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一分钟教学反思 最后一分钟教学反思(优秀4篇)

2023-07-06 15:23:51

身为一位优秀的教师,我们的工作之一就是教学,通过教学反思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课堂经验,教学反思我们应该怎么写呢?下面是书包范文为您整编的最后一分钟教学反思(优秀4篇),希望能够对朋友们的写作有一些启发。

《最后一分钟》教学反思 篇一

选择上这课,确实费了不少心思。首先感谢同年级的靳、彭两位老师,从备课开始就给我出主意,不厌其烦地听我一遍一遍的改思路。

《最后一分钟》是一首诗,描写了香港回归时人们激动、兴奋的心情,表达了诗人的爱国情怀。这里面涉及到大量的资料,香港回归时的交接仪式,香港的历史,以及香港的发展。学习这课,需要学生借助资料理解诗句表达的情感。这是个难点,一是资料太多,学生没有阅读兴趣,而是怎样把资料与内容结合起来,学生还很模糊。

我翻看了很多关于这课的教学设计,都是两课时,我只有一节课的时间展示,就不能把所有地东西都放在课堂上讲,课前预习必须做好充分的准备。课前,我播放香港回归的整个过程给他们看,以及讲通商战争的历史事件、给学生看《南京条约》的内容,从而激发学生学习这课的欲望,并让这些事件触动学生的情感神经,让他们有感而发。从课堂上学生的发言来看,学生对诗句的感悟还是比较深刻的。

这节课以读为主,读书的时间花得比较多,但是我没有很好地指导朗读,当学生的情感被调动起来的时候,应该让学生带着这种情感朗读诗句,但是我没有抓住生成的资料,指导学生有效地朗读,是个遗憾,将在今后的教学中锻炼自己敏锐的眼光,及时捕捉生成的资源。

最后一分钟教学反思 篇二

小学的最后一个儿童节过去了,我就要读初中了,心里没有留恋,我的最后一个儿童节。因为早已厌恶了小学生活!

同班同学都是14岁左右的人,在大人眼里还都是一个个小孩子,不懂世事。可是同学之间却已有了另人发指的纷争!

记得读四年级的时候,一个新来的同学,比我大一岁。她是副校长的侄女,同学们都发现老师都是让她三分的。

我和她都是学习成绩比较好的,本应好好地相处,交换学习经验,却因此发生了“斗争”。

我早上去学校都比较迟,但值日的时候我会尽量去得早些,虽然还是比被人迟,但我尽量多一点的劳动;我在早读课上偶尔也会和旁边的同学聊一两句,但我觉得我大部分还是认真地在读的;我的朋友也挺多的,我有时候和这个玩的时间比较多,有时候和这个玩的时间比较多,也许有时候我不和她玩,冷落了她吧,她表现出种种不满,时不时地斜我一眼,小学生作文《我的最后一个儿童节》。

她抓着这些把柄,向老师高我的状。

那天早晨,她和一些女同学围在老师的旁边,在说些什么!小雅告诉我,他们在老师面前说我坏话。我看了那里一眼,果然,老师正怒火冲天地看着我,平时她对我的印象挺好的,听到他们那么说,当然会很生气了!

我也斜了老师一眼,我也很生气,我觉得我没什么地方做得比他们差,他们没有资格说我!

下午,老师叫我到她的办公室:“今天,徐露告诉我,你平时值日来得很迟,早读课也和同学聊天,而且和同学相处也不好,一下和这个同学好,哪天又和那个同学好,你这样很不对,不仅对你自己不利,也影响了其他同学。我想,这你应该明白!”

一种反逆涌上心头。她又比我好到哪去呢?恶人先告状!老师就这样不分青红皂白地批评我,她根本没有弄清楚情况!不过,我也没有必要向老师解释什么,解释就是为了掩饰自己,她已经那么认为我了,我还有什么话可说,干脆就附和她算了:“对,我就是这样的人。”

“你先回去吧。”

我回到教室就哭了,我觉得非常委屈。看了徐露一眼,她正和一些同学笑着。

我又不哭了,我想,世界本应这样。我仿佛看破了红尘!

第二天,老师把我们和解了。经过这件事,表面是好了,但跟多的是“暗斗”。

在最后一个儿童节,我想起了这件事,我还是很快乐,因为世界本应如此,不是吗?但

更多的是遗憾~~~~~~遗憾我的最后一个儿童节就这样过去了,我不再是儿童了。也遗憾我的小学生涯会这样让我厌恶~~~~~~

最后一分钟教学反思 篇三

六一儿童节到了,同学们都特别开心,同样我也是这样的,但我又有点悲伤,因为这是我们小学的最后一个儿童节了……

而这最后一个儿童节,也和以前的儿童有所不同,以前都是坐在自己的椅子上,大吃大喝,看着电影,可以说是一种享受吧,不过这一次有所不同了,这一次是包饺子,一开始我有些疑问,包饺子有什么好玩的,而且我又不喜欢吃饺子,真是的。

下午,我们去了食堂二楼,坐好位子,就开始了。

舒禧龙拿出他那牛肉馅,闻着香喷喷,真香吃一口,不过又不是熟的,唉。让后他又拿出饺子皮,由于已经擀好了,我们直接可以跳了过去擀面这一步,不过又遇到麻烦了,舒禧龙的饺子皮是干面……说罢,舒禧龙又让王梅静去接水,过了一会儿,王梅静就来了,我们就继续了。

我用手指沾了点水,之后又在饺子皮的边上“划”了一到水,再放上馅子,让后使劲一捏,一个胖胖娃做好了。继续!我又按照原来的步骤,不过这一次有麻烦了,因为我露馅了……放馅子放多了,我又把一些馅子用勺子递给了刘大姨(外号),过了一会又做好了一个胖娃娃。

好久后,桌子上出现了无数个胖娃娃,还有太阳。(就是一个饺子皮放上馅,然后从上面在放上一个饺子皮,再一压就完成了)开始下饺子喽,我们耐心的等待着熟了的胖娃娃。

终于等到了,一个个黄油油的胖娃娃展现在我们的眼前,唉哟,不错哦。好吃,人人都说好吃。连我这个连看饺子都不想看的人,竟然吃了十几个……

最后一个六一就这样结束了,虽然不是毕业,但还是有一些遗憾。

最后一分钟教学反思 篇四

《最后的姿势》教学设计

《最后的姿势》是苏教版语文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人间真情”为主题单元中的一篇讲读课文,是根据发生在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四川省汶川县8.0级特大地震中的真实事件改写的感人故事。课文记叙了地震来临的瞬间,谭千秋老师张开双臂,用自己的身体守护四名学生的感人事迹,展现了他恪尽职守,一心为学生的无私大爱,赞颂的是一位老师对学生的情,是他对学生的爱与责任。文章通过重要的环境和场景描写以及第三段的侧面描写,渲染了人物,推进了情节的发展,升华了人物的精神品质,起到侧面烘托人物形象的作用。

【设计理念】

第一课时教学正是充分利用文本的这一写作特点,引导学生读出语气、读出问题、读出场景,潜心阅读文本,在读中感悟,读中品情。

“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从这个教学理念出发,整节课围绕一个“读”字展开全文的教学。引导学生探究、体悟,让学生在融情探究中与文本进行深入的对话,使整个教学过程成为学生积极主动探究的过程,也使我们的语文课堂更具有开放性,促进学生主动全面地发展。

【教学目标】

1.学习课文中的生字,理解书后词语的意思。2.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

3.初步体会环境及其场景描写对表现人物精神品质的作用。【教学重、难点】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初步体会环境及其场景描写对表现人物精神品质的作用。【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文。(3分钟)

1.还记得2008年5月12日14分28分04秒吗?(四川汶川里氏8级地震),指名交流预习中搜集的地震中的感人故事。

2.看图片(书上的两幅),感受大地震给人们带来的巨大灾难。3.今天我们学习地震中的真实事件改写的感人故事。——最后的姿势。师板书课题(提醒:“姿”女字一横要长一点。)生书空,读课题。【学生课前通过收集相关资料,不仅了解了有关地震方面的科学知识,增强了教材的知识性与文化性,同时提高了他们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的能力。看插图,让学生感受地震给人类带来的灾难,更有利于学生尽快地走进文本,促进学生学习动机,与文本对话,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二、初读课文,理清脉胳,读出语气

过渡:有同学可能大致了解这个故事,这个故事是怎么发生发展的呢?让我们一起走近它,请大家打开书,自己先读读课文,注意这几个要求

一读课文,正确流利 1.自由读:出示要求:

(1)自由朗读课文,争取读正确、流利。(2)遇到生字或不容易读好的地方多练习几遍。2.指名读词语,纠正读音。(目标是读准字音)

自我评价:课文读过了,达到要求了就在课题旁加上1颗星。

【明确提出自读要求,使得学生学习有目的,思考有方向。读正确、流利既可深化字词的理解,也为理解课文做了铺垫。】

出示:

坍塌 尘埃腾空 地动山摇 生死攸关 幽默 充满活力 绘声绘色 妙语连珠 震撼 誓死护卫 诠 释 师德灵魂 读正确了,很好!我想提醒大家两个字。正音:坍(tān)塌 生死攸(yōu)关

二读课文,理清脉胳

1.默读课文,想一想课文是按什么顺序来写的?(时间顺序)找出文中表示时间的词。你能按时间顺序来给课文分段,并说说理由。

2.默读,分段,概括段意。

第一段(1)5月12日,谭老师和平常一样,早早地赶到学校上班。第二段(2-7)写了谭老师在地震来临时,用自己的身体保护四个学生的感人经过。第三段(8-10)地震后,救援人员,获救学生和老师的感受。第四段(11-12)人们对谭老师的深情赞颂。正确的同学为自己鼓掌。三读课文,读出语气

词语读得不错,相信大家课文读得更好。1.指名读。

(1)第一段:还没有得星的,有没有勇气挑战一下自己?

你读出了一个怎样的谭老师?对家人关爱 对工作尽责(“平常” “早早”)齐读第一段。

过渡:平平常常的一天,谁会料想到会发生突如其来的大地震呢?在地震发生的时刻,谭老师又是怎样说,怎么做的呢?

(2)第二段:谁来读一读第二段!

①出示:他意识到情况不妙,来不及多想,就大声喊道:“大家快跑!什么也不要拿!快„„”

提示:这里地震刚刚发生时谭老师的话,该怎样读得更好? ②再指名读。

点评:想一想谭老师可能想到了什么?他该用怎样的语气告诉他的学生呢? ③希望下面的朗读,我们要像他们这样,读出人物的语气!(板书:读出语气)

(3)第三段:比较长,我们分成三个部分,请一个同学读第8节,一个同学读学生的话,另一个学生读老师的话?

据情况正音:

想一想这三段话中分别有哪些词语深深打动了你,请你用横线画下来!并写下自己的感受!

(4)第四段:

想一想,学生眼中的谭老师是一个怎样的人?你能读出你的理解吗? 齐读最后一小节

【 “书读百遍,其义自现。”第一课时教学让学生读正确流利的基础上,再指导学生读出语气,初步感知人物形象。】

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读出问题。(4 分钟)

1.课文读完了,谁来说说,文中提到了哪些人,主要人物是谁? 谭老师 老师 学生 救援人员 初读课文后,你想对谭老师说些什么?

2.谭老师最后的姿势是什么样子,在文中一共出现了几次,请用波浪线画下来,再大声读一读!

3.读通了课文,现在谁来说一说,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课文记叙了地震来临的瞬间,谭千秋老师张开双臂,用自己的身体守护四名学生的感人事迹,)

小结:对,这也告诉我们,故事类文章,概括内容,我们一定要说清谁干什么或怎么样。

4.质疑:学贵有疑,读了全文,你的脑中有没有产生疑问?

同学们能读出问题了,真了不起。请大家也动动笔,在有疑问的地方做上记号(板书:读出问题)

四、精读感悟,词语组块,读出场景。(20分钟)

刚才,我们读准了字音,读通了课文,感知了内容。是不是满足了?没有,还要读出文章背后的情感。

1.出示:震撼 誓死护卫 诠释 师德灵魂 ①谁来读一读。指名2人读 ②震撼什么意思。谁能读出来。

为什么在场的人都被震撼了呢?

③现在,谁再来读这四个词,(一齐读)读了这三个词,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可以说誓死守卫的样子,也可以说是伟大的灵魂)

把这种情感带到课文中去,我们就可以感受到谭老师伟大的灵魂。现在谁来读一读这段话。

【字源识字法不仅强调帮助学生从汉字本源出发理解汉字的构造和意义,合理、准确、快捷地解决识字问题,而且注重充分挖掘汉字文化的丰富营养,以实现汉字教学的多重功能。】

④质疑:学贵有疑,读了这一段,你的脑中有没有产生疑问?(如果刘备来到你的面前,你想问他什么问题。)

同学们能读出问题了,真了不起。请大家也动动笔,在有疑问的地方做上记号(板书:读出问题)

2.出示:幽默 充满活力 绘声绘色 妙语连珠 ①指名读。

②你从这四个词读出什么?说说自己的理解,(谭老师充满阳光的一面以及学生对谭老师的怀念)

③一齐读。

3.出示:坍塌 尘埃腾空 地动山摇 生死攸关 ①指名读后问:这三个词描绘了一幅怎样的场面呢? 学生自由说。

2、是的,一刹那间,尘埃腾空,地动山摇。谭千秋留下了他人生最后的三句话、总共才十一个字;留下了他一生最后的三个动作。请同学们分别用“波浪线”和“○”划出,联系前后文读读想想,有什么感受,在旁边写一写。

3、交流:

出示: “大家快跑!什么也不要拿!快„„”

这是谭千秋留下了他人生最后的三句话:你从简短的话语中感受到什么?(引导学生从“文字”、“标点”、“句式”、“情境”„„多角度理解,引导学生读出危急感。)

指导朗读。

出示:谭老师立即将他们拉到课桌底下,双手撑在课桌上,用自己的身体护住了四个学生。

请同学们仔细读一读,这句话中抓住了谭老师的哪几个动作,从他的这些动作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交流、相机提示:拉、撑、护,从这其中我们体会到了谭老师对学生的爱。动作的快。读好句子。4.过渡:那谭老师是在怎样的情况下,做出这样的选择的呢?请同学们自读课文4-7自然段,边读边划出关键的词句,品读品读,细细地体会。

教师语言渲染,把理解和朗读引向深入:

这是一场殊死的战斗:教师引读第5节,学生接读“谭老师立即将他们拉到课桌底下,双手撑在课桌上,用自己的身体护住了四个学生。”

这是一次生与死的抉择:教师引读第六节开头“但是„„?”学生接读“谭老师立即将他们拉到课桌底下,双手撑在课桌上,用自己的身体护住了四个学生。”

这是一位普通老师对学生无尽的爱与责任:教师引读:“在教学楼即将坍塌的瞬间„„”学生继续接读“谭老师立即„„”句。

5.齐读课文4-7自然段。

刚才我们读出了语气、读出了问题,现在谁能读出当时的场面?板书:读出场面

6.观看视频。说说感受。

这节课我们读出了语气,读出了问题,读出了画面,相信随着读书的深入,相信大家一定会有收获。今天的课就上到这里,下课!

【词语组块,尝试让学生琢磨地读,反复地读,充分地读,读得如痴如醉,文我合一,力求丰富学生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提高语文素养。】

【我的思考】 第一课时究竟教什么?

从常规教学来说,识字学词、通读文本、整体感知应是第一课时的内容。识字学词虽说占据我们课堂教学的宝贵时间,而恰恰是阅读教学最为重要的环节,是学生获取语文素养最为有效的教学流程,是学生零距离接近母语的最佳形式。这节课我结合文本特点,设计角度新颖、思想独特、内容厚重,应该说让本课增色不少。但回头反思,这也是建立在牺牲学生读书时间的基础之上的。当然文本各有不同,是不是每篇课文都可以这么做,第一课究竟教什么,真的值得我们深入思考。

第一课时的“读”,究竟到什么程度

整节课,应该说版块还是十分清晰的。我围绕一个“读”字展开全文的教学,引导学生读出语气、读出问题、读出场景,潜心阅读文本,在读中感悟,读中品情。第一课时的读,究竟到什么程度。我想底线是正确流利。也许课堂时间是有限的,我们应该培养学生预习的习惯。当学生带着准备,高起点地走进课堂,预习背景下的语文课堂教学一定充满生命的张力。

【板书】

6.最 后 的 姿 势 读出问题 读出语气 读出思路 读出场面

教学目标:

1、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通过品读语言文字,能够说出“最后的姿势”的内在含义,感受谭千秋老师对生命意义的追求和诠释。

3、能够体会环境及其场景描写对表现人物精神品质的作用,学习侧面烘托人物形象的方法。

教学重点:通过品读语言文字,能够说出“最后的姿势”的内在含义,感受谭千秋老师对生命意义的追求和诠释。

教学难点:能够体会环境及其场景描写对表现人物精神品质的作用,学习侧面烘托人物形象的方法。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主要内容,直入文本中心

1、通过上一节的学习,说说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2、这是一位多么可敬的老师,就让我们为他深深地鞠一个躬。(全体师生鞠躬)那么,谭老师究竟有什么可敬之处呢?今天,就让我们走进文本,与谭老师来个零距离接触。

二、共同学习,感受谭老师的爱与责任

1、出示自读要求:

自读课文,透过字里行间,感受谭老师的可贵品质,把你认为重要的句子画下来,并在旁边做上批注。

2、学生交流,教师相机指导:

⑴谭老师告诉学生们“人生的价值”是什么呢?(出示,生读)

师:这是谭老师的言传,是他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也为下文危难之时他坚定的抉择埋下伏笔,他这样做,不是偶然的,与他的人生追求,平时对学生的殷切希望息息相关。

⑵忽然,课桌摇晃起来!整个楼房都摇晃起来!地震!透过这三个叹号,你明白了什么?(读出情况危急)

⑶他意识到情况不妙,来不及多想,就大声喊道:“大家快跑!什么也不要拿!快„„”

⑷谭老师立即将他们拉到课桌底下,双手撑在课桌上,用自己的身体护住了四个学生。

在文中找出与这一句想照应的句子。

出示:张开双臂,护住学生,成了他生命中最后的姿势!

如何理解这一句话?(这是谭老师逝世时的自然姿势,但正是这一姿势,挽救了四个学生的生命,体现了在危难之际他把自己的生命置之度外,以学生安危为重,恪尽职守、充满无私大爱的高尚品质;正是这一姿势,让人们深深感动,永生难忘,并对谭老师产生崇高的敬意。)

⑸出示:救援人员、获救学生和一位老师对谭老师的评价。体会侧面烘托的作用,感受人们对谭老师的深深敬意。随机指导正面描写与侧面烘托相结合的表达方法。

3、补充资料:

从教26年来,谭千秋不仅教学成绩显著,被评为特级教师,而且他非常爱学生,在校园里看到一块小石头都要捡起来,生怕学生们在玩耍时受伤,被同事们誉为“最疼爱学生的人”。

三、教师总结,升华情感 汶川地震是一场百年不遇的灾难,人在自然灾难面前是渺小的,但生命的坚强和人间的大爱却是光彩夺目的。在这国难家难突然降临之时,可爱可敬的人们演绎了一个个惊天地泣鬼神的感人故事,谭千秋老师就是其中之一。让我们记住他恪尽职守、充满无私大爱的双臂,记住他令世人永生难忘的——(齐读课题)最后的姿势!

全体师生面对可亲可敬的谭老师,庄严地行队礼。

四、布置作业(任选一题)

1、在2008年汶川地震中,出现了许许多多像谭千秋老师这样的英雄行为。请你搜集抗震救灾中的动人事迹,办一期手抄报。

2、通过查找资料,认识地震,了解地震的相关知识,办一期手抄报,增强抗震救灾及自救的能力。

板书设计: 最后的姿势 爱与责任 英精

可敬的谭老师 雄神 不千 死秋

最新范文

《雷雨》课后的教学反思(优秀10篇)07-06

《秋天的雨》教学反思10篇07-06

《雨点儿》教学反思(优秀5篇)07-06

海上日出教学反思(优秀6篇)07-06

大林寺桃花教学反思优秀3篇07-06

《卖火柴的小女孩》教学反思优秀6篇07-06

小蝌蚪找妈妈教学反思【7篇】07-06

《鸟的天堂》教学反思【优秀8篇】07-06

植树问题教学反思【优秀5篇】07-06

《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教学反思【精07-06

79 55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