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大改造教学设计 三大改造的教学设计(优秀3篇)

2023-05-24 08:46:25

作为一名人民教师,时常需要准备好教学设计,教学设计要遵循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选择教学目标,以解决教什么的问题。那么优秀的教学设计是什么样的呢?书包范文为朋友们精心整理了三大改造的教学设计(优秀3篇),希望能够给朋友们的写作带来一定的帮助。

《三大改造》教学设计 篇一

教学重点难点

学习重点 : 三大改造的形式

学习难点:三大改造的实质

学习过程

一、 自主学习:

1、 首先阅读课文标题及两个大标题,明确对哪三大产业进行改造?

2、 阅读第二段找出对农业手工业进行改造原因、方式及结果。

3、 阅读第三、四段找出对资本主义工商改造形式政策及实行这种政策意义。

4、 阅读理解三大改造意义,找出完成时间及改造过程中存在哪些不足。

二、 合作交流

对以上问题小组之间进行探讨并互相帮助对方不会问题小组选派代表收集共性问题交给老师,最后巩固记忆。

1 我的问题 。

2 我们的问题 。

3 老师的问题:

① 你认为三大改造当时对推动我国社会发展起了什么作用?

② 三大改造的完成有什么意义在改造过程中存在什么不足?

③ 理解什么是公私合营和赎买政策?

三、 拓展延伸

分析三大改造的实质认识三大改造是我国改变生产资料私有制的深刻社会变革。

四、系统总结

学生根据自己本节课学习内容用框架形式总结本节问题

农业

手工业

原因:

形式:

结果:

资本主义工商业 形式:

意义 政策:

结果:

五、巩固训练

1、 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标志是( )

A 新中国成立 B 三大改造完成 C 土地改革完成 D 人民公社成立

2、 在社会主义改造中属于伟大创举事件是( )

A 组织农业生产合作社 B 建立手工业 C 资本主义工商业公私合营 D 对资本主义工商业实行赎买政策。

3 、三大改造完成的时间是( )

A 1956 年 B 1954 年 C 1955 年 D 1956 年

4 、 如何评价三大改造?

5、 走访调查收集资料或请教自己爷爷奶奶,了解他们生活时期三大改造情况,写一份调查报告。

六、 通这节课我最大收获 我还需解决问题 。

三大改造教学设计 篇二

学习目标

1、了解农村土地改革后的情况和在农村走集体化道路的必要性;掌握对农业和手工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过程和意义。掌握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改造的方式、方法并分析其原因。

2、认识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使我国实现了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在过渡时期中,我党创造性地开辟了一条适合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改造的道路。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三大改造的形式

难点:三大改造的实质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展示学习目标。

土地改革后,我国农业生产仍面临一系列的问题和困难:当时,个体农民平均每户只有十多亩耕地,贫雇农平均每户不足半头耕畜、半部犁,资金也很缺乏,根本无力抵御自然灾害。我国是小农经济占优势的国家,如何改造农民个体所有制,建立先进的社会主义农业经济?面对这种情况,国家采取了什么样的措施?又取得了什么效果?

(二)自学指导:

请同学们认真自读课本21——23页,大字部分细读,小字部分快读,6分钟后,看谁能正确回答下列思考题:

1、什么是三大改造?包括哪三个方面?实质是什么?

2、为什么要进行农业合作化远动?合作化的主要形式是什么?

3、国家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政策是什么?其主要形式是什么?

4、三大改造完成的时间是什么时候?有什么历史作用?三大改造存在什么缺点?

(三)学生自学,教师巡视。

(四)点拨,检测。

1、思考题(1)引导学生思考并讨论三大改造的实质。点名回答,教师总结。(三大改造是指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它是我国改变生产资料私有制的深刻社会变革。)

2、思考题(2)引导:进行农业合作化的必有性是什么?它的主要形式是什么?点名回答。(土地改革以后,农民、手工业者分散经营,影响生产发展,满足不了工业化建设需要。它的主要形式是农业生产合作社。)

3、思考题(3)要求学生掌握国家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政策是实行赎买政策。其主要形式是实行公私合营和全行业的公私合营。

4、思考题(4)点名回答,教师总结。1956年底,三大改造完成。三大改造的完成实现了把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的任务。我国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从此,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存在的缺点是,要求过急,工作过粗,改变过快。

(五)巩固,练习。

三大改造教学设计 篇三

学习目标

1 、了解农村土地改革后的情况和在农村走集体化道路的必要性;掌握对农业和手工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过程和意义。掌握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改造的方式、方法并分析其原因。

2、认识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使我国实现了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在过渡时期中,我党创造性地开辟了一条适合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改造的道路。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三大改造的形式

难点:三大改造的实质

教学过程

(一) 导入新课,展示学习目标。

土地改革后,我国农业生产仍面临一系列的问题和困难:当时,个体农民平均每户只有十多亩耕地,贫雇农平均每户不足半头耕畜、半部犁,资金也很缺乏,根本无力抵御自然灾害。我国是小农经济占优势的国家,如何改造农民个体所有制,建立先进的社会主义农业经济?面对这种情况,国家采取了什么样的措施?又取得了什么效果?

(二) 自学指导:

请同学们认真自读课本21——23页,大字部分细读,小字部分快读,6分钟后,看谁能正确回答下列思考题:

1、 什么是三大改造?包括哪三个方面?实质是什么?

2、 为什么要进行农业合作化远动?合作化的主要形式是什么?

3、 国家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政策是什么?其主要形式是什么?

4、 三大改造完成的时间是什么时候?有什么历史作用?三大改造存在什么缺点?

(三) 学生自学,教师巡视。

(四) 点拨,检测。

1、思考题(1)引导学生思考并讨论三大改造的实质。点名回答,教师总结。(三大改造是指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它是我国改变生产资料私有制的深刻社会变革。)

2、思考题(2)引导:进行农业合作化的必有性是什么?它的主要形式是什么?点名回答。(土地改革以后,农民、手工业者分散经营,影响生产发展,满足不了工业化建设需要。它的主要形式是农业生产合作社。)

3、思考题(3)要求学生掌握国家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政策是实行赎买政策。其主要形式是实行公私合营和全行业的公私合营。

4、思考题(4)点名回答,教师总结。1956年底,三大改造完成。三大改造的完成实现了把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的任务。我国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从此,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存在的缺点是,要求过急,工作过粗,改变过快。

(五) 巩固,练习。

最新范文

《开天辟地》教学设计(优秀3篇)05-24

夜莺的歌声教学设计【优秀9篇】05-24

《通往广场的路不止一条》教学设计【优05-24

捐书活动教学设计(优秀9篇)05-24

信息技术教学设计精选4篇05-23

中学立定跳远教学设计优秀2篇05-23

《杨氏之子》教学设计优秀4篇05-23

《难忘的一天》教学设计3篇05-23

位置与方向ppt课件(优秀6篇)05-23

七巧板教学设计(优秀9篇)05-23

78 49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