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线面作业 中班美术《点线面》教案【优秀6篇】

2023-10-12 18:18:07

作为一名为他人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者,有必要进行细致的教案准备工作,编写教案助于积累教学经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快来参考教案是怎么写的吧!下面是书包范文为小伙伴们分享的中班美术《点线面》教案【优秀6篇】,希望能够为您的写作带来一些参考。

中班美术《点线面》教案 篇一

说教材

教材分析:

《点、线、面》是苏少版小学美术课程标准教材第4册第10课内容。它是整套教材中以双基一条线展开的编写内容之一,相关双基内容还有《七彩生活》、《圆圆的世界》、《方方的物》、《找找三角形》、《点彩游戏》、《原色和间色》、《黑、白、灰》、《近大远小》、《退远的色彩和变化的笔触》等组成。《点、线、面》旨在使学生了解它是构成画面的最基本元素,同时也是组成现实生活中俯拾皆是的造型的最基本条件。对于“点、线、面”的理解与表现既可以是具象的,也可以是抽象的;是生活的,也可以是非生活的。

根据《美术课程标准》对学习领域的划分,本课应属“设计·应用”学习领域。通过学习,应让学生感受各种材料的特性,并合理利用多种材料和工具进行创作,同时,学生可以了解艺术形式的美感以及与设计功能的统一。提高学生对生活用品和自己周边环境的审美评价能力,激发美化生活的愿望。

学习此课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形成初步的设计意识和动手创造能力。教学中的教师应该遵循学生认知发展规律,从学生实际出发,教学内容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特别是对于二年级的学生而言,更应加强趣味性和可操作性,使学生始终保持对学习的浓厚兴趣和创造愿望。

教学内容:

选择自己喜欢的工具或材料,表现一幅以“点、线、面”为基本元素的画面。

教学目标:

了解点、线、面是构成画面(图案)最基本的要素等知识。

通过多种途径,使学生了解点、线、面在生活中的实际应用。

学会以点、线、面为基本元素表现画面并合理搭配。

感受现实生活中点、线、面的美。

教学重点:

学会用点、线、面表现画面。(可具象,也可抽象)

教学难点:

画面中点、线、面的搭配巧妙,布局合理,富有美感。

教学准备:

铅画纸、水彩笔、彩色铅笔、油画棒、毛笔、颜料等。

教师:教师找几幅较为典型的“点、线、面”图案作品。

学生:看一遍书上的文字及图片,最好多准备几种不同类型的笔和画纸。搜集生活中的图片资料。

说教法、学法

教法:

根据《美术课程标准》第一学段“设计·应用”学习领域的阶段要求:“尝试不同工具,用身边容易找到的各种媒材,通过看看、想想、画画、做做等方法进行简单组合和装饰,体验设计制作活动的乐趣。”

整体性教法:

根据点、线、面展开教学过程。

启发性教法:

利用多种手段、媒材,让学生了解点、线、面,从而使学生理解点、线、面的组合原理。

练习指导教法:

通过帮助学生成功地完成课堂练习,达到学会知识或技能目标,保证教学顺利进行。

活动指导教法:

要对学生独立从事的操作或实践活动进行组织和引导。

学法:

本课主要通过从学生收集生活中“点、线、面”的素材,到欣赏生活中的“点、线、面”图片及绘画中的“点、线、面”,从而明白“点、线、面”不仅是组成画面的基本元素,也是日常生活及景观不可缺少的基本设计要素。而后通过几则小练习让学生懂得“点、线、面”简单的构成原理,并能应用于生活。

说教学程序

美术课程标准中指出:应将美术课程内容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紧密联系在一起,强调知识和技能在帮助学生美化生活方面的作用,使学生在实际生活中领悟美术的独特价值。本课的教学设计即从生活中来(教师、学生收集的各种生活照片)→在课堂中作进一步探讨(什么是“点、线、面”及其相对性,知识与技能的掌握)→再回归于生活(设计与生活密切相关的“点、线、面”画面)。这样从整体把握的环节设计使学生能够真正的学以致用。具体教学过程如下:

一、用自己理解的“点、线、面”举例,寻找生活中、照片里的“点、线、面”。

(设计意图:这是对“点、线、面”最初的感性认识。)

二、通过小练习,了解“点、线、面”的相对性。

1、用各自带的工具画“点”。

问题:你画的点像什么?

点能变成线吗?

点能变成面吗?

想象一下,一直不停地画点,画面会出现怎样的效果?

2、用各自带的工具画出不同的“线”。(线条越多越好)

问题:你能画出多少种不同的线条?

线能变成点吗?

线能变成面吗?

想象一下,连续整齐的画线,画面会出现怎样的效果?

3、换一种工具画“面”。

问题:“面”是什么?

用什么工具最能表现你理解的“面”?

4、“点”、“线”、“面”简单组合成一幅画。

用自己喜欢的工具,快速地把“点”、“线”、“面”组合成一幅简单的画,对于低年级的学生,老师可以启发学生画一些自己喜欢的小动物,植物或风景。

(设计意图:通过此练习,学生对“点、线、面”的认识会有所提高)

三、通过学习、练习,学生再次欣赏“点、线、面”,唤起知识的重构。

(可以利用学生准备的图片资料和教师准备的图片以及画家的画)

学生以小组的形式讨论(初步领悟点、线、面的相对性)

如:一篇文章中的“点、线、面”是什么?(我们可以把单个的字看成是“点”,一行字看成是“线”,整个的段落看成是“面”)

如:“少数民族衣服”上装饰的贝壳,单一的看是“点”,连起来看是“线”。

如:珠绣包上的珠子是“点”,退远看形成了“面”。

如:整片草坪是“面”的感觉,仔细看它是由一棵棵小草(即“点”)组成。

让学生感受点、线、面的合理搭配及构成的美。

(画家的画以及教师的示范画引导)

问题:你感觉哪一幅画中的“点、线、面”搭配最巧妙,布局最合理?

(设计意图:这是对“点、线、面”上升到理性认识的阶段)

四、学生通过以上的小练习再创作:用“点、线、面”组合的原理,对我们周围的环境或生活用品进行设计。

作业形式:·在原来作品上进行联想,派生新的作品。

重新设计新的“点、线、面”作品。

作业可以是具象的、也可是抽象的。(“点、线、面”作品的抽象或具像在作业时教师只是略讲,学生讨论时发现此问题可用图例讲述清楚)

(设计意图:知识的巩固阶段,并与生活联系,学以致用)

五、巡回指导

用与生活密切相关的“点、线、面”作品启发学生。

作业以组的形式进行交流,使学生创作能力相互得以提高。

全面观察学生作业。对个别学生进行构思启发引导。

提供学生参考的书籍或图片,拓宽学生思路,提高创作能力。

(设计意图:师生的交流阶段,有助于学生创作设计的提高)

六、小结、拓展

可以用“点、线、面”,为学校设计庭院。

(设计意图:总结全文,课后作有意义的拓展)

板书设计

点、线、面

搭配巧妙画家的画(图片)

布局合理学生资料(图片)

富有美感生活实例(图片)

中班美术《点线面》教案 篇二

教学目标:

1、了解点、线、面在日常生活以及美术中的广泛运用和重大的作用。

2、发现点、线、面的独特美,能运用点、线、面的独特美组合成画。

3、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和能力,增强对生活的热爱。

教学重点:

了解点、线、面在日常生活以及美术中的广泛运用和重大的作用。

教学难点:

能够了解点、线、面的艺术美,表现点、线、面的独特美。

教、学具准备:

范画图片,点、线、面形的实物,点、线、面组合的布料。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1、出示分别由点、线、面所组成的内容相同的范画,生欣赏。同桌交流,说说这三幅画最大的区别是什么?你最喜爱的是哪一幅?说说你的理由?

2、联系实际,找点、线、面。

师:小朋友们想一想,在我们的周围,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还存在着哪些点、线、面形状的物体呢?

生自由发言,师揭示课题并板书。

(二)新授过程。

1、欣赏,感受点、线、面。

(1)、出示图片和书本范画,生欣赏。同桌交流,说说自己的观后感。

(2)、指名学生说说在看了这么多的画后,对点、线、面有了怎样的感受?能不能用一个词来形容一下?

生自由发言,师记录下优美的形容词。

师问:你们来举手表决一下,选出你认为最恰当的一个或两个词来。

2、想象,体悟点、线、面。

(1)师问:你有没有见过比较漂亮的由点、线、面图案的画、布、装饰物或风景呢?回忆回忆,给大家说说,看看谁能感动大家?谁的审美境界最高?

生自由发言,师点出画面的特殊性。

(2)生评比出比较好的几种画面。说说自己的理由。

(3)让学生根据所选择出的画面,用自己喜爱的美术形式表现出来。

生试画出草图,师巡视,作个别点拨,建议进行合理的加工。

(4)生自己上台说说自己的画面,其他同学进行比较,看和所描述的画面谁更具有情趣。

3、作画,表现点、线、面。

(1)师:你们对点、线、面了解的怎么样了?能不能利用点、线、面的组合来作画呢?你想怎么画?给大家说说好吗?

生同桌交流,师参与讨论。生自由发言,说说自己的构想。

(2)组织学生进行自由作画。师巡视,个别指导。

4、评比,展示点、线、面。

生自由上台,说说自己是怎么构想的。生互评,评选“十佳”作品。

(三)课堂总结。

师: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了哪些收获?说说你对点、线、面有了怎么样的认识?

练习设计有我们周围的点、线、面形状的实物组合成一幅优美的画。

中班美术《点线面》教案 篇三

一、教学目标:

1.初步认识点、线、面。

2.观察生活中的点、线、面,感受点、线、面的美。

3.利用画或者拼贴进行点、线、面的排列,创作一幅作品。

4.发现生活中的美,创造性的表现美。

二、教学重点:

观察生活中的点、线、面,并能用绘画或粘贴的方式表现它们的组合变化。

三、教学难点:

画面中点、线、面的搭配巧妙,布局合理,富有美感。

四、教学准备:

教师:课件、示范作品。

学生:铅画纸、水彩笔、彩色铅笔、油画棒、毛笔、颜料等。

五、教学过程:

(一)、绘画游戏,导入新课

1.实物投影演示点、线、面效果。

同学们,你们见过彩色的雨吗?

点:滴答,滴答,下雨了!(滴颜料)

线:(竖起纸来),低落在窗玻璃上,留下线的痕迹。

面:雨下大了,地面积起了水汪。

2.出示课题

生活中,点线面无处不在,让我们一起去寻找他们的足迹吧!

(二)、探究体验

1.找一找生活中的点线面。

2.摄影作品赏析,感受点线面在作品形成的视觉美感。

(1)停在电线上的麻雀:

休息在电线上的燕子是我们熟悉的点和线的结合,大大小小有聚有散的点组合在一起,看起来真有趣。

(2)斜拉桥:

斜拉桥有我们熟悉的平行线,由长线到短线的变化,让我们感觉到大桥由近向远延伸。

(3)罗平梯田:

云南的罗平梯田是当地人民辛勤劳动的象征。它展示给我们随意流畅的曲线,时而重叠,时而平行,纵横交错;无论是曲线还是直线,它们时聚时散,为我们勾勒出富有诗意的画面。

3.小练习,认识点线面

请同学画画自己认识的点、线、面

点:你画的点像什么?画面中你的点是怎样排列的?你能把它变成线吗?(点连接起来就是线,把它放大了就是面。)

线:有曲有直。可有粗细、方向、组合上的变化。

面:包括规则的面和不规则的面。

4.康定斯基作品欣赏

《红色椭圆》这幅作品以蓝色为主色,还有我们熟悉的红色、黄色等颜色。你看到了什么?我看到在静静的大海上,渐渐靠近我们的船只打破了大海的沉寂,因为人类的到来,海面变得热闹起来,翻卷的浪花,收获的船只,金黄色的甲板,上空盘旋正在寻找休息桅杆的海鸟。

太阳在天空静静地俯视着海面上的一切。在画家的笔下一切造型都变得抽象了,或点或线,点是静止的,线是运动的,点、线、面在画家的笔下叠加组合起来,变得富有创意,带给我们无限的联想。

5.学生作品欣赏

(1)风景:小作者用层叠的鲜艳色块表现出了自己心中的风景,近处的折线表现出正在生长的草丛,橙、黄相间的色块表现出野花盛开的山坡,绿色的点表现出远处山上的小树。作品中不同的点、线与色块的结合,使画面充实丰富,富有节奏变化,留给欣赏者想象的空间。

(2)屋子一角:屋子的一角是小主人的乐园,小主人的玩具火车、轨道、积木等玩具是画面表现的主体,有序排列的点、线、色块构成简练的造型,由大到小排列组合,给人一种旋转运动的感觉。

(3)奇怪的脸:小作者用拼贴的方法给我们展现了一个头扎小辫儿的孩子的形象,整个画面主体人物突出,夸张概括的人物造型,叠加组合的拼贴方法,使画面生动有趣。仔细看看这些拼贴材料竟然是我们生活中的邮票和画报。

(4)游乐园:几何块面、各种线条,好像是鸟瞰的游乐园。

(5)流星:扣子、羽毛、豆子、彩色的瓦楞纸条、折叠好的星星等这些都可以成为我们表现的材料。画面用羽毛来表现从天空划过的流星,用折叠好的星星来丰富画面,平面与立体的组合使画面别有一种情趣。好有创意的作品啊,我们也不妨从生活中找一些材料来试试吧!

小结:点线面自由组合,均衡分布,融入想象,能使画面变得丰富有趣。

(三)、学生作业,教师辅导

用各种颜色的点线面自由组合创作一幅作品。可以具象也可以抽象,并给作品取个名字。

(四)、作业展评

(五)、小结拓展

创作点线面作品。

中班美术《点线面》教案 篇四

教学目标

[德育目标]:体验生活中的点线面给人们带来的美感,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的态度。感受生活中点、线、面独特的艺术语言及艺术魅力。

[智育目标]: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和耐心细心的学习习惯。

[素质发展目标]:学习用点、线、面进行排列造型。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感受生活中点、线、面独特的艺术语言及艺术魅力,培养艺术感知能力和造型表现能力。

[教学难点]:恰当地运用点、线、面的组织原理进行造型活动。

教学准备

电脑课件

学生活动设计

学生欣赏图片来感悟点线面的魅力。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通过欣赏点、线、面的抽象画来揭示课题。

2.引:在一个宁静的夜晚,画室里正在上演精彩的表演。我们快去看看!

3.旁白:看!舞台的布幕徐徐拉开了。第一场表演是……。

4.设问:你能给这幅画起个名字吗?这幅画里有哪些形状?(各种各样的点、线、面)

5.让学生直观地在视觉和听觉等各方面都得到亲身感受,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创作欲望,开拓学生的思路。

二。教授新课

1介绍点、线、面的知识。

引:什么样叫点、什么叫线、面呢!?我们一起去探索。

设问:地球在宇宙中,显得怎样?

2.设问:当我们在近处看地球时,它显得怎样?

动画课件直观地了解点、线、面的知识。

2.学习运用小物品制作点、线、面的方法;认识抽象画给人们带来特殊的视觉美感,陶冶学生的审美情趣。

引:画室里的表演正在进行着,请小朋友们跟着老师一起去欣赏。

知识点:点、线、面是美术世界的基本元素、真正主人。

设问:看着画面,你有什么感觉?你觉得画家在画的时候,在想些什么呢?画家是用什么方法什么材料画出这幅画?我们还能用哪些不同的方法、材料来画画呢?

培养学生对事物的观察能力和对问题的探究能力。

3.帮助学生明确课堂学习任务。

引: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又增强了知识,让我们一起走进美术世界,去探索、去创造!

设问:欢迎你们来到美术世界,走上点、线、面的表演舞台,你给大家带来了什么表演?

请把你的想象用画面的形式表现出来

根据儿童的心理特点,在童话的气氛中提出作业要求,营造学习气氛。

三。布置作业实践活动的细则,说明评价方法。

1.教师:选择一张你喜欢的彩色纸作为“舞台”,用课桌上现有的材料,组织“点、线、面”进行“表演”,先排列好,再把画面粘贴固定。我们将对作业分别评出:创新奖、制作奖、评价奖。

2.各类废弃物品。

3.几何形的彩色卡纸。以游戏的形式提出作业要求,活跃学习气氛。

四。作业评价

引:这里的每一场舞会都是各具特色,我们一起来欣赏。

说说你的感想,并且为这些美丽的画面取名字。

作业展示板。培养学生的欣赏能力和评价的能力。

五。拓展

1.欣赏:名师名画A.教材中德国女画家—──康定斯基的《绘画201号》B.凡高----《向日葵》《抽象画》D.照片《故宫城门》、《现代城市》、

2.日常用品A.《时钟》B.《自行车》C.《雨伞》D.《建筑物》扩展学生的视野。

3.儿歌儿歌:你是点,我是线,变大以后就成了面,描画美好的画面。

营造课堂学习气氛,巩固课堂知识。

教学反思:

《点线面》,促使学生在身边、家里、社会中寻找点线面,寻找魅力,体验环境中蕴涵的艺术美,感受生活。在1—2年级,对学生的要求偏重于从接触身边的美术作品和走到自然之中,积极参与美术欣赏活动,培养他们对欣赏活动的兴趣。主要鼓励学生以直观的方式感受自然和美术作品的造型与色彩,而不要求他们对作品进行更深入的分析。像构图、肌理等专业性较强的名词和术语,以及分析作品的社会意义这类较为复杂的活动,一般不要学生过早地接触。

中班美术《点线面》教案 篇五

活动目的:

1.了解鱼的结构,掌握鱼的表现方法。

2.培养学生的想像能力和造型能力。

3.激发学生热爱生活的情感。

4.学会用点线面组合的方法美化装饰鱼。

活动准备:

范画、图片、绘画工具等。

活动过程:

一、欣赏鱼的图片。

从鱼的形态、大小、颜色、花纹等方面来说一说。

小朋友喜欢这些鱼吗?为什么呢?(用一个词来夸夸它们)

能不能用你的体态语言来模仿一下鱼游动的样子?(生模仿动作)

二、交流查找的鱼的图片和文字资料。

1.大海是鱼的乐园,里面有哪些特色鱼啊?

哪些小朋友找到了图片,上来给大家展示一下。老师也准备了一些资料,大家快来看吧!

2.其他小朋友还找了一些图片,相互交流一下吧。

三、这么多的鱼,它们又有哪些共同的特征呢?都有哪些部分组成啊?

(鱼头、身体、鱼鳍、鱼尾巴)

四、那么我们怎么来画鱼呢?(示范)

1.先画出鱼的外形,可以用夸张的手法来表现,线条要柔美。

2.添画鱼身上的鱼嘴巴、眼睛、鱼鳍和鱼尾巴。

3.尝试着画一群鱼,但要注意主次与遮挡关系哟!

4.怎样使鱼更加漂亮呢?

(讨论)可以用变化的线条或者黑白的点来进行装饰。

中班美术《点线面》教案 篇六

各位老师好:

今天我说课的课题是《点、线、面、体》,下面我对本课题进行分析:

一、教材分析(地位与作用)

《点、线、面、体》是人教版必修教材第4章第1节第2个课题。因此,本课题的理论、知识是学好以后课题的。基础,它在整个教材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二、教学目标

根据本教材的结构和内容分析,结合着一年级学生他们的认知结构及其心理特征,我制定了以下的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1)进一步认识点、线、面、体的概念。

(2)理解点、线、面、体之间的关系。

2.解决问题:

使学生经历用图形描述现实世界的过程,用它们来解释生活中的现象。

3.情感态度:

让学生认识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通过各种数学活动发展学生与他人交流、合作的意识。

三、教学的重难点

教学重点:点、线、面、体之间的关系

教学难点:

点动成线、线动作成面、面动成体的活动。

由于这个活动比较抽象,为了使学生能够达到本课题设定的教学目标,我再从教法上谈谈。

四、教法分析

为了激发学生对解决实际问题的渴望,并且要培养学生以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我主要采用了以下的教学方法:

1.直观演示法:利用图片等手段进行直观演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掌握。

2.活动探究法:引导学生通过创设情景等活动形式获取知识,以学生为主体,使学生的独立探索性得到了充分的发挥,培养学生的自觉能力、思维能力、活动组织能力。

3.集体讨论法: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组织学生进行集体和分组讨论,促使学生在学习中解决问题,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精神。

五、教学流程:

活动1

从静态的角度认识体、面、线、点之间的关系,即“体由面组成,面与面相交成线,线与线相交成点”。这是本节课的重点,为了突破这个重点,我将抽象的概念融于大量生动形象、具体的实例中,有助于学生对概念的理解,记忆。让学生体验图形是有效描述现实世界的重要手段,从而使学生乐于接触现实生活中的数学问题。

活动2

从动态的角度认识点、线、面、体之间的关系,即“点动成线,线动成面,面动成体”。这是本节课的难点,为了突破这个难点,我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出发,给学生提供充分的数学活动和交流的机会,引导他们通过活动在自主探索的过程中获得知识和技能,让学生认识到通过观察、实验、类比、推断可以获得数学猜想,体验数学活动充满探索性和创造性。

活动3

通过实例让学生了解几何体的组成,即“点是构成图形的基本元素”。发展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

小结

通过小结让学生明白,本节是从实际物体中抽象出几何体又进一步抽象出体、面、线、点基本元素,最后又由这些元素得到丰富多彩的图形世界,即“由具体——抽象——具体的过程”。同时让学生初步学会反思。

布置作业

巩固所学的知识,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六、板书

好的板书就像一份微型教案,此板书力图全面而简明的将授课内容传递给学生,清晰直观,便于学生理解和记忆,理清本节课的脉络。

七、课后反思

这节课,通过三个活动引导学生认识点、线、面、体及其之间的关系,使学生经历用图形来描述现实世界的过程,并会用他们来解释生活中的现象,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并锻炼学生与他人交流、合作的能力。当然,本节课也有不足之处。比如:第三个活动没能大胆放手让学生自己去探究和归纳,在学生探究的时候,引导不够。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应多想信学生,让他们多说,老师少包办,这样教学效果可能会更好一些,最后我以这样一副对联结束这节课:

上联加减乘除谋算千秋功业

下联点线面体描绘四化蓝图

横批你行我也行

谢谢各位。

最新范文

幼儿园中班语言教案(7篇)10-12

中班安全教育教案优秀4篇10-12

中班数学教案(精选7篇)10-12

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优秀4篇】10-12

幼儿园中班音乐教案(优秀4篇)10-11

幼儿园中班数学活动教案3篇10-10

幼儿园中班优秀公开课教案优秀10篇10-09

幼儿园中班安全教育教案(优秀8篇)10-09

中班科学《吹泡泡》教案(优秀10篇)10-09

《天鹅》中班教案(优秀4篇)10-09

60 712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