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与海读后感 老人与海读后感精彩3篇

2024-01-19 19:33:23

看完某一作品后,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心得吧,不能光会看哦,写一篇观后感吧。千万不能认为观后感随便应付就可以,书包范文为您精心整理了老人与海读后感精彩3篇,希望能够对小伙伴们的写作有一些启发。

老人与海的读后感 篇一

合上美国著名作家海明威的《老人与海》,思潮起伏的我写下了自己的感受。

我怀着对小说中的圣地亚哥老渔夫的佩服阅读了《老人与海》。小说主要描写的是一个名叫圣地亚哥的老渔夫在联系八十四天没有捕到鱼的情况下,在远离陆地的大海上遇到了一条巨大的马林鱼。经过三天三夜耐力与毅力的较量,圣地亚哥终于杀死了那条马林鱼。可他在返航的途中,却遭到了鲨鱼的袭击。当他终于回到港口时,那条大马林鱼却只剩下鱼头、鱼尾和一条光秃秃的脊骨。

《老人与海》是海明威晚年最杰出的作品,它是作者必生思想的结晶、人生经验的提炼。海明威用他那神奇的笔描绘出了一个“硬汉”——圣地亚哥。几岁5合上书本,圣地亚哥那老迈而强壮的身躯仍在我的脑子里挥之不去。我仿佛看到了老人凭借着自己坚强的意志捕获了那条体积超过他的渔船数倍的打马林鱼……

读了这个小说,我的心情久久能平静,这是一位怎样的老人啊?他的形象在我的脑海中反复的出现又出现。老人虽然没有收获,但他从来没有放弃对生命的追求,经过与鲨鱼的搏斗,他赢了,赢得的是对生命不屈的精神!永不放弃的言败!老人说过:“一个人并不是生来就要给打败的,你尽可以消灭他,却不能打败他。”这就是《老人与海》告诉我们的哲理。不可否认,只要是人就都会有缺陷。当一个人承认了这个缺陷并努力去战胜它而不是去屈服它的时候,无论最后是捕到一条完整的大马林鱼还是一副空骨架,这都已经无所谓了,因为一个人的生命价值已在那追捕大马林鱼的过程中充分地体现了。曾经为自己的理想努力追求过、奋斗过,难道他不是一个伟大的胜利者吗?

老人就是一个敢于挑战自身缺陷及自己勇气和信心的胜利者。虽然老渔夫不是最后的胜利者,但开始他却战胜了大马林鱼,虽然最终大马林鱼还是让鲨鱼吃了,他也只是带着大马林鱼的白骨架子回到了岸上,但他并没有向大马林鱼和鲨鱼妥协或投降。

“永不言败”这也许就是《老人与海》给予我们的最好的人生感悟;“享受过程”慢慢体会生活带给我们的痛苦与快乐吧!

《老人与海》也告诉我们,人不抱希望是傻的,即使生活欺骗了我们也应乐观对待。所以我对桑提亚哥和他的草鱼,

和正对生活失望,找不到方向的人送上一首诗:“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不要悲伤,不要心急,相信吧,快乐的日子将会来临。心儿永远向往未来,一—切都是瞬息,一切都将会过去。而那过去了的就会成为永远的怀恋。

《老人与海》读后感1100字 篇二

一个简单的故事,一个平凡的老人,一条普通的大马林鱼,在茫茫大海上发生了看似平凡而又不平凡的经历,

在小说的。开头,海明威对老渔夫的生活环境做了生动的描述,一个消瘦憔悴,颈脖皱纹很深,脸腮上长满褐斑的老人就跃入了读者的视线。他身上的一切都很古老,老得像沙漠地里的古老蚀地,他孤独,几乎没有任何朋友除了一个小男孩。但是他的眼睛像海水一样蓝,充满着欢乐。即便是在他连续84天没有任何收获的情况下,在别人的嘲笑之下,他依然坚信会捕到大鱼的。随着小说情节的发展,老人的品质也一步步得以体现。

正因为有了大海,才让鱼夫钓上了一条大马林鱼,但却在海上拖了三天三夜才把鱼杀死,但又遭到鲨鱼的袭击,贼后的结局可想而知,这条大马林鱼只剩下了鱼头鱼尾和一条脊骨。一切的肉体都不复存在了,剩下的只是一个躯壳,一个没有灵魂的躯壳,任人摆布。但是谁又愿意去操控它呢?它只不过是一堆毫无利用价值的骨架。即便如此,他也有人性的弱点,那就是无主见和冷漠。这点在老人与鲨鱼和大马林鱼的对话中得到充分的体现。老人几次提及小男孩,就证明他也需要有人给他信心和支持。所以老人不是是神圣的,他也有自己的优点和缺点。

然而,一个悲剧性的故事里,却折射出一个“英雄人物”——老人圣地亚哥。连续八十四天没有捕到鱼,在别人眼中他是一个失败者。因为作为鱼夫,捕不到鱼,还能算是真正的鱼夫吗?而可贵的还是他却能在第八十五天决心驶向远方的大海去钓鱼,那种“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勇气,难道不令我佩服吗?不论是鱼叉,小刀,短棍。一次一次被鲨鱼带走,但他始终用尽一切手段进行反击,什么也无法摧残他英勇的意志。一句“我跟你奉陪到死”,夹杂在大海的咆哮声中,回响在我耳旁。一个人把生命都压上去了,与敌人做殊死的博斗,能不算英勇吗?我想鲨鱼正是宇宙间一切破坏性力量的化身,而老人正是正义的使者。在人的一身中随时随地都存在这股破坏力量,人生是不停地循环着,喜剧的落幕,不就是悲剧的上演;悲剧的落幕,也就意味着喜剧的再度登场。老人将大马林鱼杀死看似是完美的结果,但同时他也还在“酝酿”这自己的悲剧。鲨鱼的袭击,就是应得的报应。一个人活在世上总是有所追求的,无论追求的东西是好是坏,追求的手段是正义,是卑劣,也许能够得到就是最好的结果吧。在充满悲剧色彩的全之中,仍有一丝亮点,那就是孩子。孩子带回了老人的青春,使他找回了自我。如果没一个人都拥有一份童心,一份天真,那世界不再总是灰色,就算当时你享有的是最后的晚餐,也不回忘记饭前洗手,饭后漱口了。

回想起文中老人的话“人不是为失败而生的,一个人可以被毁灭,但不能给打败”,不正道出了本文的主体吗?人正的是很奇怪的动物,为何有勇气面对死亡,却没有勇气面对失败呢?难道失败真的如此可怕吗?冷冷的海风里夹杂着一股血腥,也许真正害怕的可能是这些吧!

《老人与海》读后感 篇三

“老人抛下钓索,用脚踩住它,把鱼枪举得尽可能高,浑然不知道哪来的力气,猛地扎进鱼身,就扎在那竖在空中、和老人的胸膛齐高的大胸鳍后面。他感到铁枪头刺进去了,于是身体前倾,把它扎地更深,再用全身的力量拼命往下压……”这段精彩的描写取自于《老人与海》一书中描写的老人与鱼斗争的场景片段,令人震撼。

《老人与海》的故事中虽然只有三个描写对象——老人、海和鱼,但作者海明威却能将它们三者描写得极为生动、细腻,使得简单的故事中蕴藏着深刻的道理,令我深有感触。

在老人与大鱼斗争的过程中,老人虽然磨破了手,划伤了背,受了许多苦,却还是那么乐观,就算吃一些我们难以下咽的东西也毫无怨言;夜晚,他只身一人与十几只鲨鱼搏斗,无奈之下,还断了船柄自卫,直到最后也没有放弃。虽然捕到的大鱼被吃光殆尽,但是老人这种超越自我,克服年龄限制和身体极限的精神,实在令我称赞不已。

每个人身上都有老人这样超越自我的经历,对我来说,刚刚过去的校园小歌手比赛就是一次很大的挑战。比赛开始了,不知什么原因,所有选手的伴奏都升了两个音,节奏也快了,简直是现场直接用新伴奏演唱。难道是考验大家的应变能力?许多低年级选手唱着唱着就哭着跑下了台,破音、走调接连不断,我当时在后台吓得腿都软了。但我在那时突然想到了《老人与海》中,那位“永不言败”的老人他当时可是在与死亡战斗啊!而我面对的'只是小小的突发状况而已。于是,我稳定了一下情绪,自信地走上舞台,完整地演绎了歌曲,实现了一次自我超越。

感谢《老人与海》这本书,它给予了我面对困难的勇气。这真是一本一生都可以读的好书。希望同学们也来读一读,相信你们也会从书中获得力量!

最新范文

《三字经》读后感600字优秀5篇01-19

昆虫记读后感【优秀10篇】01-19

《故乡》读后感【4篇】01-19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读后感优秀6篇01-19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读后感【精彩8篇01-19

非常女生读后感【8篇】01-19

弟子规读后感400字作文(5篇)01-19

两百字读后感(10篇)01-19

铁道游击队读后感(优秀3篇)01-19

写读后感300字水浒传优秀4篇01-19

26 331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