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与海鸥的故事导入 《老人与海鸥》教学设计优秀6篇

2022-08-29 13:15:45

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教育工作者,就有可能用到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把教学原理转化为教学材料和教学活动的计划。那么优秀的教学设计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书包范文为您整编的《老人与海鸥》教学设计优秀6篇,希望能够对大家的写作有一点帮助。

《老人与海鸥》教学设计 篇一

教师寄语:

不要让一切都成为回忆。——保护动物,与自然和谐相处。教学目标:

1、正确认读课文的8个生字,会正确读写“塑料、饼干、节奏、吉祥”等9个词,能借助学习工具或联系上下文理解“撮、抑扬顿挫、亲昵、啧啧称赞、旋涡”等词。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老人与海鸥之间的浓浓亲情。

3、通过学习课文的细节描写,学会如何真实具体地表达感情,并进行语言积累。教学重难点:

练习以较快的速度阅读课文,抓住描写老人神态、动作和语言以及描写海鸥动作的重点语句,体会蕴含其中的深厚感情,并揣摩作者是如何把老人与海鸥之间的感情写具体的。

课前准备:搜集海鸥老人的资料,利用资料理解课文。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揭示课题

请同学们看大屏幕,这是坐落在昆明翠湖公园里的一位老人的雕像,观察图片,我们发现这位老人面带微笑,手捧鸥食伸向空中,一群红嘴鸥在他身边翩跹环绕,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课文里的主人公,齐读课题。(21、老人与海鸥)

二、整体感知,检查预习

(一)学生交流搜集的关于老人的资料。

(二)检查自学,了解大意:课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它带给了你怎样的感受?

(三)同学们都是性情中人,你能带着感情读读这些词语吗?

三、品读课文,自主感悟

选择你最感兴趣的场景,进行合作学习:

把你感受最深的句子划出来,仔细品味,在小组内说说你的理由,然后在小组内有感情地朗读。

(找找文中哪些地方可以感受到老人把海鸥当作了亲人,关心照顾?再找找海鸥对老人情义的句子。)

学生交流,老师点拨。

预设段落一:

1、从老人的外表描写,你能感受到什么?(抓住“褪色”体会老人生活俭朴,对海鸥无

私的爱,并总结此处为外貌描写)

2、师相机动情简介老人,指导朗读。

拓展练习:(同桌之间互说)

说一说:老人给海鸥们喂食时会亲昵地跟独脚、老沙、公主说些什么?

1、看!它就是受过伤的独脚,老人边给它喂食,边对它亲昵地说:

2、出示湖面上的海鸥图片:看!湖面上飞来了带着耀眼的环的老沙,它可是鸥群里的老大哥,经常照顾弟弟妹妹们,老人往往单独把它叫过来喂食,老人亲昵地对它说:公主可是名副其实的大小姐,连吃饭也不紧不慢地,这时老人就假装生气地说:

老人与海鸥之间如此地熟悉与默契,是因为:(齐读)

所以他们之间形成了一幅世间最美的画卷,老师把课本中的文字改排成了诗歌的形式。(女生读)

拓展练习:

想一想:海鸥在老人的遗像前,会说些什么呢?

独脚哭着说:

老沙哽咽着说:

公主泣不成声了,说:

四、小结回顾,悟中导行

学习了这篇课文,你有什么收获?生活中或者文字里,你还听到或者看到过哪些人与动物之间的故事呢?

五、主题阅读,拓展延伸

阅读主题语文《感悟生灵》之148页《红狐》

阅读后思考:小狐狸的知恩图报是否让你感动?你觉得人与动物应该怎样相处?(播放《一个真实的故事》MV,在歌声中体会人与动物之间的深情,升华情感。)

六、布置作业,回味情深

在课文18自然段省略号处,展开想象,进行续写。

《老人与海鸥》教学设计 篇二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老人与海鸥之间深厚的感情。

2、在感受人与动物之间真挚感情的同时,学习如何把这种感情真实、具体地表达出来,并进行语言积累。

【教学重点】

练习用较快的速度阅读课文,抓住描写老人神态、动作和语言以及描写海鸥动作的重点语句,体会蕴涵其中的深厚感情,并揣摩作者是如何把老人与海鸥之间的感情写具体。

【课前准备】

1、收看关于动物方面的科普电视,尤其是关注海鸥。

2、收集关于“海鸥老人”吴庆恒的资料。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学习七单元导读,明确学习要求

(对于每一单元的导读是很有必要让学生了解的,他们会明确这一单元课文的主题是什么,也会运用其学习方法进行学习,这样,学生的学习方法、学习目标都比较明确,有助于他们的自主学习。)

二、导入新课

和人一样,动物也有自己的爱憎、自己的情怀。在这一单元,我们将走进动物丰富的情感世界,去感受它们与人之间真挚的情感。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1、学生通读全文,看看在预习的基础上还有哪些字词没弄懂的?

2、小组交流,教师注意巡视,收集学生学习情况,以便进行指导。

3、集体交流:小组内未解决的问题提出来,大家帮忙解决。

4、思考: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可引导学生把课文分作两部分:

一段(1~13自然段):通过老人喂海鸥、呼唤海鸥的名字、与海鸥亲切地说话等事例表现了老人对海鸥无私的爱。

二段:(14~19自然段)老人死后,海鸥在老人遗像前翻飞、盘旋、肃立、鸣叫等悲壮画面,展示了海鸥对老人的那份令人震撼的情。

四、再读课文,质疑

1、学生用比较快的速度阅读课文,思考:课文中哪些地方,你特别感动?或者哪些地方你有疑问。在文中标注出来。

2、小组交流。

3、集体交流学生的疑问。教师注意收集、整理。

五、作业:书写生字

第二课时

一、导入

这节课,让我们走进老人与海鸥的世界,去感受动物与人的真情。

二、读思结合,学习1至13自然段

1、从哪些地方你能体会到老人与海鸥之间的深厚感情,勾画出相关的语句,进行批注。

2、集体交流:抓住重要段落,进行理解:

⑴ “老人把饼干丁很小心放在湖边的围拦上,退开一步,撮起嘴向鸥群呼唤。立刻便有一群海鸥应声而来,几下扫得干干净净。老人顺着栏杆边走边放,海鸥依他的节奏起起落落,排成一片翻飞的白色,飞成一篇有声有色的乐谱。”

(老人的动作是那么娴熟,与海鸥之间的配合是那么默契、和谐。抓住“扫”字,说明作者把鸥群吃食物的样子写得生动传神。抓住“有声有色”感受人与动物和谐相处的动人情景。)

⑵ “在海鸥的鸣叫声里,老人抑扬顿挫地唱着什么。侧耳细听,原来是亲呢得变了调的地方话──“独脚”“灰头”“红嘴”“老沙”“公主”……

(通过朗读,我们可以感知老人对海鸥的亲呢,对海鸥的爱。)

⑶ “他背已经驼了,穿一身退色的过时布衣……”从老人的外表描写,你能感受什么?

(勤俭的老人,却无私地对海鸥的付出,这是源于老人对海鸥的爱。)

3、再读1至13自然段,读出自己的体会和感受。指导朗读,感受老人对海鸥的爱。

三、学习第二部分

1、读14~19自然段,思考:安放老人遗像的地方发生了什么意想不到的事情?结合课文内容,跟同学讨论: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事情?

自主学习后汇报一下“意想不到的事情”。

(海鸥围着老人的遗像翻飞盘旋,连声鸣叫,轮流飞到老人遗像前的空中,海鸥纷纷落地,在老人遗像前站成两行,肃立不动,我们收遗像时,像炸了营似的扑过来。)

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事情?

(因为海鸥和人一样,也是有感情的,而且很丰富,他们和老人建立的深厚的感情,他们失去了一位好朋友,感到伤心、难过。)

2、再读课文,在书的空白地方写出自己的体会和感受,然后在小组内进行交流,最后在全班交流。

⑴ “海鸥们急速扇动翅膀,轮流飞到老人遗像前的'空中,像是前来瞻仰遗容的亲属。”

(抓“瞻仰”一词体会海鸥们对老人的敬仰、尊敬及把老人当作亲人。)

⑵ “过了一会儿,海鸥纷纷落地……”

(抓“纷纷”“肃立不动”等词体会海鸥对老人的尊敬、爱戴。)

⑶ “海鸥们像炸了营似的……”

(为何用“扑”而不用“飞”?引导学生想像海鸥大声鸣叫似乎在说些什么?从“白色旋涡”体会海鸥对老人的不舍、悲痛,对老人的一片深情。)

3、指导学生反复朗读,体会海鸥对老人的感情。

三、学到这里,你有什么感受?用一、两句话写一写

(学生可就在书上写,然后集体交流。)

四、拓展

交流收集的有关海鸥老人吴庆恒的资料,深化对本单元主题的认识:人类爱护动物,动物回报以爱。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和所收集的资料,谈谈自己的看法,并就人类如何与大自然友好相处提出建议。

《老人与海鸥》教学设计 篇三

教学目标

1.品味感悟课文的优美语言,感受人与鸟的浓浓亲情。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培养他们的语感。

2.在充分阅读课文的基础上,体会课文所表达的感情,揣摩作者是如何把老人与海鸥的感情写真实、写具体的。

重点:分析体会课文所表达的感情,揣摩作者是如何把老人与海鸥的感情写真实、写具体的。

难点:分析体会课文所表达的感情,揣摩作者是如何把老人与海鸥的感情写真实、写具体的。

教具准备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一、复习而导入,温故而知新

1.组织复习生字词语。

2.指导分段朗读,回顾课文大意

3.引导理解课文写作顺序和重点。

二、研读谈鸟段,感悟人鸟情

1.默读课文,思考问题:

①老人为什么要给海鸥起名字?

②海鸥为什么能听懂老人的呼唤?

③独脚海鸥为什么能在老人手上吃食?

④一谈起海鸥老人的眼睛为什么立刻动起来?

⑤老人为什么说海鸥最讲情谊?你从哪里可以看出来?你体会到了什么?

⑥老人为什么说海鸥是吉祥鸟幸福鸟?你是如何理解“白鸥飞处带诗来”这句话的?

2、组织小组讨论,合作探究,理解上述6个问题。

3、组织集体交流,感悟老人和海鸥的情谊。

4.指导朗读

三、品读送别段,感悟海鸥情

1.引导学生探讨海鸥送别老人的内容。

2.引导理解,指导朗读,读出对老人的感情

3.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飞、叫、站”研读课文,感悟海鸥情。

4.当我们不得不收起老人的遗像时,海鸥有什么表现?为什么会有这些表现?如果你变成了一直海鸥,此时你会怎么讲?

5.指导学生反复地、深情地地朗读这段话。

四、拓展延伸练,体验升华情

1.引导说话:此时此刻,如果你就是那一群海鸥中的“独脚”、或是“灰头”、“老沙”、“红嘴”、“公主”……,你会怎样向老人说?

2.如果那位老人此时会说话,他会说什么?

五、总结话和谐,激发和谐情

1.引导说话:我们回头想一想,课文的作者是如何围绕老人与海鸥之间的情谊写具体的,你认为课文中哪些地方写的好?你的周围有小动物吗?你愿意与小动物交朋友吗?1、复习上节课所讲的内容

2、学生思考教师提出的问题

3、小组讨论,合作探究,理解上述6个问题。可以研讨一两个问题,也可以研讨全部问题。

4.集体交流,感悟老人和海鸥的情谊。

①老人给海鸥起名字,说明老人对海鸥有十分亲切的情谊,把海鸥当作自己的孩子来看待。

②海鸥能听懂老人的话,是因为老人来此呼唤的多了,给海鸥喂食的次数多了,海鸥已经把老人当作亲人来看待。所以,老人一呼唤,海鸥就会飞过来。

③独脚海鸥已经与老人建立了深厚的情谊,它知道老人是给它喂食的,不会伤害它。

④一谈起海鸥老人就兴奋,就高兴,就来神,所以他的眼睛立刻会动起来。这说明老人对海鸥已经产生了浓浓的情谊。

⑤海鸥向老人告别,连续五次落在老人的帽子上。从海鸥告别的一个细节可以看出来。海鸥对老人的依依不舍的心情。

⑥海鸥善解人意,可以预报天气,又是航标。因为海鸥爱在礁石附近飞鸣觅食,因此,航船可以安全地绕过海上暗礁。海鸥啄食后,飘举而飞,上下翔舞,洁白美丽的身影,充满诗意。

所以说是“白鸥飞处带诗来”。

5.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亲情来。

6.海鸥把老人当朋友,老人把海鸥当亲人,海鸥已经和老人建立了深厚的友谊,你还可以从哪里看出来?

7思考:海鸥看到老人的照片,有什么表现?仔细读一读课文,读出海鸥的感情来。

8.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飞、叫、站”研读课文,感悟海鸥情。

9.思考问题并回答:依依不舍,不忍离开、恋恋不舍、怀念老人……可能会讲……老人可能会说:再见了海鸥,我的朋友;孩子们,人类是爱您们的;……

10.写话、说话

11.谈谈自己的感受和启发。说一说你打算怎样与小动物交朋友。

教学反思语文教学要处理好预设与生成的关系。教学是一项复杂的活动,需要教师预先作出周密的安排。在阅读教学中,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但教师的指导只是学生语文素养形成和发展的外因。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其学习的内因是不断产生的学习需要与自己原有的语文素养水平之间的矛盾。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要使阅读教学有效,教师必须随时洞察学生内因的动态生成,并努力创造条件促使内因向提高语文素养的方向转化。新的课程理念认为,阅读是读者与作者的对话,一种超越时间和空间的对话。

它不仅是一种认识活动,而且是一种高尚的精神生活,是读者生命活动的组成部分。而阅读教学则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教师不能完全依据预设的教学目标和教案进行教学,要善于从学生的质疑问难和独特体验中发现学生在知识、情感和心理上不断生成的需要,并对自己预设的教学作出富有创意的调整。教师的预设不可能是十全十美、滴水不漏的,它有时会同学生实际的学习情况产生一定的偏差。学生学习情况的反馈也是一种重要的教学资源,教师要充分利用这种资源。课堂教学进程是预设和生成的辩证统一,只要有利于加深对阅读文本的理解和感悟,就要调整教学的重点和难点,而不必去担心预设的进程“失控”。将预设和生成结合起来不仅是一种教育的科学,更是一种教育的艺术。教育的技巧并不在于能预见到课的所有细节,在于根据当时的具体情况,巧妙地在学生不知不觉之中作出相应的变动。

《老人与海鸥》教学设计 篇四

一、揭示课题

今天我们要来学习《老人与海鸥》,这个故事发生在昆明的翠湖。

【设计意图及反思】前几稿在引入环节用了一些图片、音乐,让孩子们了解海鸥、翠湖。试教时候有幸得到特级教师胡君的指导,她让我思考此环节设计的目的意义。的确,音乐、图片是孩子情感升华的助推器,在教学的起始环节这样设计,既费时间,而且课中教学增量又较难体现。于是,把这些看似形式的东西都去掉了,简洁明了地引入环节。实施后,是挺省时的,不过汪教授建议:适当提一下春城昆明有必要。抓住课题,采用更关注语言的引入方式,可以建议读读黑板上的课题,让学生说说看了这个题目,想说什么?“与”能否改个词。再说说看课题想想课文讲了件什么事情?

二、整体感知

(一)初读课文

1、温馨提示:再请快速读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课文。再想想课文围绕课题写了哪两件事情?

2、出示词语:读音或词语理解有困难吗?

【设计意图及反思】字词教学不是六年级教学的重点难点。所以,几次试教后决定在这里集中出现认读质疑就过去了。教学中,学生没有出现质疑。这块词语的教学是没有精心设计过的。汪教授觉得应该分层出现,或让学生分分类,这样的教学就比较有深度。比如:写老人的一类,写海鸥的一类。同时,部分词语是词组形式出现,不够规范。的确,在语文教学的每一个环节,我们都要养成研究每一个细节这样的习惯,真正使教学为学生的发展服务。

(二)概括主要内容

1、课文围绕课题写了哪两件事情?

第一件是老人去翠湖边喂海鸥。第二件事老人去世了,海鸥围遗像去送别。

2、你能借助课题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吗?

【设计意图及反思】该环节,利用课题帮助学生说说主要内容,既是一种方法的引领,同时又为概括有困难的孩子降低了说的难度。实施后,效果比较好!

三、聚焦老人。

1、今天我们将重点学习老人喂海鸥。“在喂海鸥的人群中很容易认出那位老人。”读了这句话,你特别想问的?那就请你再默读2~13自然段,让我们从字里行间去找找吧!圈出他与众不同之处,可以是他的外貌、穿着打扮的,也可以是写他的动作、细节的一个词句。

2接下来就请你们四人小组交流一下。

【设计意图及反思】抓住老人的“与众不同”为主线进行教学,通过重点字词句的理解,体会老人对海鸥情感的“与众不同”。教学实施后,文章的主线清晰,效果较好!

(二)反馈品读重点词句,感悟老人与海鸥之间深厚的情感:

句子一:穿着:他背已经驼了,穿一身褪色的过时布衣,背一个褪色的蓝布包,连装鸟食的大塑料袋也用得褪了色。朋友告诉我,这位老人每天步行二十余里,从城郊赶到翠湖,只为了给海鸥送餐,跟海鸥相伴。

1、 从三个褪色中,让我们看到了什么?这些都说明老人与众不同的外貌。

2、 自己读读看,这段话里还有哪个字词让你觉得老人的与众不同?

这句话读了这么多遍,脑海中有没有突然冒出什么问题?

3阅读一段资料:

4、能不能用一个字或词说说你读后的感受?(清贫、节俭、拮据、贫穷)

5、指导朗读。

句子二:喂食:老人把饼干丁很小心地放在湖边的围栏上,退开一步,撮起嘴向鸥群呼唤。立刻便有一群海鸥应声而来,几下就扫得干干净净。老人顺着栏杆边走边放,海鸥依他的节奏起起落落,排成一片翻飞的白色,飞成一篇有声有色的乐谱。

1、很小心地放:你见到过一般人会怎么喂食?圈出动作的词语,说说还有哪个动作特别让你觉得他与众不同。

2、海鸥老人会怎么呼唤?(1)老人抑扬顿挫地唱着什么,亲昵得变了调的地方话。(体会“亲昵”)(2)今天你发言特别积极,徐老师也来叫叫。教师示范叫,问:徐老师怎么叫?(抑扬顿挫)。

3、一群海鸥马上应声而来。这“一应而来”让我们看到了……(一下就扫得干干净净。)课文有许多地方就是在老人呼唤,海鸥应声而来中体现了老人喂海鸥的与众不同。还有这样的一呼一应的场面你发现了吗?请你划一划,读读。老人怎么“呼”?海鸥怎么“应”,呼应后又是怎样的场面?找到一处就起立,能找多处就更好了。

a反馈:

b这一呼一应让你体会到了什么?

4、读写结合:这样一呼一应的画面在老人和海鸥的生活中一定还有许多许多,请放飞你想象的翅膀,什么时候,老人还会怎么呼海鸥还会怎么应?

【设计意图及反思】前几次设计的读写结合点,放在老人去世后,海鸥有什么话想对老人说,老人又有什么话想对海鸥说。这样的读写点,是属于情感式的,缺少语言的前一点。在本次教学设计中,“一呼一应”是渗透在主板块中的教学思路,通过挖掘课文中老人和海鸥之间的“一呼一应”,特别是老人的动作、神态、语言等词语,体会老人与海鸥之间的默契及亲密无间的亲人般情感。再通过展开合理想象,进行“一呼一应”的小练笔练习,在练笔前,借助板书引导孩子,也可以想想他们会有怎么样的动作、眼神、语言等。课文中的“呼应”成为孩子练笔迁移的版本,既降低了孩子们想象写话的难度,又使孩子的写话成为文章内容的有机补充,同时为更好地体会老人与海鸥之间的情感作了铺垫。

(三)句子三:朋友告诉我,十多年了,一到冬天,老人每天必来,和海鸥就像亲人一样。 1.你体会到什么?2.你能否用一个或几个“无论( ),无论( )”来说说你想到的老人要坚持每天来,需要克服多少困难!师引读:无论刮风下雨,老人——无论天气多么寒冷——无论路途多么坎坷——无论老人病得多么严重——

【设计意图及反思】几个无论( ),让孩子通过想象,进一步体会到了老人要这样天天坚持是何等的不容易。从而体会到老人对海鸥这份与众不同的情感。

四、回顾课题

然而,这幅美丽的图画在1995年就永远的定格停止了……老人离世后,它们又会有哪些“意想不到”的举动呢?让我们下节课来走进他们。

【设计意图及反思】这是课的结束环节,也同时交代了下节课的学习任务。课后,孩子们在议论:“徐老师如果再上下去,我就要哭了。”我想,孩子们已经走进了老人和海鸥的情感世界,他们在研读课文的过程中,已经被老人与海鸥的故事深深打动了。也许我们不可能通过一节课完全改变孩子们的心里情感世界,但是,能够做得一课一得,也就足够了。

《老人与海鸥》教学设计 篇五

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以较快的速度阅读课文、把握课文主要内容的能力。

2、抓住重点语句,体会老人与海鸥之间如亲人般的感情。

3、学习作者把老人与海鸥之间的这种真挚感情具体化、真实化的写作方法。

教学重难点:体会老人与海鸥亲人般的感情。

教学时间:两课时

第一课时:(略)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板书课题。

1、多媒体播放歌曲《一个真实的故事》。

2、教师谈话:这是一首非常感人的歌曲。这首歌是根据生活中的一个真实的故事创作的:一个女孩为了救一只受伤的丹顶鹤,滑进了沼泽地,就再也没有上来。而那只被她救起的丹顶鹤,也因为再也见不到那个女孩,最终也抑郁而死。其实,和人一样,动物也有自己的爱憎、自己的智慧、自己的情怀。今天,老师将和大家一起继续学习《老人与海鸥》这篇课文,相信,在这个故事里,我们的心灵会再一次受到震撼。

3、板书课题:老人与海鸥

二、抓住重点语句,体会老人与海鸥亲人般的感情。

(一)激发情感,提出问题。

1、导语:上节课我们初步了解了课文内容,老师想问问大家,读了这篇文章以后,课文中的哪一幅画面让你最受感动?

2、学生交流,用自己的话说。

3、小结并过渡:是啊,海鸥在遗像边的那些举动真是太令人惊讶了,太令人意想不到了。为什么会发生这些令人意想不到的事情呢?请同学们带着这个问题浏览课文的1~13自然段。

(二)研读,感悟老人对海鸥的爱。

1、学生浏览1~13自然段,整体感知海鸥与老人像亲人一样。(板书:像亲人)

2、研读1~13自然段。

⑴导语:老人不是一般的爱海鸥,而是像对待亲人一样的爱海鸥,那么,从文中的哪些语句你可以感受到老人对海鸥那份亲人般的爱呢?请同学们再次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1~13自然段,边读边画出让你感受最深的语句,想一想,这句话为什么让你深受感动?

⑵学生自主阅读,圈画、批注。

师提示学法:这种亲人般的爱,都是通过一个个细节表现出来的,所以我们要用发现的眼光,在课文中去寻找那一个个充满爱的细节,一句话、一个动作、一个眼神,流露出来的就是那亲人般的爱。

⑶交流

师:同学们读书非常投入,非常专心,这是很好的阅读习惯。从文中的哪些语句中你体会到了老人对海鸥亲人般的爱?先读一读你所找到的语句,然后谈谈你读了这一段后的感受和体会,其他同学如果对同一段话有不同理解,可以补充。

重点语段的引导。(教师随学生的交流随机引导)

《老人与海鸥》教学设计 篇六

教学要求

1、知识与技能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 学习8个生字。正确读写并理解“塑料、饼干、节奏、乐谱、吉祥、企盼、急速、抑扬顿挫、相依相随”等词语。

(3)抓住课文的重点词句,体会句子的意思。

(4)揣摩作者是如何把老人与海鸥之间的感情写具体的。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拼读、练习、组词等达到章握本课生字与新词。

(2)通过多读、有感情朗读,达到理解本课的目的。

(3)通过体会重点词句的意思, 揣摩作者是如何把老人与海鸥之间的感情写具体的。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本课教学,引导学生体会老人与海鸥之间深厚的感情,教育学生热爱大自然,爱护动物的思想感情。

重、难点

1、练习以较快的速度阅读课文,抓住描写老人神态、动作和语言以及描写海鸥动作的重点语句。

2、体会蕴含老人与海鸥的深厚感情,并揣摩作者是如何把老人与海鸥之间的感情写具体的。

课时划分

两课时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教学目的

1、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2、理解文章脉络,给课文划分结构段。

3、初步感知课文内容,学习作者的观察方法和表达手法。

教具准备

歌曲《丹顶鹤的故事》的录音。

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

先请同学们听一段音乐,放录音《丹顶鹤的故事》。

走过那条小河

你可曾听说

有一位女孩

她曾经来过

......

这首歌好听吗?这是上个世纪九十年代的一首流行歌曲。歌中讲述了一个真实感人的故事:有一个女孩,她从小爱养丹顶鹤。在她大学毕业以后,她仍回到她养鹤的地方。可是有一天,她为了救一只丹顶鹤,她滑进了沼泽地......这位丹顶鹤女孩叫徐秀娟,是我国首位环保烈士。

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一位普通老人与环保的故事。故事发生在云南昆明翠湖边,名字叫《老人与海鸥》。生齐读课题,师板书课题。课文讲了一个感人的故事,十多年前,老人吴庆恒在湖畔偶遇一群北方飞到昆明越冬的红嘴鸥,从此,老人与海鸥结下了不解之缘。

2、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1)生自由读课文,标出自己有疑问的地方。

2)生提出质疑,老师适时板书一些有价值的问题。

3)生通读课文,看看在预习的基础上还有哪些字词没弄懂的。

4)理解“褪色、嘬、抑扬顿挫、歇落、滇池、守灵、漩涡”等词语的意思。

5)集体交流:小组内未解决的问题体提出来,大家帮忙解决。

6)思考: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可引导学生把课文分作两部分:

(《老人与海》讲的是一位普通的老人和海鸥之间建立起来的深厚情谊。)

第一段(第1—13自然段):通过老人喂海鸥、呼唤海鸥的名字、与海鸥亲切地说话等事例表现了老人对海鸥无私的爱。

第二段(第14—19段)老人死后,海鸥在老人遗像前翻飞、盘旋、肃立、鸣叫等悲壮画面,展示了老人对海鸥的那份令人震憾的情。

3、 再读课文,质疑

1) 学生用比较快的速度阅读课文,思考:课文中哪些地方,你特别感动?或哪些地方你有疑问,在文中标示出来。

2) 小组交流。

(1) 老人为什么会这样做呢?

(2) 当老人死后,海鸥为什么会有那样的举动?

。.。.。.

4、 小结

1) 我们体会到了老人对海鸥的照顾是无微不至的,海鸥也与他结下了深厚的感情。

2) 学到这儿,你有什么想说的?(引导学生大胆发表自己的意见) 5、 作业布置

1) 书写生字、新词。

2)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教学目的

1、 学习课文内容,体会老人与海鸥之间的深厚情谊。

2、 抓住课文的重点词句,体会句子的意思,并揣摩作者是如何把老人与海鸥之间的感情写具体的。

3、 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教学过程

1、 复习,导入新课

2、 读思结合,学习1至13自然段

过渡:这节课,让我们走进老人与海鸥的世界,去感动物与人的真情。

1) 从哪些地方你能体会到老人与海鸥的深厚感情,勾画出相关的语句,进行批注。

2) 集体交流:抓住重点段落进行理解。

(1)“老人把饼干丁很小心放在湖边的围栏上,退开一步,嘬起嘴向鸥群呼唤。 便有一群海鸥应声而来,几下扫得干干净净。老人顺着栏杆边走边放,海鸥依他的节奏起起落落,排成一片翻飞的白色,飞成一篇有声有色的乐谱。”

(老人的动作是那么娴熟,与海鸥之间的配合是那么默契、和谐。抓住“扫”字,说作者把鸥群吃食的样子写得生动传神。海鸥飞翔的美丽,使人感受到人与动物和谐相处的动人情景。)

(2)“在海鸥的鸣叫声里,老人抑扬顿挫地唱着什么。侧耳细听,原来是亲昵得变了调的地方话——“独脚”“灰头”“红嘴”“老沙”“公主”。.。.。.

(多么朴实的名字!然而透过这一个个朴实的名字,我们看到的是老人对海鸥的亲昵,对海鸥的爱。老人亲昵而自然地呼唤着一只只海鸥,就像呼唤着自己的儿女。也许老人并不会唱歌,可一声声对海鸥的呼唤,不就是一首首动听的歌曲吗?)

(3)“他背已经驼了,穿一身褪色的过时布衣,背一个褪色的蓝布包,连装鸟食的大塑料袋也用得褪了色。朋友告诉我,这位老人每天步行二十余里,从城郊赶到翠湖,只为了给海鸥送餐,根海鸥相伴。”

从老人的外表描写,你能感受什么?

(勤俭的老人,却无私地对海鸥的付出,这是源于对海鸥的爱。这是一个十分简朴的老人,可就是这样一个勤俭的老人,却用自己不多的退休工资给海鸥买食物,天天步行二十余里去喂海鸥。是什么给了老人这么大的动力?无疑,是老人对海鸥那种无私的爱。这里用不多的文字,向读者呈现了一个爱海鸥的老人形象。)

(4)指名朗读1—13自然段,读出自己的体会和感受。指导朗读,感受老人对海鸥的爱。

3学习第二部分

1)读第14—19自然段,思考:安放老人遗像的地方发生了什么意想不到的事情?结合课文内容,跟同学讨论: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事情?

2)自主学习后汇报一下“意想不到的事情”是什么事?

(海鸥围着老人的遗像翻飞盘旋,连声鸣叫,轮流飞到老人遗像前的空中,海鸥纷纷落地,在老人遗像前站成两行,肃立不动,我们收遗像时,像炸了营似的扑过来)

3)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事情?

(因为海鸥和人一样,也是有感情的,而且很丰富,他们和老人建立了深厚的感情,他们失去了一位好朋友,感到伤心、难过。)

4)再读课文,在书的空白地方写出自己的体会和感受,然后在小组内进行交流,最后在全班交流。

(1)“鸥急速扇动翅膀,轮流飞到老人遗像前的空中,像是来瞻仰遗容的亲属。”

(抓“瞻仰”一词体会海鸥对老人的敬仰、尊敬及把老人当作亲人。)

(2)“过了一会儿,海鸥纷纷落地,竟在老人遗像前后站成了两行。它们肃立不动,像是为老人守灵的白衣天使。”

海鸥也像人一样,它们有着人一样的感情。急速翻飞后,海鸥们“纷纷落地”,“在老人的遗像前后站成了两行”,它们是那么的严肃和安静,也许它们知道老人再也不会来了,于是它们默默地“肃立”,好像在i为老人守灵。这样的场面们,相信无论谁都会为之动容。

(3)“海鸥们像炸了营似的。”

(为何用“扑”而不用“飞”?引导学生想像海鸥大声鸣叫似乎在说些什么?从“白色旋涡”体会海鸥对老人的不舍、悲痛,对老人的一片深情。)

(4)“它们大声鸣叫着,翅膀扑得那样近,我们好不容易才从这片飞动的白色漩涡中脱出身来。”

当老人的遗像被我们收起时,海鸥们的举动又是那么地让人吃惊,所有的海鸥都大声鸣叫着朝遗像扑过来,飞动的翅膀形成了一个白色的漩涡,使我们几乎无法脱身。海鸥们是那么舍不得离开老人,它们在用自己特殊的方式表达对老人的留恋。

(2) 指导学生反复朗读,体会海鸥对老人的感情。

3、 总结全文,拓展延伸

1) 学到这里,你有什么感受?用一、两句话写一写。

2) 交流收集海鸥老人吴庆恒的资料。

3) 你身边有没有热爱动物、热爱大自然的人。

4、 布置作业

1) 背诵课文中你最感动的部分。

2) 写一写你和动物之间的故事。

教学反思

动物是我们亲密的朋友,它们和我们一起组成了丰富、美丽、和谐的世界。《老人与海》一文选自人教版六年级上册第七组的第一篇课文。这组文章讲述了发生在人与动物、动物与动物之间的感人故事,展示了动物丰富的情感世界,会让我们的心灵受到一次次的震撼。《老人与海鸥》就是这样的一篇课文,讲述了昆明一位叫吴庆恒的老人十几年如一日,如亲人般地照顾、喂养翠湖边的海鸥。当老人去世后,海鸥自发为老人守灵,不忍离开自己的亲人。根据文章的特点和六年级学生的感知水平,我定下了这样的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 学习8个生字。正确读写并理解“塑料、饼干、节奏、乐谱、吉祥、企盼、急速、抑扬顿挫、相依相随”等词语。

3、抓住课文的重点词句,体会句子的意思。

4、揣摩作者是如何把老人与海鸥之间的感情写具体的。

5、通过体会重点词句的意思, 揣摩作者是如何把老人与海鸥之间的感情写具体的。

而本课的重难点是如何引导学生感受到老人与海鸥之间亲人般的深厚感情。为突破这一教学重难点,我从以下几方面设计引导:

1、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一接触到这个文本,我脑海中马上浮现出丹顶鹤姑娘的故事。因为那个故事 深地感动了我,那一首《丹顶鹤的故事》曾深深地震撼了我。所以,我以这首歌曲开篇,是为了创设一个美好的情境,让学生沉浸在人与动物美好的感情之中,为教授本文作好铺垫。

2、中心句贯穿全文,反复出现

在学生阅读全文后,教师立刻请学生找出文中描写老人与海鸥之间关系的一句话,也就是文章的第13节:“十多年了,一到冬天,老人每天必来,和海鸥就像亲人一样”,从1-13节中找出体现老人与海鸥这种亲人般关系的语句。这样,整篇文章的线索就很清晰了。另外,教师在小结处以及提到老人部分的时候也适时出现该中心名,随着阅读感受的不断增加,对该句的朗读处理自然也一次好于一次。

教学过程中,学生在寻找中心句时并没有一下子找到,现在想来,可能是教师太过心急,给学生思考的时间太少,毕竟文本还是比较长的,或者教师可以改变一下提问方式:课文的哪一小节写清了老人与海鸥的关系?这样指向性就更明确了。

落实到具体的语言文字去感受这亲人般的深情

课文的1-13节,字里行间洋溢着老人对海鸥那份浓浓的爱,深深的牵挂。我把这些内容分成四大块,也就是课件上出现的四段话,这四段的教学基本以学生感悟、朗读为主。个人觉得处理得较有特色的第3小节的教学,引导学生找出描写老人与海鸥动作的字词。并采用师生对读,男女生对读的方式感受到老人与海鸥之间的默契、和谐。在教学10—13节的时候,教师给学生的思考时间太少,在几个学生谈到点的时候,并没有再让学生深入品读下去,如老人企盼能和海鸥去滇池一处就挖掘得不够。

最新范文

鹿和狼的故事优秀教学设计优秀8篇08-29

《飞向太空的航程》教学设计(优秀3篇)08-29

童年的水墨画教学设计【精选2篇】08-29

生物教学设计【8篇】08-29

教师职业能力大赛教学设计优秀3篇08-29

古诗《题西林壁》的教学设计【精选3篇08-29

《走遍天下书为侣》教学设计(优秀5篇)08-29

小学音乐课《雪花》教学设计优秀7篇08-29

数学教学设计优秀9篇08-29

5的乘法口诀:教学设计【优秀7篇】08-29

78 159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