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课模板 说课稿模板范文【最新8篇】

2023-12-08 11:58:30

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很有必要精心设计一份说课稿,说课稿有助于教学取得成功、提高教学质量。那么问题来了,说课稿应该怎么写?下面是书包范文为您精心整理的说课稿模板范文【最新8篇】,希望能够给朋友们的写作带来一些的帮助。

说课模板 篇一

在较短时间内(一般是15分钟),用什么方式考核一位数学教师的课堂教学能力?以前采用较多的是传统的说课方法,但由于说课包括说教材、说教法、说学法、说教学程序等,内容多、时间短,教师处理起来比较困难,特别是关于教学内容的处理,更是蜻蜒点水式的,没有深刻触及教学重难点,更谈不上采用什么方式来突破它,因此。很难了解教师真正的课堂教学水平。模拟片段教学是目前教师招考和职称晋升中考核教师课堂教学水平常用的方式。模拟片段教学主要放在说教学程序这关。着重说好“新授部分”,它不需要像说课那样阐述“为什么这样教”,而是像真实的课堂一样展示“我是这样教的”。

一、要能体现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课堂情境

真实的课堂教学。有教师的讲解,有学生的汇报交流展示。模拟片段教学,没有学生,主要是通过教师教学语言的组织与转化。也就是教师要扮演自己的角色,还要扮演学生的角色,甚至扮演不同学生的角色。15分钟,就是教师自己一个人在讲台上的单口相声。对于教师角色,还是和真实的课堂一样,没有多大的区别。对于学生角色,主要是教师要能够描述、转化学生的语言,通过直叙或转化的方式把不同学生的表达展示出来。例如在“10以内的加减法”的教学中:“同学们观察这幅情景图,你发现了什么数学信息?”(教师自己的角色)“我看到了一些鸭子,水里有4只,岸上有5只。”(教师以第一人称扮演学生的角色进行表述,我们称为直叙)“你发现了树上有3只猴子,地上有4只猴子。”(教师把学生的汇报语言用第二人称转化过来,我们称为转述)在模拟片段教学中,不要只是一味地采用直叙或转述的方式,这样会让人觉得太单调,如果能把两种方式交融使用,让听课者通过听教师语言的描述,在脑海里再现真实课堂的情境,就说明教师教学语言的组织与转化是成功的。但需注意的是:教师在模拟转化学生的汇报交流时,只是就汇报内容进行模拟转化,而无需模拟学生的动作和声音。

二、要体现课堂评价的多元

课堂评价是新课程改革的重要一环,如何让听课者感觉执教者在模拟片段教学中非常关注课堂评价,请看下面一位教师的处理(人教版三年级下册“两位数乘两位数笔算乘法”)。

请一位学生上台板演“23×13”后。

师:大家观察这位同学书写的竖式,你有什么要说的吗?

生:我觉得他写对了,但数字写得有的大有的小,不好看。

生:他用1×23=23,这里的“1”其实是“10”,“23”是“230”,“230”的零省略不写,数字“3”有和十位对齐。他写得很好。

师:同学们观察真仔细,说得很好。大家看这条线(师指竖式横线),徒手画还比较直,如果用直尺画就更直了,老师喜欢画得更直的。

这位教师在学生板演的环节介入了评价,有学生评价(多位)、教师评价,体现了评价的多元,而评价内容又是本片段教学的重点,学生易错的地方,这样的评价适时、具体、到位,让听课者觉得自然,与真实的课堂教学评价没什么两样。但模拟片段教学时,由于时间比较紧凑,教师只要用心介入一、两次就可以了,不必每个教学环节都进行评价,切忌评价的虚浮与夸张。如一位教师在模拟人教版二年级下册“统计――条形统计图”时。

师:同学们观察这幅条形统计图,你发现了什么数学信息?

生:我看到了小汽车最多。

师:她发现得好不好?好!我们一起表扬她,棒棒你真棒!

这里的评价只有教师的评价,没有学生同伴的评价,评价主体单一;学生回答的问题过于简单,但教师采用的评价方式、口气过于夸张,让人觉得这样的评价不要也罢。

三、要展示板书的科学性与合理性

数学板书一直是很多数学教师课堂教学的弱项,平常的课堂教学,许多教师板书用课件的形式来体现,模拟片段教学准备时间有限,不可能像平常那样精心准备。如何在模拟片段教学中展示数学板书的魅力,体现板书的科学性与合理性?以下几方面值得注意:首先要注意板书的合理布局。有的教师板书没有规律,想写在哪里就写在那里,让听课者感觉板书乱而无序,看不出重点、难点。一位教师在模拟人教版三年级下册“两位数乘两位数笔算乘法”时的板书这样处理:她把黑板大概平均分成三份,中间是片段教学课题和师生共同完成的竖式计算例题,左右两边是学生上台板演的练习。这样设计,主次分明,需要重点规范引导的放在黑板的正中间,凸显了本模拟片段教学的重点,学生的练习放在两边,对主板书起辅助作用。其次板书内容要及时且有所选择。根据模拟教学的进程,及时进行相应的板书,板书时应选择有代表性的问题、方法、结论,不需要面面俱到。再次,板书字体要规范。教师的板书要起示范和引领作用,由于模拟教学对象是小学生,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认知规律,用楷书进行板书是最好的选择,草书或行书对小学生并不适用。如果教师写得一手好字,这是展示个人特长的最佳时机,要好好把握;如果书写水平一般,则需要一笔一画写清楚。

在实际考核中,如果教师板书内容很少,甚至没有板书,这对片段教学的效果将起负面作用。例如一位教师片段教学内容是人教版四年级上册“复式条形统计图”,由于时间短,要完整画出含有8个直条的复式条形统计图比较困难,教师选择放弃板书,只画了两个简单图例。这样处理,有失偏颇,我们建议至少画出一组直条,这样的教学讲解才更具实效性。

四、不能出现科学性错误

在较短的时间内进行模拟片段教学,展现一位教师的数学素养。数学教学讲究科学、严谨,教学过程中的概念、法则、规律、公式不能出现科学性错误。

案例1:一位教师在进行人教版四年级上册“垂直与平行”片段教学时,师:两条直线互相垂直,它们的交点叫做这两条直线的垂点。在这之后的教学过程中,只要是出现“垂足”的地方,这位教师全部用“垂点”来代替。也许这位教师是口误,但这样的口误是致命的。

说课稿模板 篇二

一、答辩式说课实践探索的缘起

答辩式说课是针对说课训练在实践中的误区而提出来的。这些年,说课训练的误区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说课训练的目的出现严重的功利化倾向,“为获奖而说课”。说课的概念起源于1987年河南省新乡市红旗区的一次教师评比活动,而其本质意义上是教学研究活动。这些年来,人们往往片面强化说课作为教师评价手段的功能,而对其作为教学研究手段的认识还远远不够。说课被异化为一种单纯地用来评估教师素质的工具,在实践中演变为竞争激烈的比赛活动,“这是对说课本源的一种扭曲和误解”[1]。

其次,说课训练的过程出现严重的模式化倾向,“按套路来说课”。各地在说课比赛中,逐渐摸索制订出一套精细量化的评分标准,对说课的过程进行肢解,分条目予以评分。在这种评价标准的导向下,语文说课训练逐渐形成了一套“模板”,涵盖了“说教材”“说学生”“说教学目标”“说教学方法”“说教学过程”等各方面,看似结构完整、内容全面,实则各自孤立、机械僵化。说课理应遵循一定的“思路”,但“思路”已异化为“套路”。

最后,说课训练的形态出现严重的表演化倾向,“贴上标签说课”。说课者往往大量摘录教育名著和《课程标准》中的理论,其实对这些理论的理解非常肤浅,只是将其作为体现自己理论水平的标签。“对这些理论是否针对自己的教学设计,教学程序中是否能够体现出自己所说的教法根本无暇顾及,只是死抱着几页密密麻麻的激扬文字而‘旁征博引’。”[2]

说课训练目的的功利化、过程的模式化、形态的表演化,导致教师在准备说课时集中精力于对说课外在形式的精雕细琢,而忽视教学设计的实质性问题。而说课比赛评委的非专业性,又为这种形式主义提供了生存的空间。说课外在形式的训练对于处于成长初期的教师是必要的,但若停滞于形式层面,教师在经历了“入格”的阶段后,其教学素养很容易进入“瓶颈”状态,难以进一步“升格”。鉴于此,我们有必要在说课中强调对教学设计实质性问题的重视。基于这种认识,我们提出了答辩式说课。

二、答辩式说课的特征和实施程序

答辩式说课的最鲜明特征就是将“答辩”的形式引入到说课活动中。答辩起源于古代意见不同者之间的互相辩论形式,中国先秦时代和古希腊均可见到答辩的源头,后来答辩成为了高等教育中学业水平考查的一种重要形式。将答辩的形式引入到说课中,从而使说课具有了“对话”的形态。

答辩式说课的实施程序可以是灵活多样的,我们在这里提供一个大致的框架。

(一)开展教学设计

教师精心钻研教材、深刻认识学情,结合课程标准,开展教学设计,这其中包括教学目标确立、教学内容的选取、教学过程的组织和教学方法的选择。教学设计形成书面文字,就是教案或说课稿。

教师教育者同时钻研教材和学情,并查阅教师的教案,初步了解教师开展教学设计的情况,拟定提问的切入点。

(二)阐述教学设计

教师按照教学设计的一般思路,述说对教材内容的理解、对教学目标的确立、对教学内容的选取、对教学过程的建构、对教学活动的组织,并就其设计理念作出阐释。在这里,说课作为一种言语活动,主要表达方式不是“说明”,而是“议论”。说课者要注重说课内容各部分之间的逻辑关系,通过“论证”来阐明教学设计的合理性。教师教育者倾听“论证”,抓住关键点,设置有针对性的问题。

(三)现场提问答辩

教师教育者针对教师说课中的具体情况提出问题,说课教师予以现场回答。这其中,既可以有对教学设计内容的详解、对教学设计理念的阐释,也可以有对教学设计的修订。教师教育者根据说课教师的具体回答,展开对话交流。现场的其他教师亦可参与对话,既可以向说课者提问,还可以帮说课者答辩,也可以围绕核心话题发表自己的见解。

(四)重建教学设计

说课教师围绕答辩中出现的问题,继续钻研教材和学情,对教学设计进行重建。所谓重建,既包括对教学过程的整体重构,也包括对局部教学过程的细化。其他教师亦可从中获得借鉴,从而继续开展研究,优化教学设计。教师教育者及时跟踪调查教师继续研究的情况,指导帮助教师的教学设计实践和研究活动。

(五)总结说课启发

教师总结说课过程中产生的启发思考,丰富对语文课程教学的理性认识,撰写说课反思笔记,为日后开展教学设计提供参考和借鉴。教师教育者总结教师说课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从而丰富对教师教育规律的认识,增强对教师专业引领的针对性。我们应该认识到,答辩式说课既是教学研究活动,也是教师教育活动,这是答辩式说课的双重属性。优化教学设计和促进教师发展,是答辩式说课的双重目的。基于此,我们可尝试将答辩式说课界定为:运用答辩的形式,对教学设计进行论证的协作研究活动。

三、答辩式说课的提问策略

设计怎样的教学活动,是制约教学有效性的关键因素。从教学设计的过程来说,预设的教学内容决定着应组织的教学活动;而从教学实施的过程来说,实际的教学活动影响着预设教学内容的实现程度。因此答辩式说课在实施中,应针对教师说课的具体实际,围绕教学活动,选取合适的切入点,设置有价值的问题。在此我们以七年级课文《珍珠鸟》的说课训练为例,介绍提问的角度。

(一)从文本解读的角度提问

如师范生马悦说课后,我们围绕文本的语言特色提出问题。①

马磊 你的教学目标中有一条是“品味文章的语言”。这篇文章的语言有怎样的特色呢?

马悦 这是一篇小品文,语言十分精练。比如文章第一段,就用了押韵的手法,“好”“鸟”“草”“巢”,读起来朗朗上口,透露出作者的喜悦心情。

马磊 语言精练是文章的语言特色,那就要说清楚语言精练的具体表现,比如文中运用了大量的叠词。你考虑到叠词的作用了吗?

马悦 叠词确实很多。描摹形状的叠词,生动形象地描绘珍珠鸟毛的形状,描绘出珍珠鸟憨厚、可爱的情态,也表达出作者对温馨的环境的热爱以及对小鸟的怜爱之情。运用叠词来描摹各种声音,给人以余音袅袅的身临其境之感,突出了珍珠鸟为作者增添了不少动感的情趣,反映了人鸟共居斗室的和谐环境。有的叠词是由动词重叠表示动作的缓和,有舒缓语气的作用,富有语气流畅的韵味。“瞅瞅”“瞧瞧”“呷呷”,语气比单字出现要缓和些,是一种自然随意的动作,反映出小鸟放松了对人警惕的神态,与人关系亲密。还有些叠词,“渐渐”“点点”“轻轻”等叠词的运用,起到了减轻程度的修辞作用,表达了动作逐渐的过程,带有流动性意味。

马磊 再看一下,还有没有值得赏析的地方?

马悦 还有大量的动词,把珍珠鸟的动作描写得生动形象。这些还需要继续研究。

在这里,围绕文本的语言特色展开提问和答辩,马悦注意到文中有片段使用了押韵的手法,全文运用了大量的叠词,还有很多描写小鸟动作的动词,体会这些词语的妙处,从而对文本有了更加深入的解读和鉴赏。

(二)从问题设计的角度提问

如实习教师李艳芳说课时,我们围绕课堂“主问题”的设计提出问题。

马磊 你在教学过程中提出了一系列问题,请作个概括,这些问题是为了让学生得到什么?

李艳芳 要让学生认识到,“我”和小珍珠鸟互相信赖,经历了一个变化的过程。

马磊 教“变化的过程”,是让学生知道“怎么变化的”,还是让学生知道“作者怎样写变化的”?

李艳芳 应该让学生知道“作者是怎么写变化的”。小珍珠鸟对“我”态度发生变化,这种变化是因为“我”的精心呵护。这才是要让学生认识到的。

马磊 那该怎么设计问题呢?

李艳芳 要让学生认识到小珍珠鸟对“我”态度的变化,就要到课文中去看对小珍珠鸟的描写。让学生找出描写小珍珠鸟活动地点的词语,然后再总结这一系列词语反映的规律。可以看出,它的活动空间越来越广,离“我”越来越近。

马磊 这是小珍珠鸟对“我”态度的变化,你说了,这种变化是因为“我”的精心呵护。如何让学生认识到“我”的精心呵护?

李艳芳 要让学生找出“我”对待珍珠鸟态度的句子,抓住其中的关键词句。

在这里,围绕课堂教学的问题设计进行提问和答辩,李艳芳把握了“我”对待珍珠鸟的态度、小鸟对“我”的态度这两条线索,抓住“我”呵护小鸟、小鸟活动范围越来越广的相关语句,设计出有效的“主问题”。

(三)从训练活动的角度提问

如邵世佳老师说课时,我们围绕“补全段落”的训练活动提出问题。

马磊 你提出,作者的原文中有一段话(开头是“有一次,它居然跳进我的……”)被教科书编者删掉了,你设计了一个活动,要求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将这段话补充完整。你为什么这么设计?

邵世佳 在这个活动前,学生已经认识了文章的线索,一条线索是“我”对待小鸟的态度,一条线索是小鸟的活动范围。正是由于“我”的精心呵护,才有了小鸟活动的范围越来越广,距离“我”越来越近。设计这个活动,就是为了检测学生是否深刻把握文章的线索。

马磊 学生会有广阔的想象空间。你将如何评价学生的答案呢?

邵世佳 作者的原文是“有一次,它居然跳进我的茶杯里……”学生可能会有其他答案,比如抽屉里、小筐里、挎包里,只要言之成理,都是可以的,都应给予鼓励。

马磊 让学生补全这一段话,显然不能停留于小鸟究竟跳进哪个地方。你设计的初衷是检测学生对文章线索的把握。对学生的答案,你的评价应围绕着你的目的。

邵世佳 是的。应引导学生注意,这段话既要写出“我”对小鸟的呵护,又要写出小鸟对“我”的信赖,还要注意,与上文相比,双方亲近的程度进一步加深,才意味着对两条线索有了充分的把握。

马磊 这才是高效的学习活动。最后再把作者原文的那段话展示给学生,带领学生读一读作者是怎样将线索延伸到这一段来的。

在这里,邵老师设计了“补全段落”的训练活动,但对于如何评价学生的答案,缺乏充分思考。通过答辩,邵老师意识到,应引导学生注意既要写出“我”对小鸟的呵护,又要写出小鸟对“我”的亲近,并且要表现出双方亲近的程度得到了进一步加深。

以上举例阐述了答辩中提问的角度。当然,提问的角度是多种多样的,我们还需要在实践中继续丰富完善。

四、答辩式说课的实践价值

《教育部关于大力推进教师教育课程改革的意见》(教师〔2011〕6号)指出:“教师是反思性实践者,在研究自身经验和改进教育教学行为的过程中实现专业发展。”说课对教师专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说课“是教学智慧生成与表达的重要手段,是智慧型教师成长的重要途径”[3]。答辩式说课,搭建了深度对话的平台,使教师在教学设计与研究的实践中学会思考,学会求知,学会研究,学会协作,提高专业发展的有效性。

首先,答辩式说课有利于促进思考型教师的培养。答辩式说课要求教师述说教学设计后需围绕设计内容作出答辩,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设计中坚持独立思考,深入钻研教材,对各种教学资源能够在吸收内化的基础上有选择地参考借鉴,并结合学情和自身风格,形成特色鲜明的教学设计方案。唯有如此,才能在答辩过程中不仅阐述“教什么”“怎么教”,还能阐述“为什么这样教”。答辩式说课使教师不再是单纯的“教学技术员”,能促进教师学会思考。

其次,答辩式说课有利于促进学者型教师的培养。波兰尼的缄默知识理论认为,知识不仅包括可以加以陈述的显性知识,还包括那些个体“不能通过语言进行逻辑的说明,不能以规则的形式加以传递,也不能加以批判反思”[4]的缄默知识。一方面,教师在答辩式说课中加深了对教材内容的理解,增长了语文学科知识;另一方面,教师在答辩式说课中也加深了对学生语文学习心理的理解,增长了教育知识。答辩式说课丰富教师的缄默知识,使教师学会求知。

再次,答辩式说课有利于促进研究型教师的培养。说课教师基于自身知识结构,确立合适的教学内容,优化对语文学习活动的设计,使笼统的部分变得细致,使不妥当的部分得到改正。对于答辩过程中未能解决的问题,教师要继续研究。教师既是教学设计的行动者,又是教学设计的研究者,这种研究就是教育行动研究。教育行动研究是培养研究型教师的基本途径。答辩式说课使教师增强了研究意识,提高了研究能力。

最后,答辩式说课有利于促进协作型教师的培养。“教学工作虽是可以在孤立的状态中独自完成,但是教师在专业发展上不断追求教学卓越,必然依赖于共同分享的教师文化。”[5]教师参加答辩式说课,通过对话交流,借助专家或同伴的智慧,完善教学设计。这种做法实现了教师群体间的协作,发挥了教师的合力,对“集体备课”中出现的“只分工不合作”现象具有纠正作用。答辩式说课使教师在开放协作的教师文化中成长,促进教师学会协作。

总之,答辩式说课有利于促进思考型、学者型、研究型、协作型教师的培养,对教师的成长发挥着重要实践价值。

答辩式说课对师训者也具有重要意义。师训者在参与答辩式说课的过程中,能更加深刻全面地了解教师开展教学设计的得失,丰富对教师教学素养发展规律的认识,逐渐增强对教师专业引领的针对性,客观上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

综上所述,开展答辩式说课是提高说课效果、优化教学设计、推进课程改革、促进教师发展的重要措施。当然,作为说课的新范式,答辩式说课还存在诸多不成熟不完善的地方,我们将在实践中继续探索。■

参考文献:

[1] 曹建召。对说课的审视与反思■. 教学与管理,2006(1):5~7.

[2] 王义全。说课活动的理性反思■. 平顶山学院学报,2008(3):101~104.

[3] 李兴良,等。教学智慧的生成与表达――说课原理与方法[M]. 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6:10.

[4] 王小棉。论教师隐性教育观念的更新■.教育研究,2003(8):88~92.

说课模板 篇三

研讨会上,课题组各负责人向与会代表简要系统地介绍了国际工程项目管理应用模型与工具系统研发工作的大背景和整体研发思路。该课题结合部委相关课题、国家政策支持和国内外需求,将国际工程管理细分到专项分类,并且采用模型工具和模板形式化的途径,设计符合实务操作需求和特点的应用管理工具。目前已经完成的有国际工程投标报价分类、国际工程索赔分类、国际工程风险管理分类三项成果。研讨会重点对于这三项分类成果进行了细化研讨和应用模式初步论证。

首先,课题组研究负责人介绍了投标报价模板的目的、理论指导和方法、研究方向。各与会专家简单审阅了国际工程投标报价模板(初稿)成果,从自身的理解对投标报价分类相关的内容进行细化讨论,提出相应的问题、建议。中建总公司、中项技研究院和联盟的各位专家均提出,目前国际承包工程项目风险大,模板类型的工具,必须从实用性和操作性角度入手,对于系统化、信息化、标准化方面的要求非常高。投标报价模板需要解决的问题应该重点集中于避免漏项、提高准确度、提高时效性和规范实际操作性四个方面。联盟、承包商会的有关专家提出了业主需求和业主角度分析问题,并举出相应实例,建议投标报价模板可以增加新技术、新材料等改变施工方法、生产工艺流程达到影响投标价格因素,降低价格、提高利润,有利于承包商中标。

其次,课题研究负责人通报了索赔模板目前的进度,对基本成型的索赔模板进行了简单的介绍。突出了索赔模板的核心关系图――索赔与工程项目管理的重要关系。分类负责人针对索赔模板做了相应介绍,重点介绍了案例分析的重要性,以及相应的使用指南组成结构。世界银行顾问委员会、中建总公司、联盟的与会专家均指出在国际工程项目中,索赔可以说是项目执行过程中的成败关键因素之一。

最后,课题负责人对风险管理模板进行了详细的介绍和说明。联盟、中建总公司、北京工业大学和中项技研究院的各位专家均认为,风险管理分类成果相比其他分类,技术含量最高、组织更为系统、地位更高。目前国家各种政策导向非常有利,同时行业内实际存在的问题也比较多,中国建筑承包企业普遍存在畏惧心理,所以风险管理模板的学术价值很高,社会影响也很大,市场前景也很好。装甲兵工程学院的专家进一步提出目前风险管理信息化方面工作的问题主要是“有意识,缺理念;有平台,缺实用;有数据,缺手段”。

研讨会上,中国对外工程承包商会的专家对整体研发工作进行了评价和总结,指出相关工作必须要贯彻走出去的战略方针,系列模板的研发很有实际意义,相关设计工作需要坚持全面、精确、新颖和实用的原则,操作性要一目了然,产业化要简便易行,这样下一步的产业化工作和对外服务才会有良好的效果。

《建造师》编辑部的专家提出此系列模板创新性突出,总结性强。从专业媒体的角度来说,行业内的从业人员需求很大。对于这样一个实用的工具,业内应该会有很大反响。

北京工业大学的参会专家还提出建议,该课题可以考虑进一步申请北京市、部级别的相关课题项目,并且可以探讨将其文本作为教材用于研究生课程的实务型教学的可能性,以及研究建设一个相关的管理工具和技术模拟应用实验中心的可行性。

说课稿模板 篇四

1.谈“说课中的不良现象” 2.谈“说课者的若干困惑” 3.谈“说课应遵循的原则”

4.谈“说课应把握的技巧” 5.谈“说课前的充分准备” 6.谈“说课中内容的取舍”

7.谈“说课中时间的分配” 8.谈“说课中示范的处理” 9.谈“说课与模拟课区分”

10.谈“说课成功的关键点” 11.谈“说课能力提升策略” 12.谈“说课比赛评优方法”摘要:本文通过分析说课过程中因准备不充分导致的若干现象,研究在说课前做好充分准备工作的具体内容,提出说

课前充分准备应把握的关键点,旨在为后续研究提供基础数据,为说课实践提供参考。

关键词:说课;准备;教材分析;学情分析;说课文稿

中图分类号:G633.9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2410(2016)06-0049-03

说课作为体育学科教研或检验教师专业能力的重要形式,几乎每个参与说课的老师都会在说课前做准备,只是有的准备比较充分,说课效果较好,而有的准备不足,可能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实际上,说课准备的充分与否,不仅与态度、能力息息相关,还与是否掌握的准备技巧有关。

一、准备不足导致的若干说课现象

说课准备不充分,会有这样或那样的现象出现,诸如说课中一直盯着说课稿,出现遗忘、内容顺序前后颠倒等。

1.盯稿现象

说课中一直盯着或间断性地注视文字稿件较多见,这种情况与前期准备时对说课内容不熟悉有关,也与个人心理素质有关。比较严重的是自始至终目光都不离开说课稿,如同在一直念稿子,这一现象严格意义上,不能算是在说课,而是在“读课”。假如说课的时候变成了“读课”,说课者的能力就难以体现,更谈不上有什么技巧。如果是说课比赛,可想而知,就难以取得理想的名次;假如是应聘新任教师考试,说课成绩也很难如愿;假如是职称评审中有说课项目,有可能会因为盯稿达不到理想效果而错失良机。因此,说课前要做好充分准备,尽可能地减少甚至消除盯稿现象。

2.遗漏现象

在说课活动过程中,有时会听到有的说课者遗漏部分说课内容、有的是整个要素的内容、有的是某要素中的部分内容,即未能将事先准备的说课内容表达完整。这种现象也说明对说课的准备不够充分,表现在对说课文稿不够熟悉,或者是在准备过程中只是死记硬背,说课现场由于环境特殊,在紧张状态时出现遗漏。为此,说课文稿内容的熟悉工作,最好不要简单地采取背诵的方式,而是要理清思路,全面掌握每个要素要表达的含义,在说课的时候是在全面把握和深刻理解的基础上去说,而不是采取死记硬背的方式表达,只有这样才可能避免遗漏。

5.中断现象

说课过程中出现中断是说课内容忘记的具体表现,有的是暂时中断,等想起来时还能够继续说下去;有的是完全中断,即出现终止比赛情况。这不仅是十分遗憾的,而且,一旦出现这种情况假如重头再来,往往会给评委们留下不好的印象,甚至在第二次开始比赛的时候评分会有不同程度地降低,如有些地方重说时会从9分打起(总分10分制),有的地方根本不给予再次重说的机会。中断现象,也与说课前的准备工作不够充分有着直接的关系。赛前背诵文稿和赛中出现紧张都是说课中断的主要原因。对于出现这种现象的说课者,假如能够有一个说课稿或说课内容框架随身携带,就可以避免中断(或终止)现象发生。

4.无序现象

无序,是说课内容的呈现出现顺序混乱,甚至前后颠倒现象。有要素的前后颠倒,也有要素内部具体内容呈现先后与准备不一。例如,说课前准备把重难点放在教材分析中表达,可是,该内容在教材分析时并没有将其表述出来,而是在后面说到基本部分时想起重难点的内容,并将其补充说到该部分。另外,在同一个要素中,先说什么后说什么的顺序发生改变现象也时有发生。例如,有些组织说课活动者提出了明确要求,按照一定的顺序先后呈现,可是,在说课过程中却并非如此,呈现出了具有个性化的说课顺序,有的甚至添加了未规定要素,或减少了规定要素。这样的说课对于没有严格要素规定的说课活动而言,可以自主创新呈现方式,但是,如果有明确要求,不按要求说可能就会吃亏。这种现象的发生,一方面有可能是对说课要求了解不细致,另一方面也有可能是中途出现遗忘导致的结果。

5.超时现象

一般而言,几乎所有的说课活动事先都有时间规定,按10分钟规定说课的较多,当然,也有稍长的如15分钟说课,再加上5分钟答疑。可是,无论规定时间长短,都有在说课活动中出现超时现象。有的比赛,时间已到就终止比赛,无论说课者将说课内容表达到何处,都不允许再继续说下去。有的说课活动看所说内容接近尾声,就略有延迟后自行结束。无论是哪种情况,对于说课者而言,出现超时,不仅会发生紧张,还有可能草草收场不同程度地影响效果。超时现象的发生,一方面可能是在准备阶段未能计时熟悉说课内容,另一方面也很有可能是由于在说课过程中放慢了速度或任意增加了说课的表达内容等。

二、说课前做充分准备的内容维度

说课前要从哪些方面做好充分准备呢?必要的准备可以做好以下几个方面,即教材、学情、文稿、幻灯、精力等。

1.吃透教材

平日上课前的备课工作需要我们先吃透教材,说课活动也应如此,因为参与说课之前,只有全面把握了教材,才能对教材有更深入的了解,以利于选准教学手段和方式方法,课的设计才显得更为有效。那么,说课前该如何吃透教材呢?一是从内容上把握教材的特点。说课教材具有什么特点,是有趣味性的,还是较为枯燥乏味的;是有一定难度的,还是较为容易的;是较为常见的,还是不常见的;是学生比较喜爱的,还是不容易激发兴趣,缺乏学习热情的等。二是从价值上把握教材所能发挥的作用。要能够充分挖掘教材的价值,在撰写说课文稿的时候,尽可能地将其价值做充分的分析,是侧重于基本运动能力提升,还是专项运动能力的提高。三是从对象上把握学生对教材的熟悉程度。学生从未接触过的教材和已有基础的教材撰写说课文稿的时候,在教材分析部分要有所阐述。四是对教材的使用上要把握好度。包括用什么方法,教到什么程度,什么情况下算是教会了。说课时说到学生掌握程度,既不可脱离实际,说出“一教就会”的效果,也不能不结合学情任意确定。

2.熟悉学情

对学情的把握程度,是能否达到理想说课的关键。熟悉学情包含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对学生基本信息的了解,如学生学段、年级、人数、性别、兴趣爱好、认知特点、体能状况、技能基础,特殊学生等。二是把握说课教材学生学习时可能遇到的困难。结合教材内容,分析学生完成的难易度、学习的进度等。三是了解学生对学习方法掌握情况,是否已经掌握了准确的学法,即会不会学,会不会听、看、练等。例如,观察的方法是否明确,当老师做示范的时候是否知道观察什么,如何观察。了解学生的学法掌握程度,有利于说课教师结合情况设计完整的示范方法。对于尚未掌握学习方法的学生,教师在施教的时候,几乎在每一个教学行为呈现环节,如讲解、示范等,都要较为明确地提出明确的示范要求。只有这样,说课过程中对基本部分讲解、示范等呈现方式才能更具针对性和实效性。因为,毕竟说课比赛或评聘测试,既要比测课的设计水平尤其对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把握,还要衡量说的能力。对学情的全方位把握,熟悉程度越高,越有利于促进说课水平的显现。当然,或许有人会这么认为,说课是没有学生直接参与的活动形式,对学情的了解是否可以不那么重视。笔者在这方面的不同看法是,我们要说的是课,而不只是教材,所说之课如果忽略了学生,课的设计就很难衡量其是否有效,尤其是学情分析、教学目标、重难点、组织教法各个要素的表述中,都要依据学情进行分析、设置目标、设置重难点、选择教法等。离开了学情,几乎所有说课要素的呈现都缺乏针对性和可操作性。所以,熟悉学情并分析其特点,是上课、说课,甚至模拟上课等多种课堂呈现形式在准备阶段都需要引起高度重视的环节。

5.精写文稿

说课前要准备的材料中,说课文稿是每一个说课者都要认真对待的文本材料。精写说课文稿,关键在“精”字上,至于“精”到何种程度,从哪些方面体现精写,这是在准备阶段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精”的体现,一方面要确保要素精准。说哪些要素,假如是说课比赛,组织者对要素有明确的规定,说课者在准备阶段,要充分考虑各要素,甚至要严格按照所规定的要素名称及顺序撰写说课文稿。假如是招聘教师或职称评定,组织单位或许未能对要素提出明确要求,这就需要说课者在准备说课文稿的时候合理而准确地取合说课要素,其取合的原则应把握“精准”,哪些是必须要有的,如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流程等,哪些是可以有的,如教学效果预计、安全防范措施等。另一方面要做到内容精准。每一个已确定要素下的具体内容如何表述,要能够围绕要素展开说明,例如,教学流程,最好是呈现基本部分主教材教学的方法步骤,尤其是学生是如何一步一步学练的,采取了哪些练习手段,提出了哪些明确要求等。有必要时还可以将设计意图稍作阐释。除了对要素与内容的把握,还要注意文稿的表达要尽量做到语句通畅、字词正确,那些错别字连篇、语病百出的文稿是要最大限度避免的。当然,除了撰写要提交的文本材料,有的说课者还为自己准备一份精简压缩的说课稿,或者是以大纲的形式,或者是完整内容稿形式,准备这样的稿件,有利于说课现场出现紧张状态忘记时参考。如果组织者不允许携带说课稿,准备一份事先熟悉也十分必要。

4.巧制幻灯

在说课活动中,有的组织者要求说课者制作一份PPT,有的是可自主选择确定是否制作,还有的只是通过语言表达即可。不同的要求,说课者要能够灵活应对,对于可以或一定要做PPT的说课活动,说课者对PPT幻灯的制作就要引起重视,尽可能地制作出为说课结果增效的幻灯。幻灯的制作,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几乎每一个老师都能够完成,但并非每一个老师都能做出精美并带有技巧性的幻灯演示稿。有的PPT几乎都是静态的文字版;有的略带有表格或图片,但依然是静态呈现;有的静态制作图文版,只是在播放时设置了动态演示。制作精巧的动静结合、声情并茂的PPT幻灯,一定程度上可以提高说课的效果。如有的幻灯中除了用大量的图片演示学生学习的过程,还能配上教师示范的视频或学生练习的视频等,更形象地表现出了说课教师想表达的内容。总之,巧制幻灯也是说课前重要的准备工作内容。那么,幻灯制作该如何体现其“巧”呢?需要把握几个小原则,如“图文并茂”原则,没有图示的仅仅用大量文字堆砌的PPT效果较为一般。但选取什么样的图和文呢?文字尽可能是纲要式的,或在条目下面用高度概括的字或词提示即可;图片可以是照片,也可以绘制结构图或卡通图,但每张幻灯上放置的图片无须太多,太多的密密麻麻的文字和图片看着吃力,影响视觉效果。又如“量少精制”原则,往往一些说课活动,给予说课者的完整说课时间十分有限,在大约10分钟的时间内发挥PPT的辅助作用,其制作的量不能太大,有的一场说课下来,演示了大约二三十张PPT,演示的信息量过大,甚至把所有要说的文字都显示到一张张幻灯片上,势必会影响说的效果。基于此,10分钟的说课大约10张以内的精美幻灯片制作或许就能达到较为理想的效果,毕竟还是主要靠说完成说课这一特殊活动。

5.保障精力

说课的时候需要保持充沛的精力才能取得较好的效果。精力是保障,离开了这一保障,有可能在说课过程中难以发挥应有的水平,甚至会出现意想不到的负面影响,如本来记的滚瓜烂熟的内容,一时间想不起来了,甚至因大脑暂时“短路”无法将说课进行下去。为此,确保充沛的精力十分关键。这就要求说课者除了在说课的前一晚保证充足的睡眠,还要注意饮食,不能因不当饮食而影响到健康,保持健康的身体和充沛的精力方能有良好的说课保障。说课准备工作中,也有一些人习惯于I临时抱佛脚,临阵磨枪的做法尽管也能发挥点作用,但是,这样很容易引起在说课前一天晚上挑灯夜战,甚至延续到凌晨一两点钟,文稿或PPT幻灯是准备完备了,可是精力却几乎耗费殆尽,这样的做法是不可取的。因此,要想在说课过程中保持好的精力,说课准备越早越好,临说课前一两天的准备,只是再次熟悉一下已准备好的材料,最要不要把大部分的准备工作都集中在最后两天完成。

除此之外,心理调节也十分重要。准备充分,充满自信,说课就会减少紧张情绪。一旦说课前心率加快,可采取掐按手腕内侧“内关穴”的方式,胜似打一针“强心剂”,可以暂时起到稳定过快的心率的作用。也可以采取深呼吸的方式调节等。

三、做好充分的说课准备应把握的几个关键点

说课前需要从“全”“细”“新”等方面系统把握准备工作,以便于使说课达到理想效果。

1.“全”:基本保证全面深入

全面把握好各项准备工作并考虑周全,有时会因为某个环节未顾及而影响说课效果。“全”这一关键点体现在:一是说课准备的全过程高度重视,包括从阅读说课通知开始,就需要认真把握好说课的各项明确要求,该参考的材料要及早收集齐全,该做的准备做到位,甚至说课当日的服装也要提前准备,省得说课出发前手忙脚乱,对说课造成不必要的紧张。高度重视各项准备工作,能够轻松应对说课活动。二是注重“课”与“说”准备的全面性,因为,评说课的时候,主要针对课的设计和语言表达两个方面的能力和水平,因此,不仅要全面把握课的设计准备情况,还要做如何更好地“说”的准备。说的技巧的把握十分关键,包括语速、语音,以及各要素过渡性语言等,都要在说课前考虑周全,这样的准备可以尽可能做到说课时间的合理控制。

2.“细”:着重把握细小环节

常言说,细节决定成败,说课准备工作要求把握好细小环节,其主要原因在于,有时因准备工作不够认真细致,有可能会不同程度地影响说课结果。假如阅读说课比赛通知不细致,有可能把要素名称记错,说课的时候就会在具体要素名称和内容上出现偏差。例如,有次说课比赛,说课通知上写的是“教学背景材料分析”(应该是包含教材分析和学情分析),结果某说课者仅仅在要素上对“教材分析”进行了阐述,却忽略了学情分析。有的说课者忽略了按规定时问演练,而只是把PPT和说课稿反复地熟悉了一下,结果在说课的时候就很难准确把握时间。多数情况有超时现象,个别也有提前结束的情况。

5.“新”:尽量体现创新思路

就体育学科说课而言,要想在说课活动中取得优异成绩或理想名次,体现出创新的思路和方法尤为重要。一是教学手段新颖,让人有耳目一新的感觉。例如,北京五一小学郭蕊老师在说课的时候,突然在幻灯上展现出几张采用垫子卷合作练习仰卧推起成桥的图片。当时,大家一下子就被吸引住了。他将垫子卷穿入绳子用于自制器械辅助练习,让尚未掌握推起成桥动作的学生能够同样体验到成桥时的身体感觉,这种创新值得借鉴。二是幻灯制作的新颖性也能为说课比赛带来一些积极影响。除了我们前面谈到的图文并茂、动静结合,还可以在幻灯模板的选择上,以及幻灯文字图标的色彩上,或是平面与立体的交替上考虑创新设计。三是说课内容呈现方式的创新也会有不同寻常的效果。例如,在准备阶段,充分考虑多要素整合,如将指导思想、教材分析、学情分析、场地器材等都可以整合并按照一定的逻辑综合表达。也可以将说课内容用隐形的三个要素“如何设计的”“如何上的”“上出什么效果”等先后表达要说的内容。

四、结束语

说课稿模板 篇五

关键词:转型发展;试教活动;专业成长

转型发展中的高师院校师范专业就是要以“中小幼教师专业标准”为指导,培养合格的基础教育阶段的师资。所谓合格教师,即要达到“中小幼教师专业标准”的要求,不仅要知道在基础教育阶段为什么教、教什么,更要明白怎么教。而怎么教,既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获得的一种知识,更是学生在不断实践中形成的一种教育能力,这单靠教育类课程的理论传授是不能达到的,必须以教育类课程的理论为指导,通过一系列教育教学实践活动才有可能获得与形成。在转型发展的师范院校,需要系统构建“见习―试教―实习”三维一体的学生教育实践活动模式,而试教在这一模式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一、学生试教活动及其特点

试教活动是师范院校学生教师职业技能培训的一个重要环节,通常是在学生进行教育实习前,由上教学法课程的老师组织学生进行的一种教学实践活动,是在教师指导下,师范教育专业学生在特定的教学情景中模拟课堂开展的教学活动,主要包括教学方案设计、试讲和说课三个环节。目的是培养学生课堂教学及设计能力的一种训练性实践教学活动。

从上述试教活动的阐述可见,试教活动具备三个特点。一是试教活动是师范院校的一门教学实践课程,以训练学生教师技能基本功为目的;二是试教中的施教对象和场景具有虚拟性:施教对象不是真正意义上的中小学学生,而是配合学生试教的同专业同学,教学场景也不是正规的教室,场景内有给予指导的教师,教学要求的时间更不是一堂完整课的时间;三是需要在教学法课程教师的指导下进行。一般来说,试教活动是在教师设定的教学情景中进行的,教学法课程教师要进行理论和实践的指导。

二、师范院校开展学生试教活动在应用型人才培养上的作用

学生试教活动包含三个主要环节,即教学设计方案的撰写、课堂教学活动的开展和说课训练。教学设计方案是回答教什么和怎样教的问题,需要学生对教材、对课标、对学生进行全面分析;课堂教学活动是学生依据教学设计方案进行的实战表演,涉及学生多方面的教师职业技能表现;说课则是要回答为什么要这样教的问题,需要学生运用教育教学的理论分析,找到教学设计的理论依据。所以,通过试教活动,能多方面训练学生的课堂教学技能,提高学生的教师职业素养,促进学生的专业发展,实现师范专业应用型人才的培养。

1.开展学生试教活动,可以提升学生的教材分析和教学设计能力

课堂教学设计方案有一些可供参考的格式和内容框架,但课堂教学目标的确立、教学方法的选择、教学环节的安排则必须要以课程标准为依据,以一节课的具体知识为基础,更要以学生的学习基础和特点为前提。在试教活动中,学生首要的任务就是写出一节课的教学设计方案,要完成这一任务,学生需要在老师的指导下完成以下工作:一是认真研读课程标准,较好把握课程的理念和指导思想,弄清课程的知识脉络,掌握课程标准对这一节内容的具体要求和教学建议;二是认真分析这节内容的知识点及其逻辑关系、教材呈现方式和可以挖掘的辅助教学资源在整个单元甚至在整个课程中的地位与前后联系;三是了解教学对象的知识基础、认知特点和学习习惯,确定学生的认知逻辑;四是有意识地阅读一些优秀的教学设计方案,熟悉教学设计方案的主要格式和基本框架,并结合课程与教学理论选择一个适合自己及教学内容的格式和框架作为教学设计方案的模板进行方案编写。最后,还要将已完成的初步方案交给指导教师检查,并按指导教师的修改意见进行反复修改,直到成为一个较完整的具有可操作性的教学设计方案。学生经过以上一系列的思考和具体操作,不仅完成了一节课教学设计方案的编写,更加深了对课程标准、教材内容的理解,学会了对教材的分析,不断提升了教学设计的能力。

2.开展学生试教活动,可以提升学生教学基本技能、锻炼学生的执教胆识

试教活动中,学生以编写的教学设计方案为依据,在小组同学的配合下进行教学活动的实战演练叫试讲,是学生最重要的一个活动环节。这样的教学实战演练虽然有一定的虚拟性,但是,首先这样的演练需要学生进行必要的组织教学和对教学方法的有机渗透,需要学生恰当运用文字和肢体语言进行表达和交流,更需要学生恰当处理各种预设方案中没有的突发问题。学生可以体验一节课的全过程,能反映学生的教师仪态、口语表达、文字板书、组织教学和临场应变等教学基本技能情况。其次,指导教师全程参与了学生的教学活动演练,对学生在教学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好地方和存在的问题都有详细记录,在评教过程中会及时给学生指出来,并提出针对性的改进意见。再次,作为每一个扮演听课对象的学生,在充当学生的同时,还以一种观摩、审视的姿态在思考演练者的教学活动,能从自己的角度感受演练者的成功之处和存在的不足。在评教过程中,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和建议,这样一来,一个学生在教学演练中存在的问题,成为大家都体会、感受到的问题,在自己的试讲中就会自觉避免和修正。所以,试教活动中的试讲,能让学生对课堂教学有比较真实的体验,能锻炼学生走上讲台的胆识,更能让学生在不断暴露问题、修正问题中提升课堂教学的基本技能,为学生进一步的实习和今后的专业成长打下坚实基础。

3.开展学生试教活动,可以提升学生教学理论素养,促进学生的专业成长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理念对教师提出了更高要求,需要教师从“教书匠型”教师转变为“研究型”教师。所谓“研究型”教师,即要求教师不仅要知道“教什么、怎么教”,更需要教师明白“为什么要这样教”。为了适应这一要求,师范院校的学生试教活动从原来的“教案撰写―试讲―评教”一体的活动模式中增加了一个内容,即在评教时要求学生“说课”。

说课即让学生向观摩者、评教者回答“为什么要这样教”。具体就是回答教学目标的确立、教学方法的选择、教学辅助手段的选用、教学活动过程的安排、板书设计等的理论依据和主要目的是什么。学生要完成这一活动任务,在教学设计方案编写前,必须要全面温习相关的教育教学理论;在教学设计方案编写和教学活动进行中,还必须思考每一个环节的安排和处理是基于什么理论,想要达到什么目的;在说课前也需要进行说课稿的书面撰写;在说课中更需要学生通过口头语言、肢体语言进行表达与交流。通过这一系列的学习、思考、组织和表达,引导学生运用教育教学的理论去指导具体的教学实践,又从教学实践中提炼和升华教育教学理论,这不仅让学生得到语言表达、文字组织和上台演说的训练,还让学生的教学设计方案更加成熟和科学,让学生对教学活动过程的处理更有目的和艺术性,最主要的是能促进学生对教育教学理论的深入理解和灵活运用,实现教学水平的提升和教师的专业成长。

总之,教师是一个专门的职业,从事教育教学工作,不仅需要专门的学科知识和教育教学的理论知识,更需要组织教育教学活动的基本技能和综合能力。师范院校要实现培养合格的应用型人才目标,就必须强化教育教学实践活动,系统构建完善的“见习―试教―实习”为一体的实践教学体系。试教活动在这个实践教学体系中起作承上启下的作用,不仅是对学生理论知识的一个检测,更是学生开展教育实习、不断成长为一个合格教师的有力保障,必须要加强管理,保证实效。

参考文献:

[1]张勇军。地方高等师范院校综合化发展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2.

[2]张伟。新时期师范院校专业设置与调整研究[D].西南大学,2012.

[3]王娟。我国高师院校发展战略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8.

[4]黄晋太。论高等教育的未来发展取向[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08(3).

说课模板 篇六

[关键词]竞争情报系统 关键情报课题 情报需求 情报元素

[分类号]G353

1 引言

现代企业面临着越来越复杂的内外协作和竞争环境,而剧烈的竞争又迫使企业不得不更快地做出决策,以应对市场的快速变化和竞争者的挑战。因此,当今的竞争情报(CI)专业人员必须为企业的决策者提供实时的、切合需要的竞争情报,并保证企业的决策者能够充分地共享这些情报。面对这一挑战,一个重要的成功因素就是确定决策者的真实需求,并以此来指导整个竞争情报工作,这也是竞争情报循环中计划与定向阶段最重要的任务。没有正确的情报需求,情报采集者可能会采集错误的信息,分析者可能会纠缠于错误的问题,所有的情报工作都可能付诸东流。

为了有效管理决策者的竞争情报需求,Herring在1999年提出了关键情报课题这一概念。关键情报课题方法是一种系统、正式地识别和分析决策者重要情报需求的方法和过程。这一方法或过程所获得的结果称为关键情报课题。需要注意的是,关键情报课题不是一些简单的情报需求,它不仅包含管理者因竞争环境的变化而不断变化的情报需求,还包含为有效地满足这些需求所采用的计划、方法和所需要的资源。成功实施关键情报课题方法的关键是通过和决策者的交流掌握决策者真正的情报需求。CI专业人员通过访谈、例会等形式,和决策者进行面对面的交流,搜集决策者关注的情报,并通过分析和归纳,形成关键情报课题。关键情报课题在国内得到了很多学者的关注,一些学者专门撰文介绍国外关键情报课题的使用方法和经验,并对我国企业如何实施关键情报课题提出了建议与看法。

关键情报课题已经成为竞争情报工作循环中定向与规划阶段的核心,是管理竞争情报需求最常用的方法。但当前竞争情报系统对关键情报课题方法的支持非常有限。Fuld&Company被公认为竞争情报咨询业中的权威,由美国著名的竞争情报先驱人物Fuld创建。Fuld&Company从1998年开始每年推出竞争情报软件调查报告,其2008―2009的报告采用5级评分标准(优秀、非常好、好、一般、差),并在定向与规划阶段根据软件对以下3项功能的支持,对13个常用竞争情报软件进行了评测:

・记录关键情报课题和关键情报问题。

・记录竞争情报需求。

・管理情报工作流程和情报项目流程,以支持CI专业人员之间以及和企业其他员工之间的协作。

在评测的13个竞争情报软件中,仅有4个获得了优秀,2个评分为非常好,5个评分为好,另有2个评分为差。国内学者在对竞争情报软件的研究中也认为,当前竞争情报软件仅能为竞争情报需求管理提供一个方便组织和跟踪的框架结构,关键情报课题还是要由熟悉公司情况的竞争情报人员来完成,也难以随着企业情报需求进行动态跟踪和修改。

从以上研究结果中,我们可以看到,在关键情报课题的实际操作和竞争情报软件提供的功能之间还存在着一定差距。在竞争情报系统中信息和工作流程是按关键情报课题组织的,并没有记录cI专业人员是如何对决策者的需求进行分析和归纳,并形成关键情报课题的,决策者的需求和关键情报课题之间的关系没有得到体现。也就是说,竞争情报系统仅记录了关键情报课题方法的结果,而没有记录关键情报课题形成过程中的重要信息――情报需求是如何分解和整合形成关键情报课题的。这种差距显然不利于对决策者需求的不断跟踪和分析,不利于追踪提出原始情报需求的决策者,并将情报及时分发给这些决策者。

这个问题发生的根本原因是与决策者的交流和对决策者需求的分析和归纳是一项智力活动,需要cI专业人员的知识、经验和方法,而当前的竞争情报软件并不具备这些专业的知识、经验和方法,因此无法记录关键情报课题形成过程中的重要信息,而只能记录关键情报课题的结果。

针对这一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关键情报课题管理模型,这个模型中蕴含了cI专业人员关于竞争情报和竞争环境的专业知识和经验,可以搜集并记录决策者的情报需求,按cI专业人员的要求对情报需求进行分类、整合,形成关键情报课题。本文还将详细介绍利用这个模型生成关键情报课题,利用模型中记录的信息来采集与情报需求相关的信息以及利用模型来实现情报共享的方法。

2 模型结构

模型由任务模板、情报模板、情报要素、情报要素值和元素值的别名5种元素组成。图1给出了这5种元素和它们之间的关系。

任务模板代表决策者对情报的需求。决策者的情报需求来源于决策者需要完成的任务,如制定某项决策,或需要了解某些竞争态势等。相同类型的任务需要相同类型情报的支持,由相同的情报元素来说明(参见下文对情报模板和情报元素的说明),所以称为任务模板。任务模板可以是战略级的,如制定投资、并购或产业调整计划,也可以是战术层面的,如制定某种新产品的上市方案,还有可能是需要对市场环境、产品技术、或竞争对手的监控等。

任务模板中包含了对情报的需求,换句话说,要完成这种类型任务,需要一定的情报作为支持。不同类型的情报用不同的情报模板来表示,如某种产品的销售价格,或某个行业的利润率等。因为情报模板代表了情报的类型,而不是具体的情报,所以称为情报模板。每个情报任务需要的情报用一组情报模板来表示,同一个情报模板也可以为不同的情报任务提供情报支持。例如,制定一项新产品上市计划可能需要市场容量、客户偏好、同类产品销售价格、常用销售渠道、推广方式、促销方案、竞争对手的产品竞争策略和可能采用的对策等相关情报的支持。而与市场和竞争对手相关的情报模板也可能是市场或竞争对手监控情报任务中包含的情报模板之一。

情报元素是竞争情报中的一些关键要素,如产品、竞争对手、销售价格、时间等。情报元素按取值方式可以分为枚举型和数值型两类,如产品、竞争对手这类情报元素的取值范围可以用一组固定的字符串来表示,属于枚举型,而价格、数量、时间这类情报元素则属于数值型。一方面,情报元素用于说明任务模板,用于说明任务模板的情报元素称为任务要素。当限定了任务模板相关情报元素的值后,就定义了一个具体的情报任务,表达了对一组由情报模板代表的情报的需求。如对于制定新产品上市计划这个任务模板,相关的任务要素包括产品、市场范围等;如果指定产品是高档笔记本电脑、市场范围是台湾,则通过与该任务模板相关的情报模板,可以清晰的获得决策者的情报需求。另一方面,情报元素也用于说明情报模板所代表的情报中应包含的信息,与情报模板相关的情报元素称为情报要素。如对于同类产品销售价格这个情报模板所代

表的情报应包含产品制造商(竞争对手)、批发商或零售商、产品名称或型号、销售地区、售价等信息。一旦决策者定义了高档笔记本电脑在台湾的上市计划这个情报任务,相应的也指定了同类产品销售价格这个情报模板中产品为高档笔记本、销售地区为台湾。

元素值用于指定枚举型情报元素可能的取值范围,如指定公司的竞争对手都有哪些,或公司经营的市场范围可以划分为那些地域等。

元素值的别名用于记录代表同一元素值的不同字符串,如电脑也称为计算机等。通过使用别名可以提高信息自动搜集过程的查全率。3模型应用

上文详细地介绍了本文提出的模型,以下将阐明这个模型如何有效地表示CI专业人员的知识和经验以及利用这一模型进行关键情报课题管理、信息采集、和情报共享的方法。

3.1 CI专业知识表示

在这一模型中,包含了以下三类CI专业知识:

・决策者的情报需求类型,即决策者需要情报的用途,这类知识用任务模板来表示。CI专业人员可通过对企业不同职责、不同岗位决策者的情报需求进行归纳总结,定义为任务模板,将关于决策者情报需求的知识固化、记录下来。当然,还要与决策者不断交流,跟踪决策者新的情报需求,以对任务模板进行完善。

・完成情报任务所需要的情报类型,即完成一个情报任务需要哪些情报,这些情报中应包含哪些信息,这类知识用情报模板来表示。CI专业人员可以通过对任务模板的分析,指明完成这类任物所需要的情报,以及这些情报中应包含的信息,来定义情报模板。

・关键情报要素的取值范围,类似于常用的关键词列表,但这个列表是按情报要素进行分类的,而且代表相同语义的关键词通过别名关系组织起来。这类知识用元素值和元素值别名来表示。

这三类CI专业知识由熟悉企业情况的CI专业人员掌握,是CI专业人员知识、技能和经验的结晶,是搜集、分析决策者情报需求并最终形成关键情报课题的基础。通过本模型,可以将这些CI专业知识固化在系统中,并随着竞争情报工作的不断发展而不断完善。具有这些知识的系统将能更好地辅助CI专业人员搜集、分析和汇总竞争情报需求,制定情报工作计划。

3.2 关键情报课题管理

关键情报课题管理的主要任务,就是搜集决策者的情报需求,通过分析归纳,生成关键情报课题。

使用本文提出的模型,决策者可以通过选择任务模板,指定任务要素的值,来提出对任务模板中的情报模板所代表的情报的需求。选择任务模板并具体指定任务要素的值,称为定义一个情报任务。同时,这些任务要素的值也传递给情报要素,这些部分情报要素已经赋值的情报模板,就详细地表示了决策者的情报需求。这样,通过定义情报任务,决策者有效地提出了情报需求,将决策者所需要的情报与决策者要完成的任务关联起来,给进一步的信息采集和情报分析工作提供了指导。Breeding提出,当CI专业人员获得一个情报需求时,首先要提出的一个关键问题就是“怎样使用这份情报,或要做出怎样的决策”,因为这样可以使CI专业人员深入了解决策者到底需要什么样的情报,而不至于给决策者提供无用的信息。

同时,使用情报任务来搜集决策者的情报需求,也方便了对情报需求的分析。按模型的定义,情报元素可以看作是情报需求的属性,如果将所有不同的情报元素作为一个向量空间的不同维度,所有的情报需求都可以转化为这个向量空间中一个向量。通过将情报需求转化为向量空间中的向量,便于使用成熟的数据挖掘或数据仓库技术对情报需求进行分析、挖掘,并整合为关键情报课题。在这个向量空间中,CI专业人员可以把所有情报任务中包含的情报需求按各种维度进行分类整合,如按不同产品分类,或按不同竞争对手分类,甚至可以建立一个分层次的情报需求分类,如先按产品、再按销售地区、再按竞争对手分类。这样,CI专业人员可以按实际情况的需要,对情报需求进行各种分类、挖掘、整合,从而更好地定义关键情报课题。

3.3 信息采集

当今的CI专业人员每天都面对海量的信息,从这些信息中筛选、提取有价值的、决策者关注的信息,是情报分析的前提。使用本文提出的模型,可以自动将决策者的情报需求转换为信息检索式,从而实现对信息的自动采集。

因为情报需求是由情报要素所定义的,情报要素的取值范围对应情报元素值和值的别名定义,因此,对一个具体的情报需求,我们可以把相关的情报元素值和值的别名组合起来,形成检索式,自动地从信息源中检索符合情报需求的信息。结合信息抽取技术,可以将情报模板看作是信息抽取模板,进一步对采集的信息进行加工,将信息转换为结构化的形式,更方便CI专业人员对信息的分析和加工。

同时,通过使用元素值和值的别名,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信息采集中同义词或多义词带来的语义问题。如“Dell”公司,有的译为“戴尔”,有的译为“德尔”,通过定义元素值“Dell”及其别名“戴尔”、“德尔”,可以避免在信息采集时遗漏关于“Dell”公司重要的信息,提高信息的查全率。

3.4 情报共享

由于关键情报课题是在采集分析、决策者情报需求的基础上,对情报需求进行整合的结果,所以在根据关键情报课题生成最终情报产品后,如何获得提出相关原始情报需求的决策者,通知对这个情报产品感兴趣的决策者,并获得他们的反馈,是竞争情报工作循环中报告和通知阶段的一项重要任务,也是企业竞争情报系统发挥效能、持续发展的关键。

说课模板 篇七

关键词:电子白板;物理课堂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18-394-01

在物理课堂中利用交互式电子白板教学,改变了以往课堂的教学模式,提高了课堂的效率,也提高了老师和学生的信息素养,如果说要概括电子白板在物理课堂中的应用可以从整合上用六个字、三句话概括就是:第一、“协调”;第二、“互补”;第三、“效率”。三句话是:第一、“多媒体技术与学科教学内容的协调”;第二、“模拟实验与物理实验的互补”。第三、效率体现两方面,一是在“时间和空间”; 另一方面从效率来说,还有“容量和质量”的问题。

下面具体来说:电子白板如何能很好的应用与物理课堂教学中。

一、协调

多媒体技术与教学内容,这两者做了很好地协调,营造了一个很好的学习环境。有效地利用教学资源是熟练应用白板技术的重要环节。白板系统为物理学科准备了大量的学科素材,但不是现成的、固定的课件,教师必须根据自己特定的教学设计和目标,应用资源库中的素材,形成自己的教案,白板技术使教师应用资源库中的资源自我生成数字化教案的过程变得非常方便。例如,讲授《杠杆》时,利用资源库提供的大量的杠杆图片、视频等,在白板上进行演示,在讲杠杆分类时,学生利用白板的拖放功能,将杠杆进行分类;学生练习杠杆力臂画法时,可以实时将学生的板演保存,形成很好的教学素材。并且,由于白板系统兼容微软的各种软件应用,可以调用PPT、Flash等教学课件,便于教师积累和组合成新的教学资源。教师还可以在白板上直接上网寻找课程资源,充分利用网络充实教学资源。

二、互补

模拟实验与物理实验的互补。物理学科有一定要有学生动手操作实验,在学生动手操作实验之前,可以先在在电子白板上进行模拟实验。例如,在《天平测质量》实物测量之前,为了让学生更为清楚地熟悉实验环节,教师开展了学生仿真实验探究活动,学生根据大家的讨论意见亲自上台,添加砝码和移动游码,准确地实现了天平的平衡,完成了实验过程。在电路连接的教学实验中,用电子白板的感应笔直接在白板上画实物线代替导线,比黑板上要节省更多时间,而且有优势,如果学生连接错误当然可以马上用橡皮擦擦除、后退,进行修改,它在模拟电路连接跟实物连接起一个很好的互补过渡的作用。

三、效率

说课稿模板 篇八

[关键词]准教师 微格教学 统一性 潜在个性

[中图分类号]G45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2)04-0244-01

一、“准教师”概念界定

笔者认为,“准教师”是指师范尚未毕业到中小学校实习的师范生。准教师的培养是新一代合格教师的基础,而师范生在学校接受的“微格训练”则是“基础之基础”,是教师专业素质培养的基石。自20C60s微格教学产生至今的50年里,它不断改进,不断完善,其教学过程也形成了一定的系统模式:

二、当前准教师微格教学训练方式

“理论学习准备—技能师范分析—微格教学设计—角色扮演实录—反馈评议教学—反思总结经验”六步模式。

当前准教师微格训练方式主要集中在微格教学设计和角色扮演实录两个方面。在微格教学设计阶段,受训者准备说课稿、教学设计,谋划整节课的上课方案,以便为接下来的角色扮演实录打下基础。在角色扮演实录环节,受训者根据事先准备好的教学设计,按统一模式安排上课,以保证按计划完成教学任务。根据对全国高等师范院校微格教学评议教学的调查结果显示,大多数师范生没有及时和授课教师共同观看视频、分析视频、解决视频中反映的问题,更没有及时反思总结经验,把接下来的微格训练当作电影般的循环放映、精益求精。从而使得准教师变成了被动的“受训者”。

这里,笔者引用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师范生微格教学的模式来做进一步说明。在课前准备阶段,受训者“备课”即整理说课稿与模拟上课稿,受训者就像背文章一样对说课与模拟上课内容进行“流畅说书”;在正式上课阶段,受训者6人一组组成小团队,轮流说课、上课共15分钟,大多数受训者由于情绪紧张,在教态和教学语言的运用上都存在一定的缺陷,并没有把自己真正的投入政治教学课堂的实践中,还处在“学生”接受课堂训练的被训阶段;在课后结束阶段,有部分受训者会与指导老师进行交流,共同探讨存在的问题,以求解决对策;但大多数受训者则是选择自己观看视频,犹如“盲人摸象,一无所获”,在下一次的微格训练中又照搬原路,进步甚微。

三、模式“统一化”的利弊浅析

这一系统模式沿用至今给微格教学的发展带来了许多突出的成就。微格教学的训练方法,各项教学技能的教育理论基础、教学技能的功能和行为模式等的学习丰富了准教师的理论知识、开阔了视野、扩展了理论深度;正面典型和反面典型的灵活选用和对照使用有助于准教师对各种技能的感知、理解和分析;详细的微格教学设计方案有助于受训者明确训练目标,并熟知教师所应有的技能,学生的学习行为(包括预想的反应)以及时间的分配;对教学内容、执教者的行为表现的全程记录让受训者有了课堂中的亲身体验;准教师根据自我分析和讨论评议中所指出的问题修改微格教学设计和教案,并进入微格教学的再循环则是在总结“失败”经验的基础上的“成功”飞跃。

同时,这种模式化的“统一性”也限制了准教师的创新性和自主性。高校师范生微格教学训练调查显示,大部分师范生在准备阶段,只是机械的照搬授课老师提供的模板,以至于在说课及模拟上课的过程中,出现了两种极端的现象:“读课”和“背课”。读课是指受训者由于缺乏充足的课前准备,在角色扮演实录时无法流畅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无法生动完整地进行说课,因而在说课过程中,出现了语言上的误用、语词上吞吞吐吐、思想表达紊乱等情况,使整节课缺乏连贯性和完整性。所谓“背课”则是与前一种截然相反的状态,受训者有充足的课前准备,由于缺乏自主灵活性,在角色扮演实录时完全追随着“备课稿”进行,只是僵硬的背述自己的思想,使整节课僵硬而缺乏生动性。

四、基于潜在个性的训练

要提高准教师的教学技能,就必须适应现代教育以“授课教师为主导,准教师为主体”的新课程理念,进行微格教学改革,真正实现“训练课题微型化、技能动作规范化、记录过程声像化、观摩评价及时化”的目标。笔者认为应作以下方面的改进。

备阶段:学习相关知识,确定训练目标,师范观摩;说、练阶段:分析与讨论、编写教案、角色扮演与微格实践;思阶段:评价反馈和修改教案。其中角色扮演与微格实践,评价反馈和修改教案需要重复训练,以达到最佳效果。从传统的“六步模式”向现今的“八步细化”转变。到“备”“说、练”“思”三者的完美结合。

【参考文献】

[1]孙建平。现代教育技术——理论与运用[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最新范文

英语小学说课稿(优秀5篇)12-09

小学美术评课稿范文【3篇】12-08

金蝉脱壳说课稿(最新4篇)12-07

小学老师《杨氏之子》评课稿 【精选3篇12-06

《有趣的图形》说课稿(通用2篇)12-06

初中音乐欣赏课说课稿 【优秀3篇】12-06

小学语文评课稿【精选3篇】12-06

幼儿园小班说课稿(最新7篇)12-04

《伯牙绝弦》说课稿【精选4篇】12-03

《分数的意义》评课稿(精选3篇)12-03

82 797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