雾凇 《雾凇》(优秀3篇)

2023-07-21 08:37:38

雾凇之所以能称为北国风光中的一朵奇葩,就是因为它的生成需要独特的环境。书包范文为朋友们带来了《雾凇》(优秀3篇),希望能够对朋友们的写作有一些帮助。

雾 凇 篇一

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通过学习课文内容,欣赏雾凇美景的图片,了解吉林雾凇的奇异景象和奇观形成的原因及过程。

2、能力目标:借助课文及有关资料,让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理解课文内容,提高学生对语言文字的感悟能力及运用整理信息的能力。

3、情感目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品味、积累文中的优美语段,使学生受到美的感染,培养爱美的情趣,从而提高学生发现美、创造美、鉴赏美的能力,增强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感悟雾凇的奇特美丽,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山河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了解吉林雾凇形成的过程。

课时安排:一课时

前置学习:

1、自读课文,认识生字词。

2、从文中找出描写雾凇美景的词语,划出来。

3、雾凇的形成需要哪些条件?

授课过程:

导入

1、隆冬时节,当北国大地万木萧条的时候,走进东北的吉林市,你却会看到一道神奇而美丽的风景,这就是——齐读课题——雾凇。板书课题。

2、你想不想来欣赏一下?

播放图片,观赏着雾凇。

大家看到雾凇了吗?此时如果让你跟雾凇说一句话,你会说什么?

[本环节设计旨在唤起学生的生活积累,为后面的感悟美、表现美进行有意义的铺垫。]

检查预习。

1、认读词语

雾凇长堤凝结弥漫摄氏度

蒸腾缀满缭绕模糊琼枝玉树

2、师生合作读课文。

三、合作探究

(一)感受雾凇的美

1、雾凇是一种常见的自然现象,在中国和世界的许多地方都能看到它美丽的身影,但吉林雾凇却以它的时间长,气势壮观,姿态优美而闻名全国。课文中有许多赞美之词,你能找到吗?把你找到的词句在小组内交流。

2、小组代表交流。洁白晶莹缀满枝头银光闪烁

美丽动人千姿百态琼枝玉树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3、图片出示词语齐读

4、从这些词语中我们大体感受到了雾凇的奇丽,课文中描绘了怎样的画面呢?让我们一起来读。

图片出示

三九严寒,大地冰封。松花江畔的十里长堤上,洁白晶莹的霜花缀满了枝头,在阳光的照耀下,银光闪烁,美丽动人。这就是闻名全国的吉林雾凇奇观。

说一说你读了之后有什么感受?

引导学生感受雾凇的壮观、晶莹剔透。

雾凇那如雪般洁白,似银样闪烁的容颜,晶莹的霜花“缀满”枝头,奇妙的美景绵延千里,难怪作者要说它是……

师板书:奇观

清早,寒风吹拂,雾气缭绕。人们漫步在松花江边,观赏着这千姿百态的琼枝玉树,便会情不自禁的赞叹:这真是“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呀!

“情不自禁”是什么意思?不由自主地、不自觉地。

“千姿百态”是什么意思?你能想象到它们的样子吗?出示图片。

刚才我听到了大家情不自禁的赞叹声。

师板书:赞叹

[读是理解的基础,让学生在读的内化活动之后选择自己感兴趣的方式(或诵之或歌之或语言描绘脑中美景)在准备的基础上展示学习成果。此环节激发学生的表现欲,发展了他们的特长,以个性化的体验和表达方式,使阅读成为学生表现的舞台,突出了文章的重点。]

(二)探究雾凇的形成

1、这么美的雾凇它是怎样形成的呢?它需要哪两个条件?吉林的松花江畔是如何满足这两个条件的?

请大家在小组内交流自己的预习作业。

2、全班交流:

雾凇的形成需要哪两个条件?

过于饱和的水汽遇冷凝结

过于饱和的水汽是从哪里来的?

因为松花江上游的水从发电站排除,水温在4摄氏度,所以不会结冰,在江面上形成“阵阵雾气”形成了过于饱和的水汽。

水汽是怎样遇冷凝结的?

每当夜幕降临,气温下降到零下30摄氏度左右时,这雾气便随风飘荡,涌向两岸,笼罩着十里长堤。树木被雾气淹没了。渐渐地,灯光、树影模糊了。这蒸腾的雾气,慢慢地,轻轻地,一层又一层地给松针、柳枝镀上了白银。最初像银线,逐渐变成银条,最后十里长堤上全是银松雪柳了。

你觉得这段文字描写的怎么样?(美)它让我们感受到了雾凇形成的过程有什么特点?

这些词和句告诉我们雾凇是无声无息地、慢慢地逐步凝结而成的,需要一个很长的过程。

课文中的哪句话更进一步地说明了这一点?

(引读:最初_____,逐渐______,最后_______。)

作者观察多细致、多耐心啊!正是由于作者经过了长时间耐心细致的观察,才发现了这个奥秘,当他发现松花江畔十里长堤上全都是银松雪柳时,他会怎样呢?那么,你能把这段话读好吗?

(指名读、齐读)

[通过品读吟咏让学生了解了雾凇形成的条件及逐步形成的过程,又感受到雾凇形成的美。]

四、拓展延伸

这真是大自然的杰作啊!大家想不想再次欣赏诗情画意般的美景呢?

再次播放图片。你看沿着松花江的堤岸望去,松柳凝霜挂雪,带玉披银,如朵朵白银,排排雪浪,十分壮观。

在中国像这样的美景还有很多,其中最著名的是包括雾凇在内的四大自然景观,它们分别是桂林山水、云南石林、长江三峡。让我们一起走进大自然中,去感受祖国的壮丽山河吧!

出示四大自然景观图片,学生欣赏。

[通过电化教学手段展示图片,更好地激发了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

布置作业

我们祖国风景优美,资源丰富,名山胜水数不胜数,像我们学过的《九寨沟》,老师刚讲的桂林山水、云南石林、长江三峡等,老师布置大家回去阅读一些介绍祖国名胜的文章,下周班队课我们举行"游大山名川,颂美丽祖国"朗诵会。

板书设计

雾凇

奇观形成赞叹

教材内容分析:

《雾凇》选自苏教版(国标本)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的第一篇课文。课文以生动、形象的语言描绘了吉林雾凇瑰丽而奇特的景象,并说明了雾凇奇观形成的原因。全文共3个自然段,结构清晰。第一自然段讲在三九严寒之际,松花江畔的十里长堤上,出现了雾凇奇观。第二自然段交代了雾凇形成的原因。第三自然段讲人们漫步在松花江边,观赏着这千姿百态的雾凇奇景,都会情不自禁地发出由衷地赞叹。本文科学性、知识性较强,抽象的知识较多。由于学生生活在南方,根本没有见过雾凇,有的学生甚至根本不知道雾凇是什么。在学习中,学生无法找到可以建构的旧知,给教学带来了很大的困难。因此,在设计本课教学时,充分利用多媒体课件,通过图片欣赏,提供有关资料等手段,帮助学生更有效地了解、掌握雾凇的相关知识。一方面使学生感受吉林雾凇的美丽和形成过程的奇特,解决了本课教学的重点;另一方面让学生知道雾凇奇观形成的原因及形成的过程,突破了本课教学的难点。

教学反思:

感悟雾凇的奇特美丽是本课的重点,而了解雾凇形成的过程却是本课的难点。在引导学生品味文中对雾凇的赞美之后,我有引导学生品读分析雾凇的形成过程。课文中在描写雾凇形成的过程中“每当夜幕降临……最后十里长堤上全都是银松雪柳了”这一段文字,意境优美,如梦如幻。学生边品读涵咏,从“渐渐地”、“慢慢地”咀嚼到雾凇是逐步形成的;从“轻轻地”感受到大自然的灵性和优雅;通过对“最初……逐渐……最后……”和“一层又一层”的反复朗读和体悟,留下了从“银线”到“银条”再到“银松雪柳”的感性认识,并在脑海中浮现出一幅幅画面。这节课课件的加入,降低了教学的难度,然后让学生看图发展思维想象,拓展了文本,更开阔了学生的视野。

《雾凇》 篇二

研讨主题之三:

科学小品文如何上出“语文味”?

这个“语文味”指什么?

我个人认为,在教材中,说明性的文章不多,因此,在教学这里一类的文章的时候,我们除了关注文字之外,更应该注重这一类文章对于学生的习作的引领。

说上出“语文味”,是说语文课要上出语文课的特点,不要把本文教成“科学课”“知识课”。至于“语文味”到底有哪些,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小学语文教师08第一期上好像做过一个“语文味”的专刊,可找来读读。

在我心目中,为提高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而有意识地进行“听说读写”的训练,不管这训练是“有痕”的还是“无痕”的,都是有“语文味”的课。

上出科学小品文的“语文味”

科学小品文也叫文艺性说明文,以介绍科学知识为主,是小学语文教学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融科学性、艺术性和思想性于一体,在介绍科学知识的同时,又能激发学生热爱科学、探索科学奥秘的情感和兴趣,了解说明的方法,启迪读者的思想。但由于此类文章没有具体的故事情节,常常会被教师肢解得只剩下知识的条条杠杠;由于叙述简洁,没有多少有感染力的语言,常常被教师分析得只剩下概念化的“写得生动而准确”;稍不留心,还很容易上成科学课或常识课。“科学味”浓重,而“语文味”被淡出。然而不管是对何种体材文章的学习,惟有把语言学习作为本质的学习,上出“语文味”,才是真正意义上的语文学习。

所谓“语文味”,就是让学生品味语言,运用语言,感悟形象,晓悟情趣。对于科学小品文的学习,同样也要引导学生品味语言,摸索语言规律,获得语言智慧,得到人文精神的滋养,使我们的语文课堂充满浓浓的“语文味”。

科学小品文到底教什么,该怎么教,才能使它的课堂教学更具“语文味”?

先来谈谈科学小品文教什么的问题。科学小品文的确是以介绍科学知识和说明方法为主的,老师引导通过阅读,把握文本所承载的科学知识,是其教学的一大任务,但绝不是唯一的任务。《中小学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在第三学段教学目标中明文指出:阅读说明性文章,能抓住要点,了解文章的基本说明方法。因此,抓住知识要点,只是科普说明文学习其中一小部分的内容。教师要引导学生关注知识背后的语言文字、表达方式、作者思考问题、关注问题、细心观察的科学态度以及知识所折射出来的人文情怀与科学的光辉。这些都应成为科学小品文的学习内容。

那么,在科学小品文具体的课堂教学实践中,如何体现“语文味”呢?

一、析关键词句,品个中精妙

准确、简明、平实、生动、科学、严密是科学小品文的语言特点。教学时我们应当引导学生品味其丰富的、具有表现力的语言,即揣摩其语言是怎么个准确,怎么个简明,怎么个科学,怎么个严密……比如《只有一个地球》一文中有这样一句话:“人类生活所需要的水资源、森林资源、生物资源、大气资源,本来是可以不断再生,长期给人类作贡献的。”句子中的“本来”是“原先、先前”的意思,它准确地点明了可再生资源已遭受破坏,强调了“水资源、森林资源、生物资源、大气资源”原先的可再生性,突出了现在的不可再生性,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科学性、严谨性。在教学这句话时,采用了“比较”的教学方法让学生来品读。(试着把“本来”一词去掉后读读句子,想想句子的意思前后有什么不同。)学生在对语言的比较和揣摩中,感知到语言的精妙,领悟到文本中的用语用词不能随意取舍。长此以往,将会增强学生语言的敏感性,培养学生准确运用语言的能力。

二、读行文章句,悟个中情理

刘勰说:“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批文以入情,”文是有情之物,人亦有情之人。虽然科学小品文简洁通俗,文字严谨科学,叙述客观平实,但作为一篇文章,也不可能不包含作者的情感,因此我们当力求挖掘课文的情感因素,引领学生与文本对话,去经历情感与智慧的旅行。请看一个案例(《只有一个地球》一文教学中感悟自然资源的有限的教学片段):

师:请大家读读第三、四自然段,说说这部分让你看到了怎样的地球?

生:我看到的地球到处都是被人类残害的伤痕。

生:我看到的地球因为滥用化学品,空气、河水被污染了,花草树木也不再生长。

生:我看到地球美丽的蓝衣服、绿衣服不见了,却穿上了一件枯黄的旧衣裳。

师:哦,那是大片大片的沙漠呀!

师:是谁造成了地球的这些变化?请用文中的话告诉我们!

声:读“地球是无私的……枯竭”,是人类自己不加节制地开采资源造成的。

师:这里你特别注意的是哪个词语?

生:“不加节制”!这些资源要经过几百万年,甚至几亿年的地质变化才形成的。地球那样慷慨无私地奉献给我们,我们却不加节制地开采。从这个词可以看出人类是多么地自私呀!

生:我觉得还可以看出人类是多么无知,因为这样做是自己害了自己!

师:是的,一个“不加节制”,把地球的无私与人类的自私明显地对比起来了,你能读好这一句吗?(知道读出气愤、可惜等语气)

师:还有吗?

生:读“人类生活所需要的……威胁”,这一段也在告诉我们伤害地球的是人类。

……

师:知道什么是“生态灾害”吗?举例子说说吧!

生:比如,因为乱砍乱伐引起的洪灾。记得三年级学过的课文《一个小村庄的故事》,那就是最好的例子。

生:我还知道大气被污染后形成的酸雨现象。

生:还有土地的沙漠化现象。

师:不光是这些,请大家看看这份资料。(见相关链接“全球生态环境状况的几个数字”“我国生态环境状况的几个数字”)

生:(快速浏览。)

师:看!所有一切的生态灾害都对人类的生存造成了严重的威胁,也给人类的行为发出了严重的警告。谁能带着自己的理解读好这一段?

在这个案例中,教师让学生在充分的读中,体会文本中蕴涵的思想情感,升华感悟;在充分的读中,主动融入阅读情境,感受语言的韵味,提高语文素养。审视目前的科学小品文教学课堂,很多是对说明方法的理性讲解和科学知识的大量渗透,缺乏的恰恰就是读中感悟,读出情趣。

三、借品读感悟,释个中方法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阅读说明性文章,能抓住要点,了解文章的基本说明方法。”在教学科学小品文时,说明方法的渗透是必不可少的,但教师对此不必进行理性的讲解,而可以通过引领学生在与文本的反复对话,品读感悟中巧释巧解。如教学《太阳》一文的教学片段:

师:请小朋友们自由朗读1-3节,找出描写太阳到底有多大、多远、多热的句子。

学生交流反馈。教师随机出示句子:

到太阳上去,如果步行,日夜不停地走,差不多要走3500年;就是坐飞机,也要飞二十几年。(自由读,指名读,齐读)

师:读了这句话,你感受到了什么?

生1:我感受到太阳离我们很远很远。这里有个数字,它说日夜不停地走,要走3500年。(学生把重音落在了“3500”年上)

师:对呀,课文以走路为例,走路需要3500年呢!这样一个数据,足以让我们感受到太阳离我们是多么遥远。

生2:课文还举了个坐飞机的例子:“就是坐飞机,也要飞二十几年。”从这儿我也感受到了太阳离我们很远很远。(学生把重音落在了“做飞机”、“二十几年”上)

师:是啊,飞机那么快的速度,还要飞二十几年呢,那距离能不远吗?

师:你们说得真好!这里的列数据和举例子,都是说明文常用的说明方法。用上它们可以让我们充分感受到太阳离地球是那么遥远。(板书:举例子  列数据)

在这个教学片段中,教师更多关注的是学生对文本语言的感悟,淡化了说明方法的讲解,但学生在与文本一次又一次对话后,自然而然地体会到了举例子、列数据等方法。

四、抓积累运用,练语言表达

引导学生通过阅读文本,学习文本遣词造句、布局谋篇的方法,从而提高学生,积累和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是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王崧舟老师也曾说:语文的本体“不是语言文字所承载的内容,即‘写的什么’,而是用什么样的语言形式来承载这些内容,即‘怎么写的’。语文要学的就是这个。”学习科学小品文也要学习其准确、简洁的语言特点,严谨的表达方式,以及严密的逻辑推理。比如在教完了《新型玻璃》一课后,可以让学生模仿文本语言介绍一种新型玻璃,或让学生扮演某一种新型玻璃来做个自述。这样“在言语的训练中让学生掌握运用语言的规律,从而发展学生言语能力”,既适度拓展了课文内容,又以语言训练为落脚点,做到知识性、工具性与人文性的完美结合。

总而言之,科学小品文的语言魅力是独特的,而这种独特的味道也只有在教学实践中才能显现出来。因此,只要我们以“语文”的方式挖掘说明文中的语文因素,即使是科学小品文也能上出浓浓的“语文味”来!

6.阅读说明性文章,能抓住要点,了解文章的基本说明方法。以上是《语文课程标准》第三学段阅读教学的一条要求。我想,这条要求虽然不是直接针对中年级的,但对《雾凇》这一课的教学仍然具有极强的导向作用。

梳理一下大家的意见,科学小品文要上出其特有的语文味,必须做的事情有:

1、掌握知识要点。(读懂——文章写了什么?)

具体策略包括:梳理文本的内在逻辑顺序、补充“前知识”、教给新的阅读策略等等。

2、了解基本的说明方法。(感知——文章是怎样写的?)

具体策略包括:抓住关键词句品读感悟、在对比中发现、尝试迁移运用等等。

可以做的事情有:

1、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品悟蕴含在文中的思想感情。

2、品读词句,感知科学小品文的语言特色。

3、…………

不可以做的事情是:

1、使用大量精美的图片,剥夺学生阅读感悟思考的时间。

2、只看到科学小品文生动有趣的一面,却忽视其科学严密的一面;错误地把科学小品文作为一篇美文来教学,却忽视其作为说明文的特性。

由此看来,《雾凇》一课要上出得“出彩”,可以从两个方面考虑:

一是把“必须教的教好”,在教学策略上着眼,教扎实,教有效。

二是从“可以教的”这一方面着眼,在教学内容上创新,教出风格和个性。

在此基础上,我们可以关注以下几个问题:

1、《雾凇》一文,如何引导学生掌握本课的知识要点——雾凇形成的原因和过程?

2、《雾凇》一文的说明方法有哪些?如何引导学生感知?

3、如何引导学生感知本课生动优美与科学准确相结合的语言特色?

4、本文的写作意图是什么?三个小节的内在联系是什么?如何从三个小节的内在联系上整体把握本课的教学?

5、课后练习与我们的课堂教学如何有机结合?

6、本课还有哪些内容具有教学价值,可以教?

第二届课堂教学大赛《雾凇》研讨专帖研讨主题三(第一范文网整理版) 来自第一范文网。

《雾凇》 篇三

小学语文第七册《雾凇》教学设计

教材简析:

《雾凇》是苏教版语文第七册第七单元中的一篇课文。这篇课文以形象、生动的语言,描绘了吉林雾凇瑰丽而奇特的景象,重点介绍了雾凇形成的原因和雾凇的形成过程,突出了雾凇的千姿百态,洁白晶莹的奇特瑰丽,给人一种强烈的美感。课文首尾呼应,文章结构严谨,中心突出。确定本文教学目标,教学步骤时考虑到了这一点,所以,重在引导学生欣赏雾凇之美。

多媒体运用设想:

《雾凇》是一篇写景散文。作者以形象、生动的语言,描绘了吉林雾凇瑰丽而奇特的景象,并说明了雾凇奇观形成的原因。这篇散文虽然篇幅不长,但语言却精练、优美。

一、画龙点睛突破难点

1、利用雾凇的录象突出教学难点。体会雾凇的美丽。教学中当学生通过自学,讨论体会了雾凇的美丽、奇特后,教师适时地放录象雾凇。学生在学习感悟、想象语言文字的基础上,看到这样富有震撼力的画面,直观地验证了雾凇的特点,所配优美的音乐使学生进入了一种美的情境之中,接着教师再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生就自然而然入情入境了。

2、利用雾凇形成过程的画面切换,突破难点,当学生初步认识雾凇以后,教师设计这样一个动画,帮助学生理解雾凇的形式过程,例如:“洁白晶莹”、“缀满”、“银光闪烁”、“千姿百态”、“琼枝玉树”这些词语从颜色、数量、姿态等方面,描绘了吉林雾凇瑰丽而奇特的景象。又如奇妙的比喻、丰富的想象对实景进行多层次地描绘。“渐渐地”、“慢慢地”、“轻轻地”三个叠词,和“一层一层”使大家体会雾凇形成过程,并留下从“银线”到“银条”再到“银松雪柳”这些画面如果能用多媒动画展示在学生面前,让孩子们如同身临其境,受到美的陶冶,雾凇的形成过程也能理解得淋漓尽致。

3、利用动画巩固教学难点。在学生理解了雾凇形成过程之后,教师可出示刚才动画,让学生看着画面当导游,向大家介绍雾凇的形成过程。

二。创设情境激发情感。

1、《雾凇》是一篇写景散文。在这节课的教学中借助多媒体技术编制集音画像为一体的课件,把学生带入到课文所描述的神秘的境界中去,课堂上会出现意想不到的绝好教学效果。

2、多媒体体的运用可以给学生以思维上的启迪,触发学生思维的灵感,为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创造了条件,同时还会营造出一种愉悦、和谐、民主、平等竞争的学习气氛。

三、向课外延伸扩大知识量

我们正处于现代信息社会之中,我们要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学效果,恰当扩大信息量是一个重要环节。据有关专家的研究表明,人们学习知识时必须依靠人的生理器官,对客观事物的感觉是人认识的基础,听和看是主要的学习器官。利用多媒体技术可以使学生大量增加相关的听和看的机会,而且能够使听和看同时接受某一信息,信息量是原来教学信息量的数倍、甚至十倍以上。在语文阅读教学中,

运用多媒体技术的优势,用文字、图像、声音的巧妙结合,可以大大增加课堂的信息量,实现课内外的沟通,全面提高课堂效率,提高学生素质。我们学习《雾凇》这一课时,已进入冬天,多数的早晨都有霜冻,教师在引导学生观察清晨霜冻的景色,并运用动画出示太阳出来后,霜逐步花解的过程,或者出示雪花飘落,给树木、花草、建筑物穿上外衣的景象。仿照本课写法作一次小练笔。

教学目标:

1、学习生字新词,结合具体语境理解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感悟吉林雾凇的奇特美,使学生受到美的陶冶,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山河的思想感情。

重点难点:

了解吉林雾凇奇观形成的原因及雾凇的奇异景象,感受雾凇的美。

教具准备:课件

课时安排:二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1、同学们,你们会背《九九歌》吗?显示《九九歌》。不会没有关系,请同学们看屏幕,我们一起来读。师生一起说。

2、这首儿歌告诉我们冬天最冷在什么时候?三九严寒,大地冰封。祖国东北的吉林省更是冷到了零下三十几度,可就在此时此地,出现了闻名全国的吉林雾凇。课件:画面上雾凇那如雪般洁白,似银光闪烁晶莹的霜花缀满枝头,奇妙的美景绵延十里,可谓壮观。

3、请同学们看老师写课题。师板书“雾凇。”““凇”是生字,我们一起来认一认。出示生字卡,学生齐读两遍。注意“凇”字的左边是两点水。师用红笔描两点水。齐读课题。

(二)、检查预习情况

课前,老师已经布置大家自学字词,练习读课文,并查找有关雾凇的资料,准备好了没有?谁来把自己的学习收获向大家汇报汇报。

(学生自由选择汇报,教师尊重学生的权利,以学定教。)

1、学生读生字卡:你读得真好!不仅读准了翘舌音,还把后鼻音也读出来了。你能做小老师带大家读读吗?

2、你可以选你喜欢的一个自然段读,也可以读其中的几句话。

(及时纠正学生朗读中出现的错误,并对学生的朗读从不添字、不漏字、不读错字等方面作评价。)

课件出示:一棵大树,并用动画技术设计“松花江上涌游丰满水库里的水从发电站排出,水温4摄氏度左右。”的情景。指导学生读好一个长句:“从当年……4摄氏度左右”显示这句话,标出停顿。学生齐读。

3、交流资料。

学生自由交流课前搜集到的有关雾凇的资料,(名称的由来、分类、作用等)教师给予适当评价。

现在,你能在“雾凇”前加一个词语来表达一下雾凇留给你的印象吗?显示“的雾凇”

三、学习第一段:

雾凇是神奇的美丽的。课件:关上教室的灯,拉上窗帘,打开电脑,啊,出现在屏幕上的是一个神奇的世界,雾凇那如雪般洁白,似银光闪烁晶莹的霜花缀满枝头,奇妙的美景绵延十里,可谓壮观。

1、课文中是怎样描写的呢?请你先默读课文第一段,在能表现雾凇美丽的词语下面做记号,然后反复地练习朗读,觉得读得不错后再读给同桌听听,取长补短。争取把雾凇的神奇与美丽读出来,读出自己的感受。

2、谁愿意来读给大家听听。其他同学要认真听,待会儿要请你来评的。

3、组织同学评议。(要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句来评,还可以让评的学生读一读)

4、学生各自再练习,争取把自己的感受读出来。

5、谁再来读?配上音乐。

6、读得真好!自己再读一读,看谁最先背出来。学生齐背。

(伴随着优美悦耳的配乐朗诵,学生们仿佛置身于银装粉砌的世界之中,他们随着镜头欣赏了瑰丽无比的雾凇。学生们已经进入到了课件所带入的情境中去了,他们兴趣浓厚,思维活跃,主动探求,为下一步的学习营造了良好的氛围。

四、学习第三段:

吉林雾凇闻名全国,吸引了众多的游客。清早,寒风吹拂,雾气缭绕,人们漫步在松花江边,观赏着千姿百态的琼枝玉树。

课件出示“千姿百态的琼枝玉树”

1、你想看吗?我们一起来欣赏。

2、你能结合刚才看到的画面告诉大家“琼枝玉树”的意思吗?

3、还想看这些琼枝玉树吗?这一次要一边看一边想象这些琼枝玉树的姿态都像些什么?

4、同学们都被陶醉了,现在请你拿出笔来,展开想象,课件以“这儿的琼枝玉树真美”为开头写几句话,来描绘这些琼枝于树的姿态,你可以用上课文第一段中的一些词语写其中的一种,也可以写几种。

为了便于同学们写话,老师将连续不断地播放这些画面,大家可以先看看想想,然后再动笔写。

5、课件播放配乐的画面,学生动笔写话。

6、交流。刚才,老师看了一下,同学们写得非常美,谁愿意把写的读给大家听?(提醒学生有感情地朗读)

课件出示“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7、这句话是人们在观赏了雾凇后发自内心的赞叹,你懂它的意思吗?

8、我们也一起来赞叹一下,请同学们拿好书,我们一起来读最后一段。

五、拓展:

1、1990年1月9日,爷爷去吉林观赏了雾凇后也题词赞叹这一伟大的奇观。课件显示“寒江雪柳,玉树琼花。吉林树挂,名不虚传。”学生齐读。

2、自1991年起,每年的一月,吉林省都要举办“中国吉林雾凇冰雪节”。再过二十多天,第十三届雾凇冰雪节就要开幕了,想去看吗?提到看雾凇,人们都这样说:“夜看雾,晨看挂,待到近午赏落花”。为什么这样说呢?请同学们拿出老师发的资料读一读。

3、学生读资料

六、留下悬念:

1、同学们,学到这里,你心中有没有产生什么疑问?

2、吉林雾凇如此神奇美丽,到底是怎样形成的呢?

我想,这不仅是你心中的疑问,也是我们大家关心的问题,下节课我们共同去探究。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上节课我们开始走近雾凇,谁来说说课文第一小节是怎样描述吉林雾凇奇观?(板书:奇观)多美的雾凇呀,让我们一起在音乐里,美美地背诵课文第一小节吧!

(由复习旧知—背诵课文第一段导入,看似简单,却能起到很好的情感铺垫,让学生的脑海里浮现出雾凇的形象,使学生如临其境,如见其形。)

二、情景交融,理解词句

1、过渡:闻名全国的吉林雾凇奇观吸引了四方游客,让不少人驻足留恋,让我们也去漫步松花江畔,感受这如诗如画的美景吧。

课件:人们伴着音乐漫步在松花江边,观赏着这千姿百态的雾凇奇景,打开课文,谁愿意来读第三小节?(指名读)

(图像与音乐的和谐组合,触及了孩子的心灵,学生看着生动的动态画面,自然会有“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的体会。)

2、雾凇洁白高雅、银光闪烁,想亲眼目睹吗?让我们一同感受吧!(课件:雾凇形成动画出示满天是雾气,大树被笼罩,并逐渐挂上了霜花,让同学们体会“渐渐地”、“慢慢地”、“轻轻地”三个叠词。最后形成一棵雾凇,这里可以切换前面几个镜头,让学生体会“一层一层”、“银线”、“银条”、“银松雪柳”通过这样一幅幅画面展示雾凇的形成过程,)

3、你看到雾淞哪些姿态,它们像什么?用上这句式,将你看到、想象到的景象描绘出来吧。

课件出示:吉林雾凇有的像,有的像,有的像……

4、雾凇的姿态这么多,段中有一个成语作了恰当概括,谁能找出来?(课件出示:千姿百态)谁来说说还能用什么词语?

5、朵朵银花,排排雪浪,人们漫步在松花江边,观赏着这千姿百态的琼枝玉树,便会情不自禁地赞叹――(引读人们的赞叹)

(1)(引读)绵延十里的堤岸上,一棵棵、一行行松枝、柳树披着霜花,仿佛是千万棵梨树在一夜之间绽放出美丽的花朵,那么洁白,那么晶莹。观赏着雾凇的我们也都情不自禁地吟诵起唐代诗人岑参的名句来。(出示: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我听见你在吟诵,面对这么美的雾凇,人们怎能不欣喜惊讶,让我们饱含赞叹之情再来吟诵这一名句吧。

(2)漫天飞雪挂满枝头,却让我们感受到冬天里暖融融的春意,这样的吉林雾凇真是奇观。(板书:!)

(3)让我们再次漫步长堤,感受那奇观,一起读读课文第三小节。(齐读)

(以境诱说诱读。通过教师富有情感的语言,通过音乐、动画等生动的各种媒介,营造学生说、读的情景,从而诱发学生说、读的热情,激发学生思维的火花,使学生更好的感悟语言,引起感情的共鸣。达到“语语悟其情”的目的。)

6、雾凇如此美妙,是怎样形成的呢?请同学们快速默读课文的第二小节,找一找描写雾凇形成的句子。

我们可以从课文的哪些词句中看出吉林的松花江畔就具备这些条件呢?把找到的句子划下来,并多读几遍,还可以写写你的想法。

7、生交流想法。

课件:吉林位于我国东北,冬天寒冷干燥,水汽从哪来?你从哪些词句中感受到雾气很多,达到饱和的程度?

遇冷又是怎么一回事?谁能用文中的词句解释一下?

8、课件演示雾凇的形成。

9、课件播放课文录音(每当夜幕降临,银松雪柳了。)大家闭上眼睛欣赏。

最新范文

四年级上册语文《女娲补天 》教案(优秀707-22

《白鹅》课堂实录及评析——人教版四年07-21

四年级下册科学教案(最新3篇)07-20

《三顾茅庐》教学设计【6篇】07-20

认识整万数优秀3篇07-20

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教案(最新6篇)07-20

小学四年级数学教案(优秀9篇)07-19

渴望读书的“大眼睛”【精选3篇】07-19

小学语文北师大版第八册《跳水》课堂实07-18

四年级语文上册教案【优秀8篇】07-18

66 58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