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语言 幼儿园中班语言教案(优秀9篇)

2022-07-03 17:46:58

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可能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教案是教学活动的依据,有着重要的地位。那么大家知道正规的教案是怎么写的吗?下面是漂亮的书包范文网小编为您分享的幼儿园中班语言教案(优秀9篇),希望可以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幼儿园中班语言教案 篇一

活动目标

1、理解故事内容,了解小象要为大家做事情,使大家生活快乐的心愿。

2、能够用表情、动作、语言表现小象给伙伴带来快乐的故事情节。

3、懂得只要有爱心,不管能力大小都可以帮助别人并给别人带来快乐。

活动准备

1、故事《小象的心愿》ppt课件、教师教学资源、《帮助你很快乐》课件。

2、小象、青蛙、蟾蜍头饰。

活动过程

1.结合幼儿已有生活经验,说说自己的心愿,激发幼儿听故事的兴趣。

师:宝贝们,过生日的时候我们都会对着生日蛋糕许一个心愿,谁能来分享你许的心愿是什么?

师:瞧,小象也有一个心愿,它想为大家做事情,可是它不知道自己应该做些什么。小朋友,我们帮小象想一想怎样帮助大家做事情,好吗?

2.分段播放故事《小象的心愿》PPT,引导幼儿逐一仔细观察图片,大胆想象故事内容并表达。

小结:小象打算当一名建筑师,建漂亮的房子;打算当一名厨师,想烧好吃的菜;打算做一名裁缝,想做漂亮的衣服,它成功了吗?

3.播放教师教学资源故事动画《小象的心愿》,完整欣赏故事。

提问:小象的心愿完成了吗?

小结:小象虽然没有了不起的本领,但它种花送给森林里的每个朋友,让每个朋友得到快乐,其实只要有爱心,不管能力大小都可以给别人带来快乐。

4.表演故事《小象的心愿》,感受帮助人的快乐。

讨论:小象在帮助人的过程中都做了什么?可以用怎样的动作、表情表现?(启发幼儿自由选择角色,戴头饰用语言、动作、表情表现小象助人的过程)。

5.欣赏《帮助你很快乐》课件,引导幼儿感受朋友之间的友谊,了解正真的快乐源于共同分享。

中班语言教案 篇二

活动目标

1、耐心倾听同伴谈话,并能清楚地说出自我对线条的认识。

2、学会用"我画的是XXX,用了XXX线条"的句式,谈论自我画的图画。

3、进取参与谈话活动,乐意在团体面前自然大方的谈话。

活动准备:

ppt课件,白纸(每人一份),油画棒(五盒)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

1、教师:小朋友们看看教师的衣服有什么不一样?

衣服上有什么?

这些漂亮的线条一样吗?它们有什么不用?

2、教师小结:教师的衣服上有很多线条,有长的、短的、粗的、细的,它们组成了很漂亮的图案。

3、教师:小朋友们找找你们的衣服上有没有线条?

二、课件演示

提问:

1、除了这些的线条,你还看到过那些线条?

2、你在哪里看到的?

3、这些线条有什么特点?它们像什么?

教师:小朋友们说的真好。那除了我们刚才说的线条,还有哪些趣味的线条呢?

我们一齐来看看。

三、出示图片(课件)

提问:

1、这是什么?上头的线条是怎样的?

2、这种线条看起来像什么?

3、你还在哪里见过这样的线条?

4、这些线条有什么作用?

教师小结:我们身边的线条真多呀。此刻,教师为这些线条起个名字。

我们把这直直的线条叫直线,把弯弯的线条叫曲线,把这种像海浪一样的线条叫波浪线,

把这种一圈一圈围起来的线条叫螺旋线。

四、画线条画

教师:我们刚才啊认识了许多线条,有直线、曲线、波浪线和螺旋线。

此刻,教师想请小朋友们用自我喜欢的线条画一幅画。

在猴儿作画时,教师巡回观察,基于幼儿适当的指导,并鼓励幼儿用多种线条作画。

五、小组谈论让幼儿用"我画的是XXX,用了XXX线条"的句式和小组同伴交流自我的画。

六、作品展示

教师把幼儿的作品贴在展板上,请2-3名幼儿用"我画的是XXX,用了XXX线条"的句式在团体面前

把自我的画介绍给大家。

再请1-2名幼儿说出自我最喜欢那幅画,并说明原因。

(引导幼儿说出画中用了那些线条,这些线条有什么特点,它们像什么。)

幼儿园中班语言教案 篇三

【活动目标】

1、 帮助幼儿理解诗歌内容,感受诗歌的画面美和语言美。

2、 引导幼儿信编诗歌,培养幼儿的想像力、创造力和尝试精神。

3、 让幼儿知道幼儿园是个大家庭,每个小朋友要关心爱护幼儿园。

【活动准备】

1、 画有蓝天、树林、草地、河水、花儿、幼儿园大幅背景图。

2、 制作好的白云、小鸟、小羊、小鱼、蝴蝶、小朋友贴绒学具。

3、 根据内容制作的头饰若干。

【活动指导】

一、 初步感知理解作品阶段

1、 出示“家”的背景图,尝试讨论:图上有哪些景物?它们各是谁的家?

2、教师有感情地朗诵整首诗歌。

3、 让幼儿尝试一下白云、小鸟、小羊、小鱼、蝴蝶等回家的动作。

4、教师指图朗诵,幼儿轻声跟念。

5、 倾听配乐诗歌《家》,要求幼儿倾听时想像诗歌的画面,也可尝试用身体动作表达自己的感受。

二、反复聆听作品阶段

幼儿在午睡前躺着聆听配乐诗歌录音,每次听两遍,4天左右,幼儿就能流畅背诵诗歌。

三、 交流讨论、表演、表现阶段

1、 集体朗诵交流讨论:

诗歌里讲了哪些

家?(幼儿回答后,教师出示背景图)

诗歌时说的这些家,分别是谁的家?(幼儿回答后,师生共同粘巾,把白云、小鸟、小羊、小鱼、小蝴蝶、小朋友分别送回家)

提出尝试问题,引导幼儿讨论:你最喜欢认的家?

教师让幼儿充分发表看法后发表自己的看法,同时让幼儿知道,幼儿园是我们每个小朋友的家,每个小朋友要关心爱护幼儿园。

2、 表演游戏

教师放录音,幼儿戴着自己喜欢的头饰自由表演,通过尝试自身的动作表演,提高幼儿对诗歌的感受力。

例:当诗歌里说“蓝蓝的天空是白云的家”时,扮演白云的幼儿便可想像白云回家的动作,飘呀飘地回到蓝蓝的天空上去。(注:蓝天也由幼儿扮演)

3、 出示尝试题,引导幼儿仿编诗歌

诗歌里说:“蓝蓝的天空是白云的家,密密的树林是小鸟的家”,蓝蓝的天空除了是白云的家,还可以是谁的家?密密的树林又可以是谁的家?(幼儿自由发言后,教师对幼儿的仿编诗句进行组合,并把诗歌念给小朋友欣赏)

例:

蓝蓝的天空是小鸟的家,

密密的树林是蘑菇的家,

绿绿的草地是小兔的家,

清清的河水是水草的家,

红红的花儿是密蜂的家,

快乐的幼儿园是小朋友的家。

幼儿尝试着把仿编内容画下来,再交流仿编的诗句。

幼儿编出:

蓝蓝的天空是太阳(飞机、月亮、星星、宇宙飞船、外星人、直升飞机……)的家。

密密的树林是狐狸(孔雀、大象、大灰狼、长颈鹿、啄木鸟……)的家。

幼儿园语言教案中班 篇四

【活动目标】

1、初步理解故事的内容,感受紧张和惊险的故事情节。

2、仔细观察画面,大胆猜测故事情节,并能用较丰富的语言表达出来。

3、懂得任何时候不要轻易地相信坏人。

【活动准备】

绘本PPT。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

1、出示PPT

师:今天森林里要举办一场动物聚会,这个聚会是谁举办的呢?

提问:你觉得蟒蛇是一种怎样的动物,用一个词语来形容一下?

师:那这个故事里的蟒蛇是不是像小朋友们说的那样呢,我们一起来听一听。

(二)欣赏故事

播放PPT并引导幼儿讲述

提问:

(1)聚会上有哪些节目?他们怎么表演的?

(2)你觉得他们的表演怎么样?我们一起给他们鼓掌吧!

(3)接下来出场的是鹈鹕先生,他是一只有着超级大嘴巴的鸟。猜一猜,

他会给小动物们带来什么样的表演?

(4)那我们一起来看鹈鹕先生的表演吧!

(5)这时,大蟒蛇说话了,他说:“我也不太确定,不过我也许可以做的更好些。”你觉得他想表演什么?如果你是小动物,你会去大蟒蛇的嘴巴里玩吗?为什么?

(6)小动物们在大蟒蛇的肚子里很不舒服,想出来了,大蟒蛇会让他们出来吗?

(7)是谁来了?他会用什么办法就小动物?

(8)动物们被救了出来,他们现在的心情怎么样?会对大蟒蛇说些什么?会怎么惩罚他?

(三)总结教训

师:这个故事给了你们什么教训?

中班语言教案 篇五

一、游戏导入

1、今天老师要带你们去找我们的好朋友,好朋友住在很远的地方,我们开车去。做小司机要遵守交通规则,跟着老师出发吧!

二、欣赏故事

1、呀,找到了,他们就是我的好朋友——打个招呼吧!

2、鼠先生和鼠小姐之间有一段有趣的故事,想听吗?

3、欣赏故事的前半段

(1)鼠先生遇到了什么问题?

(2)鼠先生为什么找不到鼠小姐的家?

(3)迷路后,鼠先生应该怎么办?

(4)小结:迷路后可以使用的办法有,记住自己家的门牌号、电话号码、父母手机号,打电话给家人;向路上的行人问路;找警察叔叔,让他们把自己送回家……

4、欣赏故事后半段

①、找青蛙问路

(1)(出示淡绿色的房子)鼠先生来到淡绿色的小房子前会做什么?

(2)猜猜这是谁的房子?谜语:它有四条腿,会蹦又会跳,身穿绿衣袍,最会抓害虫(叫起声来呱呱呱)是谁的家啊?

(3)鼠先生会怎样问路?他从青蛙那儿得到想要的答案了吗?青蛙是怎么说的?

(4)那接着鼠先生会往那边开车呢?

②找公鸡问路

(1)(出示路线图)鼠先生的车会往哪里开?

(2)这是谁的家?(出示画有公鸡局部身影的房子)

(3)鼠先生会怎样问公鸡?公鸡是怎么说的?

(4)笔直往前走是什么意思?如果笔直走,他会走到哪幢房子前?

③找熊问路

(1)(出示路线图)鼠先生笔直往前来到谁的家?鼠先生又是怎样求助的?

(2)熊是怎么回答的?左边在哪里?请小朋友帮鼠先生到地图上去找一找。

(3)如果左转的话,鼠先生会看到哪几幢房子?

④找狮子问路

(1)(出示左转后出现的三幢房子)鼠先生来到中间最大的那幢房子前向狮子问路,狮子是怎么说的?

(2)右边的小房子是哪幢?是鼠小姐的家吗?(幼儿选择)

三、经验迁移(完整欣赏)

1、完整欣赏故事。

2、提问:鼠先生问了几次路?是什么帮助他最终找到鼠小姐的家?

3、小结:鼠先生在去鼠小姐家的路上迷路了,他能想到有礼貌问路的好办法,获得了大家的帮助,最终找到了鼠小姐的家。以后我们也可以用这个方法去找一找朋友的家好吗?

幼儿园中班语言教案 篇六

教案目标:

1、调动积极参与讲述的兴趣,愿意表达自己的想法。

2、学习根据两个相关的图片(或实物)内容有条理说出一句完整的话。

教案准备:

1、桌子若干

2、图片:水里的动物、天空上的动物图片、森林的动物图片等。

教案过程:

1、导入

(1)教师带领幼儿玩“翘翘板”

(2)教师:天上有什么?教师:森林里有什么?

幼儿:天上有xx?幼儿:森林里有xx?

教师:水里有什么?教师:陆地上有什么?

幼儿:水里有xx?幼儿:陆地上有xxx?

2、引导观察图片后,发现图片之间的联系。

(1)教师导入认识图片

教师:今天,老师给小朋友带来了一些好看的图片,我们来一起看看有些什么?

(2)图片也想交朋友,让我们来帮帮他们。

教师示范:教师任意拿出二张图片,并用一句话将两个图片连起来。

如:花→水我给花儿浇水

森林→老虎老虎是森林之王

(3)教师请个别幼儿到台上表演。

(4)幼儿操作自由讲述,教师参与。

①幼儿操作桌上的材料,合作或独自讲述。

教师:刚才请了几个小朋友上台讲述,那老师准备了很多的图片,请幼儿到桌上去操作图片并讲述。

②教师参与其中引导哟而说出的话要有道理。

(5)幼儿讲述自己给图片找到的朋友。

3、利用实物讲述。

(1)教师:除了这些图片,我们还可以用教室里的物品说一句话。

比如:小朋友→椅子小朋友坐在椅子上。

(2)请个别幼儿讲述。

(3)进行总结:刚才我们学习了用两样相关的物品说成一句话,

小朋友很棒!回家后也和爸爸妈妈做这个。

4、结束活动:刚才我们为图片和班上的物品找到了好朋友,那现在我们到操场上去看看还能把谁找到好朋友。

幼儿园中班语言教案 篇七

我班幼儿对园内的“爱护环境”的标志牌特别感兴趣,孩子们纷纷问老师上面写的什么,同时“五一”放假旅游时孩子们看到一些禁止的标志牌,回到班里也互相议论,根据幼儿兴趣也结合幼儿日常生活中表现,选择了《九只小猪旅行记》这个故事,通过讲述九只小猪旅行中的遭遇,在发展幼儿语言能力的同时,帮助幼儿初步懂得要听从别人善意的劝告,遵守规则,促进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

活动目标

1、能大胆想象故事情节,乐于表达自己的想法。

2、理解故事内容,感受听从别人善意劝告和遵守规则的重要性。

3、能简单讲述故事情节。

环境与材料

1、观察搜集生活中禁止的标记。

2、大幅轴式图片,幼儿每人一套小故事书。

活动过程

1、引出话题:小朋友们五一放假都去哪儿了?你们喜欢旅行吗?有九只小猪也要去旅行了,我们来看看他们旅行时发生了什么事情?

2、阅读理解:

情节一:入草地 出示前三幅画面,着重引导幼儿了解小猪们乱扔垃圾的行为

和心态,引发幼儿对故事主题的理解。

提问:大家都看懂了吗?小猪们在旅行中都发生了什么事?小猪看到警示牌了吗?他们为什么还要进入草地?

教师小结故事内容;小猪们看到了“禁止乱扔垃圾”的警示牌,可他们忍不住还是进入了草地,又吃又玩真开心,可是美丽的草地却变成了垃圾场。

情节二:过危桥

教师出示危桥画面,通过提问启发幼儿对故事情节和角色心态展开联想,再呈现故事情节。

提问:①小猪继续往前走,这回他们又看到了什么?②为什么要竖这块“禁止过桥”的牌子呢?③你们猜小猪会过去吗?小猪过了桥又会发生什么事呢?④我们一起来看看结果到底怎么样了。

情节三:钻木桶

教师讲述时呈现“木桶”图片,引发幼儿对故事情节和结果的猜测。

提问:九只小猪继续往前走,

突然它们闻到了香味。这香味从哪里来的?大蜜蜂桶旁边也写着什么,想想这回小猪们会怎么做?小猪们进入木桶从山坡上滚了下来,你们说一说结果会怎样?

3、拓展理解:采用提问与交流的形式,拓展幼儿对故事的理解。

提问:九只小猪去旅行经过了哪些地方?看到了什么?这些牌子有什么相同的地方?“禁止”是什么意思?

九只小猪还要继续旅行,一路上他们还会看到“禁止”的牌子吗?他们会怎么做呢?请幼儿讨论后交流自己的想法。

情节四:过天桥

小猪继续往前走,他们又看到了什么?会怎样做呢?

4、请幼儿完整地欣赏故事

5、引导幼儿自由看小故事书、讲述故事,然后师幼共同完整讲述故事。

活动延伸:

请幼儿关注周围环境中的警示牌并在生活中遵守。

中班语言活动教案 篇八

活动目标 :

1.愿意和同伴一起参加魔咒锁的听说游戏,能遵守游戏规则,体验游戏的乐趣。

2.能仔细倾听同伴的指令,及时作出反应,提高倾听能力和听说能力。

活动准备:

两把钥匙;一把贴有苹果形状的锁;锁的谜语。

活动过程:

1.以猜谜语导入活动,激发幼儿的兴趣。

老师这有一个谜语,请小朋友们来猜一猜?

2.稳固幼儿开锁经验,为玩魔咒锁游戏做铺垫。

(1)出示锁,请两个小朋友拿钥匙打开。

师:接下来老师要给小朋友变一个魔术了,请小朋友闭上你们的眼睛,数四下之后再睁开哦!

幼:呀!锁,还有两把钥匙!

师:谁愿意上来帮我把锁打开?

幼儿用一把钥匙打开锁,另一把打不开。

师:咦?这把钥匙怎么会打不开呢?

幼:因为它不是这把锁的钥匙。

(2)总结经验,引出游戏。

小朋友真聪明,不是这把锁的钥匙就打不开。一把锁只有一把钥匙。说到锁,老师突然想到了一个游戏,名字叫做魔咒锁。魔咒锁有很多类,今天我们玩的就是"水果魔咒锁"。

3.设置游戏情境,帮助幼儿熟悉游戏内容。

(1)老师表演游戏"水果锁"引起幼儿的游戏兴趣。

师:刚才的游戏儿歌里面老师念了什么呀?老师是怎样玩的?

(2)教师请两到三名幼儿上台一起玩游戏,念儿歌绕圈走,其他台下幼儿可以边念儿歌边做手势动作。

(3)教师请几对幼儿上台表演。其他幼儿跟着念儿歌可以做动作,注意幼儿发音是否准确,如不准确,随时纠正。

4.教师引导幼儿游戏。

师:刚刚小朋友看了老师表演的游戏,现在呢就让老师当观众看小朋友玩这个游戏啦!

幼儿手拉手围成一圈扮锁,请一名幼儿当开锁的人站在圈外。

游戏开始时,大家边念儿歌边前后摆动拉着的手,开锁人同时随着儿歌的节奏依次在各拉手处做开锁动作。

5.幼儿自主游戏。

四把锁,五个幼儿一组,自主地开展游戏2-3遍,教师巡回观察指导。

6.游戏结束,总结。

小朋友今天玩的高兴吗?下一次我们就玩其他的魔咒锁游戏了,你可以把我们今天玩的游戏告诉其他的小朋友,跟他们一起玩玩!

幼儿园中班语言教案 篇九

活动目标:

1、能有节奏地朗读儿歌,尝试自编动作。

2、能讲述上幼儿园的愉快经历。

3、感受儿歌中的欢快情趣。

活动准备:

1、教师通过幼儿入学几天来的情况,观察幼儿的入学情绪如何。

2、幼儿用书。

活动过程:

1、教师用简短的语言引入活动主题,并且用语言帮助幼儿了解上幼儿园的快乐与感受。

教师:“新的一学期开始了,小朋友你们喜欢上幼儿园吗?”

2、教师出示图片,引导幼儿观察了解幼儿园的主要活动:画画、唱歌、游泳、讲故事、学数学等,激发幼儿上学的愿望,引出儿歌《我爱上幼儿园》。

3、教师以提问的方式帮助幼儿体验儿歌的内容。

(1)早晨到幼儿园时都做哪些活动呢?

(2)老师平时都是如何关心小朋友的?

(3)小朋友要怎样做个好孩子?

4、学习词语:故事跳舞蜡笔

教师利用念唱儿歌之余,取出自制词卡与相关图片请幼儿相互对照。

5、教师带领幼儿念儿歌:“念念儿歌跳跳舞,动动蜡笔画画图,举起手儿数一数,有趣故事读一读,上学快乐又幸福。”

6、教师带领幼儿一边做动作,一边完整且有节奏地朗读儿歌,要突出儿歌中的停顿与重音。

7、鼓励幼儿到集体前面表演儿歌。

最新范文

中班科学活动教案优秀8篇07-03

幼儿园中班优秀教案《小娃娃跌倒了》含07-03

幼儿园中班语言教案(8篇)07-02

幼儿园中班安全教育教案【优秀4篇】07-02

中班美术教案【精选10篇】07-02

《我的老师像妈妈》中班教案优秀2篇07-02

中班教案【优秀6篇】07-01

幼儿园中班游戏活动教案【优秀3篇】07-01

中班美术扇子教案优秀9篇07-01

中班语言教案公开课优秀10篇06-30

60 7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