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数学上册教案 四年级数学上册教案优秀6篇

2022-08-03 09:18:37

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教案,教案是备课向课堂教学转化的关节点。优秀的教案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书包范文为您精心整理了四年级数学上册教案优秀6篇,希望能够对大家的写作有一点启发。

四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篇一

教学内容:

平行四边形分类、关系、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概念(课文第70页的例1)

教学目标:

1、学生理解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概念及特征。

2、使学生了解学过的所有四边形之间的关系,并会用集合图表示。

3、通过操作活动,使学生经历认识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全过程,掌握它们的特征。

4、通过活动,让学生从中感受到学习的乐趣,体会到成功的喜悦,从而提高学习的兴趣。

教学重点:

理解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概念及特征。了解学过的所有四边形之间的关系,并会用集合图表示。

教学难点:

理解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概念及特征。用集合图表示学过的所有四边形之间的关系。

教具准备:

图形、剪子、七巧板。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感知图形

1.出示校园图(70页)在我们美丽的校园中,你能找到那些四边形?

2.画出你喜欢的一个四边形。说一说什么样的图形是四边形?

展示学生画出的四边形,请学生标出它们的名称。

长方形平行四边形

梯形正方形

3.小组交流:从四边形的特点来看,四边形可以分成几类?学生讨论交流。

二、探究新知

1.归纳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概念。

有什么特点的图形是平行四边形?(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叫做平行四边形。)

强调说明:只要四边形的每组对边分别平行,就能确定它的每组对边相等。因此平行四边形的定义是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

提问:

①生活中你见过这样的图形吗?它们的外形像什么?

②这些图形有几条边?几个角?是什么图形?

③这几个四边形有边有什么特点?

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篇二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108~109页的第3~6题练习二十六的第5~9题

教学目的:1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四则混合运算顺序,会计算比较容易的三步式题

2使学生进一步学会分析数量关系,能够比较顺利地分步解答一些含有三个已知条件和含有两个已知条件的两步应用题

教学过程

一、复习混合运算

1做第108页的第3题

先出示第1小题,让学生说出运算顺序,再计算然后再出示第2小题,也让学生说说怎样脱式计算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要给予更多的练习机会

2、做练习二十六的第5题

让学生独立做,先审题,再填空可以让比较好的学生说一说是怎样想的, 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能够按图示的每一步计算正确就可以了

3做练习二十六的第6题

先让学生独立做,教师巡视,集体订正订正时对有错误的学生,让他们找出原因并改正

二、复习应用题

1做第108页的第4题

学生独立解答,教师巡视,集体订正让学生说一说应用题的数量关系。

然后让学生改变题目的问题,口头改编成一道两步应用题

2做第108页的第5题

先让学生独立解答,教师巡视集体订正时,让学生说一说题目里的数量关系,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然后,让学生改变第三个条件口头编成不同的两步应用题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按一定顺序改编,并根据学生的回答,将学生口头改编的应用题的要点写在黑板上如:

(1)一个粮仓存小麦85吨,存大豆60吨,存的玉米比小麦和大豆的总数多38吨,存玉米多少吨?

(2)总数多38吨

(3)存的玉米是小麦和大豆的总数的2倍

(4)存的小麦和大豆的总数比存的玉米多38吨。

(5)存的小麦和大豆的总数比存的玉米少38吨

3做第109页的第6题

先让学生独立解答做完后说一说是怎样分析的,先算什么,再算什么并画出线段图加以说明

然后让学生把问题和已知条件调换,变成不同的两步应用题。改编后,可以再让学生说一说线段图怎样改,再解答出来

三、作业

练习二十六的第7~9题

对学有余力的学生,可以让他们做第21*题

四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篇三

教材分析:

垂直与平行 是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一课时的教学内容。它是在学生认识了直线、线段、射线的性质,学习了角及角的度量等知识的基础上学习的。在空间与图形的领域中,垂直与平行是学生以后认识平行四边形,梯形及长方体、正方体等几何形体的基础。也为培养学生空间观念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载体。

学生分析:

从学生思维角度看,垂直与平行这些几何图形,在日常生活中应用广泛,学生头脑中已经积累了许多表象,但由于学生生活的局限性,理解概念中永不相交比较困难;再加上以前学习的直线、射线、线段等研究的都是单一对象的特征,而垂线和平行线研究的是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未知的相互关系,这种相互关系,学生还没有建立表象。

学习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初步理解垂直和与平行是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特殊的两种位置关系,会初步辨析垂线和平行线。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观察、分类、比较等环节,认识垂线和平行线,感知生活中垂直和平行的现象。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体会到垂直与平行的应用和美感,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

正确理解相交互相平行互相垂直平行线垂线等概念。

发展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

教学难点:

正确判断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之间的位置关系。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 导入新课

1、多媒体播放奥运会开幕式片段。

解说:对于一届奥运会来说,精彩的开幕式就是成功的一半。参加开幕式演出的部队官兵经过130多天的艰苦排练后,才形成了如此宏伟、壮观、盛大的场面。横成排、竖成列、整齐划一。实现了精雕细刻、精益求精、精彩绝伦的目标,向全世界展示了中国军人的风采。

其实在如此盛大的场面里蕴含着许多数学知识。如果把每个人想象成一个点,你们看,这一排排、一列列像我们数学上的什么呢?(直线)

沿着不同的角度观察,就会找到许多条直线。把这个场面转化成一张平面图。

2、出示平面图,找出其中的一些直线。

这些直线都在舞台表面上,我们就可以说这些直线都在同意平面内。

板书:在同一平面内。

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在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

板书: 两条直线。

【从开幕式演出的片段入手,把数学问题的研究置身生活之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转化成平面图,使学生感受到点连成线、线连成面,初步建立垂线和平行线的表象】

二、观察分类,感受特征

1、提出问题

同学们,你准备解决哪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

大屏幕展示学生提出的各种方案。

2、观察分类

师:仔细观察这6种情况中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能把它们分分类吗?想好后和同桌交流交流。

学生汇报:生1:1和2、3和5、4和6分三类。

生2:1和2一类,3、4、5、6一类。

生3:1一类,2、3、4、5、6一类。

在学生说到交叉的分为一类时,告知学生交叉在数学上叫做相交。

板书:相交

针对学生的不同分类引发学生的争议,在争议中统一意见,大致按相交、不相交分为两类。

3、认识平行线

(1)观察、体会平行线的特点

师:为何要把1号单列出来?1号图中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有什么特点?

生1、两条直线之间的距离不变。

生2、不相交。

师:延长后会相交吗?(不会)

动画演示延长后不相交的过程。

小结:像这种位置关系的两条直线在数学上叫做平行线,也可以说这两条直线互相平行。

板书:平行线。

(2)揭示平行线的定义

师:同学们,你在生活中见到过这种位置关系的两条线吗?

学生举例

那到底怎样的两条直线叫平行线呢?

生:永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做平行线。

师补充在同一平面内。

大屏幕出示:在同一平面内永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做平行线,也可以说这两条直线互相平行。

师:为什么要加上互相呢?

生:是2条直线啊!

小结:要说互相平行或平行线至少需要2条直线。

师:能说一条直线是平行线吗?应该怎么说呢?

引导学生说出:红线是绿线的平行线,或绿线是红线的平行线,也可以说红先和绿线互相平行。

【分类活动是开放的,分类结果也是多样的,当学生把它们分为交叉、不交叉、快要交叉三类时,引导学生自己发现问题,利用直线可以延长的性质,把快要交叉的两条直线延长后,使学生明白,看起来快要相交的实际上也属于相交。在观察比较、讨论交流、教师点拨中逐步达成共识,也使学生在探究过程中,感受到相交不相交这些垂直和平行概念的基本特征,为深化理解概念的本质属性创造了条件。】

(3)、巩固练习

师:现在我们已经知道了什么叫做平行线,会用小棒摆摆吗?

用小棒代替直线,摆两根小棒平行。

展示学生的作品

再摆第三根小棒也和第一根小棒平行,得出:如果两条直线都和同一条直线平行,那这两条直线也互相平行。

【让学生动手动脑,加深理解平行线的特点】

4、认识垂直

(1)分类

师:我们已经知道了1号图中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是互相平行。接下来我们继续研究2、3、4、5、6这5中情况中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

这5种情况中的两条直线又一个共同的特点是什么呢?(相交)

如果要把这5种情况再一次进行分类应该怎么分?

生:3和5一类,2、4、6一类;

今天我们重点研究3和5 图中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

【让学生在相交的情况中找出特殊的情况相交成直角,为学生进一步理解垂直的特点做好铺垫】

师:为什么要把3、5单独分一类呢?

生1:因为它们都是十字性的。

生2、它们都有四个直角。

(2)揭示垂直的定义

师:像这样两条直线相交成直角在数学上叫做互相垂直。

大屏幕出示:如果两条直线相交成直角,就说这两条直线互相垂直,其中一条直线叫做另一条直线的垂线,这两条直线的交点叫做垂足。

【在分类,比较的基础上揭示垂直的概念,初步感知相交中的特例是垂直,为学生进一步理解概念的包含与从属关系进行了潜行的渗透】

师:你认为判断两条直线是否垂直最主要的是看什么?

生:相交成直角

师:能不能说红线是垂线。

引导学生说出:红线是绿线的垂线,或绿线是红线的垂线,也可以说红线和绿线互相垂直。

同学们请看数学书的封面上有垂直的现象吗?(有)

在生活中还有垂直的例子吗?

学生举例

(3)巩固练习

会用小棒摆摆垂直吗?

学生摆垂直

全课总结:今天这节课我们认识了在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特殊的位置关系:垂直与平行(板书课题)

再次播放开幕式片段

【让学生寻找影片中的垂直和平行现象,感悟数学无处不在和数学的美感】

一年级人教版数学上册教案 篇四

教学目标:

1.通过练习,进一步提高学生计算有关7的加、减法的正确率和速度。

2.使学生知道图上加括号和问号的用意,能从图里看清告诉了什么,要求什么,并能列式计算。

教具准备:数字卡片 ,教科书第36页上两道例题的挂图(兔图、青蛙图),让学生每人准备0~7的数字卡片。

教学过程:

一、有关7的加、减练习

1.做移动卡片的练习。

教师在黑板上画上 ,将数字卡片 由放在方格上面随意移动位置,让学生说出加上下面方格中的每一个数的得数。

教师把 依次换成 、 ,随意移动,让学生说出加上下面方格中每一个数的得数(移动 时,只能移到0—3的上方;移动时,只能移到0~2的上方)。

2.让学生填写第11题的得数。

3.做第12题。

让学生用0—7的数字卡片,两人一组做第12题。一个学生随便举起两张数字卡片,另一个学生从较大数里减去较小数,很快说出得数。练习5次后,交换角色再练5次。

4.做第13题。

教师说明题意:每组有4道式题,有4个得数。要把式题和得数用线连起来。例如,7减2得5,找到5,把“7—2”和“5”用线连起来。然后,让学生在书上连线,集体订正。

5.做第14题。

让学生拿好铅笔,同时开始计算,教师按半分、l分、l分半、2分报时,让做完的学生举手,以便了解学生的计算速度。然后对得数,发现错误及时纠正,对有进步的学生给予表扬。

课间活动。

二、教学用图画表示的应用题

1.教师挂出教科书上第47页的金色的秋天的收获图。

提问:“图里告诉了我们什么?”

教师画括号、在括号下面加写“?只”。边画边说明:“括号表示让我们把两群小兔合起来,下面加一个‘?只’表示让我们求出一共有多少只小兔。”

提问并指名回答:

“括号表示什么?”

“‘?只’表示什么?”

“谁能完整地说出图里告诉了什么?求什么?”指定两、三名学生回答。

“怎样列式计算?”填在书上。

“为什么用加法计算?”(要把4只和3只合起来,求一共有多少只,用加法。)

2.教师挂出教科书第51页上的青蛙图。

让学生仔细看图,想一想图里告诉了什么?求什么?分组讨论,然后回答。

提问:“括号下面写着‘7只’表示什么?”(一共有7只青蛙)“在荷叶上的青蛙上面写着‘?只’表示什么意思?”(求在荷叶上的青蛙有几只。)

“那么图里告诉了什么?”“求什么?”分别指名回答。“谁能完整地说出来?”指定三、四名学生回答。

“怎样列式计算?”填在书上。

“为什么用减法?”(要从7只里去掉2只,求剩下几只,用减法。)

3.做教科书第47页上“做一做”中的两题。

第1题,先让学生看图,想一想:图里告诉了我们什么?括号下面的“?条”表示什么?指名回答。然后,让学生在教科书上填写算式,集体订正。

第2题,学生看图后,教师提问:

“图里括号下面的‘7只’表示什么?”

“‘?只’表示什么?”

然后,让学生在教科书上填写算式,集体订正。

三.巩固练习。

1、做练习七第14题。

2、如果还有时间,可以让学生做第52页最下面方框中的思考题。先要让学生独立做。然后,让学生进行讨论,说一说自己的做法、想法。

四、课后小记: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篇五

教学目标:

1、理解圆的周长的概念

2、通过实践操作体验圆周率得出的过程

3、会用圆周长计算公式解决实际问题

4、结合课堂开展爱国主义教育

教重难点:

体验圆周率的得出过程

教学准备:

PPT课件,尺子、绳子,每个同学准备直径是3厘米、5厘米、8厘米的圆一个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圣诞节到了,动画城里的小动物们要召开一次运动会。兔八哥和鸭小弟参加跑步比赛,场地如图,猜一猜谁跑得比较快

二、用心感悟,理解概念

a)要求兔八哥所跑的路线,实际上就是求这个正方形的什么?

要知道这个正方形的周长,只要量出它的什么就可以了?能说出你的依据吗?(突出:正方形的周长与它的边长有关)

b)要求鸭小弟所跑的路程,实际上就是求圆的什么呢?板书课题:圆的周长。

c)你能用自己的话说说什么叫圆的周长吗?(围成圆的曲线的长叫做圆的周长)

d)指出你手上的圆的周长

三、动手操作,体验过程

1、动手操作,那我们能不能想个办法来求一求圆的周长呢?动手之前老师先来访问几个同学你们打算怎么去测量呢?(在尺子上滚动、用绳子绕)滚动的方法如果没有没有就课件演示一下

2、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测量任意两个圆的周长并完成表格

圆的直径

圆的周长

周长是直径的几倍?

3、提出猜想

你觉得圆的周长与什么有关呢?引导学生观察手上三个圆,说说你的想法。

跟直径、半径有关。那你觉得有什么关系呢?

直径越长,圆的周长就越长

4、刚才我们说正方形的的周长是边长的4倍,那么圆的周长是否也和圆的直径(半径)成一定的倍数关系呢?

5、汇报展示

观察数据,你有什么发现得出结论:圆的周长总是它直径的3倍多一些。板书:3倍多一些。

6、认识圆周率

这个倍数呢是一个固定的数,叫做圆周率。用公式表示圆周率=圆周长圆直径。圆周率用字母表示,读做pai。在1500多年前数学家祖冲之计算出圆周率的值在3.14159263。1415927之间,比欧洲早1000多年是当时世界上算最精确的圆周率的值了。经过精密计算,知道是个无限不循环小数。我们通常取3.14

7、引导出圆周长计算公式:圆的周长=直径圆周率用字母表示C=d

四、运用所学,解决问题

1、计算下面圆的周长

两个圆先求出示一个知道直径的圆,利用公式完成练习

第二个只知道半径,抛出问题,这个只知道半径你会求吗?得出求圆周长的另一个公式:圆的周长=半径2圆周率字母公式为C=2r然后完成计算

2、判断题:

1)圆的直径越大,圆周率就越大()

2)圆周长是它直径的3。14倍()

3)半圆的周长就是它所在圆的周长的一半()

3、解决开始跑步的问题

4、计算我们人民币1元的'外周长,不知道条件怎么办?先测量然后计算

5、拓展

五、温故知新,总结课堂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篇六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50、51页的内容,做一做,练习十一第4-6题。

教学目标:

1、掌握比的基本性质,能根据比的基本性质化简比。

2、联系商不变的性质和分数的基本性质迁移到比的基本性质。

教学重点:

理解比的基本性质。

教学难点:

能应用比的基本性质化简比。

教学过程:

一、激趣定标

1、20÷5=(20×10)÷( × )=( )

2、

想一想:什么叫商不变的规律?什么叫分数的基本性质?

3、我们学过了商不变的规律,分数的基本性质,联系比和除法、分数的关系,想一想:在比中有什么样的规律呢?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这方面的问题。

二、自学互动,适时点拨

【活动一】比的基本性质

学习方式:小组合作、汇报交流

学习任务

1、启发诱导,发现问题:6:8和12:16这两个比不同,可是它们的比值却相同,这里面有什么规律呢?。

6:8=6÷8=6/8=3/4 12:16=12÷16=12/16=3/4

2、观察比较,发现规律。

(1)利用比和除法的关系来研究比中的规律。(商不变的规律)

(2)利用比和分数的关系来研究比中的规律。

3、归纳总结,概括规律。

(1)总结: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比值不变,这叫做比的基本性质。

(2)追问:这里“相同的数”为什么要强调0除外呢?

【活动二】化简比

学习方式:尝试训练、汇报交流

学习任务

1、认识最简单的整数比。

(1)提问:谁知道什么样的比可以称作是最简单的整数比?

(2)归纳:最简单的整数比要满足两个条件,一是比的前项和后项都是整数,二是比的前项和后项的公因数只有1。

(3)指出几个最简单的整数比。

2、运用性质,掌握化简比的方法。

(1)分别写出这两面联合国国旗长和宽的比。

(2)思考:这两个比是最简单的整数比吗?为什么?(前项和后项除了公因数1还有其他的公因数。)

(3)尝试化简。

(4)汇报交流:只要把比的前、后项除以它们的公因数。

(5)想一想:这两个比化简后结果相同,说明了什么?(这两面旗的大小不同,形状相同。

(6)出示例题,组织交流

①乘分母的最小公倍数:1/6:2/9=(1/6×18):(2/9×18)=3:4

②前后项先化成整数,再化简:0.75:2=(0.75×100):(2×100)=75:200=3:8

③用分数除法的方法计算:1/6÷2/9=1/6×2/9=3/4

(7)小结:如果一个比的前、后项是分数的,就把前后项同时乘分母的最小公倍数;如果一个比的前、后项是小数的,先把它们都化成整数,再化简。

三、达标测评

1、完成课本第51页的“做一做”,集体订正。

2、完成课本第52页练习十一的第2、4、5、6题。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你有什么收获?

最新范文

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优秀7篇)08-04

2021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教案【优秀508-03

苏教版语文四年级上册2021年教案优秀908-03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上册英语教案全册【最08-02

四年级下册《乡下人家》的语文教案(2篇)08-01

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小数的意义》教案【08-01

四年级数学《认识整万数 》教案优秀6篇08-01

《峨眉山月歌》【优秀6篇】08-01

跨越海峡的生命桥课文-四年级上册语文07-27

新人教版四年级下册语文教案最新3篇07-26

66 120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