穆斯林的葬礼读后感 《穆斯林的葬礼》读后感优秀8篇
看完一本名著后,相信大家都积累了属于自己的读书感悟,需要回过头来写一写读后感了。现在你是否对读后感一筹莫展呢?下面是书包范文为您分享的《穆斯林的葬礼》读后感优秀8篇,希望能够对朋友们的写作有一点启发。
《穆斯林的葬礼》读后感 篇一
我喜欢读小说,喜欢享受读完一本厚厚的小说后的成功感,喜欢品位小说中的人物形象,也喜欢去体会里面阐述的一些道理。而这一切都是源于一部曾获过“茅盾文学奖”的小说《穆斯林的葬礼》。
还记得第一次拿到这本书是在高一,开始就特别喜欢作者的名字“霍达”,他给了我一种十分豁达的感觉,本以为她的书也一样的豁达,然而我错了……
怎么也忘不了在漆黑的夜晚,房间里只有台灯那微弱又明亮的灯光,我的周围除了习题集外还有一张张擦完泪水的面巾纸……午夜1:46分,我闭着哭红的双眼,沉重的合上了这部让我心系的著作……
一个穆斯林的家族,六十年间的兴衰,三代人命运的沉浮,两个发生在不同时代。有着不同内容却一样交错复杂的爱情悲剧。回族的女作家霍达用50余万字把一段感人至深、催人泪下的真实故事用平凡的词句展现在读者眼前,使我在其中留恋往返,久不能寐。
韩子奇:从一个流浪天涯的“耶梯目”到名满京都、闪耀英伦的中国“玉王”,其人生创业饱含艰辛,终获成功;但在个人情感上却至死都是一个失败者,面对妻子梁君璧以及亲手拉扯成人的妻妹梁冰玉,主人公在始料未及的战争年代产生了不同的情感纠隔,最终不能自持,含恨而终。
韩新月:一个十九岁的花季少女聪慧而美丽,却在还未绽放时就过早的调谢。令人惋惜悲伤。她与她的大学教师相爱,是那样的单纯,然而灾难却正在向她悄悄走来。虽然先天的疾病夺去了她的肉体生命。但养母段然拒绝她与楚雁潮的爱情却使她的精神生命永远不能苏醒。
梁君璧:一个深受旧社会束缚的无知女性,用她自私的观念毁掉了天星和亲月一双儿女的爱情。新月以随风而去,而天星仍在,看着母亲为他精心布置的婚姻,他又能怎么办?也许这就是真主的安排吧!
楚雁潮:韩新月的大学教师,语言功底很深,着手翻译著作,同韩新月相爱却遭到世俗伦理和宗教信仰的双重阻碍,却依然爱得执着。
楚雁潮的痴,新月的情,韩子齐的无奈,韩太太的信仰,冰玉的爱……那都是牵我心的线,文字是没有生命的 ,但是它却把我泪扯了出来,好像我在经历着所有故事的发生。我为之动情为其流泪。给我最深的还是楚雁潮和新月的那份爱情,韩子齐与新月的父女情,天星与新月的兄妹情。人,最为之动容的还不是情吗?亲情,友情,爱情……
当我读这本书的时候我一次一次的被哪一个有一个悲剧伤的体无完肤。喜欢新月和楚雁潮的爱情是那么的纯洁,每次都会感到十分的羡慕,但是有个朋友告诉我这是不可能的。我觉得这个世界上不可思议的东西实在是太多了。我沉醉在书里的世界了。
我佩服霍达的思维,这部小说结构安排巧妙,让两条不同时空的线索交错发展,最后很自然地汇合在一起,序曲和尾声也前后照应,使整部作品显得缜密严整,浑然一体,可见作家匠心独具。全书语言清丽优美,意味深长,读来如品清茗,回味无穷。
好的文字,精细的思路总是一次次的吸引我闲时拿起这部著作,再次去书中的世界里游历…
穆斯林的葬礼读书笔记 篇二
终于读完了浩浩汤汤七百页的《穆斯林的葬礼》,想到这本书的一串花冠“新中国70年70篇长篇小说典藏”“茅盾文学奖”,想到读者们“潸然泪下”“辗转反侧、彻夜难眠”的阅读体验,我不禁对自己产生了怀疑:我太铁石心肠了吗,还是被各类媒介刺激的见怪不怪了……为什么我丝毫感动都没有呢?在豆瓣上浏览了一些评价后,我发现无甚好感并不是我一个人的特例,就勉强用盛名之下其实难副来形容我阅读后的综合体会吧。
按照书中的前言,《穆斯林的葬礼》这五十万字向我们讲述的是“三代穆斯林人在数十年的风雨变迁中的命运浮沉和爱情悲剧”,全书是由两条平行时间线构成的,我不太准确地概括为建国前的风雨飘摇和建国后的爱恨情仇。本书中,穆斯林独特的生活习俗和玉文化贯穿始终,与此同时个人命运在社会变迁中的无力,也令人唏嘘。然而,在读本书前两章的时候,民族、玉文化、社会沧桑感这些我就已经体会到了,本以为接下来会讲一个《大宅门》一样的家族兴衰,却没想到之后的故事带我走进了高配版琼瑶小说的世界。
首先我们来看看情节,前半部分“奇珍宅”的琢玉发展史,还是比较吸引我的(如果收尾倒置,先来玛丽苏情节我应该会直接放弃),但稍稍感到故事讲得有些拖沓,雕琢痕迹有些重,比如楚源朝和女主韩新月从见第一面起,我就觉得他们后面肯定会搞师生恋。看了一半的时候觉得情节进展太慢了,忍不住翻了后面的剧情简介,对韩子奇和小姨子梁冰玉搞到一起并有了女儿韩新月的后续惊奇不已,鼓足信心往下看,结果直到两个人搞到一起,直到梁冰玉对姐夫说“奇哥哥,抱抱我,吻吻我。”我才突然意识到:这?这就在一起了?2的n次方个问号在我的大脑中盘旋。
我努力想理解这两个人的恋情,努力把战争和感情对人的双重摧残,努力把《穆斯林的葬礼》的巨大光环在心中翻转,告诉自己不理解可能是思想深度不够……可我彻底被剧情打败,是在两人回国后,三观倒置的梁冰玉对自己的亲姐姐也是嫂子梁君碧,不卑不亢的态度。“我和子奇之间就是爱情,我回来的理所当然,什么你做大我做小你是妻我是妾,我不同意,我就要和子奇在一起……”原谅我真的无法理解,你本来就做错了好吗?如果说战争的打击让你们两人相互依偎相互取暖,回到北京姐姐面前,梁冰玉你应该清醒了吧,有爱不假,伦理道德在爱面前就如此轻贱吗?再者说因为思念回到故土,你就没有想想到底该如何面对自己的姐姐,如何处理自己闯下的祸吗?带着理直气壮回来,却在当天晚上与两岁的女儿(新月)不辞而别,我非常好奇梁冰玉是如何考上燕京大学和牛津的。引用韩太太,也就是冰玉姐姐的话“你也不臊得慌”。
我们姑且将情节上的漏洞总结为,作者处理失当,在没必要的爱上着力过多,在情节转折处却轻轻带过(这种小三上位上得还理所当然,我当时看地真想撕书),对于穿越版的江南皮革厂故事我们也不再过多评价,下面我们来看看人物。相比于善良、美丽、优雅、上进、无私的女主韩冰玉,以及她高学历、高情商、高颜值、“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楚老师,天天喊着害怕爱却因为“爱”和姐夫在一起的梁冰玉,我更喜欢偏反面角色一点的韩太太。韩太太,大名梁君碧,韩子奇的妻子,梁冰玉的姐姐,韩新月的大姨兼母亲,一个虔诚的穆斯林、地地道道的北京人。
韩太太没啥文化,性格爽快但不失缜密,可以说她是实际上博雅斋(也就是韩家)的一家之主。少年时和父亲的养子韩子奇一起打拼,创下了一片家业,生了儿子天星后操持后方事务,“不大再到柜上去”和丈夫也越走越远。这样一个女人,觉得新月读到高中就行了,没必要上大学;为了让儿子和自己看上的女人结婚,耍计谋拆散了天星和初恋;战争时代因为自己的一时气话,葬送了家族产业奇珍斋……种种错事做了个遍,可我通读全书最喜欢的就是她。韩太太的一张一弛显示地尽是老北京的风味,市民气息扑面而来。她的看人下菜碟,她并不高明却十分奏效的俚语俗语,她并非滴水不漏的手腕,她心疼丈夫儿子别人却不会说一个“爱”字……这样的一个可爱形象,让我觉得很真实,她绝非是完美的,但正因为她常常犯错,却让我们觉得这样的韩太太就在我们身边,比起她为玉而生的丈夫,完美的女儿,只有韩太太真正凭着一腔热情做事,活成了一个有血有肉的真我。
在这里还要补充我对韩子奇和姑妈的看法。我是可以理解韩子奇前后反差巨大,少年雄心壮志和老迈后懦弱无能的,也能理解他一辈子唯一的真爱就是玉,毕竟亲历战争对人的打击实在太大了,没有心中的信念支撑自己走下去,战争胜利人也会变成行尸走肉,在这个意义上讲,玉可以说是他的救命恩人。姑妈是一个封建道德培养下,一位优秀的良家妇女,充满了底层人民的朴实善良,然而这样的“好人”,一辈子都在盼望和被日本兵抓走的丈夫儿子团聚,最终也是带着无限的遗憾离开了人间。
除了情节和人物上问题外,我个人认为小说的语言有些太过华丽。在描写女主人公的内心世界时,着墨太多,大量引用拜伦和鲁迅的诗句描写韩楚二人的爱情,有堆砌辞藻的嫌疑。但对学生对老师的单相思、燕京大学及穆斯林墓地等的景色描绘、梁亦清韩子奇韩新月的三场葬礼、新月与死神的挣扎等,语言还是恰当优美的,建议想提高语言表现力的同学们学习一下。不过就整体看起来,相比这类用优美辞藻修饰的故事,我还是喜欢与此故事背景类似的《活着》《一句顶一万句》等语言质朴但引人入胜的小说。
最后分享一个全书中相对令我感动的情节,楚源潮的老师严教授即将离世时,老伴在他身旁读拜伦的名篇《好吧,我们不再起漫游》,送严教授离开。两个人有相同或相似的爱好,彼此依偎相互支撑,在诗意盎然中走完一生,这是我理想中的爱情。现代社会里爱就直接上手,或者为情远离,嘴里天天嚷着“我也要爱的权利”的,那都是小三。
《穆斯林的葬礼》读后感 篇三
之所以被《穆斯林的葬礼》这本书吸引,是因为它每一章回的名字。月梦、玉魔、月冷、玉殇、月清、玉别、月魂本以为是一本带着宗教色彩的书,没想到一开始便用如此清冷哀怨的字眼震慑住了我。细细看完了这本书,内心复杂,道不清是什么滋味。再启卷,品之,掩卷,深思,心中才有了一丝了然。
这本书讲述了北京的一个穆斯林家族六十多年在世代变迁中的兴衰沉浮。两代人围绕着玉的爱情纠葛是故事的主线,而最后意料之中的悲剧,爱情、亲情乃至整个家族的悲剧是由他们心中的恨、痛、无奈、苦楚酿成的苦果。月与玉相间、两代人的故事相互穿插,时空的变换,游离在两个年代之间,仿若身临其境,让人倍感惊喜。
初读此书,对爱情的理解与认识还带着小女孩特有的偏激、不成熟。直到读了第二遍、第三遍,才正视理解了韩子奇与冰玉的爱情,也不再那么盲目地去看待一个人。没有绝对的好人,也没有绝对的恶人。立场的不同让他们走上了不同的路。没有永远的对,也没有永远的错,只有永远的爱。这大抵是我读这本书最大的收获。
玉,象征着财富、地位、身份。
月,象征着纯洁、善良、明净。
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玉是风雅高洁的象征,古人多以玉来形容比喻自己的品德、气节。君子比德于玉就是这个寓意。玉,确实醉人。虽没有钻石的璀璨,宝石的富贵,水晶的晶莹,但它神秘,精致,宥永,富有生命力。
在我看来,玉和月也是代表着两个时代。君璧、冰玉,两个以玉为名的美丽女子,相互扶持姐妹情深的碧玉两人,只因为时代不同,接受的教育不同,对爱情、对人生的态度竟也产生了天壤之别。玉儿对于爱情的执着,对于自由的渴望,她的大胆,果敢与无畏,正体现了新时期中国青年的新气息!而作为旧代妇女的代表,碧儿虽然有着旧时代女性的自强、能干、坚韧,但她的迂腐、落后、不包容、嫉恨,以及对于爱情的盲目、束缚和对于生活的依附,又是我不得不为之悲哀的姐妹的反目成仇,勾画了先进与愚昧之间的鸿沟,是一个时代的悲哀。
书中凄美的爱情也为人所津津乐道。它虽美,却透着无穷无尽的无奈与悲哀。韩子奇,被玉俘虏的一个假回族。他的一生,琢玉,卖玉,护玉,守玉,爱玉。视玉如命。我相信他对发妻是有感情的,但他真正的爱情是能够和他产生共鸣的人,也就是冰玉。他们的爱情没有错,错在他们的年代,错在他们相爱的时间。这是一段苦缘,甚至还牵扯到了下一代,但他们是无辜的。冰玉不能接受带有瑕疵的爱情而远走高飞,现在看来,当初他们义无反顾的爱情真叫人觉得敬佩。
《穆斯林的葬礼》读后感 篇四
今天,我看完了《穆斯林的葬礼》这部作品,我了解了穆斯林的文化,也增长了很多的知识。
这本书讲述了三代人的命运。
师傅梁亦清去世后,徒弟韩子奇独自担起责任,完成师傅没有完成的玉器,并娶了师傅的女儿梁君碧,然后他们有了韩天星。
然而,由于当时战争的混乱,韩子奇不得不带着玉和妹妹梁冰玉去了英国,但回来的时候已经多了一个叫做韩新月的小孩。姐姐看到后强迫妹妹离开,新月也成了她的女儿,而冰玉却成了新月的“小姨”。
随着时间的流逝,天星和新月逐渐长大。天星开始去挣钱,并且和新月的同学陈淑彦结了婚。
而新月却以优异的成绩进入了燕大,认识并喜欢上了他的老师楚雁潮。这一切,应该是最好的结局。
但命运并不总是令人满意的。韩子奇突然住院,家人听到消息都来了,但新月因为受不了,也生病了,而且医生说她没有多少时间,这对全家人来说是晴天霹雳,但最后又有什么办法呢?她得了风湿性心脏病,心脏二尖瓣闭锁!为什么命运如此残酷,要夺走一个18岁女孩的生命?这是多么美好的一个人生阶段啊!而在新月死后不久,韩子奇也离开了,“玉王”从此消失了。
几年后,冰玉回来了。不幸的是,她再也见不到她的“侄女”了……
结局发人深省,为什么主人公会陷入这种境地?通常我们总是抱怨命运,但事实上,我们的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中,我们每个人都可以计划自己的生活!
穆斯林的葬礼读书笔记 篇五
最先知道这本书时,是初中的语文老师推荐的。但那时并没有很大的动力去读它,直至高中,同学的强力推荐,才猛然想起它。听完同学简单的解读,就迫不及待拿起它,翻开了它,就久久不能释手。即使读完了,也在久久的回味。
《穆斯林的葬礼》是回族女作家霍达的长篇小说,曾获得第三届茅盾文学奖。作者给全书设置了一个带有神秘色彩的宗教背景。巧妙地将“玉”与“月”作为线索贯穿整部小说,讲述了一个穆斯林家族六十年的兴衰,三代人的命运沉浮,两个发生在不同时代,有着不同内容却又交错扭结的爱情悲剧。
很厚的一本书,拿在手上,感觉沉甸甸的。很厚的一段情,读完之后,心里沉甸甸的。穆斯林的葬礼,展现奇异而又古老的民族风情和栩栩如生的人物品性,是值得我用时间和心灵感受的。从这本书中,我更真切地感受到“拥有生命,便是最大的乐趣。”与书中主人公比起来,我们不是幸福很多吗?最起码,我们还活着,还拥有着生存的权利,这样说来,我们还有什么理由抱怨生活,抱怨命运呢?也许,你的人生之旅正面临着难以逾越的鸿沟。也许你现在的人生之路正充满荆棘,但无论境遇如何,都要学会潇洒一些吧!珍重生命!
在这本书里,你能看到生命的无奈,但你更能看到生命的价值。穆斯林,对于许多人来说是一个熟悉而又陌生的名词。而在这个词的背后,更多的是宗教。而宗教这两个字,更容易让我们联想起那些奇怪的仪式。于是,人们对它的葬礼会产生一种神秘感,作者就这样把我们引入她的圈套。我在这穆斯林的葬礼的描述中一步步领略了人生的哀歌。我真的想用我的眼泪来祭奠白纸黑字里的主人公。正义,你为何而生,为何而灭?有许多这样的故事,公平不在正义的一方,而《穆斯林的葬礼》里的正义就在主人公的身边,可它是那样的微弱,以至于产生了谁也不想看到的结局。复仇使人性失去了理智,在遥远的未来,宿命同样的落在了下一代人的身上。
很平常的封面,一弯月牙,一行回文,看不出有何奇特,感觉就是很普通的一本书,数十万字,不长不短。初看时,思绪总是断断续续的,唯一的映像,就是两个不同时代相互交错的篇章结构。再次接触时,才深深地醉在作者的字里行间。当我在为新月的死默默哀伤时,内心更是被她为爱情的勇敢所折服,新月是那么的美好,以至让所有人都相信她的人生是圆满的,那纯真的爱情为她生命添上浓墨重彩的一笔。她知足,她感恩,她是这样,我希望我也能如此!
穆斯林的葬礼读后感 篇六
书名一直听说,总感觉应该是一种历史类图书,像是要介绍穆斯林的风俗习惯,就从来没有拿起来读过,真正读完还是去年的事。《穆斯林的葬礼》背景置于20世纪二三十年代至20世纪六七十年代,特殊的历史时期,奇特的经历,不平凡的人世生活。读完后,书中的那些鲜活的呼之欲出的人物,韩新月、楚雁潮、韩子奇、梁君璧、梁冰玉等等,总是盘旋在脑海之中,印象深刻,挥之不去。
整部书结构安排的非常巧妙,以“玉”、“月”为每章的标题,交织在一起,在小说的结尾又合二为一。小说情节紧凑,高潮迭起,总是能不断地吸引读者,不断地读下去。尤其是韩新月的身世之谜,深深地吸引着读者看下去,去解开这个谜团。此外,异于汉族的回族伊斯兰穆斯林文化也是小说 www.gaokaobaba.com 的一个亮点。读这本书之前,我几乎很少真正了解穆斯林这个民族,甚至对他们颇有误解,印象中他们是满脸胡子、头戴白色小帽、行动有些怪异甚至让人有点害怕的一个群体。看了这本书之后,对这个民族有了新的认识,回族人很爱干净,无论从他们的日常生活的习俗和礼仪,还是他们在生活方面非常讲究节制。
这本书,可以让我们懂得什么是人世间最纯真的感情,启迪我们,少一点遗憾,少一点悲伤。
穆斯林的葬礼读书笔记 篇七
曾经以为读一本至好的书最多能使人痛哭流涕,但这种感觉也不会持久,直到读过霍达的《穆斯林的葬礼》,我才发现原来文学也会如此震撼人的心灵,如此令人心痛,痛到无法抑制。
冰心曾经盛赞这本书,称其为 “奇书" 。它通过一个玉器世家几代盛衰,唱出一曲人生的咏叹。这是玉的长河,不,是人生的长河,命运的长河,悲剧的长河。
以前对回族知之甚少,只道他们是中国众多少数民族中的一个,不吃猪肉。然而从这本书中描写的关于他们的婚丧仪式到平时的清规戒律,了解到原来他们对信仰也是如此虔诚。一个穆斯林家族,六十年的兴衰存亡,三代人命运的沉浮。从梁玉清的白手起家,到他的徒弟韩子奇成为一代玉王,叱咤玉坛,再到最后玉器世家的衰亡,让人不禁感叹命运的反复无常。
韩子奇的爱女新月,书中的女主人公,年纪轻轻便被查出患有先天心脏病,命运真是无情,她本该绚烂如花的生命就那样凋零了,当我读到新月之死时 ,我的心真的很痛很痛,她那么优秀,考上了北京大学,和同学们才相处一年,她还有那么多的梦想等着去实现,还有她的爱情,当老师楚雁潮向她表明爱意后,她内心的激动与幸福,其实他们早就惺惺相惜了。新月母亲,书中最鲜明的一个人物,梁君璧,其形象不亚于 《红楼梦》 中的凤姐,她对这段爱情的阻挠,仅仅是因为回回只能嫁给回回,而楚雁潮是汉人。我的心为他们揪紧了,一个是生命随时可能停止的人和另一个爱她至深的人之间脆弱的爱情。当读到楚雁潮为了陪在新月身边而答应她母亲那无理的要求时,我感受到了他对新月的那份厚重而深沉的爱。
书中对于新月母亲梁君璧的塑造,我觉得是从几件典型的事中表现出她的性格特征的。她用计为其儿子天星娶了陈淑彦,同时还能让天星感激她,即使最后真相被揭穿,他也没有恨他母亲;以及她在得知自己的胞妹梁冰玉和丈夫在一起还生了女儿新月后,她的蛮横刻薄、同时自己内心的痛苦煎熬,但她竟能保守秘密二十多年,一直对新月不冷不热也就有源可溯了。无论是梁君璧之风云叱咤,韩子奇之愁肠百结,都衬托新月,净化主题,至新月之死,大有风雨如晦,鸡鸣不已 之势,而这些都体现了一种美,深沉的美,崇高的美,使人的灵魂得到升华,我想这也许就是人们所追求的艺术美的最高境界吧。
该书的内容阔大而纷繁。一方面写玉器世家的兴衰历史,另一方面写韩子奇一家人关系的纷杂,同时还描写一战时期我们国家的现状。也许人生本来就是阔大而纷繁的,他不可能只有一条线牵引着我们走着单行道,我们要做不同的事、遇到不同的人在同一时刻、同一地点,也因而人生才更加变幻莫测、丰富多姿,不是吗?
在读的过程中我一直在想,这本书难道仅仅是为了向我们讲述这个关于回回家族的故事吗?它所传达的到底是什么?直到读完最后一个字,我才半知半解。它是在给我们重现一段历史,它就是我国其他55个少数民族的缩影,同时也是中国社会六十年变迁的一个缩影。虽然它仅仅写的是玉器这个行业的兴衰,但能使我们想到我们民族在那个时期的由兴转衰。从回回和回回之间才能通婚,让我想到民族交流和融合的必要性。
书的结尾,韩子奇临死前说出了自己埋藏了一辈子的秘密,其实他是个汉人,他不是回回,当初他骗了他师傅,如此戏剧化的结尾让人深思,那个时期,各民族间,至少汉族和回族间的隔阂是很深的,所以我们更应该架起民族沟通的桥梁,让各民族间都能情同手足。
“我多么羡慕你这个活着的人!你有权利生活,有权力爱 ”,这句话让我感触很深。尤其是当听到越来越多的关于大学生自杀的报道时,我很困惑,我们这个社会究竟是进步了还是退化了?毫无疑问,社会在进步,我们人类也在发展,可为什么几十年前人们就懂得要珍爱生命的道理到今天人们却不懂?可以如此轻易的放弃自己的生命。只要活着就有希望,灾区朋友如是说,其实真的没有什么比活着更重要了,一切身外之物都建立在你是个活着的人的基础之上,所以为什么不珍爱她呢?所以珍爱自己的生命吧!描绘好自己的生命蓝图。
《穆斯林的葬礼》读后感 篇八
看完这本书,我心里竟有些怅惘。从梁亦清到韩子奇,从梁冰玉到新月,从天星到清萍、结绿……四代人的恩恩怨怨交缠错杂,似水中生出芦苇荡。水下纠结的根,水面微风轻抚漾起涟漪层层,洁白的芦花飘飞似梦,却缓缓落入池沼,不复往昔。
《穆斯林的葬礼》中,令我印象最深刻的是韩新月,一个小姑娘。她被牵扯进父辈的爱恨情仇,失去生母,至死未见。她短暂的一生也因此增添许多坎坷,更是因养母的宗教偏见未能与楚雁潮完婚,遗憾离世。
新月有着属于她那个年纪的少女的活泼娇俏、天真浪漫,也有她所特有的恬静、懂事与诗意。她容貌清秀典雅,似水中粉荷——“细腻雪白的肤,玛瑙珠般的唇,黑中微蓝的眼眸……”当真是一弯新月,象征着生命的美,象征着幸福,圣洁而充满希望。
然而,天意弄人。在这豆蔻年华,新月却换上心脏病,最终早早辞世。一朵柔嫩的生命之花还未完全绽放便已夭折,一轮弯弯的月儿还未迎来黎明变为乌云所蔽、霜雾所掩。她从未失去希望,她顽强地站起又倒下,她一点一点爬出黑暗的“魔窟”,追逐光明。因为她知道,在这个世上还有人在为她祈祷;她明白,自己还有心愿未完成——她想再见一见楚雁潮,她想和父亲、哥哥继续幸福地生活下去,她想重回燕大校园,她想获得家人对她爱情的支持与祝福……这个娇弱的少女爆发出令人难以置信的生机与力量。她是脆弱的,亦是坚韧的。她是新月,以银白的月光感染着身边的每一个人;她亦是小草,以稚嫩的身躯对抗可怕的病魔。
正如书中所说:“人,最可怕的不是疾病,而是丧失了意志与信念。”
史铁生双腿瘫痪,他写下了一篇篇文章,出版了一部部书籍,用笔将自己的失意与乐观、不幸与坚强传达给每一位读者;霍金全身瘫痪,他探索着未知的宇宙,在人类史上谱写传奇;海伦·凯勒双目失明的同时是个聋哑人,她看不见世界,也无法聆听世界的声音,但她用心感受世界,成为了不起的作家、慈善家,激励了无数人……这些,难道还不能说明什么吗?
“在黑白里温柔地爱彩色,在彩色里朝圣黑白”,让我们用心去感受世界,让我们以爱来回赠生活。
最新范文
《青春》读后感优秀10篇09-29
读《爱的教育》有感【优秀6篇】09-29
开国大典优秀读后感【优秀5篇】09-29
读后感应该怎么写精彩5篇09-29
好爸爸坏爸爸读后感【优秀3篇】09-29
杨修之死读后有感(优秀9篇)09-29
朝花夕拾读后感(优秀5篇)09-29
《我爸爸》读书感受(优秀5篇)09-29
《课堂教学艺术》读后感【优秀3篇】09-29
沉思录读后感【优秀5篇】09-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