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的色散 《光的色散》教学设计【优秀9篇】

2024-04-01 22:22:47

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常常需要准备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以促进我们快速成长,使教学工作更加科学化。教学设计应该怎么写才好呢?如下是美丽的小编帮助大家收集的《光的色散》教学设计【优秀9篇】,欢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启发。

《光的色散》教学设计 篇一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知道光的色散现象和原因。

(2)知道光的三原色。

(3)知道物体的颜色成因。

(4)初步学会观察与光的色散有关的实验现象。

2、过程与方法:

(1)经历把白光分解为各种色光的实验探究。

(2)感受色光混合的实验过程。

(3)经历研究透明物体和不透明物体颜色成因的过程。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体验色散的各种事实,了解尊重事实、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2)体验研究“白光分解”、“色光混合”和“透明物体和不透明物体颜色成因”的实验过程, 萌发对物理现象的好奇心和物理学习的兴趣,树立尊重他人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白光的色散、三原色光。 难点:色散的原因。

三、教学资源

1、学生实验器材:手电筒、三棱镜、玻璃砖、彩色透明纸等。

2、演示实验器材:强平行光源、三棱镜、教师制作的多媒体课件等。

3、自制模拟演示PPT幻灯片。

四、教学方法

演示法、创设情景法、分组实验法等

五、教学过程

(一)、课题引入师:欣赏一幅美术作品,用什么灯光照明最合适?学生回答。(用柔合的白光最合适)一朵红色的月季花在阳光下十分鲜艳,可是当它受到蓝光照射时就失去了光彩。所以欣赏一幅美术作品,用柔合的白光最合适,这节课我们来研究折光的色散现象。

(二)、新课教学

1、光的色散学生完成实验4-30(上次作业),观察太阳光经玻璃、水反射和折射后产生的现象:看到了白色的太阳光变成了彩色。师:将光碟放在阳光或日光灯下,你们又看到了什么现象?引导学生观察从一个三棱镜射出的`光还是白光吗?有几种颜色?学生回答:白光从第一个三棱镜射出的光变成了彩色,具体的是七种颜色的光,从上至下依次是:红、橙、黄、绿、蓝、靛、紫。师:再观察这七色光经过第二个三棱镜后发生了什么变化?学生回答:又变成了一束白光。讲述:白光分解成七种颜色光的现象叫光的色散,七种颜色的光汇合后变成的白色光带,叫色光的复合。学生阅读课本内容:关于彩虹。雨后的天空悬浮有大量的细小水珠,太阳光射到这些小水珠上时,它被分解成绚丽的七色光。

2、色光的合成演示实验:在聚光灯前蒙一块有颜色(红色、黄色或蓝色)的透明胶片,再将其发出的光投射到白色屏幕上,形成有部分光交汇。让学生观察现象:透明物体的颜色与透过的光颜色相同。不同颜色的光能混合成另一颜色的光。红、绿、蓝三种颜色的光混合在一起,可以得到白光。教师讲述:大量实验表明,自然界中红、绿、蓝三种颜色的光是无法用其他颜色的光混合而成的,而其他颜色的光则都可能通过红、绿、蓝光的适当混合而得到,因此,红、绿、蓝三种颜色被称为光的“三原色”。彩色电视机的荧光屏和计算机显示器的屏幕上艳丽的画面是由红、绿、蓝三色光合成的。

3、颜料的三原色学生分组实验:在调色板上试试,能否用红、黄调出橙色?用红、蓝调出紫色?用黄、蓝调出绿色?用调出的颜色再混合,并改变不同颜色混合时的比例,还能调出哪些颜色?看能否用其他颜色调出红、黄、蓝色。实验总结:我们可以用红、黄、蓝颜料调出其他色彩,但却不能用其他颜料调出这三种颜色,因此,红、黄、蓝被称为颜料的“三原色”。不同色彩搭配,不仅给人以美感,而且使人产生联想。如:黄、橙、红属于暖色,让人想到火与太阳;绿、蓝、紫属于冷色,让人想到草地、水等。冷暖色的对比与协调,能产生美妙、生动的色感。

(三)、归纳总结。

(四)、作业

1、 P63,1,2题;

2、 迷你实验:自制三棱镜。

六、板书设计

1、光的色散:太阳光(白光)可分解成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颜色的光。

2、光的三基色:红、绿、蓝。

3、颜料的三原色:红、黄、蓝。

光的色散教案 篇二

活动目标:

1、了解光的反射现象,会改变镜子的角度,让光往不同的方向反射。

2、能用语言表述自己的探索过程和发现。

3、体验探索的乐趣,了解光的反射与我们生活的关系。

4、发展动手观察力、操作能力,掌握简单的实验记录方法。

5、培养探索自然的兴趣。

活动准备:

1、物质准备:

(1)每人一面平面镜(大小形状各异)。

(2)能表现光的反射的动画或图片。

(3)若干可以反光的物品,如:调羹、茶杯、脸盆、光盘、手表等各种表面光亮的金属或玻璃物品。若干不能反光的物品,如:书、粗糙的石头、衣服等。

(4)我们生活中的光的反射的图片。

2、时间安排:阳光灿烂的日子。

活动过程:

一、呈现光的反射现象,激发幼儿学习兴趣。

1、请配班老师持镜子从户外反射阳光到室内,鼓励幼儿寻找亮光,自然引出活动主题。

2、提问:亮光是从哪儿来的?它是怎么进来的?

二、引导幼儿探索镜子反光的现象。

(一)请幼儿手持镜子到户外,自由探索如何将光反射进教室。

(二)引导幼儿交流讨论:你是怎样将太阳光反射到教室的?并做一做。

1、请做成功的小朋友演示一下是如何做的,成功的小朋友帮助没成功的小朋友。

2、小结:只有镜面对着阳光才会反光,没有阳光照在镜子上就不能形成光斑。

3、请幼儿交流:在反射光的过程中,还有什么发现,如反射进教室的光是怎样的?它会不会移动?是怎样移动的?你能把光照在你想照的地方吗?你是怎样做的?

4、小结:反射的光大小形状是不一样的,改变镜子的角度,光会来回移动,它的方向也变了。

(三)请幼儿再次操作,并相互交流经验。

操作要求:小朋友去调整一下镜子的角度,让光往不同的方向反射。

(四)借助动画或图片,明确引出光的反射

光的反射概念:光照到物体表面,被物体挡住,改变了原来传播的方向,反回去了。这种现象叫做光的反射。

三、引导幼儿探索还有哪些东西能反射光?

(一)鼓励幼儿结合生活经验说一说,还有什么东西也可以象镜子一样在太阳光下能反射光?

(二)请幼儿选择提供的其他材料,自由探索哪些东西也能反射光?

提示:你可以摸摸材料,试一试这些材料哪些能反光,哪些不能反射。

(三)鼓励幼儿探索这些反射出的光有什么不同?

小结:能反射光的东西都是表面光亮平整的,不能反射光的东西是表面粗糙的;亮度强的物体,反射的光的亮度也强;小的东西反射出的光也小;不锈钢茶杯、脸盆反射的光是一圈一圈的;有图案或文字的镜子反射出的光也有图案或文字……

四、光的反射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一)光的反射在生活中带来的好处

1、提问:谁知道光的反射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什么方便?

2、小结:我们聪明的人类利用了光的反射给我们的生活带来许多好处,比如我们有了有趣的玩具——万花筒和观景箱;太阳灶能煮饭;月亮能照亮黑夜(最大的光的反射)……

(二)光的反射也会给我们带来不便

1、提问:那光的反射会不会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不好的地方呢?谁知道?

2、小结:城市里很多高楼大厦外面装修都是玻璃,整栋大厦都在进行光的反射,让我们都睁不开眼,形成了光污染;夏天的时候,太阳照在地面上会刺激人的眼睛……所以我们要好好地利用光的反射,让它为我们的生活提供更多帮助。

小百科:光是一个物理学名词,其本质是一种处于特定频段的光子流。光源发出光,是因为光源中电子获得额外能量。

光的色散教案 篇三

【活动目标】

1.在幼儿已有生活经验的基础上,引导幼儿通过观察和亲身体验活动,发现光是明亮的,它能照亮周围世界。初步了解光与人类生活的密切关系;引导幼儿通过探索光从哪里来,了解太阳、电灯、蜡烛、燃烧物、火柴、打火机等都能发光。

2.培养幼儿的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激发幼儿热爱科学的积极情感和对自然物理现象的探索欲望。

【教案准备】

布置好暗室,内有电灯、台灯、手电筒、蜡烛、火柴、打火机等。幼儿人手一面小镜子。

【教案过程】

一、导入活动:创设暗室的环境,揭示课题

幼儿围坐在暗室内,请幼儿说出自己的感觉(黑乎乎的),教师悄悄打开门,问幼儿发现了什么?(亮光)

二、启发幼儿

引导幼儿在观察、体验、操作活动中发现光的奥秘,即光的来源、特征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1.带领幼儿去室外寻找亮光,认识太阳光。

①师:亮光是从哪儿来的呢?我们一起去找一找。边走边说:小朋友,手拉手,我们一起向外走,走到外面找呀找,亮光亮光你从哪儿来?

②幼:我们发现亮光是太阳公公送来的。

③师:请幼儿仔细看看太阳,然后告诉大家有什么感觉?

④师:请幼儿与太阳公公说说悄悄话,提些问题。

如:a.太阳公公你为什么这么亮呀?

b.太阳公公你怎么会有这么多亮光呢?

c.太阳公公你的光是从哪儿来的呀?

(谈过话后回暗室,交流向太阳公公提出的问题)

⑤师:小朋友提了这么多问题真爱动脑筋,我们发现太阳公公的光多亮多亮呀,光强的时候还真刺跟呢!

2.引导幼儿想办法让屋子亮起来。

师:现在老师将太阳公公关在门外,屋子里又黑了,请你们想办法让屋子里亮起来。

①(开电灯)根据幼儿所说打开电灯。

②幼儿发现屋子里亮起来了,那这个亮光是谁给我们送来的?(电灯)

③除了电灯之外,我们还可以用别的办法来发出亮光吗?(幼儿开放性思维,提出各种办法)

④我们准备了好多东西,老师和小朋友们一起做试验,让这些东西发出光来。(事先在教室四周桌上布置好台灯、蜡烛、电筒、煤油灯;火柴、打火机由教师掌握)

⑤幼儿操作后回答:你们刚才是让什么东西发光的?你是怎样做的?

⑥小结:台灯、电筒一按开关就亮了;蜡烛、煤油灯要点火才能亮。那谁跟谁做朋友最好呢?(a.点火方式;b.光的颜色)

⑦刚才我们小朋友发现火柴、打火机、电灯、台灯、蜡烛、煤油灯都能发光。

3.讨论光的作用。师:你们想想有了光又会给我们带来哪些方便呢?如果没有光又会怎样呢?

①幼儿想过后同伴间互相交流。

②幼儿将自己的想法告诉老师。

③引导幼儿在黑暗中发现夜光表亮光,进行科技教育。

④总结:今天我们小朋友知道了太阳、火柴、蜡烛、电灯、台灯、电筒它们都会发光。光能帮助我们看清周围的东西,给我们做事带来方便。

三、活动延伸

引导幼儿进一步发现问题、探索问题。

(1)让幼儿跟亮光做。

(2)每人取一面小镜子,对着太阳光,看看发现了什么?

(3)一边做,一边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4)边玩边回答老师的提问,在自由教案过程中结束全部活动。

《光的色散》教学设计 篇四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光的色散和复合现象。

(2)通过实验体验色光的三基色及色光的混合,能够简单解释五光十色的世界。

(3)了解透明和不透明物体的颜色是如何决定的。

2、过程与方法

(1)经历白光分解为彩色光以及色光混合的实验操作过程,培养学生的细致观察、思考和动手解决问题的能力。

(2)经历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的过程,提高学生应用知识的能力,体会到学习的价值。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观察、实验及探究性学习活动,培养尊重客观、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并感受成功的喜悦。

(2)激发学生进一步探求颜色之谜的兴趣,使学生领略色彩世界的缤纷多彩,感受到热爱自然、亲近自然的美好情感。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本节的主要物理知识蕴含于探究活动中,学生探究能力的增长、研究方法的习得与探究过程密不可分,因此本节课的重点是光的色散及色光混合的探究实验。而如何让学生成功地观察到实验现象,顺利地完成本课的两个探究活动是本节教学的难点。

最后,以“人人都是设计师,扮靓白色大楼”的活动,使整堂课的知识得到升华,让学生体会到物理学不仅有趣,而且确实有用。

三、教学方法

观察法、讨论法。

四、教学过程

环节1:创意无限,寻找彩色光

老师:光照亮了我们的世界,给予了我们光明和温暖,也给了我们一个色彩缤纷的世界。春的嫩绿、夏的火红、秋的金黄、冬的洁白,甚至于蓝脸的窦尔墩、白脸的曹操、红脸的关公、黑脸的张飞……

老师特意为同学们准备了一份五光十色的礼物,大家来看一下喜不喜欢。(播放教师制造出彩虹的视频)美丽的彩虹,色彩缤纷,有几种颜色呢?这幺丰富的色光我们能不能动手寻找出来?那就让我们推开今天的第一扇彩色的大门——创意无限,寻找彩色光。

(说明:通过学生欣赏季节、京剧人物脸谱的色彩及观看自制彩虹引入新课,能够极大地点燃学生学习本节课的热情。另外,学生通过视频也可以了解自制彩虹的方法)

教师给大家准备了一些常见物品(手电筒、光盘、三棱镜、肥皂水、吸管),当然也可以使用自己身边的其它物品,发挥自己的创意,寻找出彩色光。在大家动手之前,有一点点温馨的小提示:灯光可以用来模拟太阳光;操作过程中一定要耐心尝试、细致观察,哪怕只发现了一丁点彩色光也是成功的。

学生四人一小组开始实验,教师巡视,并给有困难的小组提供帮助。

学生展示自己小组的创意。

小组甲:我们小组对着灯光转动光盘,看到了光盘上有彩色光。

老师:这个创意很好,操作既简单,现象又很明显。这些彩色光是光盘自己发出的吗?

学生:不是。光盘不是光源。

老师:照在光盘上的光是彩色光吗?

学生:不是。照在光盘上的是灯光,是白光。

老师:原来光盘能把普通光变成彩色光。

(说明:通过这样的设问,引起学生对白光与彩色光关系的关注和思考,为后面光的色散现象的教学做好必要的铺垫)

小组乙:我们用吸管吹

出了肥皂泡泡,肥皂泡泡的表面有彩色光。(学生说完创意后,给全班同学演示)

学生:我们还没看清楚,肥皂泡泡就飘走了。

老师:同学们能不能想想办法改进一下这个创意,能让泡泡停下脚步,让我们把它看清楚。

学生:我们可以用吸管把泡泡吹在装有肥皂水的杯子里,让泡泡都聚集在一起。

学生:为了效果更明显,我们可以用手电筒从杯子的底部往上打灯光。

老师:同学们提到的方法都很好,请大家按照改进的方案自己亲自动手做一下,观察彩色光。

(说明:学生对实验方案进行评价,并通过自己的思考对方案进行改进、完善)

学生踊跃做实验,观察现象,气氛活跃。

小组丙:我们透过三棱镜看到了彩色光。

老师:很好,但这种做法只能是观察者自己看到,同学们能想办法让大家都看到吗?

小组丁:用手电筒的光照三棱镜,调节三棱镜的`角度,能在白纸上看到彩色光。(学生边说边演示,其他学生在白纸上看到了彩色光)

老师:很棒,你们小组的创意与当年伟大的科学家牛顿的想法不谋而合。1666年,牛顿就是利用三棱镜分解了太阳光。让我们穿越历史的长河,重现当年那一幕。

学生上台操作,用三棱镜分解了白光(用投影仪的光模拟太阳光),在白墙上得到了七彩光。学生看到这一现象,都非常兴奋。

老师:非常漂亮,五颜六色的,到底有几种颜色呢?

学生:七种。红、橙、黄、绿、蓝、靛、紫。

老师:太阳光被分解成七色光的现象,我们称之为光的色散。刚才同学们的操作是用不同的方法把自然光分解成了七色光,都是光的色散现象。

老师:既然白光能被分解成七色光,那幺,是不是七色光也能混合成白光吗?我们通过一段视频来了解一下。

学生观看视频。通过此视频,学生知道了七色光可以混合成白光。

老师:还记得教师给大家准备的礼物吗?实际上,彩虹的形成就是一个典型的色散现象,是空气中的小水珠把太阳光分解成绚丽的七色光。

(说明:学生在寻找彩色光的过程中,不仅感受到彩色光的存在,更重要的是认识到这些彩色光是由白光分解而来的。在实验的过程中水到渠成地了解了光的色散现象)

环节2:创造无限,营造斑斓的色彩

老师:我们的大自然由于有了太阳光而美丽纷呈。而我们平时看的彩色电视机、用的彩屏手机也能为我们呈现丰富多彩的画面,可它们的屏幕真的有那幺多颜色吗?我们看看就知道了。

《光的色散》教学反思 篇五

课堂虽然是重要的一个环节,而教学反思却是教师成长的必需一步,这对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是非常有帮助的,想使自己的课堂教学能够更完美一些,特将本节课的教学进行了如下的反思:

1、《光的色散》这节内容与生活联系非常紧密,本节教材的编写意图是将物理知识融于观察实验中,这节课我应该把观察实验和现代教育手段相结合,充分调动学生的感官。

2、本节导入是由色散实验的演示,三棱镜实验引入光的色散,使学生知道太阳光可被分解成七色光,这一实验没问题;接下来就是观察现象,由于效果不是很明显,导致是哪七色光是直接给学生讲解,这样学生没有直观看到现象好。

3、教师的每一节课都应该有自己的兴奋点,课堂中会期待着兴奋点的出现,课后会因为兴奋点的出现而心情舒畅,觉得很有成就感。那么怎样才能让自己在课堂中找到兴奋点呢?如何处理好教师的兴奋点与学生兴奋之间的差异性呢?对于本节课,我把自己教学的兴奋点定位于色散实验的演示和色光的混合这两个地方,这两处恰好也是本节课的重点。色光的混合内容与生活联系很密切,学生很强的好奇心,此处是老师与学生兴奋点的交叉点,很容易把课堂的氛围引向高潮。但由于所选红、蓝、绿颜色是用的多媒体,导致感觉有一点假的形式,现象直接得出,学生就会有疑问,这一实验教学不是很成功。

4、关于课本实验,并不是所有的都必须做,而是可做的就做,不可做的可不做;或者是能说明问题的实验就要做,说明不了问题或不能准确说明问题的就不做,这是一个大原则,也是我这次讲课得出的经验。

5、本节的实验

纵观本节课的教学,我自己的感觉是过于仓促,时间较紧,练习题在课堂上没有得给学生巩固。学生对本节课的知识点掌握不够好。总的来说,学生还是在轻松的氛围中学习本节内容的,学生普遍显得比较兴奋,导入实验很感兴趣,这也许可以说是这节课的成功之处。

光的色散教案 篇六

一、教学目标:

1、能对光的传播方式作出假设性解释;知道要用实验的方法探究光的传播方式;知道光的直线传播现象是可以通过实验重复验证的。

2、乐于用光沿直线传播的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

3、认识光源。

二、教学重难点:

探究光的直线传播

三、教学准备:

激光灯、烧杯、有孔的光盘、塑料管、蜡烛、火柴、水、课件

四、教学设计:

1、导入新课:

课件展示:鸟巢、水立方、世博会中国展馆师:看了夜景后有什么感受?

(学生根据自己的经验交流:夜景美、建筑美、灯光美)

师:是啊,正因为有这麽多五彩斑斓的灯光,才把我们的城市夜景打扮得如此漂亮,可见,光与我们的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有关光的知识—11认识光

2、探究新知:活动一:认识光源

师:你还知道生活中哪些物体能发光?(学生根据经验进行交流)

活动二:探究光的传播

(1)课件展示:夜晚灯发出的光太阳发出的光太阳光照过密林时师:光是怎样传播的?

(学生根据经验会提到—光是沿直线向四面八方传播的)

师:太阳出来,周围会亮起来,可以说明光是向四面八方传播的;屋内打开灯,整间屋子都会亮起来,也可以说明光是向四面八方传播的。那么光是不是沿直线传播的?(学生讨论实验方法)

(2)学生实验,教师巡视指导

学生探究实验,并在探究中分工合作、观察、记录,教师巡视指导。

实验一:通过光盘小孔看烛光

实验二:观察激光在水中的路线

实验三:通过弯与直的塑料管看烛光

实验报告单:

实验名称:11认识光

实验目的:探究光的传播路线

实验材料过程及现象结论

透过光盘小孔看烛光光盘(有底座)蜡烛火机激光在水中走的路线激光灯烧杯水透过直与弯的塑料管蜡烛塑料管看烛光火机

(3)展示研究成果

师:通过实验探究,证明了我们的猜想,即光是沿直线传播的,也就是说光是沿直线向四

面八方传播的。

(3)解释现象:小孔成像影子的形成

活动三:生活实践与应用

师:生活中,哪些地方需要光?

(学生根据自己的认识进行充分的交流,教师给予适时评价与引导)

活动四:拓展研究内容

越来越多的灯饰在美化着我们的生活,当灯光过多、过亮时会产生光污染。调查我们的生活中有哪些光污染现象。

3、课堂小结: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吗?

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光的色散》教学设计 篇七

教学目标

1.通过色散实验,知道白光是由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色光组成的。用实验让学生体验色光的混合和颜料混合是不同的。

2.能用色光的混合和颜料的混合知识简单解释五光十色的世界,使学生对探索自然充满兴趣。

教学重、难点

1.重点

(1)光的色散及色光的复合。

(2)引导学生观察自然现象,并使学生了解通过实验探究自然现象的基本方法。

2.难点

光的色散及色光的复合实验。

教学方法

实验法、观察法、科学探究法。

教具准备

演示实验:水槽、平面镜、光碟、两个相同的三棱镜、投影仪、铁架台、光屏。

学生实验:三只聚光灯、红、绿、蓝三种颜色的透明胶片、光屏、放大镜、颜料盒、调色板

教学过程

一、课题引入

师:欣赏一幅美术作品,用什么灯光照明最合适?

生甲:用柔合的灯光最合适。

生乙:用柔合的白色灯光最合适。

师:对,用柔合的白光最合适。你知道吗?一朵红色的月季花在阳光下十分鲜艳可爱,可是当它受到蓝光照射时就失去了光彩。所以欣赏一幅美术作品,用柔和的白光最合适,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白光的色散现象。

二、新课教学

导入

课前要求你们做课本P60图4—30实验,实验观察:太阳光经玻璃、水反射和折射后产生的现象,你们看到了什么现象?

生:看到了白色的太阳光变成彩色的了。

师:做这个实验,最好在阳光下进行。纸板离盛水脸盆近了,光斑展不开,现象不够明显,远了,光斑亮度不够,现象也不明显,所以实验时要进行调整,获得较好效果、

师:将光碟放在阳光或日光灯下,你们又看到了什么现象?

引导学生观察从一个三棱镜射出的光还是白光吗?有几种颜色,分别叫什么?七色光从第二个三棱镜射出后,是什么颜色的光?

生甲:从第一个三棱镜射出的光不是白光,是七种颜色的光,分别叫红、橙、黄、绿、蓝、靛、紫。

生乙:七色光从第二个三棱镜射出后又变成一束白光。

师:白光分解成七种颜色光的现象叫光的色散,七种颜色的光汇合后变成一条白色光带,叫色光的复合。

板书:第四节光的色散

1.光的色散。

师:你在生活中是否看到过自然界中的彩虹?如果看到过,请你回忆一下是在什么时候、什么情况下看到彩虹的?

生:夏天雨后的天空中看到过彩虹。

演示实验:取一只小型的废白炽灯泡或小电珠,去掉灯脚与灯丝等,在里面装满清水。再取一个不透光的硬纸板,在板上开一个与灯泡直径相仿的孔,用较强的光通过板上的孔照射到灯泡上。在板上灯泡一面可以看到孔的周围有一圈彩色的光环,从内圈到外依次是紫、靛……等色,最外圈

是红色。如图4.4—24所示。

也可利用浇花或美发用的小喷雾器产生喷雾的效果,调整喷水雾方向,使观察者能够在背对太阳的方位进行观察。引导学生观察:在什么情况下才能看到彩虹?人造彩虹中有几种颜色的光?如何排列?

2.色光的混合。

学生探究实验:4个人一组在聚光灯前蒙一块有颜色(红色、黄色或蓝色)的透明胶片,再将其发出的光投射出白色屏幕上,形成有部分光交汇。如课本P6l图4—35。让学生观察。

师:你们观察到什么现象?

生甲:透明物体的颜色与透过的光的'颜色相同。

生乙:不同颜色的光能混合成另一种颜色的光。

生丙:红、绿、蓝三种颜色的光混合在一起,可以得到白光。

生:看到了彩色扇面。

师:可能有的同学课前没有做以上两个实验,请课后留下来补做。

演示实验:取两个三棱镜,一个带狭缝的挡光板和一个白色光屏,按图4—32,4—33所示操作。

在用三棱镜做光的色散实验时,理想的光源是太阳光,可以用平面镜将太阳光反射到实验室内,通过有窄缝的挡光板后入射到三棱镜的一个侧面,注意入射光线要从底边方向斜向上射入三棱镜,将光屏放在棱镜的另一侧面,使三棱镜

绕自身的轴线微微转动,就可以在光屏上得到彩色的光谱带。光屏与棱镜的距离调节在0.5m左右为宜,这样得到的彩色光谱带清晰。

做七色光的混合实验时,两块棱镜的相对的边要平行。光屏距棱镜的距离约1m,这样才能观察到混合后的白光。

实验光源也可以是日光灯、功率较大的白炽灯等。

也可利用投影仪来做以上实验。

如图4.4—2所示,用一块开有窄缝的硬纸板放在投影仪面板上,调节投影仪的镜头,从平面镜中反射的光束与水平面夹角约60度左右为宜,在竖直屏幕上得到一条清晰的狭窄的白光带。把三棱镜固定在铁架台上,使三棱镜可绕轴转动。

实验时,开启投影仪,调节三棱镜高度并转动三棱镜,可观察到屏幕上白色光带被分解成红、橙、黄、绿、蓝、靛、紫的七色光带现象。

将另一个三棱镜也安装到铁架台上,位置如图4.4—3所示,适当调节后,可观察到七色光带又汇合成一条狭窄的白色光带。

师:实验研究表明,自然界中红、绿、蓝三种颜色的光是无法用其他颜色的光混合而成的,而其他颜色的光则都可以通过红、绿、蓝的适当混合而得到的,因此,红、绿、蓝三种颜色被称为光的“三基色”。

彩色电视机的荧光屏和计算机显示器的屏幕上艳丽的画面是由红、绿、蓝:三色光合成的。

板书:2.光的三基色

学生探究实验:学生4个人分一组在调色板上试试,能否用红、黄调出橙色?用红、蓝调出紫色?用黄蓝调出绿色?用调出的颜色再混合,并改变不同颜色混合时的比例,还能调出哪些颜色?

生:探究、交流。

师:各种颜色的颜料的混合能否调出红、黄、蓝?

生:调不出。

师:红、黄、蓝被称为颜料的“三原色”

板书:3.颜料三原色

师:你们将这三种颜色调在一起,试试会调出什么颜色?

生:黑色。

师:光的三基色是红、绿、蓝混合在一起,会产生白光,颜料的三原色调在一起会变成黑色。

自然界的色彩种类繁多,不同的色彩搭配不仅给人以美感,而且使人产生联想。看到黄、橙、红的暖色,你会联想到什么?看到绿、蓝、紫等冷色,你又会联想到什么?

生:看到暖色我会联想到太阳、火等,看到冷色我会联想到草地、水等。

师:冷暖色的对比与协调,能产生美妙、生动的色感。

三、归纳与学习过程评估

师:本节课我们学到了什么?

生:讨论、交流后得出,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白光可以分解为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颜色,这叫光的色散。自然界中的彩虹就是光的色散现象。七种颜色的光混合在一起,又会变为白色,这叫光的复合,光的三基色是红、绿、蓝颜料的三原色是红、黄、蓝。

师:每位同学都对自己在本节课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估。

教师简要地对本节课全班同学学习情况进行评估。

四、课后练习

1.课本P63,作业l、2。

2.选用课时作业设计。

五、板书设计

第四节光的色散

1、光的色散:太阳光(白光)可分解成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颜色的光。

2、光的三基点:红、绿、蓝

3、颜料的三原色:红、黄、蓝

六、课后反思

《光的色散》教学设计 篇八

教学目标

1、了解白光是由色光组成的、

2、知道色光的三原色是红、绿、蓝、

3、了解光谱、红外线、紫外线、

教学重难点

重点:

(1)光的色散及色光的复合。

(2)引导学生观察自然现象,并使学生了解通过实验探究自然现象的基本方法。

难点:

光的色散及色光的复合实验。

教学过程

学习指导一:光的色散

【自主预习】

阅读课本第85页内容,完成以下填空:

1、太阳光被分解成为单色光从而形成光谱的现象,称之为光的色散、

2、白光由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色光组成、

【小组讨论】

1、在暗室里,让一束白光照射到三棱镜上,并用白屏接住从三棱镜中射出的光,发现太阳光通过三棱镜后被分解成红、橙、黄、绿、蓝、靛和紫,这说明白光由七种色光组成、

2、再把另一个相同的三棱镜按相反方向放在前一个三棱镜旁边,这时,就会发现彩色光带重新会聚成白光、

【教师点拨】

光的色散本质上是利用了各种色光在玻璃或在水等介质中折射程度不同的原理来分散各种色光的、因此小水珠使光形成彩虹、教材上水与平面镜使光色散都属同一道理、

【跟踪训练】

1、以下现象,反映了光的色散现象的是(A)

A、雨后天空,弧状光带B、岸边树木,水中倒立

C、水中铅笔,水面折断D、井底之蛙,所见甚小

2、白光通过三棱镜折射后照射到光屏上形成红、橙、黄、绿、蓝、靛、紫等颜色组成的光带,这个现象说明白光是由七种色光组成的、

学习指导二:光的三原色

【自主预习】

阅读课本第86页内容,完成以下填空:

1、色光的三原色是红、绿、蓝、

2、彩色电视机画面上的丰富色彩是由三原色光混合而成、

【小组讨论】

1、用手摇转台装上红、绿、蓝三色盘进行演示、调整好三色盘的比例,旋转时就可看到三色盘呈现灰白色;调整三色盘,使其只露出红色和绿色部分,先使红色占绝大部分,以后逐渐增大绿色面积,旋转,发现:随着红、绿比例不同,会依次出现橙红、橙、黄和绿黄等几种颜色;调整三色盘,使其只露出绿色和蓝色部分,开始让绿色占大部分,逐渐增加蓝色,旋转,发现:混合光由绿变成蓝(出现靛、孔雀蓝、蓝等颜色)、调整三色盘,使其只露出红色和蓝色光,开始让红色占大部分,逐渐增加蓝色,旋转,发现:混合光会出现紫红、深紫等颜色、

2、使用放大镜观察彩色电视画面上的各色光条、发现:电视屏幕上呈现出的丰富多彩的颜色,都是由红、绿、蓝色光条合成的、

【教师点拨】

色光的混合原理是:两种色光混合后使眼睛感觉到产生了另一种颜色、

【跟踪训练】

在各种色光中,被称为三原色光的是(A)

A、红、绿、蓝B、红、黄、蓝

C、红、黄、绿D、黄、绿、蓝

学习指导三:光谱

【自主预习】

阅读课本第86、87页内容及图2、6-1,完成下列填空:

太阳光分解成红、橙、黄、绿、蓝、靛、紫几种不同颜色的光,把它们按这个顺序排列起来,就是光谱、

【小组讨论】

查阅资料,了解什么是光谱;了解常见的光谱有哪些、

解:将不同颜色的光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列起来,即为光谱、常见的光谱有:太阳光谱、红外光谱、紫外光谱等、

【教师点拨】

太阳光被分解成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色光,然后将红、橙、黄、绿、蓝、靛、紫排列起来形成的光谱就是太阳光谱、

【跟踪训练】

如图甲所示,一束白光经三棱镜折射后,在光屏上形成自上而下为红、橙、黄、绿、蓝、靛、紫的色带,这就是光的色散现象、一束红光沿AO从空气斜射向玻璃,OB和OC分别是红光的反射光线和折射光线,如图乙所示、如果一束紫光也沿AO斜射向玻璃,请你在图乙中画出该紫光的折射光线(大致位置)和反射光线,并标出传播方向、

学习指导四:红外线、紫外线

【自主预习】

阅读课本第86、87页内容,完成下列填空:

1、红外线是光谱上红光以外的部分、紫外线是光谱上紫光以外的部分、

2、物体的温度越高,辐射的红外线越多(填“多”或“少”)、

3、红外线还可以用来进行遥控电视、

4、适当的紫外线照射有助于人体合成维生素D,进而促进身体对钙的吸收、

5、紫外线能杀死微生物、

6、紫外线还能使荧光物质发光、

7、过量的紫外线照射对人体十分有害(填“有害”或“有益”)、

【小组讨论】

1、在太阳光下用一个三棱镜把阳光分解成不同的色光,然后把一支温度计放在色光中,可以发现温度计的示数上升(填“上升”“不变”或“下降”),这说明太阳光向外辐射能量、

2、将一铁块放在炉火上加热一会儿,在铁块没有烧红之前,用镊子夹紧取出(注意安全),靠近温度计,可以发现温度计的示数上升(填“上升”“不变”或“下降”),这说明铁块发出了一种不可见的光,向温度计辐射了能量、

3、把一支温度计放在色光中的红光之外,可以发现温度计示数上升(填“上升”“不变”或“下降”),这说明了红光之外有一种不可见光,它叫红外线、

4、我们用遥控器可以自如的遥控电视机,现在用手指堵住遥控器的前端一个发光体,发现不能(填“能”或“不能”)对电视机进行遥控了、这是因为遥控器靠发出人眼看不见的红外线对电视机进行遥控、

5、将验钞器的紫光灯打开,把伍拾元或佰元的'钞票放在紫光灯下,可以发现钞票中有一些醒目的发出荧光的防伪标志,这是因为紫外线能使荧光物质发光、

6、医院的手术室、病房里常用紫外线灯进行杀菌,这是因为紫外线的化学作用强、

【教师点拨】

1、红外线是不可见光,但它也是一种光,和其他的光线一样,在均匀的介质中沿直线传播;遇到障碍物会发生反射;也会发生折射和散射、

2、所有的物体都在不停地向外辐射红外线,而且物体的温度越高,红外线的辐射越大;其次,物体在红外线的照射下,温度也会迅速升高、这就是红外线的热作用强、红外线的很多用途都是依据此原理进行的、

3、医院里的紫外线灯看起来呈现淡蓝色不是无色,是因为紫外线灯除了发出紫外线外,还发出少量的蓝光和紫光、因此,不能根据紫外线灯就认为紫外线是有颜色的、

4、一切高温物体如太阳、弧光灯发出的光都含有紫外线,低温物体发出的光几乎没有紫外线、而一切物体都可以辐射红外线、紫外线的主要作用是化学作用强、

【跟踪训练】

电视机等家用电器的开启、关闭及频道转换,可以通过遥控器实现,遥控电视机的光是(B)

A、红光B、红外线C、紫光D、紫外线

《光的色散》教学设计 篇九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色散现象,知道是白光由色光组成的;

2.知道色光的三原色。

3.了解看不见的光:红外线和紫外线的应用。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观察光的色散实验,让学生体验实验是研究物理问题的重要方法

2.通过教师演示和学生自主探究色光的混合,使学生获得有关的知识,体验探究的过程和方法。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1.通过本节的学习使学生体会现实世界的绚丽多彩和美好,使他们更加热爱生活、热爱世界、热爱科学

2.观察、实验以及探究的学习活动,可以培养学生尊重客观事实、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3.通过亲身的体验,使学生感悟实验方法对学习物理的重要性。

4.通过探究性物理学习活动,使学生获得成功的愉悦,乐于参与物理学习活动。

教学重点难点

1.光的色散现象

2.光的三原色。

3.看不见的光的应用。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我们周围的世界是绚丽多彩的,衣服、花朵、图画、彩虹、彩色电视机里的节目都有各种各样的颜色,物体为什么会呈现不同的颜色呢?这些各种各样的颜色又是怎样产生的?

给同学们投影几幅美丽的图画,让学生就这几幅图提出他们感兴趣的问题(可能的发现或提出的问题):

1.雨后彩虹为什么是七色的?

2.彩虹是怎样形成的?

3.为什么花是红的叶是绿的天是蓝的?

4.绘画颜料的颜色和光有联系吗?

5.彩色电视机的彩色画面是怎样产生的?

二、新课教学:

(一)、探究光的色散:

1.实验方法:

学生:用一块三棱镜对着太阳光(没有太阳光时,可以将三棱镜放在用投影仪上来做实验),用白纸在另一侧作光屏,观察到白纸上出现的现象。

2.实验发现:

通过实验,同学们发现白光通过三棱镜后光的传播方向不但发生了改变而且在白屏上可以看到太阳光可以被分解成各种颜色的光,色光的顺序依次是:红、橙、黄、绿、蓝、靛、紫。

教师小结:这种现象称为光的色散,说明白光是由各种色光组成的。

(板书:白光通过三棱镜后被分解为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单色光,这种现象叫光的色散。)

解释:雨后为何容易出现彩虹?

参考答案:雨后天空中有很多小水滴,它们好像一个个的小棱镜,阳光透过大气层进入小雨滴上时会发生折射,太阳光被分解成各种单色光,并且从外向内按照红、橙、黄、绿、蓝、靛、紫的顺序排列,形成弧形的彩虹。

(板书:白光通过三棱镜被分解后,投射在白屏上有序的彩色光带叫光谱。)

注意:

1.用棱镜可以使白光发生色散,形成光谱;

2.白光是由各种色光混合而成的,叫复色光。

(二)、色光三原色

学生实验:用手中的放大镜,观察彩色电视画面上的各色光条,可以发现,电视屏幕上显现出的丰富多彩的颜色,都是由红、绿、蓝三色光条合成的。(此实验可以安排课前学生在家中完成)

教师小结:人们发现,红、绿、蓝三色光混合能产生各种色彩,因此把红、绿、蓝三种色光叫做色光的三原色。

(板书:红、绿、蓝三种色光叫做色光的'三原色。)

红、绿、蓝三种色光按不同的比例混合就可以得到各种颜色的色光,电视机画面上的色彩就是这样产生的。

(三)、看不见的光

学生阅读课本了解红外线、紫外线。

1、红外线

光谱上红光以外。红外线的热作用强,物体温度越高,辐射的红外线越多。主要应用于远程控制、自动控制、烘干物体等。生活中最常用的就是电视遥控器。

2、紫外线

光谱上紫光以外。紫外线有杀菌、防伪的作用。医院用紫外线灯来消毒杀菌;生活中用紫外线来验钞等。

紫外线最大来源是太阳。适量的紫外线照射有助于人体合成维生素D;过量的紫外线照射,却会患皮肤癌,因此要注意防晒。

三、小结:

1.白光不是单色光,而是由七种色光混合而成。

2.色光三原色是红、绿、蓝。

3.看不见的光:红外线、紫外线。

四、练习:

1.动手动脑学物理1

2.上网查资料,了解物体的颜色及颜料三原色。

板书设计:

光的色散

1.白光不是单色光,而是由七种色光混合而成。

2.色光三原色是红、绿、蓝。

3.看不见的光:红外线、紫外线。

最新范文

人教版小学语文教学设计(优秀7篇)04-02

五年级下册黄道婆教学设计【优秀8篇】04-01

《难忘的一课》教学设计【优秀3篇】04-01

《富饶的西沙群岛》教学设计(9篇)04-01

《翠鸟》教学设计(优秀6篇)04-01

《推敲》教学设计(7篇)04-01

分数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最新7篇)04-01

《威尼斯的小艇》的教学设计优秀10篇04-01

《鹿和狼的故事》教学设计优秀7篇04-01

精打细算教学设计【优秀4篇】04-01

78 965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