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语言活动说课稿 幼儿园大班语言说课稿【精选5篇】

2023-10-21 08:55:17

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说课稿,说课稿有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动的开展。我们应该怎么写说课稿呢?下面是书包范文为朋友们精心整编的幼儿园大班语言说课稿【精选5篇】,希望能够给大家的写作带来一些的启发。

大班语言活动说课稿 篇一

一、说教材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引导幼儿接触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使之感受语言的丰富和优美,故事《月亮船》讲述的是蒲公英迷路后回家的经过,情节生动、语言优美,是幼儿从事语言活动的好教材,同时故事情节中涉及了丰富的地理知识,为单纯的故事学习增添了几分生气。大班幼儿有了一定的阅历,对地理知识也有些基础了解,本教材既符合幼儿的兴趣和现有经验,又有助于拓展符合教育目标的新经验。时值建国六十周年,我选择本活动,意在通过活动激发幼儿的爱国情感,帮助幼儿进一步了解我国的世界之最,并运用语言表述。

二、说目标

教学目标是一个教学活动的灵魂、主心骨,对活动起着导向作用,根据纲要中语言领域目标以及本班幼儿的实际情况,我将本次活动目标定位于:

1、知道故事的主要情节,了解我国的世界之最,并能用语言表述。

2、领略蒲公英所见的祖国秀丽山河,激发幼儿爱祖国的热情。

这两个目标蕴涵了语言能力的培养、知识经验的获得和情感方面的培养,既有独立表达的成分,又有融合的一方面。同时我认为故事的题材所要表达即祖国地大物博这一信息,重在培养幼儿的爱国情感。因此我确定本次活动重点:知道故事的主要情节,并用语言进行表述。难点为让幼儿了解我国的四个世界之最,激发幼儿的爱国情感。

三、说准备

为了更好地服务于本次的活动目标,完成活动内容,我主要作了以下准备:

图片《月亮船》、课件《月亮船》、图谱(我国的四个世界之最)。

四、说教学法

本教学过程,主要运用了四种方法:启发提问法、多媒体技术运用法、图谱法及游戏法。这些教法也是幼儿的学法,能充分体现幼儿在活动中的主体地位。

1、启发提问法:教师应力求创设一个宽松的语言环境,引导幼儿想说、敢说、大胆说。结合故事教学本身的特点,我在活动中充分运用了启发提问法,设计许多层次不一的问题,在很大程度引导鼓励幼儿参与活动,与教师形成良好的互动、同时也满足不同幼儿的需要。促使其得到程度不一的提高。

2、多媒体技术运用法:本教材情节生动并涉及丰富的地理知识,为此我借助现代化的多媒体技术,充分调动幼儿视听的感官,深入感受题材本身,为本活动重点解决垫下一定的基础。

3图谱法:图谱法其图文并茂的表现手法深受教师喜爱,并在大程度上可帮助幼儿理解记忆内容,本活动借助图谱法引导幼儿进一步了解并记忆我国的世界之最,用连贯的语言进行表述,进而突破本次活动的难点。

4:游戏法:游戏是幼儿的基本活动,要寓教于乐,本活动借助一简单的说唱游戏,意使认知不变成为重复跟读学习,而充分体现游戏的“趣”学,幼儿的“乐”学。

五、说过程:

本活动流程我采用环环相扣来组织活动程序,活动流程为激发兴趣,引出主题——初步倾听,了解内容——结合课件,突出重点——巧用图谱,突破难点——活动延伸,说唱歌谣。

1、激发兴趣,引出主题。

打开幼儿的话匣子是语言教学的关键,活动开始我出示月亮船图片,并设计问题“如果你坐在天上的月亮船里,你会看到什么”?开放式的提问,鼓励幼儿大胆想象,在很大程度上激发幼儿对活动产生兴趣。本环节需要2—3分钟。

2、初步倾听,了解内容。

本环节为幼儿初步欣赏故事,简单了解故事内容。教师先以生动的语言完整地讲述故事,再结合提问:故事的名称是什么?故事里有谁?你听了有什么感受?在本环节中,幼儿可粗略地了解故事内容,并简单地表达自己对故事的听后感,同时我根据教学需要在本环节对教材本身进行简单修改,即故事结尾不点出蒲公英的家是中国,此环节大约占用8分钟。

3、结合课件,突出重点。

紧扣幼儿的初步感知,本环节重在结合课件帮助幼儿逐段理解故事内容,大致需要12分钟。由于提问是让幼儿理解故事并刺激其语言发展的有效途径,因此在本环节中,提问法也是运用得最多的一个环节。我将故事分为三个段落,第一段落为蒲公英迷路。所设计的提问为:(1)蒲公英为什么会到很远的地方?(2)它遇到了谁?第二段为仙女与蒲公英的对话。结合提问:(1)谁来帮助蒲公英?(2)蒲公英是怎样介绍它的家?第三段落是蒲公英回家的经过,我所设计的提问是:(1)仙女带着蒲公英找到这些地方吗?(2)你们猜猜,蒲公英的家在哪儿?通过三段课件的欣赏提问,幼儿已能基本了解故事内容,本次活动的重点得以解决。

4、巧用图谱,突破难点。

承接环节三的猜测,“蒲公英的家在哪儿”引导幼儿说出中国,教师可及时续上故事结尾,并结合图谱帮助幼儿梳理经验,了解中国的世界之最,引导幼儿运用连贯的语言进行表述,同时结合提问“为什么蒲公英与仙女道别时,在她的花瓣上有几滴泪珠,闪着银光”?“你们喜欢蒲公英的家吗,为什么”?引导幼儿进一步挖掘作品的内涵,并迁移到自身,激发幼儿爱祖国的情感,借以突破活动的难点,本环节约占6分钟。

5、活动延伸,说唱歌谣。

有了对故事的基本认识,本环节继而借助图谱,运用3—5分钟的游戏活动,引导幼儿说唱蒲公英的唱的歌谣,借助幼儿对游戏的天性喜爱,将本次活动推向高潮,自然结束。

幼儿园大班语言说课稿【2】:《听信号开火车》 篇二

一、说教材

根据小班孩子好动、自律性、注意力容易分散的特点,在教学导入环节,我运用电教手段,采用拟声手法,生动的模仿了火车开时的声音效果,以游戏的形式进入教学内容,所以孩子的参与性相当高。在整个教学活动过程中,我采用了合作探究、歌曲听唱等教学方法,以“教师为主导,幼儿为主体,训练为主线,创造为目的”为教学原则,开展教育教学活动。通过让孩子熟悉歌曲做做动作,等活动,进行教学,避免了传统、单一的学习模式,也为后来设计的游戏作好了铺垫。整个教学过程,孩子易接受,气氛比较活跃,随后随即让孩子当堂模拟练习,在带有游戏性的练习中,我穿插了文明礼让,安全驾驶等方面在课程内容之外的相关知识和内容,拓宽了幼儿的知识面,孩子非常乐意。

二、说目标

1、尝试听辨音乐信号进行开火车的游戏。

2、能够在角色表演的游戏中乐意自信地展现自己,体验合作游戏的快乐。

三、说学法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要让学生能主动积极地学习,选择方法是很重要的。低年级儿童年龄小,注意方式,思维方式,学习动机和学习兴趣与高年级不同。因此在学法的指导时紧紧围绕教学目标,坚持以学生主动练习、自编歌词、听辩听唱、自创游戏等学习方式,坚持“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原则,注重发展学生的能力。

四、说教法

采用生动的情境启发诱导,自发的练习巩固基础,形象的演示点拨指导,自创的游戏灵活运用,从而创设生动愉快的课堂氛围,使学生能够愉快地接收知识、培养能力、发展智力。

五、说过程

1、创设情境兴趣引路

课前,把教室布置成活动空间较大,椅子成六组的摆放,教室中央摆放好节奏卡片。接着,播放模仿火车汽笛声音的音乐,请学生拍手进入教室,并在教室中央站好队。这时采用情境引路,提问:“同学们,刚才你们进教室的时候听的是跟什么有关的音乐啊?”引导学生回答是跟火车有关的音乐。接着向学生介绍自己的身份:“音乐火车站站长”,并向大家发出邀请,登上小火车。

2、自主学习个个过关

以上火车要检票为情境,我提出要求:“读对了‘车票’的节奏就可以上车了,首先请同学相互之间读一读。”然后,站长逐一检票,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够过关。学生在争先上火车的心理中自发的想要练好节奏,避免了反复、枯燥的练习。、

3、节奏练习听辩为主

学生全部登上小火车后,继续一情境引导:“小乘客们,你们看,这里停着三辆小火车,你们听一听,是哪一辆火车开动了?”我用手拍不同的节奏,学生通过听辩,熟悉节奏。然后,选择自己最喜欢的一个节奏读一读。这个环节主要是在听辩的过程中学习歌曲的节奏。

4、开动脑筋创编乘车方式

幼儿扮演不同的小动物,按节奏问答式来乘车。

5、唱唱歌曲做做律动

这是学唱歌曲的环节,避免了学习的单一,也为后面的律动游戏作好了铺垫教师带领学生,说:“让我们一边唱,一边学小火车开动的样子。”整个学唱歌曲的过程中都贯穿律动。

6、你言我语尽情唱游

开火车的唱游对于学生来说是没有什么难度的,我不想手把手的教,而是想让孩子自己摸索出开好火车的方法,于是我说“想把火车开好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因为火车有好多车厢连在一起,怎么把它连起来?怎么开,我们一起来商量一下。学生有很多方法有的建议拉着前面同学的衣服、搭着前面同学肩膀,我让学生跟我一起来演示,一起研究,大家一起决定什么动作比较好。最后,师生都认同右手搭在前面同学肩膀,左手做车轮滚动的样子。就这样,一列列小火车很快就能够上路了。在唱游过程中,学生不可避免的是相互碰撞,这时停下音乐,宣布:“现在发生了交通意外,请各辆小火车赶快回到自己的位置。”一起讨论怎样才能安全行驶,相互不让路,不喧哗。

7、开动火车乐趣无限

唱游结束后,我安排了一个游戏:音乐中,小火车在教室里自由行驶,音乐停下时到站请旅客上车,音乐开始后继续旅行,直到所有的乘客都上车。这个游戏的设计也是为了让学生体会共同游戏的乐趣,在游戏中学会礼让,安全驾驶。

8、结束:评出最佳文明乘客、最佳小火车

幼儿园大班语言说课稿 篇三

活动目标:

1、理解诗歌内容,了解蛤蟆大姐新衣的变化及相应的心情,在此基础上学习朗诵儿歌。

2、感受儿歌幽默、诙谐的风格,对文学作品感兴趣。

3、懂得做事要动脑筋、有主见,不能听别人怎么说就怎么做。

活动准备:

1、《蛤蟆大姐穿新衣》视频(对视频中的个别词的读音或者词汇与文学作品有出入的进行适当的调整,向幼儿呈现协调的、科学的、原汁原味的文学作品)

2、蛤蟆、花裙、小兔、穿花袄的田鼠、青蛙、穿裤子的小鹿、小狗、戴蝴蝶结的花猫等儿歌情节图片(根据儿歌内容准备11张图片,分别有穿花裙、花裤、花袄、拿蝴蝶结、大哭的蛤蟆大姐)

3、小花布一块(事先剪成花裙)、剪刀

活动过程:

一、图片引题,直接引出主人公及儿歌

师:今天我带来了条裙子?你觉得这是一条怎么样的裙子?

师:你们知道这条又新又漂亮的裙子的主人是谁吗?

师:你觉得蛤蟆大姐穿上这条裙子会有什么感受呢?

师:蛤蟆大姐真高兴,穿条花裙新又新。那么在这位蛤蟆大姐身上会发生什么有趣的事情呢?请你们仔细来听听这首儿歌《蛤蟆大姐穿新衣》。

二、欣赏儿歌,理解儿歌内容

1、完整欣赏,初步感受儿歌诙谐、幽默的风格

师:听了这首儿歌你有什么样的感受?

师:有趣在哪里?

过渡句:蛤蟆大姐的新衣是怎么变成蝴蝶结的呢?让我们一起再来听一遍儿歌。

2、第二遍完整朗诵,初步感受儿歌的内容,了解花裙的变化过程(教师边朗诵边出示动物图片)

师:蛤蟆大姐的新衣发生了哪些变化?

小结:原来蛤蟆大姐最初做了一件花裙,后来又改成了花袄、花裤、最后变成了蝴蝶结呢。

过渡句:那这么漂亮的花裙为什么要改成花袄呢?

3、分段理解,深入理解儿歌情节

第一段:

师:小兔见了做了什么?说了什么?“不如”是什么意思?(根据幼儿回答出示相应图片,帮助幼儿记忆儿歌内容)

师:小兔的建议是:蛤蟆大姐的花裙还是田鼠的花袄漂亮。

师:蛤蟆听了以后它是怎么做的?(幼儿学说儿歌语言)

第二段:

师:这次蛤蟆大姐又听了谁的意见?(教师带着对蛤蟆的否定的语气、表情来肯定孩子的答案)

师:青蛙是怎么给意见的?它怎么说、怎么做?(学说)

第三段:

师:蛤蟆大姐又听了青蛙的话,把花袄改成了花花裤,可惜啊!

师:小狗是怎么给意见的?“斜一斜”是怎么样的?

第四段:

师:蛤蟆大姐最终还是将花裤改成了蝴蝶结,那它戴上了吗?为什么?

师:是啊,蛤蟆大姐头顶上光溜溜的,怎么能戴上蝴蝶结呢!真是好笑!

4、幼儿看图谱朗诵儿歌

师:我们一起来看着图片念念儿歌吧。要把蛤蟆大姐好笑的地方念出来。

师:我们把小动物说的话也来表演表演吧。(分角色表演儿歌)

三、情感理解,提炼经验

师:你喜欢儿歌里的蛤蟆大姐吗?为什么?

师:小朋友平时做事的时候也是别人说什么?你就做什么?

小结:做任何事情都应该自己动脑,要有自己的主见,不能像儿歌里的蛤蟆大姐一样光听别人怎么说就怎么做。

幼儿园大班语言说课稿 篇四

语言是人类开展思维活动,进行交流的重要工具。故事教学是幼儿园语言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故事本身具有主题单纯、内容浅显、情节生动、富有儿童情趣等特点,是幼儿接触最多而又非常喜爱的一种文学形式。今天我说课的内容《会动的房子》就是这样一个富有代表性的故事。接下来我将从教材、活动目标、活动准备、教法和学法、活动过程,以及活动特色几个方面来阐述我对本次活动的理解和认识。

一、说教材

《会动的房子》选自一则童话故事,故事讲述了一只可爱的小松鼠因为粗心,把房子建在了乌龟背上,故事充满艺术的想象,开始设置悬念,把幼儿带进回荡着风声、海浪声、马蹄声的大自然交响曲中,展示了博大美妙的大自然,让儿童充分体会到自然与人的和谐美,人与人互助的人情美,给儿童留下了丰富的想象空间。

学情:故事是幼儿较喜欢的文学作品之一,大班阶段的幼儿普遍喜欢听故事,甚至不厌其烦的重复听一个故事,听故事有助于培养幼儿的倾听习惯,对于即将进入小学的大班幼儿,良好的倾听习惯显得十分必要,因此《会动的房子》符合该阶段的幼儿兴趣特征,不但适合幼儿倾听,还适合大班幼儿进行故事续编。

二、说活动目标

遵循三维目标“知识、技能、情感态度”的要求,根据《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语言领域“喜欢听故事,看图书”的目标,以及“养成幼儿注意倾听的习惯,发展语言理解能力;鼓励幼儿大胆、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尝试说明、描述简单的事物或过程,发展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的要求,本次活动的目标确定为:

知识目标:引导学前儿童理解作品故事情节,人物形象的特点,学习新词“呼呼呼、哗哗哗、哒哒哒”;学会用语言正确描述出声响。

能力目标:开动脑筋续编故事,培养学前儿童大胆想象创造的能力。

情感目标:感受作品的诙谐美,体会大自然的美,培养学前儿童对大自然的热爱。

活动重点:理解故事情节,引导幼儿学习象声词。

活动难点:在理解故事的基础上大胆想象,对故事进行创编。

三、说活动准备

为了组织好此次活动,需要做好以下准备:

(一)物质准备

1、教学幻灯片《会动的房子》四幅。

2、录有风声、海浪声、马蹄声的磁带。

(二)经验准备

幼儿对乌龟尤其是龟背的认知准备。

四、说教法与学法

(一)说教法

围绕活动所确立的目标,活动主要采用的教法有:

1、谈话法

幼儿学习的特点表现为直接经验性,幼儿的认知发展是以其生活的直接经验为基础的,因此决定了幼儿园教学活动的内容必须生活化、直观化,故而谈话法贯穿于幼儿园所有活动中。谈话法具体表现为教师紧扣活动主题所提出的问题,而幼儿园的活动也就是教师通过一个接一个的问题引发幼儿思考,层层推进,最终达到教育目的,完成教育活动。

2、讲述法

在活动中讲述法主要表现为教师对故事透彻的理解后,通过语言,伴随表情、动作和抑扬顿挫的声音传达给幼儿故事的情绪情感,让幼儿在故事中体会大自然的美,感受小动物之间互助的情感。

3、直观教学法

主要表现为现代化教学手段的运用,《会动的房子》中,教师使用幻灯片,最好配有声音,色彩鲜艳,能够生动形象的展示在有幼儿眼前,吸引幼儿的注意力。通过这种有效的直观手段对视觉、听觉等感官的作用,丰富幼儿的感性认识,有助于幼儿对故事的深刻理解。

(二)说学法

幼儿园活动的顺利完成有赖于高效的是有互动,所以不止有教师的教,更需要幼儿的积极主动参与——学,在活动中教师需要培养幼儿的学法有:

1、感官参与获取信息法

《指南》中指出“引导幼儿仔细观察画面,结合画面讨论故事内容,学习建立画面与故事内容的联系。”在《会动的房子中》,需要幼儿通过耳听(倾听)、眼看(观察)、脑想(思考与想象),从而获得知识体验。在感官参与过程中,要引导幼儿养成良好的倾听习惯。

2、语言表述法

纲要指出“鼓励幼儿大胆、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尝试说明、描述事物或过程,发展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本活动的难点在于鼓励幼儿大胆想象,续编故事,所以要引导幼儿学习运用语言讲述情感表达的方法,能够大胆清楚地表述自己续编的故事。

五、说活动过程

(一)导入部分

根据幼儿学习的直接经验性特点,在导入中,我从生活经验入手,向幼儿提出问题“小朋友们,你家的房子会动吗?你见过会动的房子吗?今天呀,老师要讲一个会动的房子的故事,小朋友们想不想听听呀?”引出故事。

(二)基本部分

1、教师生动有感情地讲述故事。

第一遍故事结束后,我提出描述性问题“故事叫什么名字?故事中有哪些小动物?小松鼠把房子盖在了哪里?小松鼠的房子先后到了哪些地方?”等等,帮助幼儿掌握故事的大意。

2、教师通过幻灯片和录音,并提出进一步的问题“房子问什么会动?故事里的小松鼠是一只什么样的小松鼠?”让幼儿带着问题再次听故事,第二遍讲述故事,引导幼儿多角度理解故事。

3、请个别幼儿概括故事,巩固故事的理解,在假设性提问“会动的房子还会到哪里去?如果小朋友们来造房子,你会把房子造在哪里呢?你可以是用什么办法使你的房子动起来呢?”等等,引导幼儿迁移作品经验,进行大胆的艺术想象和创造。通过提问引导幼儿在理解故事的基础上,大胆地续编故事或创编故事。

(三)小结

完成了上述环节后,我对此次活动幼儿表现做一个简单的评议,给予幼儿鼓励和肯定,然后对本次活动和幼儿一起做一个知识性总结“风声是呼呼呼,海浪声是哗哗哗,马蹄声是哒哒哒”等,巩固幼儿的认知。

(四)活动延伸

和幼儿一起到户外散步,倾听大自然的声音,感受大自然的美。

六、活动特色

活动选材童趣、新颖,既诙谐有趣,又合乎情理易于吸引幼儿的注意力。

幼儿园大班语言说课稿 篇五

首先介绍教材来源:

为了对孩子们进行环保教育,我园组织大班“环保小卫士”到市文化宫做社会调查。这时孩子们发现垃圾箱旁有一群蚂蚁正“忙碌”着分吃食物,就围在了一起,饶有兴趣的观察起来。于是,教师就抓住孩子的兴趣点,结合《有趣的昆虫世界》的主题开展了对蚂蚁的探索活动,如找蚂蚁、观察蚂蚁、记录蚂蚁等,而此次活动就是其中的一个。

那么我选择教材《蚂蚁奇遇记》原因是:浅显的故事构思新颖,易于幼儿理解、接受,有趣的情节画面能引起幼儿好奇,有利于幼儿拓展自己的思维与经验进行大胆猜测、想象,从而提高幼儿想象与表达经验的能力,也让幼儿从中体验到故事的幽默、好笑。因此,我认为此教材符合《纲要》中选择内容的三项原则。

活动目标的制定是遵循《纲要》中提出的:发展幼儿语言的关键是“创设一个让幼儿敢说、想说、喜欢说、有机会说,并能得到积极应答的环境”以及“要鼓励幼儿大胆、清楚、表达自己的感受与想法”的这一要求,我从技能、能力、态度三方面提出本次活动的目标。

活动准备从以下三方面体现:经验准备、环境准备、材料准备。

现在重点讲解活动程序:

本次活动始终以幼儿“互动竞猜”的游戏方式来构建一种师生、生生之间愉快学习和互动交流的语言环境,体现幼儿以合作、探索为特征的共同学习,充分发挥了幼儿想象及浓厚的表达兴趣。共分三个环节完成。

第一环节:猜猜、讲讲,引发幼儿互动兴趣。我们将模拟“幸运五十二”的游戏方式,让幼儿之间展开一场有趣而激烈的“蚂蚁竞猜”互动游戏。

玩法是:各小组推荐一名“蚂蚁形象大使”当主持人,主持人根据各组对蚂蚁探究的观察记录和收集到的蚂蚁相关知识进行互动轮流提问,小组或集体互动答题,同时还可让幼儿提出自己的疑惑和想知道的问题。

例如:问题1:4号队幼儿围在电脑旁,大家边说、边操作,一起玩认识蚂蚁的电脑游戏。(其他组幼儿可通过大屏幕参与答题)当电脑提问要求回答蚂蚁是否能住在河边时,幼儿的问题产生了:“那蚂蚁不小心掉到河里它会游戏吗?”

再如问题2:各小组幼儿在绘画蚂蚁喜欢吃的食物时得出了一个结论,认为蚂蚁什么都喜欢吃(一幼儿提问:蚂蚁会吃手表吗?蚂蚁吃那么多的东西它有大便吗?)老师并不急于回答幼儿提出的问题,只是请幼儿把问题填写在观察记录表上,以便在下次的活动中进行讨论与探究。

可以说,此环节构建了幼儿愉快学习和互动交流的共同体,使幼儿积极主动参与互动,乐于表达或表现自己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同时让幼儿学会自己发现问题、自己提出问题,学会收集、整理信息,也为实现本次活动的重点做好了铺垫。

第二环节:合作学习,探索画面基本意思。这个环节是为解决重、难点设计的。我遵循了“以幼儿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原则,在猜测活动中充分发挥、发展幼儿的自主性、主动性,引导幼儿把学习变成自己的事情,积极、主动、有创意地进行学习。

第一步:教师抓住幼儿好奇的特点和喜欢猜测的心情,给每组幼儿分发2—3套蚂蚁外出旅行时的“三张照片”,请幼儿猜猜蚂蚁在旅行时发现了什么?孩子们看到照片立即进行了积极而热烈的观察、讨论与猜测,教师则轮流听每组幼儿讲述,并运用猜测讨论法及间插的启发性提问进行引导,让幼儿在合作观察、大胆猜测的探索学习中理解和想象蚂蚁的表情、动作等情绪变化,幼儿你一言、我一语,自主观察与讨论异常激烈,思维变得极其活跃,表达兴趣浓厚,由此就产生了以下的奇思妙想:

照片2:由于画面生动、直观形象,幼儿已认识简单的文字描述,因此幼儿基本能容易理解、讲述照片的大致内容。但想象与表达各有特色。

照片3:较好的体现了幼儿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探索事物之间的关联及规律的经验,幼儿的猜测是那么具有想象力……

举例:发现黑皮管——想象猜测到飞机掉下来的线

蚂蚁一家三口——黑皮管——想找吃的——飞机掉下来的线

正是由于教师为幼儿提供了一个合作学习、自主观察、共同交流的语言环境,极大地调动了幼儿大胆猜测、充分想象和表达的愿望,使幼儿的思维得到了进一步的拓展,语言表达才会是那么的丰富与精彩。

第二步:猜测后的师生互动讲述与交流。这一环节是突破难点的关键。于是在进行完小组的猜测后,教师运用师幼互动的策略,引导各小组采用不同的活动方式,表现与表达自己的猜测结果,体现了幼儿在学习活动的自主中进行主动的学习。

例如 各组分别进行了故事大王的表演、画出猜测的结果、创编歌曲、模拟角色表演等。(举例创编歌曲)

小小蚂蚁在草地发现小绳子,

用力爬呀爬上去,想要找吃的,

突然发现有一个黑呀黑东西,

猜一猜,想一想,是大人的肚皮。

这样一来,就与幼儿有了一起愉快合作、分享交流的学习过程,即帮助了幼儿学习语言,有使幼儿在亲送的表演中充分表现自我、大胆说话,从中体验了语言交流的乐趣。(举例创编歌曲)

第三环节:体验故事的乐趣,迁移经验。在幼儿充分猜测,尽情表达后,教师抓住幼儿急于想知道自己的猜测结果是否正确时的激动心情,来揭晓“第四张照片”的谜底,此时的结论既出乎意料又合情合理,幼儿也在学说“啊呀!一只大蜘蛛的屁股”中体验到了故事情节的幽默、好笑。

幼儿:哎呀!怎么是大蜘蛛的屁股,真好笑!

啊!怎么我们吃的是大蜘蛛的屁股,真好玩!

哎呀!怎么是大蜘蛛的屁股,它会拉屎的,好臭啊!

哎呀!是大蜘蛛的屁股吐的丝呀!屁股一动,蚂蚁抱不住,就 摔下来了。

……

然后我将结合当代幼儿语言教育的整合观念,引导幼儿把故事内容迁移到现实生活,借此了解幼儿的情感发展现状,从而萌发幼儿学会关注周围小生命,保护动物的意识。最后,引导幼儿学会用一句概括性语言归纳学习,使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发挥想象,培养幼儿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

幼儿:快!把丝咬断,蜘蛛就吃不到蚂蚁了!

快快,躲到草地、爬到树上、躲进洞里!

好吓人!是蜘蛛,蚂蚁快跑吧!不然没命啦!

……

最后,在突破重、难点后,我将结合当代幼儿语言教育的整合观念,引导幼儿把故事内容迁移到现实生活,还着重让幼儿参与提问,借此了解幼儿的情感发展现状,从而萌发幼儿学会关注周围小生命,保护动物的意识。

本次活动后,幼儿对蚂蚁观察、探究的。兴趣仍在继续……

我的设想:

1、将活动延伸到区角活动中进行,鼓励幼儿借助指偶讲述、画连环画、表演游戏等方式大胆创遍故事细节。

2、建立“蚂蚁乐园”网站,让幼儿学会收集信息、整理信息,共同解决、探究关于蚂蚁(昆虫)的问题。

活动反思:

我认为这三个程序充分体现了《纲要》中提出的“语言能力是在运用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精神实质,较好地把握了《纲要》提出的教育性、整合性、互动性、合作探究性的原则。活动以幼儿的直接经验为主,让幼儿带着问题的悬念,采用合作、探索的共同学习方式进行思考,并尽可能给幼儿更多表现、表达的机会,从而激发幼儿学习语言的积极性、主动性,使他们在活动中积累讲述经验,充满自信,提高语言的表达能力,顺利完成了活动设置的目标。

最新范文

《分数基本性质》评课稿(优秀7篇)10-21

幼儿园中班语言说课稿最新7篇10-21

初中英语说课稿(优秀4篇)10-20

高中英语评课稿【优秀9篇】10-20

美术课优秀说课稿优秀6篇10-19

小学语文说课稿优秀4篇10-19

《秋天的怀念》评课稿(3篇)10-19

信息技术评课稿优秀6篇10-19

信息技术评课稿【精选10篇】10-19

信息技术课评课稿最新6篇10-19

82 729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