灰雀教学实录 自读自悟 对话交流——《灰雀》教学片断实录与评析优秀6篇

2024-03-29 14:28:13

灰雀简述的是列宁、灰雀和一个孩子之间的故事。列宁在公园里寻找惹人喜爱的三只灰雀当中的一只时遇到了将灰雀捉走的男孩,经过交谈,深受感动的男孩将灰雀放了回来。这个故事体现了列宁的善解人意,对男孩的尊重、爱护,以及男孩的诚实和天真。三人行,必有我师也。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以下是可爱的编辑帮助大家收集整理的自读自悟 对话交流——《灰雀》教学片断实录与评析优秀6篇,仅供借鉴,希望对大家有一些参考价值。

《灰雀》第二课时教学实录 篇一

《灰雀》一课朗读训练的反思  “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常言道:读书百遍,其义自现。我认为朗读应在阅读教学中贯穿始终,通过多形式、多层次的读,使学生感悟课文,培养语感。所以在教学教学实践中,我特别注重学生的朗读训练,希望通过准确到位的朗读来感悟语言文字、感悟课文内容、感悟人物情感。

《灰雀》课堂实录 篇二

设计意图:《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因此,在第一课时中,我就力求体现这一理念,读懂文意。通过创设情境,让学生去充分接触文本,鼓励学生读出自己的独特感受,说出自己的想法,体验人物的内心世界。学习语文的方法千变万化,思维方法亦然。

一,学习目标

1.学会本课的11个生字,能正确读写本文的词语。

2.能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懂得做错了事就要改正,做一个诚实的孩子。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诵读人物对话,体会不同人物的心情和感情,体会列宁对灰雀,对男孩的喜爱之情。

二,教学重点:

1,认识列宁对男孩的关爱和教育,渗透保护鸟类的教育。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诵读人物对话,体会不同人物的心情和感情。四,三,教学时间: 两课时

四,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一,情景引题,激发兴趣

1,出示列宁照片,请学生结合课前收集的资料简单地介绍一下列宁的事。

2,学生交流后,教师简介列宁。

3,(多媒体:三只灰雀在枝头欢蹦乱跳地唱歌。)

师:瞧!灰雀来为我们讲述一个有关列宁的故事了,让我们热情地和它们打声招呼吧!----揭题。

1). 读题,提示:"雀"字是从描摹鸟的体形而造出的象形字。

2). 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这是怎样的灰雀吗

为了这可爱的灰雀,列宁和一位小男孩之间发生了一个有趣的故事呢 让我们赶快走进课文,美美地读一读吧。

二,初读感悟

1,让学生充分地,大声地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课文,了解课文大意2,学习生字新词: 读准"胸脯","白桦树","散步",注意"诚","蹦"等后鼻音。

3,指名分自然段读,先小组交流,再个别交流。理清课文脉络。

三,学习第一自然段。

1,指名读第一自然段,说说读懂了什么。

2,课文是怎样描写这三只灰雀的呢 找出句子来读一读。说说哪几个词语用得好,相机理解"婉转","来回跳动","惹人喜爱".

3,读列宁喜欢灰雀的句子,用来度的方式体会列宁的感受。

4,巧妙结尾,设置悬念:第二天,那只深红胸脯的灰雀竟然不见了,它到哪里去了呢 下节课我们继续学习。

四,学习生字,指导书写

1,学生自主观察本课生字有什么特点。

2,你认为最难写的是哪几个字 说说你是怎么记住它们的字形的

3,提醒:本课左右结构的字较多,注意左右比例。独体字"步","者"

书写时笔画要舒展。

4,学生临帖,写"步,者"等字。讲评字写得又漂亮又端正的同学。

五,布置作业

布置学生摘抄本文中的好词好句,做"日积月累卡".

第二课时

一,激趣导入,感悟课文。

(一)多媒体出示灰雀歌唱的声音,突然一只剩下两只了,还有一只哪去了呢 列宁心里会怎样呢 (急)那时因为列宁喜欢灰雀呀!自己读读课文3——10自然段,找出描写列宁喜欢灰雀的句子。

预设

1,出示句子"他在周围的树林中找遍了,也没有找到。"

列宁当列宁发现一只灰雀不见了的时候,他心情会怎样 又会到哪儿去找呢 体验"找遍了……也找不到灰雀"的心情。指导读。

2,引导出示列宁的三句问话:

①"孩子,你看见过一只深红色胸脯的灰雀吗 "

②" 那一定是飞走了或者是冻死了。天气严寒,它怕冷。"

③"多好的灰雀呀,可惜再也不会飞回来了。"

细细地读一读这些话,你体会到了什么 老师相信你们肯定能读出列宁的着急,担心,惋惜和关心,因为它们都集中表达了列宁对灰雀的一种情感。用一个词来概括,是什么 板书:爱。

3,,指导朗读写列宁"喜爱灰雀" 的句子。

(二) 那灰雀到底哪儿去了

请生讨论回答:小灰雀是小男孩抓走的,又是他放回来的。

1,你是从课文中哪些句子读出来的 找一找。

体会

(1)男孩吞吞吐吐地说:"没看见,我没看见".

理解"吞吞吐吐"的意思,说说他当时心理是怎么想的 那你能读好它吗

(2)"那个男孩本来想告诉列宁灰雀没有死,但又不敢讲。"

为什么他不敢讲 他在害怕些什么 相机板书:占为己有

谁能读好他此刻的矛盾心情。

(3)男孩看看列宁,说:"会飞回来的,一定会飞回来的。它还活着。"

"一定会飞回来的!"

①从这儿你又感受到了什么 这时候,小男孩在想什么呢

②教师运用手势,指导学生加强语气读出"一定会飞回来的!".

板书:勇于改错的决心

(4)男孩为什么要先捉走后又放回这只灰雀呢 他对灰雀喜爱吗 小组讨论,发表看法,相互补充,汇报体会。

2,小结:

是列宁爱鸟的情深深打动了孩子的心,所以他坚定地说——"一定会飞回来!" 在列宁真爱的感染下,孩子又决定怎么做 ——(放鸟归园)

(三)列宁是怎样对待小朋友的呢

1,找到课文中写列宁对待小朋友的句子小声地读一读,再四人小组交流交流。

体会:(1)"小灰雀,你昨天到哪儿去了 "(师):听到这儿,你有什么问题

(例如:列宁为什么微笑 鸟儿不会讲人话,列宁为什么要问它到哪儿去

鸟儿会回答吗)

各自练读第3-9自然段,细细体味列宁说这话的意思。板书:宽容

(2)揣摩"一定是飞走了或者是冻死了。天气严寒,它怕冷".

"多好的灰雀呀,可惜再也飞不回来了。"列宁这些话的心情和含义。

把你的体会用你的朗读表现出来。

(3)听到:小男孩说:"他会飞回来的","一定会飞回来。"列宁此时此刻心里又是怎么想的 带着你的体验来读读句子。

(4)所以列宁微笑着说,(生齐读---你好!灰雀,昨天你到哪儿去了 )就是这份深深的爱意打动了孩子的心,让他勇于改正错误,也就是这句不愿伤害小男孩自尊心的问话,让我们感受到了列宁对孩子的爱。

2,我们带着这份浓浓的爱意再来读读课文吧!分角色朗读课文。

(四)还有哪儿不明白的地方吗

二。体验,升华

1,(课件演示)在列宁真爱的感染下,小男孩把灰雀放回了树林。看,它们又在枝头欢唱了。如果现在你就是树枝上那只唱歌的灰雀,你会对(列宁或男孩)说些什么呢 请在我们课文的空白处写下你的"三言两语".

2,小组交流,全班交流。

四,扩展延伸

1,这个小故事写列宁对灰雀的喜爱,感动了男孩,使男孩主动送回灰雀,也告诉我们有了错误承认了,改正了,就是诚实的孩子。说说你自己有过这样的经历和感受吗

2,个别交流。

五,课后作业:

收集名人故事。

《灰雀》教学实录 篇三

【具体案例】

《灰雀》第二至第十自然段对话部分。

师:当列宁发现灰雀不见时,他是怎样问男孩的?小男孩又是怎么回答的?

生:答。(读课文第二至第十自然段)

师:从他们的对话中你发现了什么?有什么问题吗?

生1:小男孩为什么开始说“没看见”,后来说“会飞回来的?

师:你有一颗爱思考的头脑,很好!请你把你的问题写在黑板上吧!并在问题后面写上你的名字,因为它是你发现的。

生2:列宁为什么要自言自语的说?

师:这个问题提的很有价值,真棒!你也上来说吧!

生3:小男孩怎么会那么肯定的说:“一定会飞回来!”?

师:你也很会动脑筋,真不错!上来吧!

师:同学们,黑板上有三个充满智慧的问题,你们会帮助解决吗?把你的想法在小组里说一说。注意把话说清楚,说完整。

师:好!同学们刚才交流地很激烈,谁愿意来告诉老师?

生:我想回答第一个问题,开始,小男孩怕被责怪,所以说没看见。后来,他看列宁那么关心灰雀,所以想把灰雀放了。

师:你从哪里看出列宁关心灰雀呢?

生:读列宁说的话。(“那一定是飞走了…它怕冷”)

师:列宁说这话的时候心理会怎么想?心情怎样?

生:列宁想灰雀到哪里去了呢?他心理很担心。

师:是呀!老师也开始担心了,谁再来把这句话读一读。

生:读。(面色忧郁)

师:老师听出来了,你十分关心灰雀。还有谁也关心灰雀呢?

师:这么多同学呀!你们一起来读一读这句话吧!

生:读。(语重心长)

……

【反思过程】

这个教学片段促进学生思考,尊重学生个性感悟,从而引导有感情朗读。

1、“从这段话中你发现了什么?有什么问题吗?”你有一颗爱思考的头脑,你的问题很有价值,这一类语言引导学生去发现问题,勤于动脑,并让学生把自己的问题写在黑板上,给学生一种成就感,顿时激发了全体学生勤于思考的动力。

在此基础上,教师注意引导学生提真问题,有价值的问题,不提假问题,如:你已经知道答案却还装作不懂而提出的简单问题,做到问题提得明确,清楚。然后引导讨论,教师参与其中,这样长此以往,使学生养成边读边思考的良好读书习惯。

2、立足课堂生成,善于捕捉关键点。如:生:“开始小男孩怕被责怪,所以说没看见,后来,他看列宁那么关心灰雀所以想把它放了”,这时,教师抓住这句话当中的“关心”一词问:你从哪里看出列宁关心灰雀了呢?从而让学生更深入地去理解课文。

3、注重学生个体感悟,激情引导朗读。如:列宁想灰雀一定是冻死了,心理很难过,“列宁想灰雀会到哪儿去呢?他心里很担心。”老师这时候说:“是呀!我也开始担心了”。没有直接肯定,而是通过表达自己的感受来激发学生,让学生感觉到老师和大家是平等的,也在谈感受,而起到的效果是进一步激发了学生的丰富情感,因为创造了这样的情境,此时让学生站起来朗读就是水到渠成了。学生丰富的情感表露无疑。

《灰雀》教学实录 篇四

教学过程

师:同学们,我们在上二年级的时候学过《诚实的孩子》一课,知道了男孩列宁是诚实的好孩子。这节课我们学习《灰雀》,看看这篇课文讲了关于列宁什么样的故事,相信这节课大家一定会有收获。[师播放影碟,生用心观看。]

师:[出示画有三只美丽的灰雀的挂图]通过观看影碟和挂图,灰雀给你留下怎样的印象?

生:我看到有两只灰雀胸脯是粉红的,一只胸脯是深红的,特别好看!

生:通过刚才看碟片,我知道了灰雀像其它可爱的小鸟一样,可以在枝头欢蹦乱跳地唱歌,非常惹人喜爱。

师:[出示小黑板]愿意读的同学站起来齐读小黑板上的练习要求:读句子,说说用上括号里的词语好在哪里?[句子:灰雀在枝头(欢蹦乱跳地)唱歌,(非常)惹人喜爱。][生自由放开声音读句子,并思索用括号里的词语好在哪里。]

生:如果没有“欢蹦乱跳”这个词语,句子只能告诉我们灰雀站在枝头唱歌,但我们却不知道它们是怎样唱歌的。

生:如果没有“非常”一词,可以看出只是一般的喜爱。

师:同学们说的可真有道理。灰雀是那么的活泼可爱,以至于列宁“非常喜爱”[师板书],请同学们放开声音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用“—”划出列宁喜爱灰雀的词句并说明你的理解。

生:“它们在枝头……喜爱”是写列宁非常喜爱灰雀的句子。因为“欢蹦乱跳”一词写出了灰雀的可爱,“唱歌”一词是介绍灰雀鸣声清脆、好听,“非常惹人喜爱”表明人们都喜爱灰雀,所以,这句话告诉我们列宁非常喜爱灰雀。

生:“列宁每次……谷粒”表明列宁非常喜爱灰雀。“每次……都要……”表明列宁只要走到白桦树下,就会看这三只灰雀。如果他不喜爱灰雀,就不会专门看这三只灰雀。“仰望”是指抬头望[作动作],而列宁长时间仰望三只灰雀会使脖子发酸的,可以看出他喜爱灰雀;列宁经常给灰雀带吃的,也可以看出他非常喜爱灰雀,否则,他就不会经常给灰雀好吃的。

生:“在他周围……找到”一句中通过“找遍”一词可以看出列宁喜爱灰雀。因为列宁把公园的每一个细小的角落都看过了,他若不喜爱灰雀就不会那么细心地找了。

生:“这时……灰雀吗?”可以看出列宁非常喜爱灰雀。只要列宁碰到一个人就问那人是否见到那只灰雀,可见他想尽快找到那只灰雀。

生:“列宁说……它怕冷”可以看出列宁非常喜爱灰雀。通过这句话,我可以体会到列宁害怕灰雀出事。

生:“定然宁自言自语……回来了”可以看出列宁非常喜爱灰雀。若他不喜爱灰雀就不会对灰雀说话,还问它昨天去哪儿了。

师:同学们说的真有道理!此时此刻你有什么疑问吗?

生:[面带愁容]那只胸脯深红的灰雀去哪儿了?

生:[自信地说]那只胸脯深红的灰雀被小男孩逮住了。[大部分学生表示赞同]

师;既然大部分同学都认为那只胸脯深红的灰雀被小男孩逮住了,请同学们默读课文,用“~”找出有关词句并加以说明。[生找到词句后,四人小组加以讨论]

生:“男孩说……没看见”这句话中小男孩说了两次“没看见”,我觉得小男孩说话结结巴巴的。即然他没逮灰雀就可以直接说,为什么要结巴?我觉得他心虚。

生:“那个男孩……不敢讲”这句话告诉我们小男孩知道灰雀没有死,那么,他也肯定知道灰雀去哪儿了,而文中介绍他不敢讲,毫无疑问,灰雀肯定是被他逮着了。

生:“男孩看看列宁……活着”这句话里,“会飞回来的”用了两次,可以看出小男孩说话非常肯定。我想,当他看到灰雀失踪后列宁那么着急,他不忍心让列宁难过,就告诉他真话——它还活着,希望列宁不必再担心。

生:“它一定会飞回来的”一句是小男孩坚定地说着。小男孩决心把灰雀放回大自然中。他发现列宁非常喜爱灰雀,被列宁的所作所为感动了。况且,他看到那两只胸铺粉红的灰雀在树林里飞来飞去,好像在焦急地找它们的同伴,所以,小男孩决心改正自己的错误。

生:第二天,那只胸脯深红的灰雀又在枝头唱歌了,小男孩应该高兴才对,而他却低着头。我想,是小男孩逮了灰雀,而他被列宁爱鸟的言行所感动,所以他把灰雀放了回来;但他仍为自己逮鸟的事而感到后悔,所以才会不好意思地低下了头。

师:你们可真是有心的好学生!老师也知道了那只胸脯深红的灰雀是被小男孩逮住的。[出示小黑板]说一说小男孩在说下面的话时,心里是怎么想的?请上讲台加表情、动作把小男孩当时的表现再现出来。

生:小男孩心里想:我太喜欢灰雀了,所以才把灰雀逮回了家,我还是把他骗走吧,可老师教育我不应该说谎话,怎么办?[生表演时一边摆手一边摇

头,并结结巴巴地说话,还直往后退]

生:小男孩心里想:列宁是那么着急地找那只灰雀,而那只灰雀却被我逮回家,我告诉他灰雀还活着,别让他太担心了。

生:小男孩心里想:看这两只灰雀在大自然中自由自在地飞翔,而在我家的那只灰雀却孤零零地呆在笼子里,太可怜了!我还是把它放回来吧。

生:小男孩心里想:灰雀呆在笼子里就会想同伴,同伴一定也非常想念它。我还是把它放回来,让它们团聚吧!

生:小男孩心里想:我从来没养过灰雀,假如灰雀跟着我吃不好、喝不好,很可能就会死去,那多可怜呀!我还是把它放回大自然中,让它自由地生活吧!

生:小男孩心里想:列宁是那么喜爱灰雀,他喜爱灰雀表现在希望灰雀自由自在地、幸福地生活,而我却把灰雀逮进笼子里,让我一个人观赏,我真是太自私了!我应该让它投身到大自然的怀抱,使它健康地成长。我一定要把它放回来。[生表演时态度坚定]

师:通过同学们的介绍,我们知道,虽然小男孩逮了灰雀,但小男孩实际上也是“非常喜爱”[师板书]灰雀的。

师:请一位同学读课文的最后一段,其他同学有疑问可以提出来。

生:为什么文中说列宁已经知道小男孩是诚实[师板书]的?

生:小男孩放回灰雀,并且在列宁面前低着头。他有错就改,是诚实的孩子。[同学们表示赞同]

师:课文学到这儿你还有哪些不懂的内容?

生;一开始列宁就知道是小男孩逮了灰雀,他为什么不直接向小男孩要灰雀?

生:(师辅助)列宁是用自己爱灰雀的言行慢慢地感化小男孩,使小男孩潜移默化地受到影响[师板书]。其实,列宁也是“非常喜爱”小男孩的。

师:[肯定地、赞扬地]同学们分析得可真透彻呀!本节课你有哪些收获?[生谈收获,略]

评析

本节课教学设计巧妙,较好地体现了新课标的精神,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概括地说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特点。

1、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把学生印象深刻的内容及感兴趣的问题作为学习的重点,较好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他们能兴趣盎然地进行学习,如课堂上教师一边听,一边偶尔画龙点晴地插说一两句评话,学生就会争先恐后地进行交流。

2、充分发挥学生的潜在能力是素质教育研究的重点,本节课教学拓展了学生的心理空间,发挥了学生的潜在能力,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思维,充分发挥了学生的想像能力和智力潜能。

3、做到了两个根本转变: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与教师角色的转变。学生拥有较大的自主权,而教师则发挥引导者的作用,注重发现学生在学习中遇到的困难,及时地进行点拨与指导。同时,教师善于运用激励性的评价,以轻松的话语、期待的眼神、亲切的态度与学生交流,创造了师生合作、平等对话的良好的教学氛围。

4、指导学生读能体现学生由不会到会的过程。学生自由读、小组内合作读、个别学生示范读能让学生充分地“读”,将“读”落到实处,让学生充分感受人物的心灵世界。整个教学朴实无华,在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学习活动中,实现了工具性和人文性的有机统一。

友情提醒:查找本课更多资料,请在站内搜索课文题目)此文转载于

《灰雀》教学实录 篇五

王玲湘《灰雀》课堂实录——全国第六届阅读教学研讨会(中国·长春)

执教时间:2008年7月13日下午

作者:未知居

(注:本节课根据第七届阅读比赛的要求,课前不允许老师提前见学生,但安排了10分钟会场课前谈话,可以自由安排)

[课前谈话]

师:刚才你们老师告诉我你们上课之前有个习惯是什么

生:唱歌

师:那按照你们的习惯唱首歌吧,你们平时唱什么

生:《蜗牛与黄鹂鸟》

师:好,咱们一起唱。放松一点,老师和你们一起。

生唱。

师:真是非常好听。听你们唱歌真是一种享受,离上课还有几分钟,咱们课前聊一聊好吗?

生:好

师:在二年级上学期我们学了一些名人故事,我们来回忆一下

(出示上学期学过的一些课文图片)孩子回忆是哪篇课文说的是哪个名人的故事:

周恩来   张衡    列宁    爱迪生

师:你们看,老师还给你们带来了一张图片,你认识谁呀(出示第二组导语图片)

生:我认识那个长头发的是牛顿

生:恩格斯

生:马克思

生:爱因斯坦

生:达尔文

生:李四光

生:鲁迅

生:居里夫人

师:现在可以开始上课了吗

生:可以

一、 导入   板题   读题

师:这个单元,我们继续学习名人故事。今天学习的故事是——“灰雀”,看老师板书课题。

(板书灰雀)指导雀的写法(雀,上面是一个变形的小,下面是一个“隹”,“隹”就是短尾巴的鸟。)

师:见过灰雀吗?看(出示灰雀图片)这种体形比较小,羽毛的颜色丰富,叫声悦耳的鸟,就叫“灰雀”。跟它们打个招呼吧

生读课题

师:读得再亲切一些

生读。

二、初读    检验    感知

师:灰雀写的又是一位名人的故事呢?(板书:列宁)列宁是苏联伟大的革命领袖,他创建了俄国的布尔什维克,缔造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联。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怎么读呢

出示自读要求:

1.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标上自然段的顺序。

3.想一想: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师:我们来看一看自读要求。

生读自读要求。

生读

(检验——读句)

师:我看同学们读得特别认真,字音读准了吗?句子读顺了吗?

生:读准了。

师:你看这三个句子有我们的生字,你能借助拼音把生字读准了吗?这个不容易,谁来试一试

生读

师:真了不起,字音读准了,句子读得也比较顺。第二句

生读第二句,纠正“他们”的轻声

第三句一齐读

公园里有一颗高大的

……

它们在……

……

(检验——识字)

师:生字读得特别漂亮。现在老师把生字请出来了,一起来读一读。

出示白桦树生词卡片

生读

师:见过白桦树吗?

出示白桦树图片

出示胸脯生字卡片

生读

师:胸脯在哪,拍拍自己的小胸脯。

生拍胸脯

师:这两个字有什么特点

生:都是月字旁

师:还有什么

生:还是形声字

师:真厉害,还知道形声字。在古代,月是“肉”的变形,与身体器官有关的字很多都有月字旁,想一想有哪些地方和月有关

老师做动作,指脸,脖子,背,胳膊,腰,腿,脚等,学生说出相应的部位

师:想着看着,这些字都是什么旁

生:月字旁

(检验——析词)

出示婉转

生读

师:知道婉转是什么意思吗?今天本来准备让大家查字典,结果学校说没准备好,老师把词典上的意思给大家放在屏幕上,有两种意思,大家想一想在课文中“婉转的歌唱”里是哪一种意思

出示两种意思

生:第二种

师:异口同声,都知道是抑扬动听

出示:面包渣。

生读

(检验——标段)

师:好,生词读好了。还记得自读要求的第二条吗?标自然段对不对,标了吗

生:标了

师:有几个自然段呢?我发现有重标的,有空格的是一个自然段,有错的改掉。这篇课文好几段的开头都是表示时间的词语,我们拿起笔圈一圈。

学生找表示时间的词:

一天、    这时、第二天、二天、

师:咱们这篇课文就是按照时间来写的,按时间把课文分成了三个部分。现在,我要请三个同学,分别读一读这三个自然段。不急,三个同学读的时候,其他同学还得想一想,每一部分讲的是什么?

三名学生读课文

(检验——理文)

师:好字音咬准了,注意不要着急。谁来说说写了什么

生:列宁看见一只灰雀

师:一只灰雀,注意把句子说完整

生:在高大的树上,列宁看见一只灰雀

师:说完整了就是

生:有一年冬天,在高大的树上,列宁看见一只灰雀

师:对,这样就说完整了。

出示:

有一年冬天,列宁看见_____________。

第二个学生读

师:读得好不好

生:好

师:我发现我们班字音读得都很准,这一段写的什么

生:列宁遇见了一个小男孩,并和他交流

师:恩,你真会概括,列宁遇见了一个小男孩,并与他交谈

出示

一天,一只灰雀_____________,列宁遇见了_____________,并与他交流第二天,列宁又看到_________

第三个学生读

师:不错,那第三部分写得又是什么

出示:

第二天,列宁又看到_________________

生:第三段的写的是列宁与那个男孩对话后的第二天,灰雀……

师:你知道了大概意思,老师给出提示,可以说得简单一些

生:第二天,列宁又看见了一只灰雀。

师:恩,可以这样说

师:咱们现在把这三部分串起来,同桌互相说一说。

同桌说

师:好,谁能够把三部分的意思连起来说一说。

生说大意

三、交流    分享    质疑

师:多好啊,这就是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我们先把课文按时间分成三部分,然后读懂了每一部分,再把三部分连起来就知道课文讲了什么事了。现在,我们再默读一遍课文,看看这一遍读,你又读懂了什么。

生默读课文

师:好,大部分同学都读完了,咱们来说说,你发现了什么?

生:我发现男孩很诚实

师:不错,读书有收获

生:我发现列宁很喜欢灰雀

师:不错,你呢

生:我读懂了列宁对动物的喜爱

生:我读懂了列宁对动物的关心

师:同样的,都是自己的感受

生:我发现列宁很细心

师:还有不同的发现

生:我发现男孩也喜欢灰雀

师:是吗?了不起的发现

生:我发现列宁爱惜灰雀

师:不说爱惜,讲喜欢灰雀。列宁喜欢灰雀,课文写的是怎样的三只灰雀,赶快回到第一自然段。

生:漂亮的三只灰雀。

师:能把课文里的原句读一读吗

生读第一自然段

师:非常会读书,找得很准确。发现了有一个字,是歌唱

指导“歌唱”

师:谁来用课文中的一个词,说说这是三只怎样的灰雀

生:三只惹人喜爱的灰雀雀

师:读一读这个句子,你喜欢灰雀什么

生:我喜欢灰的胸脯

师:观察一下它的胸脯

生:是深红色的,

师:还有变化,真是惹人——

生:喜爱。

师:我喜欢灰雀的歌声

师:婉转的歌声。刚才学词时我们知道婉转就是抑扬动听,一会长一会短

(放灰雀的声音)

师:这就是——

生:灰雀的声音

师:这就是

生:婉转的歌唱

师:说一下婉转的歌唱

生读。

生:我喜欢灰雀来回蹦跳的

师:我明白了,这就是灰雀的动态,一会从那边的树枝跳过,一会从——

生:这边跳到那边

师:这就是

生:来回跳动

师:能把你们体会到的读出来吗

生读

师:怎么样,读出那份喜爱了吗?你也来试一试

生读

师:读出了那份喜爱吗?这样吧,老师也来读一读,你们闭上眼睛听,就像放电影一样,把灰雀的动作,颜色都在脑海里想一想。

师配乐范读

生齐读

师:是呀,列宁喜欢的是这样三只惹人喜爱的灰雀。回到课文里面,看看还有哪些也能看出列宁对灰雀的喜爱呢

生:列宁每次走到白桦树下,都要仰望三只……

师:是呀,都非常会读书,就这个句子,你们自由地读一读,看看哪些关键词可以看出列宁对灰雀的喜爱。

生自由读。

师:从哪些关键词可以体会到呢

生:我从列宁每次走到的每次,体会到列宁喜欢灰雀

师:真会读书,不是一次,是一次又一次,是——

生:每次

师:还有吗?

生:我从经常带面包渣看出列宁喜欢灰雀

师:一次要经常吗?只有不断的,反复的才能称为经常。

生:我从都要看出列宁对灰雀的喜爱。

师:瞧,这样三只灰雀,给公园带来了勃勃生机,也给列宁带来了快乐。我们再来读一读,体会一下。

生读。

四、导写   助记  评价

师:是呀,三只惹人喜爱的灰雀,列宁非常喜欢它们。咱们交流了你们读懂的这一部分内容。现在一块看看课后的生字。翻开田字格看一看。这一课要写的字很多,先从间架结构看看

生:有左右结构

师:嗯,最多的就是左右

生:有上下结构

师:老师按照你们说的,让这些字重新排排队。

重新排列

郊 散 敢  或

师:咱们看看左边和右边有什么不同

生:上面是左偏旁,下面是右偏旁

师:恩,都是偏旁

生:都不占竖中线

师:也就是差不多大,对不对

生:对

生:第二行都在竖中线的左边。

师:哦,看得多仔细呀,那也就叫左窄右宽。咱们看一看,有哪些字比较难写。有的特别容易漏掉

生:低头的低

师:容易漏掉

生:点

师范写“低”,提醒不要忘了一点。

师:再看看上下结构的

学生书空

步,提醒下面不是少年的少

范写“或”指导笔顺

师:现在,拿出你们的练习纸,认认真真地把这三个字写在田字格中,注意,挺起小胸脯。

学生写字。

评价指导学生写的字。

第二课时

课前

师:休息好了吗?

生:好了

师:我们再来唱歌吧,不能破了你们班的规矩,唱什么歌

生:猫虎歌

生唱猫虎歌

师:真好听,可不可以提个要求,再唱一首

生:可以

师:唱什么

生:两只老虎

师:好,这首我会唱,我跟这组

师生唱两只老虎

一、巩固生词

师:好,可以上课了吗

生:可以

师;同学们,上节课咱们读了课文,学习了生词,看一看,课文中的这些生词你们认识吗

生读

出示:郊外 散步 胸脯 婉转 仰望 面包渣 或者 严寒  自言自语 可惜

生读词

师:这些词语重新排序了,你发现什么了

出示:

胸脯 婉转 欢蹦乱跳 惹人喜爱

郊外 散步 仰望 自言自语 可惜

肯定 诚实

生:第一行全是写灰雀的

生:第二行写的是列宁

师:现在我们读第一行,读的时候想着灰雀的样子。提一个要求不要拖字音。

男女生穿插读

二、分析理解

师:上节课我们还知道列宁非常喜欢这三只惹人喜爱的灰雀,他经常在白桦树下仰望三只灰雀,一天,他来到白桦树下,发现什么了

出示:

配乐

生:灰雀不见了

师:我们来读一读

生读

师:是呀,第二天,列宁又来到白桦树下,哎,他又发现什么了

生:他又发现深红胸脯的灰雀

师:发现深红胸脯的灰雀什么了

生:发现深红胸脯的灰雀,在婉转的歌唱。

师:对,要把句子说完整。现在一起读一读

生读

师:好的,同学们,我想问一问,课文学到这,你有什么问题吗

生:灰雀为什么不见了又回来了

师:哦,非常会提问题,还有吗

生:为什么低着头

师:哦,咱们一会儿读课文解决一下

生:为什么不见了呢

师:为什么不见了呢,为什么又回来了呢,不着急,我们一起看看第四自然段,看看他们的对话

师配乐读第三自然段。

师:好,同学们,你们听了男孩和列宁的谈话知道灰雀去哪了吗

生:被男孩抓走了

师:我特别不明白,课文没有写是被男孩抓走的,你们怎么那么肯定呢?不着急说,咱们读一读,看看,课文哪些话写出是男孩抓走的。

生读

师:你们从哪句话知道的

生:是从一定会飞回来,它还活着。看着,如果没被捉着,它怎么知道它还活着,如果不是他抓的,他也不会结结巴巴

师:哦,你们说什么情况下说话会结结巴巴

生:在尴尬的时候

生:在心虚的时候

生:在害怕的时候

在:在撒谎的时候

师:真会读书,哎,老师现在是列宁,我来问问,你们读读,体会一下。

师生对话

师:你还从哪个句子发现跟小男孩有关。

生:从男孩肯定的说看出来

师:怎么说的读出来

生:“一定会飞回来”男孩肯定的说

师:多会读书啊。

生:要是讲了的话怕列宁知道是他抓的

师:我们都从男孩的话中知道了灰雀为什么不见了,但为什么又飞回来了

生:被列宁的一番话打动了

师:真好,是列宁的什么话打动了男孩,让男孩把灰雀放了回来。我们在默读一下7-11自然段,把有关的话用波浪句画下来。

生默读。

师:好!不动笔墨不读书,咱们同学边读边画。我们来看看,到底是列宁的什么话打动了男孩。

生:“一定是飞走了,或是冻死了,”

师:老师给你提个建议,把

生:句子读完整

师:哎,对了。

生:一定是“多好的灰雀啊”

师:大家都觉得这句话,那我们就来看一看

出示:

列宁自言自语地说:这只灰雀飞不回来了。

列宁自言自语地说:“多好的灰雀呀,可惜再也飞不回来了

师:看看这两句话,哪句话更好

生:第二句,多了个可惜

生:看出灰雀有价值

生:看出列宁觉得这个灰雀很好

生:通过列宁的这几句,男孩知道这的人需要这只灰雀,于是下定决心放回灰雀。

师:是呀,谁来读一读

生读

师:我就是那个小男孩,你想想怎么说能打动我。

生深情地读

师:是呀,多好,可惜,关心,惋惜都在其中了。女同学一起读一读。

女同学读。

师:咱们一起再来读一读,读得可以打动这个男孩

全班深情读

师:恩,同学们,列宁明明知道灰雀是被男孩捉走了,可是他对男孩批评了吗

生:没有

师:指责了吗

生:没有

师:他对男孩只有这样的话,我们一起来读一读。

分组读。

师:是呀,一定会飞回来,同学们,你们知道这个时候小想什么

生:我明天一定下决心把灰放回来

生:我明天一定

生:我明天把他放回来,跟列宁说我不应该把灰雀捉走

师:不但知错就改

生:列宁多么喜欢这只灰雀,我一定要把灰雀放回来

师:你们都明白了,独自藏起来是喜欢,放飞更是喜欢,男孩也是很喜欢灰雀。同学们,老师们把你们体会到的句子放在屏幕上,有什么发现吗?

出示:

男孩肯定地说:“一定会飞回来!”

“一定会飞回来!”男孩肯定地说。

生:前后不一样,但意思一样

师:还有什么发现吗

生:冒号不同

师:再读一下这个句子

生读

师:当我们深入理解一个句子的时候,对话也可以这么呈现。

出示:

“孩子,你看见过一只深红色胸脯的灰雀吗”

“没……我没看见。”

“一定是飞走了或者是冻死了,天气严寒,它怕冷。”

“多好的灰雀呀,可惜再也飞不回来了。”

“会飞回来的,一定会飞回来的,它还活着。”

“会飞回来?”

“一定会飞回来”

师:没有提示语了,两个人一组,演一演。

两人一组演

让孩子们推荐一组上台

师:一个是伟人,一个是孩子,他们在白桦树下相遇了

老师旁白,学生对话。

生:那个男孩本来想告诉列宁灰雀没有死,但列宁太喜欢灰雀,他好像自言自语,实际上是在对列宁说。

师:现在明白他在树上为什么低着头了吗?

生:因为他犯错误了,他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

师:是呀,你们已经读懂了。列宁看见灰雀说——

生:你好,灰雀

师:读到这,你又想问什么

生:灰雀又不会说话,列宁为什么问他呢

师:多会提问啊,咱们六人小组讨论一下。

小组讨论

师:说说你们小组讨论的结果

生:列宁不想伤男孩的自尊心。

生:怕男孩说不出来话

师:你们都感受到了,列宁是爱男孩的,列宁对男孩的爱含着理解和爱护。好,带着这样的理解,我们再来读读这段话。

生读(列宁看看男孩……你到哪去了)

师:哎,如果灰雀会说话,它会怎么说呢,我们用写的形式说一说。

出示:

任选一种,写一写

(1) 灰誉说:“————————”

(2)

(3) ————————————————灰雀说。

(4)

生写。

师:我想问问多少同学用的第一种,多少用的是第二种

生:昨天小男孩把我捉去了,现在它又把我放了,您就不要说它了。

生:列宁先生,您好。

师:多有礼貌

生:昨天小男孩把我捉走了,它给我很多面包渣,请您放心,它不会伤害我的

生:昨天它把我抓走了,它很好地招待了我,但我对它说,大自然才是我的家,请不要斥责他。

师:通过这段话,读出了什么

生:列宁喜欢那只胸脯深红的灰雀

生:列宁也喜欢其他的,但最喜欢这只灰雀。

师:列宁喜欢灰雀,但更喜欢诚实的男孩

师:出示图画

师:多好的图画啊,这得益于列宁对灰雀的喜爱,对男孩的爱护。

师:还想不想了解列宁其他方面的

生:想

师:老师给你们带来了列宁小时候的一个故事。你们读一读,看看列宁小时候是个怎样的人呢

生读。《斗鹅》

师:读完了,这个故事讲的什么

生:列宁小时候和大鹅斗的故事。

师:从这个故事看出列宁是什么样的人。

生:勇敢。

生:爱护图书的人。

师:还想不想了解列宁其他的故事。

生:想

师:课后可以读一读列宁的故事。

出示第三组导读图片

师:我们还可以找一找这些大人物的故事,读一读。这节课就上到这。

《灰雀》教学实录 篇六

一、说教材

1、教材内容:

《灰雀》这篇课文讲述的是列宁、灰雀和一个男孩之间的故事。列宁在公园里寻找三只惹人喜爱的灰雀当中的一只时,遇到了将灰雀捉走的男孩,经过交谈,受到感动的男孩将灰雀放了回来。这个故事体现了列宁善解人意,对男孩的尊重、爱护以及男孩的诚实和天真。课文通过语言和行动来揭示人物的内心世界,展现事件的发展过程,是本篇课文在表达上的主要特点。

2、教学目的: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懂得做错了事就要改正,做一个诚实的孩子。

诵读人物对话,体会不同人物的心理活动,体会列宁善解人意、循循善诱和对儿童的保护,懂得做错事应该改正的道理,同时受到保护鸟类等动物的教育。

3、教学重点、难点:

认识列宁对男孩的关爱和教育,渗透保护鸟类的教育。

从人物的语言及神态描写中,体会人物的心理活动。

二、说教法、学法

1、教法

朗读法、以读代讲法。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人物对话部分,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2、学法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曾经说过:“教师为了不教。”语文教学的任务之一,就是要教给学生一定的学习方法,培养自学能力,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因此,学习本课文时,应该交给学生朗读的方法,从人物的语言体会人物的内心活动。指导学生边读边思考,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

三、说教学程序

(一)、从名人入手,导入新课。

出示列宁图像,并回忆学过的《蜜蜂引路》这篇课文,唤起学生记忆,明白这一单元开始学习名人故事,学习名人品质。

(二)、研读课文,探究人物品质。

通过观察灰雀的外形,引起学生对灰雀的喜爱。引导学生从课文中找出描写灰雀的句子,知道描写灰雀从颜色、动作、叫声三方面描写。然后引出世界伟人列宁也喜欢灰雀,让学生找出列宁喜欢灰雀的句子和词语,重点品读。如:每次、经常、找遍等词语都反映了列宁对灰雀的喜爱。这时话题一转,向学生发问:还有一个小男孩也喜欢灰雀,他是不是像列宁一样的方式喜欢灰雀呢?

这样,自然而然地引导学生找出3——10自然段的人物对话部分,让同桌两个人一个扮演列宁,一个扮演男孩,认真地朗读列宁和男孩的对话,要求读通顺、流利。在此基础上,通过分角色朗读人物对话,指导学生深入课文内容,读出人物说话的语气,揣摩出人物说话时的心理活动。列宁善于观察男孩的语言、行动,当列宁问男孩看见灰雀没有时,男孩吞吞吐吐的语气已经使列宁看出破绽,但是列宁没有直接责问男孩是不是捉走了灰雀,而是耐心说教、循循善诱,借助一句“多好的灰雀呀,可惜再也飞不回来了”的感叹,使男孩内心受到震动,他心里会这样想——这位叔叔是多么喜欢灰雀呀,不见了灰雀竟然这么伤心,我真是太自私了。为了喜欢,把灰雀占为已有,真不应该。所以,男孩最后肯定的语气证明了他勇于改正错误的决心——“会飞回来的,一定会飞回来的。”人物对话部分,我重点指导学生读出人物说话的神态、语气。列宁的话始终是委婉、亲切的语气,小男孩说话的语气从吞吞吐吐到小声地嘟囔、再到大声地肯定,如果学生朗读得不到位,反复纠正,一定把本篇课文的对话部分朗读好,从而更好地体会人物的心理活动,学习伟人列宁爱护鸟类和保护男孩自尊心的高尚品质。临近课文结束时,让学生自由读3——10自然段,深入体会列宁对灰雀的喜爱和对诚实孩子的喜爱。

附:《灰雀》教案设计

教学目的要求: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懂得做错了事就要改正,做一个诚实的孩子。

2、诵读人物对话,体会不同人物的心情和感情,体会列宁对灰雀、对男孩的喜爱之情。

教学重点难点:

1、认识列宁对男孩的关爱和教育,渗透保护鸟类的教育。

2、从人物的语言及神态描写中,体会人物的心理活动。

教学思路:

在教学中,通过反复朗读列宁和小男孩的对话部分,引导学生体会列宁在灰雀不见了的情况下着急、担心、悲伤、惋惜的心情。同时体会小男孩的心理活动变化,一开始支支吾吾到最后肯定地说话,可以知道他从心慌、胆怯变化到镇静、惭愧。我们可以从中领略列宁的伟人风采,尊重和爱护少年儿童,以自己对灰雀真正的喜爱感化、影响着男孩,使男孩最终放鸟归园。

一 、导入新课。

今天老师给同学们介绍一位名人。出示列宁图。这是谁?板书:列宁。你知道列宁吗?(简介)我们以前也学习过关于列宁的故事。比如《蜜蜂引路》,从这个故事中我们知道列宁很爱动脑筋,很喜欢观察,很聪明。比如《诚实的孩子》,从这个故事中,我们知道列宁从小就很诚实。今天再学一个列宁的故事,打开第五课,大家读课题《灰雀》。(教师板书)

出示灰雀图片。小朋友们喜爱它吗?你能描述一下灰雀吗?

二、研读课文,探究人物品质。

1、让我们看课文中是怎样描写灰雀的?

2、面对灰雀,列宁喜爱他们吗?你怎么知道的?(抓住主要词语:每次 经常)

3、有一次,列宁发现一只胸脯深红色的灰雀不见了,列宁什么表现?( 找遍 )

引导学生思考、讨论:列宁在树林中找灰雀时,他一边找一边会想什么?试着说一说列宁的心里话。

4、只有列宁喜爱他们吗?(还有一个小男孩)板书:男孩

就因为小男孩也喜欢灰雀,所以围绕小灰雀,列宁和一个小男孩之间发生了一件事,从哪一段到哪一段写了他们之间的对话?(3——10自然段)

5、引导学生学习3——10自然段。

a、同桌分读合作,体会列宁的心情、小男孩矛盾的心理。

b、再读,讨论:

c、当列宁发现一只灰雀不见了的时候,他心情会怎样?你从哪些句子中体会到的?

d、 那个男孩听了列宁说的话,他是怎么说的?这是他会想些什么呢?想象一下他的动作、表情。

e、学生分角色朗读,体会列宁、男孩的不同心情,讨论:那只灰雀到哪儿去了?又是怎么回来的?

三、自由读3——10自然段,深入体会列宁对灰雀的喜爱和对诚实孩子的喜爱。

最新范文

小学三年级下册《荷花》课文及教案优秀03-30

《语文天地》教案【优秀4篇】03-29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优秀6篇03-29

《长城和运河》教案(最新3篇)03-28

三年级下册第一单元 《位置与方向》教03-28

《北大荒的秋天》(优秀4篇)03-28

《花钟》导学案(精选4篇)03-28

古诗《山行》教学设计优秀3篇03-28

《三袋麦子》案例分析优秀10篇03-27

《元日》教学案设计优秀10篇03-27

65 960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