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学校 家长学校管理的意见和建议精选6篇

2024-01-31 20:04:33

为了保障事情或工作顺利、圆满进行,就不得不需要事先制定方案,方案是在案前得出的方法计划。那么我们该如何写一篇较为完美的方案呢?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该页是美丽的小编给大家分享的家长学校管理的意见和建议精选6篇,仅供借鉴,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家长学校管理的意见和建议 篇一

一、加强家长委员会基础保障能力建设,家长成为学校发展的坚定支持者

为充分发挥家长委员会的辐射带动作用,学校结合工作实际,因地制宜,在广泛征集意见的基础上,充分发挥家长委员会的能动作用,进行有益尝试:

一是建立三级家长委员会工作机构。即班级家长委员会、年级家长委员会和学校家长委员会。这样,做到了三者相互协调、相互监督,保障了家长委员会工作的有序运行。二是创新和完善家长委员会工作制度。“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学校按照“有利于促进学校工作、有利于教师素养的提高,有利于家教水平的提高、有利于学生健康成长”的基本原则,制定了家长委员会建设制度。明确了家长委员会的职能定位和建设方向。三是加强家长委员会文化系统建设。学校前瞻性地进行家长委员会文化系统建设的构想和尝试,设计寓意“家校牵手、共筑未来”的会徽,实践“为了孩子成长,我们义无反顾;为了学校发展,我们全力以赴”的工作理念,明确“为了孩子,我们共同努力”的工作承诺。让这些思想和理念融人每一位家长的精神血脉,自觉地与学校站在一起,成为学校发展的坚定支持者。比如,2015年我校迎接省规范化学校评估的时候,急需大量资金,可拨款还没到位,学校捉襟见肘。这时,家长委员会代表立即给学校提出了建议,要求马上召开全体家长会,向全体家长发出了这样的倡议:学校遇到点困难,作为家长,我们该怎么办?为了学校的未来和孩子的今天,难道我们就不能付出点,支持一点?仅仅一个小时,资金全部到位,这次事件令全体教师感动不已。作为学校更是投桃报李,下拨资金一到,立即全部归还家长,同时,我们还为每一位家长颁发了捐资助学证书。正因为家长委员会的鼎力支持。学校工作才铆足了发展的强大动力。家长之所以成为学校发展的坚定支持者,是因为他们感觉到,把孩子送到学校省心、放心,与学校合作开心而不闹心。

二、加强家长委员会参与管理能力建设,家长成为学校发展的积极参与者

学校要想在竞争中生存,在竞争中发展,就只能科学决策。进一步加强家长委员会的建设和管理,着力提高家长家庭教育的能力和水平,确保家长参与学校管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家长在愉悦中走进校门参与管理,让家长深入学校生活的方方面面,让家长和每一位任课教师进行广泛的交流,家长们才会主动提出前瞻性的意见和建议。为此,家长学校每学期举办两次规模较大的会议和讲座。主要内容是教育政策法规解读、教育热点透视、家庭教育方法举例等,目的是让家长在了解教育、理解学校、关心学生的基础上,为学校发展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为确保家长参与学校管理取得实际效果,学校尝试了“全面参与、深度参与、主动参与和综合评价”的建设要求。主要做好以下六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参与决策,共商发展大计。学校的重大工作,诸如重大项目建设、发展规划调整、大型会议召开和重要课题立项等,都要邀请家长委员会委员参加,每年的教职工代表大会都要列席。这样既可以最大限度地避免决策失误,也可以为学校工作的顺利推进提供强大的舆论支持。二是参与评议,制定整改措施。每一学期都要向家长发放《学校工作满意度调查表》,了解家长对学校工作的意见,及时制定改进措施。同时还要对教师的师德表现和教学情况进行调查了解,以便更加全面地制订和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措施和方法。三是参与活动,促进家校沟通。学校每年的艺术节,要邀请家长观看演出,让家长们同台献艺;每年的体育节设置亲子活动项目或让家长同场竞技;每周的家长接待日,认真听取家长意见,解答家长的疑惑;每学期的教学开放周,家长可以自由观摩课堂,积极参与管理。四是必须有家长参与对教师的评价、部门的评价和学校工作的评价,这样的结果才有价值,因为学生家长遍布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他们的意见和建议,能如实地反映社会对教育的需求。五是参与学校发展的远景规划,“旁观者清”,家长的反映能体现社会的需求,能避免发展规划成“镜中花,水中月”。六是家长委员会参与整改,提高学校发展的竞争性和高效性,确保学校教育教学质量和社会美誉度得到同步提高。

三、加强家长委员会合作共建能力建设,家长成为学校发展的忠实同盟者

尽管各位家长在社会中扮演的角色不同,但都有一个共同的愿望,为孩子开辟成长的绿洲。为此,一方面,学校充分发挥家长委员会联系广泛、人才荟萃的优势,积极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在家长委员会的帮助和协调下,学生走出校园,走向社会,走向生活,感受生活的多彩。另一方面,学校进一步深化与家长之间、家长与家长之间的交流互动。学校充分利用每学期两次的家长会平台,通过学校宣传、教师介绍、家长发言等形式深入交流育人方法和教育技巧。学校充分利用“家长心声”等网络平台,让家长随时交流育人心得和教育困惑,共同提高家教水平。学校积极编印《家校心桥》《话里话外》等刊物,及时向家长推介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方法。教师利用寒暑假,搭起了家校沟通的桥梁。此外,学校结合书香校园建设,组织家长一起评选十个书香家庭,在每年开学典礼上隆重表彰,充分发挥典型示范作用,引导学生养成热爱读书、刻苦学习的好习惯。

四、加强家长委员会热情服务能力建设,家长成为学校发展的志愿者

为激发家长委员会的工作热情和志愿意识,学校自觉做好如下工作:

当好学校的监督员。学校成立校风监督委员会,主要成员由家长委员会委员担任,对校风校纪、教风学风等进行监督,发现问题,及时向学校反映,学校根据情况再制定整改措施。同时对学生课业负担情况、收费情况、学生课外辅导材料征订情况以及安全管理情况等进行监督和指导,帮助学校严格按照教育规律办学,坚决杜绝违反教育政策的事件发生。

当好学校的宣传员。学校在全力做好学校工作的前提下,每一位家长积极宣传学校的办学追求、办学行为和办学业绩,进一步扩大了学校的影响力和知名度,为学校的可持续发展创造了更好的外部环境。

当好学校的服务员。学校教育引导家长牢固树立主人翁意识,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和工作特长。为学校提供力所能及的志愿服务。家长是专业技术人才的,义务为学校举办卫生常识、法制教育、交通安全等方面的义教讲座;家长是技能人才的,义务为学校提供设施维修、仪器装配、物品采购等义工服务等。

家长学校管理的意见和建议 篇二

上级部门的指导下,今年4月份以来。学校以加强政风行风建设为核心,紧紧围绕教育改革发展的中心工作,着力解决人民群众反映的突出问题,以人民群众满意为标准,进一步转变工作作风,改善和优化教育环境,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学校分别通过设立举报信箱、公布举报电话、召开意见征询会、发放意见调查表表等形式,民主评议政风行风活动中。广泛征询意见,制定整改方案,凸现整改效果。其中,学校召开了7次意见征询座谈会,聘请了2名行评监督员,发放了300份问卷调查表,收回了282份问卷调查表,上门走访了28名服务对象;梳理出10个群众反映的热点难点问题,建立整改台帐;落实整改措施,把整改贯穿到政风行风评议工作的全过程,以显著的整改效果促进了学校的和谐、健康发展。现把我校民主评议政风行风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分工明确,领导重视。

校召开了学校行政领导班子会议,校把民主评议政风行风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为了加强对这项工作的领导。明确了学校民主评议政风行风活动以构建和谐校园为目标;以解决群众反映的热点难点问题、促进学校健康发展为任务;以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为宗旨。成立了以党政“一把手”任组长的民主评议政风行风工作领导小组,建立了校行评工作组织机构,校行评办设在校办公室,负责行风评议日常工作。形成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分级负责层层抓,有关部门各负其责的工作格局。为强化责任,学校将责任落实到部门、落实到人;同时根据上级的要求,结合本单位的实际,制定了学校民主评议政风行风工作方案,做到目标明确、任务具体,职责清晰,措施有力,方法得当。

二、人人参与,广泛宣传。

学校领导在会上作了动员讲话,学校召开有全校教职员工参与的动员大会。深刻剖析了校开展该项工作的目的意义和要求,要求从建设依法行政、依法执教的教师队伍的高度来看待工作,从构建和谐校园、树立教育形象的角度做好工作,同时要求大家认真学习领会上级部门的文件精神,公布了学校的民主评议政风行风工作方案。紧接着学校行评工作领导小组召开了行评阶段工作布置会议。层级签订行评责任书。向家长行评公开信(致家长的一封信)发动教职员撰写行评学习心得,组织教师参与行评知识测试,制定行评具体工作安排计划。聘请行评工作监督员(以行文通知形式、颁发证书)悬挂横额,张贴宣传标语,完善政务公开栏,公开服务许诺。大力宣传我国的教育形势和学校近年的教育效果,并指出教育改革发展过程中存在困难和问题,宣传政风行风评议的意义和作用、评议内容和要求,营造良好的行评氛围。积极引导广大教师进一步增强服务意识,加强行业自律,恪守职业道德,自觉抵制行业不正之风,切实维护教育形象,增强做好政风行风评议工作的积极性和自觉性。

三、接受监督,健全机制。

肇庆市端州中学聘请了来自社区单位、家长和教师等同志为政风行风评议监督员,为了政风行风工作中引入监督机制。并召开了政风行风评议监督员座谈会”广泛征求2名监督员对我校政风行风的意见和建议,与监督员建立互动的联系机制,共同构建和谐端中。校还及时设立了举报、投诉电话和电子信箱,主动接受社会的广泛监督。

四、征求意见,拓宽渠道。

广泛征询意见。经统计,学校分别通过召开意见征询座谈会、发放意见征询表等形式。学校共发出了300份问卷调查表,收回了282份,收回率达94%认真组织召开了7次“政风行风评议意见征询座谈会”78月份,学校领导干部还主动上门走访村支部、家长等服务对象,走访共约28人次,及时记录走访对象提出的意见,并作了细致的整理与汇总。

五、建立台帐,梳理问题。

端州中学征集了对学校政风行风的意见和建议共近50条,通过多渠道、多形式地征询意见。这些意见和建议来自各个阶层、代表民众心声。校行评办对社会各界群众反映的热点问题及意见进行了归纳整理,找准在政风行风建设中存在问题,梳理出以下10个群众反映的热点问题:

学校床位缺乏。1适龄学生增多。

2中学如何创建成为更优质的品牌学校?

但目前我校的中考备考依然局限于毕业班,3虽然学校一再强调备考从起始年级抓起。不少非毕业班的任课教师备考意识淡薄。备考工作欠缺连贯性,学校应该如何改变这种现状?

如何进行教师的培养,4学校教师主要由中青年教师组成。加速教师的生长,培养名师?

5学校在师德建设方面有何做法?

6如何提升班主任的能力?

扎实推进素质教育?7如何加强对学生进行综合管理。

8如何规范学校校园平安管理?

9如何规范学校教师教学行为?

10代课老师的待遇问题。

学校多次组织召开分析会,针对梳理进去的十个热点难点问题。围绕“品牌建设”师德建设”校本培训”学生管理”平安建设”教学管理”床位紧缺”等七大关键词,建立整改台帐;明确整改责任领导和整改责任股室,制定出切实可行的整改目标和整改措施,狠下功夫,抓好落实,分步推进,努力解决群众提出的热点难点问题。

六、落实整改,制定措施。

促进管理规范化、科学化,学校通过建章立制,1完善规章制度。为了提高管理效能。优化了内部管理。一是明确了学校教师和办事人员的礼仪及行为规范;二是建立学校的工作制度。校党政领导和处室干部进一步增强了依法行政、服务基层、服务社会的意识,坚持深入教学第一线,指导学校开展教育教学工作,协助教师提高业务水平。三是围绕上述的热点难点问题新建或完善了一系列的规章制度。包括有《平安教育制度》教师对学生仪表仪容教育监督制度》教学管理制度》家长会制度》家访制度》中学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校园平安应急预案》学生伤害事故处置预案》学校污染病报告制度》依法治教实施方案》校车管理细则》等。此外,教师培训、绩效工资、后勤服务等各项工作中不时完善规章制度,建立长效机制,严格管理,规范行为,促进了办事部门干部进一步改变作风,大办实事,服务基层和教师。四是健全规范财务管理的工作制度。为了加强财务监督管理,出台了中学财务管理制度》等相关的规章,强化和优化了对教育经费收支的监管和调控。

狠抓落实。一是调整2010年下半年中学教育改革的工作重点;二是制定了学校品牌建设方案》推动学校品牌建设和发展,2突出重点。重点是突破、发展、树品牌;三是加强师德建设,弘扬高尚师风;四是进一步加强教师专业化学校建设,打造一支高素质的师资队伍。

七、效果可人,亮点纷呈。

构建了和谐端中,经过扎实的整改。全校上下呈现继续发展、亮点纷呈的良好态势,具体表示在以下几个方面:

1.创建教师专业化学校取得新突破

1中考效果喜人

积极配合,刻苦拼搏,2010年中考我校取得优异成果,实现了以文化为主,体艺类跟上,全面发展,再创辉煌目标,向社会,向家长交出了一份令人满意的答卷。今年中考上重点线人数在全县中学中名列前茅,上普中线人数创我校历史新高。美术、音乐、体育上线人数增加。教育局的指导和支持下,经过全体师生的团结协作。

2素质教育结硕果

体艺类跟上,中学坚持文化为主。全面发展的育人特色,坚持情智并举的办学理念(重智力,更重情感,尤重品格)积极推进素质教育,近年来取得了丰硕的办学效果,效果喜人。

校教师在各类各级的评比、惩办活动中获得了不少的奖项:其中论文评比类,近两年多的时间里。有5人次得部级奖励(2人次一等,3人次二等)8人获得省级奖励、17人次获得市级奖励、84人次获得县级奖励。

有5人次获得省级奖励、11人次获得市级奖励、有26人次获得县级奖励。荣誉类中,竞赛类中。获得部级荣誉有6人,省级荣誉8人,市级荣誉31人,县级荣誉35人次。

13人次获得县级荣誉;竞赛类有4人次获得省级奖励(其中有2人次属于体艺方面)14人次获得县级奖励。学生方面:荣誉类有3人次获得市级荣誉。

加大硬件建设2.积极扩大办学规模。

为我校的扩招奠定了基础。今年在县政府高度重视下,去年我校新建了栋宿舍楼解决了学生的住宿问题。投入资金440多万元,学校扩建了1栋教学综合楼。

树和谐校园新风3.加强师德建设。

不时提高教师的师德修养。全体教职工集中学习“思想大解放”有关文件,加强师德师风建设。积极开展礼仪教育,学习国家各项法律、法规,进行了教师法制教育考试,提高了广大教师依法从教意识,做遵纪守法和教书育人的表率。根据需求为班主任推荐班级管理的相关书籍,进一步完善德育研讨制度。规范以班主任为主体的德育研讨系列,引导班主任研究新时期班级管理战略,不时提高班主任队伍的专业操守和专业水平。

创设更多展现学生风采培养实践能力的德育平台,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发扬端中“爱心教育”优良保守,加大对违纪学生教育与管理,培养学生维护公物、珍惜美丽校园的意识,构建和谐校园新风。沟通体系不时完善,学校呈现出稳定、协调、有序、容纳、文明、向上的和谐氛围,促进了学生的健康生长,更提升了学校的办学声誉。每月学校文明班评比中,文明班比率达98%其中标兵班比率超过40%违法犯罪率为零。

提高师资队伍素质4.重视校本培训。

因应教师成长的周期性特点,关注广大教师的生长。引导教师合理规划教育生涯,从过去以外出学习或理论培训为主转到基于本校实际而开展的校本培训”

各教研组开展“课堂教学质量普查”及“优质课例展示”活动,学校举办了优秀教师讲坛。引导教师认真备课、积极听课、科学评课,让每一位教师都能从活动中受益。通过校本培训,有力地加快了教师队伍的建设,提高了教师的教学水平,促进办学质量的提高。

认真落实校务公开5.加强依法行政。

增加办事透明度。及时更换了校务公开内容,认真推行校务公开。把事关广大教职工和学生切身利益的事情公布于众;做到办事公正公平公开,积极接受群众监督,增加了学校工作的透明度。严格执行“收支两条线”规定和国家、省和市制定的收费政策。收费项目、收费规范及时公布在校务公开栏上,没有违规收费、代收费等情况发生。

构造和谐育人环境6.落实共建。

家长学校管理的意见和建议 篇三

农村小学小学管理中应加强宣传,不断提高家长参与学校管理的意识,为家校合作管理奠定基础。(1)在宣传中要找准对象,由点向面拓展。一些农村孩子的家长对学生的管理方法不到位,参与意识极低,让全体学生的家长都能在思想上认识到参与管理的重要性较为困难,故而在宣传过程中可先选择一些具有进步思想、有代表性的家长作为宣传对象。如与村委会合作,通过成立家长委员会的形式,借助村级会议等把学校的办学思想、宗旨等进行宣传。由点向面逐渐展开,通过长期坚持让大部分家长的参与意识得到提高。(2)在宣传方式上,学校不能以管理者的姿态自居,而要和家长在平等、合作的基础上,采用座谈、家长委员会、家长会、家访、网络等多种方式进行。在对家长宣传学校的管理理念、方法时,不能以机械的“讲听”方式进行,而要辅以各种案例,生动形象地让学生家长了解参与管理的重要性。在宣传中也应广泛地收集家长的意见,家校双方相互探讨,共同交流。只有提高了家长的参与意识,才能让家校管理活动得以顺利开展,为提高学校的管理效率奠定基础。

二、拓宽途径,引导参与,广泛引导家长参与管理

在以往农村小学的学校管理中,家校合作的方式较为单调,多以每学期的家长会形式为主,家校管理没有实质性的效果,还是停留在学校单方面管理的层面上。为此,在推进农村小学家校管理中,拓宽家校管理的途径对提高家校管理的效率就显得尤为重要。(1)在家校管理的方式上要以多样化的方式而引导学生家长参与到学校管理过程中。如可以村为单位,以村长或村社中具有一定权威和先进思想的家长作为带头人,成立家长委员会,定期或根据学校实际而召开座谈会、研讨会。如学校也可举行开放日活动,在开放日学生家长可到校参观、参与学校的活动,和教师进行交谈,提出意见或建议,共同参与学校管理。如学校可建立班主任-家长管理模式,在每学期开学初,由班主任组织学生家长对班级的学生情况、管理方法等进行探讨。(2)在引导学生家长参与管理的过程中,一是要注重发挥家长的管理作用,引导其对学校的管理提出相应的意见或建议。如学校对学生的安全管理有什么措施,哪些方面存在不足,需要学生家长提出意见,都可以让学生家长提出来。二是要注重通过多种形式把学校的管理方法和管理的具体措施告知家长,让家长能配合学校的管理,共同加强对学生的管理。如对学生的行为管理,学校放学后学生是否及时回家,如果没有,家长是否和学校取得了联系,这就需要形成一种互动模式。三是要注重建立家校圈、校讯通、意见箱、朋友圈、QQ群等多种沟通方式,为家长参与管理提供方便,促进其广泛参与管理。

三、优化方法,及时沟通,形成家校互动监督机制

家长学校管理的意见和建议 篇四

作为一个校长,毫无疑问应该学习和研究管理,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校长的主要工作和职责就是学校管理,工作搞得好不好与懂不懂管理有很大关系。不是吗,假如当你觉得自己绞尽了脑汁,工作却收效甚微,你难道不感到失望?假如当你觉得政令不通,教师人心涣散,你难道不感到痛苦?假如当你看到学校安全事故频发,职工钩心斗角,你难道不感到愤怒?假如当你得知学校花了一千元买了一件乐器,而它的市场价只要几百元,你难道不感到痛心和忧虑……所有这些都是由于低劣的管理所导致的问题。所以,如果你不懂管理,工作就难以顺利展开。那么作为校长怎样才能使一个学校政通人和、健康发展呢?笔者认为,民主治校是学校管理最重要的法宝。

俗话说:“集思广益。”提倡民主政治,就是要求校长在管理中一定要摆正校长与教师的关系,注意发挥民主作风,不断完善民主管理制度。这样既有助于学校决策质量的提高,同时又能增加教师的凝聚力以及对学校的认同感,从而使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大大提高,学校处处充满生气和活力。

为了强化教师参与民主管理的意识,笔者认为可以狠抓三项工作,即“开好微博”“诚恳谈话”和“民主议政”。

“开好微博”,就是在校园网内设立校长微博。此举可以促进校长与教师的沟通,加深校长与教师的了解,从而广开言路,民主决策。很多教师有看法、有意见,但由于与校长没有适当的谈话机会和时间,再加上有些意见教师也不愿意与校长当面说,造成了教师与校长之间的沟通不畅。设立“校长微博”后,校长应在教师大会上向教师表明:“设立校长微博就是为了广泛听取各方面的意见与建议。大家反映问题可以署名,也可以不署名。对署名的意见和建议,学校将视其质量高低,给予不同程度的奖励。”校长每天打开微博,针对教师反映的问题,即在下周召开的领导班子会议上认真分析、讨论,逐一处理,对好的建议及时采纳,并给予奖励!

“诚恳谈话”,就是校长专门安排时间接待家长和教师,彼此交心谈心,消除误会,达成共识,从而共商育人大计。为了做好此项工作,笔者认为,首先每个月可设立一个“日”,重点接待学生家长的来访,回答他们对学校办学提出的问题。这是一种开门听呼声的民主之举,它有利于形成“学校—家长—社会”三结合的教育网络,有利于提高办人民满意教育的办学水平。其次是每个月设立一个“交心日”,主要面对本校教师。在这一天,每位教师都有与校长直接面谈的机会。教师可以找校长,校长也可以找教师,相互间坦诚相见,推心置腹。总之,诚恳的交谈,可以交流思想,增进感情,解决矛盾,和谐校园,共谋发展。

“民主议政”,就是通过召开“评议会”“职代会”等会议让全体教职工更好地参政议政。“评议会”在每周结束时召开,由教师代表就学校领导班子及其个人的工作态度、业绩以无记名方式作出客观评议,以强化监督机制和干部的进取意识,加强干部团结,促进管理水平的提高。“职代会”也就是教代会,但每次召开教代会前必须开好以行政班子为主要成员的预备会。做到统一认识,拟定出方案,确定好议题,以使教代会开得有重点,有实效,不流于形式。通过教代会,代表们可针对学校工作提出各种意见、建议和提案。对此,校长要进行分析归类,并当面给予明确答复。其中合理又可以办的立刻办,合理而需缓办的则作出解释,保证做到对代表们的意见及时反馈,不推不拖,使代表们受到尊重,意见得到重视,从而调动教职工主动参与管理的积极性,提高学校民主管理的水平。

家长学校管理的意见和建议 篇五

如何在特大规模学校里实现循天理而作、依法理而治、合情理而为呢?这就必须引入教育治理理念。“多元、民主、合作、互动”是教育治理的核心理念和学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关键词。中山市第一中学近两年积极探索教育公共治理与教育服务有机结合的管理形态,以治理理论中的“多元、民主、合作、互动”为核心,在构建依法办学、自主管理、民主监督、社会参与的现代学校机制体制上做了多方面的尝试。

一、管理主体多元化:“解脱”但不“推脱”

中山市第一中学是一所百年名校。为满足人民群众对优质教育资源的需求,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学校先后三次扩大规模,并迁址重建扩建。目前,学校有138个教学班,其中初中部48个教学班,高中部90个教学班,在校学生7500多人,在职教职工600余人,是中山市同一校区在校师生人数最多的学校。这样一所特大规模学校,若用传统的理念和方式来管理,校长必然不堪其忙,情感管理流于粗放,极有可能使学校由“学堂”变成“工厂”。那么,如何让校长从繁杂的管理中“解脱”出来呢?笔者以为,只有充分发挥学校每一个中层干部和教职员工的作用,以 “人人有事干、事事有人干”的多元化治理格局,才能真正破解管理难题。

(一)构建行行专职专能的多元管理架构。“多元管理”首先表现在学校的管理架构上,就是充分发挥年级部行政管理的作用,让教学、学生处等部门解脱出来,着重在专业引领上下功夫。随着规模的扩张,传统的“校长――各处室――年级――班级”四级管理体系已经无法适应要求,学校于是创设了年级部这样一个管理层级。在相当长一段时间里,年级部隶属于处室的管理,处室既承担行政管理的职能,又要发挥专业引领作用,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应对了规模扩张带来的难题,但不利于学校的长远发展。加上年级部和处室因工作不协同等情况,矛盾不断升级。为此,学校大胆推行年级部管理制改革。这意味着年级部与处室是并列合作的关系,副校长双向分管年级部和处室,年级部重在行政管理,集本年级教育教学、师生管理、后勤党支部工作于一身,处室重在专业引领,通过学科组、班主任队伍建设,对年级部教育教学进行整体规划。这一管理形式将校长和处室中层的压力分解到各年级部,既有利于调动各年级部干部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也有利于提升师生关注度。

(二)搭建人人各显其能的多元管理平台。“多元管理”的另一个表现是让教师、学生、家长、校友都参与到管理中来,让他们成为学校的主人,真正通过参与管理,做到人人当好自己的“官”。近年来,学校充分利用校委会、家委会、校友会、教师组织、学生自治组织等团体,组织引导师生家长校友参与学校管理,搭建起社会性、开放性、共融性的建校、治校、理事平台。大到学校中长期发展规划,小到宿舍、饭堂的管理,从教学改革的推进到学生课外活动的开展,学校都充分做到让师生、家长、校友参与其中,不断推进社会化管理,通过学生自主管理提高治理效率,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能力。

二、治理方式民主化:“放权”与“制衡”并重

“放权”是为了学校的决策更加科学合理,为了学校的各项管理更加规范有序,从而让学校走上现代学校治理之路。中山市第一中学在人权、财权和物权方面,都尽量做到“放权”与“制衡”并重,让行政人员、教职工充分参与到学校管理中,同时完善制度,让权力得到“制衡”,以便让学校在充分民主的氛围中实现内涵发展。

(一)“放权”,让治理更加民主。比如,学校日常管理会充分发挥行政中层的作用。学校行政事务重大事项是在充分调研与征求意见的基础上,经过校领导酝酿提议,由校长召集并主持校长办公会审议,经集体讨论,由与会成员集体做出决定。学校的重大事务不由校长一人决定,校领导班子包括中层干部都要参与表决,并对自己的表决负责。学校行政会议分为校级行政会议和分线行政会议。校级行政会议着重研究学校工作计划和中层以上干部学习培训,分线行政会议着重处理教育教学和后勤工作等具体问题。

涉及到人权、财权和物权的诸多行政事务,校长充分放权给各级行政,学校则充分放权给教职工。比如,涉及到学校章程制定及修订、学校发展规划等关系学校发展和教职工权益的重大问题,学校都会经教代会审议通过后实施,充分发挥教职工代表大会讨论审定学校重大方针政策的作用。涉及师生评价、财务预算等其他重要事务,学校会让教职工代表甚至是家长代表、校友代表充分参与其中。2013年学校成为“2014年清华大学新百年领军计划优质生源基地”,并获得2014年清华大学自主选拔“新百年领军计划”推荐资格。为了将此次遴选工作做到公平公正最大化、公开最大化,学校邀请了教育界、媒体界、法律界以及家长、清华校友代表共7人组成“清华大学‘新百年领军计划’候选人”推荐评审团,对具有申报资格的学生的综合情况进行综合测评,择优推荐。又如,学校选拔骨干教师成立学术与师德委员会,负责教师职称初评、学术交流、课程建设等工作。大范围的“放权”,既提高了治理效率和民主决策水平,也极大地激发了广大师生,乃至家长和社会各界的参与热情,提升了公众对学校的满意度。

(二)“制衡”,让治理更加规范。行政事务和部分财权、人权事务下放给行政、教职工代表,为了让“权”用在刀刃上,学校也采取了一些“制衡”措施。比如,行政中层要定期汇报各项工作,学期前要制订计划、学期中要检查计划完成情况,学期末要进行工作总结及展示,涉及到财务、人事、评优推选等各方面的工作,学校会通过公告栏和校园网等途径对外公开,接受师生、社会各界的监督。制度保障下的学校治理,更加规范、科学,成效显著。 三、学习形式合作化:变“独角戏”为“大合唱”

当今社会合作比竞争更重要,对于一所学校来说,团队建设不仅能让每一位成员都为着一个共同的目标而努力,对成员自身的专业成长、对教学质量的整体提升都有非常重大的意义。过去几年来,在推行教育治理的进程中,笔者一直在探索建立参与、分享式的学习型团队。

(一)合作,形成管理合力。基于行政管理高效便捷的管理型学习团队建设,主要是指以年级部主任为核心的年级管理团队和以班主任为核心的学生成长指导团队。年级管理团队实行主任负责制,在年级部主任的领导下,副主任、党支部书记分管本年级德育、教学、党务等工作,年级管理团队各成员分工合作,共同承担本年级的管理事务;学生成长指导团队围绕班级管理展开,以班主任为核心,科任教师共同参与。

(二)合作,促成抱团发展。基于教师专业成长的学术型学习团队建设,指以教学研究为核心的学科组团队和以日常备课为核心的备课组团队,还有以教学改革探索为核心的教学改革研究实践团队。学科组团队着重课堂问题的提出和解决,通过课堂展示、听评课、教研等形式,达到提升课堂效率并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目的;备课组团队着眼于日常教学常规,通过日常备课、研课的形式,让教学质量得到保证;教学改革研究实践团队是在学校的积极引导下,由教师自发组建的围绕教学改革某一方面开展教学改革和研究的团队。过去两年,学校鼓励各年级部、学科组、备课组、班级和参与教改的教师群,以团队的形式积极开展教育科研,并通过“送出去请进来”的方式提升教师专业水平,也以学习型团队的评价方式鼓励教师申报学习型团队,并通过宣传报道等形式构建合作共赢的团队文化。

(三)合作,熔铸学校文化。在学生群体中,学习型团队建设同样重要。笔者所在的学校是完全中学,分初中部、高中部。其中初中部自2012年以来就开始探索小组合作学习教学改革,打破“排排坐”的固定模式,取而代之的是三五成群的小组合作形式。三年来,课堂上的小组互助文化已经深深地影响到了每一位学生,并深受学生家长的欢迎。高中部学生在教学改革探索与实践中,也逐渐形成了自主合作的文化氛围。除课堂积极打造小组互助团队文化外,学校也积极引导学生建设以宿舍为单位的学生成长生活团队,通过宿舍雅文化构建团队建设的氛围,通过文明宿舍评比等多种形式,让合作互助的成长理念和携手共进的文化深入人心。

四、交流互动常态化,变“一言堂”为“众议院”

广开言路,让互动常态化是构建现代学校管理机制的必要条件。一般来说,“互动”主要反映在学校与五个“群体”之间,即教师群、学生群、家长群、校友群、社会群。目前,学校主要通过座谈会、校网、邮箱、开放日等方式和五个群体加强互动。

(一)常态化的民意收纳机制,让师生为学校走向善治发出好声音。教师是学校教学活动的直接参与者,他们的建议和反馈意见非常重要。在日常管理中,学校除让教职员工承担一部分管理工作外,每年都会组织多场教职工座谈会和退休教师座谈会听取老师们的建议和意见,同时教师可随时通过面谈、电子邮件的形式向学校管理层建言献策。学生是学校的主体,为充分听取他们的意见,校长和后勤部门开通了信箱,学生可随时通过信件的形式表达各种诉求或建议。学生权益部参与学生食堂的管理,每月会以回音壁的形式征求学生意见,并将意见反馈给主管后勤的副校长。

家长学校管理的意见和建议 篇六

正是在此背景下,为拯救基础教育校长制面临的危机,日本立足于校长的权限、选任、资格、决策等方面,推出了系列改革举措。

一、梳理政府与学校的教育管理职能,创设校长自主办学必需的宏观背景

有效梳理、界定政府与学校的管理职能,转变政府职能,确立学校自主性,重建政府与学校的关系,这既是为校长自主办学创设必需的宏观背景,也是校长自主办学顺利实施的重要前提。这意味着学校的管理权在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特别是校长之间的重新配置。这方面的改革集中体现在修改学校管理规则,对其管理职能重新界定,改革后这种职能的主要变化包括:

1.由主导强制型向辅助支援型转变

修改后的学校管理规则的一个重要变化就是在教育内容及方法选用等具体运营事项上,由强制性命令、指示型领导,转向非强制性指导、建议性领导,把这些事务的管理第一责任者从教育行政部门领导转移到学校校长,进一步增强对于学校的辅助与支援机能。与直接控制减少相对应的是教育行政部门对学校的支持性和服务性机能的加强,主要包含两方面内容,一是帮助学校处理一些特殊情境,如突发事件、向父母及居民做出某些说明、与有关机构的联系协调、媒体宣传等;二是为学校提供必需的相关专业服务,如涉及儿童的保健卫生、安全管理、设备管理及法律诉讼方面。

2.由直接管理型向间接管理型转变

修改后的学校管理规则重新界定了政府与学校的职能,放松、弱化管制的程度,重新明确规定了在各项管理规定中,哪些是需要教育行政部门批准或认可做出的,哪些是只需学校事前呈报或事后报告的。批准、认可、事前呈报、事后报告,放松、弱化了管制的程度,反映了依法递减的控制强度,从而实现教育行政部门对学校管理各领域的层级控制。这种在一些领域控制强度的降低与淡化,也正是学校自主增强、权限扩大的一个方面。例如,一些学校例行的活动如需要在外留宿,原是需要经过教育行政部门认可的,改为事前呈报则强调了学校在这方面的决定权。

3.由微观管理型向宏观管理型转变

此举有助于减轻学校的行政负担,因为政府大量微观管理行为不可避免地给学校带来繁杂的行政事务。日本的基层学校每年都承担大量的各级各类调查统计、各学科竞赛活动的组织任务,应付来自都府县各相关部门的事务委托或工作询查,因此学校核心管理业务以外的行政负担非常沉重。为使校长及教职员专注于职责,教育行政部门必须致力于通过整理,停止、精简或减少对学校的依赖来减轻学校基层的行政冗务。

二、扩大办学自,改革校长任职资格标准

校长自主办学权力的扩大既意味着责任和使命的进一步加重,也意味着校长将拥有更多实现自己教育理念和进行教育创新的机会。在这次学校管理权的下移和学校自主性与自律性增加的改革中,校长自的扩大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1.学校人事管理权

现行制度下,教职员的人事调动,包括新人采用、退职、转岗、职务升迁等人事权限方面都是由教育行政部门决定的。虽然《关于地方行政的组织及其运营的法律》中规定校长在人事的结构和人员的变动上具有提出意见的权力,但实际情况是这一权力形同虚设。正如日本一些普通初中的校长所说,学校有空岗待补时,校长的责任是向教育行政部门提出岗位要求,然后就是等待被确定的人选来跟他会谈,中间的其他事情都与他无关。依照上述咨询报告,在代课教师和特别非常勤讲师的录用上,允许校长推荐具体人选,提供给校长多名候选人,以此赋予“意见提出权”实质上的意义。此外,校长对特别非常勤讲师的评价将会直接影响到其以后的录用,而日本正计划实现“学校生力计划”,计划在3年内,采用引进社会人非常勤讲教师和短期制教师5万人,这为校长在该方面发挥作用提供了机会。校长还将在同一地区内小学、初、高中之间实行教职员兼职的改革中拥有很大的决定权。2000年教育国民会议提案中提出将校长的人事权扩展到所有正规编制的职员。比如2003年,大阪府教委有如下举措:高中校长可以自行向社会公开招聘教师(限额两人),并亲自主持选考,合格者由校长向教委举荐。虽然最后的决定权仍在教委手中,但校长的意见会被充分尊重。[2]

2.学校的财务预算权

日本中小学学校的财务预算,由地方政府的预算委员会负责编制。预算基本决定于学校的教职员和学生的规模,在编制流程中有听取学校意见的环节,但编制决定权在地方政府,预算的执行权原则上属于地方行政长官,教育行政部门接受委任行使辅助执行权,并进一步委托校长执行。如此一来,校长在预算执行中的权限已经非常狭窄了。改革要求除了在预算编制时可以更多考虑校长的意见外,专门设置能由校长商定的项目,以便支持本校个性化和特色化教学和管理的需要。同时,赋予校长在一定的预算额度内自主决定财务内容的权力。在校长的“财权”方面,一些地方在制定学校预算时,开始听取校长的意见,并给予校长一定范围及程度的预算编制权。横滨市2001年开始,从财政中拨给每个高中500万、初中400万、小学300万日元作为“创办特色学校推进费”。校长可以自主地编制“推进费”的具体使用项目,年度使用中即使中途变更已制定的项目也被允许。

3.校长课程管理权

进一步下放课程管理方面的权力,扩大校长课程管理权。在制定学校教育目标、指导重点、学校经营等重点方面,校长却拥有较大的自。在遵循教育法律、法规及学习指导要领(相当于中国的课程标准)基础上,校长可以根据地区性特点(包括自然环境、人文背景、教育环境等)以及学校的传统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具体的、可操作的教育目标。有调查表明,学校教育目标的制定主要有三种类型:法规型(与法规规定的目标相近)约占10%,实态型(具有浓厚的地区性及学校、学生特点的色彩)约占10%,并列型(法规型及实态型同时存在)约占80%。教育目标一旦确定,教学及学习指导的重点、学校经营的重点、课程的安排等都要围绕它展开。此外,校长拥有校本课程商定权,有权决定在本校采取一些灵活的、有利于学生个体发展和学校教育特色形成的课程及其组织方式,如学生自选课程、自定节奏的选择学习项目;实行弹性班级规模,生活和学习可以采取不同的编班,使用同一教材的学生可以根据习熟程度再分为小班教学;校外人士参与学校教育;优秀教学法共享;促进IT教育、英语教育中与真实场景和实物的结合等等。

“一个好校长就是一所好学校”,这也许有点言过其实,但校长的素质高低直接决定着自主办学的成功与否,却是不争的事实。为了确保扩大的校长办学自直接发挥作用,达到改革的预期目的,这次改革中对校长的任职资格更加注重经验能力、独立见解与创造性。在校长的选任方面,各地方教委已向社会公开招聘。2000年文部省修改实施的《关于学校教育法实施规则等的部分改正的省令》中,原定校长必须持有教师许可证并具有5年以上相关教育职位的履职经历,现追加为具有10年以上相关教育职位经验者,即使没有教师许可证,也可被视为具有同行任职条件(在日本被称为“民间人”或“社会人”)对待,都可以应聘。原先以知识考察笔试为主的选拔考试所占的比重逐渐降低。校长的年轻化、任期长期化、开辟校外人士担任学校领导的途径、鼓励校长吸收企业组织管理经验的培训计划、建立替代年功序列的新的评价体系等,也在积极的酝酿当中。截至2003年4月,已有125人通过选考后走马上任,其中58人是“民间人”校长。被聘用的“民间人”校长一般都是些银行或大企业等部门经理级人物。此举的主要目的是加强学校与地方的交流和协作,学习企业的管理模式。

三、学校职员会议、协议会、评议员制和顾问制度携手,完善校长辅助决策机制

现代决策非常重视辅助决策机制的构建。完善的辅助决策机制,无疑是校长办学自得以顺利实施的关键。日本基础教育管理体制改革顺应现代决策理论发展趋势,通过学校职员会议、协议会、评议员制度和顾问制度携手,共构校长辅助决策机制。1.学校职员会议

“职员会议”是指学校全体教职员工参加、定期举行的会议。一般每两个月召开一次,如遇重大事情也可随时举行。日本中小学中普遍设有职员会议,审议讨论学校的一些重要事项,这是教职员参与学校管理的一项重要渠道。但是职员会议的设置、构成和运行,一直是依照惯例而行,没有法令上的明文规定。于是关于职员会议的性质和功能,究竟是校长的咨询和辅助机构还是学校的最高决策机构,莫衷一是,影响了职员会议辅助功能的充分发挥。鉴于“职员会议”性质不明确的状况,在2000年文部省颁布的《关于学校教育法实施规则等的部分改正的省令》中,“职员会议”被定位于校长的辅助机关,校长成为“职员会议”的主宰。但另一方面,校长也有责任把自己的教育理念、管理经营方针,以及有关校务方面的决定告知“职员会议”,并听取教职员的意见。尤其是在教学方面,由于教师拥有“掌管儿童教育”的权利,因此校长要充分尊重教师的意见。可见,现在“职员会议”的组织活动,更体现出“民主集中制”的特征。2000年1月《学校教育法施行规则的修正案》进一步明确了职员会议的辅助功能,职员会议是由校长主导、促进教职员间沟通、辅助校长决策的机构,它的设置是为了加强校长的领导权,协助校长进行正确决策并更好地贯彻决策。这将有助于完善校长决策机制。

2.学校协议会

现代新型的学校制度特别注重建立具有亲地域性的开放学校,以改变由于封闭办学造成的地区社会与学校之间的隔膜和不信任感,使学校走向“社区的学校”。同时,家长、居民和企业的参与也是提高校长决策质量的保证之一。日本此次改革高度重视积极发挥学校协议会的作用。日本的学校协议会是依各学校或地区的需要而设、结构弹性的组织,实质上是以校长为核心的辅助管理机构,促使校长决策时充分考虑到地区社会的理解和需要,是家长居民和职员共同参与学校管理的重要载体,有助于提高教育管理决策水平。日本学校协议会尽管从构成上类似于英国的学校理事会和美国的学校委员会,都包含有学生代表、家长代表和教职员代表,但其所履行的职能却与英国学校理事会、美国学校委员会有本质上的差异。英国学校理事会的构成、选举和职能是以1988年教育改革法为依据,有着包括参与校长任免在内的实质性的学校管理权限;美国学校委员会,以芝加哥学区为例,是以1988年的《芝加哥学校改革法》为依据构成和运作的,直接参与校长的选聘、签约和履职考核、审议学校计划、预算和教职员聘任等工作,也具有实质性的管理职能。

3.学校评议员制度

2000年文部省颁布的《关于学校教育法实施规则等的部分改正的省令》明确规定设置学校评议员制度。学校评议员由本地区各行业推荐,经校长决定,由当地教育委员会委派一定的校外人士担任。职责是应校长要求对学校教育提出建议,使学校、家庭、社区一体化。校长每学期都要与评议员逐个会面,听取其对学校管理运行的意见和建议,以使决策更加符合学校所在地域社会的实际状况,更加符合本地区儿童的教育需要。这并非一个合议制的委员会与许多地区业已存在的学校协议会不同,该制度注重评议员作为个人的看法。虽然法令并未规定每所学校必须设置,但事实上学校评议员制度推行非常迅速。据文部省2001年4月1日调查,都道及县立学校(含指定都市立学校)中已设置学校评议员的占57.5%,市町村立学校中占41.9%。另据文部省调查,有47%的公立学校已经引入学校评议员制度,30%的公立学校准备引入学校评议员制度。《日本二十一世纪教育新生计划(彩虹计划)》还将学校评议员制度确定为改革战略重点之一。

最新范文

家长反馈意见【最新8篇】02-05

家长对学校的建议和意见【最新2篇】01-26

家长对学生管理方面的建议【通用7篇】01-26

家长意见和建议(优秀3篇)01-26

中学生家长意见和建议怎么写【通用7篇01-22

家长反馈意见通用3篇01-20

家长反馈意见怎么写最新9篇01-18

家长意见书【最新5篇】01-18

家长意见反馈5篇01-13

家长意见反馈范文(优秀10篇)01-08

89 49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