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路 《问路》优秀9篇

2023-03-04 06:36:38

这里是书包范文精心整编的《问路》优秀9篇,让您更全面的了解问路的相关知识。

《问路》 篇一

教材简析:

这又是一篇有趣的知识性童话。课文中的小猪因为迷路,向乌龟和象问路,虽然它很有礼貌,但是在称呼上出了问题,结果闹出了笑话。小猪是根据乌龟和象的身体大小来决定称呼的,乌龟小,它称弟弟;小象打,它称爷爷。这种思维如果用在同一种动物身上,基本上是正确的,但类推到不同的动物就错了。简单的类推,正是孩子思维的特点。

课文短小、生动,主要由小猪先后同乌龟和象的对话构成。对话中有问有答,行为规范,充满情趣。小猪先称呼后提问,非常注意礼貌,两次问尽管内容都是关于到蘑菇村去的路,但句式又有不同;乌龟和象对小猪的错误表现也不完全相同,前者为之不满,后者感到可笑。

学情分析:

本班学生在课堂上表现欲比较强,部分学生的基础比较好,独立识字的能力较强,但有几个学习困难的学生,在记字朗读方面,速度慢,遗忘率高。

教学目标:

1、能借助拼音读准“猪、迷、今、爷、认、知、关、急、”9个生字的字音。认识部首“反犬旁”。正确描写:“猪、今、认、关”。

2、正确朗读和积累8个词语。

3、正确地朗读课文,初步懂得不能以身体大小来判断不同动物的年龄。在此基础上,读出动物之间对话的语气。

重点难点:

1、能在语言环境中,借助拼音正确认读“猪、迷、今、爷、认、知、关、急、”9个生字,并用分组学习的方法,按字形结构,分类识记。积累一些词语。

2、朗读课文,做到不添字,不漏字,读出动物之间对话的语气。

3、初步了解有关动物的基本常识,懂得不能以身体大小来判断不同动物的年龄。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识字卡片

教学过程:

一、启发谈话,揭示课题。

1、出示小猪图:这是我们大家熟悉的小动物,它是——小猪。

2、(学生字:猪)认识反犬旁的字。

3、交流。(适当板书)

4、知道书写:“猪”

5、出示课题:小猪问路(读课题)

6、质疑。

二、感知课文,学习生字。

1、带着问题:小猪向谁问路?听课文录音,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2、交流并板书。(乌龟、大象)

3、看书再听课文录音,识记课文中的生字。

4、自学字词。

(1)自由轻读课文,圈出生字。

(2)借助拼音读准字音。

(3)小组合作,巧记生字、词语。

(4)全班交流。

5、巩固识字,游戏。(“认认猪宝宝“)

三、朗读课文,感受内容。

1、带着问题:小猪怎么问路?读课文,用横线划出有关的句子。

设计意图:让生字回到课文中,指导学生把课文读正确,进一步巩固复习了所学的生字。同时让学生边读边划边思,通过读课文自己解决问题。

2、交流并板书,知道读句。

(1)“乌龟弟弟,到蘑菇村该走那条路?”(突出小猪疑问的语气)

(2)小猪这样称呼乌龟对吗?(不能光看乌龟个子小,就称它弟弟。)

(3)“你叫我弟弟?”“我今年98岁了,比你爷爷年纪还大呢!”(突出乌龟不高兴的语气)

(4)知道朗读小猪和象的对话。(不能光看象的个子大,就称它爷爷。)

(5)引读第6、7节,解决问题:小猪问到路了吗?

教学反思:

本文篇幅不是很长,内容浅显易懂,语言生动有趣。

在生字学习的过程中,带出学生已有知识的回顾:“猫狗狐狸狮子……”“犭”的字的积累。

从识字教学入手,灌输阅读教学,了解事件的起因、经过等为今后的语文教学打下基础。

《问路》 篇二

问路    (小学语文口语交际教案设计)

教学目标 :

1、能正确、较流利地使用普通话,说话时做到态度自然大方,有礼貌。

2、能针对不同情况随机应答,文明和谐地与人交往。

3、通过本次活动,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

教学重点:

1、正确使用礼貌用语。

2、学会如何问路。

教学难点 :能针对不同情况随机应答,文明和谐地与人交往。

教学过程 :

一、创设情景,激发兴趣。

1、课件出示——《明明问路》。

主要内容是:明明要到中山公园,可他不知道该怎么去。途中他遇到了一位老爷爷,于是向老爷爷问路。第一次问路时没注意使用礼貌语言,老爷爷不理睬他。后来他有礼貌地问路,老爷爷就给他指路。

2、明明两次问路的态度有什么不同?结果又有什么不同?

二、互相讨论,明确问路要求。

1、分组讨论:向别人问路时应注意什么?

2、明确问路要求:

(1) 态度自然大方,(2) 使用文明用语。

(3) 把问题说清楚。

(4) 能针对不同(5) 情况随机应答。

三、创设情景,分组练习。

1、课件出示两个小朋友向阿姨问路的情景图

图中有两位小朋友要从我们学校去南国桃园。他们会怎样向阿姨问路呢?请同学们互相和合作,分别扮演图中的小朋友和阿姨,做一做问路的练习。

2、学生练习,教师巡视,点拨指导。

3、学生自愿上台表演。其他同学评议:他们把话说清楚了吗?用了哪些礼貌用语?谁表演得好?

4、根据教师假设的情景,两人一组练习问路。

情景一:小华要去松岗市场,向一位叔叔问路,叔叔为他指路。

情景二:小红要到新华书店,向一位老爷爷问路,可是老爷爷也不知该怎么走。

情景三:小芳要到影剧院,向一位姐姐问路,而那位姐姐推说自己没空,不愿意为小芳指路。

5、汇报表演,并对表演者进行评议,奖励优秀者。

四、谈谈自己参加了这次口语交际后的收获。

五、总结

问路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经常会遇到的事。我们想要顺利地得到别人的指引,就要文明有礼地向别人询问。别人给我们指路时,我们也要认真地倾听。

六、拓展延伸

利用节假日到同学家中或附近的风景区搞些有意义的活动,知道地址后可通过问路到达目的地。

《问路》 篇三

【设计理念】

“教”与“学”都应有明确的目标。具体到某一节课的教学,教师一方面要指导学生明确学习目标,这种目标不是教师的指令,而是学生内在的需求,教师可把它作为教学的“显性目标”,让学生围绕目标自主地学。另一方面,教师还担负着诸如习得语言、陶冶性情、启迪智慧之类的使命,这些目标对学生来说并不十分关注,而对教师来讲又是职责所在,教师可把它作为教学的“隐性目标”,巧妙引导,做到“有教无痕”。

【学与教的过程设计】

一、读题质疑,明确目标

⒈板书课题,学生提出自己的疑问。

⒉指导学生对所提问题进行梳理、归类,整合为四个学习目标:

“穿山甲”是什么?穿山甲为什么要问路?向谁问路?问到路了没有?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⒈带着问题借助拼音自读课文,尽量自己读懂课文,回答自己提出的问题,同时圈画出不懂的词句。

⒉指导学习生字。

⒊指名逐段试读课文,指导学生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

三、目标引路,指导学习

㈠“穿山甲”是什么?

⒈猜一猜:对照名称说说想象中的穿山甲是什么样子,有什么特点。

⒉比一比:出示穿山甲的图片,说说与自己想象中哪里一样,哪里不一样。

⒊听一听:(播放录音)穿山甲,也称钻山甲,有尖锐的爪子,善于钻洞,全身披着坚甲。成年穿山甲身长60厘米左右,长的可达1米。以白蚁为食,是白蚁的克星,被称为山林的“保护神”。是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㈡为什么问路?

⒈从课文里找出相关的段落来读一读。(第2自然段)读后说说穿山甲为什么问路?(是因为在雨林中迷失了方向)

⒉点拨:小穿山甲为什么会迷失了方向呢?答案在第一自然段,请同学们仔细读一读。

⒊学生提出不理解的词句,教师简介“蜥蜴”,出示难懂的句子:

a 西双版纳的热带雨林像翡翠雕成的世界。

b ……就连筛下树丛的阳光也像宝石一样明丽。

反复读这两句话,体会:西双版纳热带雨林满目苍翠,就连阳光也被染绿了,可见绿的程度之深。

⒋有感情地朗读这一段,继续体会热带雨林独特的自然景观。

⒌小结:穿山甲为什么会迷路?

(热带雨林翠绿一片,小穿山甲涉世未深,怎么会不迷路呢?)

⒍指导学生表演小穿山甲迷路时的情景。

点拨:小穿山甲在大森林里迷了路,它的心情怎样?是怎么做的?会说些什么?

学生根据课文第二自然段内容想象小穿山甲迷路时的神态(着急)、动作(东拱拱,西钻钻)、语言(怎么到处都是绿色,我都找不到路了,这可怎么办呢?)。

㈢向谁问路?问到路没有?

⒈小组合作学习课文2~9自然段,弄清:小穿山甲先后向小松鼠、老葛藤、织布鸟、小溪流问了路,但它们都没有明确指出小穿山甲的路到底在哪里。

⒉各小组汇报学习情况,教师根据学生的发言,出示重点句:

a小松鼠说:“哪儿有树,哪儿就有路。”

b老葛藤说:“我认识的路都在悬崖绝壁上。”

c织布鸟说:“我的路在天上。”

d小溪流说:“在我看来,路就在自己脚下。”

⒊小组讨论:从四次问路中小穿山甲明白了什么?你明白了什么?

体会:①小松鼠、老葛藤、织布鸟、小溪流各自的情况不同,所走的路也不相同;②穿山甲不能依靠别人给自己指路,路在自己脚下,要靠自己去走。

⒋指导学生表演“穿山甲问路”:想象小穿山甲问路时所说的话,注意有称呼,懂礼貌,每次的问话应有所不同。

⒌假如小穿山甲也向你问路,你会怎样对他说呢?启发学生把自己的体会说出来,强化认识。

㈣怎么找到路?

⒈学到这里,你的小脑瓜里又冒出什么问题?根据学生的回答梳理出新的学习目标。

⒉让学生从课文中找出重点句,同时出示第二自然段的前一句话。

a一只小穿山甲在雨林中迷失了方向,东拱拱,西钻钻,怎么也找不到路在哪里。

b他静下心来,一边观察着周围的景物,一边用鼻尖贴近地面辨识气味。

对比研读这两句话,激疑:小穿山甲开始东找西找没有找到路,现在却找到了,这是为什么呢?体会:穿山甲开始时像个没头的苍蝇,到处乱拱乱钻,当然找不到路;而最后“静下心来”,细心地观察事物、辨识气味,终于找到了路。

⒊如果你是小穿山甲,找到路以后,你想对小溪流说些什么吗?

四、联系实际,拓展延伸

⒈说说穿山甲通过问路这件事明白了什么?你明白了什么?

⒉有一个小朋友做数学题不肯动脑筋,遇到难题马上问人,当时好像是会做了,过后又不会,所以数学成绩一直不好。请你劝劝他该怎么做。

⒊联系实际谈谈对“路在自己脚下”的理解。

《问路》 篇四

中班的幼儿已经能用简单的语言描述事物,词语也有了不断的丰富,但是在礼貌用语方面还比较欠缺,即使掌握了简单的礼貌用语,似乎未能灵活的运用出来,在本节语言课就明显的展示了出来。

首先,教师与孩子们一起讨论“地址”的含义,并出示可爱的卡通米老鼠先生引起孩子们的兴趣,同时让孩子们知道这个地址就是鼠先生的家,他想去鼠小姐家,却不认识路,直接引出了本活动的中心内容,接着,由于鼠先生不认识路的原因,作为“问路”的导航,也为后面的礼貌用语做了良好的铺垫,活动中教师运用不同的路标提示(不同的箭头),让孩子们学会“看路”,在“问路”的过程中学会礼貌用语,等孩子们有了初步的“问路”的经验后,再让孩子接下去体验就轻易多了,也有了表演的激情。更让我感受到了表演是需要建立在孩子已有的经验上,更是孩子的一种内在需要。在这样的基础上,边理解故事边表演,孩子们很快就知道了问路的方法及问路时需要注重的礼貌等。最后的讨论也是一种延伸,孩子们可以继续多途径地寻找更多的问路方式。

因此本节活动主要是在特定的氛围中训练语言,运用文字的训练进一步体现童话的情趣,让生活体验和语言训练合为一体,让孩子们在认知中得到更好的深化,使情感在故事情节中得到升华。

《问路》 篇五

教材分析:这是一则童话故事,写小穿山甲雨林中迷了,多次问路都没有结果,最后在小溪流的启发下,通过自己的观察、辨别,终于找到了要走的路。课文故事性强,语言生动,富有童趣,寓意深刻,很适合儿童诵读、思考。

学情分析:从解题入手,根据学生实际简介穿山甲,然后让学生围绕课题自己提问题。结合课文看课文彩图辅助学生练读课文,展开想象进入童话世界。

教学要求: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讲讲这个故事。

2、学会本课生字,认识偏旁“青”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懂得“路就在自己脚下”的意思,每个人都可以依靠自己的观察、辨别,找到自己要走的路。

教学课时:3课时

教学过程 :

第一课时

教学要求:初读课文,学会本课生字,知道穿山甲向哪些人问路?

一、导入  新课

大家看到这个题目,马上就会想到这是一个什么样的故事?

二、初读指导

1、 简介穿山甲:见“题解”和插图。教生字“甲”,读音。

2、 布置思考题:穿山甲向哪些人问路?哪几个自然段写问路?他最后懂得了一个什么道理?

3、 各自按照拼音朗读课文后回答。

4、 指名分别读各部分。

5、 问路(小松鼠、老葛藤、织布鸟、小溪流)由四个人读。

三、精读训练

理【WWW.SHUBAOC.COM】解第一自然段。

讨论:1、这一部分写的是什么地方的景色?总的特点是什么?从哪些地方看出来?

2、讲解:西双版纳、热带、翡翠。

3、教生字“蝴蝶”:正音,记字形,蝴蝶是昆虫,都是“虫”旁,蝴,右边是“胡”;

4、这一部分可分为哪两层?各写什么?

第一层总写“像翡翠雕成的世界”,第二层从“孔雀、蝴蝶、蜥蜴、阳光”四方面具体介绍。

四、练习背诵第一自然段

检查背诵

五、作业

1、 背诵第一自然段。

2、 按笔顺描红:甲 蝴 蝶 连

3、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教学要求:继续学习课文,懂得“路就在自己脚下”的意思,每个人都可以依靠自己的观察、辨别、找到自己要走的路。

教学过程 :

一、检查复习

1、 听写

2、 背诵第一自然段

3、 这篇文章可分几部分?每一部分各写的是什么内容?

二、继续精读训练

1、理解第二部分。

默读第2、3自然段。

(1)小穿山甲为什么事着急了?

(2)体会写小穿山甲和小松鼠的语句,读出适当的感情。(结合教“兄弟”,这里指弟弟,口气亲切)

(3)为什么说“这路你(小穿山甲)走不了哇”?(远 小)

默读第4-7自然段

(1)这一部分写了小穿山甲向哪些人问路?为什么一个说他“过不去”,一个说他“去不了”?

(2)结合讲生字“悬”

(3)指名读第4-7自然段

默读第8、9自然段。

(1)小溪流是怎么回答小穿山甲的?

(2)出示:“我总是在探索中前进。在我看来,路就在自己脚下。

(3)讨论:这些话是什么意思?讨论后小结:路要靠自己走,不怕艰难,在摸索中前进。

(4)齐读小溪流的话。

第三课时

教学要求:指导背诵,完成作业 。

一、理解第三部分

(1)轻声读课文,画出带有生字的词语:忽然 静下心来、贴近,初步体会他们的意思。

(2)    穿山甲忽然明白了什么?”他到底明白了什么?他又是怎么做的?

(3)齐读最后一个自然段

二、指导背诵

三、作业

1、写出带有下面部首的字

青(  )(  )虫(  )(  )心(  )(  )

2、连线

小松鼠说           路在自己脚下

老葛藤说           路在天上

织布鸟说           路在悬崖绝壁上

小溪流说           路在树上

小穿山甲明白了        路靠自己走

《问路》 篇六

双语活动教案

内容:故事

一、名称:《问路》

二、要求:

1、 学习新的单词:cat (猫)、rabbit(兔子)、monkey(猴子),幼儿能正确发音。

2、 学习句子:I  like……(我喜欢……)

三、准备:

1、 图片一幅

2、 cat 、rabbit 、monkey 、mouse先生 、mouse小姐 、duck图片六张

3、 六种动物的头饰若干

四、过程

(一)、教师讲述故事

1、  教师出示图片,并讲述故事

2、  教师边讲故事,幼儿边认识故事中的动物

(二)、幼儿学念单词:cat 、rabbit 、monkey

(三)、游戏(1)

1、  幼儿自主选择自己喜爱的动物头饰,并找到与自己头饰相同

的小朋友两人坐在一起。

2、  游戏开始。

例如:当教师叫到rabbit时,头带rabbit的小朋友就边做动

作,边念英文单词。

(四)、学习句型:I  like……

1、  教师提问:Which  do  you  like……?

2、  幼儿学念句型:I  like……

(五)、游戏(2):I  like……

(六)、结束:

幼儿向客人老师介绍自己喜爱的动物,并用英语讲述给老师

听,也可以询问客人老师喜欢什么小动物。

《问路》 篇七

之一

佚名

一、教材分析

问路和指路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经常碰到的、常见的事情。通过本次听说训练,使学生懂得问路时要注意有礼貌,指路时要听清对方的问题,热情地把路名、方向和路线说明白。

二、教学目标

1.知道问路时要注意有礼貌,说话得体;指路时态度热情,把路名、方向和路线说明白。

2.初步学会问路和指路;能把学校到家里的路线说清楚。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让学生懂得问路时要注意有礼貌,说话得体;指路时态度要热情,把路名、方向和路线说明白。

教学难点 :指路时怎样把路名、方向和路线说明白。

四、教学准备

1.投影片。课文录音。

2.准备一顶民警叔叔的帽子。

五、教学时间:1课时

六、教学过程

1.揭题,看投影尝试问路和指路。

(1)打出投影片。

(2)揭题并讲清说话材料。教师指图说:小兰星期天到同学冬冬家去,冬冬家住在新华电影院对面,可小兰不知怎么走。小兰看见了民警叔叔,就上前问路。(板书:问路)民警叔叔就为小兰指路。(板书:指路)请大家想一想:小兰会怎么问?民警叔叔会怎么指路呢?

(3)尝试问路和指路。

①请一生扮小兰,另一生扮民警叔叔(戴上民警帽),进行问路和指路表演。

②师生评议,好的方面板书出示。

③小结:同学们很聪明,已经简单地会说了,但是说得还不够好,下面我们要学习课文——问路和指路,看看我们还有些什么地方表演得不好,等一会儿要比一比谁表演得最好。

2.学习短文,明确要求。

(1)默读短文,思考问题,后讨论。

①冬冬家住在哪里?

②小兰是怎样向民警叔叔问路的?

③民警叔叔怎样指路的?

④从小兰的问路和民警叔叔的指路中,我们可以知道问路和指路应注意些什么?

(2)找出问路和指路的话读一读。

(3)小结问路和指路要注意的问题:(板书出示)

①问路,是请求别人帮助,必须注意礼貌,使用礼貌用语。

②指路,是帮助别人,要听清问题,热情地把路名、方向和路线说明白。

(4)看投影,听录音,体会书上是怎样问路和指路的。

3.分角色表演问路和指路。

(1)两生表演问路和指路。

(2)师生评议。(肯定表演好的方面,特别是表情方面)

(3)再请学生表演。(主动上去)

(4)同座同学分角色练习表演,教师巡视、指导。

4.老师呀,非常想到你们家去做客,你能告诉老师从学校到你家该怎么走呢?

(1)明确要求。(读指路的要求)

(2)指名上台说,并进行评议。

(3)同座互说,互评。

5.教师进行课堂总结。(表扬、鼓励)

《问路》 篇八

陈泰树(江苏泰州)

------------------------------------------------------------

一、读题质疑,明确目标

1.板书课题,学生提出自己的疑问。

2.指导学生对所提问题进行梳理、归类,整合为四个学习目标:

“穿山甲”是什么?穿山甲为什么要问路?向谁问路?问到路了没有?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带着问题借助拼音自读课文,尽量自己读懂课文,回答自己提出的问题,同时圈画出不懂的词句。

2.指名逐段试读课文,指导学生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

三、目标引路,指导学习

(一)“穿山甲”是什么?

1.猜一猜。对照名称说说想像中的穿山甲是什么样子,有什么特点。

2.比一比。出示穿山甲的图片,说说与自己想像中哪里一样,哪里不一样。

3.听一听。(播放录音)穿山甲,也称钻山甲,有尖锐的爪子,善于钻洞,全身披着坚甲。成年穿山甲身长60厘米左右,长的可达1米。以白蚁为食,是白蚁的克星,被

称为山林的“保护神”。是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二)为什么问路?

1.从课文里找出相关的段落来读一读。(第2自然段)读后说说穿山甲为什么问路?(是因为在雨林中迷失了方向)

2.点拨:小穿山甲为什么会迷失了方向呢?答案在第一自然段,请同学们仔细读一读。

3.小结:穿山甲为什么会迷路?

(热带雨林翠绿一片,小穿山甲涉世未深,怎么会不迷路呢?)

4.指导学生表演小穿山甲迷路时的情景。

点拨:小穿山甲在大森林里迷了路,它的心情怎样?是怎么做的?会说些什么?

学生根据课文第二自然段内容想像小穿山甲迷路时的神态(着急)、动作(东拱拱,西钻钻)、语言(怎么到处都是绿色,我都找不到路了,这可怎么办呢?)。

(三)向谁问路?问到路没有?

1.小组合作学习课文2—9自然段,弄清:小穿山甲先后向小松鼠、老葛藤、织布鸟、小溪流问了路,但它们都没有明确指出小穿山甲的路到底在哪里。 .

2.各小组汇报学习情况,教师根据学生的发言,出示重点句:

a.小松鼠说:“哪儿有树,哪儿就有路。”

b.老葛藤说:“我认识的路都在悬崖绝壁上。”

c.织布鸟说:‘,我的路在天上。”

d.小溪流说:”在我看来,路就在自己脚下。”

3.小组讨论:从四次问路中小穿山甲明白了什么?你明白了什的路也不相同;②穿山甲不能依靠别人给自己指路,路在自己脚下,要靠自己去走。

4.指导学生表演“穿山甲问路”:想像小穿山甲问路时所说的话,注意称呼,懂礼貌,每次的问话应有所不同。

5.假如小穿山甲也向你问路,你会怎样对他说呢?启发学生把自己的体会说出来,强化认识。

(四)怎么找到路?

1.学到这里,你的小脑瓜里又冒出什么问题?根据学生的回答梳理出新的学习目标。

2.让学生从课文中找出重点句,同时出示第二自然段的前一句话。

s.一只小穿山甲在雨林中迷失了方向,东拱拱,西钻钻,怎么也找不到路在哪里。

b.他静下心来,一边观察着周围的景物,一边用鼻尖贴近地面辨识气味。

对比研读这两句话,激疑:小穿山甲开始东找西找没有找到路,现在却找到了,这是为什么呢?体会:穿山甲开始时像个没头的苍蝇,到处乱拱乱钻,当然找不到路;而最后“静下心来”,细心地观察事物、辨识气味,终于找到了路。

3.如果你是小穿山甲,找到路以后,你想对小溪流说些什么吗?

四、联系实际,拓展延伸

1.说说穿山甲通过问路这件事明白了什么?你明白了什么?

2.有一个小朋友做数学题不肯动脑筋,遇到难题就马上问人,当时好像是会做了,过后又不会,所以数学成绩一直不好。请你劝劝他该怎么做。

3.联系实际谈谈对“路在自己脚下”的理解。

《问路》 篇九

一、教材分析

问路和指路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经常碰到的、常见的事情。通过本次听说训练,使学生懂得问路时要注意有礼貌,指路时要听清对方的问题,热情地把路名、方向和路线说明白。

二、教学目标 

1.知道问路时要注意有礼貌,说话得体;指路时态度热情,把路名、方向和路线说明白。

2.初步学会问路和指路;能把学校到家里的路线说清楚。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让学生懂得问路时要注意有礼貌,说话得体;指路时态度要热情,把路名、方向和路线说明白。

教学难点 :指路时怎样把路名、方向和路线说明白。

四、教学准备

1.投影片。课文录音。

2.准备一顶民警叔叔的帽子。

五、教学时间:1课时

六、教学过程 

1.揭题,看投影尝试问路和指路。

(1)打出投影片。

(2)揭题并讲清说话材料。教师指图说:小兰星期天到同学冬冬家去,冬冬家住在新华电影院对面,可小兰不知怎么走。小兰看见了民警叔叔,就上前问路。(板书:问路)民警叔叔就为小兰指路。(板书:指路)请大家想一想:小兰会怎么问?民警叔叔会怎么指路呢?

(3)尝试问路和指路。

①请一生扮小兰,另一生扮民警叔叔(戴上民警帽),进行问路和指路表演。

②师生评议,好的方面板书出示。

③小结:同学们很聪明,已经简单地会说了,但是说得还不够好,下面我们要学习课文——问路和指路,看看我们还有些什么地方表演得不好,等一会儿要比一比谁表演得最好。

2.学习短文,明确要求。

(1)默读短文,思考问题,后讨论。

①冬冬家住在哪里?

②小兰是怎样向民警叔叔问路的?

③民警叔叔怎样指路的?

④从小兰的问路和民警叔叔的指路中,我们可以知道问路和指路应注意些什么?

(2)找出问路和指路的话读一读。

(3)小结问路和指路要注意的问题:(板书出示)

①问路,是请求别人帮助,必须注意礼貌,使用礼貌用语。

②指路,是帮助别人,要听清问题,热情地把路名、方向和路线说明白。

(4)看投影,听录音,体会书上是怎样问路和指路的。

3.分角色表演问路和指路。

(1)两生表演问路和指路。

(2)师生评议。(肯定表演好的方面,特别是表情方面)

(3)再请学生表演。(主动上去)

(4)同座同学分角色练习表演,教师巡视、指导。

4.老师呀,非常想到你们家去做客,你能告诉老师从学校到你家该怎么走呢?

(1)明确要求。(读指路的要求)

(2)指名上台说,并进行评议。

(3)同座互说,互评。

5.教师进行课堂总结。(表扬、鼓励)

最新范文

中国娃【优秀10篇】03-04

《槐乡的孩子》教学反思【精选9篇】03-04

《矛和盾的集合》的教学设计(优秀3篇)03-04

惊弓之鸟教学反思(4篇)03-04

《女娲补天》教案优秀3篇03-04

《七颗钻石》教学设计精选9篇03-04

女娲补天教学实录精选6篇03-04

孔子拜师(优秀3篇)03-04

《菩萨兵》【优秀8篇】03-04

《做一片美的叶子》【优秀8篇】03-04

65 360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