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色的草地教案 小学语文《金色的草地》教案【优秀5篇】

2023-11-09 12:58:55

《金色的草地》是苏联作家普里什文写的一篇文章,收录在人民教育出版社语文三年级上册教科书中。书包范文为小伙伴们分享了小学语文《金色的草地》教案【优秀5篇】,希望能够给您的写作带来一些的启发。

小学语文《金色的草地》教案 篇一

教学目标:

1、学会“色、草、片、变、并、而、怎”8个生字,会认“英、钩、注、意、观、察、便、张”8个生字,认识偏旁“又”。

2、流利地朗读课文。选择喜欢的部分背诵。

3、读懂课文内容,培养观察自然、了解自然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

1、识字写字,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喜欢的课文部分。

2、体会第1自然段的发现与第2自然段的发现有什么不同,增强观察自然的意识。

教学时间: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趣导入。

1导入新课。

(出示课题。)

二、自主合作,读准字音,把课文读通顺。

1学生大声、自由朗读课文,圈出文中要求学会和要求会认的字,遇到不认识的字就借助拼音多读几遍。

2同座互读,读准字音。

3学生小组合作学习,由小组长抽读生字卡片。

4学生通过玩“开火车”等游戏识记生字(去掉音节)。

5学生再读课文,将课文读通、读顺。

三、创设情境,指导朗读第一节。

1、学生朗读第一节。

2、听了朗读,你知道了什么?草地为什么会变成金黄色?

3、看到这片金黄色的草地,你会说什么?

4、再读第1自然段。

四、写字教学。

1、出示本课生字:色、草、片、变

2、小组讨论识记方法。

3、交流识记方法,口头组词。

4、重点指导书写:片、变。老师范写。

5、学生练写。

第二课时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1、导入谈话。

2、设疑激趣:这片草地不仅美,还很有趣呢!小男孩发现什么有趣呢?想不想知道?让我们赶快读读第2自然段吧!

二、自主探究,读悟质疑。

1、学生自由朗读第2自然段。

2、说说小男孩发现了什么?

3、出示早中晚草地颜色变化的三个句子,自主读悟。

4、出示草地颜色变化的画面,观察,自由谈感受。

5、质疑:读了句子,看了画面你有什么疑问吗?

6、这是一片美丽而神奇的草地,让我们连起来读读这段吧!读出你的体会,齐读第2自然段。

三、合作探究,解决疑难。

1、草地的颜色会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这是怎么回事呢?小男孩想知道,我们也想知道。请同学们带着以上问题自由读第3自然段,边读边想自己能读懂什么?

2、小组合作学习。

(1)把自己读懂的内容与小组的学习伙伴交流。

(2)词语质疑,组内尝试解决。

3、汇报交流。

(1)说说你读懂了什么?

(2)理解“合拢”“攥成”“张开”

4、自由朗读蒲公英的花瓣开合的三个句子,了解草地变色的原因。

5、大家读的这么好,如果加上动作、表情再读一定更棒。指名读。

6、这段写得真好,你喜欢吗?愿意背下来吗?

7、比一比谁背得快。

四、激发情感,体验乐趣。

1、原来草地颜色的变化是由蒲公英的开合引起的呀!那你们喜欢这神奇的蒲公英吗?小男孩更喜欢,让我们带着对蒲公英的喜爱齐读最后一自然段。

2、交流讨论:为什么它和我一起睡觉,也和我一起起床?再读最后一自然段。

五、回归整体,升华感受。

1、读了课文,你有什么感受?

2、你想夸夸小男孩吗?

六、识字写字,拓展延伸。

1、出示“发、并、而、怎”,指名读,齐读。

2、指导认识“又”字旁。

3、交流怎么记住这几个字?

4、仔细观察这几个字在田字格的位置,说说写好它们,你有什么发现?

5、老师范写“怎”。

6、学生描红、练写。

7、布置课外实践活动。

七、自选段落,背诵积累。

板书设计:

金色的草地

早上小拳头绿色

留心观察

中午张开金色善于发现

傍晚合拢绿色

《金色的草地》教学设计 篇二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习作者善于观察事物,养成认真观察的好习惯。

(二)过程与方法

1.读懂课文内容,感受大自然给我们生活带来的乐趣。

2.体会课文中一些句子在表达情意方面的作用。

(三)情感、态度及价值观

1.读懂课文内容,进一步培养热爱大自然的感情,感受大自然给我们生活带来的乐趣。

2.通过阅读,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对蒲公英的喜爱之情,激发学生善于留心观察身边事物变化的兴趣,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

(一)教学重点:

通过对内容的理解,学生能够增强对大自然热爱的感情,体验大自然给人们生活带来的快乐,增强观察自然、了解自然的意识。

(二)教学难点:

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就不能仅停留在“草地玩耍游戏“和“蒲公英的变色”上。要联系生活实际在更广阔的大自然和童年生活的背景下学习本篇课文。这也是学习本篇课文的难点所在。

三、教学方法

观察法、联想法、

四、教学准备:

1.搜集有关蒲公英的资料。

2.多媒体课件。

五、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学生齐读课题,教师指导读好题目。

(二)读中质疑,读中感悟

【读中悟美】

师:在上节课开始的时候,有小朋友提出了这样的问题:草为什么是金色的?金色的草地在哪里?请大家快速浏览课文,看看能在哪个自然段能够找到答案。现在就请大家仔细地读第一自然段吧!谁来给大伙说说,你找到的这两个问题的答案吗?

指名回答,教师随机评价指导朗读,引导语如下:A.我听出来了,是一大片草地;B.噢,蒲公英已经长满了;C.草地真的变成金色的了!学生齐读第一自然段。

【演读寻趣】

过渡语:听了你们的朗读,金黄色的蒲公英甜甜地笑了,草地变成金色的了。

课件演示:一大片金色的草地,看到这片金灿灿的草地,我真想在上面痛痛快快地打几个滚,玩一玩。

1.(面对学生)同学们,你们想怎么玩呢?(学生自由回答)

师:请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认真地读第二自然段,然后和同桌商量试着演一演。要想演得好,就要把课文读懂、读好。老师要仔细地看你们的表情,听你们的声音,谁演得好,我就请谁上到讲台前面来表演。(学生和同桌合作,读课文,表演。教师巡视)

2.请一组同桌上台来

师:来请同学表演一下!请大家当评委,给他们打分,要说出打分的理由。可以多请两组来表演。

引导学生评价别人的导语如下:A.你很会发现同学的闪光点,评得好!B.为什么是!"分呢?分扣在哪里?说说看。C.你认为他的表情不是“一本正经”的,那你能做出这种表情吗?你真了不起。

3.同学们,在金色的草地上玩的时候,你心里是怎样想的或者你想说什么呢?(此时需要尊重、珍视学生内心的独特感受和体验,同他们一起享受快乐)

4.课件出示句子,引读:教师“读是啊,就这样”,学生接着往下读。

5.同学们,你读懂了这个句子吗?(引导学生联系前文读懂“并”和“引人注目”)是呀,原来快乐这么容易找到,它就在这可爱的蒲公英身上,就在这可爱的草地上!

(三)研读释疑,朗读表达

1.这金色的草地除了给我们带来了快乐,还给我们带来了什么呢?请大家默读第三自然段,遇到读不懂的地方,就用自己喜欢的符号勾画出来。(学生默读第三自然段,质疑。)

2.有问题的同学请举手。来,把你的问题说说看。

预计提问及部分引导如下:A.为什么这里要“说我起得很早去钓鱼”?引导:如果不去很早会怎么样呢?我们联系上下文来理解。

B.为什么说“发现草地并不是金色的”?这里为什么要“用并”?引导:我们不用“并”来试试,读读看。谁弄明白了?

C.蒲公英花就像我们的手掌,可以张开、合上。”引导:蒲公英花怎么张开、合上的?谁来做给大家看?我们再来读读这个句子。

D.草地为什么会变颜色?也许学生还提有自然方面的问题,教师可这样引导:看到你们对大自然的一切都很感兴趣,我仿佛又回到了童年,因为那时的我也像你们这样对大自然充满了好奇,这些问题怎么解决呢?你们肯定能在下课后找到好方法。

3.(如果学生没有提出,则由教师提出)这个自然段中有一个词连续出现了两次,引起了我的注意,你们发现了吗?发现这两“次发现”有什么不一样?你从中受到了什么启示呢?学生思考,回答

4.请你再读读这段文字,把这句话补充完整,再说说你的理由。

就这样,这些并不引人注目的蒲公英,这金色的草地给我们带来了欢乐。

5.这就是你们的内心感悟,简直精彩极了!你们的朗读一定也很精彩。请你把在蒲公英、草地上所感受到的快乐、通过朗读与大家一起分享吧!学生自己练读,教师指名朗读。

6.指导朗读的预设导语如下:“A.你读的是句号吧?再试试,你能读成问号的。B.你发现什么啦?读吧!C.你这朵蒲公英没张开,来,再读一次,你肯定行!D.来,把草地变色的秘密告诉我们吧!E.老师也想读,愿意给我这个机会吗?请你们给老师的朗读评评分吧!

(四)读中升华

1.“多么可爱的草地!多么有趣的蒲公英!从那时起,蒲公英成了我们最喜爱的一种花。它和我们一起睡觉,和我们一起起床。”这是作者想告诉我们的。请你细细地去品一品这些话,你能听出作者想说什么吗?如果你听出来了,可以在旁边做上批注,就写一句话。(学生默读、批注,有感情地朗读自己写的话)。

2.同学们,今天通过学习,我们和蒲公英、草地以及大自然交上了朋友,只要你们留心观察,还能发现大自然更多的秘密。在这里,老师请大家课后阅读《十万个为什么》一定能找到更多的快乐。

六、课后作业

大自然是多么地美妙,给我们的生活带来无限的乐趣,如果我们不好好保护大自然,我们将失去很多乐趣,请你用刚学会的观察方法观察自己喜爱的事物。

有人曾说过:学生的感悟能力就如同杠杆上的支点,对人的发展来说,学生的感悟能力的高低决定他们今后能否撬起这个“地球”。感悟不仅可以激发起孩子们的情感渴望,点燃他们的火花,而且可以让孩子挥洒想象和才情,体验学习语文的快乐。

《金色的草地》教案 篇三

这几天忙着写论文,写案例,一直也静不下来写教案,这两天听这各位专家的讲座,一边听,一边对照自己备的课,今天排除了这种想法,明天又排除了那种想法,到最后就不知道该怎么上了,但是昨天是无论如何自己都要先备一下了。备完之后觉得课的设计自己也不满意,缺少创意,这样上课自己扶得太多了,总是自己牵着学生的思维,还有情感目标怎么更好地在这堂课中进行落实,朗读指导的形式,课文字词教学如何落实……真是剪不断,理还乱,傻了。

一、预设目标:

1、理解词语和句子,进一步培养热爱大自然的感情,感受大自然给我们生活带来的乐趣。

2、结合课文理解,学习四个生字。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二、教学过程

(一)出示课题,读题质疑

1、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外国文学《金色的草地》,齐读。

2、读了课题你有什么疑问或想法?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带着自己的想法和疑问自由读一读课文。(读之前让学生相互提提初读课文的要求。)

2、教师巡视指导,及时发现学生易读错的字词或自己进行指导。

3、再读一读课文,说说读了课文你知道了什么,你有什么问题或是你想说什么?

(结合学生的回答了解蒲公英:出示蒲公英的花和种子图,说说你看到过哪种蒲公英,谈谈自己的认识,教师补充,在认识蒲公英种子时相机学习生字“绒”。)

(三)、研读课文,体会情感

第一自然段

1、为什么草地会是金黄色的?

(1)找出有关的句子读一读,说说自己的理解。

(2)看满地盛开蒲公英花的图理解草地是金黄色的,结合感受读一读句子。

第二自然段

1、同桌齐读,感受文中的哥弟俩是怎么玩的。

2、指名两位学生上台像他们这样玩一玩,一名学生上台帮忙读一读文本。课件播放蒲公英四处飘散的样子。

3、师生评一评,相机理解“一本正经、使劲、假装”几个词语。

4、再指导读第二自然段,请两位学生上台演一演,一生帮忙读。

5、一起来玩一玩,体会玩蒲公英带来的乐趣。(课件播放无数蒲公英飘散远去的情景。)

6、一起在读一读本段最后一句,理解“引人注目”一词。

第三自然段

1、指名一生朗读,看看你发现了什么?自由说。

2、出示填空题:

蒲公英的花就像---------,可以--------、----------。

早晨,花朵--------,是-------,草地是----------。

中午,花朵--------,是-------,草地是----------。

傍晚,花朵---------,是-------,草地是---------。

(1)同桌互相说一说。

(2)指名说一说,加上动作说一说,不看提示说一说。

3、齐读本段。

第四自然段

齐读最后一个自然段,边读边思考,你又发现了什么或新的想法?

(理解最后一句话,为什么一起起床,一起睡觉?)

四、小结:学了这篇课文,你能说说你理解的这是一片怎样的草地啊?

五、机动:摘抄好句子。

叶老师的建议:

因为我不熟悉这篇课文,所以我的建议可能不对。我是凭着你的教案猜课文内容的,呵呵老师厉害吧?

1、可以把课题教学和整体感知及第一段的学习结合起来。从提问入手,为什么草地是金色的?读读课文,学习第一段。

2、第二段的学习表演太多,而且是重复的。建议在理解之后安排一次就可以了。读读玩玩。

3、第三段的填空太多,而且不够灵活。建议改为:花朵草地,引导学生把课文的语言内化为自己的语言。这里的表演就不要了。一堂课里有一次表演就差不多了。

语文三年级上册《金色的草地》教案 篇四

【教材简析】本课是第一单元的第二篇课文,主要讲了“我”家门前有一大片蒲公英的草地,每当蒲公英开放的时候,草地就变成了金色,“我”和“弟弟”总是为了寻开心随意揪它,但是有一次我发现了草地颜色的变化,还通过仔细观察发现了变化的原因,由此蒲公英成了我们最喜爱的一种花。

【教学目标及重、难点】

1、学生独立识字13个。

2、学生通过自主探究的学习方式,理解课文内容,了解草地颜色的变化及原因,引导学生体验文中“我”对蒲公英的感情变化。

3、有感情的朗读课文,练习复述片断,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

4、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养成留心观察事物的习惯。

【教学重点、难点】

1、本课第四自然段草地颜色的变化及原因是学生学习的重难点。

2、文中“我”的情感变化及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也是本课的重点。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大家都见过草地吧,都是什么色的?有一位同学看到的却是一片金色的草地,你们想去看看吗?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新的课文,(板书)金色的草地。

请同学们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

1、自由读,检查生字:

⑴预习时大家已经养成了独立识字的习惯,现在请大家自由朗读课文,做到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⑵检查生字。

2、指名读,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思考:读了这篇课文,你知道了什么?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吗?老师帮助学生梳理问题。

三、理解课文

学习第一自然段:

1、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跟着课文中的小朋友一起去看看这片金色的草地。(出示课件)

2、指名读,老师请一位同学来读读课文的第一自然段,看看文中的小朋友有什么感受?

3、大家是怎么赞美这片草地的,注意这句话后面的标点符号是(叹号)。

4、看来文中的小朋友和我们的感受是一样的,让我们一起来赞美这片草地,请大家齐读。

学习第四自然:

1、指名读:

老师请一位同学来读读课文的第四自然段,其他同学认真听,思考:我有什么新发现?颜色:板书:

绿、金、绿⑴这个发现你是从哪些语句知道的?你来读一读。

⑵你注意了颜色的变化跟什么有关?

⑶按时间的顺序说说草地颜色的变化?

2、我还有什么新发现?

形状:板书(合拢、张开。)

⑴从哪些语句知道的?你来读一读。

⑵瓣到底是怎么动的,你想亲眼去看一看吗?

出示课件,音乐渐起,教师范读:“原来,傍晚时蒲公英的花瓣都合拢了。蒲公英的花瓣就像我们的手,手掌张开时它是黄颜色的,要是攥成拳头,黄色就被包住了。第二天,太阳升上来,蒲公英张开了自己的手掌,草地又变成了金色。”

⑶花瓣是怎么动的,我们再来默读这几句话,把表示花瓣动的词语画下来。

⑷(出示课件)指名说一说画的词语。

⑸谁能看着这几句话加上动作来读一读,请同学们注意他的动作。

⑹我们伸出手来,加上动作再来一起读读这几句话。

一棵小小的蒲公英在草地上有许许多多,不引人注目,可是今天我们却有了这样一个奇妙的发现,此时此刻你的心情怎样?

1、指导朗读:同学们请你们就带着这种感情来练习朗读,先自己练着读一读。

2、指名读。

学习二、五自然段:

有了这个新发现,“我们”有了什么变化?先在小组里说一说。

1、指名说我们有了什么变化?(板书:寻开心)

2、“寻开心”是什么意思?谁在预习中查过辞典?

3、联系课文说一说我们是怎么寻开心的?

4、现在呢?最喜爱(板书)。

5、发散:你会怎么爱?(会说点什么?会做点什么?)

6、指名读、齐读第五自然段。

四、总结全文

1、看副板书,全班交流黑板上

2、发散:其实自然界还有许多花草也有这个特点,有没有发现的,谁来说说你知道的?

总结:同学们,大自然就是那么神奇美妙,大自然的花花草草其实就在我们身边,时时处处和我们一起生活,一起成长。课下请观察你喜欢的花草,下节课说说你的新发现,好吗?

语文三年级上册《金色的草地》教案 篇五

【题目】

《金色的草地》

我们住在乡下,窗前是一大片草地。草地上长满了蒲公英。当蒲公英盛开的时候,这片草地就变成金色的了。

我和弟弟常常在草地上玩耍。有一次,弟弟跑在我前面,我装着一本正经的样子,喊:“谢廖沙!”他回过头来,我就使劲一吹,把蒲公英的绒毛吹到他脸上。弟弟也假装打呵欠,把蒲公英的绒毛朝我脸上吹。就这样,这些并不引人注目的蒲公英,给我们带来了不少快乐。

有一天,我起得很早去钓鱼,发现草地并不是金色的,而是绿色的。中午回家的时候,我看见草地是金色的。傍晚的时候,草地又变绿了。这是为什么呢?我来到草地上,仔细观察,发现蒲公英的花瓣是合拢的。原来,蒲公英的花就像我们的手掌,可以张开、合上。花朵张开时,它是金色的,草地也是金色的;花朵合拢时,金色的花瓣被包住,草地就变成绿色的了。

多么可爱的草地!多么有趣的蒲公英!从那时起,蒲公英成了我们最喜爱的一种花。它和我们一起睡觉,和我们一起起床。

【要求】

(1)试讲时间10分钟

(2)指导学生读通课文,理解文意

(3)体会大自然带给我们的快乐

(4)要有适当板书

图片

【简案示范 】

金色的草地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掌握本文生字、词语,如:盛开、玩耍、 一本正经等。

过程与方法:疏通课文线索,理解文意。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能够感知体会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用心感受大自然带给我们的乐趣,热爱大自然。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

通过朗读,感受作者笔下的自然美,体验大自然带来的乐趣

难点

探究蒲公英“变色”的原因,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好奇与探索

三、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

提问激趣导入。

同学们,咱们见过的草地会有哪些颜色?你见过在一天的时间里也会变色的草地吗?接下来,我们一起走进这篇课文,看看这《金色的草地》到底是怎么回事?(板书课题)

2、讲授新课

(1)初读课文

学生先自读,教师再示范读,强调重点字词。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回答导入中提出的问题:这片草地在一天之中变了几种颜色?为什么这片草地会变色?(这个问题是为了启发学生用心认真读课文,在第3自然段中找到答案,原来这片草地会变色,是因为蒲公英的花瓣张开、合上导致的,花瓣张开时,草地变黄色,花瓣合拢时,草地变绿色。)

同学们,这是一片什么样的草地呢?根据理解,来说说你的看法,从而感受大自然的魅力。(神奇、会变色、带给我们快乐的草地……)

(2)二读课文

在初步感知到这片草地的神奇之后,学生伴随着配乐再次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思考:在这片神奇的草地上,还发生了什么有趣的故事?(这个问题的设置,是为了让学生准确找到并朗读第2段,体会这片草地给作者童年时期带来的快乐。)想象一下,这片草地还可能给作者的童年生活带来了哪些乐趣?因此,作者的童年生活,也正因为这片金色的草地而变得 。

(3)齐读文章最后一段。提问:读完这一段话,你有什么样的感受?(草地仿佛已经变成了作者的好朋友,形影不离,给作者带来了童年乐趣。大自然可真是有无穷的奥秘啊!)

3、巩固练习

想一想,用几句话替作者来赞美一下这片神奇的金色草地吧!

4、课堂小结

通过对本文的学习,大家参观了金色的草地,以及它神奇的变色超能力,体会到了大自然的神奇魅力,以及大自然带来的无穷乐趣,激发我们热爱大自然,善于探索大自然的美。

5、布置作业

课后,给你的小伙伴讲讲你眼中大自然的发生过哪些有趣的故事吧!

四、板书设计

最新范文

小学信息技术教案(最新5篇)11-09

小学语文教案中板书设计(优秀8篇)11-08

最新小学数学乘法教案(优秀9篇)11-07

小学信息技术教案5篇11-06

小学体育教案教学反思【精选3篇】11-06

小学语文知识点【优秀5篇】11-06

小学语文蟋蟀的住宅教案优秀9篇11-06

小学体育50米跑教案优秀5篇11-05

粉刷匠小学音乐教案 通用2篇11-05

小学生安全教育教案2019最新7篇11-05

62 753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