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寡老人 孤寡老人调查报告通用5篇

2024-01-05 17:04:38

书包范文为朋友们带来了孤寡老人调查报告通用5篇,希望能够对您的写作有一些启发。

孤寡老人调查报告范文 篇一

活动范围:久隆镇中心小学所辖18所小学

爱是世间最永恒的主题,心中有爱,人间才会有真情,世间有爱,社会才会和谐。可现代家庭的孩子,哪个不是家庭中爱的中心?捧在手里怕飞走,含在嘴里怕化掉,不愿孩子受半点委屈,更不会让他们帮忙做家务。这样的孩子只知道享受爱,根本不知道去爱别人。据一项现代儿童生存状况调查显示,这样家庭的孩子90%以上有“唯我独尊”的倾向。还有部分家庭特别是生活在农村的孩子,父母为生计劳碌奔波,甚至离乡背井,使幼小的孩子缺乏亲情,享受不到爱,那么又如何懂得奉献爱呢?再说,父母只在培养孩子的智商方面下工夫,又有多少对孩子进行过“爱的教育”呢?另一项在公共场合对几十名6到15岁的孩子调查显示,95%以上的孩子并不知道助残日、盲人节、老人节等,家长也很少利用这样的节日对孩子进行助人、爱人教育。在这些孩子中,主动帮助过残疾人、老人或是自己身边有困难的小朋友的人只有2%,父母生病时懂得照顾、安慰的只有15%左右……这一组组触目惊心的数字告诉我们,对孩子进行“爱的教育”已迫在眉睫。

我校提出这样一个设想:充分以全镇十五个五保村和我们居住的环境等作为教育基地,把我镇小学以帮助身边的人为对象的爱心教育与社会公益活动联系起来,开展阳光爱心行动,培养学生的博爱向善心,使蓝天底下充满爱,世界处处开满真善美之花。我们这一想法得到共青团区团委、区教育局德育处、镇政府等领导及全镇各完小领导的支持,并决定从2007年重阳敬老节这一活动将在全镇全面展开。两年多来,全镇各小学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创新活动取得突破性进展。

一、阳光爱心活动的主要做法

(一)成立组织机构

中心小学成立了以陆焕基校长为组长,分管德育的副校长和德育处主任为副组长,各科室领导和各村小校长为成员的活动领导小组。经领导小组成员共同研究讨论制订出切实可行的实施细则,使活动有组织、有计划地开展。

(二)确定爱心行动基地和对象

各小学要对本村委的五保村所在地和未入五保村的孤寡老人住址或留守儿童、贫困儿童等情况进行全面调查摸底,建立相关档案资料,落实行动责任。

(三)活动的开展

1.抓好思想教育。各小学要以思想品德课堂教学为主渠道,以国旗下讲话、班会或队会等紧扣爱党、爱国、爱家、爱校的思想旋律,围绕“关爱、感恩、责任”等基础道德规范,按照“贴近生活,贴近实际,贴近学生”的原则,形式多样地进行爱的教育,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价值取向和积极向上的精神及懂得感恩、关爱他人等精神。

2.细节之处显真情。爱心教育应从小处入手,从身边做起。老师更应是学生的楷模,所以老师多方面去关心、爱护孩子,给孩子树立榜样。对留守儿童和学习有困难的学生没有呵斥或嫌弃,而是充满温情地督促他们按时完成各科作业,指导他们校正学习方法,培养他们学习的自信心和良好的学习习惯,弥补亲情的空缺。对留守学生和学困生采取的是“帮扶结对”的形式,让品学兼优的学生与重点留守儿童或学困生开展“姐妹结对”或“兄弟结对”,促进学生之间的心灵相互沟通,学习上的相互帮助,生活上的相互关照,人生道路上的相互共勉。这样,从生活中一点一滴的小事都让孩子们感受到被人爱的温暖和快乐,学会爱别人,帮助别人,形成健康的人格,也懂得帮助别人,能给被帮助者和自己都带来快乐。

3.“爱心行动”。在爱心教育上爱的行动尤其重要。所以,我镇各小学以各村委的五保村或孤寡老人的家作为爱心基地,让孩子们参与爱心活动。活动开展前先让学生摸清自己居住的地方是否有孤寡老人,然后以小组为单位定下帮扶对象,尽自己的能力去帮助身边的孤寡老人,如帮老人挑水、买东西等。重阳敬老节期间全镇还掀起了声势浩大的敬老活动。你看,这一学校的学生带着自己捐资买来的猪肉、水果、面条等去五保村看望老人,那一学校的学生又抬着自己捐的大米、柴、青菜等去了另一个五保村。九月的敬老节,老人们看着迎风飘扬的队旗,孩子们捐献的礼物,在他们身边忙着扫地、除草、整理床铺、挑水和围在他们身边叽叽喳喳的孩子,享受到了儿孙绕膝的乐趣,而孩子们在这一次次的行动中,也享受到了助人的快乐。在每次我们的同胞遭遇在灾难时,我镇各小学的师生都纷纷伸出援助之手,对遭遇不幸的人奉献爱心,师生们在每次的阳光爱心行动中形成广博仁爱的品质。

4.环境熏陶人。我镇各小学还注意营造爱心教育的氛围,在中心校,我们设立了爱心角和捐款箱,提倡学生们少吃一袋零食,多献一份爱心;在板报里,体现感恩父母、感恩社会的内容比比皆是。爱心教育真正融入到师生的学习、生活中,让师生们时刻得到爱的熏陶。

孤寡老人调查报告范文 篇二

关键词:五保制度;社会救助;公共财政;新农村

农村五保制度是一项面向农村孤寡老人、孤儿及残疾人的社会救助制度。古代《礼记》中就记载了“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的思想和主张,农村五保供养制度延续和发展了这种尊老爱幼、互助互济、扶助鳏寡孤独及伤残人士的优良传统。它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坚持至今并较为规范化的一项社会救助制度,但其发展并非一帆风顺。

一、五保制度的形成

自1953年以来,我国农村逐渐走上了合作化的道路。最初的农业生产互助组和初级农业合作社存在着不愿接纳贫困户入社的问题,农村中的孤寡老人生活困难。在这种背景下,提出了办大社的思想。1955年,他在《中国农村的社会主义高潮》一书的按语中指出:“一切合作社有责任帮助鳏寡孤独缺乏劳动能力的社员(应当吸收他们入社)和虽然有劳动能力但是生活上十分困难的社员,解决他们的困难。”同年7月我国农村掀起了轰轰烈烈的大办高级农业合作化的社会主义高潮。农村高级合作社将鳏寡孤独和残疾人吸收入社,安排他们参加力所能及的劳动,利用集体组织的公积金、公益金帮助他们解决生产和生活上的困难。

1956年1月,中共中央发表的《1956-1967年全国农业发展纲要(草案)》中指出:“农业生产合作社对于社内缺乏劳动力,生活无依靠的鳏寡孤独的农户和残废军人,应当在生产上和生活上给以适当的安排,做到保吃、保穿、保烧(燃料)、保教(儿童和少年)、保葬,使这些人的生养死葬都有指靠。”同年6月30日,一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通过的《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示范章程》明确规定:“农业生产合作社对于缺乏劳动力或者完全丧失劳动力,生活没有依靠的老、弱、孤、寡、残疾的社员,在生产上和生活上给以适当的安排和照顾,保证他们的吃、穿和柴火的供应,保证年幼的受到教育和年老的死后安葬,使他们生养死葬都有依靠。”这两份文件是最早提出“五保”概念并赋予其规范含义的法规性文件。农村享受五保保障的对象被称为“五保户”。从此,五保供养作为一项制度载入了中国的史册,成为党和政府在广大农村地区长期执行的一项政策。

农业生产合作社安置五保户所采取的措施主要有:一是对有一定劳动能力的五保对象,安排他们从事力所能及的生产劳动并适当照顾工分。二是对丧失劳动能力的五保对象,按全社每个社员一年的平均劳动日数,补助给五保户。三是对年老体弱病残、日常生活自理有一定困难的人员,安排专人照顾他们的日常生活。四是按五保内容规定的吃、穿、烧、教等标准,计算出所需的款物数,从公益金中直接分给五保户现款和实物。据1958年统计,全国农村享受五保的有413万户、519万人。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一些地方开始试办敬老院,对五保对象实行集中供养。敬老院为五保户老年人提供了一个比较好的生活场所,从此我国对五保户的供养也形成了分散供养和集中供养两种方式。

二、五保制度的曲折发展

五保制度的发展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其间经历了许多曲折。1958年“”时期,许多地方不顾当地需要和自身经济实力,一哄而起,大办敬老院。据1958年底统计,全国办起敬老院15万所,收养300余万老人。但由于“”的失误和之后的三年自然灾害,许多公社无法负担敬老院的粮食和经费,敬老院难以坚持,陆续停办、散伙。1962年,全国敬老院仅存3万所,在院老人仅有55万人。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农村绝大部分地区实行了以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的生产经营责任制,土地承包到个人。随着农村生产管理和分配组织形式的变革,村级集体组织可供支配的公益金越来越少,原来依托集体经济实施的五保供养制度显得力不从心,五保对象的生活得不到应有的保障,生活水平大幅度降低。

为了全面摸清五保对象供养的基本情况,进一步改进五保供养工作,从1982年底到1984年初,民政部组织开展了全国第一次五保普查。在普查过程中发现的问题主要有:一是供养落实不全面。如许多地方给五保户分完地之后,让其自耕或找人代耕。二是供养标准低。已经落实的五保户,有一部分供养标准偏低,生活得不到应有的保障。如每年给五保户的口粮很少,烧柴自己设法解决,生病无人照料,房屋破漏无人过问等。三是群众负担过重。一些老少边山等贫困地区,群众收入低,五保对象又多,群众负担过重。

为了使五保户的生活得到可靠的资金保障,1985年10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关于制止向农民乱派款、乱收费的通知》中明确规定:“乡和村……供养五保户等事业的费用,原则上应当以税收或其他法定的收费办法来解决。在这一制度建立之前……实行收取公共事业统筹费的办法。”1991年12月,国务院颁布的《农民承担费用和劳务管理条例》规定,“村提留包括公积金、公益金和管理费”,其中“公益金,用于五保户供养、特别困难户补助、合作医疗保健以及其他集体福利事业”,“乡统筹费可以用于五保户供养”。

上述中共中央和国务院的决定、通知、条例以及各地的具体做法,为农村五保供养制度从政策层面上升为法律层面,从体制下由生产队或生产大队组织实施并主要依靠集体公益金运行的模式向主要由乡镇人民政府组织实施并以村提留、乡统筹为其经费和实物来源的制度模式过渡奠定了制度基础。

三、五保制度的完善和发展

1994年1月,国务院颁布了《农村五保供养工作条例》。该条例是我国第一部关于五保供养工作的专门法规,它的颁布与实施标志着农村五保供养工作开始走上规范化、法制化的轨道。主要表现在:一是确定五保对象有了法律依据。条例规定五保供养对象是指村民中符合下列条件的老年人、残疾人和未成年人:无法定扶养义务人,或者虽有法定扶养义务人,但是扶养义务人无扶养能力的;无劳动能力的;无生活来源的。二是五保供养的内容、标准有所增加和提高。体制下的五保内容是保吃、保穿、保烧、保教和保葬,新条例中五保供养的内容逐渐演变为保吃、保穿、保住、保医、保葬(未成年人保教)五个方面。三是五保供养经费的筹集更有保障。以前五保供养款物的提取,主要从集体公益金中支出,来源于生产队或生产大队分配。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五保供养费用的筹集方式开始多样化,主要有村提留、乡镇统筹、亲属供养、代耕代养等多种形式。其中,乡镇统筹是五保供养中较好的一种形式,费用比较有保证。因此,从1985年起,这种形式在全国得到推广。

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以来,农村税费改革的进行给五保供养工作带来了一些新情况和新问题。一是五保对象应保未保问题突出。截至2002年底,全国农村有将近一半的五保对象没有获得保障。二是五保供养标准降低。根据规定,五保供养的实际标准不应低于当地村民的一般生活水平,但是,许多地方公布的标准都很难兑现。三是全面落实五保内容难。调查结果显示,除了“保葬”外,其他“四保”都不同程度地存在问题。四是日常生活照料缺失。在执行过程中,五保供养逐渐演变为一项单纯的收人补助制度,五保对象的日常生活照料几乎被忽视。

导致农村五保供养问题的原因比较复杂,但主要在于五保供养经费没有保障。1994年国务院颁布的《农村五保供养工作条例》仍然延续了计划经济时期的思路,把集体作为五保供养的责任主体。税费改革以前,五保经费主要从“三提五统”资金中解决。税费改革以后,农村五保供养经费放在农业正税20%的附加中支出。因为这个20%的附加税还要支出村组干部的工资和办公经费等,所以用于五保供养的部分往往被忽视和挤占。

2006年3月1日,新修订的《农村五保供养工作条例》正式施行。与1994年的《农村五保供养工作条例》相比,新条例的体系更加完整,内容更加丰富,措施更加可行,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一是实现了五保供养从农民集体内部的互助共济体制向国家财政供养为主,集体保障、土地保障和社会帮扶为辅的现代社会保障体制的历史性转变。新条例则明确五保供养由政府主导,供养资金在地方人民政府预算中安排,中央财政对财政困难地区的农村五保供养给予补助。二是创建了五保供养标准的自然增长机制。原来由乡镇政府制定供养标准不利于政策落实和地区间五保供养工作的均衡发展。新条例指出,供养标准可由省级人民政府制定,也可以由设区的市级或者县级人民政府制定,但需报省级人民政府备案。同时规定,供养标准根据当地村民平均生活水平的提高适时调整。三是加强了农村五保供养服务机构的建设与管理。新条例明确各级人民政府应当把农村五保供养服务机构建设纳人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县级人民政府和乡镇政府应当提供必要的设备、管理资金并配备必要的工作人员,工作人员应当经过必要的培训。四是明确了依法监督管理的措施办法。新条例明确了各级民政部门、财政部门、审计部门和乡镇政府监督管理五保供养工作的职责与措施;建立了社会公告制度,接受社会监督。

新条例把农村五保供养纳人到公共财政保障为主的新轨道,五保供养经费来源有了根本保障,大大推动了农村五保事业的发展。《2009年民政事业发展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09年底,全国农村得到五保供养的人数为529.4万户、553.4万人。全年各级财政共发放农村五保供养资金88.0亿元,比上年增长19.4%。农村五保集中供养171.8万人,年平均标准为2587.49元/人;农村五保分散供养381.6万人,年平均标准为1842.71元/人。农村五保对象的基本生活得到了较好的保障。

四、小结

农村五保供养工作在我国开展了50多年,极大地促进了农村社会的稳定与和谐,塑造了党和政府的良好形象,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五保制度的发展和完善历程表明,以农村集体经济为经费来源的五保供养体制存在较大的不稳定性,以公共财政为保障的五保供养体制才是保障五保对象的长效之策。

目前,我国已经进入工业化中期,即工业反哺农业阶段,国家适时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决策,对切实增加对农业和农村投入,推动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农村社会的和谐进步,以及五保供养制度的进一步完善,均具有重大意义。

参考文献:

1、.《中国农村的社会主义高潮》按语选[A].文集(第6卷)[C].人民出版社,1999.

2、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八册)[M].中央文献出版社,1994.

3、常明明。五十年来农村五保供养制度变迁研究[J].内蒙古社会科学,2006(6).

4、宋士云。1956-1983年集体经济时代农村五保供养制度初探[J].贵州社会科学,2007(9).

5、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新时期农业和农村工作重要文献选编[M].中央文献出版社,1994.

6、赵富才,宋士云。改革开放以来农村五保供养制度模式变迁探析[J].齐鲁学刊,2009(5).

关爱孤寡老人范文 篇三

一、做好孤寡老弱贫困人口扶贫工作的重大意义

近几年以来,孤寡老弱的贫困人群备受关注各地政府也采取了多种措施来实现其脱贫。“2015年11月23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强调到2020年通过产业扶持、转移就业、易地搬迁、教育支持、医疗救助、等措施解决5000万左右贫困人口脱贫。”在东西部扶贫协作谈会也指出,“扶贫开发到了攻克最后堡垒的阶段,所面对的多数是贫中之贫、困中之困,需要以更大的决心、更明确的思路、更精准的举措抓工作。要坚持时间服从质量,科学确定脱贫时间,不)www.shubaoc.com(搞层层加码。要真扶贫、扶真贫、真脱贫。”我们都很清楚中西部一些省份(直辖市、自治区)贫困人口较多,贫困状况较为严峻,精准识别与扶贫难度更大,尤其是农村孤寡老弱贫困人口。可见,对于我们能否如期完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孤寡老弱群体的脱贫、精准扶贫的工作的重要性就凸现出来,对于我们整体目标实现也将会具有战略意义。尽管我国脱贫扶贫的效果总体上保持了良好的发展势头,我国贫困人口大量的减少,贫困地区面貌也发生显著变化。但是针对农村孤寡老弱贫困人口仍然存在一些问题,脱贫任务依然严峻。

二、孤寡老弱贫困人口的基本现状

贫困问题在全世界都是普遍存在的,贫困问题能够在社会生产生活中产生也存在一定的必然性。那么贫困是如何定义的呢?刘豪兴教授认为贫困是一个历史、地域的综合性概念,是指人们收入、生活差距的相对状态。英国社会学家比德•汤森认为“当个人、家庭和社会集团缺乏必要的资源,不易获取食物、参加活动、拥有公认的居住和生活条件,并且被排除在一般的居住条件、社会习惯和活动之外时,即为贫困。”[1]在贫困人口中,有一类特殊困难的群体,即孤寡老弱者,作为精准扶贫的重要目标,其生活状况及其转变直接关系着脱贫攻坚工作的成败。本文关于孤寡老弱的界定是:一是无儿无女,独身一人,年龄一般在45岁以上,身体状态较差,甚至身患慢性病、肺病或其他疾病等;二是空巢老人,年龄多为55岁以上,多为一人在家或者是两位老人,亲人看望次数少时间少;三是身体残疾,比如视力有问题,耳聋,哑巴等群体。为了调查孤寡老弱人口的生活状况以及扶贫工作的效果,我们组织研究生成立课题小组,专赴皖南山区某县实地调查,掌握了大量的第一手资料。该县地处安徽省东南方向,长江三角洲西边,皖、苏、浙三省的交界处。调查小组包括带队老师一行十人,八人组成4支小分队。我们小分队走访了该县的54户贫困户,切实了解他们的生活状态,到底有没有脱贫,生活是不是到达了国家规定的最低标准。通过走访这些贫困户发现,基本都是孤寡老弱的贫困人口。其生活中基本的状况比较差。具体表现如下:(一)居住条件脏乱差、环境恶劣。绝大部分的孤寡老弱贫困人群居住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修建的土坯房里面,居住条件差设施不足,因身体健康原因无法改善,导致住宿环境恶劣;因经济原因无力修建房屋,导致无房可住。有些孤寡老弱贫困人口居住在村委会以前的破房子里面,上面的瓦片破碎,零零散散的大小窟窿。有些享受国家危房政策进行了重新修建,但面积狭小仅够老人居住。如果这个问题解决不好,老人们的衣食住行就难以得到妥善的安排。(二)经济收入低。该县耕地面积少,种植面积多为山地,以传统生产方式为主,经济效益不高。孤寡老弱群体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成分较重,种植作物普遍以山竹为主。在收入方面,主要来源是出售扫把,因手工速度慢和交通不便,产量较少,价格较低。在走访中,身体素质好的老人以此谋生,而身体素质差的老人并无此收入来源。如果不从根本上改变经济发展的方式,给再多的补贴、实施再多的优惠政策也是无济于事的。贫穷依旧贫穷,只有彻底的改变人们对小农经济的陈旧观念,才能从根本上走向脱贫致富的道路。(三)养老基础公益设施薄弱。通过走访贫困户的过程之中,我们发现,农村现有的养老机构如养老院、福利院以及敬老院等公益机构存在着设施不健全、管理不善、运行状况不佳,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以至于形同虚设,同时浪费了财政资金。另一方面,这些养老公益机构和设施数量较少,随着孤寡老弱群体年龄的逐渐增大,可能会陷入既没有后代的照顾,又没有养老送终场所的境地,这将带来较大的社会问题。(四)帮扶措施缺少针对性。部分帮扶责任人制定的帮扶措施单一,主要是低保、五保等资金。帮扶方式主要是物质支援,缺少对孤寡老弱的精神帮扶。有些孤寡老弱人群在物质生活已经得到满足之后,缺少在感情和心灵抚慰,产生孤独感。在帮扶的内容上,重形式轻能力,没有针对孤寡老弱群体特点实行有针对性地扶持工作,特别是自食其力能力的帮扶。如有些技术特长、民间手艺的人员,缺少原料来源和市场营销,有些技术难题无法自我解决,需要帮扶人员提供支持。如果帮扶没有针对孤寡老弱群体的实际情况执行,难以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更难以达到脱贫的目标。所以帮扶干部要做更细致的工作,懂得精准扶贫,研究贫困情况和贫困原因等。这就需要帮扶干部有创造性的扶贫,切身体会贫困户的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对策,做到灵活脱贫。

三、孤寡老弱贫困人口问题的原因分析

根据调研情况,我们可以将孤寡老弱贫困人口原因大体归结为三类:第一种是孤寡老弱群体自身的原因;第二种政府管理部门的原因;第三种社会救助和环境等方面的原因。(一)孤寡老弱群体自身的原因。美国人类学家奥斯卡•刘易斯于1959年提出“贫困文化”的概念。他认为,“贫困者之所以贫困主要与其所拥有的文化有关。首先,贫困文化是一种亚文化,是一种与主流文化不兼容而处于边缘状态的特有文化。处于这种文化之中的人们有种强烈的宿命感和无助感等,同时不能在广泛的社会文化背景中认识自己的困难。其次,贫困文化具有代际传承的特性,对周围人和后代都会产生影响,使贫困得以维持和繁衍。”主要原因是农村文化程度整体偏低,参与意识不高,主观能动性不够。农村有一定文化程度的人都外出打工了,留守人员尤其是孤寡老弱群体一般都是文化程度较低、年老体弱,他们居住在边远山区,与外界联系不紧密,对外界形势发展变化知之甚少,其思想观念仍停留在以前。鉴于孤寡老弱群体以及这种现实情况,这些贫困人口缺乏发展的动力和信心,安于现状就是他们认为最好的状况。导致对于政府的帮扶工作以及贫困户的优惠政策不了解,不知道,不参与,不关心。或者出现相反的状况对政府救助的期望值过高,争当贫困户,一切依赖政府,形成“等、靠、要”的思想,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缺乏。有的地方农村传统孝道观念弱化,子女认为养老要交给政府,对自己的父母不问不顾。[2](二)管理部门的原因。一是相关部门政策宣传力度不足。部分基层干部对精准扶贫政策学习不深、了解不清、理解不透,导致贫困户对扶贫政策、扶贫内容理解不到位、认识有误区,导致扶贫政策无法落实到每家每户。二是目前的贫困衡量标准不具有客观性。标准因人而异,对贫困户家庭经济收入难以精确计量。贫困户是按照行政程序选出来的,农村家庭经济收入渠道多且有一定的隐蔽性,只能根据本人申报,走访村民所得,无法精准衡量贫困户的家庭经济收入,从而导致贫困户产生具有主观性,扶贫不具备精准性。(三)社会救助和环境的原因。一是社会救助形式单一。由于救助对象的特殊性,仅仅依靠五保、低保生活仅能够维持生存,尤其是一些偏远地区,物资匮乏,调研的数据中社会救助一览项目少,资金少。有些也仅仅指的是年前村干部给的300~500元的福利。虽然社会提供了大量的物质救助、现金救助,但是难以覆盖全部的孤寡老弱群体。二社会关注度低。目前许多社会机构、志愿者组织、爱心团体目光都聚集在一些典型的事件和地区。而对于农村孤寡老弱贫困人口少有关注。三是自然环境的原因。孤寡老弱贫困人口所处的地理位置处于低山和丘陵地带,群山环绕,距离中心城镇和经济发展地区较远,远离交通主干线。

四、孤寡老弱贫困人口精准扶贫对策

(一)坚持党的领导,夯实组织基础

国务院出台《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中指出“坚持精准扶贫,提高扶贫成效。扶贫开发贵在精准,重在精准,必须解决好扶持谁、谁来扶、怎么扶的问题,做到扶真贫、真扶贫、真脱贫,切实提高扶贫成果可持续性,让贫困人口有更多的获得感。”因此帮扶工作必须坚持党的领导,夯实组织基础。充分发挥各级党委的领导、协调各方的领导力量,切实加强贫困地区农村基层党员干部的建设,使其成为带领群众脱贫致富的坚强战斗堡垒。

(二)切实提升孤寡老弱群体的劳动技能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对孤寡老弱贫困群体的帮扶不能全部指望政府,提升贫困人群的自食其力的能力是最为重要的,特别是针对他们的具体情况和个人特长,一人一法,让他们真正脱贫致富。社会学中的“3M”理论提出了遗传人、经济人和问题人的假设。其中“遗传人假设”是指贫困与个人遗传因素有关,这种遗传因素主要指人的智力水平。对于此方面来说实现其能力增长是具有困难的,从侧面来看也为我们扶贫提供了更加精准的角度。“经济人假设”指贫困是个人经济上的失败所导致的,个人应该对自己的行为及结果完全负责,对于此人群绝不能把他们也当作遗传人来对待,他们的能力增长是具有很大的空间。主要包括:管理能力,资金获取能力,应灾能力,信息获取能力等。针对这部分的孤寡老弱群体来说,缺少能力正是他们的短板,需要我们去“补短板”。例如,在我们走访过程当中发现,有些孤寡老人一个人守着一片山,但却只是守,无法变成自己的“金山”,缺少管理能力的他们不知如何使这一“金山”变成自己的收益。再如有些老人扎扫把,技术精湛,但缺少市场信息,不知市场的需求,产品的附加值不高。可见,孤寡老弱群体脱贫的速度某种意义取决于能力增长的速度。[3]

(三)加强文化扶贫力度

“问题人的假设”是指出生于道德约束松弛、家教环境恶劣、缺乏理财能力的“问题家庭”的人不易融入主流社会,难以获得较高的稳定的收入。因此需要加强文化扶贫力度。农村往往是现代文化的薄弱之处,特别是处于封闭环境下的边远地区。辛秋水提出“扶贫扶人,扶智扶文”的方针策略。文化扶贫的方案涉及多方面具体内容,包括设置贴报栏,建立贴报栏群、举办实用技术培训班、建立图书馆、民主选举村干部等。这些对于加强文化扶贫与提高人的素质提供了高水平的硬件设施。但是对于问题人这些外部条件并不能让他真正的坐在教室去学习,应切身的考虑问题人所处的环境和心理问题。我认为此应该一对一进行心理辅导,让问题人树立自己的信念,自身有要改变要自强要学习的动力。也就是说“扶贫需先扶智,扶贫需先扶知。”[4]

(四)完善医疗保障制度,扩大和提高医疗机

构数量和质量贫困地区要加强社会保障制度的实施和完善,使贫困孤寡老弱群体老有所靠,病有所医。政府部门应该扩大医疗机构的数量,尤其是路途遥远、山地较多、交通不便的地区。必须改善就医条件,配论坛56备医疗人员,提高质量。加强医疗卫生的宣传,定期组织体检,对残疾和重大疾病的人员实行医疗救助政策,消除因病致贫和因残致贫。

(五)关注心理健康,提升孤寡老弱群体的生

活质量长期以来,孤寡老弱群体中许多人存在着心理健康的问题,这些群体多为孤身一人,身体较差,加之身体疾病和冷清的外部环境,表现为悲痛、后悔、自责、忧郁、感觉被社会所抛弃。他们不能够主动的融入社会,周边人群也不能接受他们。形成一系列社会问题,甚至酿成案件,影响社会的和谐与安定。我们应从根源入手,动员社会和家庭主动与其接触,给予人文关怀,创造孤寡老弱群体的喜爱的生活环境。除此之外,引导志愿者(特别是大学生)将此群体的服务纳入活动的日程。目前,志愿者的服务集中于大城市,要通过媒体、微博、微信等方式推送孤寡老弱贫困人口的状态,倡导志愿者深入贫困地区,关爱这些孤寡老弱群体。

(六)建立孤寡老弱群体专项社会建设基金

我国有必要建立一个孤寡老弱群体专项社会建设基金,一方面不仅可以援助孤寡老弱群体的社会建设,包括养老院、敬老院以及福利院基础公益设施建设。另一方面,最重要的在侧面可以保障孤寡老弱群体的生活,免除后顾之忧。关于基金来源,我们可以从几方面入手:中国贫困地区不能只是依靠中央和地方财政的拨款,这远远是不够的。比如经济发展地区向贫困地区孤寡老弱群体进行募捐;社会各界精英人士捐款。地方政府同时可以设立专项储备孤寡老弱群体的捐款账户,包括一些林地资源开发、旅游资源开发以及出让土地使用金按一定的比例的收益划拨到储存账户。

总而言之,贫困问题是一个长期的社会现象,特别针对孤寡老弱群体更是一个需要咬紧牙关努力翻越的大山。现在,中国在扶贫攻坚工作中采取的重要举措,就是“实施精准扶贫方略,找到‘贫根’,对症下药,靶向治疗。”孤寡老弱贫困人口就是贫困的根,彻底解决孤寡老弱群体的脱贫问题,才能把这些根连根拔起,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

作者:陈媛 胡庆十 单位:安徽师范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参考文献:

[1]刘豪兴。农村社会学第三版[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5.

[2]葛晓梅。社会救助多元化助力精准扶贫浅议[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6(12):168-169

孤寡老人调查报告范文 篇四

沙沿村辖1个村民小组,占地面积6.14平方公里,耕地面积7707亩,其中水浇地4877亩,旱地2830亩(流转至圣峰枣业)。全村总有651户2249人。

我村享受低保人员共计357人(其中农村低保236户301人,城市低保26户56人。兜底户13户24人。),残疾人87人,高龄27人。五保户3户,困境儿童1名。2019年临时救助与救灾款共发放2次,共计发放资金36600元,救助74人。大病救助4人,发放救助资金3.244万元。

我村对低保对象严格按照低保申请的程序暨老百姓本人写申请交到村委会,村委会召开三分之二的村民代表进行评议,通过评议后形成会议记录,公示无异议后,以正式文件上报管委会,管委会按照上报人员进行上网,信息录入结束提交民政局审核,最后根据民政局反馈的审核报告进行入户调查并再公示,公示期后无异议的人员提交民政局进行审批。申请对象是患重大疾病的、重度残疾的、主要劳动力丧失的、无人赡养的孤寡老人和因灾或因学造成家庭生活困难的。

农村低保里残疾每月380元,兜底户每月320元,正常的每月190元,高龄每月270元,事实孤儿每月500元,纯孤儿每月700元,困境儿童每月530元,五保每月从一百多涨到现在的四百六拾多元。

我认为民政工作的宗旨是“以民为本、为民解困”,做到“上为政府解忧,下为群众解愁”。我认为民政工作有以下三点特点。

一是民政工作的群众性,要求我们在有职业责任的同时,必须具有服务的态度。

孤寡老人调查报告范文 篇五

关键词:综合实践教学;生活;结合

综合实践是实施素质教育、提高学生动手能力的一门基础课程,其基本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力,其价值取向是实现学生主动发展,其基本内容是贴近学生实际的自然现象和社会问题,其核心是学生的经验与生活。综合实践不仅是学生课堂的活动,更是他们主动融入生活的活动,因此,受到学生和家长的广泛关注和喜爱。

一、将技能操作与综合实践教学相结合

技能操作教学模式需要师生之间的积极配合,学生在老师的指引下,充分动脑和动手,用实际操作来代替书本内容,从而提高自身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教学质量也得到优化。实践操作比对着课本讲内容更能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以及积极性。技能操作教学模式的一般流程为:确定主题调查研究实践操作。比如,可以这样设计学生“包水饺”的实践教学:第一步,确定主题。让学生基于主题,确定自己将要了解和水饺有关的一个问题。第二步,进行调查研究。通过询问大人、网络搜索等方式收集信息,在合作学习小组中进行交流探究。第三步,实践操作。在学生对水饺各方面的知识有了一定了解的基础上,让他们开始学习如何做水饺。老师要善于发现学生在制作水饺中的亮点,并指出不足,对学生的提问,也应及时予以讲解,鼓励有创意的学生分享自己的创意,从而提升全体学生的制作水平。在制作完成后,可让学生进行自我点评、相互点评,设置最佳创意奖、最佳设计奖等奖项,以充分肯定学生的积极性,然后将优秀作品展示出来,让学生共同欣赏、相互学习。

二、将社会实践与综合实践教学相结合

社会综合实践教学的最终目的是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如果与社会实际脱节,是很难很好地完成这一教学目标的。应积极引导参与到社会实践当中,让学生真正融入社会生活实际,而不是仅局限于课本和学校。在社会实践教学模式下,学生主要是以个人或集体的形式在一定区域内参与社会公益活动,参与社区的建设和发展,以帮助他人为乐。此类活动一般有以下三个环节:第一步,选择内容;第二步,联系准备;第三步,实地服务。比如,可在周末组织学生去敬老院为孤寡老人服务,让这些孤寡老人能体会到社会的关爱,培养学生的爱心,让学生知道要尊重老人、关爱老人,也可带领学生为军、烈属、孤寡老人义务劳动,还可带领学生去参加社会公益活动,如,开展不规范汉字调查活动、去除不文明广告等。又如,在一年一度的植物节,可组织学生集体参与植树活动,让学生学会热爱大自然,让他们知道保护环境的重要作用。

三、将专题研究与综合实践教学相结合

专题研究教学模式下,学生在老师的科学指导下,用科学的研究方法,主动去发现问题并试图解决问题。在实际教学中,应注意选择学生感兴趣且可以操作的切口较小的研究专题。小课题研究性学习的一般流程如下:第一步,确立方向;第二部,进行任务分工;第三步,合作探究;第四步,交流提升;第五步,成果展示。首先,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个小组由4~6人组成,一个小课题的选题到结题的周期以一个半月为宜。比如,在让学生进行《家乡巨变》专题研究时,可开展“家乡巨变”综合实践活动,让学生感受改革开放三十年给家乡带来的沧桑巨变,见证家乡的成长历程。确定这一主题后,让学习小组去开展实践调查,在指导老师的引导下,各小组都制订一个课题实施方案。然后按照实施方案,小组成员分别通过向老一辈人请教、采访有关单位负责人,或者通过搜寻老报纸,或者通过在互联网上搜索家乡老照片等手段,逐步了解家乡人民近三十年来在衣食住行方面发生的变化,通过民间采风等形式拍摄家乡风貌的变化,最后把搜集到的资料在小组内进行整理汇编,然后在班里进行成果展示。

四、将学科整合与综合实践教学相结合

学科整合教学模式是指以学科为出发点,将所学的学科知识运用于实践、生活的综合实践活动实施模式。这一模式有利于加强学科与学科之间的联系,加强学科与生活的联系,加大整个课程体系综合的力度,加深研究性学习的深度,培养学生运用学科知识解决生活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对学科的学习兴趣等。随着学生年级的升高,所学知识的程度不断提高,学科的知识体系越来越严密,知识难度越来越大,学生研究性学习的选题就会越来越侧重于某个学科,学科延伸式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模式就越来越多地被使用。

通过以上几种教学模式的探索,学生逐步跳出了课本内容的局限,构建了以学生发展为中心,以学生自主活动、主动探索为基础的新型综合实践教学方式,提高了学生探索创新、合作交流的能力,有力地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

最新范文

交通事故调查报告【最新6篇】01-05

汽车市场调查报告【最新4篇】01-05

案件调查报告范文最新10篇01-05

开题报告(4篇)01-05

装饰材料市场调查报告(最新9篇)01-05

中国男性性调查报告【最新4篇】01-04

大学生调查报告精彩7篇01-04

内衣市场调研报告【精选5篇】01-04

国内空气净化器市场调研报告(通用3篇)01-04

农村文化建设调查报告3篇01-04

130 1500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