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领巾真好教学设计 红领巾真好教学设计优秀9篇

2023-05-15 13:14:19

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往往需要进行教学设计编写工作,教学设计是实现教学目标的计划性和决策性活动。那么写教学设计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下面是书包范文为大家整理的红领巾真好教学设计优秀9篇,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红领巾真好教学设计 篇一

学习目标

1认识本课的生字,能读准字音。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课文,体会小鸟的活泼可爱和人与自然的和谐。

3.有爱鸟护鸟的意识,感受到做“爱鸟护鸟小卫士”的快乐和自豪。

学习重难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准备

生字卡片,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新课文(师板书课题:红领巾真好),你们

发现黑板上的课题有什么不同?红领巾为什么要加上双引号?红领巾指什么?今天我们就一块去文中找找答案吧!

二、自读课文 认读生字

1、自由大声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碰到有困难的

地方,自己多读几遍。(要求学生借助汉语拼音,先读准生字的字音,再轻声读课文,把句子读通顺。)

2、下面老师来检查一下大家自己学的情况。这些生字你会读吗?

出示生字:牌 巢 蓬 跃 崭 棱 叽 喳

词语:木牌 鸟巢 蓬松 活跃 崭新 扑棱棱 叽叽喳喳

提醒学生注意“跃”是整体认读音节,“新”的韵母是前鼻音。指导“扑棱棱”的读法。同桌检查读 个别检查 齐读词语。

三、学习课文。

1、指名分小节读文。说说:“红领巾”为什么加引号?“红领巾”指什

么。

2、小鸟为什么说“红领巾”真好?你能从文中找找答案吗? 你能用赞美的语气读读最后一句吗?(指名读,评读)

3、“红领巾”除了放鸟巢、插木牌,还会做什么呢?(想象) “红领巾”真是太好了,我们一齐读读这一小节,好吗?

4、“红领巾”真好,你觉得小鸟可爱吗?看图,读读课文,说说为什么觉得它可爱?你能找出文中的原句读读吗?

(1)、完成练习

机灵的( ) 翠绿的( )

快乐的( )

(2)、师范读

(3)、学生仿读

(4)男生、女生交换读。

四、实践活动

做一件爱鸟护鸟的事。

五、总结。

除了爱护小鸟,我们还应该爱护哪些小动物呢?

六、板书

“红领巾”真好

小 鸟 ——保护树木——是人类的朋友

“红领巾”——保护鸟类——保护自然

课外作业;

1、设计一个宣传牌,呼吁大家要爱护动物。

2、收集保护动物的故事,同学之间互相交流。

《“红领巾”真好》教学设计 篇二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9个生字和9个词语,认识7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懂得小鸟是我们的好朋友。教育学生保护鸟类,不让它们受到伤害。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是通过课文的学习,使学生懂得我们要保护鸟类,并能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课文;指导识字、写字。

难点是有些词语不容易理解。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1.板书课题,理解“红领巾”的意思(红领巾是少先队员的标志。这里的“红领巾”指的是少先队员)。

2.提问:看了课题后你想知道什么?(是谁赞扬少先队员真好?为什么要赞扬他们?)

下面你们就带着这两个问题,自己轻声读课文。

二、初读课文

1.借助汉语拼音轻声读课文,读准每个字的音,先自己认真读一遍,再同桌互相交替读、听、纠正错误的读音。

三、检查初读情况

四、理解课文,指导朗读

1.齐读第一节第一句,读出设问的语气。

2.提问:从课文中哪些词看出小鸟最快乐?

3.指名朗读课文,说出表现小鸟最快乐的词句。

4.指导朗读。

5.小结:刚才我们用“读-画”的方法学习了第一节。下面用同样的方法自己读懂第2、3节。

6.学生轻声自由读课文,边读边想,勾勾画画。同桌可以互相讨论。

五、指导背诵课文。

六、课堂小结 。

《“红领巾”真好》教学设计 篇三

一、 教材分析

这是一首清新动人的小诗。课文用拟人的手法为我们展现了一幅活泼、动人的画面。诗歌分成三段,第一、二两段写出了小鸟的可爱和活跃,突出了小鸟的自由自在和捕捉害虫的本领。第三段则写出了“红领巾”们对小鸟的爱护和小鸟对“红领巾”们的感谢。短短三段文字,表达了保护生态环境,禁止捕杀益鸟的环保主题,启发学生用实际行动来爱护小鸟。

二、 教学目标

1. 认识8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

2.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体会小鸟的活泼可爱和人与自然的和谐。

3. 积累词语,会用aabb形式和“( )的( )”的形式来进行词语积累。初步认识引号的不同用法。

4. 有爱鸟护鸟的意识,感受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快乐!

三、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并背诵课文。词语的积累。

教学难点:理解词语:蓬松、扑棱棱;感受人与自然的和谐。

四、 设计理念:

低年级的课堂应以词语教学为主。在教学过程,我主要通过让学生对词语的理解,来体会诗歌的含义。做到“词不离句,句不离段”,并且能通过诗歌的学习来积累词语。

五、 教学过程

(一) 看图导入

1.导入语:同学们胸前的红领巾真鲜艳!快,把它摆放端正。嗯,更精神了!老师要送给大家一句话,仔细听:老师面前坐着一群可爱的“红领巾”!知道这群“红领巾”是谁吗?对啊,就是你们!真聪明,咱们这群“红领巾”——真好!(板书:“红领巾”真好)今天我们学习的课文中也有一群“红领巾”,这里的“红领巾”有着特殊的含义,所以我们要给它加上引号!

(在本课课文中,有一个难点,就是课题中对于“红领巾”所加上的引号,对于低年级的孩子来说是第一次遇到,如果采用讲含义的方法来告诉孩子这里引号所表达的意思,对于低段的孩子来说有些难,因此,在这个设计上,我采用了引导的方法,既能让孩子明白引号的用法,又不会显得过于生硬。)

2.谁愿意看着课题来夸夸自己?(指名读)我们一起来夸夸自己吧!(齐读课题)

3.瞧!小鸟们也来和大家做朋友了呢!(课件)你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

(二)初读感知

这些可爱的朋友都躲在我们的诗歌里呢!请大家打开语文书p126,轻声朗读课文,把生字读正确,把句子读通顺。

1.学生自读课文

2.反馈:(小朋友们真棒,小鸟也要考考大家,这里有三组词语,请小朋友们读一读。)

①活跃 机灵 鸟巢 梳理 扑棱棱(变音:léng——lēng)

②叽叽喳喳 蹦蹦跳跳(这组词语有什么特点?aabb,这样的词语你还会说吗?

③蓬松的羽毛 可爱的小鸟 机灵的小鸟 翠绿的树苗 崭新的树苗(这些词语又有什么特点? 的` ,这样的词组会使文章更加生动、活泼、具体)

3.谁愿意用自己的朗读把可爱的小鸟带给大家?(分自然段朗读)其余同学思考:这是一群怎样的小鸟?

反馈:可爱 快乐

机灵 活跃

(板书)

(三)再读感悟

1.学习第一段

①你从什么地方感受到这是一群可爱的小鸟?(课件出示第一段)

②从哪些词语中让你感受到了小鸟的可爱?

叽叽喳喳:(出示词语,读)

这个词语有什么特点?你还知道哪些表示声音的词语?小鸟们叽叽喳喳地在干什么呢?(预设引导:唱歌,真快乐,读出小鸟的快乐,你一定是一只快乐的百灵鸟;说悄悄话,我说叽叽,你说——喳喳,多有趣啊;鸟妈妈在给小鸟讲故事,多温馨啊!)

小鸟们叽叽喳喳地叫声多动听啊,请你读好这段话。

蹦蹦跳跳:小鸟们蹦蹦跳跳地在干什么呢?哦多轻巧啊,多么自由自在的生活啊!

梳理蓬松的羽毛:(理解蓬松的羽毛;会用“蓬松的 ”说词组,积累词语。

③读好这段话(多可爱的小鸟啊!它们自由地生活在大森林,一定非常愉快,让我们带着愉快的心情读好这段话。)

④小结:我们刚才通过读词语的方法读懂了小鸟的可爱,下面这一段我们也要用这种好办法来学习。

2.学习第二段

这还是一群怎样的小鸟?

①自读第二段

②找找从哪些词语可以看出小鸟的机灵、活跃?

扑棱棱:做做动作(很有力度);小鸟拍打着翅膀在干什么呢?小鸟真勤劳啊?读读这句话。

捕捉害虫:(有些害虫还会躲在树叶底下,可还是躲不过小鸟的眼镜,真机灵;一只小鸟一年能吃掉好几万只害虫,真了不起!)

(四)课中操

师:清晨,林中谁最快乐?

师:小鸟在干什么?

师:清晨,林中谁最活跃?

师:小鸟在干什么?

(师生合作)

(五)学习第三段

我们这群“红领巾”真了不起,连小鸟都夸奖我们呢!

1.读第三段,找出小鸟是怎么夸奖“红领巾”的?

2.读好感叹句:“红领巾”真好!

3.课文中的“红领巾”指得是谁?小鸟们为什么要夸奖“红领巾”呢?

①做鸟巢

学习“巢”;你想为小鸟做一个怎样的巢?小朋友们很有爱心,我们都希望小鸟有一个温暖、舒适的家。

②树木牌

出示词组:崭新的木牌;学习“牌”,除了木牌,还有什么牌?(纸牌、门牌、奖牌……);木牌上写着——请爱护小鸟,这是要告诉那些猎人——(读好感叹句:请爱护小鸟!)

4.齐读第三段(感谢之情)

5.齐读全文(让我们用朗读来表达心声)

(六)复习巩固

1.复习生字

2.诗歌(自读、指名读、拍手读)

小鸟小鸟爱唱歌,

叽叽叽,喳喳喳,

拍拍翅膀扑棱棱,

蹦蹦跳跳真活跃。

少先队员来帮忙,

放鸟巢,树木牌,

鸟儿有了崭新的家,

小鸟小鸟真可爱,

我们都要爱护它。

红领巾真好教学设计 篇四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通过对内容的理解,增强学生爱护小鸟的意识,同时愿意自觉地保护小鸟。

3、能背诵课文。

教学重点:朗读课文是重点,增强爱鸟护鸟的意识。

教学难点:体会人与自然和谐

教具准备:小黑板、字卡、词卡

教学过程:

(一)从课题入手,导入新课:

1、孩子们戴着鲜艳的红领巾,精神饱满地准备上课,真好。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第26课。来,齐读课题两遍,边读边想:你想从课题中知道什么??

2、抽生反馈,师在课题后用红粉笔画一个“?”

3、其实老师还想知道课题中的“红领巾”三个字为什么加上引号?(引号用蓝色添一下)

4、来,一起回顾一下,课题里隐藏的两个问题:第一个是?第二个是?

(二)学习第三小节。

带着问题读课文,是学习语文的好方法。让我们打开书,自由地读一读课文,找找这两个问题的答案吧。

1、生小声地读课文,寻找问题的答案。

2、抽生反馈,并说说你是在哪儿找到答案的??

3、读第三小节:

(1)齐读这一小节,说说清晨红领巾最早来到树林,除了为小鸟放鸟巢,还做了哪些事?

(2)出示课文插图,让我们一起到树林里去看看吧(师指着大屏幕)当红领巾手捧鸟巢,肩扛木牌,来到树林里的时候,他们脸上的表情——心情——看到红领巾来放鸟巢,立木牌,小鸟们做了些什么?叽叽喳喳说了些什么呢?当你看到“请爱护小鸟”这句话,你会做些什么呢?真棒,你们和这群红领巾一样,都是爱护小鸟的好孩子!

(3)为了能让小鸟们有一个温暖的家,红领巾还利用课余时间做了很多的鸟巢,瞧,如果你是一只小鸟,看到这些漂亮,温暖的新家,你想对红领巾说什么呢?是啊,鸟儿们有太多的感谢要表达,千言万语,只汇成了一句话,那就是(师引)红领巾——(生答)。这句话是谁对谁说的?这里的红领巾指的是——所以要加上引号。红领巾好在哪儿呢?(板书:爱护)所以说红领巾——(真好)老师把“?”变成“!”让我们带着对红领巾的感谢,读一读这句话吧

4、练习朗读。

(1)红领巾爱护小鸟,小鸟感谢红领巾,人和鸟是多么的和谐。

(2)数数看,第三小节有几句话?第一句是问句,怎样才能读好问句呢?听我读。请孩子们自己读一读吧,抽生读,其余生听,你觉得他读出问话语气了吗?

(3)听到孩子们读得这么棒,老师也想加进来,欢迎吗?老师读第一句,全班一起读第二、三句,最后我们一起读第四句。准备好了吗?

(2)分两大组练习朗读,注意读出问话的语气和感谢的语气。

(3)同桌练习朗读。

(4)抽两名学生读,其余认真听,说说哪儿读得好。

(三)学习第一二小节。

师:(从你们的朗读中,老师听出了红领巾对小鸟的爱护,为什么红领巾会那么爱护小鸟呢?)相信孩子们能像刚才那样,认真读书,仔细思考。赶紧打开书,读一读课文的第一、二小节,找找答案吧。

1、 生自由读第一二小节。

2、 抽生反馈,学生答到哪个小节就学习哪个小节。

3、 关于第一小节的教学;

(1) 学习第一小节,生自由读,说说你从哪句话体会到小鸟的可爱?(师划线)

(2) 请孩子们齐读这句话,把你不懂的词语提出来让大家帮助解决。(师板书:蓬松的羽毛)课件演示:小鸟在——除了说蓬松的羽毛,还可以说蓬松的( )

(3)孩子们真聪明,一学就会。赶紧闭上眼睛,跟老师到树林里去感受清晨的美好吧。(播放鸟叫声)你觉得在这个清晨,最快乐的是—?(师板书:快乐的小鸟)除了小鸟是快乐的,还有谁是快乐的?你们快乐吗?

(4)让我们带着快乐的心情,读一读第一小节吧,老师读问句,你们回答,一定要读出小鸟的快乐和可爱哦!

(5)同桌两个孩子,一个读问句,一个回答。

(6)全班的男孩子读问句,女生回答。

(7)抽两生读,一人问,一人答。其余的认真听,说说哪儿读得好?

4、 关于第二小节的教学:小鸟是那么的可爱,那么的快乐,所以红领巾会那么爱护它们,小鸟还有哪些地方值得红领巾爱呢?(生答后师板书:捉害虫)

(1)请孩子们看着大屏幕,这是小鸟捕捉害虫的画面。从他们的动作和表情中,你体会到了什么?聪明的小鸟就是机灵的小鸟(师板书)除了机灵的小鸟还有机灵的( )机灵的小鸟飞来飞去,捕捉害虫,保护——(师板书:翠绿的树苗)除了翠绿的树苗,还有翠绿的( )。这样的小鸟你喜欢吗?

(2)让我们一起来读出对机灵的小鸟的喜爱之情吧。出示第二小节。(分两组读)

(3)同桌读。

(四)小鸟是那么可爱,那么快乐,那么机灵,那么活跃,红领巾是那么喜欢它们,那么爱护它们。让我们伴着优美的音乐,美美地读一读这首诗吧。

(五),睢,多美的画面啊!!正如人们所说:鸟和我们是一家人。来,再读一遍。所以我们要像爱护家人一样爱护它们。除了要爱护鸟,我们还应该爱护哪些小动物呢?

是啊,只有我们以实际行动爱护它们,它们就一定能和我们和谐相处,共同创建美好的地球家园。

(七)背诵课文。

这么美的一篇课文,相信孩子们一定会背了。请先试着背一背。

2、学生跟着老师试背。

3、同桌一起背。

4、抽生背。

5、师生比赛读。

红领巾真好教学设计 篇五

【教学要求】

1、认识8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体会小鸟的活泼可爱和人与自然的和谐。

3、有爱鸟护鸟的意识,感受到做“爱鸟护鸟小卫士”的快乐与自豪。

【教学重点、难点】

1、感受小鸟的可爱,树立护鸟的意识。

2、体会为什么说“红领巾”真好。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课题

师:小朋友们,今天老师要带大家去一个美丽的地方。与我们同行的,还有一群“红领巾”。跟老师一起写写他们的名字吧。(老师板书“红领巾”,学生书空)

让我们亲切地喊一喊他们的名字吧,齐读“红领巾”。

“红领巾”是谁呢?(边提出问题边出示课件帮助理解)

生:红领巾是佩带着红领巾的少先队员。

师:那么今天我们就让小鸟来做我们的向导,走进美丽的树林,学习第二十六课:“红领巾”真好。

二、学习生字

1、学生自由认读:

师:学习课文的第一步是学习生字,我们用什么方法来学习生字呢?

(找生字、标记生字、读生字)

2、说说记忆生字的方法:

师:你是用怎样记住生字的?

3、识字游戏:考考你。

师:阳光穿过树叶洒在我们身上,小鸟们都起床了,它们想考考大家呢,瞧!(课件出示小鸟衔着生字卡片)

4、互学生字:

师:小朋友们,请大家用合作的方法一起记住这些生字。

三、学习课文

1、初读课文:

师:有一只顽皮的小鸟,在向我们打招呼,我们听听它在说什么?(课件出示三个问题)

⑴ 指名读问题,要求读出疑问的语气。

⑵ 自由地朗读课文,找出问题的答案:

师:小鸟提出了三个的问题,问题的答案就在课文中,让我们自由的朗读课文,找出答案。

2、朗读感悟:

逐节指导:

⑴ 学习第一节:

① 谁能回答第一个问题。(是可爱的小鸟)

② 从哪里能感受到小鸟的可爱呢?(“叽叽喳喳”“蹦蹦跳跳”)

③ 课件播放林中小鸟的叫声,感受小鸟声音的清脆、动听。

④ 练习说说aabb的词语。

⑤ 指导朗读。

师:小鸟这么可爱,让我们用喜爱的心情微笑着朗读这一节。(自己练读、指名读、与老师合作读)

⑵ 学习第二节:

① 师:清晨林中谁最活跃?(机灵的小鸟)

② “扑棱棱”是什么意思?让小鸟来帮我们想一想。

(课件出示小鸟扇动翅膀,帮助理解)

③ 师:“棱”字在词语中应读“lēng”,我们也学小鸟扑棱棱的扇动翅膀,读一读这个词语。

④ 小鸟扑棱棱的扇动着翅膀在忙什么呢?(捕捉害虫,保护翠绿的树苗)

⑤ 指导朗读。

师:是呀,机灵的小鸟们飞来飞去在捕捉害虫呢,让我们把这一节读得活泼一些,读出小鸟的机灵劲来。

(老师范读 学生合作读 指名朗读)

⑶ 学习第三节:

① 师:清晨,最快乐最活跃的是小鸟,那谁来得最早呢?(红领巾)

② “红领巾”到树林里来干什么?(送鸟巢、插木牌,保护小鸟)

③ 师:有了新家,有了少先队员的保护,假如你是小鸟你的心情将会怎样呢?

④ 指导朗读。

师:小鸟们有了新家,多么快乐呀,让我们用赞美、高兴的语气来朗读这一节吧。

四、表演朗读全文,指导朗诵

1、配音乐朗读:

师:这篇课文真美呀,我们来配上音乐有感情地朗读吧。

2、指导背诵:

看看这首小诗有没有相似地地方,找规律背诵。

五、实践活动

1、朗读公益广告:小鸟也有家,我要爱护它。

2、以小组为单位,试试想一想这样的广告语。

师:保护小鸟从我们自己做起,让我们也来争当“爱鸟护鸟的小卫士”。

3、学生自由说说。

六、 结束

师:同学们,鸟儿一直师我们人类的好朋友,它们能为林中树木“看病”,为田间菜苗“疗伤”,让我们行动起来,争当爱鸟的“红领巾”,去爱护这些可爱的小生灵吧!

《“红领巾”真好》教学设计 篇六

第四单元单元要求:

亲亲红领巾

本单元听赏的几首歌曲既可以回顾历史、展望未来的教育内容,也有积极参加活动的体验。本单元还设计了在队鼓节奏中进行队列操练的音乐游戏,让学生在主题鲜明、活泼多样的音乐活动中获得蓬勃向上的精神愉悦。

单元目标:

1、感受、体验进行曲的特点,能跟随音乐行进并作出队形变化。

在活动过程中协调性和与他人的合作意识有所增强。

2、熟悉大鼓、小军鼓、大镲的音色,能听辨由“大--、大、大”组合的简单节奏,并能尝试用打击乐进行二至四小节的节奏创编。

3、在音乐活动中,引起对入队和队活动的回忆与向往,对少先队的认识更为全面,感悟到作为一名少先队的光荣感、责任感。

课时安排:四课时

第四单元第1课时(课型:综合课设计:xxx授课时间:月日)

教学内容:

1、听:《少年先锋队队歌》。

2、唱:《共产儿童团歌》。

3、拓展:了解少先队的相关知识。

教学目标:

1、通过欣赏《少年先锋队队歌》,让学生立志继承革命先辈的光荣传统,做共产主义接班人的决心。

2、在音乐教学中,自然的,有机的融入队歌、队旗、队徽等知识的介绍。

教学重、难点:

1、随着音乐合作表演走动。

2、模唱歌曲的歌谱。

教学过程:

一、欣赏《少年先锋队队歌》

1、播放歌曲。

师:这首乐曲的情绪是怎样的?

2、学生回答。

3、介绍歌曲的创作的背景故事。

4、学生随音乐跟唱。

二、学唱歌曲《共产儿童团歌》

1、播放音乐《共产儿童团歌》。

2、按节奏教读歌词,生跟读。

3、生按节奏读歌词。

4、播放范唱,生轻声跟唱。

5、师教唱,生跟唱。

6、学生自己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7、用手在桌上模拟小军鼓敲击为歌曲伴奏。

8、模唱歌谱。

三、拓展

了解少先队的相关知识。

四、老师总结,下课

教后记:

第四单元第2课时(课型:综合课设计:xxx授课时间:月日)

教学内容:

1、学唱歌曲《我是小鼓手》。

2、动:队列操。

教学目标:

1、学会唱《我是小鼓手》,感受进行曲的特点,体验“小鼓手”的自豪情绪,并能以自己的方式表现这种情绪。

2、通过参与队列操,形成良好的合作意识,在活动中享受表演的快乐和创作成功的喜悦。

教学重、难点:

1、在队列变换中能用适当的肢体语言音乐作品的情绪、力度与速度。

2、能准确地做出与节拍相吻合的动作。

教学过程:

一、教授新课

1、播放歌曲《我是小鼓手》。

2、鼓模仿点声。

3、学生模仿敲鼓。

4、学唱歌曲。

二、播放范唱,学生仔细聆听。

生轻声跟唱。

师教唱,生跟唱。

学生自己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三、队列活动

1、师:

这首歌曲怎样演唱才能更加活泼轻快?怎样才能表现出“小鼓手”的自豪情绪呢?

学生回答。

2、队列操活动。

3、点评队列操的创作与表演。

四、教师总结,下课

教后记:

第四单元第3课时(课型:综合课设计:xxx授课时间:月日)

教学内容:

1、复习《我是小鼓手》。

2、欣赏乐曲《红领巾之歌》。

3、拓展:电子合成器音色。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演唱《我是小鼓手》。

2、在音乐活动中,引起对入队和队活动的回忆与向往,对少先队的认识更为全面,感悟到作为一名少先队的光荣感、责任感。

教学重、难点:

1、用轻快、跳跃的声音演唱歌曲《我是小鼓手》。

2、积极参与音乐实践活动,尝试简单的创编。

3、了解电子合成器的音色。

教学过程:

一、复习

复习歌曲《我是小鼓手》。

二、欣赏乐曲

1、欣赏乐曲《红领巾之歌》。

师:乐曲是用什么乐器演奏的?你听出来了吗?

2、生回答。

3、师介绍电子合成器。

4、再次播放乐曲。

5、听一听乐曲中有哪些特别的音色。

6、生回答。

7、完整欣赏乐曲。

三、拓展

1、随着音乐,模拟少先队的“出旗”。

2、随着音乐,模拟少先队的“队列行进”。

3、随着音乐,模拟少先队的“鼓号队演奏”。

4、随音乐表演。

四、师总结,下课

教后记:

第四单元第4课时(课型:综合课设计:xxx

授课时间:月日)

教学内容:

1、欣赏歌曲《快乐的节日》。

2、演唱《快乐的节日》。

3、拓展:快乐的队活动。

教学目标:

1、能随音乐跟唱歌曲《快乐的节日》,感受乐曲的情绪。

2、在音乐活动中,引起对入队和队活动的回忆与向往,对少先队的认识更为全面,感悟到作为一名少先队的光荣感、责任感。

教学重、难点:

1、能随歌曲唱唱、跳跳,感受歌曲情绪。

2、积极参与音乐实践活动,尝试简单的创编。

教学过程:

一、复习歌曲

有表情的演唱歌曲《我是小鼓手》。

二、教授新课

1、同学们,今天我们要欣赏一首歌曲,仔细听,猜一猜

歌曲中唱的是什么节日?

2、老师播放歌曲,学生仔细聆听。

3、生回答。

4、播放歌曲。

5、师:你在什么时候感受到同样的节日气氛和快乐?

6、生回答。

7、播放歌曲。

8、生跟唱。

9、注意歌曲的情绪。

10、学生演唱歌曲。

三、创编律动

1、同学们,请你说一说歌曲是什么样的速度?什么情绪?

2、学生随音乐创编律动

3、师生共同创编律动。

四、师总结、下课

教后记:

红领巾真好教学设计 篇七

【教材分析】

这篇课文是二年级上册第七单元中的一首小诗,课文有三个小节,第一节写小鸟的活泼可爱,第二节通过小鸟吃害虫的行为告诉孩子们,小鸟能保护树木,是人类的朋友,最后一节用“红领巾”的爱鸟行动点明了“保护自然,保护鸟类”的主题。课文识字量不大,共有8个要认识的生字,有8个要写的生字,插图形象传神,课后习题体现了语言的积累。

【教学目标】

1、认识8个生字,指导书写“蹦、晨”两个字。

2、学习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了解词语“蓬松、活跃、崭新”的意思。积累词语。

4、在读课文的过程中激发学生爱鸟护鸟的意识,体会到人与自然的和谐。

【教学方法】

联系上下文识字、生活识字、字理识字。合作交流。

【教学重点】

认识8个生字,了解新词的意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了解“活跃”这个词。背诵课文。

【教学过程】

一、导入

直接导入,板书课题。“红领巾”真好。教师强调容易读错的字“领”是后鼻音。

学生质疑(预设:红领巾为什么好?红领巾指的是谁呀?)

【设计意图】

在看课题质疑的过程中,引发学生的阅读期待,培养学生读书要有疑,边读边思考的阅读习惯。引导学生们在“读课文,学生字”的过程中去到课文里去寻找答案。

二、初读课文,读准字音。

1、教师范读课文。(师:)

2、出示读书认字步骤:① 自由读课文,圈出生字,读准字音。标出小节。

② 同桌读课文,互相纠正字音。

学生按要求学习。

3、教师出示句子和课文,检查字音、指导长句、问句的读法。(指名读)

A、清晨,林中谁最活跃?

清晨,林中谁最快乐?

清晨,林中谁来得最早?

B、分小节出示课文,读中指导读准生字和长句子。

【设计意图】

这个环节的目的是让学生们能够读准生字的字音,读通顺课文中的句子。首先让学生们端起书,竖起小耳朵听老师读课文,要求学生们听清字音。然后出示学习的要求,让同学们按照要求去自己主动地学习,给学生们充分的时间让他们去交流、合作学习。

三、再读课文,认识生字词。

1、指名学生自由读文。做到字音读准,句子读通顺。

【设计意图】

在这个环节中,不但要求学生们把字音读准,把句子读通顺,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初步地读出一点感情来,在读的过程中进一步地去思考课的开始时学生们提出的问题。

2、随着学生的汇报,顺学而导,在交流中学词认字。

【设计意图】

这一部分的教学主要的目的是引导学生们在解答问题的过程中去读文,去学习生词,理解生词的过程中去认字。

每一节的学习重点如下:

第一小节:

(1)叽叽喳喳:游戏(我指你读)情境模仿叫声。

积累AABB式表示声音的词语。

【设计意图】

读字的游戏中让学生认识“叽喳”这两个字,引导学生们积累AABB式的表示声音的四字词语。

(2)蓬松:出图片,理解词义。拓展:蓬松的( )

【设计意图】

在看图中理解蓬松的羽毛是什么样子的,形成表象,在拓展中进一步地理解“蓬松”的意思,进而认识“蓬”字。

(3)指导读出快乐的语气。

第二小节:

(1)活跃:

读文,联系上下文理解。找一找表现活跃时样子的句子。

上文:叽叽喳喳、蹦蹦跳跳

下文:扑棱棱,飞来飞去

联系生活:说一说学生们自己在活跃时的表现。

让认为自己在课间玩耍时最活跃的同学来读一读这个词。

让认为自己在上课发言时最活跃的同学来读一读这个词。

运用词语:引导学生们运用“活跃”说一句话。

教师总结方法(联系上下文,联系生活,运用中识字)。

(2)扑棱棱:教师强调“棱”读一声,这样的词还有黄澄澄、红彤彤。

(3)指导读出活跃的语气。

第三小节:

学生汇报质疑的问题(“红领巾”为什么好?“红领巾”指的是谁?)

(1)鸟巢:字理识字。出示有三只小鸟的鸟巢和小篆的“巢”字。

学生对比说一说自己的发现。

【设计意图】

在图画与生字对照中,体现字理识字的方法。引导学生们观察图与象形字之间的联系,用图帮助学生们来记字。

(2)崭新:你能说一个与崭新的意思相反的词吗?反义词。

练习:崭新的木牌 ( )的木牌

(3)指导读:“‘红领巾’真好”

【设计意图】

指导学生们读好带有感叹号的句子,让学生们在有感情地读课文的过程中去体会少先队员们爱鸟护鸟的行为,达成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学目标。

3、认读不带拼音的词。把词分为三组,指名读。

4、认单个的生字。游戏:放鸟巢。

5、合作读中背诵。

师生合作读。教师读问句,学生读后面。

出示课文填空,引导学生背诵。

【设计意图】

前面的指导学生们在感情的朗读课文的过程给学生们的背诵课文奠定了基础,在这个环节中,教师与学生们一起来合作读文,最后以填空的形式降低学生们背诵课文的难度,一步一步的达到背诵课文的教学目标。

6、换语境。出示儿歌学生们读一读。

【设计意图】

引导学生们把生字从课文的大语言情境中脱离出来,从句子到词语,从词语到单个的字,再帮助学生们换一个语言环境去识字,这样一步一步地达成认识8个生字的教学目标。

四、写字。

1、生字按结构分类。说一说每一种结构的字在写的时候要注意什么。

2、指导书写“晨”。

学生观字。说一说“晨”字在写的时候要注意什么。

教师教给写字方法,范写。

“晨”是注意上紧下松、疏密匀称。

学生互评。教师评价学生的字。

3、学生运用学到的写字方法写“理”。

观字,议字,教师范写,生生、师生互相评价。

【设计意图】

写字教学中引导学生们先“观字”,再按照结构分类来指导学生们写字,教给学生们写字的方法,如:左窄右宽、上紧下松、疏密匀称。目的在于培养学生们独立写字的能力。

五、拓展:课件出示小鸟图片:请爱护小鸟!

学生们说一说除了小鸟,还应该保护哪些小动物呢?

【设计意图】

拓展中去激发学生们的爱鸟护鸟的意识,感受与自然的和谐。

【板书设计】

26、“红领巾”真好

最快乐 最早

最活跃 爱鸟护鸟

红领巾真好教学设计 篇八

教学目标:

1.正确认读8个生字,会写“跃”、“蹦”两个生字。

2.读好并理解“叽叽喳喳”、“蹦蹦跳跳”和“扑棱棱”等词语;积累词语:可爱的小鸟、蓬松的羽毛、机灵的小鸟、翠绿的树苗,并能照样子说词语。

3.初步感知全文,学会正确的朗读方法,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第一、二小节并背诵 。

4.通过朗读,体会小鸟的活泼可爱,了解小鸟对树林的作用。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感知文体。

1.出示图,师配乐导入。

2.小鸟们都在干什么呢?想去看看吗?(揭题并出示全文)

3.师简单介绍诗歌。

二、初读课文,随文识字

1.学生自由读全文,借助拼音把诗歌读正确。

2.读后反馈:(随机展开)

预设:

第一小节

读着读着,你发现这是一群怎样的小鸟?

1.指名说,并朗读第一小节。

2.教学“叽叽喳喳,蹦蹦跳跳”(指导读叠词,发现共同的偏旁,“口字旁”、“足字旁”,认识字的结构,记住字形。)

3.“蓬松的羽毛”(读音),借助实物理解“蓬松”的意思。

第二小节

读着读着,你知道了,这还是一群怎样的小鸟?

1.指名说,并朗读第二小节。

2.读好“扑棱棱”(指名读,做动作,理解意思),读准单个“棱”的读音。

第三小节

1.指名读课文;

2.老师板书记“巢”的字形,读准字音,拓展理解“巢”;)

3.小老师带读生字(跃、崭、牌)

三、再读课文,朗读感受。

1.读好问句。

(1)学生自由读课文

(2)你发现了什么?(指名说)

(3)指导问句的朗读(指名读——分组读)

2.品读诗歌

第一小节

(1)小鸟们都在干什么? 从哪里知道的?

(2)清晨,小鸟还会干什么? (想象说话)

(3)用“一会儿……一会儿……”句式说话

(4)归纳朗读方法,引导学生自己读好相同结构的段落。

第二小节

(1)小鸟又在干什么?哪位小朋友有信心读好第二小节(指名读)

(2)出示图片:这些树生病了,愿意来帮帮他们吗? 读着读着,你读懂了什么?(保护树木)

(3)让我们一起来做大森林的保护者吧(齐读)

3.背诵练习(第一、第二节)

四、巩固生字

1.读词语。自由准备——开火车读读。

2.游戏:送鸟巢

五、作业

1.写生字:蹦  跃

发现规律——注意点——范写——独立完成

2.积累词语

红领巾真好教学设计 篇九

一、导入

1、总结上节课,引出下文。齐读课题。

2、(录音)听,这是什么声音?你觉得小鸟怎么样?

二、学文

1、自由读第一小节。指名学生朗读。

2、指导读出疑问的语气。(是可爱的小鸟吗?)

3、哪个词用的好。标记出“可爱”,在让学生读。

4、让学生用“可爱”说话。

5、引导:这些小鸟是怎么可爱的?快找一找,读一读。

6、学生读有关的句子。

7、课件:林中的小鸟。

8、煽情:多么可爱的小鸟啊?你们能读出来吗?

9、学生读,教师范读、让学生和老师比着读,学生齐读,在指名读。

10、引导学生背诵。

11、让学生编动作表演出来。

12、引导:这些小鸟在做什么呢?读第2小节。

13、指导学生读问句。

14、训练:我们还可以说什么样的小鸟?

15、这些小鸟做什么?谁来读读?

16、那个词最能表现小鸟的可爱。

三、课外拓展

1、让学生汇报搜集的资料(先在同桌说说,然后把自己当成小鸟演一演。)

2、创设情境,对话。老师扮演树爷爷,问小鸟们:

“你们这么早来干什么?”

“你们都吃什么?”

“你是什么鸟儿?”

“你能做什么?”

四、继续读文

1、让学生读第2小节,夸夸小鸟吧!

2、让学生背诵。

3、律动。

4、引导:红领巾来做什么?用你自己喜欢的方式读一读。

5、你们还有哪些问题吗?有问题先在小组交流一下。

“为什么崭新的木牌写着不许打鸟?”

“红领巾指的是佩带的红领巾吗?”

“为什么课题是红领巾而不说少先队员呢?”

6、引导学生入情地朗读课题。

7、背诵。

8、边背诵边表演。

五、指导写字

1、观察生字在田字格的位置。

2、让学生提出需要指导的字。

3、教师边讲边写。

4、让学生描一个写一个。

六、作业

1、让学生模仿第一小节,写一首小诗。

2、推荐课外读本《十万个为什么》

最新范文

分数乘法课件(精选9篇)05-15

《春雨的色彩》教学设计【优秀4篇】05-15

《中国石拱桥》教学设计(优秀7篇)05-14

卖报歌优秀的教学设计优秀7篇05-14

《称赞》教学设计【优秀5篇】05-14

《第一朵杏花》教学设计【优秀5篇】05-14

音标教学课件优秀7篇05-14

《沙滩上的童话》教学设计【精选5篇】05-14

教学设计方案案例(精选8篇)05-14

司马迁发愤写《史记》》教学设计优秀705-14

78 479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