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幅名扬中外的画 《一幅名扬中外的画》优秀5篇

2023-04-14 15:12:31

北宋时候,有位画家叫张择端。他画了一幅名扬中外的画——《清明上河图》。这幅画长528厘米,高4。8厘米,画的是北宋都城汴梁热闹的场面。这幅画已经有八百年多年的历史了,现在保存在北京的故宫博物院里。下面是书包范文为小伙伴们带来的《一幅名扬中外的画》优秀5篇,希望能够对朋友们的写作有一点帮助。

幅名扬中外的画 篇一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发展学生主动学习能力。

3.将阅读和欣赏结合起来,了解课文描写画面上的内容,了解古画《清明上河图》的历史价值,感受我国传统文化的光辉灿烂,激发民族自豪感。

重点难点:

1.了解《清明上河图》的创作时间、作者及内容。

2.感受我国传统文化的光辉灿烂,激发民族自豪感。

教学设计:

一质疑导入

1.同学们,今天老师要在课上和大家一起欣赏一幅了不起的古画,谁愿意把课题读一读

(指名读课题)

2.你知道名扬中外是什么意思吗?(学生自己理解回答)说的真好,就是名字让中外人都知道,大家齐读课题

3.那么课文到底向我们展示一幅怎样了不起的绘画作品呢,请大家打开书,翻到77页,自由读课文。

二初读课文,概括大意

1.听老师说下要求:请同学们认真反复读几遍,看你从课文中了解到了什么?等会我们大家做下交流,好吗?

2.学生汇报:

师:看来大家已经有所收获了,那么把你读书的收获与大家交流一下,你知道了一点什么?

生汇报:(1)画名

(2)作者

(3)长528米,高24.8米  汴梁

(4)有趣的情景(你是从哪知道有趣的?给大家读一读。)

(5)人多  行业(你愿意把这么多人干的行业给大家读一读吗?)

(6)街市上来来往往形态各异的人(你愿意读一读吗?)

(7)古都风貌  生活情景(贴出板书:历史价值)齐读最后一个小节

(师通过学生汇报相应贴出板书。)

3.小结:师指前三样板书,你从哪找到这些内容的?(第一段)第一段文字虽然不多,但信息量却很大,它向我们总体介绍了这幅画。(贴出板书:总体介绍)让我们一下子了解了这么多,拿起书本,让我们齐读第一段。

此后课文二三四段向我们具体的介绍了画面的内容:行业、热闹的街市和桥北头热闹的场景(贴出板书:具体介绍)

最后一段向我们介绍了这幅画的历史价值。

三学中做

1.同学们刚才通过读课文了解到这么多知识。要想把读到的内容长久的保存下来,可以摘录里边关键的语句做成资料卡永久的保存,这样就可以常看常用了。现在请同学们拿出你手中的资料卡。让我们再读课文,学习做资料卡,你也可和同桌商量一块完成。

资料卡

画名

年代作者

大小

画面内容

历史价值

3.利用资料卡交流收获。

(1)前面部分(画名——大小)找一名学生汇报。

(2)画面内容谁愿意做下介绍?(培养学生语言概括能力)

(3)历史价值谁愿意交流一下?(古都风貌、历史场景)

四赏读

1.下面大家想不想欣赏一下这幅画,这幅名扬中外的画?请大家一边看一边找,看能不能在这幅画中找到刚才你读到的内容。(学生一边看一边指)

2.想不想再看一遍?(出示画面的一个片段)

要求:请同学们仔细看画。读读课文二、三段,再读读课文看看画,找一找从哪可以感受到这是一幅名扬中外的画呢?

(学生自由读感受,师巡视)

3.学生汇报感受:(1)人多(2)热闹,店多(3)虽然人小,但画的清楚细致

4.齐读二、三段

老师和学生一起读课文的二、三小节,把我们对画的欣赏一起读出来,感受这幅画的精彩(最后齐读课题,点明中心:一幅名扬中外的画)

5.这是我们刚才读到的内容,画上还有很多书上没有提到的其他的。谁愿意上前边把你看到的给大家指一指说一说。(锻炼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和观察能力)

我还看到了````````在干什么

6.交流桥北头有趣的事情

下面桥北头还发生了一件有趣的事情。请同学看图再读读课文,把你的感想与大家交流一下。这么有趣的事能画出来你有什么感受?(画的逼真、传神)

7.总结(结合板书)

有人说《清明上河图》是宋代的一个小百科全书,我们可以从画卷中看到宋代各种各样的行业,还能看到热闹的街市、有趣的场景,仿佛置身与八百年前的的古都,了解到当时的民俗、民风,和人民的生活场景,所以说《清明上河图》是一幅(齐读课题)名扬中外的画。

8.现在让我们一起再来欣赏一下这幅画。

五感悟

1.学完了这篇课文,欣赏了这幅画,你有什么感受?(中国的传统文化历史悠久、博大精深)

2.同学们,其实在生活中我们就可以感受到中国的传统文化的丰富多彩。比如有精美的民间工艺,有独特的民族艺术、风俗习惯等等,今天的作业是回家搜集有关中国传统文化的资料,班会课的时候进行专题的展示和交流。

六板书设计

20一幅名扬中外的画

详细介绍  具体介绍 历史价值

《清明上河图》汴梁  行 业   古都风貌

张泽东  街 市   生活情景

长528厘米,高24.8厘米  情 景

《一幅名扬中外的画》教学反思

《一幅名扬中外的画》是一篇略读课文,略读课文的教学应:“粗知文章大意,不求字斟句酌。”

我在教学中设计中体现以下两点:一在内容上,粗知课文大意,抓住重点、难点帮助学生理解。二在方法上,注意更加放手,主要靠学生自己把课文读懂,并在读中渐渐习得基本的读书方法,提高阅读能力。

首先学生自读课获取信息。学生自主阅读之后,给学生提供足够的交流空间,交流各自读懂了什么。课上,学生交流的内容,大都是对《清明上河图》这幅画的了解,包括它的年代、作者、大小、画面内容、历史价值以及与图画内容相对应的部分。值得一提的是,这一部分虽是放手让学生自主阅读,但我并没有放任自流。我顺势梳理和归纳学生的零星信息,并将个体的读书收获不断辐射到全体学生。通过自主阅读和交流信息,学生已对课文的内容及文章的脉络有了大致的了解。

然后,读文,感悟语言,激发情感。重点赏读第二、三、四自然段。让我们再次看图读文,细细赏读课文的第二、三、四节,把你看到的、读到的感受再和大家交流交流。画面展现街市上的热闹场面及桥北头的场景,学生边读文边看画,然后交流:学生有的从“五百多人”“三百六十行”七个“有”等词句赞叹画家画技的高超,有的还从画面中找到了农民、商人等各种行业身份的人,还有的从画中传神地捕捉了生活情景而由衷感叹这幅画确实名扬中外。这一过程仍然充分关注到了学生个体的读书感受,没有在理解课文内容方面提过高的要求,花费过多的时间。

《清明上河图》是一幅名画,课文的插图很小,上课时,我找到的图片资料放大后不够清晰,不能让孩子到前面来指一指,说一说你还看到了什么内容,是一个遗憾,所以,我让孩子们课后去查找资料看一看。运用班会课在进行交流。

幅名扬中外的画 篇二

第一课时

师:同学们,在祖国的古文化长廊中,学过的赵州桥是一座非常了不起的建筑,今天我们要学习《一幅名扬中外的画》一起来看一看这幅图吧

多媒体出示清明上河图

师:看这这幅画,你们有什么要说的吗?

生1:画面好长呀,一幕一幕就像放电影一样,特别吸引人,

师:对呀,这幅画很长,

板书:画长

生2:这幅画人可真多呀,各行各业都画在上面了

师:是的,画是人还很多呢

板书:人多

师:街上人来人往,非常热闹

板书:热闹

师:作者的感觉和我们是不是一样呢?请同学借助拼音读通课文,看看课文有几个自然段,分别介绍了些什么?

生自读课文

师:同学们,课文中一共有几个自然段

生:5个

师:分别介绍了些什么呢?

生1:第一自然段介绍了一幅名扬中外的画《清明上河图》是北宋画家张泽端的作品,这幅画已经有八百多年的历史了,现在还完整地保存了北京故宫博物院里

师:一个小小的段落,告诉我们这么多内容,我们一起来读一读第一自然段吧

生齐读第一自然段

师:读得不错

生2:第二第三自然段分别写了人多和街市的热闹

生3:第四自然段介绍了桥北头的情景,很有意思

生4:课文的最后一自然段还写了《清明上河图》使我们看到了八百年以前的古都风貌,看到了当时普通百姓的生活情景

师:作者又是怎样写出画面上的人多和街市的热闹的呢?请同学们读读课文画出有关的句子

生自读课文

师:作者怎么写出人多的呢?

生1:我从“光是画上的人物,就有五百多个”这句话中体会到人多,真是佩服画家的功夫,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这句话

生齐读这句话

生2:三百六十行,哪一行的人都画在上面了,这也说明了人多,

师:就说这两句,能够人们留下人多的深刻印象吗?

生3:作者还可了各行各来的人哪,有从乡下来有农民……读书人等等,说也说不完

师:这样一说,就更明白了同学们,请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第二自然段吧

生齐读第二自然段

师:是啊,人可真多呀还有要交流的吗?

生3:街上有挂着各种招牌……,不仅招牌多,而且街上各种形态的人也很多,有的骑着马……溜达,有了这些人,画面就更热闹了

师:是的,的确很热闹,我们一起来读一读描写热闹的语句老师来读第一句,同学们接着读

生齐读第三段

师:这段中最后两句是讲热闹吗?

生1:我觉得不是,应该是讲画家的本领大,功夫深

师:是啊,黄豆那么大的人,在干什么,都能看得清清楚楚,画家的本领可真了不起呀,同学们,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这两句话

生齐读这两句话

师:还有更精彩的吗?

生1:老师,桥北头的情景也很有趣,我们读一读吧

生读桥北头的情景

师:给你这一读,整个画面都动了起来,

生:是

师:那谁来说说你的感受

生1:我仿佛看到了马乱的样子,仿佛听到了小毛驴又蹦又叫的声音

生2:小毛驴受惊的样子最有意思了,我仿佛听了到小毛驴的惊叫声

生3:站在桥栏杆边欣赏风景的人,也受到了惊拢,也回过头赶小毛驴呢

生4:桥北头的情景好紧张呦,画家画得真传神,

师:是呀,多么传神的一幅画呀

师板书:传神

师:这和传神的一幅画,怎不引人入胜呢还是让我们再次来欣赏这幅画吧

多媒体出示清明上河图

师:谁能用自己的话来介绍桥北头的情景呢?

生1:一个人骑着马正往桥下走,因为人实在太多,突然,眼看就要碰到对面来的轿子,就在这个紧急时刻,那个骑马人一下子拽住了马笼头,这才没有碰上那乘轿子,真不虚惊一场,不过这么一来,倒把两旁的小毛驴吓得又踢又跳,站在桥栏杆边欣赏风景的人被小毛驴惊拢了,连忙回过头来赶小毛驴张择端画的这幅画是多么传神呢

师:说得真好,把我们也吸引住了,其他同学,请你们也这样介绍介绍吧

同桌讨论

师:这幅名扬中外的画,书上是怎样评价的呢?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最后一个自然段

生齐读最后一个自然段

师:有人称它是中华第一神笔呢,再来自豪地读一读

生再次齐读最后一自然段

师:真有感情,不过现在让你把这幅画介绍给更多的人,你会怎么说?

生1:我会说,这是宋朝的张择端画的,长528厘米,高24.8厘米,画的是北宋都城汴梁热闹的场面

师:介绍得很清楚,还有谁愿意来介绍

生2:我会来这样介绍,这幅画叫清明上河图,光上画上的人物就有五百多个,街上来来往往,非常热闹最有意思的是桥北头的情景了,这是一幅名扬中外的画

师:还有谁要介绍

生3:清明上河图画上的人很多,街上很热闹,每个人都画得非常传神,它是一幅名扬中外的画至今还保存在北京故宫博物院里,它让我们看到了八百多年前的故都风貌,和当时普通老百姓的生活

师:介绍得这么好,看来这节课学得不错,同学们,老师这里有一张名画资料卡,请同学们拿出笔,来填一填这张名画资料卡

生填卡片

名 画 资 料

名称

清明上河图

年代

八百多年前

作者

张择端

大小

长528厘米,高24.8厘米

收藏地点

北京故宫博物院

历史价值

画了八百多年前的故都风貌和当时普通老百姓的生活情景

师:谁来说说你是怎么填的,你们同意吗?

生:同意

师:同学们,这节课我们就上到这儿,同学们再见

生活中的传统文化

师:同学们好,通过对第五组课文的学习,我们对祖国的传统文化有了一些了解,我们的祖国历史悠久,传统文化丰富多彩,前几天同学们也去了解了生活中的传统文化了,这节课就让我们来交流交流吧你在生活中都了解到发哪些传统文化呢?能给大家展示一下吗?

生1:我们小组了解的是地方小吃,有云南的过桥米线,天津的狗不理包子,北京的冰糖葫芦,烤鸭,杭州的东坡肉我这里还有一张过桥米线店的照片呢

师:给大家展示一下吧

生1展示过桥米线店的照片

师:吃也是一种文化呢

生2:我给大家带来了一幅春联,我国人民过春节的时候都有贴春联的习俗师:那你上来给大家展示一下吧

生2展示春联一夜鱼龙舞,万家瑞彩飞

师:写得太好了

师:还有哪一组要来展示一下

生3:过年的时候有的地方还贴窗花呢,窗花是一种民间工艺,又叫作剪纸

和3展示窗花

师:我们中华民族有许多传统节日,各地都有不同的风俗,这方面的传统文化实在是太多了,

师:同学们从生活中了解到的传统文化真是五花八门,有地方小吃,有民间工艺,有节日习俗,生活中的传统文化真是无处不在啊,

生交流从生活中了解到的传统文化

师:同学们从生活中了解到那么多的传统文化,肯定付出不少的努力吧能说说你们组是怎么开展活动的,

生1:我们组选定的专题是欧绣,因为在我家客厅里正好有一幅欧绣,我利用双休日的时候,约几具同学到我家看看欧绣的庐山真面目

生2:俗话说百闻不如一见,这几次参观,真是让我们大饱眼福呀,后来我们还到欧绣店里去了解欧绣的制作方法,还上网查了欧绣的发展历史呢

师:你们组的目标非常明确,而且门路也很多了,收获一定很多吧

生3:我们组了解的是地方小吃,不但去吃了,还跟店时的师傅学手艺呢

生4:我还上网查了地方小吃的资料,这些小吃不但味道好,故事也很美呢

师:前面一组是百闻不如一见,你们这一组是百见不如一尝啊

生5:我们组是百尝不如一试,我们组搜集的是关于风俗习惯的资料,包铰子就是一种过年的习俗,大家一定都在家里包过饺子吧

生6:而且吃自己包的饺子,味道不特别好呢

师:你们开展活动目标非常明确,而且方式各不相同,难怪了解到那么多的内容呢

师:你们了解到的生活中的传统文化是怎么样的呢,来给大家介绍介绍吧其他同学可以补充,有问题还可以提问,

生1:在一门整洁的房间里,挂着一幅画,画的颜色鲜艳,景物栩栩如生,你看了肯定会啧啧称赞,可你走近一看,却又傻了眼,原来这一幅幅画不是画起来的,而是用彩线绣起来的,这些画就是欧绣呀

师:真有意思

生2:欧绣是我国六大名绣之一,已经有一千多年的历史了,因为它产于欧江流域,所以称它为欧绣

生3:我想知道欧绣是怎样制作而成的

生1解释,

生4:那欧绣跟我们的生活有什么关系呢?

生5:有一次,我在一家旅馆里看到一幅欧绣,所经欧绣还可以用来装饰房间,

生2:欧绣除了送礼和装饰外,还可以用在服装等方面是一门高超的手工艺

生5:欧绣的内容一般都来自我们的生活,一般都以花草虫鱼,人物为主,很有生活气息

师:你们这一组搜集的资料非常充实,有实物介绍的,有资料介绍的,而且介绍得也很的条理先介绍欧绣的样子,再介绍欧绣的制作方法,最后再介绍欧绣在生活中的用处,让我们谢谢他们的介绍

师:接下来哪个组介绍生1:我们组了解的是地方小吃,过桥米线是云南的风味小吃,现在我就带大家到店里去逛一逛吧

《一幅名扬中外的画》教学反思 篇三

《一幅名扬中外的画》是人教版小学语文第五册的一篇略读课文。课文主要介绍了被誉为我国宋代的小百科全书的《清明上河图》这一古画的年代,作者,大小,画面内容及历史价值。

在教学中,我本着略读课文的教学应:“粗知文章大意,不求斟字酌句。”的原则设计以下两大教学环节:

一、了解古画内容。

课的开始,我让学生边欣赏古画边听课文朗读,并配上优美古典的古筝乐曲,将学生带入画中美轮美奂的意境中,激发学生了解古画的兴趣。这一教学环节比较好。

接着,我提了几个有关古画的小问题让学生回答,再让学生找找这几个问题都在课文的哪一段,学生很快便找到了,从而轻松而自然地学习了第一段。

然后,我以“古画到底画了些什么呢?”这一个大问题指导学生学习课文二、三、四节

在这一教学环节中,主要让学生通过自由朗读了解古画内容,在指导朗读的同时进行适当的拓展,如:二、三段让学生分角色读“有……有……有……”“有的……有的……有的……”

读完书上的内容后,我继续指名引读“有……有……有……”“有的……有的……有的……”这时要求学生根据课文拓展读,学生兴趣浓厚,想象丰富。在学习第四段时,我抓住“最有意思”这个词让学生四人小组学习,或表演,或朗读来表现最有意思,效果没有想象的完美,而且占用的时间较多,我想将这一环节改为让学生自己感悟其中的趣味是不是更好?!

二是了解古画的价值

欣赏并了解了古画的内容后,我让学生再看了一遍古画并让他们思考为什么它会成为一幅名扬中外的画?在这一教学环节中,学生想得很细,回答得很好。我根据学生的回答总结了这幅画因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历史价值而名扬中外。

这是我第二次教学生学习《清明上河图》,这次教学,我对《清明上河图》这幅古画有了更深的了解,在这堂课上我觉得不足的是像一幅气势这么宏大的画,如何将它写下来呢?还应适当指导学生学习作者的写作方法。

幅名扬中外的画 篇四

一、教材简说

在我国灿烂的艺术瑰宝中,《清明上河图》是一颗璀璨的明珠,有人称它为我国宋代的小百科全书。这篇略读课文,用生动的语言向我们介绍了这幅名扬中外的古代绘画作品——清明上河图。

作者先对清明上河图做了简单的介绍:图画的年代,作者,大小,画面内容,目前保存的情况。短短的几句话,所含信息量却很大。

后面的几段,介绍了清明上河图画面上的内容。先是概说画面上的人物很多,主要是从人物所从事的行业之多来表现的;然后讲画上的街市热闹非凡,介绍了画面上各种人物的形态;之后,选择了一个小的场景加以具体生动的描绘;最后,简单写出了《清明上河图》的历史价值。

这篇课文的学习重点,是通过阅读课文和观察画面,初步了解《清明上河图》的内容和艺术价值,继续培养学生热爱祖国传统文化的感情。

二、学习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对照画面,了解课文描写了画面上的哪些内容,了解古画《清明上河图》的历史价值。

3.培养自学能力。

三、教学建议

1.课前,如果有条件,可以建议学生了解北宋的时代背景;搜集有关《清明上河图》的资料,如画册、邮票,欣赏这幅名扬中外的画。教师准备有关挂图,有条件的也可以准备《清明上河图》的光盘或制作课件。

2.这是一篇略读课文,在教学时,要把握中年级略读课文的教学要求,可以让学生先通读课文,借助拼音把课文读正确,并了解课文的大致内容。

3.课文所选画面的内容十分丰富,课文的文字也非常生动。可以根据课文前面的阅读提示,建议学生对照图画多读几遍课文,特别是作者描写画面内容的三个自然段,非常生动,传神,要引导学生反复朗读。可以一边读课文,一边看图画,并随着课文展开想象,感受《清明上河图》画面的生动。

4.在学生自主阅读课文之后,应给学生提供足够的交流时间,交流各自读懂了什么。学生交流的内容,大都是对《清明上河图》这幅画的了解,包括它的年代,作者,大小,画面内容,以及历史意义。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重点交流课文描写的与图画内容相对应的部分,使学生在交流中体会作者生动的描写。还可以让学生当小讲解员,对照相应的画面,介绍课文中涉及的人物或场景。

5.鼓励学生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并试着用恰当的方式解决问题。比如,有的学生不理解某些词语,对理解课文内容造成了一定影响,可以采用多种方法解决。如,“作坊”是什么意思?(手工业工场)可以用查字典的办法解决词义;又如,“一乘轿子”是什么意思?(古代称四匹马拉的车一辆为一乘)可以结合观察画面理解。

6.建议学生根据自己对《清明上河图》的了解,对照画面,向爸爸妈妈介绍这幅名画。

四、参考资料

张择端:生卒年不详,字正道,一字文友,东武(今山东诸城)人。他生活在北宋末年,宋徽宗时供职翰林图画院。善画风俗画,尤长于楼面、屋宇、林木、人物。《清明上河图》是他的代表作,曾经为宣和内府所收藏。另作有《金明池争标图》,亦为艺术杰作。

清明上河图:闻名中外的《清明上河图》,是我国艺术宝库中的不朽珍品。此画为绢本水墨淡设色长卷,采用散点透视的构图法,将繁杂的景物纳入统一而富于变化的画面中。

《清明上河图》全图可分三个段落。

展开图,首先看到的是对汴京郊野的春光。在疏林薄雾中,掩映着几家茅舍。路上一顶轿子,内坐一位妇人。轿顶装饰着杨柳杂花,轿后跟随着骑马的、挑担的,刚从京郊踏青扫墓归来。环境和人物的描绘,点出了清明时节的特定时间和风俗,为全画展开了序幕。

中段主要描绘的是上土桥及大汴河两岸的繁忙景象。课文所配插图和文字就是节选的这一段。《清明上河图》描绘的最为热闹的地方,就是横跨汴河的那座木结构的拱形桥。关于这座别致的桥梁,宋代孟元老在《东京梦华录》一书中曾记载:“其桥无柱,皆以巨木虚架,饰以丹鹱,宛如飞虹。”有关这种桥的建造方法已经失传,现在我们仅仅依靠画上所描绘的图样,才得以知晓古代能工巧匠的高超智慧。画家围绕这座桥,充分施展了自己的绘画本领,将桥上桥下的场景和人物活动作了全景式的描绘。表现最为精彩的部分,是围绕桥下正要逆水而上的一条木船。这里是河面比较狭窄的一段河道,河水较为湍急,船上的船工怕有危险,都站在船甲板上紧张地忙碌着、叫喊着。桥上甚至还有些热心者不顾自己的安危,跨越到拱形桥的栏杆外,一手拉住栏杆探出身子,大声喊叫,挥舞另一只手,居高临下,就像现在的交通警察似的,指挥着船只顺利通过。画中的人物大小仅寸许,但是神态毕现,极为生动。画面中还表现了许多这样精彩的生活细节。

后段则描绘了汴京市区的街景。市区街道热闹非凡,人物众多,个个形神兼备,极富情趣。

在五米多长的画卷里,共绘了五百五十多个各色人物,牛。马、骡、驴等牲畜五六十匹,大小船只二十多艘。房屋、桥梁、城楼等也各有特色,体现了宋代建筑的特征。这幅描写北宋汴京城一角的现实主义的风俗画,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和艺术水平。

汴梁:今河南省开封市,战国时期的魏,五代时期的后梁、后晋、后汉、后周以及北宋和金,均曾建都于此,素有“七朝古都”之称。

开封与北京、南京、西安、洛阳、杭州、安阳合称中国七大古都,在建都朝代上仅次于西安和洛阳,居全国第三位。在古代,这里曾长期是我国政治、经济和文化的中心。

幅名扬中外的画 篇五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对照画面,了解课文描写了哪些内容,感受《清明上河图》的艺术价值。

3.培养“图文对照读懂课文”等自学方法。激发热爱祖国传统文化的感情。

教学重点、难点

通过阅读课文和观察画面,初步了解《清明上河图》的内容和艺术价值,继续培养学生热爱祖国传统文化的感情。

教学准备课件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流程

一、谈话导入,学习第1自然段

1.揭题:我们的祖国历史悠久,不但有伟大的思想家老子和孔子;雄伟、坚固而且美观的赵州桥,还有让中国人为之骄傲的国画作品,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近国画大师张择端。

2.学生自读课文,要求读通顺,读准确。

在读文的过程中,学生勾画不理解和读音难以把握的词语。

3.检查自学效果,教师随机指导。

读下列词语:名扬中外  撑船  官吏  形态各异  毛驴

悠闲    溜达  甚至  拽住了   惊扰

作坊    店铺  摊贩  摆小摊   都城

特别注意多音字“作”、“都”的读法。

4.理解 “名扬中外”的意思,用这个词语口头造句。引导学生知道这幅名扬中外的画就是指《清明上河图》。

5.交流对《清明上河图》的印象,请你说一说。

6.能读好第1自然段吗?齐读。

7.过渡,提问:这幅画究竟有什么样的魅力能名扬中外呢?

二、欣赏感知,明确方法

1.课件出示《清明上河图》,让学生自由观赏,注意画面的细节,谈谈自己看后的体会。

2.老师激趣:这幅图到底有什么特别之处?请自己学习课文。

3.方法引导:我们该用什么样的方法自学课文?随机板书:图文对照。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教给学生图文对照的学习方法,让学生自主学习。】

三、看图读文,激发情感

1.默读2──5自然段,对照图画,找一找课文写了画面上的哪些内容。可以在组内交流一下。

2.选一个你最感兴趣的方面,细细读一读,体会体会,说说自己的感受。

3.交流感悟2──5自然段。

(1)读第2自然段时,重点引导学生看图上画了哪些人?(选择你感兴趣的人物多读读,并从画面上找出来,边读边对照)

(2)想象补充省略的人物,以此体会“三百六十行,哪一行的人都画在上面了。”

(3)读第3自然段,重点也是看图、读文、想象补充省略的内容,理解“形态各异”。

(4)引导朗读:“画面上的这些人,有的不到一寸,有的甚至只有黄豆那么大。别看画上的人小,每个人在干什么,都能看得清清楚楚。”从而体会画的内容是如此丰富,张择端的画技如此高超。

(5)读第4自然段,并引导学生看画面,说说看到了什么,体会画的生动、精彩。

(6)老师再生动地朗读这段文字,请学生闭目想象仿佛听到了什么,进而体会“张择端画的画,是多么传神啊!”

四、抒发情感,运用语言

1.仔细读文,提问:这里所说的古都风貌指的是什么呢?请你介绍介绍,用自己的话说一说。(回顾前文,将前后内容融合起来)

2.朗读课文第5自然段。

3.引导学生:欣赏了这样一幅画技精湛的神奇的画,读懂了这么有趣生动的课文,现在你想说什么?

4.把自己心里的想法记录下来!

【利用文本,超越文本,体会画面的惊奇与传神,体会《清明上河图》的内容和艺术价值。】

五、作业超市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向别人介绍这幅名扬中外的画。

最新范文

20《一幅名扬中外的画》(6篇)04-15

三年级语文上册:《找骆驼》教学设计【优04-14

《孔子拜师.》教学设计【优秀3篇】04-13

《分数的初步认识》教学案例和反思【804-13

长城与运河【优秀9篇】04-13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24时计时法》教04-13

小学三年级语文《宇宙的另一边》原文、04-12

三年级语文上册教案优秀3篇04-12

三年级信息技术教案【最新4篇】04-12

一幅名扬中外的画【精选8篇】04-12

65 43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