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六年前的回忆教学反思 《十六年前的回忆》教学反思(优秀3篇)

2022-09-30 01:07:00

这里是书包范文精心整编的《十六年前的回忆》教学反思(优秀3篇),让您更全面的了解十六年前的回忆教学反思的相关知识。

《十六年前的回忆》语文教学反思 篇一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备课的过程中,我深入学习课程的基本理念,认真钻研教材,结合小学生的认知特点以及教学的规律设计每一个教学环节,重点突出语文课程的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特点。但是,对于语文课的教学,有时候在头脑里总是有点混乱,上上课,就茫然了。

首先,在阅读分析李大钊同志被捕是这部分内容时,我引导学生自主阅读发现“敌人的凶残”与“李大钊的不慌不忙”这一对比处,深入体会李大钊的镇定勇敢,感受对比写法的作用。其次,利用阎振三的再次出现,引出前后照应的写作方法,通过学生反复地去读,自主感悟,体会这种写法的好处。之后,再由学生独立找出文中出现的几处前后照应的句子,再读再体会。

课堂教学中,有预设,也有生成。本课最后所生成的环节,也顺理成章。在教学最后环节收束之后,我结合学生实际学习情况,结合课文内容对学生进行革命传统教育,教育学生珍惜今天幸福的革命先烈用鲜血和生命为我们换回的新生活,好好学习,将来为祖国的建设作贡献。这一环节,给了学生倾诉内心世界的机会,也训练了学生的口语表达的能力。

但是,对于课时的安排上有所拖沓,上课时就没有着急,课堂就显得松垮,第二课时边读课文边浅显的提问,我的目的是为下节课打基础,课时课堂容量就没有了,更加体现不出高效来了。

反思是老师教学工作不断提高的阶梯,当我们认真准备一节课时,反思就显得更加重要了。课后,我一直在想,这次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缺点,主要在于教师,教师必须具备驾驭课堂的能力,要不断提高自身的心理素质。工作时紧张的心理总会给我们带来各种失误。我感受最深的就是,认真细致地备课、反思,可以让我们有更多的收获。

十六年前的回忆教学反思 篇二

《十六年前的回忆》这篇文章是一篇回忆录,是李大钊的女儿李星华于1943年写的,是对学生进行革命传统教育的好教材。为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教学时我努力做到以下几点:

一、做到长文短教。

由于课文篇幅较长,内容较多,学生在理解上肯定会有一定的难度。备课前我也去查阅了有关长篇课文的教学方法,可以采取“直奔中心”法,即从整体入手,通过整体感悟,让学生直接触及中心正题,抓住重点段落进行研读,放弃逐字逐句的讲解。于是在本课的教学过程中,我从以下两个方面入手:第一方面,从整体上理清文章的脉络,概括出李大钊是怎样的人,并以此为线索,抓重点词句探究;第二方面,抓住文章表现的情感,以朗读为主,在读中体会李大钊的品质,从而感受语言文字的生动,优美。

二、走进李大钊的内心,实现与文本对话。

当我读完这一篇课文的时候,我也被李大钊对革命事业充满必胜信心,在敌人面前坚强不屈,用自己的言行影响亲人的高尚情操深深感动。我想这是每一位阅读了这篇课文之后的读者都会共鸣的想法。那么如何让学生也能够体会到这些呢?这成为了我备课时的一个难点和重点。我想只有通过对文章中重点字词的体会,作者的细节描写等,让学生展开合理的想象,才能走进李大钊的内心世界,于是在教学中抓住“局势越来越严重,父亲的工作也越来越紧张。他的朋友劝他离开北京,母亲也几次劝他。父亲坚决地对母亲说∶‘不是常对你说吗?我是不能轻易离开北京的。你要知道现在是什么时候,这里的工作多么重要。我哪能离开呢?’”“父亲瞅了瞅我们,没对我们说一句话。他脸上的表情非常安定,非常沉着。他的心被一种伟大的力量占据着。这个力量就是他平日对我们讲的—他对于革命事业的信心。”“父亲立刻就会意了,接着说∶‘她是我最大的孩子。我的妻子是个乡下人。我的孩子年纪都还小,她们什么也不懂。一切都跟她们没有关系。’父亲说完了这段话,又望了望我们。”等句段引领学生体会李大钊的高尚品质。

三、训练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通过阅读我们不难发现,其实这篇文章还有很多的空白点需要学生去思考,比如“父亲在敌人面前态度严峻,猜测父亲当时心里是怎么想的?”“父亲说完了这段话,又望了望我们。想一想父亲心里在想什么呢?”等等,这些都是文本的空白点。于是课堂上我引导学生们开始思考。这些口语表达的设计,即让学生走进了李大钊的内心,体会到他当时的情感,又进行了口语表达能力的训练。

十六年前的回忆教学反思 篇三

“以问题为中心”的“六环”“三步”教学模式的推广,使我受益匪浅。近日,我采用“六环”“三步”教学模式讲了《十六年前的回忆》,课后反思如下:

首先师生能在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能够在安排学生自学的基础上,进行自学方式及学习收获的调查、交流,以此培养学生自学意识和能力。引导学生更深入地与文本进行对话。在生本、生生、师生的不断对话中去发散学生的思维,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梳理问题时紧紧扣住本文的主旨部分:“李大钊是一个怎样的人,为什么能这样?”解决问题采用了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教师点拨的学习方式,注意了教师的评价与学生的评价相结合,体现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人。从中感受到李大钊同志的高大的形象和革命的精神,与文本产生共鸣,受到情感熏陶,思想启迪,审美乐趣。学会了前后照应的写法,并进行运用,对所学知识能够进行拓展。

通过教学,我深刻地感受到,“六环”“三步”教学模式,符合新课程理念,是培养学生自主阅读、创造思维的最好的方法。

最新范文

小学一年级语文上册乌鸦喝水教学反思【09-30

《玩具柜台前的孩子》教学反思优秀10篇09-29

《凡卡》的教学反思(最新3篇)09-29

混合运算教学反思(优秀8篇)09-29

混合运算教学反思精选4篇09-29

《全神贯注》语文教学反思【优秀10篇】09-29

初中美术教学反思【优秀6篇】09-29

高中生物的教学反思优秀5篇09-29

《通信连万家》教学反思(优秀3篇)09-29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学反思【优秀3篇】09-29

79 208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