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空授课观后感 太空课堂观后感【优秀6篇】

2023-10-01 15:15:02

好消息!好消息!“天宫课堂”第一课定于12月9日15时40分开始,神舟十三号乘组航天员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将在中国空间站进行太空授课。书包范文为您精心整理了太空课堂观后感【优秀6篇】,希望能够给您的写作带来一些的帮助。

2022央视太空授课优秀观后感 篇一

感知宇宙奥秘,体验探索乐趣!今天,我们有幸观看了天宫课堂,我被震撼了,奇妙、骄傲、感动!所有在我们看来的不可思议,可是在天空中却那么容易地实现,我们不得不感叹科技的力量,不得不感叹祖国的强大,不得不感叹航天员的勇敢和智慧!在这堂课中,我们了解了人体在失重环境下,身体的血液会往上涌,空间站的浮力消失实验,心肌细胞的运动等等!这充满奇妙的太空,还有无数个未知等待我们去发现,我们何尝不努力学习,去掌握更多的知识,一起去遨游那充满遐想的宇宙世界呢!

太空授课观后感 篇二

同学们可苦学习,为中国梦增添色彩带着航天员的美好祝愿,我们结束了今天这堂特殊的科学实验课,我也相信我们能够为中国梦增添色彩,能够为中国梦添砖加瓦,一幕幕令人震撼的科学实验结果实在令人感叹。

科学在改变着我们的生活,科学在我们得瑟还能干活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未来中国梦的实现还需要我们去努力,还需要我们去用科学的力量建设我们的祖国。今天宇航员叔叔阿姨给我们上的这堂特别的科学实验课,将会是我以后的动力,是我为中国梦增添色彩的动力,竟会是我开启科学世界大门的钥匙,加油吧!同学们,让我们一起用科学的力量为我们伟大的中国增添色彩!

2022太空授课观后感及作文 篇三

太空教育是世界载人航天活动的组成部分。美国女宇航员芭芭拉·摩根于2007年8月乘坐“奋进”号进入国际空间站,完成了人类历史上的第一次太空授课。

“当年,芭芭拉主要讲述太空生活的衣食住行。中国首次太空授课则是真正的太空物理课。”全国空间探测技术首席科学传播专家庞之浩认为,我国的太空授课与美国有明显差异。美国太空授课的内容是介绍和演示太空生活,而我国太空授课的内容是介绍和演示失重环境下的物理概念。所以,我国太空授课的科技含量较高,难度也更大。

2013年6月20日上午10点,我国首次太空授课开始。神舟十号航天员王亚平通过质量测量、单摆运动、陀螺运动、水膜和水球等5个实验,展示了失重环境下物体运动特性、液体表面张力特性等物理现象,并回答了学生们关于航天器用水、太空垃圾、失重对抗和太空景色等问题。

“我们先后研究了‘竹篮打水’‘乒乓球’‘回旋镖’‘溜溜球’和‘跳绳’等20多种方案,根据科学性、安全性、操作性、可视性、即时性、趣味性等综合因素考量,经过集思广益、反复筛选、严格论证,最终确定进行2个方面的物理实验,即物体运动特性和液体表面张力;随后,又对确定的实验项目进行了精心细致的研究,力求给学生们最好的‘课堂’感受。”庞之浩说,实践证明,授课专家组最终制定的授课教案达到甚至超过了预期效果,获得圆满成功。

“太空授课挑战不小。”中国航天科工二院研究员杨宇光表示,在有限的时间、空间和物资条件下,仅教具的选择和运送就非常考究,太空物资运送成本很高,1公斤物品的运输成本远超1公斤黄金的价值。更重要的是,40多分钟的时间里,既要在太空演示物理现象,还要讲明白物理原理,对于备课和临场组织调配要求极高。

2022央视太空授课优秀观后感 篇四

几代航天人,一个强国梦。老一代航天人的功勋已经牢牢铭刻在新中国史册上,建国初期中国航天从零起步,从身在大洋彼岸的钱学森冲破百般阻挠回国筑梦,到以孙家栋为代表的中国第二代航天人,将我国第一颗人造卫星“东方红一号”发射升空,用无线电传播出的歌曲《东方红》,再到第五代航天人逐步完全自主研发出载人航天技术,“嫦娥”“天问”“祝融”呼啸而来,“中国印迹”如今已闪耀苍穹,在载人航天、探月工程、深海工程、超级计算、量子信息等领域取得一批重大科技成果。中国航天,是靠一代代航天人用青春和生命换回来的,无论是“两弹一星精神”,还是“载人航天精神”,都将代代相传、生生不息。

天高地迥,始觉宇宙之无穷。归航不是终点,对于宇宙的探索,我们一刻未曾停歇。新的“太空出差三人组”即将搭乘神舟十三号飞船即将启航,开启为期6个月的太空之旅。不断接续的载人航天精神,必将让中国人探索太空的脚步迈得更稳更远,实现建设航天强国的伟大梦想。

听太空授课有感作文 篇五

在宇宙遨游的航天员地面发起互动,王亚平阿姨要给我们在太空上讲一堂课。我一听到“太空授课”四个字,好奇心“嗖”的一下就上来了,太空授课会是什么样子呢?

首先,聂海胜叔叔为我们表演了几个高难度动作,这果然是太空引力在作怪,在太空,我们个个都是“大力士”哦!接下来,王亚平阿姨为我们展现了质量实验,原来在太空中,普通测质量的办法是无法测出谁轻谁重的,而特殊的测试方法也向我们说明了“牛顿第二定律”。后来,王阿姨用弹簧杆做有趣的“小弹球”实验,小球慢慢升到了空中,太空的失重才导致了这一现象生。

最后,王亚平阿姨又做了“陀螺定向原理”、“水膜”、“水球”的实验,更生动的描绘出了液体表面张力的作用。这简短精悍的5个实验看似简单,但它所做到的一切包含的知识都是深奥的、高深的。如果不是这样,那又是为什么呢?为什么要开展太空授课这样的活动呢?为的是让我们增长知识、学会本领、懂得实验和科学的重要性,长大才能为祖国做出贡献。

看完“太空授课”,我激动不已,心情久久不能平静,看到了现代化的先进,我们甚至可以听“远在天边,近在眼前”的授课,也感谢祖国为我们的付出,为让我们增长知识派航天员上天教学,这激发了我对科学知识的渴望,同时不免也增加了些许对宇宙的好奇,我一定要好好学习,刻苦读书,长大为祖国做贡献!

2022太空授课观后感 篇六

看了这次直播课,我的感受很多,我们清晰的了解到了航天员们在太空中的工作生活方式,也解答了我的很多疑惑,航天员们是如何保证物资充足的呢?他们如何喝水?怎样睡觉?通过他们的展示,我不只一次感叹我们国防科技的强大及物理化学的神奇。

[www.shubaoc.com]

令我印象深刻的是水的张力,水竟能在失重的环境中张力变大,形成一个水球,当航天员们将蓝色的颜料注入,又将泡腾片放入,产生的气泡从水球中跑出,整个看起来像一个蓝色的地球。还有心肌细胞的跳动都很神奇。了解航天员们在失重环境下的生活与地球上大不相同,看到太空舱中一应俱全,不得不感叹国防科技发达与强大,也感叹科学无处不在。今后,我一定会好好学习,为祖国的科技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最新范文

郑义门观后感【优秀5篇】10-01

《我和我的父辈》观后感心得精选8篇10-01

长津湖之水门桥500字观后感(精彩10篇)10-01

孝心少年观后感精选9篇10-01

冲出亚马逊观后感优秀6篇10-01

运动会观后感精选4篇10-01

张桂梅思政课观后感【优秀8篇】10-01

安全教育观后感【10篇】10-01

海的尽头是草原电影观后感【精选6篇】10-01

一寸山河一寸血观后感800字【优秀5篇】10-01

27 2627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