献给阿尔吉侬的花束 献给阿尔吉侬的花束读后感(精彩5篇)

2023-09-03 12:46:37

品味完一本名著后,大家心中一定是萌生了不少心得,此时需要认真思考读后感如何写了哦。那么你会写读后感吗?书包范文小编精心为朋友们整理了献给阿尔吉侬的花束读后感(精彩5篇),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献给阿尔吉侬的花束读后感 篇一

后劲有点大,看到最后莫名的感到难过。

他短暂的路过了一个原本不属于他的世界,变得更聪明,但只有智力增长却没有心灵的进步,最终再次回到他原本的世界。

有点像是他原本的心灵上得了近视,看不清世界所谓真实的样子,这场手术让他逐渐恢复了视力,他在智慧上迅速成长,到心灵上依然是那个脆弱的小孩,最终又回到了原本的样子,回去的过程中就像是“我本可以忍受黑暗,如果我没有见到光明”他能感知到自己智慧上的退步,从而格外沮丧又暴躁,最终,回到了最初的自己。

我脑子里好像出现了这样一副画面,原本的查理是一个在山脚下玩耍的人,但大部分人生活在山下,查理渴望能走上那座山,被大家喜欢,他以为只有走上那座山,才会被大家喜欢;有一天机缘巧合,他真的上了一个上山的`自动扶梯,他逐渐看清了山上的景色,甚至走到了比所有人更高的位置,但是他也发现,原来并不是上了山就会被喜欢,甚至得到了他人的恐惧与厌恶,并且哪怕他在山上,他也依然是个小孩,但这架自动扶梯并非上帝所造,并不完美,终点并非山顶,而是会重新回到山脚,但他也无法下梯,他恐惧,焦躁,自暴自弃,被动接受着自己重新回到山脚,好像一切都只是一个梦。

献给阿尔吉侬的花束的读后感 篇二

从一开始的近步报告,到后来的进步报告查理的经历好让人唏嘘。如果有一天你从一个智力低下一跃成为了一个智力超群的天才,你慢慢懂得了原来这个世界不是充满鲜花的,你开始懂得了各种负面的情感,嘲笑、冷落、憎恨,会很失望吧。多么努力得变聪明可是换来的却不是想要的结果。智商的提高而情感方面的相对滞后带给了查理很大的精神冲击,但是当他最终发现自己的命运会像那只叫阿尔吉侬的小老鼠一样,由于智力的激增而引发心智身体迅速萎缩的可怕后遗症时,他的思想已经不知不觉中升华到了一个让我们为之惊叹的层面,他想要在有限的时间内用自己的智慧去发现这个实验的漏洞,从而为这个世界上和他一样的低智商人群做出一点点贡献。我觉得这本书最残忍的地方不是查理从智力低下变天才又从天才又变回智力低下这个事实,而是他带着曾经聪明过以及曾经拥有的一份短暂的爱情这些记忆一步一步走向黑暗……这真的让我很伤心……

献给阿尔吉侬的花束读后感 篇三

翻来覆去地读了好几遍《献给阿尔吉侬的花束》,从一开始的无聊透顶、荒诞离奇到最终的扼腕叹息、唏嘘不已。

作者用第一人称和日记报告式高超的叙事方式,让人隐隐约约总有一种很强的带入感,细思极恐,其实查理高登就是有思想的阿尔吉侬,也是映射现实中的你我他,查理高登经历的一切何尝不是正常每个人所要经历的宿命呢?从稚嫩的婴儿到成人的高峰,到老年全方位的衰退直至消亡,我们都会经历懵懂到巅峰再到衰退的。生命周期。

我个人觉得和《活着》很类似,这是一个悲惨的世界,不管我们如何挣扎,试图与命运做怎样的抗争,最终这一切都是无谓的,我们都逃不出生命的魔咒,都会被时间打败,这并非是我们能选择的,是多么地悲哀呀!也许活着并没有什么意义…

有时候我挺后悔看这类的书,因为看得越清楚,越难以得到快乐,总有一种在现实面前的渺小从心底蔓延,又被紧紧扼住喉咙的无力感。而对于这种无力感,我内心是很抗拒的,极不愿意接受的。现在我都有点不敢翻开《平凡的世界》,我害怕又从其中读到这种无力感。

献给阿尔吉侬的花束读后感 篇四

我本可以容忍黑暗,如果我不曾见过太阳,然而阳光已使我的荒凉,成为新的荒凉。——狄金森

作为今年开年读完的第一本书,我希望我像查理一样,能对未知的世界抱有渴望,希望自己变成一个更聪明的人,对这世界更友善,有更多的朋友。

读这本书很仓促,我读书一直也是囫囵吞枣。但我也想记下一点我的感悟,让自己开始学思结合。

这本书讲的是一个有智力障碍的人,接受了一所大学的智力改造后,逐渐变成一个天才,拥有了超人智力,在接受改造之前,他有朋友,虽然朋友们会经常嘲笑捉弄他,他还是经常微笑,相信真善美。在他拥有智慧之后他却发现世界充满了歧视,世界并不完美,他变成了天才却焦虑暴躁。在不久之后,他突然出现反智行为,智商急速坍塌又变成一个智障。而阿尔吉侬则是该项科学研究的实验动物,他的一系列变化都在主人公的身上完全体现出来。

这本书读下来,不禁让人觉得是个悲剧。查理体验了不同的两种人生,他的两种人格在现实世界和潜意识里不断切换,这一点其实可以从查理处于智力高峰时写的最后一篇著作里看出来,不论是天才还是智障,他都是查理本人,他都希望别人尊重他,理解他,爱他,接受他,让别人承认他更聪明。他这一生,都希望被接受、得到爱。在查理愚笨时,他有很多朋友,虽然别人都拿他取笑,但他内心充足而幸福。当查理变成天才时,他变得更加孤独,他看出了每个人不同的心思,他变得比一般人更聪明,也因此有了更多的情绪,锋芒毕露,不被他人接受。

人不应该被智商界定,不管如何,我们都希望拥有更多朋友,希望自己更受欢迎,人性是复杂的,我并不应该觉得自己读完一本书,就能拿起笔来剖析人性。我之能记下一些我的浅显的认知,希望以后有机会的话我能重新阅读,体会自己的认知过程,就像查理写进步报告一样,不管自己的逻辑有多混乱,以后读的时候应该是能理出一些思路的吧。

一、查理的童年很不幸,母亲强势且神经质,喜欢强迫他做一些自己做不到的事,父亲温和但懦弱,所以查理在母亲的教育下长大,他一直希望自己能变得更聪明。这让我想到一句话,幸福的。童年可以治愈一生,而不幸的童年却需要一生来治愈。每个人都有一段处于混沌期的时光,我们不能决定别人对我们做什么,也无法改变,但那些东西就是组成我们潜意识的一部分,是人格的基石,只会在暗夜出现,在梦里追逐。

二、世界本就是一个大迷宫。我想我们普通人其实也像阿尔吉侬一样,一辈子都在被训练走迷宫,从最开始的认知世界,到后来学习工作,适应不同的环境,我们一直在接受教训,一辈子都在这个迷宫里寻寻觅觅,磕磕碰碰,恐慌迷茫,直到机体无法动弹,神经再无反应。

三、我们每个人都可能是查理。在高峰时被人追捧,在低谷时被人奚落。但人应该有最后的尊严,就像查理那样,在人生最后的时间,不给他人造成困扰,自己安安静静得回到自己应该在的地方。人也应该时刻保持善良,就像查理重新变成智障时,对待欺负他的人做的那样,不是因为他受到欺负,而是他想到了那个人的妻儿,慈悲是一种高贵的人性,每个人都不能丢掉。

四、关于恐惧、期待和进步。查理最怕的是男女之情,这是他的恐惧造成的,书里也没有明确提到他做了什么错事,但我宁愿相信他善良而无知。查理的身上有三个特质是整个故事的暗线,一是他的愚笨让他不被母亲接受,二是他对女性的态度造成他被送到寄养之家,三是他变成天才之后愚笨查理一直在他的潜意识之中,我不懂心理学,但是我认为他内心最深的恐惧是他被抛弃了,所以造成他对爱情和女性的抗拒,好在最后他治愈了自己,接受了自己,从这一点看来,也许查理已经长大了,不再是那个恐慌的小孩。

五、如果我是查理,我也会选择做那个实验吧,让生命绽放了一次,让自己的存在成为存在,也是一件很幸运的事。

如果有时间,请帮我放一些花在阿尔吉侬的坟墓上。

献给阿尔吉侬的花束的读后感 篇五

作为一篇科幻小说来谈其实有点不妥当,我更愿意看里面的人情。冷暖,无常。内容简介一向厌恶写,请看下图。我绝无可能像这个总结的这么好。只是想说特别喜欢这本书的切入点,是以高登自己的进步报告推进情节。高妙之处在于即使如此安排,画面撷取也很自由。

查理·高登,前半生作为心智障碍者似乎理所当然地受人嘲弄。你能够想象一个二十多岁的男人稚嫩如童该有多引人厌嫌。作为读者大概同情皆易撒播,事实上如果我身处于中大概也如众生一般模样。高登的话动人,低智只让他觉得别人的嘲弄都是善意:

“很多人都笑我。但他们是我的朋友我们都很快乐。”

智商的增长同时带来心智的复杂。令人唏嘘的是所有嫉妒,仇恨,爱欲皆来源于智慧。他读书,研究,懂得生活隐秘的趣味,却失去了原本令人同情的善良。人的复杂性在这一时期的进步报告中表现的淋漓尽致,我尤其喜欢作者淡漠又有点癫狂的笔触。所以不敢自行解读。

后来结局又够悲惨。阿尔吉侬的死去象征高登的结局。他的心智又逐渐发生障碍,只是他也不同原先的高登,也不能再说出“很多人都笑我。但他们是我的朋友我们都很快乐”这样的话了。

如果有机会,我也要在我的阿尔吉侬的坟旁放一束花。

最新范文

《意林》读后感【优秀4篇】09-03

淘气包埃米尔读后感(精彩10篇)09-03

二十四孝图读后感读书心得400字优秀9篇09-03

非常女生读后感500字【优秀8篇】09-03

2022读后感优美开头结尾范文【精彩2篇09-03

《你当像鸟飞往你的山》读后感【4篇】09-03

读简爱的读后感400字优秀6篇09-03

《人间正道是沧桑》观后感【优秀4篇】09-03

《宝葫芦的秘密》读后感(优秀7篇)09-03

赢在执行读后感精彩7篇09-03

26 2428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