因为老祖宗成吉思汗创下的辉煌,他们的内心深处有一种集体的自豪,以自己是蒙古人为荣。当遇到侮辱和压迫时,无论敌人多么强大,他们都会毫不犹豫地拿起武器反抗;反抗失败,他们又会义无反顾地背井离乡,去寻找梦中的天堂。

土尔扈特部就是在这种历史背景之下,不堪忍受同是蒙古族的准葛尔部的压迫,几经反抗始终无法战胜强大的敌人才决定放弃领地西迁的。他们一路跋涉,先是来到了西伯利亚平原南部,1628年,又继续西迁至乌拉尔河上游,1630年,挺进到伏尔加河流域。这时的沙皇正忙于对付强大的外敌,无暇顾及疲惫不堪的土尔扈特人。看到这片水草丰美、土地肥沃的大草原,土尔扈特人欣喜若狂。战士们拿出最后的烈酒豪饮,一醉方休;女人和孩子们欢呼跳跃,不愿离去。于是,部落首领便决定在这里休养生息,他们逐水草而居,行围猎之利,很快形成了自己的土尔扈特汗国,过着天堂一样快乐无忧的生活。

可这只是短暂的幸福,在随后的一个多世纪里,土尔扈特部落的人民一直处于一种尴尬的境地:俄罗斯把他们当作心存不轨的异族外邦严加防范和压榨,大清帝国又把他们当作叛离祖国的敌人虎视眈眈。

对于任何一个远离家乡的游子来说,最大的心愿就是落叶归根,这大概是人类的共性,至少,应该是东方民族的共性。其实,从被迫离开那天起,土尔扈特人没有一天不思念着祖国,没有一天不梦想着回归。

当土尔扈特部落传至第十二代首领阿玉奇汗时,正是大清帝国走向繁荣和鼎盛的时期,康熙皇帝的威名和仁政远播海外。当一次次听到祖国的消息,听到康熙大帝的英明神武,阿玉奇愈发渴望能够拜谒这位开明的圣主。经过周密的策划,这个机会终于来了。1698年,阿玉奇派其侄阿拉布珠尔率部属5000人假借进藏热茶礼佛之名回国定居,正式拉开了土尔扈特人东归的序曲,也用行动表达了土尔扈特人回归祖国的决心。

得知阿拉布珠尔回归的消息,康熙大帝龙颜大悦,对他封爵赐地,厚爱有加,并于1712年郑重遣使,借道俄国回访土尔扈特部落。康熙去世后,雍正又于1730年、1731年连续两次遣使访问土尔扈特汗国,使之和祖国的联系日益紧密。

此后,回归就成了土尔扈特人念念不忘的一梦想。阿玉奇在自己的有生之年未能完成夙愿,弥留之际,他拉着亲人的手,指着东方不肯闭目。这是一种何等执着的精神啊!我想,这种执着和遗憾,只有远离母亲的游子才能体会得到。

就在土尔扈特部落之间为了各自的利益你争我夺的时候,沙俄给了土尔扈特人团结的机会和理由――为了迫使土尔扈特人放弃自己信仰的佛教,改弦更张皈依东正教,沙俄政府大开杀戒,对土尔扈特佛教徒进行惨绝人寰的迫害。

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而英雄,往往就出现于乱世间。1761年,一个名叫渥巴锡的年轻部族首领继位了。在他的领导下,土尔扈特部落开始了韬光养晦、卧薪尝胆的历程。

10年的光阴,在历史的里程中不过是短暂一瞬,可是对于思念着祖国的土尔扈特人,却是那样漫长和遥远。

当历史的脚步走进公元1771年,沙皇对土尔扈特部族的压迫和残害越来越频繁和恶劣,这也加速了渥巴锡对部族内部的统一。历史一次次证明,任何个人的恩怨在国家和民族的利益面前,都显得那样微不足道。外来民族的迫害和侵略使得土尔扈特各贵族首领之间空前团结。

于是,在一个太阳升起的早晨,这个远离祖国的部族开始了震惊世界、名垂青史的回归之旅。

当东归的号角吹起,伏尔加河岸沸腾了!当然,这沸腾只能在土尔扈特人宽厚坚韧的胸膛里。因为,在独裁专横的沙皇眼里,他们的回归就是背叛。他们的离去,只能是以一种隐秘的方式。

得到土尔扈特东归的消息后,沙皇震怒了,立即下达了追剿的命令。一时间,从伏尔加河流域到伊犁河一带的路途中,所有俄罗斯军队倾巢而出,对渥巴锡部族围追堵截。虽然带着老弱妇孺,行动迟缓,但是面对强敌,土尔扈特人没有丝毫退却。因为他们的心中只有一个梦想:向着东方,向着太阳升起的地方前进。回归祖国的迫切心情使这些曾经顺服的子民勇敢异常,面对数倍于己的敌人,他们视死如归,浴血奋战,令那些剽悍好战的哥萨克骑兵胆寒。最后,当他们杀出重围,一路跋涉来到伊犁河边时,17万部众生存者已不足半数。

近年热播的电视连续剧《东归英雄转》正是对这段历史的重现,虽然故事情节和剧中人物多有杜撰,但那荡气回肠的英雄气概、那大义凛然的生离死别却令人热血沸腾,潸然泪下。

东干族,背井离乡的海外游子

1938年深秋,在飒飒秋风中,一个身着异域服装的青年历经千辛万苦,终于来到了伊犁河边。“阿爷啊,我终于回到家了,您老人家可以瞑目了!”面对滔滔伊犁河,他不禁百感交集,长跪于地,嚎啕大哭。这个年轻人就是东干族首领白彦虎的嫡孙白万喜。

在我要说的三个部族故事里,白彦虎是唯一一个饱受争议的人物。他是乱臣贼子,还是民族英雄?随着历史的硝烟散尽,各种扑朔迷离的说法越来越清晰地呈现在我们眼前,可谓千古英雄浪淘尽,我们不得不承认,白彦虎是一个富有传奇色彩的人物。因为他的果断决策,保全了一个民族,使之避免了被敌人残酷灭绝的命运,如今依然完整地生存在广袤的土地上。这是中华民族在与祖国隔绝的情况下,如此原生态地保持着古老生活习惯和文化风俗的一个奇迹。

为什么有人会说白彦虎是乱臣贼子呢?其中大有故事可讲。受两次“鸦片战争”的影响,清朝的统治在道光、咸丰时期开始走下坡路,国内的阶级矛盾、民族矛盾逐渐激化起来,封建朝廷歧视回民不说,甚至把伊斯兰教定性为,最后导致了同治元年(1862)著名的“陕西回民大起义”的爆发。

这次回民大起义前后历时约16年,波及陕西、甘肃、宁夏、新疆等地。回民起义者还一度和当时反抗清朝的两支农民起义主力――太平军和捻军取得联系,配合作战。最终在晚清名臣左宗棠的猛烈镇压下,回民起义失败。据清廷战后的统计,全陕西的回民仅在省城西安尚余两三万,流散在陕西省外的回民10余万,其余皆战死。回民几乎遭遇灭族之痛。

白彦虎,在这个多舛的时代挺身而出,成为一个民族的精神领袖。作为一名回族青年精英,白彦虎可谓少年得志,19岁的时候就成为北京城里一个大区的伊斯兰教主管,可见其在教民中的威望之高。

其实,白彦虎最早曾经作为一名士兵参加过清朝政府对太平天国运动的围剿。军营里的所见所闻,让他更加痛恨清廷的腐败和残酷,于是挥戈而起,成为清政府最坚决的战士,并且为之付出了一生的心血。

当面对清政府的疯狂反扑和镇压,回民起义部队很快处于下风。为了生存,向西迁移成为不二选择。西出阳关之后,回民义军行军艰难,那些沿途走不动而掉的战士,和当地农民一起生活,最后客居他乡。至今,在甘肃酒泉,新疆哈密、昌吉、清水、焉香、巩留、伊宁、霍城一带,都不乏他们的后代。最终,这支顽强而英勇的部队历尽艰险,冒死翻越新疆喀什边境的大雪山,进入吉尔吉斯斯坦,几经周折定居在沙俄的营盘。

东干族后裔就像一支生活在岩石罅隙间的野山花,经受了严寒考验和巨石的压迫,始终坚守着向上的信念。150多年过去了,无论是沙俄时代,还是红色的苏维埃政权胜利,直到东欧剧变,苏联解体,他们在风雨飘摇中顽强地生存并发展着。远离故土,更能品味到乡愁的滋味,对故乡的思念之情使他们的英雄情结根深蒂固,古老的东干文化和传奇故事在他们的口中不断演绎流传。不忘初心,使他们完整地保存着回民文化的精髓,其原始古风,甚至远超故乡。如今,在吉尔吉斯斯坦的第三大城市托克马克,人们把他们居住的地方称作“中国陕西村”,当地人把他们叫作“李白的后代”。

这使我想起半个世纪后的那场闻名世界的红色征程,想起西路军战士的悲壮结局。由于领导者的睿智和英明,两支队伍都取得了最终的胜利,一个背井离乡保全了部族的血脉,一个前仆后继改变了国家的命运。

锡伯族:屯垦戍边的伟大壮举

又到了仲春时节,居住在伊犁河南岸的锡伯族村庄热闹起来,每年的农历四月十八日是他们传统的西迁节。也正是从这一天开始,锡伯人的命运和伊犁河有了息息相关的联系。

自汉代以来,新疆就是祖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为了巩固这一方国土,历朝历代出台了一系列方法来守卫和管理边疆。从西汉设立西域都护府算起,中国屯垦戍边的历史已经续写了2000多年。到了清政府手里,由于沙俄的虎视眈眈,新疆的形势更为严峻。为此,清政府为了新疆的长治久安不断尝试,历经了兵屯、回屯、旗屯、遣屯、民屯等形式的变迁,军民结合的屯垦戍边成为历史的选择。

1764年,清廷决定从盛京(沈阳)等地征调锡伯族官兵1018人,连同他们的家属共3275人,由满族官员率领,西迁伊犁。这一年的农历四月十八,西迁伊犁的锡伯族官兵和留居东北的锡伯族男女老少聚集在盛京的锡伯族家庙――太平寺,祭奠祖先,聚餐话别。次日清晨,浩浩荡荡的西迁大军告别了世世代代生活的松嫩平原和呼伦贝尔大草原,踏上漫漫征程,经过一年零五个月的艰苦跋涉到达了伊犁,驻扎在伊犁河南岸今日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县境内,翻开了屯垦戍边史上新的一页。

勤劳勇敢的锡伯人不仅善渔猎,而且事农耕,美丽的伊犁和他们的故乡松花江畔有着极为相似之处,唯一不同的是,这儿多了虎视眈眈的沙俄和其他敌对势力的觊觎。就是在这种环境下,锡伯族官兵很快在伊犁大地上扎下根来,实现了自给自足的生产生活。当然,官兵们更为重要的使命是保卫边防、稳定边疆,耕作、渔猎之余的时间,军事训练必不可少。据史书记载,锡伯营官兵每年的春、秋两季为法定的军事训练日,春季在播种之前,秋季在收获之后,射箭则是官兵的主要训练科目。这种传统一直延续下来,形成了锡伯族骁勇善射的民风。如今,在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县,这些带有浓郁锡伯特色的牛录(村庄)里,随处可见练习射箭的孩子们。中国赛场上的射击、射箭名将不少就来自这边远的乡村。

说到新疆,尤其是伊犁的稳定和繁荣,锡伯族当之无愧地应该受到历史的褒奖。自驻扎伊犁以后,这支勇敢的队伍始终为捍卫祖国领土完整和边疆稳定贡献着自己的力量。在历次的平叛和的斗争中,可见锡伯营官兵英勇的身影:在19世纪20年代的英国殖民者支持怂恿的张格尔叛乱中,锡伯营积极参战,在阿克苏城附近的浑巴什河与敌军大战,歼渡河之敌千人,勇敢的锡伯族统领一箭毙敌首,为平定张格尔叛乱立下了汗马功劳;1830年,张格尔之弟玉苏普和卓又一次在中亚浩罕汗国的支持下进犯南疆,锡伯营官兵在伊犁将军的调遣之下,远赴阿克苏阻击敌人,再次用鲜血保卫了新疆的统一;1863年,沙俄企图用武力侵占我塔城地区,锡伯营官兵再次远征,在敌强我弱的劣势中,英勇抗击,最终用箭弩战胜了沙俄的枪炮,把敌人赶出了国境;在之后的几年里,沙俄侵占伊犁,浩罕阿古柏势力践踏新疆南部,锡伯族人民不屈不饶与之展开了长达数年的激战,并积极在今天的博乐州、奎屯和察布查尔县开展屯垦,为左宗棠的大军提供给养。1878年,新疆各族人民同仇敌忾,阿古柏势力最终被驱逐出境,1882年,被沙俄侵占了11年的伊犁终于回到了祖国的怀抱。

经过30多年的驻扎,原有的耕地已不能养活日渐壮大的锡伯族部落。期间虽然战事不断、军务繁重,但高瞻远瞩的锡伯营总管图伯特还是提出了兴修水利、以事农桑的号召,得到了广大军民的响应。于是,从1802年开始,400名壮劳力春秋轮班,夜以继日地劳作在伊犁河南岸,历经七年,终于修成了一条深1丈、宽1.2丈、长200公里的引水大渠,这就是今天的察布查尔大渠。随后,禁烟英雄林则徐流放伊犁,他主持兴修皇渠的工地上,也留下了锡伯族能工巧匠的身影。

如今,200多年过去了,几经配套完善,察布查尔灌区将最初不足10万亩扩大到近200万亩,锡伯族人民的水稻种植技术也得到了不断发展,生产的大米晶莹剔透、清香可口,品质不逊东北故乡,其中兵团四师68团生产的伊香大米成为农业部第一批无公害农产品质量追溯试点单位,使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县的水稻产业走向辉煌。

最新范文

用说明方法介绍一种事物作文 (最新5篇)12-02

假如我是一坨屎作文600字【精选2篇】12-02

熟悉风景作文600字通用2篇12-02

围绕中心意思写作文【最新10篇】12-02

夏天的风作文【精选7篇】12-02

秋天的怀念作文800字(优秀10篇)12-02

校园运动会作文600字(精彩8篇)12-02

石头与山头作文最新5篇12-02

冰块优秀作文【最新4篇】12-02

播种希望放飞梦想作文【精选5篇】12-02

6 301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