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船借箭读后感500字 草船借箭读书心得【7篇】

2023-04-13 02:22:05

读了《草船借箭》这篇文章,故事里跌宕起伏的情节和个性鲜明的人物让人感悟颇深,看完草船借箭,写一篇草船借箭读后感对你有很大的帮助。你是否在找正准备撰写“草船借箭读后感提纲500字”,下面是书包范文为朋友们整编的草船借箭读书心得【7篇】,希望能够帮助到朋友们。

草船借箭读后感500字 篇一

《草船借箭》是我国著名长篇历史小说《三国演义》中的故事。文中的周瑜心胸狭窄,他因妒忌诸葛亮的聪明才干,要诸葛亮在10天内造10万支箭。诸葛亮一下子就识破了周瑜的阴谋,但他从大局出发,不与周瑜斤斤不计较,凭着自己渊博的学识,用妙计向曹军借了10万支箭,使周瑜不得不甘拜下风。

学了《草船借箭》这个故事,我认识到妒忌的公理是有害的,它既损害了别人,也损害了自己,这样的事在我的生活中也是常见的。这个学期的几次数字测试中,我的好朋肆,成绩都比我好,我产生了一种妒忌心理,闷闷不乐,总想找机会和她吵架,可她毕竟是我的好朋友,我又不太好意思,读了《草船借箭》这个故事我认识到了妒忌心理的危害,同学考试成绩好,我应该为她高兴,同时自己努力学习,争取下次测验中取得好成绩,怎么能不高兴呢?这样一想,心情就通畅了。

在生活中,像周瑜这样妒忌心强的人,虽然很多,但像诸葛亮那样心胸宽阔,不为小事斤斤计较的人也不少。

有一次,在操场上玩耍的时候,有一个同学把我碰倒了,马上向我道歉,我一咕噜爬起来,怒气冲冲的向他吼道:“对不起就完了吗?"于是我们俩个人闹翻了。下课后,他对我说:“对不起,你也把我推倒吧!”现在回想起来,他为了我们的友谊,可以不记前嫌,而我却认为他是应该的,我真糊涂!

如今我明白了一个道理:一个人只要克服了妒忌心理,心胸宽阔,才能站得高,看得远,否则就会像周瑜那样,害人害己。

草船借箭读后感300字 篇二

本单元,我们学习了一篇课文《草船借箭》。《草船借箭》是出自《三国演义》中的一个章节。看完这本书后,我既佩服诸葛亮的聪明才干,又知道了周瑜是个心胸狭窄的人。

本文主要讲了周瑜嫉妒诸葛亮的才干,要求诸葛亮在十天内造好十万支箭。不过诸葛亮并没有造箭,而是借箭。当诸葛亮向曹操借箭回来后,周瑜自叹不如。

诸葛亮是个聪明机智、神机妙算的人,他的计不只是靠他的聪明才智。诸葛亮还要知天文,才能预测三天后会有大雾;晓地理才能使船更快回营;识人心才能知道鲁肃是个忠厚诚实的人,如果鲁肃把诸葛亮的计划告诉给周瑜,那么他的计划就会被破坏。他还知道曹操是个生性多疑的人,才使出了草船借箭这一计。之所以他的计能够成功,是因为诸葛亮能够刻苦钻研,认真学习才能得出今天的成果。而周瑜却小肚鸡肠,还妒忌别人比自己聪明。

草船借箭读后感 篇三

清晨,微风习习,温暖的阳光透过玻璃洒在我的房间。我拿起一本《三国演义》津津有味地读了起来。一个精彩的故事——《草船借箭》吸引了我。

这个故事主要讲了周瑜嫉妒诸葛亮的才华,于是让诸葛亮十天造好十万支箭,以此来刁难诸葛亮。诸葛亮向鲁肃借了二十条船和六百名军士,在第三天“造”好了十万多支箭,让周瑜自叹不如的故事。

我特别敬佩诸葛亮的才华。他聪明机智,神机妙算,但他为何敢立军令状,并承若三天“造”好十万支箭呢?原来他早就做好了充分的准备,诸葛亮通晓天文地理,早就预测到三日之后会有大雾;他洞察人心,知道鲁肃是个值得信任的人;知道曹操生性多疑,不会派水兵去大雾弥漫的江面迎战……他为了借到箭做了充分的准备,才能在第三天借到足够多的箭,如果不是精心的准备,那他造箭的结果就满分作文网不用说了。

读到这,我想到了自己的一次经历。五年级上学期,快期末考试了,我觉得英语很简单,平时学习时也不觉得难,就只重点复习了语文和数学,直到考试前一天,才马马虎虎地看了一下英语,心想:这下就能考个顶呱呱的成绩出来了。考试那天,老师把英语卷子发了下来,我一看,糟了!有好多题都是模棱两可的,我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团团转,时间不等人,我只能硬着头皮,没有把握地答完了所有题,交了卷,失落地走出考场。分数出来了,结果当然不理想,只考了78分,“哎,都怪我考试前那段时间没有充分复习呀,没做好充分的准备就上了战场,怎能不吃败仗”呢?

阳光暖暖地照在书上,我合上《三国演义》,一个道理却深深地刻在了心里:成功总是留给有充分准备的人,在以后的学习中,再也不打无准备的仗了。

草船借箭读后感700字作文 篇四

从小父母就教育我们,要先学做人后学做事,老师教育我们,在激烈的竞争中要奋发努力去赶超别人,而不是想方设法地嫉妒陷害别人。

今天,我读了《三国演义》中的一篇故事——草船借箭。这篇故事已经家喻户晓,主要讲了周瑜对诸葛亮心怀妒忌,就想利用造箭的借口害死诸葛亮。周瑜一步步引诱诸葛亮上钩,最后让诸葛亮立下军令状,三天造好十万支箭,诸葛亮找到了鲁肃,向他借了20条船。第一天,第二天都不见诸葛亮有什么动静,直到第三天四更的时候,大雾漫天,诸葛亮请鲁肃去取箭,到了曹军水寨前,擂鼓宣战,不出所料的逼迫了曹军的水军射箭,就这样轻松的借到了十万支箭,使周瑜的计划彻底落空。

从这个故事中,我们看到了周瑜的诡计多端、嫉贤妒才、阴险狡诈,假借公事向诸葛亮借箭,实际上暗藏杀机,想趁机谋害诸葛亮。而诸葛亮用他的足智多谋,借天时,借地利,借人心,提前算好了第三天四更会有大雾,抓住了鲁肃和曹操的心理,完美的借到了箭。

其实在我们生活中也有这样的人,想超越成绩比自己好的人,会去投机取巧,用作弊的手法,或者故意去使坏,故意去破坏,这样起初有可能会成功,但是总有“聪明反被聪明误”的一天。纵观历史,凡是成功的人都有着优秀的品质,他们用实力证明自己,而不是耍各种“小聪明”。

为什么人会有嫉妒心呢?那是因为怕别人会超越自己,当别人有了成绩,受到众人的尊重和爱戴的时候,这样的人不去探究别人成功的原因,不虚心学习,顽强拼搏,取长补短,而用“小聪明”去妒忌别人,甚至是陷害别人,这是多么愚昧的做法啊!

所以说,“小聪明”不能成大事,《草船借箭》中虽然周瑜的聪明耍得很好,但是诸葛亮用他神机妙算的“大聪明”取得了胜利,再一次铺垫了蜀国的成功之路。我们一定要学习诸葛亮,会用“大聪明”,不要“小聪明”。

草船借箭读后感600字 篇五

《三国演义》是我国四大名著之一,我最喜欢里面《草船借箭》的故事了。周瑜因为嫉妒诸葛亮的聪明才智,一直想找机会铲除这个“眼中钉”。在一次喝酒时,以军中缺箭为借口,让诸葛亮在三天之内造出十万支箭,并立下军令状。诸葛亮请鲁肃私底下帮他借二十条船和六百名士兵。在第三天的半夜,诸葛亮带着鲁肃做着船渐渐逼近曹操的水寨,令士兵擂鼓呐喊。曹操的士兵见雾大,不敢轻举妄动,只是拼命地射箭,而他却和鲁肃悠闲地喝酒。一顿饭的功夫,草船上插满了箭。诸葛亮高声喊道:“谢谢曹丞相增箭。”回到东吴,仔细一数足有十万支箭,令周瑜自叹不如。

我非常佩服诸葛亮。他的聪明才智,他的神机妙算,无不令人倾佩。他为了普天之下的黎民百姓,放弃了悠闲自在的田园生活,陷入了打打杀杀的生活。而且,诸葛亮之所以能那么顺利地借到箭,是因为他做好了充分的准备工作。

从中可以看出,要想取得成功,就要提前做好准备。部队就是一个最好的例子。为了打胜仗,部队进行了艰苦训练,他们每天5:00起来跑步,队列训练……7:00才吃早饭。他们吃早饭时也是非常严格的,不准有一个人说话,只要有一个人说话就让所有的人站起来全部不准吃饭。由于这样的长期训练,他们有了良好的习惯,一旦打仗或完成其它的任务时才有过硬的体魄和严格遵守纪律的精神。

不打无准备之仗。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做好做足了准备工作,就多一分胜利的把握,做事才能事半功倍。

草船借箭读后感500字五年级 篇六

俗话说:“家贫出孝子,乱世出英雄。”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中,我印象最深刻的要数《三国演义》了。近来再读《草船借箭》部分,在周瑜和诸葛亮的较量中,我又一次认识到嫉贤妒能的危害。

周瑜和诸葛亮都是当时杰出的政治、军事人物,但诸葛亮总是要比周瑜技高一筹。周瑜为此想方设法暗中算计诸葛亮。这一次他又不顾抗曹大局,以军中缺箭为由,让诸葛亮立下军令状,三天造好十万支弓箭。不仅如此,还私下让鲁肃去探听造箭进程,并且下令不许军匠们备齐材料。而诸葛亮一下子就识破了周瑜的阴谋,但他不与周瑜斤斤计较,凭着自己上知天文,下知地理的渊博学识,也凭借着对曹操的了解,趁着大雾漫天,用草船从曹营中“借”了十万支箭,让周瑜的阴谋破灭。

掩卷沉思:如果没有那场大雾呢?如果诸葛亮不懂地理呢?一切都是未知数,也许一代天娇将命丧自己人手中,三国的历史将重新改写,东吴和蜀国都可能走向快速灭亡的道路。后果真的难以想像。

满分作文网读了《草船借箭》,我认识到了心存妒忌真是要不得的,它影响了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和友好关系,真的既害人又害己。

在我们的生活中,这种人还比较常见。例如,有的同学见别人的考试成绩比自己好,不从自身找原因,就盼望别人的考试成绩一落千丈,在同学们、老师们面前出个丑,被笑话。我还听我妈妈给我讲过一个真实的事:2018年6月,山东临淄区某初三学生秦某某持刀追砍自己的同班同学,对同学的心脏、脖子、胸前等部位连刺13刀,其凶残程度惨不忍睹,而其理由则相当幼稚:期末考试他是第二名,“杀了第一名,我就是第一名”……这样损人不利己的想法不就和文中的周瑜一样吗?

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由《草船借箭》到身边的由妒忌引发的一件件事,真的是触目惊心!这应该引起我们每一个的警惕,既然我们都认识到了妒忌心理给我们带来的巨大危害,那么,我们从小就应该做胸怀宽广的人。只有心胸宽广的人,才会站得更高,才会看得更远。

草船借箭读后感800字 篇七

《草船借箭》这篇文章主要写了东汉末年,曹操、孙权、刘备各占一方。当时周瑜妒忌诸葛亮的才能,想以“公事”为由陷害他,让他十天造好十万支箭。而诸葛亮却说只要三天,还立下了军令状。诸葛亮私自找鲁肃借了船、草把子和军士等,并让鲁肃保密。前两天诸葛亮都没有动静,直到第三天凌晨,诸葛亮约鲁肃坐船去曹营。这时大雾漫天,曹操看见有敌船到来,怕其中有诈,只叫弓弩手放箭。诸葛亮见一边受不下了,就调转船头,让另一边也受箭。天亮了,诸葛亮带着箭满载而归。周瑜知道后,自叹不如诸葛亮的才智。

诸葛亮真是神机妙算啊!有人说诸葛亮是天生的聪明才智,但我认为不靠自己的努力是不会一直聪明的,只是偶尔运气好罢了。就拿神机妙算的诸葛亮来说,他并不是天生的才干,在他知道有大雾这件事上,他之前肯定是花了许多时间去学习预测天气的方法的,不然他怎么敢神态自若地说“只要三天”,还立下了军令状?只有平时勤奋努力的人,到了关键时刻用上了自己平生所学,去帮助别人或保护自己,才会得到大家的肯定,成为大家学习的榜样;而不是在生死关头才来拼命学习,这时已经为时已晚。诸葛亮并不是天生的聪明,只不过比其他人多了一个心眼儿罢了。

聪明的人总是会被人妒忌,周瑜妒忌诸葛亮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周瑜心胸狭窄,小肚鸡肠,心中容不下他人。他一旦知道了有人才能比他高,便会用计陷害他,让他置于死地。这种做法是大错特错,妒忌是人们经常会有的,但他这种不择手段的毒害别人,最终都不会有什么好下场。最后还不是聪明反被聪明误,让诸葛亮连气三次给气死了。更可耻的是,临终前居然还说“既生瑜,何生亮”这种话,连要死了的时候还恨别人,对于这种执迷不悟的人,简直是无药可救了。

所以,在学习上,我们应该学习诸葛亮这种不断上进的精神,成为祖国的栋梁之材;在生活中,千万不要像周瑜那样有强烈的妒忌心理,要心胸开阔,才能长命百岁。

最新范文

关于《爱的教育》读后感400字优秀6篇04-13

《英雄人物故事》读后感(优秀5篇)04-13

有关鲁滨孙漂流记读后感500字(精彩8篇)04-13

青铜葵花读后感800字【优秀8篇】04-13

《简爱》读后感【精彩3篇】04-13

西游记读后感300字(优秀4篇)04-13

《中国文脉》读后感优秀9篇04-13

西游记读后感300字优秀4篇04-13

中国梦读后感【5篇】04-12

呼兰河传读后感(优秀9篇)04-12

26 1511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