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光教学反思 司马光教学反思(3篇)

2023-11-05 00:31:44

身为一位优秀的教师,我们的工作之一就是教学,教学的心得体会可以总结在教学反思中,快来参考教学反思是怎么写的吧!书包范文为大家精心整理了司马光教学反思(3篇),希望能够对小伙伴们的写作有一些启发。

司马光教学反思 篇一

教学目标

1.读准本课8个生字和9个词语的音。认识“司、假、慌、喊、举、砸、破、救”8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通过看图理解花园里的环境及司马光砸缸的过程,知道司马光是一个聪明、勇敢和孩子。

4.从司马光破缸救人的故事中受到启发,遇到事情要像司马光那样不慌张,支脑筋创造性地解决问题。

教学重点

1.读准本课的生字及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让学生理解花园里的环境和司马光砸缸救人的词句,知道司马光是一个遇事不慌、勇敢聪明的孩子。

教学难点

学习司马光这种逆向思维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教师板书课题:11司马光

2.简单介绍:司马光姓司马,名光。是我国此宋时期的历史学家。今天我们学习的这篇课文就是司马光小时候的故事。

二、看图图意

1.出示图,从图中你看出了什么?

学生能从图中看出一口大缸被砸破,水哗哗地流出来,一个孩子正往外爬,图中间的孩子正伸手去扶那个孩子,其他的孩子有的吓哭了,有的喊着,有的找大人。

2.你有不懂的地方吗?

学生1:爬出来的孩子是怎样掉进缸里的?当时的情况怎样?

学生2:是谁救的掉进水缸的孩子,他是怎样救的?

三、初读课文,读准字音。

1.借助拼音读课文,边读边画出生字和会认的字。画出的生字和会认的字要多读几遍。

2.读准生字及会认字的音。

(1)自己借助拼音读生字和会认的字。

(2)同桌小伙伴互读、线纠正。

(3)抽读生字和会认字的卡片。

(4)做猜字游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巩固字音。

(5)电脑出示词语的演示文稿:

孩子吓哭没有假山慌了喊叫

举起砸破救人古时候司马光一块石头

3.再读课文,标画出自然段。

4.学生分段读课文,其他同学听听他们读的字音是否准确。

四、理解课文内容:

(一)学习第一段

1.指名读第一段:读后你知道了什么?

2.电脑出示插图;让学生根据图中人物的穿载来理解:“古时候”这个词语。

(二)学习第二段

1.指名读第二段:从他的读中你知道了什么?

2.教师提问:①他指的是谁?(他指的是司马光)②你是怎么知道的?(我从第一自然段知道的)③教师鼓励学生能够联系上下文思考问题④借助图弄清花园里假山下,大水缸的位置,以及是怎样的一口缸。

3.指导朗读

①教师范读第二段,要求学生认真听,听出什么了?(教师在读时注意突出“大”和“满”字)

生:我听出花园里有假山,假山下面有一口大缸,缸里装满了水。

②学生自由练习朗读

③指名读这段;读后同学评议。评议时同学们先可以说说他哪儿读得好!然后说说哪儿读得还不够,应该怎样读。最后他自己的体会读出来。

④由于本段的第二句是个长句,不容易读的教师再范读,让学生注意看清标点,听好停顿的地方。

⑤学生自己练习朗读。

⑥同桌互读,相互纠正。

⑦指名读,集体纠正。

(三)学习第三段:

1.指名读课文,听他读后你知道了什么?

2.提问:有一个小朋友爬到假山上玩,怎么全掉进大水缸里呢?请你们联系上下文说一说。

3.理解:“一不小心”的意思。(就是没留神掉进大水缸里。)

4.应该怎么读呢!同学们自己练习朗读这段。

5.指名读,大家评议。

6.必要的时候教师范读指导。

7.提问:有个小朋友爬到假山上去玩,没留神掉进了大水缸里。启发学生想象,掉进缸里的小朋友会怎样呢!通过讨论得出当时情况十分紧急,掉进大水缸里的小朋友如果不急时救上来就会有生命危险。

8.过渡语,就在这紧急时刻,司马光和其他小朋友是怎么做的呢?我们一起来读读第四、五自然段。

(四)学习第四、五自然段。

1.学习第四自然段

(1)学生自己轻声读这段,读后说说你了解到了什么?边读边画出表示小朋友动作的词语。

(2)从“有的……有的……哭、叫、喊、跑、找”这些词,小组讨论他们这些人当时是怎么想的?

(3)小组汇报得出结论:让别人来帮忙,我这么小,没有办法,有的吓哭了,不知道怎么办。

(4)为了让学生理解:“别的小朋友都慌了”的场面,教师提问:一个小朋友掉进大水缸里,随时有生命的危险,如果你也在场,那都慌起来了是什么样子?请同学表演当时的场面。

(5)教师指导学生有语气地读好这段。

(6)过渡:别的小朋友都慌了,有的吓哭了,有的叫着喊着,跑去找大人。就在这危急时刻司马光是怎么做的呢?

2.学习第五自然段:

(1)自己读读第五自然段,思考司马光是怎么做的呢?请你画出司马光动作的词语。

(2)请同学看图,并模仿司马光的动作。

(3)师:司马光举起一块石头“使劲”砸,怎样做才叫“使劲”砸呢!再请同学们做动作。学生在表演中理解了词语和句子。

(4)教师指导学生读后四、五段。

(五)通过比较理解课文内容。

1.与课文中人物的比较。

提问:当一个小朋友一不小心掉进一口大水缸里时,司马光的表现与别的小朋友的表现有什么不同?可以看出司马光是个怎样的孩子?组织学生讨论交流。

2.自己与司马光的比较

(1)提问:同学们也动脑筋想一想,假如你当时是那些小朋友中的一员,你还有什么方法能救出掉进大水缸的小朋友呢?学生讨论后全班交流。

办法一:用梯子爬到缸上,把小朋友拽上来。

办法二:找一根长竹竿,让小朋友抓着竿爬上来。

办法三:去喊大人,让大人把他救上来。

办法四:可以找来抽水机把水抽出来。

办法五:可以拿来绳子把小朋友拉上来。

(2)提问:大家想了不少好办法,现在我们比较一下,司马光的办法和大家的办法有什么不同?

(3)教师演示复动投影片:小朋友被大人从缸中拉出来,人离开水。

教师板书:人——水

(4)请大家想一想:用梯子、用竹竿,拿绳子,喊大人救小伙伴,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5)教师再一次演示“人离开水”的复动投影片。

教师板书:

(6)司马光用的办法与我们的有什么不同呢?教师演示:水从缸中流出,小伙伴得救。

教师板书:

过渡:这样水就离开了人,小朋友得救了。

(7)从这样事情可以看出司马光是个怎样的孩子?小组讨论后交流。

(8)师总结:

你们也是个爱动脑筋的孩子,但是在当时的情况下,用梯子,用竹竿、拿绳子、喊大人都是让人离开水,但时间又来不及。而民光急中生智砸摃救人,没法让水离开人,这是反向思维。我们在学习和生活中要学习从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解决问题。

(六)学习第六段

1.缸里的水流出来了,掉在缸里的小朋友得救了,你们高兴吗?

2.请学生带着高兴的心情读第6段。

五、创造性的思维训练。

师:缸里的小朋友得救了,就在这时候,假如你是他们中的一员你们会说些什么呀!请学生分角色演一演。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巧记本课8个生字的字形,了解字义。

2.正确、规范地书写生字、词。

3.完成课后练习题。

教学重点

1.掌握生字的字形及字义。

2.正确、规范地书写生字词。

教学难点

1.巧记本课生字的字形。

2.正确地书写“候、孩、没”这几个字。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上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了司马光这篇课文,司马光给你们留下什么印象呢?

2.正确、流利地朗读全文。

二、学习生字的音形义。

(一)巩固生字、词的读音。

(1)自己认读生字。

(2)同桌互读生字、词。

(3)抢读生字词卡片。

(二)巧记字形、理解字义:

(1)让学生自己动脑、选择自己认为最巧妙的记忆法记忆。

(2)同桌小伙伴互相说一说。

(3)请小组汇报或让学生当小老师讲解。

候:可以用“猴”字来记忆,去掉“反犬旁”在单人旁的右边加上一个小竖,也可以用拆字分解的方法帮助记忆字形。组词:小时候。

孩:可以用学生认识的“该”字换偏旁记忆“孩”字。也可以用拆字的方法记忆。组词:孩子

光:学生可以用顺口溜的方法记忆:三个小淘气,坐在板凳上,压弯一条腿,后脚尖朝上。组词:司马光、时光、光明。

吓:学生用形声字的方法记“吓”字。为什么是口字旁呢?可让学生做出受惊吓的表情,体会人受惊呀时往往会不由得张大嘴,所以是“口字旁”。组词:惊吓,吓一跳。

哭:学生可以用拆字法记忆:“两个口”和“大”再加上“丶”。也就是两个人张着大嘴哭。组词:哭了,吓哭。

没:学生用顺口溜帮助记忆:三点水,几头又尾,合起来誻没。也可以用拆字分解的方法记忆字形,组词:没有。

块⑴以用“块”字换成“提土旁”记忆“块”字,组词:一块。

石:可用象形字“”(书写不准确)来帮助记忆“石”字,组词:石头,石块。

(4)指名抽读生字词卡片,巩固生字的音形义。

三、书写生字词。

1.先自己观察每个字词卡片,巩固生字的音表义。

2.在书上独立书写8个生字,提出难写的字。

3.同桌同学相互评改!

4.学生提出比较难写的字,教师重点指导“候、孩、没”这3个字。提醒学生“候”不要丢掉小“竖”;“孩”字右边的“两个撇”第一个“撇”长一些,第二个“撇”短一点,两个撇的起笔要对齐。“没”字右边不能写成“几”字,书写时注意没有钩。

5.教师出示:“哭、光”两个字,问学生书写时应注意什么/教师强调:“哭”字不能丢掉“点”,“光”字上面是竖、点、撇,不用笔顺错。

6.学生在书上的第二个田格中练习书写生字。

教师巡视个别辅导,同时纠正学生的写姿和执笔方法。

7.学生写完后在实物投影上展示学生作业,大家相互评改!

四、巩固练习

1.学生独立书写生字和字词。

2.完成课后练习3

(1)实物投影出示这道题的内容。

(2)读读这两个字,区别“块”和“快”的异同。

(3)让学生试着自己填一填,同桌同学互相交流。

(4)请同学说正确答案,再读读句子。

(5)学生把答案填上书上的括号里。

五、教师小结,朗读全文。

司马光教学反思 篇二

一、管教授的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说的根本方法是“过程”说

笔者在《汉武帝确有“罢黜百家”吗?——答南京市委党校管怀伦教授》一文中,认为管教授的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说的根本方法是“过程”说,对此,管教授在致我公开信中,既未明确承认,也未否认,我视其为默认。

为了证实笔者此言非虚,请看管教授十年前的《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确有其事——与孙景坛同志商榷》一文,他说:“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作为一个历史概念和理论概括,它的确切所指是对一个特定历史过程的抽象,而不是对某个孤立、偶然事件的表述,忽视了这一点,我们就无法对汉武帝时期国家指导思想重大转型及其历史影响做(作)出基本评估。我以为,这个过程应由六个阶段构成”:“罢黜刑法——剪枝弱干”;“议立明堂——公开较量”;“增置博士——表彰儒学”;“绌抑黄老——政治实现”;“制策贤良——理论完成”;“任用儒吏——组织更新”等。(3)

可见,不管管教授自已承不承认,他的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说的根本方法是“过程”说无疑。

二、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说的“过程”说不出自班固

众所周知,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说最早源于东汉班固撰写的《汉书》。西汉初期,即汉武帝时期的中国最伟大的史学家司马迁在《史记》中对此无载,西汉时期的所有学者的著作文章对此都无载,东汉初期的学者包括班固的父亲班彪的著作亦无载,而且班彪是最早筹划撰《汉书》的人,班固撰《汉书》是子承父业,完成其父的遗志。

班固【WWW.SHUBAOC.COM】在《汉书》中,是将“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当作汉武帝初期一件重大的历史和思想史事件来记述的:

他在《汉书·武帝纪》中说:公元前,武帝七年,元光元年“五月,诏贤良曰:‘朕闻昔在唐虞,画象而民不犯,日月所烛,莫不率俾。周之成康,刑错不用,德及鸟兽,教通四海。海外肃慎,北发渠搜,氐羌徕(来)服。星辰不孛,日月不蚀,山陵不崩,川谷不塞;麟凤在郊薮,河洛出图书。鸣呼,何施而臻此与(欤)!今联获奉宗庙,夙兴以求,夜寐以思,若涉渊水,未知所济。猗与伟与(欤)!何行而可以章先帝之洪业休德,上参尧舜,下配三王!联之不敏,不能远德,此子大夫之所睹闻也。贤良明于古今王事之体,受策察问,咸以书对,著之于篇,朕亲览焉。’于是董仲舒、公孙弘等出焉。”

他在《汉书·董仲舒传》中详细记载了这次对策的具体情况,说:“武帝即位,举贤良文学之士前后百数,而仲舒以贤良对策焉。”还特别载有董仲舒的对策——《天人三策》,在第三策中明确有:“《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也。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指意不同,是以上亡以持一统;法制数变,下不知所守。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班固还在该传的结尾处说:“及仲舒对册,推明孔氏,抑黜百家,立学校之官,州郡举茂材孝廉,皆自仲舒发之。”

另外,班固在《汉书·武帝纪·赞》中说:“孝武初立,卓然罢黜百家,表章《六经》。遂畴咨海内,举其俊茂,与之立功。”

注意:班固在《汉书·董仲舒传》中虽然说过:“自武帝初立,魏其、武安侯为相而隆儒矣。及仲舒对册,推明孔氏,抑黜百家,立学校之官,州郡举茂材孝廉,皆自仲舒发之。”但他并未将汉武帝“罢黜百家”当作一个过程来看,“魏其、武安侯”的“隆儒”仅仅是一般尊儒,而董仲舒的建议才是真正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只能以董仲舒的对策为据,并且对策本身就已完全解决了这一问题。

由此可见,管教授说“如果说我炒了冷饭,那我可以明确地说,我是炒了班固的冷饭”,这有点不妥。

三、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说的“过程”说是司马光首创

必须指出,班固的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说,从东汉中期到五代六朝时期的北宋初年(4),都没受到重视,直至北宋立国约80年之后,孙复首次说:“推明孔子,抑黜百家,……斯可谓尽心圣人之道也。暴秦之后,圣道晦而复明者,仲舒之力也。”(5)此问题才受到学术界的吹捧。但接下来就有个问题,怎么能证明汉武帝在七年采纳了董仲舒这一建议呢?实证是什么?这是当时学术界思考的最致命问题。

为了解决班固这一“硬伤”,司马光才在《资治通鉴·汉纪九》中,首次提出了“过程”说:

武帝元年:“冬,十月,诏举贤良方正直言极谏之士,上亲策问以古今治道,对者百馀人。广川董仲舒对曰……‘《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也。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指意不同,是以上无以持一统,法制数变,下不知所守。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天子善其对,以仲舒为江都相。”“丞相卫绾奏:‘所举贤良,或治申、韩、苏、张之言乱国政者,请皆罢。’奏可。”二年:“夏,六月,丞相卫绾免。丙寅,以魏其侯窦婴为丞相,武安侯田?为太尉。上雅向儒术,婴、?俱好儒,推毂代赵绾为御史大夫,兰陵王臧为郎中令。绾请立明堂以朝诸侯,且荐其师申公。秋,天子使使束帛加璧、安车驷马以迎申公。既至,见天子。天子问治乱之事,申公年八十馀。对曰:‘为治者不至多言,顾力行何如耳。’是时,天子方好文词,见申公对,默然,然已招致,则以为太中大夫,舍鲁邸,议明堂、巡狩、改历、服色事。太皇窦太后好黄、老言,不悦儒术。赵绾请毋奏事东宫。窦太后大怒曰:“此欲复为新垣平邪!”阴求得赵绾、王臧奸利事,以让上。上因废明堂事,诸所兴为皆废。下绾、臧吏,皆自杀。丞相婴、太尉?分免,申公亦以疾免归。”五年:“置五经博士。”七年:“冬,十一月,初令郡国举孝廉各一人,从董仲舒之言也。”“五月,诏举贤良、文学,上亲策之。”

可见:第一,司马光把董仲舒的对策由《汉书》中的汉武帝七年提到了汉武帝元年,这是司马光的一个创举;第二,司马光不像班固那样将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作为一个独立的事件,而是破天荒地把其作为一个过程来看待:董仲舒对策;卫绾罢黜刑法;赵绾和王臧议立明堂;增置博士;郡国举孝廉;制策贤良等;第三,司马光的“过程”说与司马光当年“砸破缸”一样,确有聪明独到之处,它既紧扣核心主题,又将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实践过程完整地展示给了史学界,在当时做到了能自圆其说。同时,它既解决了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实证问题,也解决了诸如“举孝廉”、“兴太学”等问题。

因此,司马光是“过程”说的鼻祖。管教授说,“把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作为一个过程来看待,并非司马光首创”,这是可能也不妥。

四、笔者89年对司马光的“过程”说的批判与吸收

应当指出,司马光的“过程”说,也不是无懈可击。这一做法毕竟玩的是“砸破缸”的小聪明,并不“深遂”。后来,他也受到了学术界的多方质疑。但史学界的主流思想对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一直都持肯定态度,他们或是扛“班固大旗”,或是扛“司马光大旗”,或是对二者进行调和,兼收并蓄。史学家们对此也都心照不宣。

早在1989年前,笔者就开始重视对司马光的“过程”说的研究,在89年南京市纪念“五四”70周年的大会上,就提出了自己的新说,认为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是个谎言,实际应为田?“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罢黜百家’:在先秦,百家包括儒、法、道、墨、阴阳、名、农、纵横、小说、杂等家。其实,这些家真正涉及到政治问题的不过是儒、法、道、墨四家。汉初,墨家自行匿迹,四家只剩三家。此时道家(黄老)占统治地位,儒、法在野。据《汉书·武帝纪》载:早在董仲舒对策前,汉武帝元年,‘丞相卫绾奏:“所举贤良,或治申、商、韩非、苏秦、张仪之言,乱国政,请皆罢。”秦可。’法家即被罢;武帝好儒,窦太皇太后好黄老(道),武帝二年田?等以儒反黄老,被窦太皇太后免官;武帝七年,董仲舒才在贤良对策中提出‘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但是,早在武帝六年,‘窦太后(即窦太皇太后——引者)崩,武安侯田?为丞相,绌黄老、刑名百家之言,延文学儒者数百人’,道家即被罢。这能叫董仲舒‘罢黜百家’吗?”(6)

笔者认为:1、我的这一“过程”说,在方法上总的来说来自司马光,是对司马光的“过程”说的吸收;2、我抛弃了司马光把董仲舒对策提到汉武帝元年和坚持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做法;3、我提出了一个新的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说,其“过程”是:卫绾罢黜刑法;赵绾和王臧议立明堂;田?“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等;4、我首次从“过程”说的角度,肯定了田?在汉武帝尊儒事件中的历史地位。

当然,笔者的这一观点后来自己也觉得不合适,就将其放弃了,于是就撰写了《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子虚乌有——中国近现代儒学反思的一个基点性错误》一文。

五、管教授之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过程”说再讨论

从以上分析中可知,我说司马光是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过程”说的创始人、班固没有“过程”说、我本人89年采用过“过程”说,都不虚。而且,我们也已知道:管教授的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说的“过程”说与司马光的“过程”在本质上是完全一致的。

我们不妨在作点比较:第一,管教授与司马光的目的相同,都为了证明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第二,管教授与司马光的“过程”说的相同点:1、“罢黜刑法——剪枝弱干”(管),卫绾罢黜刑法(司马光);2、“议立明堂——公开较量”(管),赵绾和王臧议立明堂(司马光);3、“增置博士——表彰儒学” (管),增置博士(司马光);4、“制策贤良——理论完成”(管),制策贤良(司马光)等。可见,二者基本相同,只是管教授的说法有点花俏。

第三,管教授与司马光的的“过程”说的不同点:1、董仲舒对策的时间在汉武帝七年(管),董仲舒对策的时间在汉武帝元年(司马光);2、郡国举孝廉(司马光),管教授的大作无。3、“绌抑黄老——政治实现”(管),司马光无;4、“任用儒吏——组织更新”(管),司马光无。值得说明的是:他俩在董仲舒对策时间上的不同,只是主要点不同,不是根本不同,因为他们都肯定董仲舒对策事。他们在其他方面的不同,都可忽略为零,因为这些都是可以解决的。司马光比管教授多了个“郡国举孝廉”——当然,管教授可补上这一点,补上不是打补丁,是水融。管教授多了两个“绌抑黄老”和“任用儒吏”,不能说司马光就没有,他是隐含在其中了。他的“隐含”具有十分重要意义。如果谁说司马光真没这两点,就会闹学术笑话,这正是司马温公的睿智之处。

请广大读者和管教授一起看看,我说他的“过程”说是“炒司马光的冷饭”,可能有点臭词乱用,但他吸收的是司马光的“过程”说,应当没有疑义。

管教授说:“我的文章中引用的材料也没有一条是来自司马光的。”这话不假,可他忘了:吸收别人学说的观点、方法,不一定非要“引用材料”,没“引用材料”的吸收仍是吸收。

管教授说:“我也从来没有贬抑司马光。”吸收了司马光的根本方法,不高度评价司马光,反说不是来自司马光,这对司马光不公平。“不公平”本身就有“贬抑”的意思在里面。

由此可见,管教授否认他的“过程”说来自司马光恐怕站不住脚,他的其他辩词也没说服力,笔者说他“炒司马光的冷饭”是有事实根据的。由于笔者水平有限,文中不当之处,敬请批评。

注:

(1)孙景坛:《汉武帝确有“罢黜百家”吗?——答南京市委党校管怀伦教授》,

/admin/list.asp?id=1704

(2)管怀伦:管怀伦就“罢黜百家”问题致孙景坛书;见附录。

(3)管怀伦:《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确有其事——与孙景坛同志商榷》,《南京社会科学》,1994年第6期,

/confucian/hwdbcbjdzrxyqs.htm

(4)孙景坛:关于宋代的历史定位及总体评估新探,(《南京社会科学》2004年第8期,/admin/list.asp?id=1410

(5)《睢阳子集补》。

司马光教学反思 篇三

儒家所倡导的是君子之治。北宋的“与士大夫共治天下”为君子之治铺垫出诱人的前景,然而,北宋的党争却使以天下为己任的士大夫陷入恶斗。从庆历新政到熙丰新法,这种党争不但没有收敛迹象,反而愈演愈烈难以收场。北宋的党争,与东汉党锢之祸、中唐牛李党争的性质不同,是士大夫内部在起哄。反对王安石推行新法的,多是公认的正人君子。王安石与司马光之间的争论,可以看作其中的代表。双方都坚守儒家立场,都追求经世济民。司马光批评新法的《与王介甫书》与王安石为自己辩护的《答司马谏议书》可以并观。有意思的是,司马光堂堂正正承认两人的一致性,“志则皆欲立身行道、辅世养民”。对王安石的才学,司马光也是高度肯定的。“窃见介甫独负天下大名三十余年,才高而学富,难进而易退,远近之士,识与不识,咸谓介甫不起而已,起则太平可立致,生民咸被其泽矣。”但是,王安石的执政效果,却让天下失望,“士大夫在朝廷及自四方来者,莫不非议介甫,如出一口,至闾阎细民小吏走卒,亦窃窃怨叹,人人归咎于介甫。”于是,司马光以诤友自况,直言相告朝野的批评。但是,他在批评王安石的同时,还要为王安石抵挡恶意攻击。“今天下之人,恶介甫之甚者,其诋毁无所不至,光独知其不然。介甫固大贤,其失在于用心太过、自信太厚而已。”关于两人的异同,司马光已经说得清清楚楚。“光与介甫趣向虽殊,大归则同:介甫方欲得位以行其道,泽天下之民;光方欲辞位以行其志,救天下之民。”王安石的《答司马谏议书》虽则寥寥数语,但也光明磊落。他强调两人“所操之术多异”,用儒家的名实之辨说明自己行为的正当性,认为自己的所作所为符合儒道。之所以招来天下怨谤,是因为士大夫的因循苟且。“人习于苟且非一日,士大夫多以不恤国事、同俗自媚于众为善。”暗指司马光为流俗所困。今人往往赞扬王安石的立场坚定,批评司马光的因循守旧,殊不知这种两军对垒思维,正是党争文化的延续。平心而论,司马光的来信正气十足,而王安石的回复则有所不如,有回避辩论之辞,含指责媚俗之意,无论文风还是境界都要略逊一筹。

不过,王安石与司马光在某些方面太过相像,王安石在主持熙宁变法时谁的意见也听不进去,有“拗相公”之称;司马光在主持元v更化时也矫枉过正,凡是新法不加甄别一概废除,有“司马牛”之讥(苏轼语)。两人的思想表面是冰炭不同炉,内涵却是殊途而同归,气质则是相近更相惜。王安石没有找出实践儒家管理思想的技术路径,司马光同样没有。正是他们的一致性,反映出儒家管理思想在践行中的不足。

首先,儒家管理思想没有形成实践中的试错机制,导致舆论一律。儒家思想推崇圣人之言。在学术上,圣人之言是什么含义可以讨论探究,但在实践上,却不允许有任何违逆。借用道统这一概念,我们可以看出,道统是什么,如何理解道统,可以进行商榷乃至争论,但践行儒学时,道统就容不得争议,不同意见就成了大敌。在宋儒的理念中,政统有可能出现操作偏差,历代的昏君暴君就是例证,所以,政统的操作者可以被批评抨击,乃至可以出现天命的转移,但道统则永远正确。以道统校正政统符合儒家理想,而道统本身不会有错。因此,唐宋时期的谏议制度,往往被儒者用来监督政统,但道统的代表者士大夫执政,则容不得谏议批评。北宋的士大夫参政,使得批评皇帝、批评宰执有声有色,而一旦宰执成为道统化身,就会在逻辑上抗拒监督。北宋的皇帝,拒谏还会觉得理亏,而北宋的学者执政,拒谏往往理直气壮。因此,宋代士大夫政治有一个副作用,就是把台谏由政务批评者变成党同伐异者,由“异论相搅”变为“同仇敌忾”,进而成为宰执排挤异己的工具。王安石变法中,这一问题格外明显,只许为新法加油叫好,不许对新法说三道四。有了不同意见,就要痛加驳斥,追求“议论专一”,“人无异论”。到元v更化期间,则只能对熙丰新法全盘否定,不能有所保留。不论是新党还是旧党,都视自己为正确意见的代表,都是“正能量”,没有负反馈。现代系统论最基本的原理之一,就是以负反馈保持系统的稳定。如果只有正反馈没有负反馈,系统则会产生震荡直至崩溃。宋代的变法实践中,由此带来了政府的高度震荡,而且强度越来越大。如此排斥异见,是新法失败的一个重要原因。

第二,儒家管理思想没有形成实践中的协商机制,导致党争不断。儒家学说特别推崇君子小人之辨,“亲君子,远小人”被人们看作政务之要。然而,何为君子,何为小人,在理念上能说清楚,在实践中难区分。君子小人之辨源于义利之辨,儒学强调重义轻利,乃至义利对立,进而把义利之辨同性善性恶、忠正邪佞等概念联系起来。在学术研究中以及在咨询顾问中,强调君子小人之分,可以产生警诫效应。然而,在实际政务中、尤其是在现任官员中区分君子小人,是一件十分困难的事情。就一事一时的言行断定一个人的品质,多不靠谱。王安石变法中,正是因为新法有明显的为国求利倾向,抨击王安石为小人的言论十分普遍。而反过来,王安石则视反对变法者为奸佞,为苟且。过去,人们还恪守“君子群而不党”的古训,自从欧阳修《朋党论》一出,君子有党而小人无党之说开始产生影响,党争越来越严重。但是,欧阳修所谓君子以义结党、小人以利相趋的论断,又会带来理论上的混乱。其混乱的根源在于把政见之争变成道德之争,把权利之争变成人品之争。从义利关系上看,任何人都不可能完全没有自身利益,把义利对立绝对化,就在逻辑上有可能将任何追逐自身利益的人划进小人行列。于是,很有可能在实践中导致君子小人划分的任意性。这种任意性会对政务实践带来极大的负面影响。王安石试图在儒家学说的框架内实现义利统一,但他的义利观立足于国家本位,背弃了儒家本来的民本思想,所以他无法答复司马光站在民本立场上对他的质疑,仅仅以名实相副、言行一致为自己辩解,未能给不同政见在实践中的共存找到一条出路。司马光执政后同样如此,照样不能容忍不同政见者。他自己就言:“君子得位,则斥小人;小人得势,则排君子。此自然之理也”(见《资治通鉴》唐大和八年“臣光曰”)。在元v更化期间,不仅有针对熙丰党人的文字狱(如打击蔡确的车盖亭诗案),而且出现了朔党(刘挚一派,接近司马光)、洛党(二程一派)、蜀党(苏轼一派)的分化。从北宋后期的党争实际来看,信奉儒学的士大夫在政务实践中缺乏对不同政见的容忍,更没有建立起协商让步的机制。导致党争变成以人划线和站队。元v四年,范纯仁向哲宗上奏不要划分新党旧党,说:“窃以为朋党之起,盖因趋向异同,同我者谓之正人,异我者谓疑为。既恶其异我,则逆耳之言难至;既喜其同我,则迎合之佞日亲。一直真伪莫知,贤愚倒置。国家之患,何莫由斯。”(《国朝诸臣奏议》卷76)但范纯仁的建议未被采纳,党争越来越严重。由熙丰年间排斥反对变法的旧党,发展到元v更化彻底否定主张变法的新党,再到哲宗绍圣更严厉地打击司马光一党,直到徽宗继位后立“元v党人碑”,打击异党的力度越来越强。反对王安石变法的程颢曾说过:“新政之改,亦是吾党争之有太过,成就今日之事,涂炭天下,亦须两分其罪可也。”(《河南程氏遗书》卷2上)有一则轶闻,可以看出党争影响之深远:绍圣时,司马光之党遭到朝廷全面贬斥,南京排岸司的长官为马从一,适逢转运使来视察,误将“排岸司马从一”当作复姓司马,当即怒斥不已。听到当事人为湖南口音时,转运使发问道:“湖南亦有司马氏乎?”马从一哭笑不得,只好解释道:“某姓马,监排岸司耳。”转运使态度和蔼了许多。这种态度变化的原因,是他断句失误把马从一当作司马光同族。此后,这位马从一只好把自己名刺上的“司”字删掉,变为“监南京排岸马从一”(《宋稗类钞》卷6)。如此排斥异己,这是儒学治国的悖论。

从儒家思想自身来看,很多人都将“修齐治平”的实践路线视为理所当然,但是,人们往往看不到这一路线的逻辑缺环。宋儒的困境,就出自没有在由“修齐”到“治平”之间找到衔接的技术手段。儒家学说在自身修养上已经形成了严密完整的体系,然而,由修身到齐家就已经底气不足。儒学中的君子小人之辨,在培育造就君子人格方面无可挑剔而且成就璀璨。问题是任何家庭不可能都是清一色的君子,即便是尧舜级别的圣人,也会遇到不成器的家人。舜所面临的就是“父顽,母ǎ象傲”(《尚书 ・ 尧典》)。所以,自身之修并不能保证家庭之齐。但是,家庭中如果出现小人,又不能赶出家门,除了以慈爱孝悌对待他们以外别无他法。在经验层次上,前人对处理家庭关系总结出一个“忍”字,暗含着修与齐之间衔接的曲折。《旧唐书 ・ 孝友传》记载寿张有位张公艺九代同居,唐高宗问他治家之道,他一言不发,拿来纸笔,写了上百个“忍”字,高宗为之感慨流涕。从齐家到治国则明显存在断裂,儒学理论中没有把治家之道推广到治国之道的逻辑延展。人们能见到的是治国强调君子与小人“冰炭不同炉”、“薰莸不同器”,只许君子讲话,不容小人发声,这是儒家管理思想的一个极为重大的缺陷。

另外,儒家思想强调“和”,而且形成了“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的评判标准,然而,这一标准只能贯彻于认识论领域,到了实践论领域就不灵光;真正的儒者可以在修身时坚持这一标准,而在理事时就难以一以贯之。以宋代的史实看,正是坚守“和而不同”信念的诸位君子,在执掌大权时却党同伐异,只有同而没有和。这种现象,在儒家管理思想践行中十分常见,值得后人深思。

第三,儒家管理思想没有形成实践中的平衡机制,导致利益失衡。由于儒家的管理思想建立在“亲君子,远小人”的基础上,所以,小人的利益既不允许存在表达渠道,更不允许合法争取。即便不是小人,众庶也只能由士大夫代言。士农工商不同群体,在儒家学说中设定只能由士为其他群体代言。神宗推行新法时,曾经向大臣发问:“更张法制,于士大夫诚多不悦,然于百姓何所不便?”文彦博的回答是:“为与士大夫治天下,非与百姓治天下也。”(《长编》卷221)这就要求士大夫行事必须出于公心,以百姓之心为心。但在实际操作上,是否出于公心则来自士大夫的自我判断。王安石与司马光的争论,就在于王安石认为以国为本是出于公心,而司马光则认为以民为本才是出于公心。于是,当民众抗议新法不便时,王安石则从国家利益出发断然拒绝民众要求。推行保甲法时,民间出现了斩指以避丁役,“自伤残以避团结”之人。王安石则断言这不过是愚蠢之民受反对变法之人所惑,并以保甲不但缉盗而且练兵,是“宗庙长久计”来打动神宗。显然,这里的新法为了国家利益而牺牲了百姓利益。自视为百姓代言的司马光,在废除免役法时,与范纯仁、苏轼发生争论,三人都认为自己是为民请命,三人都声称自己的意见有利于民,而三人的相持不下正说明了士大夫政治的问题所在。由于儒家思想中没有规范追求自身利益的正当手段,只有笼统的道义约束,这就导致在实际政策制定和推行中难以确认相关利益的优先选择,更难以实现不同利益的大体平衡。

第四,儒家管理思想没有形成实践中的利害辨析机制,导致弊端滋生。尽管儒学包含有权衡观念,也常说“两利相权取其重,两害相权取其轻”,但是,儒家之权更多地是一种优先选择的价值判断,缺乏可操作的计量方法。所以,实践中儒家之权只能在生命和礼制的优先选择中确定“嫂溺援之以手”,而不能确定民间贸易和官办贸易哪个更能满足社会需要。王安石变法中,关于新法利弊的争论,往往各执一端,很少有详尽的计算,更没有利弊消长的精确表达。更重要的是,坚持新法者,只讲好处不说弊害;反对新法者,只谈弊端不说益处。说好就在九天之上,说坏就在九地之下。主持变法者为了取得皇帝的支持,有意无意地隐瞒可以预见的问题;而反对变法者为了取得反对效果,危言耸听地夸大发生的弊病。这种两极化争论,并不利于客观公正的评价政策效果。这一不足,是导致政策“翻烧饼”的重要原因之一。

即便利弊兼论,儒家学说往往在陈述自己的主张时先讲利而后讲害,相比之下,法家学说往往先讲害而后讲利。这也是法家学说的实践性强于儒家的因素之一。在政策制定中,损益分析的先后次序是有名堂的。提出政策动议时应当先说收益,否则就没有提出动议的必要;但在政策论证时则应当先说损失,否则就看不清执行中的困难。王安石变法时,恰恰是在政策论证中压抑对弊端的揭示,导致神宗只知道新法的好处,而当新法推行以后才会察觉其中的问题。这也是熙丰新法最终全面倾覆的一个技术原因。

最新范文

《乌鸦喝水》教学反思优秀9篇11-05

数学教学反思范例【精选6篇】11-04

囚绿记教学反思(优秀9篇)11-04

《秋天的怀念》教学反思(优秀7篇)11-04

二年级数学教学反思优秀3篇11-04

竹石教学反思优秀6篇11-04

二年级上册语文园地二教学反思5篇11-03

四则运算教学反思(3篇)11-03

蚂蚁和蝈蝈教学反思【6篇】11-03

学会看病教学反思优秀4篇11-03

79 747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