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第一课观后有感 2022致敬革命先烈传承红色基因征文800字9篇

2023-09-24 15:26:06

每个学年的开学日子,我们都会迎来央视专题节目《开学第一课》,每年的九月一号对于学生们而言,是一个特殊而有意义的一天,不仅是标志着学生们迎来新学期学校生活,也是央视大型教育公益节目《开学第一课》播出的时间。你是否在找正准备撰写“开学第一课的观后感300字大学”,书包范文小编精心为小伙伴们带来了2022致敬革命先烈传承红色基因征文800字9篇,希望对朋友们有所帮助。

观《开学第一课》有感 篇一

我们告别了酷热的暑假,迎来了崭新的开学日。今天9月1日晚上八点,我准时观看了《开学第一课》,今年以“强国复兴有我”为主题。

在节目中,《儒藏》工程首席专家王博教授,为同学们回顾讲述了世代流传的典籍背后的故事,儒学典籍文献包括了3000多种儒学经典,《儒藏》编纂人汤一介先生曾毅然地说到:“将中华文化发扬光大,是知识分子应有的对国家对民族的担当与职责。”让同学们更能感受到薪火相传的历史自觉与文化自信,一代人又一代人的责任,作为青少年我们更应该更好的去传承中国人类智慧。

考古学家高星为我们讲述了人类起源、演化历史、中华文明起源,讲述我们的祖先如何生存孕育。现在的我们都是锥子脸、鸭蛋脸,那你好奇一百万年前人们长什么样吗?湖北十堰学堂梁子遗址考古出土了第三具“郧县人”头骨化石,研究发现,那个时候的人可能长着敦敦实实的大方脸。根据推测,可能是因为当时人们饮食粗糙,需要粗硕的牙床和强劲的咬肌,长此以往就容易长成大方脸。

今晚的《开学第一课》迎来尾声,看完让我有了意外的收获,他们的`故事让人感动,正是因为有了像他们这样的人,我们国家的文化发展才更强盛。我们作为青少年更应该以他们为榜样,坚定学习目标,努力学习,用自己的点滴汗水,携手共建祖国美好的明天。

2022致敬革命先烈传承红色基因征文1200字 篇二

星光不问赶路人,时光不负有心人。回首那个硝烟弥漫,战火纷飞的年代,多少战士用他们鲜红的热血染红了大地,换来中国人民的和平,他们的无畏精神像春潮一般温暖着我的心灵。

当你看到鲜艳的五星红旗冉冉地升上天空,当你感受到那令人骄傲的红领巾飘扬在你的胸前,你可知道这背后的艰苦历程?

在中国有一段被屈辱的历史,敌人在我们祖国的大地上横行霸道,举着刺刀朝战士们冲来。三十万的南京同胞被日军变成了刺刀下的牺牲之物。为了保卫祖国,英勇的中华儿女不甘屈辱、前赴后继,进行了可歌可泣的抗争。他们把可贵的青春献给了祖国,红军们的一声声呐喊,一声声坚定的脚步声,一声声宁死也要救国的誓言,震天动地。是他们用那伟大的革命精神换来了我们幸福的今天,没有他们那挥洒的鲜血,就没有我们现在那满地的鲜花,没有他们的战火硝烟,就没有我们那甜美的空气。是他们,改写了我们中华民族曾经的耻辱!是他们,为我们付出了一切!我们不要忘,也不能忘!

黄继光抗美援朝,他用胸膛堵住敌人的火炮口让战友前进的场景在我的脑子里深深地烙住了;董存瑞舍身炸敌人的碉堡,英勇牺牲。“怕死就不当共产党员!”这坚定的话语出自于年仅十三岁的刘胡兰口中,为了国家机密,在敌人面前她仍宁死不屈,为了百姓从容的走向刺刀,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伟大领袖毛主席为革命烈士刘胡兰题词:“生的伟大,死的光荣。”狼牙山五壮士、李大钊、马宝玉……这些英勇的革命烈士带来的故事,值得我们去学习,带给我们无数的深思。

我们的身体里流淌着中华民族的血液,更要把红色基因世世代代传下去。今日,我们是勤奋苦读的莘莘学子,而明日,我们将成为保卫祖国的栋梁之才!作为少先队员的我们,应该以“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为奋斗目标。老师常说,当我们坐在宽敞的教室里念书时,就应该想起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是来之不易的。如果我们不好好做人,不认真读书,这怎么对得起革命先烈和祖国对我们的期望呢?我们应当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团结友爱,尊老爱幼,弘扬雷锋精神,多阅读红色书籍,多了解祖国战争历史,争做新时代好少年。

怀着这样坚定和必胜的信念,我们不动摇、不懈怠。

历史的启迪永在,精神的价值长存。为了祖国,我们也要学习烈士们的精神,努力读书,努力拼搏,为了祖国的未来,我们要好好做人,刻苦读书,身为一名优秀的少先队员,我相信总有一天我会为祖国做出巨大贡献!其实或许我们每天都可以贡献祖国:见到地板上有垃圾,我们可以弯一弯腰,捡起它把它送回属于它的垃圾桶,我们也不可以随地乱扔垃圾,保护祖国的生态环境;尊老爱幼,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需要我们一代代传承下去……

传承红色基因,争做时代新人。我们努力读书,学习战士精神,我们是为祖国而生的,我们是祖国的花朵,“少年强,则国强”,我们的未来就是祖国的未来,让我们这绚丽多彩的花朵去衬托伟大的祖国!

开学第一课的个人观后感500字大学 篇三

年9月1日今天是《开学第一课》播放的日子,在家人的陪同下,晚上八点我跟往年一样准时收看了这档节目。今年的《开学第一课》带给我的触动很大,不同于往年,今年的《开学第一课》的主题是“少年强,中国强”,而这主题也让我明白什么叫做“美”。

世人的美大多都很肤浅,他们认为一个人长得好看便是美。其实这是不对的,一个人的美,应该是心灵上、道德上的美。只有这种美存在在我们每个人的身上,我们这个世界才能变得美好起来。

今年疫情最严重的时候,无数的医疗人员逆流而行,奔赴疫情最为严重的地方,为世人筑起最为坚实的城墙。对于我们来说,难道他们不美吗?正是因为他们身上舍己为人的美德,疫情才能在短短几个月的时间刹住了势头。

对于一个母亲来说,孩子是她在这个世界上最为珍贵的宝物,甚至为了自己的孩子,母亲甚至连自己的命都可以不要。而在日常生活中,母亲对于我们的爱护,又何尝不美呢?看着母亲整理自家杂事,为自己的事情牵肠挂肚的时候,这样子的母爱,难道它不美吗?

同理还有父爱,当一位父亲每天起早贪黑,为一个家庭的生存而努力工作的时候,父爱的责任依然让这个普普通通的男人美得“不可方物”。

而对于我们自己来说,当我们努力学习,最后取得了自己的好成绩的时候,我们也是最美的存在。所谓的美,它是一种精神上的美德,绝对不是肤浅的外表上的美。

2022致敬革命先烈传承红色基因征文1200字 篇四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这是决不向邪恶势力低头的傲骨,这是勇敢顽强的红色精神。

从新中国的成立到改革开放,从解决温饱问题到建设全面小康社会,一路走来,红色基因一直在传承着。

从前,革命烈士们的红色基因叫做红军精神。四渡赤水河、巧渡金沙江、飞夺泸定桥越是困难重重,就越要迎难而上,越多艰难险阻,就有越多的胜利。而最可贵的就是这胜利的来之不易与胜利背后的艰辛。其中,过草地就是行军路上最煎熬的时期之一。

持续的饥饿与长途跋涉让意志顽强的战士也难以抵抗身体的疲惫。

起初,战士们还有出发前准备的青稞麦,但是青稞麦只能一颗一颗数着吃,不经饿,难消化,草地还没走完一半,就没了粮食。为了生存,红军战士们只能依靠挖野菜,吃草根,啃树皮,甚至煮皮带吃来充饥。虽然红军过草地是在八月,但是草地昼夜温差大,正午还骄阳似火,夜里却让人冻得瑟瑟发抖。无垠的草地没有路可走,处处都是沼泽泥潭和深浅不一的河流。有时,暴风雨的突袭让原本就难以前行的草地蒙上了一层灰色。

聂帅在回忆录中写道:过草地那些日子,天气是风一阵雨一阵,身上是干一阵湿一阵,肚里是饱一顿饥一顿,走路是深一脚浅一脚。

在如此恶劣的环境和生存条件之下,红军战士们用顽强的意志和坚定的信念战胜了自然的力量,从一望无际的草地里走了出来。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他们心底的红军精神是无私的!是伟大的!这就是他们拥有的最炽热的红色基因啊!行程万里,崇高的革命理想在前行,红色基因也在长征的路上传承着,在建设美好新中国的路上传承着。

几度风雨,几载春秋,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人民一次又一次地书写了光辉的历史。从前的烈士们用他们的汗水与鲜血为我们铺就了实现中国梦的路,现在的我们要继续走在实现中国梦的路上,走在属于我们这个时代的路上。如今的中国正在建设小康社会的冲刺阶段,正在大踏步走向美好生活。

在这个新时代,群众的问题有了解决,人民生活水平大大提高,经济效益不断增长,一线工作者创造力与行动力十足红色基因在激励着我们不断前行。

从前的红色基因给予我们前行的动力,新时代的我们,应传承红色基因,加入属于新时代的新鲜力量。敢担当,有作为,再创新。勇于担起自己肩负的责任,有一番自己的作为,不断创新,展现新时代的我们应有的精神风貌,成为一名优秀的时代新人。

作为新时代的小学生,在祖国欣欣向荣,高速发展的时刻,我们要刻苦学习,勇于拼搏,自强不息。幸福不会空降,梦想需要奋斗,把握新时代的新机遇,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的复兴之梦脚踏实地,努力奋斗。走在新的征途,不忘峥嵘岁月,争做时代新人。历史的车轮从未停下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红色基因让华夏儿女成为每个时代的传奇,在每个时代里的时代新人都传承了那传奇的红色基因。

生生不息的红色基因一直在中华儿女的血液里流淌着,传承着。

【2022致敬革命先烈传承红色基因征文800字5篇】相关推荐文章:

传承红色基因演讲稿800字 传承红色基因演讲稿范文精选

2022传承红色基因争做时代新人征文800字

2022致敬革命先烈传承红色基因征文1200字 篇五

迎来新的学期,怀揣新的梦想,秉承新的信念,启航新的征程。与退役军人座谈未来,敞开心扉迎接未来,立下志向勇创未来,这个学期,别样的开学第一课令所有同学都铭记心间,对未来充满希望。

这个学期的开学第一课,由海陆空三军的退役军人为我们展现了他们生涯中的英勇事迹与他们在生活中观察到的点点滴滴,为我们分享了一些生活中不常得来的有益经验。

首先,张志勇老师为我们讲述了他由富至贫,通过旅游观察世界献身公益的“精准扶贫,拥抱远方”的故事。穿不暖的衣裳,吃不饱的食物,用不好的工具……这些,都是对贫困山区人民最真实的写照。他们虽时刻与身边的种种因素做着斗争,但也时刻微笑着面对着那艰难的生活与未知的未来。也就是这些灿烂的笑容与坚定的意志,这一幕幕景象都烙印在张志勇老师的心中,令他动容。就是这种独特的经历,使张志勇老师走上志愿之路,扎根贫困山村,尽自己所能,精准扶贫,帮助山村人民将目光放长远,去展望未来。作为生活在上海,这个国际性大都市的我们虽不愁吃穿,但也要时刻心心相连,多去帮助他人,多去想想帮助那些贫困山区的人民。做好当下,对自己的人生道路负责,对自己的人生道路充满信心,为自己的人生道路立下志向。这些,想必最终都会在未来生活中推你一把,对你有所帮助。

接着,杜鑫老师为我们讲述了他迎难而上,永不退缩的“合作帮扶,勇于献身”的故事。如果现在在你面前有两种选择,过悠闲日子享幸福生活与助国家发展护伟大成果,我想,大多数人都应该会选第一种,没有忧虑的日子是多么得美好,而杜鑫老师却义无反顾地选择了第二种。疫情无情人有情,在疫情防控工作艰难进行之时,杜鑫老师第一时间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贡献出了自己的力量;在需要力量支援边疆地区时,他又赶赴了位于祖国边疆的新疆喀什地区进行了农业助力工作,与当地的农产品户手拉手,心连心,共同为实现脱贫攻坚任务而努力着。这种不忘初心,勇于奉献的精神令我们所有人敬佩。世界很大,虽然我们自己的力量往往是微不足道的,但只要大家都携起手来,相信脱贫致富会在不久的将来取得重大成果。让我们贡献出自己的力量,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最后,朱洪葵老师为我们讲述了她坚守岗位,建功立业的“坚定信念,牢记使命”有关的故事。不忘初心,砥砺前行,朱洪葵老师以她坚定不摇的信念与意志获得了属于她应得的荣誉,作为一名党员的她也在自己的职位上发光发热,去帮助身边需要帮助的人民群众。作为新时代好少年的我们也要学习朱洪葵老师那种坚定信仰,信念与信心的意志力,需要有担当,有使命感,有责任感,对自己负责,努力朝着我们奋斗的目标而奋勇前行,成为更好的自己。

“对话家国梦,立志创未来!”现在的努力奋斗都是一步步为美好的未来奠定基础,让我们踏实走好每一步,迎接困难,迎接挑战,朝着属于自己的未来而奋力前行吧!

2022致敬革命先烈传承红色基因征文1200字 篇六

时光荏苒,白驹过隙。伟大的中国共产党自1921年诞生起已经历了97个年头。跨越这近一个世纪,可贵的是中国共产党的精神内核仍旧熠熠生辉。一代又一代共产党人的付出铸就了今日的辉煌。当然这其中一大批革命老区的存在也起到了不可磨灭的作用。让红色基因永驻是他们的使命,让红色血液始终流淌、奔腾是他们的决心。

静卧四明山山麓的梁弄横坎头村曾是浙东抗日武装的“心脏”,在近日可谓平地春雷一声响,霎时间将那充满热情的红色血液迸射至浙东大地的各个角落。习近平主席的一封“家书”让老区人民体内的红色基因愈加躁动,小镇中践行“红色精神”的斗志愈发高涨。为何“远在深山人未知”的梁弄会从众多革命老区中脱颖而出?为何梁弄会成为一大批革命老区中经济发展的领头羊?这一切都还要归功于老区人民的付出。充满干劲与冲劲的老区人民切实践行红色精神,因地制宜的发展地区产业,以致梁弄这个小镇尽揽盛名。

这是革命老区梁弄对红色基因的诠释,那我们呢?

一是穿越时空,一以贯之。红色基因并非与生俱来。广袤的九州大地散落着的无数“星火”为我们提供了极具优势的学习条件。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经过那长时间的积累沉淀,我们必将形成对国家对党的强大向心力。也许我们会认为“红色基因”遥不可及,实质上,我们并非与它素面相照。冲锋陷阵的战士将领以及大批爱国人士铺就通往人民自由解放的大道时所凭借的那种巨大的精神力量就是由红色基因所铸就的。

二是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老子曰:“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可如今极具诱惑力的网络世界以及缤纷繁复的现实世界实在是容易令我们在通往理想的道路上迷失。我们要前进就必须让“红色”在血液里贯通,甚至刻骨,甚至铭心。一代又一代的共产党人早已将红色基因烙印到了生活中:万事民为先的郑培民、一腔热血洒高原的孔繁森、尽职尽责的任长霞……这些都不是我们的陌生人。他们用生命来衬托的忠诚、信仰、追求与忘我就是红色基因。

三是不忘初心,开拓创新。作为新时代弄潮儿的我们,作为新一代共产主义接班人的我们,目光远大、追求卓越是我们的信仰,勇于拼搏、自强不息是我们的追求,爱国爱党、矢志不渝是我们的忠诚,无怨无悔、任劳任怨是我们的精神。时代在前进,红色基因的传承方式也必须跟上步伐,彰显红色基因的时代价值。这并非摒弃,而是经典上的升华。我们是中国梦的火炬手,传递的不是黯淡的炉灰,而是热情的红色精神。国家富强、人民幸福是党的初心,振兴中华是我们的初心,我们要开拓,要创新。善始善终,善做善成。

新的蓝图已经绘就,这不仅是梁弄的春天,更是红色基因的春天。山清水秀的红色小镇驶入发展的“快车道”,红色血液加速涌进万千青少年的心海。我们不仅要展望未来,更要立足当下。在余姚这片热血的土地上,秉承先烈之意志,高举红色之火焰。继往开来,牢记嘱托,砥砺前行。

《开学第一课》观后感1000字心得体会作文 篇七

常有人说:不要忘本。也许有些时候我们确实忘了它。孔子的语录又有几个人真正拜读;老子的教导又有多少人真正遵守?很多人,他们知道感谢现在的生活,感谢每一个曾为现在生活而付出奋斗的人。有些人,他们憎恨现在的生活,目光深深地被心目中的“乌托邦”吸引。然后他们就真的忘了本,无视了一切国家为他所提供的便利条件。

有一群人,他们曾为了中国的明天无私地奋斗,他们虽然最后成功了,但却无法享受这辛勤的、浸满了血和泪的果实,后人又将树变矮变繁茂,于是所有踮起脚尖的孩子都能够到,他们品尝着果实,继承了什么呢?

继承了这个国家的未来和梦想。

现在的我们,几乎每个人都能过上衣食无忧的日子,似乎这些事情不必考虑之后,我们就开始抱怨上天没给我们不用学习就能解题的智慧了吧。但在八十年前,我们的国家远没有这么美好,长征时期,伟大的红军战士用双脚跨越了两万五千里丈量了大半个中国。没有什么休息,也没有充足的食物,有时更是饥寒交迫,这是有多少苦难啊!这是他们会抱怨吗?他们不会!这是伟大的革命事业,是最需要执着与牺牲的,那时,为革命事业牺牲也是一种前所未有的光荣吧!

胡正先老人曾在十二岁时加入红军,那时他还没有步枪高,但一路跟着红军走。当时条件很艰苦,在祁连山冰天雪地48天不见一粒粮食。他们不单生活如此艰苦,连敌人也不放过他们,时不时地围追堵截。胡正先座位长征途中的通信工作者,电池是最重要的,一次他摔进四五米深的沟里,只顾着在地上摸找电池,死也要找到它。胡正先老人告诉同学们:“我这一生有两个信念:第一是‘跟着走’,第二个是‘为国家贡献所有力量’。”就是这两个信念支撑他走到了今天。

但回来想想我们自己,难道也有如此无私的信念支撑着我们吗?那种痛其实现在已经极少有人能够体会了,我们也更不会了解到,当时的境地究竟有多么绝望。这是长征啊!永远不会磨灭的长征,是为新中国成立的奋力一搏,是全国人民团结的象征,这也引发我们的深思:现在呢?现在的话我们还能够如此无私如此拼命吗?

不会了,一旦体会到了和平安宁的甜蜜,这些痛苦就更遭受不得了。坚持不懈、团结一心的本源早已干枯,但我相信一定还有一颗种子,埋藏在深深的土壤之下,等待那个命定的人使它萌发……

至少在现在,我们能做的,就是牢牢记住那些曾为中国美好明天付出的人,并真心地感谢他们。

《开学第一课》观后感 篇八

今天,我与父母一同观看了CCTV-1的《开学第一课》。本期的主题是:_。

开场时,场上响起了我们耳熟能详的歌曲《开学第一课》,而机器人也参加了表演,进一步强调了今年的主题。

首先,节目请来了被誉为中国名片的成龙叔叔,他讲述了自己实现梦想的经历。他说:能实现小梦想,这固然是最好的,但如果有机会实现大梦想,不妨去试一试在成龙叔叔的人形板上,他的伤痛化作一颗颗勋章。最后给我们每人布置了一项作业,去设计冬奥的吉祥物。

接下来,为我们演讲的,是一位叫解海龙的摄影师,他的作品,大多是围绕一个主题:我要上学!他拍下的大眼睛苏明娟、大鼻涕胡善辉、小光头张天义,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除了以上我提到的,还有很多有趣的节目,如歌曲《墨梅》、闪电珠心算、非牛顿流体实验等。其中作文,最让我记忆犹新的,就是无壳孵小鸡的实验。

开始,大家请出了芮老师和大家喜欢的王源哥哥。他们为我们揭秘了中国首只无壳蛋生鸡小茶缸的成长记,并回顾了在《加油,向未来》中时撒老师的温馨互动。而今天,王源要在现场学习一下如何做这个实验。前面的步骤还算成功,但到给鸡蛋搬家时,一次、二次、三次,全失败了。要知道,他打的可是一个个鲜活的生命啊!但他并没有因此放弃,他重拾信心,终于,他成功地打了一个蛋,这可真不容易啊!但是想一想,有多少科学家一次就成功的呢?几乎没有。所以,在这个环节当中,我认识到了:科学,就是永不言弃,一次一次地去发掘,去探索,直到成功。

节目最后,以《少年中国说》这首歌结束了今年的《开学第一课》。

同学们,我们要以梦为马,以新为创,少年远行,不畏将来,让我们一起创造向未来吧!

开学第一课的个人观后感700字大学 篇九

看完《开学第一课》一节目,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由衷地对白衣天使深表感激与敬佩。

年伊始,在这个本该欢度新年的日子里,一场疫情让人们猝不及防,每日提心吊胆。几乎所有人都将自己封闭在家里,尽量不出门。可就有这样一群人,他们告别孩子,告别爱人,告别友人,毅然决然踏上征程。他们冲到最前线,与疫情做着生死较量,他们是医务人员,是白衣天使,是中国最美逆行者!

在疫情故事中,有这样一句话,深深地触动了我的心弦。是许多医务人员说的最多的一句话:“因为我们是医务人员!”这似乎一句普通而又平凡的话语,令人感受到其中所饱含的责任与担当。因为他们是医务人员,所以救死扶伤便是她们认为的责任。那么责任究竟是什么?顾炎武说:“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歌德说:“责任即是对自己要求去做的事情有一种爱。”这是名人学士对责任的认识和理解,其实简单点来说且从个人角度而言,责任是担当是付出。有责任就会有压力,不然怎么叫做“责任重于泰山”呢?人的一生会承担各种各样的责任,有时,人们普遍认为责任担当得起就能有所作为,担当不起就只有逃避或被压垮其实不然。无论是大的责任,还是小的责任,又或是我们不能把握能否承担的责任,我们都应当勇于承担。此次疫情中的医务人员之所以”逆行”,就是因为她们有一颗责任心,勇于担责,不怕人们的质疑,不惧生死,只为救在此次新冠病毒肆虐期间,你是否时刻关注新闻?是否关注着疫情变化?是否为祖国担忧?其实这也是有责任心的表现。

对于我们普通人来说,身上所要承担的责任可能并没有那么重大,但关键是我们乐不乐意承担。责任,可以使人坚强,可以改变对人对事的态度,也可以是人的立足之本。现在,疫情仍在蔓延,救治患者是医务工作者的责任,少出门,戴口罩,勤洗手,杜绝野味,保护环境便是我们要承担的责任。

最后,让我们再次为医务工作者”最美逆行者”点赞,感谢您们,为我们遮风挡雨,保驾护航!相信不久的将来,我们定会迎来更美好的明天!

最新范文

最新开学第一课主题班会方案及内容【精09-24

8月8号全民健身日活动策划方案优秀4篇09-24

成长的故事作文(3篇)09-24

最新幼儿园开学寄语卡片 幼儿园开学寄09-24

未来的我作文【精选9篇】09-24

七夕情人节贺卡简短情话(优秀5篇)09-24

认识自己作文优秀6篇09-24

暑假趣事的作文300字精彩10篇09-24

强国有我演讲稿500字【优秀10篇】09-24

有你真好优秀作文500字【优秀6篇】09-24

6 2575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