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班主任工作规定 中小学班主任工作条例(7篇)

2024-04-05 17:56:52

随着社会不断地进步,各种制度频频出现,制度是一种要求大家共同遵守的规章或准则。想必许多人都在为如何制定制度而烦恼吧,三人行,必有我师也。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以下是漂亮的小编为大伙儿分享的中小学班主任工作条例(7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中小学班主任工作规定 篇一

一、“班主任”制度相关文件的梳理

(一)名称的确立

“班主任”这一名称最早出现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老解放区。1942年绥德专署教育科的《小学训导纲要》中说:“实行教导合一制,必须加强班主任的责任,否则教导主任就忙不过来。”而在此之前1934年的《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小学制度暂行条例》中,这一角色则被称为“主任教员”。

1949年《陕甘宁边区政府关于新区目前国民政府改革的指示》中说:“废除训、教分立制度,实行教导合一,这一原则从两方面实施:①教师不只教书而且要参加具体的指导工作;②组织上训育与教务统一。在学校组织上(适用于完小)校长下设教育主任。取消级任导师,班设主任教员。”

新中国成立后,也曾一度在中小学设级任主任,后又撤销级任主任,设班主任。1952年3月18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颁发《小学暂行规程》和《中学暂行规程》,其中规定:“小学各班采取教师责任制,各设班主任一人,并酌设任科教师”“中学以班为教学单位,……教员人数每班以二至三人为原则;……每班设班主任一人,由校长就各班教员中选聘。”自此以后,班主任制在中小学教育中普遍施行。

(二)选聘条件、待遇、职责及培养培训

1963年和1978年在《全日制中学暂行工作条例(草案)》中规定:“学校应加强对班主任工作的领导,选派政治觉悟较高和较有教学经验的教师担任班主任”,对班主任的任职条件提出了一定要求。

考虑到班主任工作的特殊性和艰巨性,1956年教育部规定:对从事班主任的教师予以适当补贴。1979年11月,教育部、财政部、国家劳动总局颁发了《关于普通中学和小学班主任津贴试行办法(草案)》,正式实行了班主任津贴制度。

1988年,国家教委颁布了《小学班主任工作暂行规定》和《中学班主任工作暂行规定》明确了中小学班主任的地位、作用、任务、职责、方法、任免的条件、待遇与奖励、管理等内容,这表明中小学班主任工作制进一步得到巩固和完善。自此,我国中小学班主任工作制的建设稳定下来后走上了健全完善的发展道路。

2006年《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班主任工作的意见》指出:中小学班主任工作是学校教育中极其重要的育人工作,既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做班主任和授课一样,都是中小学的主业。班主任队伍建设和任课教师队伍建设同等重要。为落实意见的精神,2007年开始,启动了中小学班主任部级培训计划。

2009年,教育部印发了《中小学班主任工作规定》,并且通过官方解读了《规定》的4个亮点:

明确了班主任工作量,使班主任教师有更多的时间来做班主任工作。提出班主任教师应当把授课和做班主任工作都作为主业,要拿出一半的时间来做班主任工作,来关心每个学生的思想道德状况、身心健康状况及其他各方面的发展状况。

提高了班主任经济待遇,使班主任有更多的热情来做班主任工作。《规定》第十五条要求将“班主任津贴纳入绩效工资管理。在绩效工资分配中要向班主任倾斜。对于班主任承担超课时工作量的,以超课时补贴发放班主任津贴。”

保证了班主任教育学生的权利,使班主任有更多的空间来做班主任工作。突出强调在班主任在教育学生过程中,在坚持正面教育为主的同时,不再缩手缩脚,可以适当采取批评等方式教育和管理学生。

强调了班主任在学校中的重要地位,使班主任有更多的信心来做班主任工作。《规定》从班主任的职业发展、职务晋升、参与学校管理、待遇保障、表彰奖励等多个方面强调了班主任在学校教育中的重要地位,充分体现了对班主任工作的尊重和认可。

通过相关文件的梳理,我们可以看出,“班主任”作为一个岗位和一种带有中国特色的教育体制,在基础教育领域发挥了有目共睹的重要作用,获得了广大学生和家长的深度认可。正如一个好校长就是一所好学校,一个好的班主任也常常意味着一个优秀的班集体。在现实生活中流传着这样一句话:“择校不如择师”。而择师的关键,是能否遇到一个好的班主任。

二、当下的现实与班主任制度的困惑

大家知道,每年到学校人事安排的时候,班主任的选聘是学校领导最为头疼的事情(甚至没有之一)。有一定工作经验的老师往往“不愿做”,大量出于职称评定压力 “必须做”的年轻老师却往往“不会做”,受困于繁琐的行政管理工作与有专业要求的学生教育工作。曾经有一个近乎调侃的段子说班主任的工作是“上得了课堂,跑得了操场,开得了班会,访得了家长,劝得了情种,管得住上网,解得了忧伤,破得了迷惘,查得了案件,打得过嚣张。”从某种意义上是班主任工作的现实写照。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普通中学尤其是高中,走班制、选课制、分层教学制度开始兴起,传统意义上的班级演变成行政班与教学班并行的状态,无疑增加了班主任工作的难度。重新兴起的“导师制”与“班主任制”的角色是否存在边界划分不清或功能定位重合,未来“班主任”岗位会以新的形象出现还是可能会被取消,目前依然无法简单定论。

所有这些问题的核心其实都牵涉到一个根本判断:班主任的角色内涵与职责定位到底是什么?是一个以规范为主的行政意义上的管理者,还是一个以影响为主的教育者?班主任的工作有没有一个明确的边界?是否只能描述为“别的老师不做的都归我做”?班主任工作的对象或目标是建设一个班集体还是让每一位学生获得充分的发展?班主任是一个老师的主业还是副业?如果视其为专业,如何解决它的专业发展路径与阶梯问题?

我们还是回到文本本身,从不同时期班主任工作的政策里寻找事实进行分析。

1988年的《中学班主任工作暂行规定》开宗明义指出:班级是学校进行教育、教学工作的基本单位。班主任是班集体的组织者、教育者和指导者,是学校领导者实施教育、教学工作计划的得力助手。可以看出,尽管有教育和指导,但无疑更加强调其行政意义上的管理这个角色。所谓千条线一根针指的就是这个,在学校和学生之间,班主任起着不可替代的上传下达,规范秩序的作用。

2006年,《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班主任工作的意见》中,将这一提法发展为:中小学班主任是中小学教师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班级工作的组织者、班集体建设的指导者、中小学生健康成长的引领者,是中小学思想道德教育的骨干,是沟通家长和社区的桥梁,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力量。这个提法开始强调了班主任老师在德育中的地位,而且将其在学校中的作用扩展到社会,明文规定了“协调沟通”的职能,并且第一次提出了“引领者”的定位。

2009年《中小学班主任工作规定》则这样描述:班主任是中小学日常思想道德教育和学生管理工作的主要实施者,是中小学生健康成长的引领者,班主任要努力成为中小学生的人生导师。

比较一下这三个文件的提法,我们不难发现变化的基本脉络:对班主任这个岗位的角色定位越来越高,也越来越倾向于成长视角而非管理视角。1988年的表述中是从学校和班级的角度定位的,缺少学生视角意义的班主任角色;2006年则增加了“中小学生健康成长的引领者”这一角色,同时强调了“家校沟通的桥梁”这样一个教育力量“协调者”的身份,2009年的表述则极为简练,在“引领者”这一提法的基础上,表达了更高的期望――努力成为中小学生的人生导师。

我们还可以同时比较一下这三个文件中关于班主任工作的“任务与职责”部分的基本规定:1988年《中学班主任工作规定》中有8条任务,分别是“道德教育、学习管理、劳动教育、课外活动、常规管理、科任协调、奖惩评定、家校沟通。”2006年《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班主任工作的意见》则简化为5条,分别是“教育引导、日常管理、活动开展、关爱学生(关注每一位学生的全面发展)、协调沟通。2009年《中小学班主任工作规定》则基本延续了意见的提法,同样是5条:了解学生、常规管理、活动开展、奖惩评定、协调沟通。所不同的是在排序上发生了变化,了解和关爱每一位学生则上升为班主任工作的首要任务。

据此,我们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班主任角色变化的基本走向是从强调“管理”到突出“教育和引领”,班主任的工作目标也从“建设一个班集体”转化为“让每一个学生获得健康成长”。用更通俗的话来表示就是:班主任工作正在从“看班”走向“带班”。班主任角色也从一个“管理者”回归到一个“教育者”的本来面目。

对于生活在一线的班主任老师而言,“看班”和“带班”的不同之处到底在哪里呢?笔者曾经带过一个中学班主任骨干班,和这些来自一线的班主任老师们分别从目标、手段、行为、形象、结果、关系等几个纬度探讨过二者的不同。

看班:从目标上而言,追求的是整齐和一致;其主要手段是控制;其主要行为是外在的监督和防范;班主任教师的形象是严厉的;师生关系是紧张和恐惧的;结果可能有两个:看住和看不住。看住了是缺乏活力和秩序的僵化的集体,看不住则是混乱和无序的“乱班”。

带班:从目标上而言,追求的并不是精确的结果,而是一种美好的向上和向善的可能性;其主要手段是影响,其影响因素大概有两个,一是教师的人格魅力,二是班级的价值追求与积极氛围;其主要行为是丰富多彩的班级活动及有趣的班级生活;班主任教师的形象是亲和而又个人魅力的,师生关系和生生关系都是融洽友好的。其结果只有一个:大家都在努力向着更好的路上,或许有先有后,但每个人都体会到了自主和胜任的感觉,班级提供了一种支持和接纳的关系,成为大家的心灵和精神家园。

看班以规范和整齐的班集体为主要目标,强大的集体强调统一和一致,必然会压制个体;而带班以每个学生的发展为目标,班集体只是个体发展的平台和载体,是工具而不是目的,所以班主任也会重视建设班集体,但常规只追求有序,而并不强调整齐,规则会灵活富有弹性,适应班级生活和学生的人性化需求,并不是一味严格不近人情。看班会防范任何意义上集体之外的朋辈群体的出现,强调机械团结;而带者会鼓励同伴之间的交往,在方向一致的前提下包容个性,是有机团结。

无论是“育人为本,德育为先”还是“立德树人”,我们都可以清晰地看到,随着“权力教育”向“能力教育”的过渡,教育的手段也在发生根本的变化,从带有强制性质的“控制”到潜移默化的“影响”。班主任老师的主要行为也从以管理为主逐渐过渡到以教育为主。与一般学科老师不同的是,除了教书育人之外,班主任老师的独特之处在于“带班育人”。通过建立一个有序、有爱、有追求的班集体,营造一种有乐趣,有价值,有意义的班级生活,让每一个学生能够获得健康的发展,无疑是班主任老师最重要的任务。

关于班主任的政策文本传达出这样一个信息,也渐渐明确了新时期班主任的基本角色和定位。然而,与“应然”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实然”。应然不断强调班主任岗位的“专业性”,呼吁班主任要将更多的精力放到学生的教育上,要求学校领导选聘班主任时要“德才兼备”。实然却是:一线中班主任大量的精力花费在具体而琐碎的行政事务上,他们形象地称之为“杂活”(如收发各种通知,贯彻各种行政要求,填写各种表格数据等等)。缺乏时间去了解和研究学生,也没有保障得到相应的专业支持(同教学相比较而言,班主任并无专门的教研制度,而班级管理,其实是不亚于学科教学并且更具综合性的一项专业活动)。尽管最近几年的教育政策不断加大班主任培训的力度,但依然不像教研活动那样有固定的时间和机制作为保障,也缺乏相应的专业机构(如教研员)来进行专业引领。同时,与学科教学相比较而言,班主任缺乏足够有利的专业发展阶梯,无法获得专业地位上的晋升。最近几年,有不少学校开始在校内或区内试行“班主任职级制”或者不同范围的“骨干班主任或班主任带头人制度”,以此来激励广大班…书包范文 shubaoc.com…主任投入精力进行专业研究,也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往往因为适用范围(如学校、学区内通用)的问题向上贯通和接轨时遇到瓶颈。这一困境恐怕无法通过班主任津贴的增加而改观。

三、困境破解的政策展望

公允地说,2006年以来,无论是班主任的地位还是待遇,以及培训的机会都获得了长足的进步,但依然有进一步改善的空间和余地。

班主任相关权利的保障能否落到实处?比如:2009年出台的《中小学班主任工作规定》尽管明确了班主任的工作量,但缺乏相应的具体落实条例,至于各个地方和学校是否能够执行,也缺乏相应的约束效力。能够出台工作量计算的配套政策,从而保障班主任的利益?类似这样的还有班主任的工作边界的问题,大多数的班主任困扰于繁杂的行政事务之中,怎样能够解放他们?以及如何通过专业职称或荣誉来激励他们向上发展?

班主任工作的支持体系能否建立?社会发生剧烈变革,教育也日益复杂。对班主任的要求已不是简单的“态度”和“技能”,而是“魅力”与“智慧”。但不能否认,班主任并非生而会之,我们不能满足于仅仅打造出一个“全能班主任”的高标形象,正如我们不能要求班主任老师既是一个科学的管理者,又是一个好的教育者,同时还是一个沟通高手和心理医生。班主任无疑需要培训和学习来提高自己的岗位能力,但是他们不过是普通人,我们并没有一个机制来遴选教师中素质最为卓越的人来从事这项工作,那就意味着他们会经常性地遇到困难。举个例子说,过去的“问题学生”不过是“淘”,用严和爱双管齐下大致就能解决,而今天的“问题学生”常常是“怪”,其表现及应对机制需要专业的心理知识。绝大部分班主任都缺乏相应的专业训练,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他们常常需要更多的“心理支持”与“专业支持”。我们如何通过政策的调整建立这样一种力量?如国外的“学区专家制度”?或者如何使“社区专业力量”更多介入从而更好地解决问题?

中小学班主任工作规定 篇二

一、创造性地强调班主任要成为学生的人生导师,对班主任做了科学、准确的角色定位。

《规定》明确,“班主任是中小学日常思想道德教育和学生管理工作的主要实施者,是中小学生健康成长的引领者,班主任要努力成为中小学生的人生导师。”“班主任要努力成为中小学生的人生导师”,堪称规定全篇中最可圈可点的句子。中小学时期是人成长的关键,人的一生成败如否与中小学时期关系巨大。这个时期,能遇良师乃三生之幸,如又能偶会优秀班主任则是天大福报,用我们本地的两句俗话来讲,是“祖宗菩萨坐得高”、“前世做了大好事”!班主任不仅是传授课业之师,更是人生德行之师;班主任不仅是课业上的尖子,更是德行方面的楷模;班主任不仅要自己课业拔萃、品德超群,还要善于引导、培养学生,让他们都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有人可能会认为,这个要求过高。末学以为,这个标准恰如其分,不仅班主任应该做学生的人生导师,其他老师亦应如此,学校管理人员犹应率先垂范。当下,在学校里面,德行表现最糟糕的可能是管理人员。有的人只想升官发财、邀功买好,极少顾及教育教学管理、教师队伍建设。一些领导热衷于单位升格,哪还有心事抓教育教学,哪还配做老师的表率、学生的导师?不知教育部有没有《校长工作规定》,如果没有的话,建议抓紧制定;如果有,则建议规定,学校不搞行政级别(有的中学比教育局高一级,教育局长只能到学校任副校长;在官本位极其突出的当代,叫教育局如何有效地行使教育行政管理?),校长要做全体师生员工的表率。

二、突出了班主任及班主任工作在中小学的特殊性与重要性。

《规定》进一步步明确,“班主任是中小学的重要岗位,从事班主任工作是中小学教师的重要职责。教师担任班主任期间应将班主任工作作为主业。”对班主任在中小学诸多岗位中的重要性,对从事班主任工作在中小学教师诸多职责中的重要性,创造性地作了明确的界定。这有益于提高社会、学校及广大教师对班主任工作的认识,有益于强化广大教师当好班主任的荣誉感与责任感。同时强调班主任应以班主任工作为主业,把班主任工作摆到班主任老师诸多职责的重要位置,这无疑是《规定》的重大突破与贡献。先前特别是末学担任班主任的时代,班主任工作不说是主业,就是要与其他工作平分秋色都不行,有时几乎就是搭彩。《规定》如此明确,非常切合实际,应该受到广大老师、家长的欢迎。

二、提高了班主任的经济待遇

教师的待遇普遍低下,班主任的待遇随之而低,也就极其自然。所以,在一些学校,班主任工作不愿干、难干好。

《规定》一方面明确“班主任工作量按当地教师标准课时工作量的一半计入教师基本工作量”,另一方面要求“班主任津贴纳入绩效工资管理。在绩效工资分配中要向班主任倾斜。对于班主任承担超课时工作量的,以超课时补贴发放班主任津贴。”这体现了按劳计酬的公平原则,对于改善班主任经济待遇,调动广大教师担任班主任、做好班主任工作的积极性,作用重大、意义深远。

三、授予了班主任相应的教育权利。

《规定》还强调,“班主任在日常教育教学管理中,有采取适当方式对学生进行批评教育的权利。”以适当方式对学生进行批评教育,是班主任和所有教师约定俗成的权利。《规定》以条文的方式明确,这便是法律授权,对于班主任行使教育权利提供了法律依据。不过,对于“适当方式”犹有必要明确,一者避免班主任滥用权利,二者避免班主任不好掌握。

四、对班主任的培训提到了重要位置。

《规定》要求对班主任进行专门培训,甚至要求先培训后上岗,在末学的印象中,亦属重大创新。我们那时候也就毕业前与几个同学一起当过几天实习班主任,刚从大学毕业,便被塞到班主任位置,确实是难以胜任。要现在的孩子一毕业就去当班主任,肯定情况更糟。所以,强调岗前培训和岗位培训,非常必要。

五、对班主任工作实行专门考核与奖励。

《规定》要求,“教育行政部门建立科学的班主任工作评价体系和奖惩制度。对长期从事班主任工作或在班主任岗位上做出突出贡献的教师定期予以表彰奖励。选拔学校管理干部应优先考虑长期从事班主任工作的优秀班主任。”“ 学校建立班主任工作档案,定期组织对班主任的考核工作。考核结果作为教师聘任、奖励和职务晋升的重要依据。”班主任工作诚如《规定》中所言,在中小学教育教学工作中岗位重要、职责重要。所以,建立专门的评价体系与奖惩制度,对于促进班主任工作的管理、激发广大教师参与班主任工作的热情、建设一支品学兼优能力突出的班主任队伍,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和深远影响。

中小学班主任工作规定 篇三

一、班主任在教学管理中起到的作用

班主任的工作十分重要,也十分复杂,除了要对学生进行教育和管理外,班主任还要与其他学科教师、家长、学校进行沟通。在学校教育中,班主任会起到很重要的作用。

(一)信息传递的枢纽

班主任的工作之所以复杂,就是因为班主任要面对的工作对象很多。以普通的语文任课教师来说,工作的内容就只有接受学校的教学任务,以及面对学生完成教学任务,最多有时会与一些语文成绩有问题学生的家长进行沟通。而一个身为班主任的语文教师,其工作内容就复杂得多。首先,教师日常的备课就必不可少,教学工作也不容半点马虎。其次,班主任教师需要随时掌握班级学生的动态,了解每一个学生的学习状况和生活状况,并将这些信息及时地向家长反应,与家长沟通教育学生的方法。再次,班主任教师还需要与各科教师沟通,了解每一个学生在各科学习中的状态,并及时与各科教师一起调整整体教学策略。最后,班主任教师还需要与学校方面沟通,及时将自己的工作内容反馈给学校,供学校在宏观层面上制定教学管理策略。班主任教师就像一个信息中枢,负责各方面的沟通和调节。

(二)学生学习和生活的榜样

小学生在心理和生理上处于一个成长的初级阶段,这一阶段小学生在行为和思想上会很直接地受到教育者的影响,在这其中,教师的作用甚至会大于家长。一个班主任教师在班级管理中要面对数十名学生,班主任的教学水平会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质量,班主任的工作态度会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态度,班主任的个人行为习惯也会影响学生的习惯养成。因此,班主任面对学生的一切工作都是在为学生未来的发展打基础。

二、班主任在教学管理中的拓展性工作方法

笔者作为一名执教语文的小学班主任,在工作中常常会面对教学与学生管理工作之间的平衡问题。在平时的工作中,教学与管理可以相辅相成,也可能会有冲突,想要平衡这二者的关系,完善班主任工作,就需要教师在平时注意使用拓展性的工作方法。

(一)在教学中渗透对学生的品行教育

语文学科的教学内容十分丰富,除了基础的字词识记和运用外,还有优秀文章的阅读和理解、语言表达能力的训练等。作为一名执教语文学科的班主任,教师可以在平时的语文教学中加入对于学生品行方面的教育,让学生在学习语文知识的同时树立良好的三观,也让学生通过树立良好的三观更好地理解语文知识的内容。

以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三年级下册《李广射虎》一文为例。教师可以先让学生了解李广射虎的故事,然后为学生播放射箭比赛的视频,让学生了解常规的射箭大概是什么力度,通过对比,让学生感受到把箭射入石头有多大难度。然后提问:为什么李广可以把箭射入石头呢?在这样的问题下,教师可以让学生明白做事要认真、不畏困难,在平时的学习中,只要努力学习,就没有解不开的难题。通过这样生动形象的课文讲解,学生也能领悟到学习和做人的道理。

(二)在日常管理中为学生制定规则

小?W生的习惯养成很大程度上要靠教师来制定班级管理的规则。比如,学生在见到教师时要主动打招呼问候、学生在迟到时要主动说明原因、学生在犯错误时要接受相应的惩罚等。班级中制定这些规则不是生硬的铁律,教师要以人性化的方法为学生讲解这些规则,并让学生执行这些规则。作为一名语文教师,班主任也可以利用授课内容让学生形成遵守规则的意识。

中小学班主任工作规定 篇四

一、对惩戒的缺失

有教师在网上这么自嘲:“碍于各方面的压力,我把自己的‘教育惩戒权’丢了很久了,都已经习惯于做一名只表扬不批评学生的老师了。”上述教师的自嘲并非空穴来风,也许从来没有哪个年代的教师像现在这般处境尴尬――动辄得咎。

中国基础教育在“纠偏体罚”的风潮里一窝蜂地走向了“激励教育、赏识教育”的极端,仿佛谁提“教育惩戒权”就是蓄意谋害。教育真的不需要惩罚吗?按照有关标准,现在的老师只能对违纪学生进行说服教育,如若学生屡教不改,软硬不吃,老师是拿他没办法的。如果要惩罚学生,不管怎么做,都有可能惹上体罚学生或变相体罚学生之嫌,要么就是歧视学生。即使这个学生在学校天天上课睡觉,把学校当成旅馆来去自由,或是打架斗殴引起很大负面影响。曾有权威教育人士这样说过:“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我很是纳闷:学生教不好是老师之过,那么社会上那么多违法犯罪分子在危害社会,又是谁之过呢?现在的媒体对学校和教育事件的舆论倾向,暗含着社会对学校的评议机制,有时很不利于学校和教师对学生进行教育和管理。因为过多的责备,已经使教师不敢“乱说乱动”,因为稍稍弄不好就要坐在被告席上,或者家长狮子口大开,向学校索赔,迫于社会的压力,学校有时也只好违心地处罚教师。这样就造成有的老师怕惹麻烦,怕出现一些意想不到的事,抱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心态,取不作为的消极态度,对学生放任不管,当老师的都知道,对那些特别差的学生,老师如果没有强而有力的惩戒手段,不能有效地控制这一小部分“捣蛋者”的行为,那么最终受害的是大部分好学生,更是这些“捣蛋者”制造了一些悲剧,如,山西朔州二中一名23岁的年轻教师倒在16岁学生的刀下;浙江丽水市缙云县盘溪中学,一名31岁的女教师去做家访时被学生掐死……学生捣乱老师无法上课,学生暴力事件不断,最终使这些学校的“捣蛋者”走进了看守所,这难道不是教育的悲哀。

在当今中小学教育界,“赏识教育”“爱心教育”“情感教育”等等,成为教育的亮点和主流选择,而与此同时,惩戒似乎成了教育教学中教师们不敢触及的“高压线”,唯恐被冠以“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之名,加之一些媒体对因体罚学生而引发的学生弃学、离校出走、自杀或杀人等恶性事件一再披露,不时地在向教师们传达这样一种信息:教育不应该有惩戒。

加上这些年基础教育市场化走向的原因,社会评价机制的偏离,法律界定的模糊不清,企业规则中的“上帝意识”等服务思想和教育理念混为一谈,于是学生的话语权成了真理,批评不得、处罚不得,近年来,中国教育界在反思尊重学生的过程中,又走进了重表扬轻批评的误区,甚至出现了所谓的“无批评教育”。结果造成基础教育惩戒权的缺失。使教师在管理学生时无以适从。

二、惩戒的必要性

“合理的惩罚制度不仅是合法的,而且也是必要的。这种合理的惩罚制度有助于学生形成坚强的性格,能培养学生责任感,能锻炼学生的意志和才能,能培养学生抵制引诱和战胜引诱的能力……适当的惩罚,不仅是一个教育者的权利,也是一个教育者的义务。”――马卡连科

人类文明史是伴随着人类的教育史发展起来的。大概世上有了教育以后,教育便与惩戒相伴而行,同生共存。教育离不开惩戒,正如教育离不开奖励一样。如果说教育是一张纸,那么,惩戒和奖励就是这张纸的正反两面。惩戒和奖励都是教育者必不可少的教育手段。

在《说文》中,对“惩”字的解释是“惩者,以正其心也”。教育的本质就是“正其心”,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正缘于此,甚至有外国学者认为:“没有经历过教育惩戒的人,其生命成长是有缺憾的;经历过适当教育惩戒的人,其人格才能健康和谐发展”。

中国有句俗话:“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所谓“玉不琢,不成器”。一个人的健康成长,尤其是心灵的成长、个性和世界观的形成,与家庭、学校和社会有着割不开的联系。客观地说,一个未成年人,在他的成长道路上不仅需要家长、学校的鼓励和爱护,同时也需要经受一定的挫折。

有人认为,惩戒教育“不适应未成年人身心发展的规律和特点”。未成年人年幼,世界观没有形成,认知能力差,辨别真假和是非能力不强,难免有缺点和错误,需要教育工作者正面引导,循循善诱,以心换心。而世界观的形成恰恰是在正面引导和反面惩戒中形成的。但是这种教育并不能免其过失以及由此带来的责任,教师在教育过程中要求其年龄和身份相匹配的责任意识不能缺失。如,学生毁坏公物就应该承担赔偿责任,侮辱了他人就应该道歉,考试作弊经教育不改就应该受到相应的纪律处分,任意离校出走就应该停课反省,自觉接受处分。这里的惩戒不是侵犯学生的尊严,也不是歧视,更不是要求教师谩骂甚至棍棒体罚学生,而是一种警戒和唤醒,是要求学生对自己的行为负责,让学生的个性遵从社会的理性,是对学生成长中人格的扶正祛邪,方向引领。教育需要惩戒,只要家长、教育主管部门、学校、教师的惩戒是合理的、惩戒的方式是科学的,在不伤害孩子身心健康的前提下,适当惩戒对孩子有百利而无一害。这一点,不仅教师要认识到,社会尤其是学生家长更应该认识到。只有在保留了适度惩戒教育环境里成长起来的孩子,才能真正长大成人为将来社会的发展负起责任,才真正能够成为一颗茁壮成长的参天大树。

因此,赏识教育与惩戒教育不是对立的双方,而是相互促进的整体。任何把二者孤立起来的做法都是片面的,合理

处理二者之间的关系在教育中更有着深刻意义。

三、与惩戒相伴的是规则和爱

众所周知,教育本身就是爱的教育。爱是教育的基础,没有爱就没有教育。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只有爱学生,才不会厌弃、藐视学生,才能以慈母之心去关爱、鼓励学生,使他们逐渐战胜自我,树立自信,才能创造美好的未来。作为育人者,我们只有充满爱心,认真履行教育职责,恰当使用教育惩戒权,发挥它的积极作用,才能不将其变质为体罚或变相体罚。

惩戒必须在一定的规则前提下,依据一定的规则进行,惩戒是让学生在共同的社会规则中,为自己的错误、失误负责。和谐社会是靠法律来规定的,音乐的和谐,它的频率,它的调子要符合严格的规则。不符合规则,就是乱弹琴,不符合规则就是不和谐音,不合律。音乐里面要有音律,舞蹈里面要有韵律。人与人生活的社会里面就要有大家共同遵守的纪律、法律、道德规范准则等。我觉得,只要学校或教师对违反校纪校规的学生处理得合理合法,使他们的身心略微感到点痛苦,不致损害他们的身心健康,都应是合理的。正如教育家卢梭指出,“我们不能为了惩罚孩子而惩罚孩子,应该使他们觉得这些惩罚正是他们不良行为的自然后果”。

四、惩戒与体罚

国家教育部基础教育一司王定华副司长在2008年10月27日的例行新闻会上明确的表示:“正当使用的、恰如其分的惩戒不属于对学生的体罚,我们不提倡对学生的一切行为都给予包容,甚至迁就的做法,批评和表扬同样重要。一味不负责任的表扬会让学生看不到自己的瑕疵……要把合理的惩戒与体罚、变相体罚区分开”。

那什么叫“惩戒”呢?――惩戒,顾名思义,包括“惩”和“戒”两层含义,“惩”即处罚,是一种手段,“戒”是警告,劝戒以使其改正错误,是这种行为期望达到的目的。一句话,惩戒意味着手段和目的的统一,教育惩戒除了也具备这种统一之外,更为重要的是它是一种教育方式,虽然是一种特别的教育,但在本质上同期望、激励、表扬等方式一样指向学生的进步。

何谓体罚,我们认为,体罚从狭义上理解就是打学生,而广义的理解是对学生身心造成伤害的行为。

我们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区分惩戒和体罚:

1.性质不同

教育惩戒是老师不以损害学生身心健康为原则的一种惩罚方式,教育惩戒首先应该是教育,其次是处罚,属于批评教育的一种方式,对学生处罚合理合法。体罚是惩戒中最极端的一种,既不能取得预期的教育效果,又严重违背教育人道主义根本原则,因而是违法行为。体罚是给予学生身体的痛苦或疲劳的惩罚或者是剥夺学生应有的权利,造成学生身心健康损害的侵权行为,它包括体罚和变相体罚,即“体”罚与“心”罚。

2.师生地位的不同

惩戒强调师生平等,教师和学生是平等的主体,要尊重学生的人格,惩戒是给予对社会规则、校规校纪的尊重,惩戒是学生对自己所犯错误应负的责任。而体罚中师生的地位显然是不平等的。

3.程序不同

惩戒要符合相关程序和规范,并做到公开、公正。程序是为了保护个体免受专断或非法的管理行为受侵害而设定的一种保护措施,它要求惩戒程序的合法性与合理性,作出决定的步骤和手段要公平,特别是作出诸如停学、留察、劝退、开除等较为严重的惩戒决定时,要尽一切可能使过程公开、透明,真正做到过程民主、决策科学。一般情况下,体罚的决定往往由教师个人而不是学校在学生发生过失的第一时间仓促做出并实行的,具有极大的冲动性和偶然性。由于体罚缺乏施罚权威和依据,极易造成师生关系紧张、对抗,引起纠纷以致酿成祸端,产生无法预料的后果。

4.结果不同

体罚与惩戒的重要区别在于是否伤害了学生。合理的惩戒是一种教育策略,教师应该有惩戒权,也应该合理利用惩戒权。在具体操作过程中,特别要掌握惩戒的“度”,合理的惩戒是教育,不合理的惩戒就是体罚。超越一定的“度”,合理的惩戒也会变成体罚,因为,它伤害了学生,而不是教育了学生。

5.动机和目的不同

体罚是一种带有发泄性的恶意的责罚。其动机和目的都是为了发泄私愤,而不是教育学生。因此它对学生会造成严重的伤害。惩戒,其动机和目的都是为了让学生明白道理,改正错误,让学生明白必须为自己的错误言行付出相应的代价。

如果再微观地考察施罚主体,我们还会发现,体罚的效果总会表现为对施罚者或多或少的心理抚慰,即平复教师的心理失衡常常是施罚的直接乃至重要动机。这样,就难免使体罚成为满足个人快意或私欲的途径。从这种角度,体罚很容易演绎成教师冲动情绪的宣泄。

6.惩戒的真谛在于爱的感动,是一种爱学生的情感倾向和善意的教育方式,是适度的责罚。

由于惩戒的特殊性,在实际运用中还要讲究一定的策略:

适时性策略。有些问题,考虑到学生认知水平的局限性,需要给他们留一定的思考余地,就要用冷处理。如与社会闲杂人员结交朋友需要冷处理。像学生旷课、打群架这类简单思维的错误如不及时处理可能发生恶果的违纪行为就得热处理。

适度性策略。对学生的惩罚,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年龄、性别、性格、身心状况、违纪的原因、错误的性质、违规的行为达到的可惩罚程度。

理解与宽容的策略。对于未成年的学生来说,是非观念还差,自控能力还弱,在学习生活中难免犯错误。尤其对屡教屡犯的学生,教师在心里要理解他们身心发展的不成熟性以及家庭、社会环境的特殊性,在处理时不要斤斤计较。

激励性策略。实施惩罚教育不能认为犯错误的学生一无是处,在错误的行为中也得辩证地寻找他们的闪光点,仍然需要对学生进行激励。

五、找回惩戒的“法门”,明确体罚的概念和外延。

当前社会、家长、学校、教师及学生等对体罚和惩戒的认定很混乱。有人认为,对学生迟到、早退、上课开小差、不参与集体活动等行为,在教师教育无效的前提下,适量地罚学生打扫卫生、罚学生跑步、罚学生抄写单词等,不应属于体罚范畴。也有人认为教师对学生适量罚作业、罚做值日、罚站、罚写检查、罚学生抄写单词等方式就是变相体罚学生。

中小学班主任工作规定 篇五

关键词 农村小学 班主任 班级管理

中图分类号:G451 文献标识码:A

1 小学班主任工作的特点

班主任工作是一项特殊的工作,它是以班主任和班主任与其所从事的工作的关系为对象,通过规划、组织、保障、支持、服务、评价等手段,谋求班主任与其从事工作之间以及相关教育力量之间的相互适应,实现充分发挥班主任的潜能,促使其专业发展,最终实现学生全面健康发展的这一目标所进行的管理活动。①学者顾明远将班主任界定为:“学校中全面负责学生班级工作的教师。”②可见,班主任在学生有效管理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尤其是作为农村小学班主任,更面临着巨大的压力和挑战。

农村小学班主任的工作具有以下特点。首先,工作所面向的群体年龄太小。班主任工作的对象是年纪比较小的孩子,此时的他们自我管理能力较差,思维能力和创造力都不够成熟。因此,具有很强的可塑性,要培养和引导学生健康成长,就必须根据学生的特点,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耐心、细心的对学生管理、教育和培养。其次、面对的农村留守儿童群体日益增大。当今,大量农村家长的外出务工,工作的流动性和不稳定性,使得他们的孩子不得不留在农村,父母不在身边,难免造成父母亲关爱与教养的缺失。而这一阶段的儿童,恰是心理和生理发展的关键期,老师既要做好学生学习方面的辅导,同时,又要提供生活方面的帮助。最后,班主任承载着农村家长的诸多期望。随着我国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只有一个孩子的家长更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成才,他们几乎把所有希望都寄托在班主任身上,班主任所面临的不仅是孩子的未来,更是千万家长的殷切希望。农村班主任的工作特点,决定了农村班主任对于孩子成长的重要性,因此,班主任要明确自己的任务,积极提高自身水平,探求管理规律,从而科学地管理班级,为学生发展创造条件。

2 小学班主任工作有效展开的方法

2.1 树立民主平等的教育理念,克服偏见

教育民主,要求班主任要充分尊重每个学生的人格,要平等地对待每一个孩子。美国教育家爱默生说过:“教育的秘诀是尊重学生。”班主任不应该因学生成绩的优劣而偏爱或冷落某些学生,因为,每一个学生都是一个未开发的神秘世界,都有一些我们未曾发现的闪光点。只要我们用心和学生交流,切实把学生看成是自己的朋友,尊重和理解学生的兴趣和爱好,那么,“好学生”会更优秀,“差学生”会在鼓励和关怀下,得到自我价值的复苏。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有一句名言:不理解孩子的内心世界便没有教育文明,因为只有了解学生的内心世界,我们的教育才能有的放矢,才能切中要害,才能卓有成效。可见,尊重孩子,理解孩子,平等地对待孩子,对于一个孩子的成长是如此之重要。当然,我们强调民主平等,并不是要削弱班主任的主导作用和管理责任。班主任应该做到对学生宽容而不放纵,严格而不武断,信任而不娇宠,说服、示范而不强制,让学生生活在既有集体意志,又有个人心情舒畅的氛围中,让他们的个性得到健康自由的发展。③

2.2 制定班级规章制度,将班级管理制度化

科学的班级规章制度,是班集体良好运行的保证。作为班级灵魂人物的班主任,首要任务就是制定一套管理制度和纪律,制度要有统一的规范和标准,并且要让学生参与班规的制定,以体现民主性,这样可以使学生自觉地遵守和执行。规章制度的制定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制度一旦形成,就必须严格执行,班规面前人人平等。在班规的执行上,班主任尤其要认识到,班规不光是针对学生的,老师也应该遵守,所谓“身教重于言教”,老师以身作则的去遵守和维护班规,必然会对学生起到激励的效果,班主任的模范带头,必然会大大提升其人格魅力,使师生关系更能为融洽,使班级的管理工作能够顺利地展开。

2.3 注重班主任管理的语言艺术

语言,是班主任传递信息,与学生沟通交流的主要手段,因此,在班主任管理中占有重要地位。语言是情感的载体,教育面对的是有血有肉、有情感的生命个体。因此,班主任在教育实践中,其语言修养应达到真、善、美的三重境界。所谓“真”,即真实、正确的语言。班主任的语言要实事求是,不迷信权威,要言简易懂,不拖泥带水,使学生能够在老师真确语言的引领下,了解事物的本质与规律,从而获得丰富的知识。“善”的语言,就是恰到好处的教育语言,是在真的语言基础上达到的高一层境界。④人们常说,教师是学生人生的导师,是灵魂的工程师。班主任的教育语言,应该以激发学生的潜能、弘扬学生个性为出发点。用激情洋溢的语言,来焕发学生的生命活力,从而使师生间在情感上得到沟通,在思想上得到共鸣。班主任独特的语言魅力能够淡化学生的杂念,净化学生的灵魂,使学生的心灵得到升华。

3 小学班主任工作的意义

中小学班主任工作条例 篇六

随着教育教学改革,中学逐步推行级部负责制,管理模式已经比较规范统一。年级组作为学校的一个特殊的单位,与其他科室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其主要任务是协助科室完成学校具体的德育与教学活动,因此,年级组的工作特点主要是面对学生。如何更好地开展学生工作是年级组工作的重点,在开展学生工作中应最大程度上调动学生自我管理的积极性,实现学生的自我教育。苏霍姆林斯基说得好:“只有能够激发学生去进行自我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为了更好地解决这一问题,在级部尝试实施学生自治会。现将自治会的组建、工作开展等情况作简要的介绍。

一、级部自治会机构设置

自治会设主席、副主席、秘书长及成员。其分组与分工如下:

二、级部自治会主要职责

1.自治会主席团职责

自治会主席团参与级部工作计划的制定,开学初自治会主席团联合级部根据学校工作安排,对级部的教学与管理工作进行系统的计划安排,自治会主席团参与周工作总结,将上一周的级部工作进行总结,找出存在的问题,对下一周的工作计划进行审查、布置。完成表Ⅰ的数据统计。在例会中自治会成员之间进行班级管理沙龙,交流各班存在的问题及班级管理经验。寻找班级存在的问题的解决方式。

做好级部教学与管理工作的落实与协调。协助级部对教学情况、自习情况进行监控,并及时反馈;反馈教师上课质量及作业量,协助级部做好对任课教师的测评工作;反馈各班的学习状态,协助级部总结和交流学习经验,树立学习标兵;负责维持全年级晚自习、周末自主学习的纪律,检查并统计各班纪律成绩;负责年级周工作计划的完善与修改工作,及时汇总每周出现的问题,提出建议,于周五前报送级部;协助级部发放通知和对外宣传,联系班主任,落实学校布置的具体任务。

2.负责德育主席职责

负责组建德育小组,德育小组由各班文体委员担任。德育小组根据学校的德育总计划,制定本学期级部德育计划。如:近年来我校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及教育的针对性,学校将学生德育活动细化为六个部分,从高一上学期至高三下学期分别进行“仁爱教育”“文明礼仪教育”“感恩教育”“励志教育”“尊重教育”“责任教育”。根据学校德育计划,细化级部的德育计划,如表Ⅱ的高一下学期级部德育计划。

关于德育工作的实施,德育小组成员根据级部德育计划,实施班级德育计划,具体活动由自治会负责人负责筹备、实施,级部及班主任提供支持与协助。如:德育教育活动的启动仪式、国庆歌咏比赛、主题班会、运动会、学习经验交流会、综合素质表彰会等都由级部自治会来完成。

3.负责宿舍主席职责

制定宿舍管理制度,根据学校的宿舍管理制度,制定年级宿舍管理制度。组建宿舍管理小组,每班从住校生中选出男、女生各一名作为宿舍负责人,负责本班宿舍卫生工作的督促与检查;负责本班宿舍纪律工作的督促与检查;负责本班宿舍卫生与纪律的记录与反馈工作,将宿舍情况每天向班主任反馈;每周向级部汇报宿舍卫生与纪律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及时送交班级宿舍违纪反馈表;负责级部宿舍成绩的量化统计。宿舍负责人对班主任及级部负责。

4.负责纪律卫生主席职责

组建纪律与卫生小组,纪律小组由各班自治会成员担任,卫生小组由各班卫生委员担任,负责对班级卫生、自习纪律、课间操、眼保健操进行监督检查,并及时进行通报。

5.负责学情分析主席职责

组建学情分析小组,每班选出两名学生,一名是学习委员,另一名是学习成绩偏下的学生,根据不同学科安排相应的负责人,以便于对学情进行全面把握。

学情分析小组的主要职责:学案质量反馈,反馈学案编写的形式与内容上存在的问题,进一步提高学案编写质量;课堂教学反馈,及时反馈各任课老师在课堂结构、内容、难度、效率、课堂教学等方面出现的问题,进一步优化课堂结构,提高课堂效率;自习辅导反馈,对自习课的安排、自习辅导方式、辅导质量提出意见及建议,进一步提高自习课学习效率;作业教学反馈,及时反馈各科作业的数量与质量、学生完成作业的情况、教师批改作业与讲评落实情况,定期与级部及任课老师交流;辅优补差反馈,在充分调动各层次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方面提出意见与建议,帮助弱科同学提高本科成绩;师生交流沟通,及时与任课老师交流,为教师提供学情参考和教学建议;定期向级部反应教学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充分发挥“纽带”作用,促进年级教学效益的全面提高。

6.秘书长工作职责

秘书长参与级部奖惩条例的修订,做好学生评优与表彰工作,级部新闻编写及宣传等工作。

三、级部自治会实施效果评析

1.管理理念的改变

在原来的管理模式中,级部负责人、班主任、教师不仅是管理条例的制定者,而且是管理者,学生是被管理者,服从者。学生在管理条例的约束下,被动服从,有时不免激起矛盾。级部自治会成立之后,学生不但成为管理条例的制定者,而且也是管理者,使管理更切合学生实际,更具有针对性。

2.改变班会形式

级部将原来的每周班主任例会改为每周学生自治会例会,会议由学生自治会主席主持,级部负责人参加,对上周的工作进行梳理总结,对下周的工作进行布置。会后,由各班相应的自治会成员到班内召开班会,班主任参与班内的班会,了解上周班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本周的工作计划。通过改革,学生成为班级的管理的策划者、组织者,使班主任从烦琐的班级管理工作中解脱出来,将更多的时间投入到教学中去。

3.教学与管理更加及时,更具有针对性

定期召开自治会会议、学情分析会议、宿舍管理会议,自治会相关负责人将教学管理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汇总,通过分析、交流、研讨,由学生自治会相应负责人主持会议,级部负责人与班主任参与,共同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整个过程以学生调查、反馈为主。会议结束后由各班自治会成员将学生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通过班会直接反馈到各班学生,教师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由各班学情分析小组成员直接反馈到任课教师,方便快捷,大大提高了反馈效率。

4.构建和谐师生关系

师之意,师做舟楫徒行船。在学生自治会实施过程中,做到以学生为本,一切为了学生成长,为培养学生的主题意识,创建适合学生发展的教育。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在自治会主持的各种会议中,学生与级部负责人、班主任、老师直接交流,对级部、班级存在的问题交换意见,从学生实际情况出发,共同提出合理的建议。在班会上班主任变为倾听者,变为班级活动的实施者与监督者,由违纪学生处理者变为处理的参与者。在学情调查分析中,由原来级部反馈变为学生直接反馈,教师不但及时地了解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更重要的是,增大了与学生交流的机会,拉近了与学生的距离,便于形成和谐的师生关系。

中小学班主任工作规定 篇七

关键词:中小学;班主任;发展趋势

我国中小学班主任的工作在近年来已经受到了一定的关注,同时也得到了一定的加强,班主任的工作对学生来说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班主任的一举一动也将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但在班主任工作中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需要解决,版主的专业知识等方面也有待加强。只有将班主任的工作进一步的提升,才能更好的促进学生发展,给他们创造出良好的未来。

一、中小学班主任工作的现状

(一)班主任工作的成绩

近年来,班主任的工作地位得到了一定的提升,随着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素质教育的推行,我国的教育部门也开始对班主任的工作加以重视,并在相关文件中对班主任的地位要求有所加强。要想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需要强化班主任工作,业务水平高,又有着极强的责任心的教师,才能做好班主任工作。在中小学的教育中,班主任是最重要的岗位,而从事班主任工作也是一名教师的重要职责。此外,在我国相关文件中对班主任的工作量以及班主任津贴等进行了进一步的规定,将过去的“班主任副业”观念进行了彻底的转换。

班主任在中小学教育中所产生的作用是无可比拟的。在社会如此发达的现代社会,班主任的专业化已经成为了重要的发展趋势。班主任工作并非谁都能当,需要有较高的人格和素质,同时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等。种种现象说明了班主任工作正在向专业化发展。

近年来,班主任的专业成长得到了一定的重视,教育部对我国的中小学班主任还提出了相应的培训技术,使得班主任培训在全国范围内逐渐的展开,这中方式使中小学的教师不断的强化专业发展的意识,受到了众人的欢迎。

(二)班主任工作存在的问题

1.班主任工作责任范围大

作为中小学的班主任是十分辛苦的,他们普遍承受着重大的工作压力,既要对学生进行管理和教育,又要在学生与家长之间进行沟通。总之,学校中的一切有关学生的事物都需要班主任进行处理。班主任的工作没有边界,对学生、学校和家长都有着无限的责任,这是造成班主任工作压力大、负担重的一项主要原因。人们对班主任的要求越来越高,班主任所受责任过多,身心疲惫,这些严重的影响了班主任的工作状态,同时也无法将班级工作有效的展开。

2.班主任发展无阶梯

班主任工作与其他教师工作相比较而言,班主任是无层级岗位。其他的学科教师发展,只要通过不懈的努力,再加上能力的提升,当到达年限时就一定能够获得相应的职称。而对班主任来说,他们之间只有工作年限上的差别,并无职称上的差异,这使得班主任的工作很容易丧失积极性,工作中缺少推动力。

3.不会做班主任

在现在的中小学教育中,一部分的教师虽然有着一定的教学能力,但对当班主任却有着差距,他们不会管理班级、不会组织活动,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虽然付出了辛苦,但却没能达到良好的效果,使学生和领导都不能满意。出现这种情况原因就是教师不会做班主任工作,不懂得如何才能当好班主任。尤其是在现代学生指导愈加的专业化,缺少专业知识的教师更加难以胜任。

4.专业知识不强

班主任工作复杂多样,涉及到学生的学习、生活等多方面,这就要求班主任需要有丰富的经验以及广博的知识,能够与学生的成长共同发展,并在他们成长的过程中给予帮助。一部分的班主任对自己的工作常常是只重视经验,而忽略了专业知识的学习,工作方法陈旧,无法适应社会的发展。此外,由于教师的专业能力欠缺,导致在工作中遇到困难时无法及时的采取有效方式进行解决,造成了一定的麻烦。

二、班主任工作的未来发展趋势

通过对班主任工作的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分析可以看出,今后的班主任工作需要进一步的在理论与实践中进行完善。本世纪初,首都师范大学某教授首次提出了班主任专业化的理念,并在提出这个理念之后得以实行。这次班主任专业化理念的提出,使得我国的班主任工作迈向了新的领域,并不断的发展起来。在此之后,我国又陆续的推出了关于班主任专业化的一些文件规范,将班主任队伍的建设放在了一个重要的位置上。班主任在中小学的教育中是重要的职位,因此,班主任一定要有极强的责任心,教师应将版主工作作为主业。而09年颁布的《中小学班主任工作规定》则是正式的宣告了班主任的教育岗位及专业。

根据班主任工作的现状来看,我国的班主任工作需要“专业化”的影响,这也说明了未来的班主任工作向“专业化”发展的必然趋势。怎样使班主任工作能够实现专业化,是耐人寻味的一个问题。在对专业化发展进行思考的过程中,需要从两方面综合考虑,一是需要对班主任专业化的理论研究不断的加大,例如:内涵、实现的途径等。这不仅是理论工作者的重要职责,同时也是广大的中小学教师的重要任务。只有从思想上充分的了解到班主任专业化的概念,才能进一步的发展。二是中小学的班主任在工作中,需要不断的加强自身学习和反思,在实践中加以创新,不断的实现自我超越。

此外,我国教育的相关部门也需要建立起相关的制度和措施,为我国的中小学班主任工作专业化提供坚实的保障,以此来促进班主任的专业意识养成,使他们能在实践的过程中不断超越自我,并有所感悟。只有教师、学校以及国家的共同努力,才能使原本困难的工作得以解决,促使班主任专业化逐渐的成为现实。

班主任专业化的形成并非一朝一夕之事,而是一个不断升华的过程,这也给班主任教师提出了一定的难题。在当代社会中,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是不断变化的,只有班主任不断的对自己的工作进行调整和创新才能更好的适应社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朱名维。浅谈农村中小学班主任工作之现状[J].新课程学习(下),2014,10(05):14―17

[2]董志伟。姹紫嫣红竞芬芳――河北省中小学班主任基本素质大赛省级决赛侧记[J].河北教育(综合版),2010,08(Z1):10―11

最新范文

教师学习心得体会(优秀10篇)04-06

最新小学教师入党申请书范文【最新9篇04-05

小学班主任的工作反思范文【优秀8篇】04-05

教师节快乐祝福语(精选5篇)04-04

幼儿教师师德演讲稿【优秀10篇】04-04

教师节对老师说的话感谢话优秀6篇04-04

教师节短信息【最新4篇】04-03

发给老师的短信【3篇】04-03

幼儿园教师的心得优秀9篇04-03

2022教师培训方案(优秀6篇)04-03

86 97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