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 标准的教学设计【优秀8篇】

2024-04-03 10:38:19

为了确保事情或工作得以顺利进行,就不得不需要事先制定方案,方案是阐明行动的时间,地点,目的,预期效果,预算及方法等的书面计划。你知道什么样的方案才能切实地帮助到我们吗?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下面是编辑为大家找到的标准的教学设计【优秀8篇】,欢迎借鉴,希望对大家有所启发。

初中数学教学设计的基本内容 篇一

一、初中数学教学设计的基本内容:

(1)分析教学需求,确定教学目标(教什么),亦即教学目标设计。这是教学设计的关键所在,通常须要分析和设计学习背景、学习需求、学习任务。

(2)设计教学策略(如何教),亦即教学策略设计。在设计时,从整体把握教学策略,融会贯通地理解和运用多元化的教学策略,根据学生的实际状态,创造性地组织教学,设计出具有特色,符合教师自身特征及实际教学背景的教学策略。

(3)进行教学评价(教得如何),亦即教学评价设计,主要有四种比较典型的教学评价模式:决策性的评价模式,研究型的评价模式,价值性的评价模式,系统性的评价模式。

对以上内容的研究是初中数学教学设计的基本任务,如何运用这些内容和方法来解决教学问题就是初中数学教学设计的实施过程。

一般地,进行初中数学教学设计首先要对学习需要、学习内容、学习者、学习目标等几个要素进行分析。

二、新理念下的初中数学教学设计的几个基本环节

首先,要正确把握新的教育理念,其核心部分是,数学教学是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数学活动的教学;教师的职责在于向学生提供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在活动中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引导学生积极从事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与实践创新活动;等等。

其次,在真正理解新理念的基础上,必须依据学生的实际,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让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发生发展过程以及应用过程;对于教材中需要学生完成的任务(如归纳法则(方法)、描述概念(定义)、总结所学内容结构等),首选鼓励和激励策略,即鼓励学生通过独立思考与合作交流去给出答案;而后,教师在学生充分活动的基础上,介绍规范的表述,而不宜要求学生都机械记忆规范的表述。

再次,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和所学知识的特征,灵活采用多种教学形式,促进学生有效地学习。

最后,根据课堂实际的实施情况,及时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适时改进教学.

三、新理念下的初中数学教学设计过程

1第一步:评测学生需求,识别教学目标,进行目标分析,设计目标要求

2第二步:识别师生的入门行为,分析学生学习情况以及教学环境,撰写行动目标,进行任务分析

3第三步:设计教学思路和实施步骤

4第四步:开发评测工具,设计并从事规范化评估

5第五步:设计与从事综述性评估,进行教后反思

四、初中数学创新教学设计各个不同领域关注点:

一、数与代数领域

1.突出从实际问题情境中抽象出代数模型的过程

2.对于重要的公式、法则和规律,教学设计的素材呈现方式应有利于学生主动探索和交流

3.编排例题、习题时要注意设计一定数量的应用性、探索性和开放性的问题 4.代数式、方程、函数内容的编排适宜螺旋式推进

5.发展学生的估算意识,重视使用计算器

6.把握 《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赋予教学设计一定的弹性 7.向学生介绍有关的数学背景知识

二、空间与图形领域

1素材的选取宜注意选择那些具有现实背景的、有趣的、富有挑战性的,同时有丰富的数学内涵的内容

2.内容的呈现要突出对实践活动过程的体验和几何活动经验的积累

3.选择图文并茂、形式多样的呈现方式

4.重视数学史料的作用

5.把握 《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

6.教学设计要有弹性,给学生的发展提供足够的空间

三、统计与概率领域

1.选择具有现实意义、体现统计与概率思想方法的素材

2.内容呈现形式上要强调数据统计的过程和对事件发生概率的体验与刻画 3.教学设计要留给学生充分探索和交流的空间

4.重视与其他领域的联系以及统计与概率之间的联系

6.教学设计应为使用计算机、计算器提供可能

7.向学生介绍有关的数学背景知识

四、联系与综合领域

1.教学设计应有利于学生了解所学知识的现实背景

2.设置综合专题,使学生探讨数学知识的内部联系和综合应用

课堂教学设计与实施范文 篇二

老师们都不想在“盼”与“怕”之后追问“时间都去哪了?”“活在当下,不畏将来,不念过往”,教师职业幸福应建立在享受当下,感受教学之路。

一、课堂教学活动,让师生感受成长之路

以知识和练习题组织教学的课堂只能是机械记忆和机械训练的课堂。华盛顿儿童博物馆有一句格言:“我听见就忘记了,我看见就记住了,我做了就理解了。”所以,只有在教学活动中经历体验,经历发现者的思维过程,才能体会形成发现者的智慧和精神,体味教学相长之路。

二、教学活动的设计

1.目的性:为思维而设计

笔者曾与一位数学老师在冬季的校园散步,途经一人工湖边,数学老师感叹:“世界真奇妙,水正好在0度时结冰。”笔者打趣说:“还有更奇妙的,1升水的质量正好是1千克。”此时数学老师居然还附和说:“对呀,真奇妙!”

我们也可以反思当年的数学知识物理教师又能记住多少呢?当年的课堂究竟为我们留下了什么?

爱因斯坦曾经说:“所谓教育,应在于学校知识全部忘光后仍能留下的那部分东西。”而“知识忘光后仍能留下的那部分东西”,只能是思维、科学素养。当年的其他学科知识似乎已经忘却,但是在当年各科学习过程中所留下来的思维,正是教育的追求。

所以教学活动的设计要关注学科的思维特点,为思维而设计。独立思考、敢于质疑、尊重事实、乐于创新,这是物理学科需要的思维品质。

2.活动不是训练

训练能培养习惯,但思维的重复训练反而会固化思维,会成为定式思维。

例如,有一道济南物理学业水平测试题,曾令广大师生痛心疾首:

如下图所示,先将半个西瓜皮轻轻放在水缸中,发现它漂在水面上,此时它受到的浮力大小为F浮1,然后把它按入水面下,发现它沉入水底,此时它受到的浮力大小为F浮2,则F浮1与F浮2的大小关系是( )

A.F浮1>F浮2 B.F浮1=F浮2

C.F浮1

经过大量的练习后的固化思维:F浮与排开液体的体积有关,似乎西瓜皮漂浮时比下沉时排开液体的体积小,所以大多考生错选为C。

没学物理的学生反而能做对,其思维是:同一个西瓜皮,漂浮时当然比下沉时受到的浮力大。

3.智慧复演

智慧复演是教学活动的一种形式,而且在培养思维方面非常有效。这样的教学活动能让学生体会探究者的科学思想、科学方法甚至是科学态度和精神。

教师把自己的答案告诉学生,并努力证明自己是对的,这种教学是无意义的。教师在活动设计中,可以回忆自己的思维过程,在活动中复演自己的智慧,让学生体会教师思维过程,在活动中建构,这才能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4.问题主线

教学活动的设计必须有主线,从而贯穿始终,主线就是问题,问题的提出、问题的解决、问题的延伸等;教学活动应该“形散而神不散”。问题与活动的关系是先有问题才会有活动,忘记自己的目的,为了有活动而活动,就是无意义的假活动。

三、教学活动的实施

1.活动实施的前提――学生参与

学生是演员而不是观众,要想让学生变成演员,教师必须让出舞台。

2.活动实施的舞台灯光――教师的激情

罗恩?恩克拉克的教育奇迹被拍摄成了电影《热血教师》,“热血”是对于老师激情的最好诠释。我们身边经常会出现一批这样的青年教师,经验几乎是零,教学重、难点都把握不准,可是人家的学生成绩却很好。他们大多都有这样的共同点:课堂激情四射。学生喜欢这样的老师,更喜欢这样的课堂,他们赢在激情。

3.活动实施的动力――兴趣

培养学生参与活动的兴趣来自于挑战与成功,对中学生来说“大拇指”教育有时会很尴尬,学生对于教师近乎“虚假”的表扬并不“感冒”;为了激励而故意的表扬让他们感觉到那是教师的计策,而真正克服困难后的成功和荣耀才是他们想要的,所以,活动要有挑战性。

依据学情把活动设计有层次,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事实上只要学生参与活动,思维差异比我们看到的分数差异要小得多。

把平庸的题目故意讲错,有争议的题目偏向错误的方向引导,教师“傻瓜”式的分析,这都会使课堂兴趣盎然,学生异常活跃。要学生发声就要教师“装傻”,超越老师的成功感自然使他们异常兴奋;同时能说服“装傻”的老师更使得学生对于知识的理解达到新的高度。

4.管理:程序与秩序的建立

学生变得活跃了,这样的课堂似乎又变得无序有时甚至低效,所以程序与秩序的建立尤为重要。

标准的教学设计 篇三

一、新课程标准下高中化学教学的目标和意义

高中化学是全国在九年义务教育的基础上设置的较高层次的基础学科,满足学生自身发展所需要的化学基础知识和化学技能,促使学生的全方面发展,更能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高中化学学科有助于学生对物质世界的认识,学生通过在学习过程中的探究和实践,加深学生对科学本质的认识,有利于学生形成严谨的求学态度,明确科学和实际生活之间的联系。

高中化学注重培养学生的知识技能,知识是指化学科目中的一些基础知识,技能是指学生在实际操作上的技术能力,培养学生知识技能,是因为这样更有助于学生了解化学学科的重要作用。

高中化学也培养了学生的能力,包括学生的观察力、动手能力、实际操作能力和学习能力。培养学生能够运用化学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并把化学和其他学科综合,对学生的知识进行综合,培养学生潜能,同时高中化学还有助于学生个性和特长的发展。

高中化学培养了学生的情感态度,激发学生对化学的兴趣,更有助于加强学生对现如今社会存在的某些问题的关心,比如能源问题、环境污染问题、卫生问题和健康问题等等。化学学科结合实际生活,不但对学生进行了情感上的培养,而且让学生体会到实际生活和化学课程的设置是不可分割的,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

二、新课程标准下高中化学教学设计的探究

(一)情景教学,引人入胜。化学这门课程是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高中化学也将实验作为教学中的重点,所以在实施教学的过程中,将学生带到氛围中去至关重要。

在课堂上要给学生充足的自由发挥时间,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让学生自主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教师不要将固定的实验步骤告知学生,而是启发学生自己开动脑筋,通过自己动手实验得出相应的结论。

(二)教师教学理念的更新。教师的教学模式一定要符合新课程标准,传统的教学模式,教师为了节省时间,增加教学内容。为了完成大纲要求,经常会将结论直接传授给学生,或者实验教学时将实验步骤直接告知给学生,学生按部就班的进行试验,学生失去了对知识探索的乐趣。

作为教育者,要跟着新课程的标准走,所以一定要解放应试教育思想,突出学生是课堂的主体,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对学生多用鼓励的言语,要积极看到学生努力的一面,用客观正确的眼光对待所有的学生。在教学中,更应该多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多进行合作交流,不仅要注重学生掌握的效果,也要注重学生探究的过程,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探究问题能力。

(三)创造新型的师生关系,营造和谐愉快的学习氛围。教学成果是否高效,很大一部分原因取决于课堂氛围。传统教学中教师占主导地位,在学生心中大都是严师的形象,学生惧而远之,造成师生间最基本的交流都成为问题,自然而然教学成果不会非常理想。

在新课程的背景下,新型师生关系是一种必然的产物,因为师生关系直接影响到教学的质量。在这种新型关系中,教师不再是高高在上,而是更贴近于学生,和学生站在同样的立场。

(四)教师要丰富教学方式,教学可以和现代化信息技术相结合。在高中化学科目中,大部分都是非常抽象的,仅限于文字式难以理解的。教师除了要鼓励学生通过实验证明观点外,还可以借助强大的多媒体进行教学,图片的展示和动画展示都是很好的例子,不但直观,而且还可以三百六十度全面观察。例如在进行“晶体的结构和性质”的教学时,教师可利用多媒体将金刚石、石墨、CO2等晶体的内部空间结构用立体图形展示出来,从不同的角度都可以观察到内部结构,教师还可以通过动画形式,配以简单的讲解,和学生共同分析晶体形成的原因、结构和晶体的性质。

标准的教学设计 篇四

关键词:乐读 美读 解读 深读

朱自清先生认为:“提升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要从正确的诵读教学入手。”语文学习最重要的是培养语感,而语文的语感是在读、写、听、说、思的过程中逐步培养起来的。由此可见,朗读是语文学习中必不可少的一环,同时也是培养良好语感的最好方法和途径。在语文课堂上,老师应设法让学生在课堂上以读为乐,有效培养学生语感。在多年坚持朗读教学中,我有几点感悟。

范读促进学生理解

在学习于漪老师的《往事依依》一文时,我读到作者小时候看画引发的联想时,用缓慢的语调带动学生去联想画面;读到作者读千家诗的时候,用充实而饱满的情感,表现作者的向往和赞美之情,学生的表情也随之生动起来;当读到回忆两位国文老师那“左右摇晃的身子和那注满情思的眼睛”时,我又化身为作者笔下的国文老师,学生都认真的注视着我,仿佛看到了文中人物的身影。在我读完之后,学生也津津有味的自己读了起来。在课后的练笔中,许多学生都写到了我的范读,“语文老师那充满情思的声音深深的感染了我,让我感觉自己仿佛身临其境”。

黑格尔曾经说过:“教师是孩子们心目中最完美的偶像。”我们作为老师,用自身的修养和才情去诠释朗读,去感染学生,去丰富学生的情感,这比我们喋喋不休地讲解一些朗读技巧要有效得多。所以,通过教师范读,是可以点燃学生心中朗读的激情的。

叶圣陶先生说过:“凡是出色的文艺作品,语言文字必然是作者的旨趣的最贴切的符号。”比如苏轼的《浣溪沙》一词,语言清新,很有画面感。我让同学们边听诵读,边闭上眼睛去想象画面,然后再用语言来描述所联想到的画面。有的学生说:“我仿佛看到碧绿的青山,山下是闪闪发亮的,蜿蜒曲折的小溪,溪水中不仅有新生的兰芽,还有活泼调皮的小鱼儿呢。”还有的学生说:“我看到了苏轼站在溪水边上,一边欣赏美景,一边用手捋着自己的白胡子,面带微笑,充满一种洒脱的风度。”学生自己在读的时候,仿佛已化身诗人,融入在自然的怀抱之中了,情感与诗人产生共鸣。让朗读插上想像的翅膀,这样的朗读怎么会不精彩?

问题促进学生解读

朗读必须经过一个循序渐进的训练过程。学习《安恩和奶牛》时,我让学生在读通顺的基础上,要求他们自己结合上下文的语境,试着去处理文中安恩和买牛人说话的语气。第一个买牛人的问话:“这头奶牛多少钱,老婆婆?” 学生通过朗读,体会出他的重点应该在“多少钱”上,而对安恩的称呼则是轻描淡写的,因为这样读才能体现出他的“锱铢必较”的特点。而安恩的两次回答“它是不卖的”和“它不卖的”,则因为问话对象的不同而语气不同,前者比较委婉,后者则是比较傲慢的拒绝,这样的语气也体现出了安恩的性格特点。通过这样的朗读训练,就基本把握住了人物的特点。因此,在课堂上,只要留足够时间让学生去试读、练读,最终是可以读出味道,读出情趣来的。

课堂上,每一个朗读环节都要让学生带着不同的问题去完成,层层深入。学生在整个朗读过程中,思维始终是活跃的,对文章的理解逐步加深。

蓄势促进学生提升

古人曰:“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老师要善于在课堂上运用巧妙的蓄势,逐步引导,让学生反复的朗读,“读而未晓则思,思而未晓则读”,去加深对文章内涵的理解。

学习《社戏》一文,我和学生一起探讨当“我”知道自己不能去看戏时的心情变化。学生不看文章,就说“很失望”。我提醒学生要从文本找依据,学生很快找到了“总之,是完了”这一段。

“那么,这一段该怎么读呢?”我接着问。学生读了一遍。我感觉不满意,接着提示:“哪几个字词最能体现我的失望之情?”学生说是“完了”。我问:“如果把几个‘了’字去掉读读看,有什么变化?”学生读过之后,说去掉的话表达不出失望的感情了。我进一步提示:“‘了’字表示动作的结束,而用在这里,更表现了我的沮丧,你想想看,我最盼望的就是去看戏,可是却因种种原因看不成戏,结果人家都去。”我故意说到这里,把“去”字重读,然后停了下来,学生立刻接着说“了”!我顺势进一步要求:“同学们再读读看,你能从‘了’字上体会出‘我’的失望沮丧的心情吗?”就这样,我和学生在一次次的语言碰撞中,一次次的深情阅读中,渐渐完成了对人物的深刻解读。

除了上述体会之外,我们还可以适当地教给学生一些朗读技巧,或者听朗读录音,还可以开展多种形式的诵读竞赛等。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学生只有乐于去读,才能在读中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去更好地领悟文本的内涵。

教学设计教案 篇五

Lesson93教学设计示例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掌握句型:Itsquiteaniceelephant.

(2)初步学习过去进行时态的用法。

2.能力目标

能够用过去进行时准确表达过去某个时刻正在进行的动作。

二、教具

录音机;一组图片,画有人物和动作,如:打篮球、跑步、唱歌、写作业等,并标有具体的过去时间。如:8:30yesterdaymorning等。

三、课堂教学设计

1.请三位同学到前面来,分别做出扫地、读书、写字等动作。教师依次提问:

T:Whatareyoudoing?

S1:Imsweepingthefloor.

S2:Imreadingabook.

S3:Imwriting.

教师手指这三位同学,依次问大家:

T:Whatishe/shedoing?

学生按照实际情景,依次答出:

Ss:Heissweepingthefloor.Sheisreadingabook.Heiswriting.

教师要求全班将三个人的动作分别记清楚。

2.复习值日生报告。

教师可继续要求学生就所学科目提出看法,并就他人看法表示同意或不同意。

3.就刚才三位同学的动作,向全班提问:Whatwas×××doingwhenIcamein?

重复两至三遍,板书这个句式,用彩色粉笔标出was,启发大家猜测句子的含义,并引导全班回答:

Hewassweepingthefloor.Shewasreadingabook.Hewaswriting.

板书上述三个答句,启发学生观察谓语部分的变化,并简要介绍一下过去进行时态所表示的含义。

4.打开书,借助课文插图教授本课词汇,反复练习。

5.两人一组,练习课文第1部分问答。请几组说出自己的答案。教师讲评。

6.合上书。准备放课文第2部分录音。教师给出听前提问(Pre-readingquestions):

WhatisLiLeidoing?

放录音一遍,学生回答问题。

7.指导学生两人一组做课文第3部分练习。教师先与一位程度较好的学生表演以下对话:

T:WhatwasLiLeidoingwhentheteachercamein?

S:Hewasdrawingapicture.

T:Whatwashedrawing?

S:Hewasdrawingahorse.

T:Whatwasheusing?

S:Hewasusingchalk.

T:Wherewashedrawing?

S:Hewasdrawingontheblackboard.

全班两人一组,就Meimei及thetwins进行内容相似的问答练习,请几组同学表演。

教师出示事先准备好的图片,就上面的人物及活动与学生进行问答练习。

8.教师解释课文难句(见难点讲解)。

9.布置作业

1)抄写生词、短语,练习朗读本课对话;2)完成练习册习题。

四、难点讲解

Butpleasedontplaywithmychalk.但是请不要玩粉笔。

句中的play是不及物动词,意思是:玩,玩耍。例如:Letsplaytogether.让我们一起玩吧。

play还可作为及物动词,有“参加游戏、玩球、扮演、弹琴”等意思。例如:

1)Thechildrenareplayingbasketballoverthere.孩子们正在那边打篮球呢。

新课标下的教学设计 篇六

语文学习的最高境界是什么?我认为是“享受语文”。享受思考的成果,更是在享受思考的过程,试想,当学生不再有枯坐冷板凳听教师喋喋不休的无聊,不再有绞尽脑汁猜测所谓标准答案的无奈,当思考成为一种习惯,当阅读成为一种对话,当表达成为一种倾诉,我们难道不是在“享受” 语文带给我们的乐趣吗?

2003年教育部新制定并颁布的《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提出阅读教学的目标:(学生能)根据自己的特点,扬长补短,逐步形成富有个性的语文学习方式。通过阅读和思考,领悟其丰富内涵,养成独立思考、质疑探究的习惯,增强思维的严密性、深刻性和批判性。在这样的前提之下,语文课堂的问题设计就显得尤为重要,问题设计得好,总能为学生搭设思维的跳板,让他们向更高、更远的层面飞跃。也能较好地展现课堂中教与学、疏与密、缓与疾、动与静、轻与重的相互关系,让课堂波澜迭起、抑扬有致。

语文课堂的问题设置,最忌讳的应该是那些大而不当的问题,在学生的思维还未进入理想境界,提高的时机尚未成熟之际,就匆匆忙忙地提出一些较深奥的,带有研究性质的问题,这自然很容易让学生的思维陷入一种茫茫然不知所以然的境地。同时,语文课堂提问也应杜绝那些“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的提问法,为提问而提问,提出一些游离于课堂主题之外的小而琐碎的难题,让学生在一个个无聊的问号前疲于奔命而又难以实现思考的价值,这些问题,也会使课堂陷入一种庞杂而无序的混乱状态。上述 “头轻脚重”和“头重脚轻”两种形式便是课堂提问容易陷入的误区。理想的课堂提问模式应该是深与浅,远和近的最佳结合,即问题应该有趣味性、挑战性而又有充分的延展性。我认为新课标下的语文课堂教学,可尝试以下的六种提问方式:

一、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作品的文学价值,是由读者在阅读鉴赏过程中得以实现的。任何优秀的文学作品,都具有它的多义性,换言之,都如断臂维纳斯,有一种残缺的美感,所以学生的阅读鉴赏,即同文本对话的过程往往带有更多的主观性和个人色彩,对一部作品的解读过程是一个再创造的过程,每一个人的解读都有自己的独特性。这种独特性不仅表现在对作品意义的认识,对人物的评价上,还表现在对语言材料所构建的意象、意境的感悟上。多元是一种理念,一种指导思想,是一种存在的客观现实,也是教育发展的趋势。可以说,正是语言的这种“模糊性”和读者的“创造性”,才使得枯燥简单的语言变得如此神奇而富有魅力,而文学作品因为这种个性的解读而更具有魅力。所以教师绝对不能过早地抛出所谓的“标准答案”,而应该及时地设疑质疑,于无疑处生疑,使学生在不拘泥于那些权威答案的基础上能再推开一扇窗子,让学生看到更美的风景。

例如,在学习徐志摩的《再别康桥》时,师生先共同对“柳树” 这个传统意象进行了分析:“昔我往矣,杨柳依依”,柳谐音是“留”,是中国文化中传统的别离意象,古人早就有了折柳送别以表依恋与牵挂的习俗。教师又进一步提出:这里的“那河畔的金柳/是夕阳中的新娘”这样一个生动的比喻还有没有其它的意蕴?学生在充分诵读和讨论的基础了,做出了个性化的理解有的认为那在风中舒展的纤细的枝条,让他回想起那些偎依在她的身边,宛若红袖添香伴读书的往昔。长长的柳枝所牵动的,不只是一种心绪,还是一串故事。更有学生如此理解:西斜的夕阳给湖畔的柳枝镀上了一层灿烂的金黄色,轻风徐来,柳条也舒展着自己柔美修长的双臂,那娉娉袅袅的样子,真如一位艳美绝伦的新娘子一般。她的影子倒映在波光粼粼的湖面上,也荡漾在诗人的心湖里。多情的柳树宛若一位娇羞的新娘,在无奈地与自己的丈夫作别。此情此景,人何以堪?这里,徐志摩的真正的情感,已不再仅仅停留在“蜜甜的忧愁”上了,试想,新婚而别,娇羞之后是多少的依恋与心酸?

二、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以及电视、电脑普及率的提高,以及家庭教育的重视与完善。这些渠道所传输的信息量非常的大,且丰富多样,价值观念千差万别,在每个学生那里呈现不同形态等等,它的教育效果不容忽视。教师应该鼓励学生用自己的知识积淀和感情经验去体验作品,将课内与课外,将课本知识与自己的阅读积累有机串联,力求对作品作出有个性的反应,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获得独特的感受和体验。学习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发展想像能力、思辨能力和批判能力。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材编者、文本之间的多重对话,是思想碰撞和心灵交流的动态过程。阅读中的对话和交流,应指向每一个学生的个体阅读。而教师既是与学生平等的对话者之一,又是课堂阅读活动的组织者、学生阅读的促进者,因此在课堂提问时,也应抓住有利的时机,浓墨重彩,让学生能根据自己的阅读体验、人生经历等进行个性化的解读,将课内和课外和谐地融为一体。

比如在学习《迢迢牵牛星》时,学生提出了一个疑问:诗前两句说“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意为织女星和牵牛星相隔遥远,而为何后面又说“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如何理解这里远和近的矛盾?我抓住这个契机让学生谈自己的理解。有学生认为:两颗星相距的确很远,但是虽然因此而无法相见,但是两颗诚挚忠贞的爱心却始终相依相伴。“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所以在他们看来,这河汉也就“清且浅”了。而另外的同学却认为:那浅浅的天河,定然不甚宽广。可是那隔着河的牛郎织女,却不能骑着牛儿来往。咫尺之间,却无法倾诉衷肠,只能无言凝望。只能等待用一年守望一日的团圆。泰戈尔说:“世界上最远的距离/不是我就站在你的面前/你却不知道我爱你/ 而是/ 明知道/彼此相爱/ 却不能在一起”。若是无法相见是因为隔了万水千山,那么这种悲伤总还有个理由来消释,但是明明只有咫尺之间却如远在天边,这种无奈才更加令人刻骨铭心。

三、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

由于当前师生本身固有的知识水平的限制,不可能在已有的知识中信手拈来自己所需的信息,因此,必须改变“台上教师、台下学生”的课堂形式,创建一种开放的课堂结构即课堂鼓励学生自由组合,大胆讨论,上台陈述。教师要为学生的阅读实践创设良好环境,提供有利条件,充分关注学生阅读态度的主动性、阅读需求的多样性、阅读心理的独特性。更要高屋建瓴,敢于率先打破传统,走出思维定势,以具有挑战性的问题进一步引起学生探究的热情,让他们能“仰而弥坚”,越坚,钻得越起劲;“钻而弥深”,越深,就越锲而不舍,充分享受钻研思考过程的乐趣。

例如在学习狄金森的短诗《篱笆那边》时,在分析“上帝”这个形象时,在学生的思维先是固定在 “权威的代表”“正统思想的化身”,“别人思想行为的禁锢者”,“以自身刻板僵化的理念来扼杀世间美好事物的冷面统治者”时,我顺势提出一个疑问:草莓的甜美只是想象的结果,若草莓是酸的,是苦的,我们真的不需要“上帝”吗?这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的思维走向更远更深。经过积极思考讨论,学生们谈 了自己的见解:不是所有的追求都值得赞赏,当我们所向往的,所追求的并不是真正美好的事物时,上帝的“骂”就不是无理的指责,而应是理智的劝告了。而如果不加以分析,一味地肯定追求,否定规则,结果自然会造成一种无序的世界。在《西游记》中,作为叛逆精灵的孙悟空在五行山下被压五百年后,走上取经之路,终成正果。而在今何在的《悟空传》里,孙悟空正是要一种绝对的自由,他棒杀唐僧,打破五行的秩序,但是当一切的规则都消失了的时候,他只剩下了自己,所以,他最后只能让最后的自己在焚毁一切的天庭大火之中成为一块石头。一个喜剧,一个悲剧,但其中都有一个共同的深邃的哲理:规则,是必须的,完全放弃规则,只能酿就悲剧。而事实上,一个完整的人,应该是上帝和孩子的组合,而真正完美的人生,不但应该有一半上帝的理智,还应该有着一半孩子的激情。

四、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朦雨亦奇。

语文课堂提问的关键因素应该是学生潜能的极大发展和学生人性的极大凸现,使学生感到自身价值的被尊重与被赏识,并由此而激发学生最强烈的求知欲望。为改变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状况,特别要重视探究的学习方式,教师应努力提高组织教学和引导学生学习的质量。所以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挖掘教材中的“趣味因素”和“情感因素”,满足学生好奇的心理需求,培养学生对语文本身的兴趣。而语文课堂上教师如果能适时抛出一些“虚拟性”的问题,如“替换式”,给文章换一种表达,换一种构思;“延伸式”,让学生续写或补写作品中省略掉的部分;“删削式”,故意拿掉文本的一个或几个片段;用这些“虚实结合”的方法给学生提供一些新颖的思维角度,一个崭新的思维平台,就更能让学生体验到语文创新活动带来的乐趣,而当这种乐趣不再来自教师的表扬,而是学生发自内心的创新成功后的喜悦时,也就是学生创新情感形成之时。

在学习《孔雀东南飞》时,在理顺了文章的思路,简析了诗的悲剧内涵后,我提出了一个问题:在兰芝被遣回家时,焦仲卿说“不久当归还”,请问如果没有“太守求亲,兄长逼婚”这一个突发事件,刘兰芝和焦仲卿还会破镜重圆吗?这个“虚拟性”问题一出现,立刻“逗”起了学生更大的兴趣,课堂气氛随之达到了高潮。学生分为两大阵营,一方认为:焦仲卿和刘兰芝的爱是忠贞不渝的,他们既然有“蒲苇纫如丝,磐石无转移”的铮铮誓言,而且为之不惜以死抗争。虽然在同母亲的第一次交锋中,焦仲卿无奈地接受母亲的安排而遣兰芝归家,表现出了他作为一个深受封建礼教和家长制毒害的文弱书生的懦弱性格,但从原诗中最后“自挂东南枝”更能看出他为了爱,也敢于背弃“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的封建礼训,他们真挚的爱情和焦仲卿的叛逆精神正是兰芝能够回来的保证。

而另一[文秘站-您的专属秘书,中国最强免费文秘网!]方同学则认为:婆婆自然也决不会容许一个有着人性的自尊的媳妇生活在自己身边。而从兰芝这一个角度讲,她作为一个弱者和被压迫者,身上却始终闪耀着个性自尊和自强的锋芒,这种人性之光在婆婆眼中自然是“举止自专由”,成为被驱逐的理由。如果要回来,就意味着必须放弃自己的自尊,在婆婆的统治下忍辱负重,逆来顺受,等着“三十年媳妇熬成婆”这样一个轮回,三十年的漫漫光阴里,熬去的不只是如花的容颜,磨去的还是人性的棱角,而这一切是兰芝不会做的。

五、万绿丛中红一点,动人春色不须多。

语文教学讲一个“拈”的工夫,即洪镇涛老师所云:变“全盘授予”为“拈精取要”,教师拈的好,拈出一点,带出一个面;拈一叶而知天下秋,拈出一朵梅花,带给学生的却是整个春天。在学生常常忽略的文句中拈出几个关键词设计问题,但这里老师的“拈”,一定要独具慧眼,于无疑处生疑;还可以拈出重点,拈出矛盾,这样驾驭课堂就能举重若轻,游刃有余。比如学习《巴尔扎克葬词》,拈出“短暂与永恒”的矛盾,学习《世间最美的坟墓》,拈出“平凡与伟大”的矛盾,学习《迢迢牵牛星》,拈出“远和近”的矛盾等。

再如在学习《琵琶行》时,我在小序中拈出“铮铮然有京都声”中的“京都”二字,问学生“京都长安对白居易来说意味着什么?有着京都之声的琵琶乐曲对白居易来说为什么如此动人心弦?”学生通过讨论,得出了这样的结论:古代士子大都有“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豪情壮志,而唐代的都城长安则是他们梦想实现的地方。此时的白居易虽然被逐出这个权力的中心,暂时性地在山水间找到了寄托,但是有心报国,壮志难酬的忧伤一直是他心上的伤痕。这里的京都之音自然让回想起了往昔的岁月,心中的梦想,所以才会感到乡音一般的亲切。所以才会有后来同琵琶女的天涯沦落之恨,高山流水之慰,才会有最后的“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

六、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还有晴。

烈的好奇心会增强人们对外界信息的敏感性,激发思维,培养学生的有意注意力,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课堂的提问如果只是一味地直来直去,启发性就不强,久而久之,学生对这样的提问会感到索然无味,并在一定程度上妨碍了思维的发展。假如我们把问题换成\\\"曲问\\\"、\\\"活问\\\"即“曲径通幽”的方式提出,寻求学生兴趣与课堂深度的契合点,找住学生最感兴趣而又同文章重、难点有着紧密的联系的问题。问题涉及要讲究发问方式,改变提问角度,使问题提的巧,发人深思,要力求新颖,讲求新意能到激发情趣,这样就一定能使课堂从始至终都充满挑战性、探究性和趣味性,产生“风乍起,吹绉一池春水”的良好效果。

比如在学习海子的《面朝大海,春暖花开》时,我先给学生讲了海子的人生经历,讲了海子在1986年3月26日,在山海关的铁轨上卧轨自杀的事情,讲他死身边只有《新约全书》《瓦尔登湖》等几部书,并为他们复印了海子的一些诗作,然后,我问了一个问题:这样一个伟大的天才,为何会有这样的选择?带着这个问题,学生认真地进行了思考讨论,概括出了海子的一生的三个梦想:流浪生活中的远方之梦,诗歌王国中的王者之梦,现实生活中的田园之梦,并且对海子卧轨自杀做出了多种诠释,有的认为两条铁轨永不相交,意味着海子心中的理想与现实永远分离,而他正是想用自己的血肉之躯将它们边在一起。而另一些学生认为,火车在海子看来是一种现代文明的象征,这正是海子一生所反抗而又失败的东西,他是死是同现代文明的最后一次交锋。更有同学认为,铁轨延伸向远方,火车驶向远方,火车对他来说就是开往春天的地铁,他也要让自己沉睡在这条通向远方的路上,让它带着自己的血,自己的梦想,一路高扬着朝圣的长旗,奔向远方。

标准的教学设计 篇七

?眼中图分类号?演G63 ?眼文献标识码?演B ?眼文章编号?演0457-6241(2014)17-0003-07

教学设计是对教什么和如何教的一种操作方案,是教师在教学活动之前,根据教学目标要求,运用系统方法以及学习理论与教学心理学、传播学等相关理论与技术,对参与教学活动的诸多要素所进行的一种分析和策划的过程。教学设计不等于传统的备课。但从目前的历史课堂教学来看,不少教师将教学设计等同于备课,造成课堂教学的低效或无效。历史教师如何进行教学设计,应注意哪些问题呢?

教学设计有两种形式,一是传统方式,一是课程改革倡导的样式。

1.基于教科书的教学设计

这是一种传统的教学设计方式,一般遵循“课本―教学目标―教学计划”的设计顺序。教师依据教科书内容,确定教学目标与教学的重难点,然后根据课本内容设计具体的教学过程。在这种设计中,教师首先关注的是课本,备课或教学设计侧重于课本内容、教学活动等,而不是根据教学目标与课程标准要求来选择教学内容、组织教学活动。教师往往围绕课本来拟定教学目标,致使教学重在完成既定的教学内容。这种设计把教学本身当目的,而不是达到目标的手段。教学目标成了为教学内容服务的工具,是教师个人主观随意设置的东西。①国内目前发表的或者出版的有关历史教学设计的案例,大多是基于教科书的教学设计。案例中教师虽然能根据学生情况“灵活处理教材”,但设计本身是以教科书为本,“教教科书”的观念依然根深蒂固。这一设计样式对于历史课程目标的实现帮助不大。

除了上述问题外,基于教科书的教学设计还存在以下一些不足。

艺术性太强。这一设计是以教师对课本的理解为中心,强调“吃透教材”,能够表现出教师的个人知识见解和驾驭课堂的能力。至于为什么这样处理教学重点、难点,均是以教师自我的判断为依据。

很难有统一的评价规则。根据这一设计方式,一堂课的设计与评价,均是以课本内容的落实、教学重难点的处理、教学方法的使用为核心。这样的设计与评价方法是一线教学中最常采用的方法,它的实质是从教师教、从教科书内容掌握的立场进行的。站在这一角度,教师和评课者多以自我对教科书的理解来设计或评价一节课,自然评价方法是众说纷纭,难以有大家共同接受的评价规则。

难以有迁移性。我们常常发现,不少教师某一节课的教学效果颇佳,他们也想将其中的成功经验迁移到其他课堂教学中来,但令人气馁的是,这节课的“灵丹妙药”改放在其他课设计中往往会失去其有效性。主要原因是,教师某节课的成功是站在基于教科书内容的立场去设计的,对于该节课的内容,教师了解的历史背景知识越多、花费的备课时间越充分,教学设计效果就越好。一旦换成其他教学内容,教师对该部分的历史知识了解不透彻,设计时间有限,就会导致教学效果不理想。一般而言,绝大多数的历史公开课、观摩课、示范课均很难抽象出可以供其他教师借鉴的经验。

2.基于标准的教学设计

课程改革倡导的教学设计实质是一种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设计。课程改革是基于课程标准的改革,课标规定的目标与内容是课程改革的底线,是学生必须达成的学习结果。教师的教学设计应基于课程标准来进行,教学实施应和课标相关规定保持一致,以利于学习目标的完成。基于标准的教学设计是以学生为中心,强调要以学生的“学”为设计的出发点,侧重于对学习任务、学习目标与学情等方面的分析,希望通过情境创设、问题引导、媒体使用、反馈调控、学法指导等策略,实现知识、方法、态度、能力的培养。设计的核心是力图使学生在知识与能力、学习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都得到发展,为学会学习奠定基础。而传统设计强调双基的落实,核心是显性知识的掌握;设计以教师为主体,侧重于教法和教学重难点分析。

基于标准的教学设计从传统设计关注具体的课本内容、教学方法的研究,转变为关注“促进学生学习的有效性”的教学目标、内容与策略研究。传统设计也强调备学生,但是这种学情分析侧重于如何让学生更好地理解与掌握课本的内容,并非真正的以学生为主体。

什么是一堂好课?不同的教师站在不同的视角会有不同的认识。从应试角度来说,考试成绩才是硬道理,哪怕教学中教师让学生画书死记硬背,只要考得好,这就是好课。从教教科书角度来看,课本知识点的落实与掌握是评价好课的标准。从活动教学的角度出发,让学生动起来、进行课堂参与是评价好课的标准。从教学手段分析,教师课件制作水平、多媒体使用熟练程度是评价好课的标准。所以,“好课”标准没有定论。但是在一定时期,在课程观、教学观一定的情况下,评价一堂好课还是有比较固定的标准的。评价一堂好课离不开具体的时代要求。上个世纪,历史教学强调知识的传递,评价一堂课优劣的标准就是教师“讲”的水平。时值课程改革,我们进行的是基于标准的改革,教学评价的指导思想自然是课程标准。根据课标要求,历史课程的目标是促使学生的发展,转变学生被动的学习方式,使学生拥有合格公民应具备的基本历史学科素养。这样看来,衡量一堂历史好课的主要依据就是:教师教学是否考虑到学生的学习与收获、是否利于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与情感价值观的发展、是否达到了教学目标。

逆向设计是一种新型的教学设计的理论。它“是一种先确定学习的预期结果,再明确预期结果达到的证据,最后设计教学活动以发现证据的教学设计模式”。①该理论与模式是由美国著名的课程与教学论专家格兰特・威金斯和杰伊・麦克泰提出的,他们在《理解力培养与课程设计》一书中指出,在教学设计中,应首先明确教学目标,确定学习的预期结果,然后依据具体的学习目标与结果,确定预期结果达到的证据,最后设计教学活动。

传统设计是根据课本内容进行的,目的是掌握课本内容,没有考虑以学生为主体,容易造成教学在学生能力发展培养上的低效。为了提升教学设计的有效性,格兰特・威金斯和杰伊・麦克泰主张采用与传统设计方式相反的做法,在教学设计中,教师首先要明确教学目标,然后依据目标进行教学活动设计。从逻辑上讲,逆向设计从教学目标出发,其设计方式是顺向、合理的。之所以说它是“逆向”,是因为它与传统设计方式不同,确定教学目标与学习内容、评价方案与教学计划的顺序恰好相反。

逆向设计“强调以清晰的学习目标为起点,评价设计先于教学活动设计,指向促进目标的达成”。①设计的基本程序是:依据课程标准,确定教学目标――依据教学目标,明确评价标准――依据教学目标与评价标准,制订教学计划,确定教学内容。设计大体分为三步:确定预期的学习目标――如何证明实现了预期的目标――围绕目标安排各种教学活动。“逆向教学设计先明确预期结果,再确定预期结果达到的证据,把评价设计提到教学活动设计的前面,使评价嵌入教学过程,成为诊断和驱动教学的工具。这样一来,教学成为发现证据的过程,评价不再只是教学结束后的终结性检测,两者形成‘教学―评价―教学’的螺旋式上升环,不断促进目标的达成”。②

教学设计必须思考四个问题:教学设计的对象是谁?(学生的特征)你想让学生学会什么?(目标)如何最有效地学习学科内容和技能?(教学策略)如何确定学习效果的达到程度?(评估过程)这些构成了有效教学设计的基本框架。具体到一堂课,教学设计需要回答三个基本问题:第一,本堂课需要实现什么目标?第二,怎样才能帮助学生达成学习目标?第三,怎样判断教学是否已经达成了目标?基于标准的教学设计的基本步骤应针对上述三个问题去设计,即上文所说的:确定预期的学习目标――如何证明学生实现了预期的目标――围绕目标安排各种教学活动。其中,教学设计中的两个关键步骤是如何准确设计教学目标、如何判断教学目标是否达成。

1.设计恰当的教学目标

以往教师在备课过程中,多喜欢直接确定教学内容或者教学目标,至于为何选择这些内容、确定这些目标,教师很少深入思考。这会造成目标的空泛和内容的不合实际,导致教学目标只是教案的一个摆设,教学容易回归到课本内容的讲授上。课本只是用以达到预期目标的素材之一,仅对课本进行分析,容易造成教师只知道教什么,但不知道为什么要教,以及教的程度。

基于标准的教学设计从课程标准出发,通过分解课程目标、内容标准来确定教学目标,进而分析达成教学目标的证据,再根据发现证据的需要组织教学活动。设计的第一步是弄清教学目标,然后寻找实现目标的有效方法措施,以教学目标为中心组织教学活动,使教学的各个环节都置于目标的控制下。这种设计能促进课程标准在教学中的落实,明确教学的指向性,使教师不但知道教学内容,还知道为什么要教,以及教学效果,从而保障教学目标的达成。教师如何分解课程目标与内容标准,笔者已在《多角度认识教学目标――基于标准的历史教学设计的要求》③一文中进行了论述,此处不赘。

教学设计是落实教学目标的方案设计,其中的核心是目标设计是否恰当。教学目标就是学生学习结果,即学生的学习目标,描述了一堂课中可以观察到的学生表现行为或结果。教学目标是教学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教学设计要围绕目标进行。

有效的历史教学在于提升学生的理解力,而理解无法通过教科书内容的传递教会学生,教学设计应当指向开发学生的智慧。因此,教学目标设计必须遵循“为掌握而学”“为发展而学”的要求。教学目标规定了明确的教学方向和层次标准,是教师教学活动的依据,也规定了学生的学,成为学生学习的依据。教与学的一切活动都要围绕目标来进行,这才能发挥教学目标的导向功能,实现教学的有效性。

确定预期的教学目标,除了从课程标准出发外,还需要分析学生的特点与需求。分析学生的特点即分析其认知特点,分析学生已有的与本课相联系的知识与技能、问题解决的方法,以及生活经验等,分析学生学习本课存在的困难。这需要教师仔细研究学生的学习习惯、学习风格、学习态度、学习方法等学习行为,判断这些学习行为是否有助于本阶段的课程学习?如果存在不足,那么这些不足之处的具体表现是什么?是什么原因造成了不足?教师如何帮助学生进行修正?这种帮助是短时期的,还是长时期的?等等。然后教师根据分解的课程目标与内容标准,结合对学生的分析,确定学生学习结果,即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设计的关键是依据课程标准的要求,从学生的需求出发进行设计。这里最容易为一线教师误解的概念就是需求。什么是需求?一般教师理解为由需要而产生的要求。但是什么是学生的需要?学生需要的东西很多,哪些是学生必需的呢?如果从一节课出发,学生学习本节课的需求是什么呢?这种认识过于笼统,难以在教学中落实,因为学生喜欢的东西太多。在教学设计中,学生的需求是一个明确的概念,即是指学生的学习需求,就是学生目前的状况与所期望达到的目标之间的差距。

进行教学目标设计指在课程标准具体规定与课程目标的指导下,教师对达成目标的过程中学生学习所需知识、技能等的分析与设计。这要求教师做到以下两点:一是要了解教学活动开始前学生在认知、情感、态度等方面已经达到了什么样的水平,这是学生掌握新的学习任务的起点水平;二是要了解教学活动结束后预期学生在认知、情感态度等方面必须达到的状态,这种最终学习状态的结果就是教学任务、学习目标。

例如,学习“秦的统一”内容,如果预期的教学目标之一是“了解秦统一的历史背景”,教师可以采取从终点目标着手,逐步逆向分析达到终点目标所需的从属知识和技能。

为了达成预期的“了解秦统一的历史背景”的教学目标,需要学生了解一定的战国后期秦国强大的历史史实,而秦国强大又与商鞅变法有着密切的关系。教师采用逆向分析的办法,可以确立如上图所示的简图,其中商鞅变法的影响与秦国强大之间的关系、秦国强大与秦统一背景之间的关系就构成学生达成预期目标之间的差距,这种差距就是学生学习的需求。战国后期秦国强大的历史史实是课堂教学实现“了解秦统一的历史背景”教学目标的铺垫。这样一来,秦国强大的历史史实、秦统一的历史背景等就成了教学的内容,而解决学生达成预期目标之间的两层差距则成为教学设计方案的核心,需要教师考虑采用哪些有效的策略、方法与教学手段、媒体。教学设计中教学目标一旦拟定清楚,就意味着该部分的教学内容、教学策略、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等也确定下来。

当然,具体教学目标的达成可能不止要解决两层差距,也许有三层、四层。如果教师在分析差距时,发现教学无法解决这种差距,说明教学目标设计过高,需要重新设计。按照上述方式设计教学目标,必须考虑学生的需求,从而预设的教学方案就有了针对性,有助于教学目标的达成。

可见,学习需要分析是一种差距分析,其结果是提供尽可能确切可靠和有代表性的差距资料和数据。只有当教师心中对教学前和教学后这两种状态的差距做到心中有数时,才能确定切合学生实际的教学任务和学习目标。这需要教师不断反思:学生学习本节课所必需的知识基础是什么?学生现有的知识基础如何?还需要补充哪些必需的知识?等等。教师只有了解学生学习的起点行为,才能明确教学目标,有的放矢地根据教学目标,确定怎样进入教学状态,选择何种方法指导学生学习。

2.编制确保教学目标实现的测试评价方案

先看[www.shubaoc.com]一例,某教师在《新航路的开辟》一课教学中,设计的“知识与能力”教学目标是:

(1)学生能够理解新航路开辟的历史背景以及对欧洲、对世界的影响,深刻认识新航路开辟的历史意义,并在这个过程中发展获取历史信息、处理历史信息、史论结合地陈述历史问题的能力。

(2)掌握迪亚士、哥伦布等人开辟新航路的概况,理解地理大发现、商业革命等历史名词的含义;学会自主学习与合作交流。

这里教师如何证明通过教学,学生一定能够理解新航路开辟的历史背景与影响,深刻认识新航路开辟的历史意义呢?一些优秀的教师在具体的教学设计中,顶多增加一些设计意图加以说明。例如:通过教师简洁而富含情感的讲述,让学生掌握迪亚士、哥伦布等人开辟新航路的概况,为学生理解新航路开辟的影响创造条件。这样的说明同样无法证明教学目标是否能够实现。如果教师不能确保目标在教学中一定实现,教学目标实际是没有价值的,它容易造成教学忽略目标的存在,导致教学的低效。

如何证明预期目标的实现?这离不开具体准确的评价。基于标准的教学设计要求教师在教学目标设计完成后,应制定出确保目标达成的测试方案,即依据教学目标来设计测验评价方案。评价设计对于教学目标的实现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测验评价方案的设计不是随意的,它往往与教学目标的设计同步进行,遵循评价先行的原则。基于标准的教学设计要求教师应清楚学生在教学结束时知道什么、能做什么,知道如何判断学生已经掌握了这些知识与技能。测验评价方案是为了获得“教到什么程度”的证据,当预期的教学目标确定之后,教师应设想“用怎样的方法或工具检测教学目标达成的程度”。是通过观察、提问、交流?还是测试、练习?所有这些措施方案都叫做测验评价方案。教师制订方案时需要反思:这些方案能够证明学生掌握和理解了相关的内容吗?如果是观察、提问、交流,教师要观察什么?提出哪些问题?围绕什么内容进行交流?如果是测试、练习,具体的测试题目、练习题目是什么?它们能够反映学生的学习结果吗?能够切中预期的学习目标吗?距离预设的目标有多大差距?教师如何根据差距作出修正的教学决策?等等。

以上述“知识与能力”教学目标为例,教师在设计中应思考:怎样判断学生理解了新航路开辟的历史背景以及影响?是学生能够回答出有关问题(哪些问题)?还是教师观察学生在讨论中的表现(什么讨论题)?怎样判断学生能够深刻认识新航路开辟的历史意义?达到什么程度才能算是深刻认识?在这个过程中要发展学生怎样的获取历史信息、处理历史信息、史论结合陈述历史问题的能力?如何证明学生发展了上述能力?如何证明学生能够掌握迪亚士、哥伦布等人开辟新航路的概况?从哪些方面可以看出学生理解了地理大发现、商业革命等历史名词的含义?怎样的学习活动能够证明学生学会自主学习与合作交流?

传统设计虽然设置了“学生能够理解新航路开辟的历史背景以及对欧洲、对世界的影响”等目标,但是并没有考虑如何证明教学目标的达成。教师以为只要讲解了相关的历史背景与影响,学生就理解了。这没有科学依据,这样的设计与教学实施具有极大的随意性。课堂教学要以学生学习收获为目标,当教师无法提供证明学生达成目标的凭据时,教学效果自然很难保证。传统设计忽略了对教学目标是否实现的分析,是一种低效的教学设计。

基于标准的教学设计除了重视教学目标设计外,强调教学目标的落实,要求有判别教学目标达成的具体方案,设计出确保教学目标实现的测试方案。

当教师确定了教学目标后,应根据这些目标即学习结果设计评价测试题,以随时检测学生的学习表现。测试方案要求教师从学习结果的检验设计与教学目标一致性出发,确保测试方案紧紧围绕教学目标,与教学重点密切联系。这就为教学质量的提高提供了监督保障机制。如果将教学评价放在设计的最后环节,容易造成教师从教学内容与教学过程的视角来设计方案,导致评价与目标的分离。评价设计先于教学活动的设计,可以更好地发挥教学目标的指导作用。测验评价方案不仅仅测试知识目标的落实,而且关注学生的学习活动、学习技能,能够反映出过程与方法目标的要求,帮助教师带着问题思考怎样通过评价来促进教学,确保教学目标的达成,避免教学出现偏离目标的现象。这种设计是一种带有目的的任务分析,即假定有一个任务要完成,为达到该预期的目标,需要如何设计与组织教学活动。①

基于标准的教学是评价与教学一体化的过程,教师通过教学目标的制定,把握学生的学习过程和结果,判断学生的学习价值。②当教师根据拟定的学习结果与学习表现,设定具体的评价方案后,这种评价方案实际就是教学目标。从学习角度来说,测验评价方案与教学目标宗旨是一致的。基于标准的教学设计要求设计开始时就考虑教学目标达成的评价方案,对学生的测试与教学目标的确定几乎同时进行,然后再规划教学内容与教学步骤。

例如,对于英国《权利法案》的学习。根据布鲁姆目标分类学的理论,我们可以将目标与测试程度分为四种水平。

最低水平:识记层次。如,以下关于《权利法案》内容的陈述中,哪个选项是准确的?关于《权利法案》,具体内容有哪些?

理解层次水平。如,用自己的话解释“君主立宪制”概念;举例说明或解释英国的君主立宪制确立的标志是《权利法案》的颁布。

分析层次水平。如,给出一段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权利法案》为什么要限制国王的权利,保证议会的立法权、财政权等权力?从《权利法案》具体内容可以推断出什么结论?

知识应用层次水平。如,应用《权利法案》具体内容,分析当今英国女王、英国议会在政治活动上的一些表现。本节课中获得的历史学习或解决问题的方法,能够解决什么类型的问题?

如果学生历史学习水平较低,可以在知识与能力目标设计上采用识记层次与理解层次;如果学生学习水平较高,可以在知识与能力目标设计上采用理解层次、分析层次;对于更高水平的学生,可以采用知识应用层次水平。

教学目标确定后,教师应拟定目标达成的依据,即制定测试评价方案以确保目标的实现。例如如何判断学生理解《权利法案》的内涵呢?教师可以制定“用自己的话解释‘君主立宪制’概念”,“举例说明或解释英国的君主立宪制确立的标志是《权利法案》的颁布”等测试评价题。如果学生在教学中能够回答出这些问题,我们就可以判断这些教学目标设计合理。当教师明确了教学目标与测试评价方案后,教学内容、教学活动的设计就成为围绕教学目标的实现与测试评价方案的顺利实施而设计的操作方案。

我们再以上述“学生理解《权利法案》的内涵”教学目标为例予以说明。如果教师制定了“用自己的话解释‘君主立宪制’概念”,“举例说明或解释英国的君主立宪制确立的标志是《权利法案》的颁布”两道测试评价题,教师在教学内容与教学策略、教学活动方案的设计上,就应考虑:如何帮助学生理解君主立宪制概念?是教师先做解释,然后学生再用自己理解的话语概述出来;还是教师提供一定的材料让学生自己归纳?(学生概述出或归纳回答出,就可以证明目标实现。)如何呈现《权利法案》内容,是教师讲述,还是提供材料进行分析?如果是教师讲述,是直接叙述《权利法案》的内容条文,还是结合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爆发的原因进行讲解?《权利法案》的本质或根本特点是什么?教师何时提出“用自己的话解释‘君主立宪制’概念”这一问题?判断学生理解了“君主立宪制”概念的标准是什么?学生解释“君主立宪制”时需要回答出哪些关键词才算正确呢?何时测试“举例说明或解释英国的君主立宪制确立的标志是《权利法案》的颁布”评价题?是采用提问的方式让学生回答,还是采用测验的方式或小组讨论的方式呢?一两位学生回答出来是否能够证明全班大多数学生都理解了呢?如何证明全班大多数学生都能举例说明或解释君主立宪制确立的标志是《权利法案》的颁布?显然,上述设计既是评价设计,也是教学活动设计与教学内容设计。

进行有效的教学评测,教师需要使用多种评测方法,例如观察法、测验法、表现测评法等。观察法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应全面观察学生的一举一动,注意指导学生如何进行学习。测验法主要用来判断预期学习结果在多大程度上达到了。该方法如果设计适当,可以考查学生的多种学习成果,包括记忆事实性知识、理解、应用、推理能力和问题解决等。表现测评要求学生实际去完成一个或一系列任务(例如写故事、作演讲、操作机器等),以此来展现他们的理解程度以及所获得的技能情况。在表现测评中,教师需要使用观察法仔细观察学生在学习中或回答问题与解决问题过程中的种种表现(表情、动作、人数)。例如,假如教师尝试在知识应用层次上测试学生对于英国《权利法案》的学习情况,根据“应用《权利法案》具体内容,分析当今英国女王、英国议会在政治活动上的一些表现”测试题,如果在课堂上当场完成该测试,教师应需要在学生回答问题时,观察有多少学生参与了该项活动、回答问题理想的程度如何、这些学生平时的历史学习成绩水平如何,以判断该测试是否能够实现预期的知识应用能力培养目标。

有效评测的开展建立在一定的条件下。第一,测评方案的实施步骤与教学具体内容的实施同步进行,不能为了测评而测评。第二,需要有充足的学生表现样本,才能证明测评的有效性。一般而言,仅靠一两位学生的正确回答,来说明全班学生均已掌握了该部分的教学内容,这种判断是不科学的。如果教学时间不允许教师对多数学生进行测评,那么教师在选择被测评的样本时,应尽可能选择中下水平的学生进行测评。因为中下水平的学生能够准确回答出该问题,基本可以证明全班多数学生也能够回答出该问题。第三,应明确学生成功表现的标准,即教师需要设立标准,能够描述出学生成功表现时能做到什么,这有助于教师在信息复杂环境中迅速依据标准判断学生表现是否成功或达到要求。①

综上,教学目标的确定、测试评价方案的制定,意味着该节课的教学内容与教学策略、教学方案基本确定下来。教师应根据自己的教学特点,围绕教学目标的达成,将自己对教学内容、教学策略的思考,以明确的教学方案确定下来。这样,测试评价方案才能发挥出其应用的作用。

概而言之,教学目标指明了学生应该完成的学习任务、获得的学习结果,根据目标制定的测试方案无疑有助于课堂教学有的放矢地展开,利于教师时刻围绕教学目标展开一系列的教学活动,提高教学效率。因此,无论是教师的授课,还是听课者的评课,出发点均应是教学目标方案。教学设计要以学生为中心,已成为教育界的共识。笔者不赞成各种“借班上课”形式的公开课、观摩课,由于教师不了解授课对象,难以准确判断学生的学习需求,教学方案的设计多不具有针对性,而是教师单方面臆想出来的方案。这样的公开课、观摩课大多是一种表演或者作秀,对学生的发展并无太大的意义。

课堂教学设计与实施范文 篇八

一、基本流程

它是一个整体教学思路,或者说是一种教学策略。内容包括:本节课用什么案例引入?引入的方法、手段?主要探究什么问题?形成什么理念?对学生的践行要求等。基本流程用图表来展示。有了教学的基本流程图,我们对一节课的课堂教学的总体思路,就比较清楚了。这好比是盖房子有了一张蓝图。每个框题,也就是一节课应该是要有一个流程图。

二、情境导入

1.事例——情境

为实现教学目的,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结合教材的内容,运用一定事例,以启发学生积极思维。实际上就是“举例”,这应该是启发教学的重要手段。在学生周围处处是活生生的思想教育好素材,由此为切入口进行教学,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能收到较好的效果。第一课的引言,本课引言是一个学生生活中常见的一件事作为场景,并以时间安排上的冲突为切入口,引发学生对责任的思考。再如:教材第88页“感受身边的变化”,通过杨妈妈和她的女儿所记的账本的比较,我国人民的经济生活越来越好:温饱—小康。从账本记载的内容和方式来看:家庭消费支出的结构发生了变化;支出的数额大小明显发生了变化。感受改革开放前后我国人民生活所发生的变化。

2.问题——情境

提问情境的创设是调动学生学习自主动性的有效方法之一。陶行知:“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爱因斯坦:“创造性地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提出问题,既丰富了知识,又长了智慧,利于学生思维活动铺开,让学生展开想象,开发学生智力。

它是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的认知状态,精心设计一些富有启发价值的问题,让学生积极主动的思索,然后发现“为什么”,最终找出问题的结果。例如:教材第4页“我的角色我的责任”对设置的情境:支付赔款,提出三个问题,层层深入。第三个问题“你赞成爸爸的决定吗?”有一定讨论空间和思维力度,因为按照文化传统习惯,父母为孩子所付出的一切都是理所当然,而孩子接受时则心安理得,不必为此承担责任。这个事例中,父亲要求孩子将来偿还垫付的赔款,学生可能会有赞成和不赞成两派意见。教师要引导学生:父亲要求孩子将来偿还垫付的赔款,对培养孩子的责任心会有帮助的

3.对比——情境

例如:教材第49页“坚持对外开放”,在国产汽车如何发展的问题上,一直有两种倾向:一是应该坚持独立自主,自创品牌。二是应该坚持对外开放,全面引进。你是如何看待上述观点的?

4.反思——情境

教材第101页“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四幅图——在生活中,我们可能遇到这样一些行为:上公交车你推我搡,互不相让;有人在公共场合因为一点小事大吵大闹;遇到困难向人求助时,无人理睬;个别人在网络聊天室里恶意谩骂他人。你是否遭遇过上述经历?当时的感受如何?

三、师生互动——共同探究

师生活动都要求在课堂上完成的,是课堂教学的重要内容。

重视整个的互动过程,也就是要关注学习的过程。过程是结果的动态延伸,过程比结果更重要。

在未来课堂上知识的组成:教科书及教学参考书提供的知识;教师个人的知识;师生互动的知识。

1.对教学过程中的“互动”如何认识?

关键是教师要明确每一个互动:目的是什么?结合教学目标来确定;怎样来互动?师生平等交流、讨论、探索; 互动的结果?使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和技能、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2.教材上“互动”的具体操作

(1)学生填写,如第6、14页,随堂进行,教师指导;

(2)学生反思,如第15、141页,学生思考后随堂回答;

(3)故事续写,如第26页,随堂先准备后发言;

(4)与人交流,如第27、45页,同位之间或小组交谈;

(5)观点辨别,如第48、49、50页,学生发言、探究;

(6)学生思考,分易和难,如体会、举例、选择、设想等,即时回答如第78页,有一定难度的题,让学生讨论后再回答(宪法与普通法律的不同);

(7)制作表格,如第12、89页,课后完成并在课堂上展示;

(8)收集资料,如第32、93页,根据需要课前或课后进行;

(9)图片展览,如第113页,课后延伸;

(10)判断正误,如第84页,让学生发表意见,师生共同探究;

(11)采访,如第37页,课后进行;

(12)行为要求——做,如第43、62页,课后落实;

(13)调查,如第52页,课后进行,可以个人,也可以小组为单位;

(14)演说,如第57页,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安排,准备后说或即兴演说。

四、形成观点

新课程要突出培养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那么,这些“观点”是如何形成的?需要教师帮助和引导。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观点,这是一个重要环节,使学生对本节课所学的内容有一个明确的认识。教师的职责就在于在于帮助,通过情境引入来体验、感受,师生共同的探究,从而帮助学生明白自己想要学习什么和获得什么?

五、学生践行

最新范文

《蜜蜂》教学设计优秀9篇04-03

课堂教学的教学设计方案(优秀7篇)04-03

《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教学设计【最新04-03

《可能性》教学设计(5篇)04-03

《五彩池》教学设计(优秀3篇)04-03

《胡同文化》教学设计精选5篇04-02

教学设计方案【优秀9篇】04-02

雪地里的小画家教学设计优秀6篇04-02

《孙权劝学》的教学设计【优秀10篇】04-02

《赵州桥》优秀教学设计【优秀6篇】04-02

78 967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