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调查报告 企业调查报告优秀4篇

2023-06-25 12:27:27

在当下这个社会中,大家逐渐认识到报告的重要性,我们在写报告的时候要注意逻辑的合理性。相信许多人会觉得报告很难写吧,下面是书包范文为小伙伴们分享的企业调查报告优秀4篇,希望能够给您的写作带来一定的帮助。

企业调查报告 篇一

为全面了解企业创新活动情况,根据省、市统计局的安排部署,XX县统计局于20xx年12月在全县范围内开展了“企业科技创新情况调查”。本次调查采用重点调查与抽样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对规上工业企业实施全数调查,对其他企业实施抽样调查。调查的目的是为了把握全县企业的科技创新现状,了解企业在实施科技创新战略中遇到的困难和阻碍,为党政领导及相关部门制定政策提供参考依据,进而为企业实施自主创新提供更好的宏观环境。调查结果显示,全县企业创新意识增强,创新投入稳步增长,研发创新成效显著,但从整体上看企业自主创新能力还处于较低水平,依靠自主创新实现产业升级和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转变还任重道远。

一、企业科技创新的现状

在市场竞争中,科技含量高低已经成为影响产品市场竞争力的主要因素,科技创新作为企业参与市场竞争的重要战略,已经受到全县企业经营者的普遍认同。调查显示,全县22家规上工业企业和10家规上服务业创新工作取得了新进展,同时逐渐呈现出了一些自身的特点。

(一)创新意识增强

在自主创新活动中,全县工业企业作为自主创新的主体,创新意识逐渐增强。被调查的工业企业中45.4%的企业在近三年开展了产品创新活动,40.9%的企业在近三年开展了工艺创新活动,40.9%的企业在近三年进行了组织管理创新,27.2%的 企业在近三年进行了营销创新,有68.1%的被调查企业准备在今后几年内开展产品创新或工艺创新。而抽样调查的10家规上服务业中,工艺创新、产品创新、组织创新、营销创新不足20%。

(二)创新投入稳步增长

随着企业创新意识的增强,企业投入的研发经费以及研发人员的数量都稳步增长。20xx年度,32家被调查企业中,有科技研发项目的企业占37.5%,分别是(益能铁合金有限公司、山丹水泥集团、宏定元化工有限责任公司、金山啤酒原料有限责任公司、瑞源啤酒原料有限责任公司、腾达西铁冶金有限责任公司、丹马油脂有限责任公司、润牧饲草发展有限责任公司、丰源节水新材料有限责任公司、长山子煤矿、青龙管道有限责任公司、铁骑水泥)。科技研发经费支出4292.7 万元,同比增长188.4%,政府资金42万元,企业资金4250.7万元,参加科技项目人员120人,其中女性10人,拥有本科及以上的学历人员占 50%。拥有独立的研发机构或实验室的企业占12.5%,分别是(山丹水泥集团、铁骑水泥、腾达西铁冶金有限责任公司、金山啤酒),从业人员34人,其中博士学历4人,硕士学历1人,本科学历8人。可见,企业已经重视自己拥有研发机构的优势,把注意力放到了提高企业的研发能力方面。

(三)创新成效显著

科研投入的增加带来了丰厚的研发成果,全县企业创新成效显著。20xx年度,32家被调查企业新产品研发支出2927.9万元,新产品产值6785万元,新产品销售收入6120万元。企业技术创新效果明显,被调查企业在产品方面:28.1%的企业增加了新产品,31.2%的企业提高了产品性能或质量,25% 的企业取得了开拓新市场或增加市场份额;在工艺方面:25%的企业提高了生产能力或服务能力,28%企业减少了对环境的污染和能源消耗,31.2%的企业降低了单位产出的劳动成本。在知识产权获取方面,被调查的企业中39.3%的企业形成了国家或同行业标准,1.25%的企业申请了注册商标或申请了专利,如:铁骑水泥”、“丹马油脂”、“西部合金”。

(四)市场导向及自身发展需求推动企业实施创新战略

企业创新战略的推动实施不外乎受到外部需求及自身发展压力的共同影响:(1)外因——市场需求变化。企业作为市场经济活动的主体,对于市场需求的变化最为敏感,这就要求企业及时根据需求的变化自发地对产品性质和结构进行调整,以适应不断变化的市场需求。有81.25%的被调查企业认为创新对企业生存发展起了一定作用或重要作用。另外,逆水行舟,不进则退,激烈的市场竞争也给了企业更大的紧迫感,有52%的被调查企业承认,市场或同业竞争也是其开展科技创新的主要动力。(2)内因——自身的发展。在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靠一成不变的产品很难在瞬息万变的市场中占据一席之地。企业只有不断提高自己的产品档次,创好名牌产品,才能增强自身的竞争实力。调查数据显示,有42%的被调查企业因为企业内部研究与发展要求,迫使企业加大对科研创新的投入,实施创新战略。企业逐渐意识到,要保持其在市场经济中的永续竞争力,就必须不断推出符合市场需求,甚至是引领市场需求的新产品。调查显示,有28.1%的被调查企业的创新产品对于本企业是新的。

(五)院企、企企科技合作已成为企业提升科技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

由于全县企企业技术研发基础条件有限,高层次技术人才缺乏,所以新产品研发难以靠自身去独立完成,只有通过院企、企企科技合作,引进智力、引进成果,消化吸收再创新,才能实现企业的跨越式发展。近几年,我县的院企、企企科技合作工作取得了实质性的进展,部分企业与省内外的大专院校、科研院所、高新企业建立了长期技术合作关系,正在组织实施多项科技合作项目。调查显示有34.3%的企业准备或者已经在和各大院校、科研院所、高新企业展开合作。如:丹马与甘肃农业大学合作的油菜籽深加工油脂干式冷凝真空脱臭系统技术集成应用,长山子煤矿与西安交通大学合作的长山子井田砂砾岩含水层分布特征及防治水对策研究、丰源节水与科研机构合作的承插式悬辊管的研发、益能铁合金的多元铁合金新产品的开发等。

二、存在问题

(一)企业的科技创新意识整体淡薄、开展科技创新的主观能动性明显不够。在调查的企业中,大部分的企业经营者虽然在激烈的市场竞争对科技创新的重要作用有切身体会,但对本企业如何开展科技创新的思路仍然模糊,感觉无所适从,对研发设备和技术人才投资缺乏积极性;也有少数的企业经营者科技创新意识不强,对科技在企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认识不够,安于现状,小富即安,满足目前的产品和市场,缺乏危机意识、进取意识和扩张意识,固守小农经济的思维定势,不愿进行技术研发和扩大再生产的思想成为企业持续发展的禁锢。

(二)新产品、新技术和新工艺的研发、引进、转化投入严重不足,制约了创新工作的正常开展。企业作为创新的主体,就应该首先成为创新投入的主体,这一点在我们这样一个经济欠发达、财力有限的地区尤其重要。但是,我们发现在调查的企业中有50%的企业技术研发经费投入为零。大部分企业经营者仍然是计划经济时代的思维模式,将技术研发经费全部寄托于政府投入,没有政府科技投入,就不会自主投资开展创新。同时,企业中只注重厂房、设备等有形资产投入,忽视技术、人才等无形资产投入的思想普遍存在。(三)企业科技创新基础条件薄弱,创新主体地位还没有真正确立,有效的创新体系有待进一步完善和建立。在32家企业中有4家成立了技术研发机构或实验室,其他企业由于思想认识、自身条件和客观因素的制约,目前均无内部的、依托的或联合的技术研发机构,也不具备任何实验研究、分析化验设备和条件。企业缺乏创新技术服务机构、技术交易中介组织和知识产权服务机构。所以,创新仅局限于单个企业、单个行业的行为,全面发展、纵横交错、内外相联、为企业提供高效服务的创新体系尚未完善和健全。

三、对策及建议

(一)不断强化科技创新意识,尽快确立企业的创新主体地位。创新是一个企业生存发展的灵魂和动力,任何企业无论它现在的规模大小、效益如何,离开创新,在市场竞争激烈的今天,都将停滞发展乃至被淘汰。因此,企业要把科技创新摆到与管理创新和制度创新同等重要的位置,作为企业的根本战略和中心环节来抓。必须认清形势,准确定位,毫不动摇地树立科技创新的强烈意识,要把创新作为在市场上竞争制胜的法宝。企业要通过成立技术研发机构、培养技术研发队伍、改进技术研发条件等措施,增强自身的创新能力,打造和培育特色品牌,如重点发展“铁骑水泥”、“丹马油脂”、“西部合金”等已有品牌。要通过对现有产品的市场追踪,掌握其在市场中所处的地位,瞄准同行业先进水平,不失时机地抓好新产品的研发,优化产品性能,提高产品品质,赋予产品新的内涵。

(二)要高度重视政府行政推动作用,充分发挥对经济运行的宏观引导职能。虽然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享有高度的经营、管理自主权,但是从我县企业目前的技术发展和信息拥有水平来看,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如果放任企业盲目地开展创新,与发达地区竞争技术优势,势必会走许多弯路,不但增加不必要的创新成本,反而会挫伤企业的创新积极性。相反,在调查中我们发现,一个企业、一个产业的创新事业,如果有了政府的强力推动,都会实现跨越式发展。事实说明,不能简单认为企业是创新的主体,创新就是企业自己的事,而是要进一步加大各相关部门的引导和推动力度,政府有关部门要想方设法激发企业机制灵活的优势,加大扶持培育力度,引导企业开展各类技术创新活动。要在创新决策、资源分配、责权利确定上,充分体现企业的主体地位。要通过加大项目支持、资金支持、政策支持力度,帮助企业增强科技创新能力,引导通过创新来做大企业,做强企业。

(三)积极推动院企科技合作向更深、更广的方向发展。企业要在巩固已有合作成果的基础上,从企业自身发展需要、关键技术需求出发,主动去寻求技术支撑。要充分利用好院企业合作平台,继续拓宽科技合作领域,搭建科技合作平台,引进先进技术成果进行消化、吸收、再创新。政府相关部门要采取更加有效的措施,积极牵线搭桥,吸引大专院校、科研院所、知名企业通过多种形式与我县企业联合建设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企业技术研发机构,帮助论证和引进科技含量高、发展潜力大的科技项目,引进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人才团队,形成引进科技资源与企业内部资源优势互补、共谋发展的新机制,尽快建立起推动企业技术进步的创新服务体系。

(四)加强企业科技人才队伍建设,为企业创新提供有力支持。企业科技创新离不开人才,在调查中企业谈得最多也是人才,人才缺乏、人才机构不合理已成为制约企业创新发展的瓶颈。企业是吸引人才的主体,要树立“只求所用,不求所在”、“只求所为,不求所有”的意识,研究建立引进使用好人才的机制,积极创造条件吸引人才来企业创业。通过科学评价,让引进的科技人才以无形资产入股,与企业结成利益共同体,充分调动他们的创新积极性。企业还要有计划地逐年安排好工程技术人员的继续教育、考察交流和员工的技术培训工作,持久不断地提高企业员工的科技文化素质。针对我县企业的实际,人才引进中要注重引进本地籍在外人才以及退休的科研人才,要注重用活用好企业现有人才,建立务实的用人机制,做到人尽其才,人尽其用,使优秀人才脱颖而出。要通过营造环境、搭建平台、选派科技特派员等措施,调动各种知识、技术、管理、资本与经济相结合,让一切为创造财富做出突出贡献的科技人才在经济上有实惠、政治上有荣誉、社会上有地位,使企业成为他们发挥聪明才智、建功立业的舞台。

关于企业调查报告 篇二

保证商贸流通企业安全生产是推进“安全生产年”活动在商贸领域的体现,也是促进全县安全形势总体稳定的子课题。“隐患甚于明火,责任重于泰山”,4.12山林火灾再次提醒我们,安全生产是一刻也不能放松警惕的持续性活动,否则将会遭到巨大的人物财和社会损失。分析我县城关的较大超市和重要家电销售企业代表,可以看到我县商贸流通企业安全生产的客观形势,对于我们搞好全县的商贸流通企业安全生产、保障人民幸福安居和市场秩序稳定有着重要的提示意义。

一、***县城关商贸流通企业安全生产情况的概况

***县城关的主要商超3家集中在天马大街,即艾欣超市、广缘超市和旺购超市,2家集中在北大街,即家惠超市和东安超商;家电类主要流通企业有苏宁电器(***店)、秦皇岛天洋电器***分公司、星星电器、迎宾家电、秦皇岛骊城淀粉等等。

通过历年的安全检查文字记录和今年的现场检查都可以发现,我县商贸流通企业安全生产形势逐年好转,多数商贸流通企业能够很好的进行“三项制度”建设并持续改进;按照国家和省市安全部门和相关主管部门要求很好的进行防火防漏电、注意安全通道畅通、保持防火设备齐全并处于可用状态、防火分区合理、卷帘门运行良好、进行“四个能力“建设(1、检查消除火灾隐患能力;2、 扑救初级火灾能力; 3、 组织疏散逃生能力; 4、 消防宣传教育能力)。

二、***县城关商贸流通企业安全生产中存在的问题

1、从安全生产意识和形式辩证的看。

我县多数商贸流通企业具备良好的安全生产意识,但认识程度不一,有的商贸流通企业尚未认识到安全生产是可与企业产品质量、服务质量、战略营销相并列的重要课题,甚至是前置条件,仅仅是流于形式应付短期消防部门和主管部门检查。走访中发现,有1家商贸流通企业在“四个能力”挂图上没有使用最新挂图,没有跟上安全形式的最新发展,有1家商贸流通企业电力开关处在隐蔽角落,使得遇到安全问题不能最快最便捷的处理二次危险,有2家商贸流通企业安全通道和出口临时被商品摆放干扰等等,这样一种并非所有企业都重视安全生产的结构恰恰使得安全隐患在客观上还存在,安全生产形势虽有好转,但并没有彻底结束危险的状态。

2、从商贸流通企业自防自检和政府监管辩证看。

商贸流通企业在安全生产上具有主体责任,负责人更是具有直接的管理责任。在实地走访后发现,有的商贸流通企业自防自检还不到位,尤其具体体现在安全出口指引未始终处于工作状态、消火栓并未贴有最新消防标识、部分安全通道未保持良好畅通状态等等,总体而言,一些商贸流通企业在履行安全生产主体责任上还不够充分,这就使得自检自防依然有很大的改进空间。而政府监管则是检验商贸流通企业是不是很好的履行了主体责任,但是政府监管往往重突击性轻连续性,往往是重检查轻复查,往往是重观察记录少实践操作,往往是重履行监督轻与企业互动。这就使得商贸流通企业自防自检和政府监管协调性不强,有时候还存在企业和政府的博弈,不利于安全生产保持连续稳定性。

三、实现***县商贸流通企业持续安全生产的几点建议

1、坚持“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所有的预防都是为了能够最大限度的减少事故发生的几率和最大限度的减轻危害发生时造成的损失。我县城关的商贸流通企业要始终坚持防备事故的发生,重在预防,只有如此才能保证我县商品流通的稳定性和连续性。随着经济社会的迅速发展和越来越复杂,单一的简单的治理模式针对事故的“威力”已经不再够大,必须利用一切现代的、科技的、复合的手段和方法,处理好安全事故防范,最大限度使我县商贸流通企业安全生产有最有力的抓手。

2、促进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和政府监管无缝隙结合。商贸流通企业安全生产一定要紧紧依靠企业自身在预防思维、管理模式、安全培训、技术保障等多方面下大力气,商贸流通企业自身搞好安全生产是我县商贸流通流域安全生产落实好的最强劲力量,也一定是最大受益者。政府方面注重监管的形式要创新,保持监督的连续性,重视复查,防止商贸流通企业安全生产漏洞出现“死灰复燃”,坚持与企业实现良好互动,勤于沟通,实现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和政府监管无缝隙结合,从体制机制上保障安全生产既具有给力的操作性又具有密封的保障性。

3、完善制度创新,开创安全生产新局面。好的制度是好的措施能够执行的有力保障,商贸流通领域的安全生产同样离不开好的制度保障。比如既要搞业务,又要搞安全的“一岗双责”,就很好的定位了管理层在安全生产中的导引作用,比如“四个能力”就很好的综合了“防灭救宣”的四位一体作用和安全消防链式的程序。这些都是曾经创造出来的很好的制度,很好的保障了安全生产在诸多领域的可操作性。但是商贸领域安全生产绝对不是一个封闭的体系,它在越来越发达的市场经济体系和社会高度分工的条件下,它尤其是一个需要自身努力和外界结合的新系统,在走访中我们发现自来水的供应意外也会导致消防栓失去作用的情况提醒我们,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制度创新来自政府管理,来自各个领域的整合,来自人的新思维。

关于企业调查报告 篇三

就业是大学生人生的重大转折,面对目前不容乐观的就业形势,给大学生带来了很大的心理压力,这既不利于就业,也影响了大学生的工作和学习。大学生的理想与追求有明确的目的性,但面临着更多、更大的挑战与机遇,因而也承受着更大的心理压力与冲突。作为心理品质“高危人群”的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产生心理问题是有普遍性的,需要老师们进行认真研究,并进行合理辅导。通过分析大学生存在的一些就业心理状况,进行合理引导,开展就业心理辅导,使每位大学生都能拥有一个理想的工作岗位。

正确分析大学生就业中存在的心理障碍,指导大学生客观地认识社会、认识自己及时调整自己的就业期待,做好充分的就业心理准备,把握好就业机会。

一、目前大学生就业的主要问题

1.我国正处于转型期,政府机构改革和经济体制转轨迫使国有单位减员增效,吸纳能力大幅下降。整个社会就业形势日趋严重。

2.高等教育本身存在新问题

我国高校招生缺乏自主性,计划经济痕迹依然浓重,没有和市场“零距离”接触。首先,高校培养层次比例和市场需求不相适应,各层次就业率和同期招生数层次结构呈反向。其次,高校现有学科专业结构存在新问题。学科专业供求错位,专业设置趋同化、集中化。学校不能以市场需要、知识结构需要为导向,学科专业结构、课程结构急需调整。再次,重学术教育轻职业教育。

3.用人单位误区

不少用人单位在选择大学生时存在或多或少的误区,主要有摘要:首先,过分关注文凭。第二,存在性别歧视。第三,生源地域歧视。第四,过分看重工作经验。经验不足是大学毕业生最大的劣势,不少企业经营有困难,急于招聘某一方面能人,并且希望很快给企业带来变化,而一般的大学生则无法满足用人单位要求,用人单位忽视大学生的潜力和可塑性。

4.大学生就业熟悉有误区

我国大学生入学率虽已接近国际公认的高等教育大众化15%的起点指标,但受过高等教育的人口仍只占总人口的5%左右,和发达国家相比,中国的大学毕业生远未到过剩的程度。教育部对部分高校6 000多名毕业生择业行为的调查显示,期望在沿海开放城市就业的学生高达66.67%,仅有6.37%和2.59%的人选择内地省会城市和中小城市,至于乡镇、农村及边远地区几乎没有人愿去。

5.高学历等于高就业能力

这是目前我们社会的普遍误区,因此这种教育下的高校毕业生更轻易出现知识和能力发展的不平衡。

二、政府创造良好的就业创业环境

首先,政府应加快经济发展,为高校毕业生就业创造良好的宏观环境。其次,政府需继续重视和推进社会就业,进一步理顺毕业生就业体制,始终坚持市场取向,提高劳动力市场的流动性。

(一)社会观念和时俱进,服务实在周到

我国社会对大学生就业观念的转变势在必行,必须真正认同劳动者无高低贵贱之分的观念,形成行行出人才的社会意识。同时,实实在在地为毕业生就业提供更多的服务。毕业生更应当根据人才市场供求状况适当调整自己的就业预期。

(二)高校教育教学改革刻不容缓

1.毕业生就业情况已成为衡量高校办学成效的重要标志。

2.学校教育应和市场需求相对接。高校教学改革和社会发展、国家建设需要紧密结合。专业设置、课程结构要满足市场所需;根据不同专业科学地制定扩招规模;加大社会急需专业的招生数量,控制长线专业的发展规模。

3.发展职业培训机构,大胆尝试校企联姻。刚从学校里出来的学生除了动手能力弱外,表达沟通能力也普遍存在新问题。学校应增设职业培训机构或增加职业素质教育课程,将职业素质培训和实习结合起来。

4.高校应加强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给就业指导工作重新定位,成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部分,贯穿于大学教育的始终,既弥补以前就业指导的不足,又丰富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体系。

5.自主创业是时代的要求。创业教育应注重对学生就业观念的转变,使学生由被动的就业观念转变为主动的创业观念,鼓励学生将创业作为自己职业的选择,并将自己的专业技能和喜好特长相结合,创造出自己所期望的价值。努力培养他们创业的能力和素质,增强创业意识,为他们在将来的人生道路上自主创业、岗位立业做好预备。

总之,大学生就业难的缓解和解决依靠经济发展,也离不开体制改革和观念更新。解决毕业生就业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政府、社会、学校和学生自身等各个方面,需要政府管理部门、高校、社会,包括毕业生本人的共同努力。大学毕业生的就业新问题在今后一个阶段内将是一个比较突出的新问题。大学毕业生能够充分就业,对我国社会的稳定,高教事业的发展,建设和谐社会将发挥重要的功能。

企业调查报告 篇四

依据省中小厅某的文件要求,利用一周时间对本地区小微企业融资情况开展了调查。采用随机选择,走访询问和电话咨询的方式,共对67户企业进行了调查,得到有效的答复48户。询问企业包括了工业、批发零售业、餐饮业、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广告传媒业等多个行业,遍及本市10个县区。

一、调查结果

经过对调查情况的统计分析,得出以下调查结果。

1.企业经营发展首要因素——资金短缺

由于小微企业自身存在规模小、财务不健全、资信差、信息不透明、市场竞争力弱小等缺陷。企业的经营发展受到资金供应、企业管理、人工及材料成本、市场需求、技术创新、人才储备等的影响。由调查可知,近一半的企业认为资金短缺是影响其经营的主要因素。

2.资金需求难以满足,资金使用成本太高

调查发现,近90%的企业存在资金问题。最主要表现为资金不足,占53%;其次为资金成本太高,占37%。说明目前小微企业的融资无法满足其资金需求。对企业资金需求满足程度的调查显示,占19%的企业表示资金需求满足度不足30%,36%的企业表示资金需求满足度为30%-50%,38%的企业资金需求满足度为50%-80%。此外,资金成本太高、固定资产和技术开发投资不足也是较为突出的问题。

3.融资主要靠内部积累,外部融资渠道单一

绝大多数的小微企业把内部积累作为企业的主要资金的满足渠道,而外源融资主要为银行贷款27%,其次是上下游融资18%、民间借贷39%、政策资金获得几乎没有。而在民间融资中,有58%的企业靠亲戚朋友无息借款,52%的企业靠私人借款,有28%的企业采用股东和职工集资,只有很少部分企业采用其他民间融资方式。

4.银行贷款以抵押贷款为主,取得贷款难度大

小微企业的外源融资首要考虑来自银行贷款,小微企业希望采用信用贷款46%和抵押贷款29%。但是,企业的有效抵押资产基本才是决定了企业能否成功取得银行贷款关键因素。

近年来,国家、省、市三级政府对小微企业的政策扶持及金融机构创新产品的发展,虽然使得小微企业贷款难的情况得到一定程度的缓解,但小微企业贷款难仍是制约其发展的主要问题。调查显示,有2/3以上的被调查小微企业认为获得银行理想贷款额存在难度,其中46%的小微企业表示获得理想贷款额比较困难,甚至17%的小微企业认为几乎不可能获得银行贷款。

通过调查发现,企业认为获取银行贷款的主要影响因素有缺少抵押、缺乏必要的人际关系和特殊关系人、手续繁琐、企业盈利能力差、融资成本高等。调查情况表明,某小微企业普遍面临着融资困境,资金不足、融资困难、融资渠道单一,阻碍了某小微企业的健康发展。

二、小微企业融资困境的原因分析

融资困境的形成主要归结于两大原因,一是由国家产业政策、信贷政策和宏观经济形势等多种因素综合作用所形成的外部融资环境原因,二是小微企业自身的原因。

1.外部融资环境原因

(1)金融体系存在结构性缺陷。小微企业直接融资发展不够,过度依赖银行为主的间接融资;中小金融机构相对较少,基层金融服务不足。

(2)缺乏完善的信用担保机制。尽管目前存在部分担保机构,但业务开展不足,主营方向偏离,以及对担保人资产抵押及企业自身信用担保的条件的限制性规定等,使

许多小微企业难以享用。

(3)银行与企业之间的信息不对称

主要体现在:小微企业管理不科学、信息缺乏真实性且透明度不高,获取小微企业信息难度大、成本高;缺乏由市场提供的第三方信息,贷款人缺乏有关客户信用状况和信用记录的信息加深了他们所认为的小微企业贷款风险高的感觉。

(4)银行等金融机构不重视

银行等金融机构在开展对小微企业业务时,由于风险高、成本高、收益低等原因,更愿意将精力放在中型、大型企业上,阻碍了银行等金融机构对小微企业业务的发展。

2.小微企业自身原因

小微企业本身也存在问题,突出表现为以下四个方面:一是小微企业管理不科学,小微企业一般规模小,有的甚至2-3人,没有系统的组织管理规章和程序,同时缺乏管理人才。二是小微企业财务信息以及其他信息的公开化程度和真实性程度较低,财务状况缺乏透明度。三是小微企业盈利能力差、经营风险高,不能满足金融机构提供资金时所考虑的安全性、稳健性和盈利性等原则。四是小微企业资信较差、还贷意识薄弱,部分小微企业逃废债现象时有发生。

三、对策建议

1.落实国家和地方政策,把扶持小微企业融资和发展落到实处

积极落实并争取省政府及相关部门有关促进小微企业发展的优惠政策,进一步推进我市《关于印发某市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贷款担保风险补偿专项资金管理办法的通知》、《关于某市创业种子基金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关于鼓励全民创业促进民营经济快速发展的意见》等优惠政策落实。

在补贴资金政策上,加大对银行等金融机构对小微企业开展业务的支持,降低银行等金融机构对小微企业开展业务的工作成本,促进银行等金融机构对小微企业开展业务的动力。

2.推进小微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建设

目前,我市担保机构较省内明显偏少,这显然不利于我市小微企业的全面发展。因此,市政府考虑多层次、多渠道组建小微企业融资担保机构,加快建设小微企业信用机制,促进小微企业信用水平的提高。

3.继续发展民营中小型地方银行和融资企业,扩大小微企业融资渠道

中小金融机构一般是地方性金融机构,专门为地方小微企业服务,通过长期的合作关系,中小金融机构对地方小微企业经营状况的了解程度逐渐增加,这就有助于解决存在于中小金融机构与小微企业之间的信息不对称问题。要进一步鼓励和推动,引导更多的民间资本投入到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小额贷款公司、村镇银行和社区银行等中小金融机构。

4.继续加大商业银行对小微企业的支持力度,进行金融创新

某市商业银行在助力小微企业融资方面做出许多工作,包括小企业量身打造的新型金融产品,如采购贷、订单贷、应收账款融资等创新产品,有效地解决了中小企业缺乏抵押、担保这一难题。因此,要继续加强商业银行组织架构创新,风险管理技术创新,担保抵押创新和产品创新等多种金融创新改变小微企业融资难的现状;建立适合小微企业的授信体制标准和程序;建立小微企业信息库,实现数据信息资源共享,为小微企业提供行业分析和决策咨询服务,促进小微企业健康发展。

此外,我部门将加大对小微企业练好内功方面工作的引领。一是引领小微企业利用现代化信息手段,及时了解相关政策、金融机构创新产品等。必要时咨询专家,积极寻找融资信息交流平台,增加融资可获得机会。二是引领小微企业加强自身理财能力,健全财务制度。三是引领小微企业提高自身发展实力,给予外部相关者信心。制定经营战略规划,避免企业短期行为,降低经营风险。四是引领小微企业建立良好的信用,提高银企关系。要配合银行展开工作,不拖欠贷款。

最新范文

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调查报告精彩7篇06-25

矿泉水市场调查报告【最新5篇】06-25

大学生消费状况调查报告【优秀3篇】06-24

中学生消费情况调查报告优秀10篇06-24

暑假调查报告【优秀6篇】06-24

环境保护调查报告(优秀8篇)06-23

调查报告(最新5篇)06-23

大学生问卷调查报告(优秀9篇)06-23

问卷调查报告(优秀3篇)06-23

网购调研报告建议 网购调研分析报告(优06-23

130 809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