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花源记读后感 《桃花源记》读后感【精彩4篇】

2022-07-02 14:02:51

当认真看完一本名著后,大家一定对生活有了新的感悟和看法,何不静下心来写写读后感呢?那么你真的会写读后感吗?下面是漂亮的书包范文网小编为您带来的《桃花源记》读后感【精彩4篇】,希望能够给朋友们的写作带来一些的启发。

《桃花源记》读后感 篇一

候鸟穿过地球,麦苗化作啤酒,我在春天的角度里停留,想念陶渊明所写的《桃花源记》。我想了许久,许久。想起了美好的事情。

在战火纷飞的晋朝,陶渊明想象出了这么一个世外桃源。多好: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民风淳朴,宁静安乐。在那个年代,是谁都会向往。

世外桃源真美,我也有我的桃源。

我的桃源就是如今家乡小时候和小伙伴一起玩耍的池塘。那是我的乐园。小时候,一放学,三二成群的伙伴,就必须得到那去。池塘边,楐树随风飘扬,荷花姐姐和荷叶妹妹也在跳舞。欢笑声中,伙伴们玩起了水,你一脚我一脚溅起高高的白色浪花。小鱼儿也闲不住,摇摆着尾巴,水上水下的,似乎怎么玩也玩不够。

但就在我十岁的时候,我离开了它,来到城市。

亲爱的柳树,你还记得吗?我常常坐在你的背上,和你亲爱的小鸟,小虫家人一起玩耍;荷叶荷花你们是我见过最美的小花小草,但我想对你们说对不起。我不应该破坏你们的美,我时常忍不住摘下你们放在家里,因为你们真的是太美了;小鱼儿们,你们还在吗?我还想和你们一起比赛游泳呢;我亲爱的伙伴们,你们还好吗?请原谅我的不辞而别,如果我们再见面。

美丽的池塘,请你等着我。

亲爱的小伙伴,请你们想着我。

美丽的桃源,我会回来的!

《桃花源记》读后感 篇二

《桃花源记》选自《陶渊明集》,陶渊明又名潜、字元亮,东晋浔阳柴桑人,著名诗人。

本文是陶渊明的名作。作品内容是作者根据广大人民的愿望与自己的理想而凭空虚构的。他虚构了一个在武陵大山中与世隔绝的理想社会,这里生活着一批几百年前为避战乱而躲到这里的人。这些人世人和睦相处,幸福快乐,桃花源里的景色优美,土地肥沃,资源丰富,风俗淳朴,没有压迫,没有战乱,社会安定,和平自由,人人平等,确实是当时乃至整个封建社会中人民的理想世界。作者描写的这个“世外桃源”虽是虚构的,但仍不管积极的思想意义。作者借此一方面揭露了当时长期战乱,民不聊生的社会现实,另一方面反映了人民群众要求摆脱剥削,压迫,用自己的劳动创造幸福,和平生活的强烈愿望,同时也表现出自己对理想社会的憧憬。

这篇文章中给我感触最深的就是‘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渔人非但没有遵守自己的诺言,还带领别人去桃花源,好在他最后没有找到桃花源。也许礻是他的报应吧。我们每个人都应该遵守诺言,因为这不但是别人对你的依赖也更是自己对自己的,如果你连这一点都做不到,那别人会怎么看你呢?

跟世外桃源的人相比之下,可见得我们是有多幸福,所以我们也要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幸福。在这里,我也想对桃花源里的人说:你们不要住在桃花源了,你看我们现在已经有了电视机,电冰箱,空调……跟你们比,我们可要幸福多了呢,你们快出来吧,现在这里已经没有战争了,只有和平与幸福,现在的科技可发达了。

读完《桃花源记》这一篇文章,我觉得自己也好像里面的人一样,每天快快乐乐,无忧无虑。如果你也想感受一下,那就请读《桃花源记》这一课吧!

《桃花源记》读后感 篇三

这篇文章中桃花源是一个主要叙述对象之一,它是一片与世隔绝的土地,没有世俗纷争,尘俗凡事,实实在在的世外桃源。在里面的人都过着平淡清静,自食其力,和谐安宁的生活。

其实在当今社会上追求的也是这种生活,但现在的人们基本上都追求的是物质上的生活,在环境意识,保护费物质文化遗产意识,思想等方面都较为淡薄,这种理想的生活,理想的社会几乎是不可能实现的,这只是一种愿望。现在的人们几乎都在追求电玩,享受,吃喝玩乐,醉生梦死的人生。我根据这样的社会现实,不得不让我杞人忧天社会的快速进步与发展。我还记得有一位名人曾说过:“要改变他人的思想是一件最困难的事。”

读完《桃花源记》,我感概万分!但最后我还是要希望现在的年青人在人生的路上,充满着蓬朝气,带着一颗无畏的心,携着成熟,怀着理性上路吧,去追求比桃花源中人更加幸福美好的生活!世外桃源真正永远属于我们!

《桃花源记》读后感 篇四

《桃花源记》选自《陶渊明集》,陶渊明又名潜、字元亮,东晋浔阳柴桑人,著名诗人。

本文是陶渊明的名作。作品资料是作者根据广大人民的愿望与自我的理想而凭空虚构的。他虚构了一个在武陵大山中与世隔绝的理想社会,那里生活着一批几百年前为避战乱而躲到那里的人。这些人世人和睦相处,幸福快乐,桃花源里的景色优美,土地肥沃,资源丰富,风俗淳朴,没有压迫,没有战乱,社会安定,和平自由,人人平等,确实是当时乃至整个封建社会中人民的理想世界。作者描述的这个“世外桃源”虽是虚构的,但仍不管用心的思想好处。作者借此一方面揭露了当时长期战乱,民不聊生的社会现实,另一方面反映了人民群众要求摆脱剥削,压迫,用自我的劳动创造幸福,和平生活的强烈愿望,同时也表现出自我对理想社会的憧憬。

这篇文章中给我感触最深的就是‘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渔人非但没有遵守自我的诺言,还带领别人去桃花源,好在他最后没有找到桃花源。也许礻是他的报应吧。我们每个人都就应遵守诺言,因为这不但是别人对你的依靠也更是自我对自我的,如果你连这一点都做不到,那别人会怎样看你呢?

跟世外桃源的人相比之下,可见得我们是有多幸福,所以我们也要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幸福。在那里,我也想对桃花源里的人说:你们不要住在桃花源了,你看我们此刻已经有了电视机,电冰箱,空调……跟你们比,我们可要幸福多了呢,你们快出来吧,此刻那里已经没有战争了,只有和平与幸福,此刻的科技可发达了。

读完《桃花源记》这一篇文章,我觉得自我也好像里面的人一样,每一天快快乐乐,无忧无虑。如果你也想感受一下,那就请读《桃花源记》这一课吧!

最新范文

詹天佑读后感精彩5篇07-02

繁星春水读后感300字精选3篇07-02

我与地坛读书笔记400字(2篇)07-02

观看旗帜有感五篇范文【优秀9篇】07-02

世说新语读后感精彩7篇07-02

父母的语言读后感精选6篇07-02

《父母的语言》读后感(精彩7篇)07-02

你若安好便是晴天读后感(优秀5篇)07-02

《人间值得》读后感精选4篇07-02

读《傲慢与偏见》有感精彩4篇07-02

26 202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