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清明节的作文 描写清明节的作文范文(优秀10篇)

2024-01-14 00:26:26

在平平淡淡的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或多或少都会接触过作文吧,作文是人们以书面形式表情达意的言语活动。你所见过的作文是什么样的呢?书包范文为小伙伴们精心整理了描写清明节的作文范文(优秀10篇),希望能够帮助到朋友们。

描写清明节作文 篇一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这是杜牧写的《清明》,诗里有许多许多的怀念。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了,转眼间,又到了一年一度的清明节,我随着爷爷奶奶,爸爸妈妈去纪念曾祖母,说起曾祖母在她去世之前,我还在妈妈的肚子里,那时曾祖母最想见到的人是我,我走在路上,路上的。野草密密麻麻,仿佛在隐瞒着什么。

到了山顶上,回头一看下面是一片湖,风微微的吹着那湖边在摆动的柳树,仿佛在哭泣,看着那一张张黄色的冥币慢慢地被那熊熊的火焰烧成灰,我的心好像把在被那熊熊的火焰一直烧一直烧,直到烧成了水为止,我大声地说:“曾祖母,你在天堂过得好吗?”但是,曾祖母没有回答,一切都还是那样的平静。爷爷他们摆好祭品,点燃蜡烛,那蜡烛一点一点地熔化就好像时间一点一点地过去,那正在烧的香宛如曾祖母一岁又一岁地老去,还活着的人就应该好好地活下去,珍惜一分一秒和珍惜身边所有的人和东西。

曾祖母,我虽然没有见到过你,但是我从爷爷奶奶的夸奖中我知道你是一个慈善的人!

描写清明节的作文 篇二

就像杜牧诗中写的那样清明节三天小长假里,每天都下雨。4月6日星期一本来和父母说好去上海博物馆的,可是早上起来外面雨下的好大,只好取消了行程,心里很失落。吃过午饭,父母看到雨停了,决定还是带我去参观一下上海博物馆。

上海博物馆新馆是1996年建的,建筑由方体基座、巨型圆顶及拱型出挑组成,形如铜鼎,暗合中国天圆地方的宇宙观(音乐课上张教师跟我们讲过)。

上海博物馆馆藏文物近百万件,其中珍贵文物十三万件。藏品包括青铜器、陶瓷器、书法、绘画、玉牙器、竹木漆器、甲骨、玺印、钱币、少数民族工艺等。我最喜欢看的是书法和绘画。虽然书法里我好多字都不认得,但这些藏品有的写的苍劲有力,有的写的龙飞凤舞。有好多好多不同的字体。我还问母亲什么时候可以学国画,母亲说等我学会写毛笔字了就去学,我很开心。

时间总是过的很快,一下午马上就过去了,决定下次和好朋友一起再来参观。

描写清明节的作文 篇三

又到了一年一度的清明节,这天好像所有的人都忙碌了起来,我也情不自禁想起了离我们远去的姥姥,想着他以前疼爱我的种种回忆,不得不承认的是,我非常想念他了。

我无法忘记,那一年回到家乡,看到躺在床上的姥姥,有多瘦骨嶙峋。她痛苦地蜷曲着,干枯的手掌,指节发白。我和母亲无法相信,姥姥已是骨癌晚期。更让人无法相信的是,一年多前,叔叔带姥姥去医院检查时,已发现她得了骨癌。然而拿到化验单的那一刻,姥姥却告诉叔叔不要让其他的人知道,也不去治疗,只是静静地回到家,正常地每天上学教书。

原来,这一年多,每天在讲台上给学生上课,把一叠叠试卷带回家批改的姥姥,竟忍受着病情不断恶化的折磨。在她手拿粉笔在黑板上书写汉字之时,她的手会传来阵阵剧痛。独自一个人居住在老家,儿女们搬到大城市之时,她时常在深夜正因疼痛无法入睡,辗转反侧到天明。这一切,这一切的痛苦,她只是独自承受,不告诉儿女,不让儿女为她担心。她担忧儿女为她支付巨额的医药费而经济窘迫,还尽可能地延续自己几十年的教学生涯,尽可能地教书育人。

这时一切已无法挽回,母亲、叔叔他们已经阻止不了姥姥病情的恶化,唯一能做的,只是减轻她的痛苦。可是,姥姥艰难吐出的几个字却是:别,别再为我花钱。她心甘情愿独自挺过这些折磨,不让子女为了她陷入经济上的困境。甚至于,在儿女们轮班守夜,陪着她之时,她选择了偷偷服食安x药,早点结束这一切,不拖累儿女。当我们及时发现,姥姥终于醒来的一刹那,我们悬着的心放下,却又被姥姥自责、内疚、颤抖的目光所刺痛。母亲搂着我哭了,她说:“该自责的是我们呀!你的姥姥,我们太对不起她!”

那天晚上,母亲陪着姥姥,下半夜,姥姥突然像是恢复些精神,完整地说出了几句话,她满是不舍地说:看到你们过得好,城城也考上了大学,这就够了。后来她安详地睡去,我们以为将是一个美好的'明天,然而,这是永别。

这些年老家的人们不时会提起姥姥,说她是一个教了一辈子书的好教师,爱教书,爱孩子,就跟有时电视上放的“感动××”的人一样,感动着村里的人。我想,姥姥也许没有那么伟大,但她对儿女、子孙的爱,深沉得让当年仅八岁的我感到生命的悲凉与母爱的伟大。她让我永远铭记,在处于多么痛苦的忧患中,她的生命书写了多么深刻的爱。

想到这些,我也暗暗对自己下了决心,以后不管再远,在忙,每年清明节都要回来看望一下姥姥,以表示我对姥姥的想念。

描写清明节的作文 篇四

清明节到了,我跟母亲都会到姥姥的坟前给姥姥扫墓。

当我踏上那个不知名的小山头,看着蓝天中飘过的几朵悠悠白云,感受着那拂过山头上青葱的小草的微风,我知道我的姥姥在这里一定会开心。

姥姥在我六岁的时候就死了,是四老之中最早走的一位,也是最疼我的一位。姥姥的死让我第一次懵懂的走近了死亡,也知道了葬礼是怎么样的。老老的房子里,挂着一帘帘白白的帐子,到处都是哭声,熟悉的、陌生的、男的、女的、老的、少的;而姥姥却安详地躺在棺材里。我莫名地就放声大哭起来。不是因姥姥的逝去而哭,正因我并不知道姥姥再也不会起来了。我躲在母亲的身后,瞅着躺在棺材里的姥姥,哭闹了很久,很久。

死亡,总能让人缅怀与逝者相处的点点滴滴。

记得小时候,姥姥总爱背着我到处走,走出那不大的小村,又走回来。沿路上,她不断跟人们打着招呼,还不忘捎上一句:“这是我孙子·”随即,便咧嘴笑了,满脸的皱纹也就更多更深了。

晚上,在那间只点着一根发出微弱黄光的的蜡烛的小屋里,我蜷在姥姥的胳膊底下,感受着那温暖的体温。一床被子下,我听着姥姥讲那遥远的故事。我很喜欢听姥姥讲故事,即使那时的我并不清楚姥姥讲了什么,但那亲切的带着浓重方音的话语和那缓缓的语速,总能令我安然入睡。

小时候,我总不喜欢吃饭。姥姥就对我说:“吃完饭,佛祖会保佑你的,会给你一块糖吃。”我信以为真,麻利地吃完饭后,真的在饭桌上发现了一块糖。那时的我,单纯地以为佛祖是一个大好人,而且姥姥跟他很要好。她还说佛祖会关心每个人。她自己就常常慷慨地施舍给走过这个小村、这间屋子前的乞丐,尽管会屡屡招来父母的数落与不满。

姥姥死前,摔了一跤,随后又马上爬起来。家里的人都以为没事,我也以为没事。我像往常一样乖乖吃完姥姥煮的饭,像往常一样得到了一块糖,也像往常一样兴高采烈地出去玩。当下午我回到家中,看见姥姥安详地躺在那张她常坐的躺椅上,手中还拿着那个伴随她多年的扇子,我冲上前去,摇着她的手,以为她能像往常一样醒来,再陪我玩。但是,无论我怎么去摇姥姥那只发冷的手,也摇不醒她。我放声大哭,哭声引来了父母亲,也引来了姥姥的死讯。

每到清明节,当我登上那个不知名的小山,看着蓝天,享受着微风,我总觉得姥姥就坐在我身边,静静地看着我,直到永远……

清明节啊,清明节,总是让我们这么的想念亲人!

描写清明节的作文 篇五

但凡有人想起清明,总会记起一句诗:“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小花村。”正是它,带着人们的哀思,在一人又一人的心中吟唱!清明是我们纪念祖辈,哀悼沉思的日子。

清明节似乎总是与雨分不开的。这个清明节便是一个不下雨的雨天。那是周二的上午,阳光明媚的清晨丝丝柔和的光照在我迷茫的脸上美妙极了。但我的心中却充满了哀思。我们迈着沉重又有些悲伤的步伐向祖辈的墓前走去。终于到了祖辈的墓前,我们所有的人都是肃然起敬,直立在他们的合墓前面。

爸爸递给我一根已经燃烧起来的香,香在不时的向外冒着烟,那香味是那么的浓重,让我一闻到这样子的香味,马上显示出一副沮丧,而又难过的样子。我们所有的人的手里都拿着香,一起为在“九泉之下”的祖辈鞠了一个九十度的躬,以表示我们对他们所有人的崇高的敬意。我转身拿起早已准备好的小花篮,恭恭敬敬地放在了他们的墓前。小花篮里的小花都是白色的,在小花篮上还有几根白色的带子死死的捆在了小花和小花篮上。

在几片绿叶的衬托下,更加显得庄重,而又肃穆了。我们拜完了之后,就开始给在”九泉之下”的长辈烧阴间的钱,爷爷知道他们很会玩麻将,就多烧了一些给他们,有一亿的,有两亿的,有一百万的大钞票,还跟他们说:"人人都有不要抢。”我虽不迷信这些,但不知怎么在这时也相信鬼神的存在。

在这熊熊的火焰之中,我陷入了沉思。啊清明,有谁不会被这浓浓的思念之雨所感化,有谁不会思念自己已死去的祖祖辈辈。在这天,植物都是这么鲜艳。只有你能寄托我的思念。

描写清明节的作文 篇六

古人云:“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虽说清明是在春天,空气中却弥漫着寒意。清明节一般都是雨天的,可是今年却没有遵循这个规矩——今年清明阳光明媚。清明节是我国民间重要的传统节日,是重要的八个节日之一。

清明节当然要再家里过,可以在家里和家人一起去扫墓,给死去的祖宗请按,给他们拜年,带一些鲜花和美酒,孝敬他们,让他们保佑我们平安幸福。

一切都已经准备就绪,我们一家人坐上车。驰过坑坑洼洼的泥地,风轻轻柔柔地吹着,仿佛要将人地思念吹到另一个世界。我们终于来到太公的坟前。在路上,可正是“经历”不少,准备的美酒还在后备箱里呢,路这么的颠簸,美酒差点洒出来。于是,爸爸只好将车速降低,慢得跟老汉推车一样。可迫不及待的我在车里左顾右盼,催促着爸爸。

因为想到在山上放烟火,可能会引起火灾,于是就买许多纸钱。我们把纸钱放在坟墓前,把事先买好的鲜花放好。爸爸把美酒取出,大人们都拿起碗,各自到满满一碗的酒,而我就负责将一碗酒倒在坟墓上,就表示给太公敬酒。我拿着香在坟墓前拜几拜,在心里默念:希望太公祝福我学习向上,全家生活快乐,身体健康,学业有成。酒也敬,拜也拜,接着就是烧纸钱。先拿出来一些纸钱,将它们点燃。奶奶在那里说道:“爸爸啊,你已经离我们而去很久,年复一年我们都回来见一下你。”说着,奶奶拿一些纸钱给我,大概是让我也来为太公敬孝……

这样的清明,总是给人以一种悲伤的情绪,这些或许令人反感的习俗,却又怎能不是令人悲哀呢!

太公大概在我还未出生之前就已离去,我连他张什么样都不知道,他可能十分的勤劳,十分的有才华。每当清明,心中不免有一丝的悲伤,大概是因为想起那些为中国牺牲的烈士,和太公吧。

清明节的空中洋溢着的思念,如飘飘扬杨的雨丝,天堂的人们,过得是否安详?用手轻轻抚着风,那彷徨在街头不安的灵魂,这风,是不是你给思念的人们的回答?

描写清明节的作文 篇七

俄罗斯也有一个类似于中国清明节的节日,一些介绍俄罗斯节日的文献资料甚至把它直接叫做俄罗斯清明节。每年的这一天,俄罗斯人都要举家前往已故亲人的墓地扫墓,这个节日就是俄罗斯的纪念死者节。

16世纪末俄罗斯东正教会确定了这样一个纪念死者的节日,其日期是在东正教重大节日复活节后的第九天。由于复活节的日期不固定,为每年春分后第一次月圆后的第一个星期日,因此纪念死者节的日期也不固定,但通常都在4月底至5月初。今年的纪念死者节是4月28日。

纪念死者节在俄语中的名称叫“拉多尼察”,字面上看不出忧伤的意味。据俄罗斯语言学家考证,该名称源于“降生”和“快乐”两个词。由此看来,这个节日被特意安排在复活节之后,就是让人们不要为失去亲人而悲伤,反而应该为他们在另外一个世界安息而欣慰。

在纪念死者节这一天,俄罗斯人会举家前往已故亲人的墓地扫墓和祭奠。按照传统习俗,他们会在墓前供上绘有彩色图案的鸡蛋,据说这样可以祈求保佑逝者,此外还会供上甜乳渣饼、馅饼、果子羹等食品,还要在墓地周围种上花草。祭奠结束后,全家人会在墓前简单地聚餐,每个人都要饮上一杯伏特加酒,但饮酒时不能碰杯也不能说话。虔诚的东正教信徒则在去墓地前先到教堂为逝者点上蜡烛,并为逝者的灵魂安息进行祷告,然后领取圣水洒到墓地前。

几个世纪以来,俄罗斯人就是按照这样的传统方式祭奠死者,不过如今在一些细节上已有所变化。比如,过去俄罗斯人在墓地前摆放的是鲜花,现在则越来越多地使用制作精美的假花,一来假花可以摆放更长久,二来假花比真花价格相对便宜。此外,由于纪念死者节并非法定假日,很多上班的俄罗斯人开始选择在复活节假日期间扫墓。

俄罗斯人祭奠死者的时间也不仅限于纪念死者节这一天。亲人去世后的第九天、第二十天、第四十天和周年时都会举行祭奠仪式。此后每逢圣诞节、新年和谢肉节等重大节日前后,一些俄罗斯人也会来到已故亲人的墓地扫墓。

描写清明节的作文 篇八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这个下着雨的清明节,我的耐心就几乎没了,平生最不爱下雨天了,而且下雨天还要爬山扫墓。不是我对祖先不敬,而是繁琐单调的方式已经走了十几座山,跪拜了十几座墓,我累了……

在第十三座山上,雨渐渐停了些,只剩下些牛毛雨飘飞。我在他们大人除草的时候走远,透透气,等会儿又有烟花炮竹燃烧,于我而言,那玩意儿既污染环境,闻着也令我有些许头晕。所以,走走。我边走边有力呼吸,下雨也不是没有好处,起码洗涤了许多灰尘,会发现空气清新了点,会看到水珠像透明的珠子挂在叶子上,会发觉小草又长高了一截。虽然好处之多,但我还是不喜欢的。就像这繁琐的扫墓,我找不到喜欢它的理由。

我走了有一段距离,突然听到耳边萦绕着稚嫩的童声,循声走过去,的确是有孩子,七八岁的一个小女孩,旁边还有一个大人。小女孩手里还拿着一束鲜花,她眼圈有些许红,或许哭过。“妈妈,以后可能我不能常来看你了,爸爸在别的城市找到了一份更好的工作,那里也还有更好的学校。我会用功读书,也会好好听爸爸的话。但我答应你,会常常回来,我和爸爸都会。妈妈,我会一直想念你……”孩子的眼泪已经像断了线的珠子掉下下来了……我鼻子也酸酸的了。

“蓝儿,乖……我们要回去了,妈妈也不想你在下雨天陪她这么久,感冒了她会自责的。你都说了,爸爸和你会常回来。我们回去,好不好,已经接近傍晚了,我们也来好久了。回去好吗?”“嗯。妈妈,再见——”

小女孩把花放下,拉着大人的手慢慢下山,走了几步便回头。待他们消失在丛林的尽头,我走近那座墓,墓前只是一束鲜花,再无其他。墓很干净,墓碑四周却没有一根杂草,却不是今天除的草。我轻轻地叹了一口气,深深地鞠了一躬才离开。

回到亲人旁边,草快除完了,他们脸上也有了汗珠。有些长辈已经在排开炮竹,几个炮竹连在一起,说那样会响亮久一点。而后面的事情我都有点心不在焉了,我想着那个小女孩、那干净的墓和哪一束鲜花。

直到回去,细雨一直不停止,炮竹声也一直未停止,我脑海里小女孩的身影也不消逝。

描写清明节的作文 篇九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这句诗是写的呢——当然是我以前很钦佩的人杜牧,我知道今天是清明节,就叫着我的爸爸和妈妈还有爷爷、奶奶去扫墓;我们来到了墓前,我负责除草摆东西,我爸爸和妈妈还有奶奶负责焚香和烧冥币,我爷爷负责跪拜磕头。

当我爷爷磕头时他说了:“爸爸,你在天堂还好吧,你有没有饿着、冻着啊!”

我不时偷偷地笑了起来,但我有觉得我不应该这么做,他也是我曾祖父,我不应该笑话他,并且我爸爸死后,我也会这样担心我爸爸。

我看见对面有条湖,风吹过,好像在为每一个墓的主人哭泣,而松树的挺拔好像在鼓舞我们要珍惜活着的每分每秒,即使生命中的最后一秒,也是最快乐的一秒。

我伤心地哭泣着,真舍不得曾祖父,要是还能在见他一面,再好不过,后来,爸爸告诉我:“过去的已经过去了,不发生的,已经发生了,活着也是活着,以后每一个清明节爸爸都带你来看曾祖父。”我们流着泪伤心地走了。

结果,我在地上走着,想曾祖父,我一定也会来看你,等着我啊!

描写清明节的作文 篇十

快乐的清明节前天是清明节,要吃清明果。早晨,我像一阵风似地爬起了床。吃好早点后,我们就去外婆家做清明果了。

我们一到外婆家,就看见外公已经在切艾了。外公告诉我,艾是做清明果的野草(也叫清明草),剁成浆后和到面里,面团就变成了墨绿色,而且做成的清明果嚼起来韧性十足、回味无穷。我急忙跑了过去,说道:“外公,外公,给我剁、给我剁!”外公把刀给了我,担心地说:“一定要小心点呀!”我高兴地点点头,拿起刀就准备切,忽然,爸爸来了。爸爸说:“我也来帮你剁吧!” “好嘞!”我就分了一半给爸爸。我们剁得很仔细,一面剁碎了再反过来剁另一面。

可是,每次反到另一面的时候,我总是发现这面都还是很粗,根本就没剁碎,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原来,经过长年累月的切菜、切肉,砧板的中间已经凹下去,整块砧板变得不平整了,我们切凹的地方就剁不到底了。所以,在我们切第一面的时候,另一面会很粗。原来如此!

艾浆剁好了,还要准备点什么呢?当然是包清明果用的馅了!首先,我们要把笋、肉和豆腐干分别切成丁,再把它们放到一起拌和均匀,加上少量黄酒、味精、香葱等调料,香喷喷的咸清明果馅就大功告成了。接着,由外公把磨好的米粉用前面剁好的艾浆和成团,外公边和面团边教我道:“这是一项需要技术和经验的精细活,水加多了面团会象扶不上上墙的烂泥,加少了又会因太干没粘性而包不了馅,所加水量要加得恰到好处才行。”

接下来,我和爸、妈分工合作,一个把和好的面团匀成好多个小面团;一个把小面团做成碗状再包入准备好的馅;我再把包好的清明果放入模子用力按实,再反过来往桌上轻轻一敲。哈哈,清明果做好了。蒸熟以后,一个个热腾腾、晶莹剔透的“红果果、绿泡泡”展现在我们面前,我赶紧抢先尝了一口,哇噻!那个味道真是妙不可言。

看着我吃得津津有味的样子,谗得边上的老爸直淌口水!我边吃着可口的清明果,边寻思看似简单的小小清明果原来包含着这么多的学问哪!

最新范文

清明节去烈士陵园扫墓感受作文5篇01-14

清明节的由来作文200字(精选5篇)01-13

清明节的来历作文【优秀9篇】01-13

清明节踏青作文600字(优秀4篇)01-12

关于清明节的作文800字【优秀5篇】01-12

清明节的作文200字(优秀10篇)01-11

清明节习俗的作文(优秀8篇)01-11

最新幼儿园清明节活动总结美篇(精彩9篇)01-10

关于清明节有关的作文8篇01-09

清明节作文400字优秀7篇01-09

45 3288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