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本男孩子必读的书 一本男孩必读的书【精选6篇】

2023-03-11 19:04:49

这里是书包范文精心整编的一本男孩必读的书【精选6篇】,让您更全面的了解一本男孩子必读的书的相关知识。

本男孩子必读的书 篇一

11一本男孩子必读的书

1、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 学会生字,理解词语。

3、 了解鲁滨逊的经历,理解“害怕危险的心理比危险本身还要可怕一万倍。”的含义。

4、 理解课文内容,领悟学会生存,学会坚强的人生的道理,培养阅读《鲁滨逊漂流记》的兴趣。

第一课时

一、谈话交流

1、 同学们最近在读什么书?有什么感受?

2、 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日记改编的课文,齐读课题。

二、自读课文,整体感受

1、读课文,划出生字词,读准字音。

2、再读课文,不理解的字词,借助字典并联系上下文理解意思,提出不理解的问题。

三、检查自学情况

四、自读课文,整体感受

1、 请同学们读课文,课文中的“我”是谁?他得到的是一本怎样的书?

——这本书是爷爷赠给爸爸,爸爸又赠给了“我”的一本三代相传的书。

——这是一本扉页上写有爷爷给爸爸的赠言“这是一本男孩子必读的书”和爸爸写给“我”的赠言“学会生存”的书。

——这是一本历险小说,主人公鲁滨逊是一个聪明机智而又具有坚强毅力的人,他在一座荒芜人烟的小岛上有一段长达28年的历险生活。

——这是一本让吴缅非常喜欢的书,给了吴缅启迪和希望的书。

一、重点研讨,深入理解。

1、《鲁滨逊漂流记》这部历险小说究竟写的是什么内容?让“我”爱不释手?

小说描写了鲁滨逊在在一座荒芜人烟的小岛上有一段长达28年的历险生活。

2、 要能在一座孤岛上生活28年需要什么?这些东西都是现成的吗?鲁滨逊是怎样获得这些生活必须品的呢?请同学们仔细阅读课文7——11自然段,画出体现鲁滨逊聪明机智又坚强毅力的词句多读几遍。

第二课时

一、汇报交流,理解鲁滨逊的聪明机智和坚强毅力。

1)一开始鲁滨逊靠什么为生,他做了些什么?

做木筏,把食物等一一送到岛上,搭帐篷,靠剩下的食物生存。

2)这些食物非常有限,为了维持生活鲁滨逊又做了些什么?

种植大麦和水稻,制作粗糙的面包,捕捉并驯养山羊作为肉食来源,养鹦鹉做伴,做家具。

3)后来生活怎样?

4)鲁滨逊在岛上的生活怎样?你觉得他的生活幸福吗?

(体会鲁滨逊从一开始的孤独、艰难到后来充实而幸福的生活,理解他的聪明机智和坚强毅力。)

5)读到这里,你觉得这部小说的内容有吸引力吗?你还想了解些什么?

二、体会“我”的感受

1、 读书要读出自己的感受,课文中的吴缅读《鲁滨逊漂流记》后有什么感受?

——很喜欢笛福在书中的一句名言。

——非常喜欢鲁滨逊这个人物。

——要把这本书珍藏起来,传给儿子。

2、 理解“名言”。

1) 你能说说这几句名言吗?这些名言给了你什么启迪?

2) 吴缅喜欢上了书中的一句名言,这句名言的内容是什么?我是怎样理解这句名言的?

——一个具有大无畏冒险进取精神的人,即使在恶劣的环境中,也终将成为一个成功者,一个英雄。

3) 我们大家是怎样理解这句名言的呢?能结合自己经历或读过的书来说说自己的理解。

3、 除了理解一些名言的意思外,老师觉得读书的时候还要能发挥想象力,想象出人物的形象,吴缅在读书的过程中慢慢勾画出鲁滨逊的样子,让我们来读读课文14段。

4、 吴缅为什么希望自己成为这样一个人呢?从这身装束打扮中你能看出鲁滨逊是“一个探索者,一个发明家,一个善于创造性劳动的人”吗?

三、理解课题

1、 吴缅为什么要把这本书珍藏起来,传给儿子呢?

2、 吴缅爷爷为什么要把书传给他的爸爸,他爸爸为什么又把书传给吴缅呢?

3、 现在我们能不能说说课文为什么要以“一本男孩子必读的书”为题?这本书男孩子能读吗?

四、读些结合

1、 这篇课文不仅是日记,而且是一篇优秀的读书笔记,学了课文能不能说读书笔记主要围绕哪些方面展开的?

(书的来历,书的主要内容,读书的感受三方面)

2、我们也选择一本书,认真阅读,围绕这三方面尝试写一篇读书笔记,准备开一个读书报告会。

五、课后作业

写一篇读书笔记。

11一本男孩子必读的书

1、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 学会生字,理解词语。

3、 了解鲁滨逊的经历,理解“害怕危险的心理比危险本身还要可怕一万倍。”的含义。

4、 理解课文内容,领悟学会生存,学会坚强的人生的道理,培养阅读《鲁滨逊漂流记》的兴趣。

本男孩必读的书 篇二

第一课时教学要求: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2、学会本课8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6个生字只识不写,理解词语。3、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理清课文脉络。教学重点: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教学难点: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理清课文脉络。教学过程:一、谈话交流,进入课文1、谈话交流:同学们,最近正在读什么书,有什么感受?2、揭题:今天,我们来学习日记改编的课文,齐读课题。二、自读课文,整体感受1、学生自读课文,画出文中生字词语(1)小组交流学习,实在不懂的作上记号。请同学们读一读课文,课文中的我是谁?他得到的是一本怎样的书?学生回答(2)自由读课文,将自己认为写的比较好的词语和句子圈点勾画出来;借助工具书或讨论理解字词,依然不能理解的作上记号。2、学生分节读课文,随时纠正。3、指名说说不理解的词语。4、整体把握,建立印象三、学习写字1、 师重点指导,学生写字2、展示评议四、布置作业1、读熟课文2、抄写课文生字2遍。第二课时教学要求:1、了解鲁滨逊的经历,理解“害怕危险的心理比危险本身还要可怕一万倍”的含义。4、理解课文内容,领悟学会生存,学会坚强人生的道理,培养阅读《鲁滨逊漂流记》这部小说的兴趣。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领悟学会生存,学会坚强人生的道理,培养阅读《鲁滨逊漂流记》这部小说的兴趣。教学难点:了解鲁滨逊的经历,理解“害怕危险的心理比危险本身还要可怕一万倍”的含义。一、复习导入1、听写生字2、读课文二、学习课文(一)把握小说的主要内容1、《鲁滨逊漂流记》这部历险小说究竟写的是什么内容,让“我”爱不释手了呢?2、要能在一座孤岛上生活28年需要什么/这些东西都是现成的吗?鲁滨逊是怎样获得生活的必需品的呢?请同学们仔细阅读课文的第七至十一节,画出能够体现鲁滨逊“聪明机智”而又具有“坚强毅力”的词句,多读几遍。3、汇报交流,理解鲁滨逊的聪明机智与坚强毅力(1)一开始鲁滨逊*什么为生,他做了些什么?(2)这些食物非常有限,为了维持生活鲁滨逊又做了些什么?(3)后来生活又如何?(4)鲁滨逊在岛上的生活怎样?你觉得他的生活幸福吗?4、读到这里,你觉得这部小说的内容有吸引力吗?你还想了解些什么?(二)体会“我”的感受1、读书要读出自己的感受,课文中的吴缅读了这本书后有什么感受呢?2、理解“名言”(1)你能说几句名言吗?这些名言给了你什么启迪?(2)吴缅喜欢上了书中的一句名言,这句名言的内容是什么?“我”是怎样理解的呢?(3)我们的大家是怎样理解这句名言的呢?能不能结合自己的经历或者读过的书来说说自己的理解。1、除了理解一些名言的意思外,老师觉得读书的时候还要能发挥丰富的想象力,想象出人物的形象,吴缅在读书过程中就慢慢在心目中勾画出鲁滨逊的样子,让我们来读一读课文的地十四节。2、吴缅为什么希望自己成为这样一个人呢?从这身装束打扮中你能看出鲁滨逊是“一个探索者。一个发明家,一个善于创造性劳动的人吗?三、整体联系,理解课题1、吴缅为什么要把这本书珍藏起来,传给儿子呢?2、吴缅的爷爷为什么要把书传给他的爸爸,他爸爸为什么又要把书传给吴缅呢?3、现在我们能不能说说课文为什么要以“一本男孩子必读的书“为题吗?这本书女孩子不能读吗?四、读写结合,促进发展1、这篇课文不仅是一篇日记,而且是一篇非常优秀的读书笔记,学习了课文我们不能说说这篇读书笔记主要是围绕哪些方面来展开的?2、我们也选择一本书,认真阅读,围绕这三个方面尝试写一篇读书笔记,准备开一个读书报告会。

本男孩子必读的书 篇三

这天,我们学习《一本男孩子必读的书》。

一向嘴快的金甜读了课题之后便发问:“一本男孩子必读的书?女孩子要不要读?”

同学们七嘴八舌也开始了“发言”。

看样子,我只能“顺水推舟”了。于是,我要求同学们仔细读读课文,这到底是一本什么样的书?

为了解决心中的问题,同学们读书的积极性充分高涨,如春蚕吃桑叶般。

接着,就开始围绕着课文的主要内容进行发言。通过讨论,大家明确了:课文写的是一本三代相传的书,在阅读中,文中的我懂得了一个具有大无畏冒险进取精神的人,即使在恶劣的环境中,也终将成为一个成功者,成为一个英雄。课文告诉我们:《鲁滨逊漂流记》是一本男孩子必读的书,是一本告诉我们学会生存,学会坚强,学会面对困难不畏惧的书。

那么,到底女孩子要不要读这本书呢?

同学们的答案是:要。为什么呢?

夏唯一说:“这是一本教我们学会生存的书。女孩子当然也要学会生存。怎么可以不读呢?”

朱戬说:“这是一本探险小说,会吸引我们每一个人去,我们全班铁血都喜欢读。这,也是我们每个同学必读的书。”

“是呀!我们应该在重点放在这本书的价值上。我们无论男、女,都要适应环境,都要学会生存。那么,杨红樱为什么给这篇文章取这个题目呢?我想:这或许就是杨红樱这位校园小说的作家为什么受到大家这么喜爱的原因了。男孩子看到这篇文章,肯定会想:这是一本什么样的书,为什么男孩子必读呢?而女孩子们呢,看到这个题目,会想:一本男孩子必读的书?难道我们女孩子就不能读?我倒要读读看。其实,这是一本我们每个人都必须读的书。但是,由于我们每个人的经历不同,对读书的体会也不同。那么,你读了这篇文章后,有什么体会和感悟呢?”

同学们陷入了沉思之中……

本男孩必读的书 篇四

走近笛福 领悟生存的真谛

丹尼尔·笛福是英国著名小说家。出生于伦敦。他受过中等教育,但没有受过大学古典文学教育。

他早年经营内衣、烟酒、羊毛织品、制砖业,曾到大陆各国经商。1685年参加蒙茅斯公爵领导反对天主教国王的叛乱;1688年荷兰信奉新教的威廉率军登陆英国,继承英国王位,笛福参加了他的军队。1692年经商破产,负债达17000镑,以后又屡屡失败,因而不得不用各种方法谋生。他曾充当政府的秘密情报员,设计过各种开发事业,同时从事写作。1698年他发表《论开发》,提倡筑公路,办银行,立破产法,设疯人院,办水火保险,征所得税,办女学等。1702年发表政论《消灭不同教派的捷径》,用反讽手法,反对国教压迫不同教派人士,文笔巧妙,开始竟未被人识破是反对国教。后被发觉,受到罚款和坐牢的惩罚,入狱6个月,枷示3次,却被伦敦市民奉为英雄。

1704年他为辉格党魁哈利办《评论》杂志,主要为哈利的英格兰——苏格兰联合政策争取支持。此后11年间他一直往来于英格兰、苏格兰之间,充当哈利及其继任者托利派戈多尔芬的秘密情报员,搜集舆论。在此期间,他又因写文章而短期入狱。但从未终止为辉格党当政者搜集情报,办报,写文章。

笛福在59岁时才开始写作小说。 1719年第一部小说《鲁滨孙飘流记》发表,大受欢迎。同年又出版了续篇。1720年又写了《鲁滨孙的沉思集》。此后,他写了4部小说:《辛格尔顿船长》、《摩尔?弗兰德斯》、《杰克上校》和《罗克萨娜》。此外他还写了若干部传记,如《聋哑卜人坎贝尔传》《彼得大帝纪》等。

笛福的《鲁滨孙飘流记》,是一部流传很广的代表作。 《鲁滨逊飘流记》最吸引人的地方是主人公惊险、新奇、真实的个人经历,但是其深层的吸引力却是普遍存在的人类的孤独感在读者心中产生的共鸣。其实每个身处闹市的人又何尝没有孤独的感受,而流落荒岛的鲁滨孙正是我们每个人的知音,笛福的《鲁滨逊飘流记》让每个人都在其中找到了自己的影子,读者又有什么理由不喜爱这本书呢?

《鲁滨逊飘流记》引起许多作家竞相模仿,同时代的英国作家斯威夫特著名的《格列佛游记》就受了它的影响。

(配合苏教版国标本教材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11课《一本男孩子必读的书》)

本男孩必读的书 篇五

《一本男孩子必读的书》教材分析:这是小学语文苏教版第十一册中的一篇课文,文章选自童话作家杨红樱长篇小说《男生日记》。是由一个男孩的日记改编成的课文,这篇日记的本身也是这个男孩的读后感。这本男孩子必读的书是《鲁滨逊漂流记》。它是18世纪英国著名作家笛福的代表作品,也是英国乃至整个欧洲文学史上第一部真正意义上的小说。课文讲述了《鲁宾逊漂流记》是“我”家一本三代相传的书,在阅读中,“我”懂得了一个具有大无畏冒险进取精神的人,即使在恶劣的环境中,也终将会成为一个成功者,成为一个英雄。故事告诉我们,《鲁滨逊漂流记》是一本男孩子必读的书,是一本告诉我们学会生存,学会坚强,学会面对困难不畏惧的书。

11.一本男孩子必读的书

一、教学要求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

3.领悟学会生存,学会坚强的人生道理。

4.激发学生阅读《鲁滨逊漂流记》的兴趣,学会怎样去阅读书,打开学生课外阅读的大门。

5.学习读整本书的基本方法,培养记读书笔记的习惯。

二、教学重点

理解课文内容,激发学生阅读《鲁滨逊漂流记》的兴趣,学会怎样去阅读书,打开学生课外阅读的大门。

三、教学难点

1.了解鲁滨逊的经历,理解“害怕危险的心理比危险本身还要可怕一万倍”的含义。

2.领悟学会生存,学会坚强的人生道理。

四、教学准备

相关课件电影视频片断

五、教学时间

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教学要求

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词语。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理清课文脉络。

二、教学重点

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理清课文脉络。

三、教学难点

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理清课文脉络。

四、教学过程(略)

(一)发现话题。

读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

(二)自读课文,检查预习

1.学生自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

(1)自由读课文,借助工具书或联系上下文理解字词

(2)指名读,正音

(3)理解词义

(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1.请同学们再读一读课文,思考:这是一本什么样的书?

2.交流自读思考题。

3.观看《鲁宾逊漂流记》电影了解这个故事

(四)学写生字

1.老师有重点地指导,学生练习写字。

2.展示评议。

(五)布置作业

1.读熟课文。

2.抄写生词2遍。

第二课时

一、教学要求

1.了解鲁滨逊的经历,理解“害怕危险的心理比危险本身还要可怕一万倍”的含义。

2.理解课文内容,领悟学会生存,学会坚强人生的道理,培养阅读《鲁滨逊漂流记》这部小说的兴趣。

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二、教学重点

理解课文内容,领悟学会生存,学会坚强的人生道理,培养阅读《鲁滨逊漂流记》这部小说的兴趣。

三、教学难点

了解鲁滨逊的经历,理解“害怕危险的心理比危险本身还要可怕一万倍”的含义。领悟学会生存,学会坚强的人生道理。

四、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师:说说通过初读课文,你知道了《一本男孩子必读的书》是什么书?课文讲了什么内容?

(二)精读课文

1.读课文明来历

(1)师:作者手中的这本书是什么样的?你能从书中找出描写它样子的句子来吗?学生自由读课文,指名读文中描写这本书样子的语句。

(2)师:作者手中的这本破旧的《鲁宾逊漂流记》有着怎么样的来历呢?

(屏示:“这是一本男孩子必读的书”“学会生存”)指名读

(3)师:爷爷和爸爸为什么要写下这些字呢?

(4)师:作者才看了几行就爱不释手了,说明了什么?(理解“爱不释手”)你能用“爱不释手”说一句话吗?

(5)师:那就让我们一起来品一品这本让作者爱不释手,让一家人三代相传的书吧。

2.品细节绘人物

(1)速读课文7——12自然段,思考:《鲁宾逊漂流记》这本书说的是一个什么故事呢?

(2)师:鲁滨逊一个人在荒无人烟的小岛上呆了二十八年,遇到了哪些困难?他是怎么克服的?你能从那些描写中看出来呢?默读课文用“——”画出描写鲁宾逊遇到困难的句子,用“====”画出描写鲁宾逊克服困难的句子,可以在旁边写下自己的感受。

生汇报,相机指导朗读

(3)师:通过品读细节,你发现故事中的主角鲁滨逊是个什么样的人呢?为什么?

(4)师:你能通过阅读想象鲁宾逊的形象吗?

(5)师:在导演的眼中也有一个勇敢、智慧、理性、勤劳、坚强,不管遇到何种困难,都要顽强地生存鲁宾逊的形象,让我们来看看(放视频《鲁滨逊》)

(6)师:作者喜欢这本书的一个原因就是因为喜欢里面的男主角鲁宾逊,在他的想象中,鲁宾逊是什么样子的?出示相关句子

(7)师:作者为什么会把鲁宾逊想象成这个样子?

3.赏名言获启示

(1)师:人们通过想象,可以把文字变成了立体的画面,从而看到鲁滨逊面对危险和困难,勇敢顽强的英雄形象。不止如此,文中还有一些名言很有启示意义。作者就喜欢其中的一句。是什么?谁来读一读?屏示句子“害怕危险的心理比危险本身还要可怕一万倍。”指名读

(2)师:你能说说你对这句话的理解吗?交流理解

(3)师:作者对这句话的理解是什么?屏示句子“一个具有大无畏冒险进取精神的人,即使在恶劣的环境中,也终将成为一个成功者,一个英雄。”指名读。你怎样理解这句话?齐读

4.会读书说感受

(1)师:我们在先读了故事的主要内容基础上,再欣赏了精彩的故事情节,进行了想象,勾画出了一个鲜明的英雄形象,最后,我们又品味了能给予我们启示的名言,这就是我们读完一整本书的方法。用这样的读书方法,你能真正的从中汲取到营养。(屏示读书方法)

(2)师:就是这样一本好书,让人三代相传。爷爷和爸爸送给作者的仅仅是一本书吗?你怎么理解爷爷和爸爸的话?

本男孩必读的书 篇六

作者:佚名    转贴自:本站原创    点击数:137

《鲁滨逊漂流记》是18世纪英国著名作家笛福的代表作品,也是英国乃至整个欧洲文学史上第一部真正意义上的小说。三百多年来在世界各地读者中广泛流传,历久不衰。

该书以17XX年一名苏格兰水手航海遇险,最后漂流到一个荒岛上,并且单独留居了四年才被救回这一真实故事作为素材,加工而成的。小说的主人公鲁滨逊出身于一个英国中产阶级家庭,一生志在遨游四海。一次在去非洲航海的途中遇到风暴,只身一人漂流到一个无人的荒岛上,开始了一段与世隔绝的生活。鲁滨逊凭着强韧的意志与不懈的努力,在荒岛上顽强地生存下来。经过了整整28个年头,才有一艘英国船路过该岛,鲁滨逊得以返回故乡。

笛福成功地塑造了一个理想的资产阶级所应具备的一切特征——勇敢、智慧、理性、勤劳、坚强,也告诉人们不论遇到何种困难,都要顽强地生存,上帝也许会抛弃你,但自己永远不要抛弃自己

《一本男孩必读的书》教学设计

最新范文

《鹿和狼的故事》教学设计【优秀3篇】03-11

六年级下册《藏戏》教案【优秀8篇】03-11

六年级上册语文全册教案【优秀9篇】03-10

六年级语文上册《三峡之秋》教案优秀703-10

分数乘法应用题【优秀3篇】03-10

《10的认识》教学设计【4篇】03-10

《郑成功》(最新3篇)03-10

《比的基本性质》【优秀6篇】03-10

六年级上册美术教案优秀8篇03-10

新的跨越(最新2篇)03-09

68 374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