夹竹桃教学设计 《夹竹桃》优秀教学设计优秀12篇

2024-04-11 21:29:38

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一个系统化规划教学系统的过程。那要怎么写好教学设计呢?本页是编辑老李给家人们找到的12篇《夹竹桃》优秀教学设计,欢迎阅读,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夹竹桃》教学设计 篇一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作者为什么喜爱夹竹桃。

3、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体会作者对夹竹桃的喜爱之情。

教学重点:

在自读自悟中,感受夹竹桃的“韧性可贵”和“花影迷离”,品味课文的语言特色。

教具准备:

重点句子的幻灯片。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有这样一种花,它的花如桃,叶如竹,因此,人们送给它这样一个富有诗意的名字,这就是夹竹桃。(齐读课题:夹竹桃)

二、学习课文第四段。

1、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还记得季羡林老先生这样说过(出示媒体):

“夹竹桃不是名贵的花,也不是最美丽的花,但是对我说来,它却是最值得留恋,最值得回忆的花。”

2、为什么夹竹桃对季先生来说是最值得留恋,最值得回忆的花呢?文中有一句话简练地告诉了我们,请同学们快速地浏览课文,把它找出来。

学生交流。(媒体出示:“这样的韧性,又能引起我许多的幻想,我爱上了夹竹桃。”)

季先生爱上夹竹桃的原因有哪两个呢?

学生交流。(教师板书:韧性引起幻想)

对,正是这两个原因,作者爱上了夹竹桃,我们再来读一遍。

3、夹竹桃的韧性体现在哪里呢?请同学们再找一找,看看哪一小节进行了介绍。(第四小节)

课文第四小节作者是这样说的:(出示:“这一点韧性,同院子里那些花比起来,不是显得非常可贵吗?”)

“这一点韧性”指的是什么呢?请同学们读第四小节,找一找能够体现夹竹桃韧性的句子,找出重点词语,圈圈划划,谈谈自己的体会。

4、学生交流,谈体会。

5、因此,作者饱含深情地反问自己。齐读上面那段话。(出示:“这一点韧性,同院子里的那些花比起来,不是显得非常可贵吗?”)

三、学习第三段。

1、院子里的那些花是指哪些花呢?请同学们读课文第三段找一找。

学生交流(迎春花、桃花、杏花、海棠……)

2、这么多的花,可以用文中的哪个词语来形容呢?请同学们快速读课文,把它找出来。学生交流(应有尽有)

3、什么叫“应有尽有”?短短一百多个字,却写到了14种花。

4、引读:(出示图片)

①每年春天,在和煦的春风里,瞧,花开了____

②到了夏天,在盛夏的暴雨里,又有花开了____

③一到秋天,在深秋的清冷里,还有花迎风吐艳____

5、季先生院子里的花可真多呀!应有尽有。季先生小院的花不仅多,还很美呢!请同学们读读课文,找一找描写花美的词语。

学生交流。(出示:花团锦簇、五彩缤纷、美不胜收、万紫千红)

学生齐读。

小院里的花真多真美呀!读到这些词语,你还想到哪些词语或诗句呢?

媒体出示:师领学生读诗

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6、同学们,第三段写了这么多的花,这么美的句子,想不想来读一读呢?

学生齐读。

7、小院里的花这么多,这么美,看得我们都眼花缭乱了,但是这些千娇百媚的花和夹竹桃比起来,作者却更喜欢夹竹桃,为什么呢?

学生交流。

8、是啊,从春天一直到秋天,夹竹桃目睹了百花争艳的繁华,又看到了百花凋零的无奈,他们不张扬,不抢眼,而生命之歌却是那样嘹亮,多么可贵的韧性啊!让我们再来读一读这句话,向夹竹桃致敬!

媒体出示:这一点韧性,同院子里的那些花比起来,不是显得非常可贵吗?

五、学习第五段。

1、作者喜爱夹竹桃,不仅是因为它那可贵的韧性,还因为它能引起作者的许多幻想。夹竹桃能引起作者的哪些幻想呢?请同学们闭上眼睛,听老师朗读,听的时候,用心感受,你的眼前出现的画面中,你印象最深的是哪一幅?

教师范读。

学生交流。

2、寻常的花影竟能让作者联想到地图上的大洲、大海,池塘中的荇藻,风翻的墨竹,为什么作者能够幻想它是什么,它就是什么呢?请同学们读读第五段,找一找。

学生交流。

是啊!正因为叶影参差,花影迷离,作者想它是什么,它就是什么。月光下的夹竹桃你觉得还会像些什么呢?请你仿照文中的句式,也来插上想象的翅膀,写一段话。

出示:我幻想它是……,它居然就是……

我幻想它是……,我眼前……

我幻想它是……,我就真看到……

3、学生交流。

教师评价。

六、总结

既不名贵,又非最艳丽,却成了最令人留恋,最值得回忆的花,这就是夹竹桃,让我们记住它奇妙有趣的花朵,记住它可贵的韧性,记住它带给我们的美好幻想,下面,让我们再一起来读读这一句话。(媒体出示:“这样的韧性,又能这样引起我许多的幻想,我爱上了夹竹桃。”)

七、课外延伸

其实,不仅季先生喜欢夹竹桃,古时候,也有不少文人墨客喜欢夹竹桃,还写诗赞美过她呢!下面,老师把这首诗送给大家、

出示:夹竹桃

花似红桃春犹在,

质如碧玉色常新。

不负声名桃共竹,

全凭颜色白兼红。

八、作业

1、背诵课文。

2、仿照课文第五段的写法,写一段幻想(如天上的云,树的影子,手映在墙上的影子等等)

《夹竹桃》教学设计 篇二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凭借文本感受夹竹桃的韧性,体会作者喜爱夹竹桃的原因。

教学过程:

一、交流导入

1、有一种植物,它既不高贵的,也不是最美丽的,它却有一个诗意的名字——夹竹桃。

2、见过夹竹桃吗?(见过夹竹桃的同学一般来说较少)

(出示图)

3、那位同学,借助课前的预习来为我们简单介绍一下夹竹桃?(指名简单介绍)

师总结:夹竹桃是一种常绿灌木,叶片像竹,花像桃,所以人们给他起了一个很有诗意的名字——夹竹桃。

4、同学们,夹竹桃是一种极其普通的植物,但在“学界泰斗”季羡林先生的笔下,却有着别样的一番情趣。今天我们就跟随着季老先生一起走进他心中的夹竹桃。(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季先生笔下的夹竹桃是怎样的呢?请同学们把课文打开,默读课文。将你看到的夹竹桃用笔画下来。(生默读圈画。)

2、交流。(板书:美妙、有趣

一声不响,迎风吐艳

花影迷离)

3、出示词语,我们一起再来读读这些词。(指名读词。)

三、感受色美

1、在作者的眼中,夹竹桃是奇妙的。同学们,文章哪一节写出了夹竹桃的奇妙?

2、出示第二节,读了这一段,你的脑海中仿佛看到了怎样的画面?

3、这画面给你怎么样的感觉?

4、这么奇妙、有趣的景象真让人喜爱,谁用你的朗读将这美妙的画面表现出来?(指名、齐读。)

四、细品“韧性”

同学们,夹竹桃的妙处还不止于此,让我们走进一墙之隔的大门内,欣赏那一声不响、迎风吐艳的夹竹桃。请同学们翻到课文第四节,用你喜欢的方式去感受夹竹桃的与众不同。(可以读一读、圈画圈画、做做批注、也可以同桌小声交流)

生自读感悟

【一品韧性】

1、好!同学们,我们交流一下。哪些地方你感受最深?

A『一朵花败了,又开出一朵,一嘟噜花黄了,又长出一嘟噜。』

一声不响:夹竹桃就是那样地默默无闻。

又开出一朵,又长出一嘟噜:默默无闻的夹竹桃一年三季没有衰败的时候,总是连续不断地竞相开放着。

B『在和煦的春风里,在盛夏的暴雨里,在深秋的清冷里,看不出有什么特别茂盛的时候,也看不出有什么特别衰败的时候,无日不迎风吐艳。』

谈谈你的感受

无日不:每日这是一个双重否定。

既然每天就是“无日不”那我们干脆就把“无日不”换成“每日”,你们觉得好吗?

无日不,更强烈地表达了作者的情感。谁来将这强烈的语气读出来。(指名)

同学们,(点红:在和煦的春风里,在盛夏的暴雨里,在深秋的清冷里)不同的季节,不同的气候,不管怎样的环境,夹竹桃始终如一。

同学们,我们的身边有哪些像夹竹桃一样始终如一、坚持不懈的人或物?请你仿照课文用“无日不”说句话。

C『从春天一直到秋天,从迎春花一直到玉簪花和菊花,无不奉陪。』

一直、一直、无不:开花时间长。(板书:常开不败)

同学们,从春天一直到秋天,陪伴夹竹桃开放的都有哪些花?我们一起来读读课文的第三节。(出示)

老师想请三个女生分季节读。(指名)其他同学边听边想,通过她们地朗读,你仿佛看到了什么样的场景?

看到了许多的花,有多少种花?(很多)多到了什么程度?文中有个词语叫——应有尽有。

花很美。

3、多美的庭院,让我们美美地把这一段读一读。(指名)

4、同学们,作者写庭院中这么多美丽的花,他的目的是什么?(衬托)

我们一起来读读第四节

同学们,读到这儿,你觉得夹竹桃的韧性体现在什么地方?

总结:同学们,尽管庭院中的花一年三季花开花落,万紫千红,然而一墙之隔的大门内,夹竹桃却在那里一声不响,无日不迎风吐艳,一年三季,常开不败。多么有韧性的花。(板书:韧性)难怪作者那样喜欢它

如此有韧性,难怪作者那么喜欢它(出示:『夹竹桃不是名贵的花,也不是最美丽的花,但是对我说来,它却是最值得留恋最值得回忆的花。』)

【二品韧性】

1、同学们,其实季羡林先生如此喜爱夹竹桃的韧性还有另外的一个原因,下面就让我们进一步去了解一下季羡林先生。同学们课前也一定搜集了许多关于季羡林先生的资料,哪位同学来交流交流。(指名交流)

2、是介绍季羡林人生的艰苦历程。

3、同学们,正是这夹竹桃般坚忍的品质支撑着季羡林老人一步步地走向成功。从这平凡的夹竹桃身上,季先生仿佛看到了他自己的影子。

4、让我们再来读读这段话——【然而,在一墙之隔的大门内,夹竹桃却在那里悄悄地一声不响,一朵花败了,又开出一朵,一嘟噜花黄了,又长出一嘟噜。在和煦的春风里,在盛夏的暴雨里,在深秋的清冷里,看不出有什么特别茂盛的时候,也看不出有什么特别衰败的时候,无日不迎风吐艳。从春天一直到秋天,从迎春花一直到玉簪花和菊花,无不奉陪。这一点韧性,同院子里那些花比起来,不是显得非常可贵吗?】

5、想到自己坎坷的经历,看着这坚韧的夹竹桃,季羡林先生的喜爱之情油然而生——读:『夹竹桃不是名贵的花,也不是最美丽的花,但是对我说来,它却是最值得留恋最值得回忆的花。』

【三品“韧性”】

1.同学们,此时此刻,对于“韧性”这个词,你的心中一定有你自己的理解了,请你用一个词,一句话或一首诗,将你心中的“韧性”表达出来好吗?

2.交流。

五、总结

同学们,夹竹桃美妙之处还不止于此。月光下的夹竹桃又是怎样的呢?我们下节课继续交流。

六、作业

背诵课文第四节。

备课资料

《夹竹桃》教案设计 篇三

一、教学片段:

片段一:

师:这篇课文在遣词造句上与你们学过的其它课文相比,有什么特点?

生:四字短语多。

师:我们来读读找找,把它划下来,看看一共有多少?

生:勾画,找出本课的14个四字短语。

师:你们喜不喜欢这样的语言?为什么?

生:喜欢。(但说不出为什么)

师:这样,我们来读读这些短语,怎么样?

生:好。齐读。

师:读过之后,感觉如何?

生1:读起来很有节奏感。

生2:每个词的字数都相等,所以读起来很流畅。

生3:读起来感觉很舒服。

师:除了你们说到的好处,四字短语还有没有什么让你叫好的地方?请大家再好好读读你勾画出来的四字短语。

生:仔细看书,自由读四字短语。

大约两分钟后没人举手。

师:大家可能心里有想法,但不知道从何说起,是吗?

生:点头。

师:那好,我们一起来看“满院生辉”这个词,好吗?“满院生辉”什么意思?我们平常怎么说?

生1:“满院生辉”,就是“整个院子都增添了光彩。”

师:对,这就叫把词语译成了散文句式。把你译出的散文句式带进课文读读。

生1:读“到了夏天,更是整个院子都增添了光彩。”

师:感觉如何?

生1:太罗嗦。读起来没有四字短语那么简练。

生2:听上去让本来不复杂的内容变得复杂了。

生3:听上去没有美感了。

师:你再按照原文读读这个句子。

生:自由读原文里的句子。

师:感觉怎么样?

生1:我觉得使用四字短语的句子读起来琅琅上口、铿锵有力,如果使用它的散文句式,读起来感觉有点拖沓。

生2:我觉得不使用四字短语的句子给人一种复杂、零乱的感觉。而使用了四字短语的句子给人的感觉是既把要说的内容说清楚了,又很简洁。

师:通过对比着读,大家有了一定的语感,感受到了四字短语的声韵美。你能不能用我们刚才的方法再去体会体会本课中其他四字短语的精当呢?

生:自由读课文,品味四字短语。

生1:“叶影参差,花影迷离”,就是“树叶投下的影子参差错落,花朵投下的影子则浓淡不同,变幻不定”……

虽然都表达了同样的意思,但两相比较,一个简洁,一个罗嗦;一个看上去整齐对仗,一个看上去杂乱无章。

生2:一个读起来有节奏感,,一个读起来拖沓。

生3:老师,我有和他们不一样的感受,请大家看“一年四季,花开花落,万紫千红。”这句,这句中连用了三个四字短语,看上去句子很整齐,而且“花开花落”和“万紫千红”这两个词语还很对称。

师:很好,整齐、对称就是句子的结构美。你在用心读书。

生:举例谈感受。

师:是的,正如你们所说的四字短语不仅具有整齐、对称这样的结构美,还具有读起来有铿锵有力,听起来和谐,有节奏感的声韵美。这是四字短语给我们带来的美的享受,是汉语言独特的魅力所在。那么这些四字短语的精当是不是只局限在外在的结构上呢?我们就以刚才这位同学提到的“一年四季,花开花落,万紫千红。”为例,大家读读这句话,看看这三个四字短语说了什么内容?

生:自由读这三个四字短语。

生1:这三个四字短语是说作者家院子里的花非常多。

生2:这三个四字短语正和第三自然段开头提到的“虽然没有什么非常名贵的花,但是常见的花却是应有尽有。”相呼应。特别是解释了“应有尽有”这个词。

生3:这三个四字短语也说明了作者家院子里的花非常漂亮。

师:那么既然文章是以夹竹桃为重点,干嘛还要写其他花的种类多,颜色艳呢?

生4:其实正是因为其他花的美,才更显出夹竹桃可贵的韧性。一年四季里,各种花交替开放,所以说是花开花落,而夹竹桃却是“从春天一直到秋天,从迎春花一直到玉簪花和菊花,无不奉陪。”可见夹竹桃的韧性非一般花所能比拟。

师:理解得很好,四字短语不仅给我们外在的美,还帮助我们理解了文章的内容,感受到了文章的内涵,其实你们在学习“一年四季,花开花落,万紫千红。”的同时,也理解了“无不奉陪”这个词。

片段二:

师:刚才我们赏析了这篇文章的四字短语,感受到了它的结构美、声韵美,理解了它们的内涵,现在我们来看看句子。

出示:“一朵花败了,又开出一朵,一嘟噜花黄了,又长出一嘟噜。”(打出顺排的字幕)

师:从内容来看,这句话写了些什么?

生1:写了夹竹桃花有韧性——不断地开

师:如果是你,你会怎么写它的韧性?

生1:我会这样写:“夹竹桃花不断地开啊开。”

生2:我会这样写:“夹竹桃花开得不间断。”

生3:我会这样写:“夹竹桃以它特有得韧性,开了一朵又一朵。”

师:我们来读读作者的话。

生:齐读。

师:对比一下,感受感受。

生:再读句子,体会。

生1:它形象,不是只说,而是具体讲花开的样子(重复原文)。

生2:作者先讲一朵花,再讲了一嘟噜花。

师:对这是先讲个体,再讲群体。

生3:老师,我觉得这个 “一嘟噜”,写得也挺有意思的。“一嘟噜”是我们平时的说法,用在这儿,让我们感觉很亲切。

师:大家谈得很好,其实在这儿还用到一种修辞手法,对排出示

“一朵花败了,又开出一朵,

一嘟噜花黄了,又长出一嘟噜。”

生:用了对偶。

师:读读看。

生:自由朗读句子。

师:比较范读,做手势,这就叫声音的回环美(举音乐为例)。我们从句话中体会到什么?

生:夹竹桃始终如一,每天开放;它的花期之长,没有哪一种季节性的花朵可以与之相比,所以说夹竹桃的“这一点韧性”显得非常可贵。

师:你们在课文种找找,看看还有没有什么句子值得你赏析的。

生:读课文,勾画出自己喜欢的句字。并作交流。

……

师:今天这节课,我们通过品读四字短语、句子,又一次深刻地感受了祖国语言文字的优美。由于时间关系,我们只讨论了部分内容,回去请同学们进一步思考领会我们已赏析的内容,同时将未讲出的也找出来,写写你的想法。

二、案例分析

本教案设计的课是一堂赏析课,顾名思义,赏析课就是欣赏分析课文的语言文字,这点针对当前非语文化、泛化语文的倾向而来的。正如《课标》提出的:“语文教学要注重语言的感悟、积累和运用,注重基本技能的训练,给学生打下扎实的语文基础”。又如周一贯所说,语文学科的本质特征就是“学语学文”。亦如张庆说:“在语文教学中,只有触摸语言,才能加强对文本的理解与感悟……从而使人文性突显出来。”还像杨再隋先生说:“语文学科是基础工具性学科。”

要真正上出语文学科的本色,语文课不能脱离语言文字,就不能不强调语言文字,那么怎样紧扣语言文字,怎样强调语言文字,那就要像周一贯先生所说,在阅读教学中,不仅要搞清课文说了什么,更要搞清课文是怎么说的,课文为什么这样说。这就是“触摸语言文字”。

赏析课上我带领学生在搞清课文说了什么的基础上,搞清课文为什么这样说,而不那样说,这样说有什么好处。从中感悟汉语言文字在准确表情达意的基础上,如何有创造了词语句式的结构美(整齐、对仗等),声韵美(抑扬顿挫,音韵回环,节奏感强等)。

就本课而言,我抓住了课文四字短语特多的特点,让学生找出来,为了理解课文表达准确、精练、而又结构整齐,读起来琅琅上口的特点,我让学生直接去读它,悟它,还让学生学会将它译成散文句式,对比着读,从而让他们通过自己的语感来体会到这种语言形式的妙处。同时,从文本的字里行间去揣摩作者对夹竹桃的韧性的赞美这一显得非常可贵的未尽之言、未了之情。同样,我又在课文中选取了几个特别优美的句子来让学生赏析,使他们从中悟到整齐对仗的句式与一般散文句式在效果上的不同,使他们悟到语言文字的形式结构美和声韵回环美。在这个过程中,由于学生经历了真实的学习过程,他们通过触摸语言,加深了对季羡林先生所要表达的夹竹桃的形象美与精神美的理解与感悟,受到了情感的熏陶,获得了思想的启迪,享受到了审美的乐趣——亦即使人文性突显出来。而学生通过触摸语言,这种人文的东西,也都具体化了,它的教育方式也不再是灌输注入,而是一种自然的熏陶感染了。可见语言文字的赏析课并不是单纯的工具性教育,而是把工具性和人文性自然地结合起来。

新课程标准强调:阅读是学生的个体化行为,不应以教师预设的教学目标、教学指向来替代学生自己的学习目标、自己的理解和体验。所以,教学内容应能吸纳学生的经验,考虑学生的兴趣、爱好、求知欲、探究欲,教师不应把整个教学过程看成是既定教案的一板一眼的演绎,而应根据学生的反应及时调整既定的教案,教学内容应有“适量”的不确定性、异常性和模糊性。

以上教例就体现了这一新的理念。课堂上学生在初读课文的基础上,对课文的总起段(第一自然段)和总结段(第六自然段)作质疑性阅读,自己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①“这样的韧性”——是指怎样的韧性呢?②“夹竹桃不是名贵的花,也不是最美丽的花”,但为什么是作者最留恋的花?③为什么夹竹桃能引起“我”许多的幻想?有哪些幻想呢?④“我”为什么爱夹竹桃?“我”爱夹竹桃的什么呢?这些问题真正是学生深入学习课文前的疑惑,就是课堂上新生成的学生自己的学习目标,从而也就是这堂课的教学目标。然后放手让学生自行读书,针对课文的重点段(第二、四、五自然段)进行自我研读、合作探究,共同解决问题。这样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认准自定的目标,用自己的学习方式,或独立地去思考和感悟,或合作探究和讨论,最终得到自己的体验和理解,这样更能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夹竹桃》教学设计 篇四

教学目标:

1.借助具体的语言文字,品味夹竹桃的韧性以及带给我的幻想,在品析之间指导有感情的朗读和背诵。(写什么)

2.关注作者的谋篇布局,言语表达,领悟作者是怎么写夹竹桃的韧性和带给我的幻想的。(怎么写)

3.由花及人,在学生自主阅读中,培养其阅读力以及审美情趣。(为什么写)

教学过程:

一、引导谈话,揭示课题。

同学们,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来学习季羡林先生给我们带来的一篇优美散文《夹竹桃》。(板书:夹(jiā)竹桃)请注意这里的夹读第一声,让我们齐读课题。

二、浏览课文,初知大意

1.昨天,我们初读了课文,现在请同学们浏览一遍课文,找出文中直接写夹竹桃的自然段,在开头画上三角符号。然后读读这些自然段,请同学们自个儿先去感受感受。

2.学生自读课文,教师巡视。

3.读好了吗?文中哪几个小节是直接写夹竹桃的呢?

4.学生汇报:第2、4、5自然段。

5.接下来就让我们共同走进夹竹桃花的世界,去欣赏、品味它

三、学习第2自然段

1.让我们一起到季先生家的大门内,看看那两盆夹竹桃吧!(指名学生朗读第二自然段)

2.大家看到了那两盆夹竹桃了吗,她是什么样儿的呢?用画出直接描写花的语句,读一读想一想,夹竹桃的花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3.这是两盆什么颜色的花?(板书:花色)(生答:红色和白色的)

4.作者由这两种花色分别联想到什么呢?看课文,老师引读,请大家跟读。

5.看到这样的景象,你有什么感受呢?(板书:奇妙有趣)

你为什么觉得这样的景象奇妙有趣呢?(火与雪是不相融的,却能融洽地开在一起。)

6、你们真的觉得这景象奇妙而有趣吗?请大家试着读出这景象的奇妙有趣。

学生自由练读;

通过练读有了自己的体会吗?怎样才能把这段话读好呢?(指名说,教师标出重音)你能为大家朗读吗?

读得真不错,给人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

好,我们一起来感受一下这奇妙有趣的景象吧!(齐读)

四、学习第3、4自然段

过渡:第2自然段对夹竹桃的花已经作了细致的描写,为什么接下来在第4自然段中还要写夹竹桃的花呢?这其中必有缘由。

1、请同学们自由朗读第四段,想一想这段主要写了什么。(夹竹桃花期很长。)(板书:花期)2、请同学们再读第四自然段,同桌之间合作学习,先画出描写夹竹桃花期很长的句子,再用着重号标出反映花期长的词语,然后好好地品读品读。

3、学生合作,交流,探究,教师巡视。

4、学生汇报交流

师:刚才同学们学习得很认真,能一边读一边圈画,这真是不动笔墨不读书。那么,哪些句子写出了夹竹桃的花期长?

生(1)读第一句:(相机出示句子)

师:哪些词语反映了它的花期长?(又开出、又长出)

师:这句话不但写出了它的花期长,还写出了它的品性悄悄地一声不响,它是默默绽放,不张扬,常年不败。

师:该怎样读好这句话呢?请大家自己读。

指名读;评价。(悄悄地一声不响要读得轻柔些,而又开出、又长出要读得重些。)

齐读。

生(2)读第二句:(出示句子)

师:你是从哪些地方看出它花期长的?

生2:看不出、也看不出、无日不

师:我们一起来感受感受吧!(齐读)

(1)标出和煦的春风里、盛夏的暴雨里、深秋的清冷里,从这里的三个在里你体会到什么?(不管什么气候,夹竹桃始终是迎风吐艳。)

(2)无日不可不可以换个说法?(每天都这样)

这里为什么不用每天都这样而用无日不呢?(它的语气更加强烈,更能突出对夹竹桃的赞美之情)

应如何读呢?(指名读)

自由练读;

齐读;(大家读得很投入,我也被感动了。)

生(3)读第三句,从无不一词反映了夹竹桃的花期长。

师:无不是什么意思?(是都的意思)

这里不用都而用无不一词,大家懂了吗?(起强调的作用,不管什么季节夹竹桃都一一奉陪,突出了花期长,表达了对夹竹桃的赞美)

师:谁来读读这句话。

师:真不错,我们一起读。

5.师:夹竹桃的花期真长呀,所以在作者的心理又有什么新感受呢?

生(4)读句子;(教师相机出示句子)

这一点韧性,(板书:韧性)同院子里的哪些花?文中哪一小节写了?(生:第三小节)

同学们有没有注意第四自然段开头的词语然而,用然而过渡到夹竹桃,就说明第三自然段写了其他花。

请同学们读读第三自然段,看看写了多少花,有没有写夹竹桃?

(生答)

一百几十个字,写了十四种花,却没有一个字写夹竹桃的。那作者为什么要写这段内容呢?(对比衬托夹竹桃的花期之长。)

我们再回到刚才的句子上,不是显得非常可贵吗?,请大家换个说法。(出示陈述句)

请同学们把这两句话读一读,体会一下用哪一句好?

学生对比读。

哪一句好呢?(生答:反问句好,强调了夹竹桃韧性的可贵)(师标出不是吗?)是啊,说得真好。我们一齐来读读这个反问句。

6.让我们完整地欣赏一下第四自然段,好好地品味夹竹桃一年三季,花开不落的可贵韧性。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第四自然段。

五、设置悬念

夹竹桃的花色奇妙有趣,花期之长韧性可贵,读到这你们是不是也喜欢上了这夹竹桃?告诉大家,夹竹桃的妙处还不止于此,月光下的夹竹桃别有一番情趣,让我们下节课再接着去领略她月下的扑朔迷离的花影吧!

板书设计:

夹竹桃

花色、奇妙有趣

花期、韧性可贵

《夹竹桃》教案 篇五

《夹竹桃》

前艾中心校 束建伟

学习目标

1、自读自悟,感受夹竹桃的韧性和作者所产生的幻想。

2 、感受意境,能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3 、引导学生正确的价值取向,能喜欢夹竹桃。

学习过程

一、质疑旧知——自定目标

同学们,我国著名语言学家季羡林先生说:夹竹桃不是最名贵的花,也不是最美丽的花,但却是最值得留恋最值得回忆的花。除了作者除了留恋花色的奇妙有趣之外,他还留恋什么呢?

请同学们翻开书,找出相关的句子。

出示:这样的韧性,又能引起我许多的幻想,我爱夹竹桃。

读读这句话,你有哪些问题?

预设:什么是韧性?是怎样的韧性?有哪些幻想?

二、自读自悟——感受“韧性”

1出示:“这一点韧性,同院子里的花比起来,不是显得非常可贵吗?” 提到“韧性”你想到了哪些词语?(不屈不挠、顽强不屈、能屈能伸……)那么,夹竹桃的韧性表现在哪里呢?同学们,拿起你们的笔到书中去划一划吧!

学生自读,划相关句子

2划出来后,自己读一读,体会体会夹竹桃的韧性,老师不要你们说,要你们用朗读把夹竹桃的韧性表现出来。

a生读:然而,在一墙之隔的大门内,夹竹桃却在那里悄悄的一声不响,一朵花败了,又开出一朵,一嘟噜花黄了,又长出一嘟噜。

①你们听出夹竹桃的韧性了吗?

②能不能向大家说说你是怎样听出来的?(抓住:悄悄的,一声不响,又,又 )

③你真会听,听出了夹竹桃的韧性就是默默无闻的奉献,它不张扬,默默绽放,常年不败,正是它“柔”的一面,把你的感受读一读吧。

④你听出了夹竹桃的韧性就是生命力顽强,正是它“结实”的一面,你也用朗读来表现吧。

b生读:在和煦的春风里,在盛夏的暴雨里,在深秋的清冷里,看不出有什么特别茂盛的时候,也看不出有什么特别衰败的时候,无日不迎风吐艳。

① 你找的非常正确,可是夹竹桃的韧性表现还不够,大家来帮帮他,怎样读就能表现夹竹桃的韧性了?(抓住: 看不出,也看不出,无日不)

②“无……不”换一种说法,比较一下哪一句话好?为什么?

指名读这句话,读出夹竹桃生命力强。用“无……不”造句。

你们都体会到了吗?老师出个填空题考考大家。

夹竹桃不怕    ,不怕   ,也不怕    ,它无日不迎风吐艳,它的韧性就表现在它的     。

③ 师:它不张扬,不倦怠,多么可贵的韧性啊!一起来体会体会夹竹桃的韧性吧!

c生读:从春天一直到秋天,从迎春花一直到玉簪花和句话,无不奉陪。

① 你读的真好,能否向大家介绍一下经验。

② “无不奉陪”的意思是什么?生命力顽强,一年三季充满生机,花期长。

③ 它到底奉陪什么呢,请大家读读第三小节,用一个成语来形容作者院子里的花。那院子里的花又怎样呢?(相机理解“花团锦簇”、“美不胜收”)

④ 出示填空:春天,夹竹桃奉陪着     ,夏天,夹竹桃奉陪着     ,秋天,夹竹桃奉陪着     ,啊,夹竹桃我要赞美你,你     !

⑤ 课文第三小节一百多字,十四种花,却没有一个字写到夹竹桃,那么,能否把它省略呢?(反衬)

3同学们,夹竹桃悄悄的,一声不响,从春天一指到秋天,目睹了百划争艳的繁华美景,又亲见了百花无奈调令,它始终如一,它的坚强,它的默默无闻,它的持之以恒。它的顽强生命力让我们想到许多许多,你们想到什么呢?

4 、教师引读:在和煦的春风里……在盛夏的暴雨里……在深秋的清冷里……一年三季,虽万紫千红,却又花开花落。唯有夹竹桃,一朵花败了……

小结:不论天气变化,还是季节更替,夹竹桃依旧迎风吐艳。春天的和风里,它在烂漫的花丛中笑;夏季的暴雨里,它仍然笑意盈盈;秋天的清冷里,它送走了谢幕的花儿们,这不正体现它难能可贵的韧性吗?

齐读第四自然段。

三、想象画面——体会“幻想”

夹竹桃的韧性我们了解了,那么夹竹桃又令作者产生哪些幻想呢?

1、自主学习:(出示要求) ①月光下的夹竹桃为何能引起“我”的幻想? ②读了作者的幻想,你有什么感受?你最喜欢哪一次幻想?有感情地朗读。

2 、小组交流:

3 、汇报:月光下的夹竹桃为何能引起“我”的幻想? ①指名回答。“你站在它下面……” 叶影参差(长短、高低、大小不齐),花影迷离(模糊) ②请用朗读将我们领入情境中去。 ③教师叙述:朦胧的月色下,夹竹桃花影迷离,叶影参差,浓浓烈烈的花香毫不含糊地袭来,你顿时恍惚了,产生了许多的幻想。 ④齐读。看哪些同学已经进入了情境。

4 、读了作者的幻想,你有什么感受?你最喜欢哪一次幻想?有感情地朗读。 ①(想象丰富、意境美、用词准确、描写生动有情趣。)指名读。 ②自由练习朗读,老师为你们配上音乐。 ③可以分享读,邀请同学和你一块朗读,体会分享的快乐。 ④配乐齐读。尝试背诵,将美好的画面记在脑海里。配乐背诵。夹竹桃既不是名贵的花,也不是最美丽的花,但是作者深深地爱上了它,你爱上了它吗?同学们,你们爱上了吗?让我们对着课题大声说:“夹竹桃,我爱你!”

5 、这种由眼前景产生联想的写作方法我们常会用到,请看图,欣赏日光下的夹竹桃,展开幻想,仿照句式写话。先自己想,再分小组交流。汇报。 [ 方法引路,读与写结合,努力创设提高学生表达能力的情境。 ]闭上眼睛,听老师范读,你看了什么?

四、拓展延伸——深化情感

1、我们了解了夹竹桃的韧性,又知道了它令作者产生许多美妙的幻想,怪不得作者会爱上夹竹桃,相信你也会和作者一样爱上夹竹桃的,一起读最后小节。

2、其实,不仅季先生喜欢夹竹桃,古时候,也有人以夹竹桃写过诗,出示诗。学生读,大致了解。

3、通过今天的学习,同学们肯定也喜欢夹竹桃了,谈谈你喜欢它的什么?

板书:可贵的韧性 爱 夹竹桃 产生许多联想

《夹竹桃》教案设计 篇六

一堂朴实的语文课 ----听《夹竹桃》第二教时有感

作者:佚名    转贴自:本站原创    点击数:128

“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是新课程的最高宗旨和核心理念。现在,许多教师为了实现这一理念,在教学中恰当地运用了多媒体技术等教学手段,的确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但我听了陆老师的这节课后,对教学有了一个新的认识——多媒体听觉、视觉的刺激,调动了学生的课堂积极性,调动了学生的感观,让学生对语文课产生喜爱之情,但一堂真正的好课是能触动学生的灵魂的。

陆老师的这堂课给我的感觉就是“朴实”。没有繁花似锦的装饰,有的只是实实在在地引导学生走进文本,与文本握手。在精读训练中,老师请学生读、思、找。这一环节,培养了学生“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而且让学生边读边思,边思边悟,在理解的基础上练习朗读,在朗读的基础上加深感悟。

想象是一种体验。陆老师设计的小练习加深了学生的这一体验。小练习是:叶影参差,花影迷离,香气袭人,我幻想它是_________,它居然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学生通过自己思考、四人小组商量、集体交流,体会到了夹竹桃的妙,也体会到了作者对夹竹桃的爱。这一环节的妙就在于,让学生真正从内心深处感受到了作者的写作意图。

一堂朴实的语文课,同样能引领学生走入语文殿堂,感受语言文字的魅力。

查找本课更多资料,请在网页底端输入课题的关键字搜索!

《夹竹桃》教学设计 篇七

教材分析:

本课为苏教版第11册中的一篇美文,相对于高年段的学生来说,他们已具备一定的审美能力,并对文质兼美的文章具有一定的鉴赏能力,通过朗读理解课文内容并非难事。然而并非所有的学生都见过夹竹桃,怎样在头脑中形成夹竹桃形象,并且通过语言文字了解夹竹桃的韧性以及月光下的夹竹桃给人带来的幻想,从而更准确地感知美、表现美,则需要教师加以引导,将学生引入教学情境,真切地感受作者对夹竹桃的喜爱之情。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四、五自然段。

2、凭借具体的语言材料,懂得作者为什么爱上夹竹桃,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体会作者对夹竹桃的喜爱之情。

3、学习作者由眼前景合理展开想象的写作方法,进行小练笔。

教学重难点:

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作者对夹竹桃的喜爱之情。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出示夹竹桃图片)有这样一种花,她静静地、默默地绽放,开得泼泼洒洒,充满无限生机。虽然它在百花中并非最艳丽,更谈不上名贵,但它却算得上最令人留恋、最值得回忆的花。它就是夹竹桃。

二、自读课文:

看了这些图片,你肯定惊叹于它的美丽,去读读季羡林先生的文章,你更会深深地爱上夹竹桃。轻声读课文,圈画出令你不禁爱上夹竹桃的语句。

指名读。是什么原因令作者爱上夹竹桃的?指名读(出示第六自然段)。你有什么问题吗?(一、夹竹桃的韧性体现在哪里?二、月光下的夹竹桃给人带来哪些幻想?)让我们先来见识一下夹竹桃的韧性。

三、品读课文:

(一)韧性

1、出示:“这一点韧性,同院子里的花比起来,不是显得非常可贵吗?”

提到“韧性”你想到了哪些词语?(不屈不挠、顽强不屈、能屈能伸……)

2、(出示第四自然段)轻声朗读第四自然段,画出你认为最能体现夹竹桃韧性的句子。再读读画的句子,说说自己的心得体会。

第一句:默默绽放,常年不败,不张扬。指导朗读“一朵花败了,又开了一朵,一嘟噜花黄了,又长出一嘟噜。”

第二句:生命力顽强,一年三季充满生机,花期长。

(出示…无日不…)还可以换个说法吗?为什么说“无日不迎风吐艳”能体现韧性?应该如何读?请你指导大家读出赞美之情。齐读。板书:可贵的韧性

第三句:别的花无法与之相比。(出示…无不…)指名读,你读懂了吗?换句式说。齐读。

小结:不论天气变化,还是季节更替,夹竹桃依旧迎风吐艳。春天的和风里,它在烂漫的花丛中笑;夏季的暴雨里,它仍然笑意盈盈;秋天的清冷里,它送走了谢幕的花儿们,这不正体现它难能可贵的韧性吗?齐读第四自然段。

《夹竹桃》教学设计 篇八

教学目标:

1、学习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会用“无……不”、“无不”造句。

2、学习课文第三、四自然段,品味课文的语言,着重体会夹竹桃可贵的韧性,感悟作者喜爱夹竹桃的原因,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3、感受课文运用对比手法衬托出突出夹竹桃的韧性。

教学重点:凭借具体的语言文字,感悟夹竹桃的可贵韧性,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教学难点:抓住重点字词体会夹竹桃的韧性。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一、揭题,读题:

1、出示图片,老师给大家带来一种美丽的植物,仔细观察它的叶子、花,看哪位细心的同学能有所发现。(叶子像竹,花朵像桃)。

2、它夹杂了竹和桃这两种事物的特点,所以人们给它取了个富有诗意的名字——夹竹桃。(齐读课题)注音:jiā。很有特色的名字,再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理清条理。

1、夹竹桃不是名贵的花,也不是最美丽的花,但是对我说来,它却是最值得留恋最值得回忆的花(引读第一自然段),这是为什么呢?

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想一想作者最留恋的是什么?

2、交流板书: 花的色彩、花的韧性、能引起我许多的幻想(或花影)。

3、所以作者爱上了夹竹桃(出示最后一个自然段)。

4、男同学读开头这一自然段,女同学读结尾这一自然段。

5、这样的开头与结尾在写法上就叫(互相照应、或首尾呼应)。

如果我们写作的时候也能用上这样的方法,定能使你的习作内容更清楚,结构更完整。

三、学习课文第三、四自然段,感受夹竹桃的“韧性”。

有人爱梅,如王冕,他爱梅花贞洁自守的品格;有人爱菊,如陶渊明,他爱菊花素雅高洁的特点,而季羡林独爱夹竹桃,夹竹桃最可贵之处是什么?(韧性)

1、请同学们细读课文的第四自然段,从字里行间去体会一下夹竹桃的韧性。

2、学生自由读,批注。

3、交流。

重点语句:

(一)“然而,在一墙之隔的大门内……又长出一嘟噜。”

1、引导学生抓住“又……又……”来体会夹竹桃的韧性。

2、通过“悄悄地、一声不响”体会夹竹桃默默无闻的品格。

3、指导朗读这句话。(带着喜爱、赞美的语气)

(二)“在和煦的春风里,在盛夏的暴雨里……无日不迎风吐艳。”

1、这是一个双重否定句,改成陈述句,比较在语气上更强烈。

2、想象,夹竹桃在温暖的春天里,迎着和煦的春风开放,在盛夏的暴雨里,迎着什么开放?在深秋的清冷里又迎着什么开放?

引读。

3、它盛开的仅仅是鲜艳的花朵吗,还在向我们展示什么?

4、再读这个句子,大家应该有不同的感受。

(三)“从春天一直到秋天,……无不奉陪。”

1、这也是双重否定句,改成陈述句。

2、夹竹桃陪伴过哪些花?

3、引出第三自然段。

春天、夏天、秋天、分别陪伴过谁?

4、这么多花,美吗?从哪些词语中看出?

5、学到这儿,老师有疑问,这个自然段写了这么多花,却只字未提夹竹桃,这是为什么?

(对比、衬托出夹竹桃花开三季,顽强。)

6、反复朗读。

(四)、比较两个否双重定句的不同之处,根据材料,用上“无……不”、“无不”说话,体会语气更强烈。

(五)、这一自然段中还有一句话,也有这样的表达效果。找出第四自然段的最后一句话,指名改成陈述句,朗读出对夹竹桃可贵的韧性的赞美。

小结:同学们,学到这儿你对夹竹桃可贵的韧性有了新的认识吗?

齐读这一自然段。

四、简介季羡林生平,以“韧性”为点,人、景合一。

为什么季羡林独爱夹竹桃呢?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季先生的简介,或许能找到一些答案,静静地看,用心读,你会有哪些感受?(投影出示)

五、让这坚强而美丽的花朵永远开在我们心中,练习背诵第四自然段。

六、板书:

花色

夹竹桃                    季羡林

韧性

默默无闻   隐忍

连续不断   坚持

花开三季   顽强

引起我许多的幻想

《夹竹桃》教学设计 篇九

教学目标:

1、会用“无……不……”、“无不”造句。

2、通过具体语言材料,理解夹竹桃最值得作者留恋和回忆的原因,感悟夹竹桃花期之长的韧性可贵、

3、启发想象,理解月光下的夹竹桃叶影参差,花影迷离。

4、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1、通过具体语言材料,理解夹竹桃最值得作者留恋和回忆的原因,感悟夹竹桃花期之长的韧性可贵。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启发想象,理解月光下的夹竹桃叶影参差,花影迷离。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再次关注

板书课题:夹竹桃

师组织学生回顾课文内容,并用一个词说说自己读了这篇课文后的感受。

【设计意图:学生初学课文后,其内心往往会有一些原始的触动。我们让学生用一个词来述说内心最真实的感受,形式简洁,最大限度地尊重了文本带给学生的独特体验;同时,亦唤起学生对文本的再次关注。】

二、总览全文,引出话题

1、要求学生在总览全文的基础上,找出文中强烈表达作者对夹竹桃情感的一句话——“这样的韧性,又能这样的引起我许多的幻想,我爱上了夹竹桃”。

2、(课件出示)“这样的韧性,又能这样的引起我许多的幻想,我爱上了夹竹桃”。

指导学生读句。

3、在上述基础上构建阅读话题:用心读课文,想想课文哪些地方道出了夹竹桃的韧性和能给人许多的幻想。划出相应的句子,在最让你的内心很不平静的语句旁,写上一两句自己的感受。

【设计意图:课文末段中“这样的韧性,……”一句,形象地点明了中心,我们扣这一句构建阅读话题,一定能起到“提领而顿,百毛皆顺”的效果,引领学生透过纷繁的语言表象,悟到文本语言内在的东西】

三、抓住重点,感悟妙处

组织交流时,先给学生充分说的机会。当学生交流到相关内容的时候,适时点拨读悟。

(一)对比“万紫千红,花开花落”,感悟“花期之长,韧性可贵”。

1、学生自读第四自然段,圈划出表现夹竹桃可贵韧性的词句,对所找句子作小组交流。

2、要求学生结合所找句子,仔细读读第三自然段,想想:夹竹桃与这一段中所描写的十四种花有什么不同?点拨学生结合自读收获交流所感受到的夹竹桃的可贵韧性:

(1)抓住“悄悄的”、“一声不响”等词语,对比“花团锦簇”、“满院生辉”、“怒放”等词,感受夹竹桃不事张扬的谦逊;

(2)抓住“一嘟噜”、“又一嘟噜”等词句体会夹竹桃顽强旺盛的生命力;

(3)抓住“无不”、“无……不……” 点拨学生体味这种双重否定的表达方式,所传达的正是作者对夹竹桃花期长、特别能坚持的由衷赞誉,并组织学生结合文本语言,对“无不”、“无……不……”这两种表达方式进行训练。

【设计意图:“无不”、“无……不……”这种语言表达方式本身就很特殊,我们在引导学生掌握这种语言表达方式的同时,更要让学生体会这种表达方式背后所包含的强烈的情感因素,这样的语言文字训练才合“人文和工具的统一”】

3、指导有感情朗读课文第三、四自然段,体会夹竹桃的可贵韧性。

4、小结夹竹桃的可贵韧性,点拨学生理解第三自然段虽不在直接写夹竹桃,却反衬了夹竹桃的可贵韧性,并感受这种对比衬托在文中的的作用。

【设计意图:课文第四自然段是紧承着第三自然段而来的,第三自然段中对万紫千红花季的描写,只为了比衬夹竹桃谦逊、生命力强、花期长的可贵韧性。只有引导学生体会到这一点,并对这个参照物有一定的理解,我们才能更深刻地去领悟到夹竹桃具有多么可贵的韧性!】

(二)想象“叶影花影,神奇幻化”,感悟“参差迷离,充满幻想”。

1、学生自读第五自然段,圈画描写月下夹竹桃的句子,看看月下夹竹桃能引发怎样的幻想。

2、要求学生结合所找句子,仔细读读第五自然段,想想:月下夹竹桃为什么能引起“我”许多的幻想?

A、读悟月下引发幻想的特定情景。

抓住“参差”、“迷离”点拨学生感受月下夹竹桃花叶投影的错落有致和扑簌迷离,感受这种特定情景弥漫出的幻化不定,正是文中作者说“我最喜欢月下的夹竹桃”的原因。

【设计意图:夹竹桃能引发幻想是依存于月下特定情景之中的,而感悟这种特定情景氤氲出扑簌迷离、幻化不定,是我们解读夹竹桃能引发神奇幻想的关键。】

B、解读神奇幻想。

(1)点拨学生关注这段写幻想的句子,其内容的展开都是启动了丰富的合理想象,这是将事物写具体的一个重要方法。

(2)指导学生感受这段话中排比的运用,以磅礴的语言气势,渲染了月下夹竹桃花叶影子扑簌迷离,幻化不定的神奇境界。并要求读出这种幻化无穷的气势。

(3)仿照课文描写幻想的句子,再写一两句话描述月下夹竹桃的花影迷离,充满幻想。

3、指导有感情朗读课文第五自然段。

【设计意图:新课标理念下的语文阅读教学提倡关注语言文字的表达方式,并在这个过程中掘得人文的涵养。因此,这一段关于月下幻想的教学,设计从关注排比句式和合理想象入手,点拨学生体会月下夹竹桃花叶影子的神奇。而照样子写话则从读写结合的层面上使学生对神奇月下幻想的理解得到纵深的发展】

四、回归整体,感悟赞美

1、涵咏中心句,深化主题。

反复吟哦“这样的韧性,又能这样的引起我许多的幻想,我爱上夹竹桃”,领会这一句是如此鲜明地揭示了夹竹桃的可贵之处,从而自然体会到季老先生对夹竹桃的喜爱和赞美之情。在此基础上,上溯课文第一自然段,让学生说说此时再读句子“夹竹桃不是名贵的花,也不是最美丽的花,但是对我说来,它却是最值得留恋最值得回忆的花”的感受,从而进一步提升夹竹桃在学生心目中的地位。

2、回归文题,升华情感。

引领学生关注文题,结合对文本的再次总览,领会作者不仅仅在向我们介绍一种植物,更是因有感于夹竹桃的可贵妙处而在传达自己的特定情感,从而使学生对夹竹桃的韧性和神奇有个心灵内化的过程,文本情感也能得以升华。

【设计意图:季老先生写夹竹桃,不仅是在述说夹竹桃的韧性和神奇,更在于从作者的内心深处,流露出了对夹竹桃这种特点的深深喜爱,比如说,夹竹桃的可贵韧性,不是我们每一个人所需要的吗?这里设计对文题的回归,正是期盼学生能对夹竹桃妙处的理解,和着作者的情感,能跃上一个新的高度。】

五、课堂延伸,拓展阅读

(一)在总结课文的基础上,补充了解下列内容:

季羡林先生一生学贯中西,他的文章如《夹竹桃》,质朴而不失典雅,被人称为“学界泰斗”。季羡林先生的一生,是孜孜不倦的一生, 1935年10月,季羡林到德国哥廷根大学留学期间说:“我梦想,……我能读一点书,读点古代有过光荣而这光荣将永远不会消灭的文字。我不知道我能不能捉住这个梦。”

【设计意图:上述补充内容的出示,意在借季羡林先生孜孜不倦的学习精神,进一步提升其在学生心目中的地位,从而提升文本《夹竹桃》在学生心目中的地位。】

(二)布置课外阅读季羡林先生的散文集《二月兰》。

【设计意图:课外拓展阅读季羡林先生的散文集《二月兰》,可以让学生在感受季老先生丰富、博大内心世界的同时,领略其散文的淳朴恬淡。】

板书设计

花色 奇妙有趣

夹竹桃 花期 韧性可贵

花影 参差迷离

《夹竹桃》详细教学设计 篇十

一、导入

(出示夹竹桃图片)同学们,通过上节课的学习还认识这些花吗?看到这些花你想说些什么?对,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著名语言学家季羡林的夹竹桃。(师板书)

他眼中的夹竹桃又是什么样的,请你们打开课本齐读课文第一自然段。

设疑:为什么夹竹桃既不名贵也不美丽,却是作者最值得留恋 最值得回忆的花?

从课文中找出能回答这个问题的段落来。

指生回答,师相机板书:韧性 、 幻想。

二、品读第四自然段,感悟夹竹桃的韧性

同学们,韧性是作者爱上夹竹桃的原因之一,那谁能通过上节课的学习,说说什么叫“韧性”?

指生解释“韧性”。(指顽强持久的精神)

那么夹竹桃的韧性表现在哪里呢?

1、(屏显示自学提示)默读课文第四自然段,画出能体现夹竹桃韧性的句子,抓住关键词语品读,在感悟深的地方写下你的体会。

2、学生汇报交流

预设(1):从第一句话中可体会出夹竹桃默默无闻、不张扬或花开连绵、从不间断的特点。

师:你是从哪些词语中感受到的?

生:“又开出”、“又长出”或“悄悄地”、“一声不响”

好,试着读出你的感受。

师点评:好像没读出花开连绵的情形。

师:同学们想想在这句中仅仅开了两朵花吗?只是两嘟噜吗?

生:不是。

师指导朗读,重读两个“又”,谁再想读。

师点评:老师听出你的花开不败。

小结:是啊,夹竹桃悄悄地开了败,败了开,默默无闻,这就是韧性,来我们一起读,读出它的这份韧性。

预设(2):从第二句话中可感受到夹竹桃不怕风吹雨打、每天开,不怕挫折、困难、迎难而上的特点。

你是从哪里体会到的?(生:无日不迎风吐艳)师板书。

小结:是呀,春天里,夏日里,深秋里,它们始终如一地在那里开,它的坚持不懈,不正是可贵的韧性吗?谁能读出它的坚持不懈?

好一个无日不迎风吐艳的夹竹桃!

预设(3):从第三句话中感受到它生命力旺盛。

生:从“无不奉陪”可体会到。师板书。

师:你是怎样理解“无不奉陪”的?把你的感受融入到阅读中再读。

师:夹竹桃奉陪了哪些花?(看课件)这些花留给你的印象是什么?生边看课件边回答。

过渡:既然作者院子里的花开得这么美,为什么只对夹竹桃情有独钟呢?

生:(因为它的花只开一个季节,而夹竹桃三季都开,夹竹桃的韧性是其它花所没有的。)

所以作者说(屏显)“这一点韧性……可贵吗?”

作者写夹竹桃,可三自然段中却只字未提,却把院子里那些花写得很美,用了什么写作方法?(对比反衬)

小结:学完这段,我想大家对夹竹桃的“韧性”会有更深刻的理解,让我们一起带着敬佩的语气齐读第四自然段。

三、品读第五自然段

过渡:是啊夹竹桃的韧性是难能可贵的,让大家都爱上了它,但是月光下的夹竹桃更有一番情趣,使作者产生了无穷的幻想,闭上眼睛,让我们领略她月光下扑朔迷离的风姿吧!

1、睁开眼,告诉老师你看到了什么?感受到什么?

大家真会听,现在有两组词语等着我们呢!

指名读第一组词语:毫不含糊、浓浓烈烈、袭

追问:这组词语是描写什么的?(花香)

谁能通过你的朗读让花香传的远些?谁能让花香传得更远些?

指名读第二组词语:一团模糊 、 叶影参差、花影迷离

追问:它们都是描写什么的?(月光下夹竹桃的影子的)

过渡:是啊,月光下夹竹桃的影子模模糊糊,给我们带来一种朦胧的美,一种梦幻的美,谁能把这份感觉带到句子中读一读。

引起作者哪些幻想呢?指名说。

作者真会幻想啊!

四、出示小练笔

作者还会幻想哪些,请你展开想象,模仿文中的句子写一段话。

五、感受第二自然段

月光下的夹竹桃引起了作者的许多幻想,那么除此之外还对夹竹桃产生了哪些幻想,请同学们欣赏文中的插图,那火红的夹竹桃,使作者想到了 ------,那雪白的夹竹桃使作者想到了-------,这真是一幅雪火相融图啊!

总结语:同学们,既不名贵,又非最艳,却是最值得留恋、最值得回忆的花,这就是夹竹桃;迎着春风,冒着暴雨,顶着秋寒,吐艳争芳,这就是夹竹桃;在朴实中饱含坚韧,在平凡中彰显伟大,这就是夹竹桃,你说作者怎能不喜欢呢?(板书:喜欢)让我们永远几住他记住它给我们带来的幻想。

六、回顾全文,总结写法

1、这篇散文文字优美,写作特色鲜明,表达方法生动,联系全文想一想,在写作方面所得到哪些有益的启示?(首尾呼应,对比反衬)

2、送给学生一句话:(屏显)

板书:              无日不迎风吐艳

韧性

无不奉陪

最值得留恋、回忆

爱   夹竹桃

幻想    月光下

雪火相融

《夹竹桃》教案设计 篇十一

目的要求:

1、充分感知课文,认识夹竹桃的外形特征与内在品性;

2、学会字词,练习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通过学习,让学生受到夹竹桃精神的感染,激发审美情感。

重点、难点:由“形——性”引导学生充分感悟夹竹桃的特点。

教学准备:相关课件图片、文字内容、夹竹桃实物、课文朗读录音

教学程序和内容

一、出示图片,初看夹竹桃的花、叶

引出课题: 夹竹桃

认读课题

二、回顾欣赏,认识形貌。

1、再次观察。

(1)叶  图上的叶有什么特点?(细长、翠绿、如竹叶……)

板书  叶如竹

(2)花  用语言描述,或用词语概括(艳丽、迷人、如桃花……)

板书  花如桃

2、指点:有了这样的外形特征,人们就给它形象而好听的名字:夹竹桃

3、出示明代翰林学士的诗,吟读加深认识。

妾容如桃萼,郎心如竹枝。

桃花有时谢,竹枝无时衰。

4、出示夹竹桃实物,看一看,摸一摸,增强感性认识。

5、引入课文第二小节对花的描述。

6、小结概括: 夹竹桃真是一种________的花。

7、比较课文第1小节作者的看法。

“夹竹桃不是名贵的花,也不是最美丽的花,但是对我说来,它却是最值得留恋最值得回忆的花。

质疑:究竟是什么最值得作者留恋与回忆呢?你们想更深入地了解夹竹桃吗?

三、听课文朗读(录音),注意生字读音和易读错的字,并思考这样的问题。

四、检查初步感知。

1、与词语“对话”(逐行出示)

融洽  花团锦簇  满院生辉  五彩缤纷

熏透  美不胜收  一墙之隔  迎风吐艳

衰败  无不奉陪  毫不含糊  叶影参差

一嘟噜          微风乍起

(学生自读、试读、领读结合)

2、是什么让作者爱上夹竹桃?

出示最后一小节“这样的韧性,又能这样引起我许多的幻想,我爱上了夹竹桃”(齐读)

五、把握重点,品悟韧性。

1、课文的哪一小节着重突出了夹竹桃的韧性?

2、出示第4小节内容。

(1)哪些语句你特别有体会,能感受到夹竹桃的韧性呢?(鼓励,有发现就举手)

(2)相机出示相关语句。

①“在和煦的春风里,在盛夏的暴雨里,在深秋的清冷里,看不出有什么特别茂盛的时候,也看不出有什么特别衰败的时候,无日不迎风吐艳。”

认识 在逆境中顽强生长(板书:生命力强)

有感情地朗读此句。

a 比较句子练习

春天、夏天、秋天,夹竹桃都开花。(比较原句体会表达)

b 体味“无……不……”“无不……”的作用。

练习改句子:

例:a 翁建平同学热爱体育,注重锻炼,每一次比赛都名列前茅。(无……不……)

b大家听了好书记孔繁森的事迹报告后,没有一个人不激动万分。(无不……)

②“从春天一直到秋天,从迎春花一直到玉簪花和菊花,无不奉陪。”

结合欣赏图片,认识花期长、生命力旺盛。

体会读这一句。

(让学生再自由读,关注课堂生成的契机,灵活把握)

(3)指点:这就是韧性,你觉得韧性就是指怎样的精神呢?

(不屈服、敢于进取、顽强……)

(4)自由体会读,表现出这样的精神。

(5)指名读 (师注意有新意地评价)

(6)师示范读,互动评价。

(7)学生再体会读。

(8)出示划出重点词的这段,学生齐读,注意突出这些词。

六、总结课文。

现在你爱上夹竹桃了吗?爱它的什么?

七、布置课外作业。

1、将本课的所知所得,用“我喜爱的夹竹桃”为题,向他人介绍(还可查阅有关资料,以求全面了解)

2、背诵课文第4小节。

板书设计:

叶如竹

形    花如桃

夹竹桃

性   生命力强

[教案说明]

《夹竹桃》是一篇文质兼美的散文,描绘了在万紫千红、五彩缤纷的花季里,夹竹桃的可贵韧性和花影迷离的情景,表达了作者对夹竹桃的喜爱之情。本案的设计有以下特点:

一、图文结合,声情并茂。

课件的有效运用,有助于学生多方位地、全面地认识事物,在特定的情境下,产生丰富的内心情感,学生的体验空间,变得更加开阔,思维与审美的情感自由地碰撞、提升。

二、精心练习,突出感悟。

练习的设计,让学生自然地融入与文本的对话中,层次分明地为完成由“形----性” 的过程认识而服务。学生的主体在课堂中得了到充分的发挥,与文本进行和谐的交流,在自悟中完成一次次认识的质的飞跃。

三、整体联系,注重拓展。

教案的设计不局限于课本,引入“活水”是为了让自身更加“清澈”, 为学生全面地、整体地认识事物而努力,跳出课本学课本,让学生更多地感受祖国语言文字的活力。

《夹竹桃》教学设计 篇十二

教材简析

这是一篇文质兼美的散文,描绘了在万紫千红、五彩缤纷的花季里,夹竹桃的可贵韧性和花影迷离的动人情景,表达了作者对夹竹桃的喜爱之情。第四、五自然段写夹竹桃的韧性及月光下的夹竹桃引起作者许多幻想是课文的重点,而理解夹竹桃可贵的韧性是文章的教学难点。

教学目标

1、自读自悟,感受夹竹桃的韧性和“幻想”的乐趣。

2、感受意境,能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3、引导学生正确的价值取向,能喜欢夹竹桃。

4、通过训练增强学生的想象能力。

教学重难点:

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作者对夹竹桃的喜爱之情。

教学过程

一、质疑旧知——自定目标

1、同学们,我国著名语言学家季羡林先生说:夹竹桃不是最名贵的花,也不是最美丽的花,但却是最值得留恋最值得回忆的花。作者为什么说夹竹桃是他最值得★WWW.SHUBAOC.COM★留恋最值得回忆的花呢?请同学们翻开书,找出相关的句子。

2、出示:这样的韧性,又能引起我许多的幻想,我爱上了夹竹桃。

质疑:看到这句话你有什么想要问的?(预设:韧性什么意思?夹竹桃有什么韧性?为什么能引起作者的幻想?引起了作者怎样的幻想?)

二、自读自悟——感受“韧性”

1、“韧性”是什么意思?板书柔软而结实。

2、课文的哪几小节写到了夹竹桃的韧性?(3、4)

3、自读第三、四自然段,对比着想想夹竹桃有什么韧性?

集体交流,教师引导,体会三点韧性。(1、默默无闻2、生命力顽强3、花期长)

(当然也可以通过学生的'自己的感悟来说出他们心中的一、二、三点)

提醒学生读书要“眼到”、“口到”、“心到”,凡是需要理解的更应静下心来读书。

4、在理解的过程中指导朗读。重点抓住以下几句。

A然而,在一墙之隔的大门内,夹竹桃却在那里悄悄的一声不响,一朵花败了,又开出一朵,一嘟噜花黄了,又长出一嘟噜。

(抓住:悄悄的,一声不响,又,又)

B生读:在和煦的春风里,在盛夏的暴雨里,在深秋的清冷里,看不出有什么特别茂盛的时候,也看不出有什么特别衰败的时候,无日不迎风吐艳。

(抓住:看不出,也看不出,无日不)

C生读:从春天一直到秋天,从迎春花一直到玉簪花和菊花,无不奉陪。(抓住:无不)

能告诉老师你怎么看出夹竹桃的花期长的特点的吗?(和第三小节进行对比看出来的)

5、师生合作,重组教材,对比朗读。

师语:看到大家读得这么好老师也想参与进来,可以吗?希望大家和老师合作一起来对比着读读课文的三、四小节好吗?

师领读:院子里的花虽然一年三季,万紫千红,却又(),惟有夹竹桃一朵花败了,()一嘟噜花黄了,(),在和煦的春风里,在盛夏的暴雨里,在深秋的清冷里,()。从春天(),从迎春花()

6、你最喜欢夹竹桃的哪一点韧性?站起来读一读。

7、对照着黑板上的文字想想:韧性的本意(柔软而结实)和在课文中表现出来的(默默无闻、顽强的生命力、花期长)有什么联系?

(默默无闻就是“柔”的一面,而顽强的生命力和花期长就是“结实”的一面。)

8、过渡:通过刚才咱们将韧性的本意和在课文中的意思进行的比较,我们更加深刻地感受到夹竹桃可贵的韧性。其实夹竹桃的妙处还不止于此,月光下的夹竹桃更是引发了作者许多的幻想。

三、自主学习,感受“幻想”的乐趣

1、出示要求,自主学习:

(1)月光下的夹竹桃为何能引起“我”的幻想?

(2)月光下的夹竹桃引起了作者怎样的幻想?

2、汇报:

月光下的夹竹桃为何能引起“我”的幻想?

指名回答。“你站在它下面……”

理解:叶影参差(长短、高低、大小不齐),花影迷离(模糊)

多么美妙的夜晚!请你用朗读将我们领入情境中去好吗?老师给你配乐。

教师叙述:朦胧的月色下,夹竹桃花影迷离,叶影参差,浓浓烈烈的花香毫不含糊地袭来,作者顿时陶醉了,产生了许多的幻想。齐读。看哪些同学已经进入了情境。

3、读了作者的幻想,你有什么感受?你最喜欢哪一次幻想?有感情地朗读。

指名说。(想象丰富、意境美、用词准确、描写生动有情趣)

师引导朗读:月光下的夹竹桃的黑影本是平淡无奇的,但加入了作者的奇思妙想就变得意趣盎然了。参差的夜影,迷离的花影被想象成了地图、荇藻、墨竹,而小飞虫、小夜蛾则成了远渡重洋的海轮和游过池塘的小鱼。多么贴切、多么新奇的想象呀!这么美的语言要不要再来读读。

自由练习朗读,老师为你们配上音乐。

邀请同学和你一块朗读,体会分享的快乐。

配乐齐读。

4、这种由眼前景产生联想的写作方法我们常会用到,请你也展开想象的翅膀。仿照“我幻想它是……”句式说话。

5、我们来做个小游戏:每人在纸上滴两滴墨汁,用你的嘴去吹,你看到了什么了吗?又想到了什么呢?把你看到的想到的带进这个句子里说一说。

6、提高要求,把句子说具体些(也可以试着说一句排比句)

四、拓展延伸——深化情感

我们了解了夹竹桃的韧性,又知道了它令作者产生许多美妙的幻想,怪不得作者会爱上夹竹桃,相信你也会和作者一样爱上夹竹桃的,一起读最后一小节。

五、作业设计

小练笔:大自然中其实还有许多的植物也有夹竹桃这样的韧性。如(菊花梅花雪松小草竹子)拿出你手中的笔,把你所喜欢的那种植物的韧性写出来。(可以是一个小片段)

板书设计

17夹竹桃

最值得留恋回忆

默默无闻柔软

韧性生命力顽强

结实花期长

幻想爱上了夹竹桃

教学反思:

在朗读教学中,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自己喜欢的内容,进行自主朗读,不失为激发学生主动参与朗读的一个好办法。如《夹竹桃》第五小节,描绘了月光下的夹竹桃引起作者一些有意思的幻想,作者分别把它们幻想为地图、水中的荇藻和一幅墨竹。在教学时,我允许学生选择自己最喜欢的一幅图画,自由朗读。对于小学生来说,朗读无疑是表现他们对文本理解和自己内心感受的一种有效形式。课堂上,学生选择自己最喜欢的内容,摇头晃脑地朗读,抑扬顿挫地朗读、咬文嚼字地朗读、甚至是带有表演和夸张地朗读,无一不是展示学生个性独特体验的亮点。也就是让学生在把握文本自身意义,作者思维的基础上,通过朗读理解,使作者的思想在朗读者头脑中得以复现或重建,然后用自己的朗读替作者说话,替文本中的人物说话,替文本中的事物说话。

最新范文

《草虫的村落》教学设计(优秀10篇)04-11

案例教学教学设计(最新2篇)04-11

《卖木雕的少年》的教学设计【优秀6篇04-11

《渔夫的故事》教学设计【优秀6篇】04-11

《一面五星红旗》教学设计(优秀13篇)04-11

打电话教学设计10篇04-11

乘法分配律教学设计【优秀5篇】04-11

《李凭箜篌引》教学设计(优秀5篇)04-11

9的乘法口诀教学设计【优秀8篇】04-11

《司马光》教学设计【优秀14篇】04-10

78 980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