负荆请罪 负荆请罪(优秀3篇)

2024-02-06 15:18:46

负荆请罪秦昭襄王一心要使赵国屈服,接连侵入赵国边境,占了一些地方。公元前279年,他又耍了个花招,请赵惠文王到秦地渑池(今河南渑池县西,渑音miǎn)去会见。赵惠文王开始怕被秦国扣留,不敢去。大将廉颇和蔺相如都认为如果不去,反倒向秦国示弱。赵惠文王决定硬着头皮去冒一趟险。他叫蔺相如随同他一块儿去,让廉颇留在本国辅助太子留守。为了防备意外。赵惠文王又派大将李牧带兵五千人护送,相国平原君带兵几万人,在边境接应。到了预定会见的日期,秦王和赵王在渑池相会,并且举行了宴会,高兴地喝酒谈天。秦昭襄王喝了几盅酒,带着醉

《负荆请罪》 篇一

一、初读感知

1、请你简要介绍一下书上125页插图中的人物分别是谁,各自是什么身份:

2、本文的形式挺特别,它是一篇历史小话剧的( )。剧本的主体是人物的( ),在开头交代故事发生的( )、( )、( )。

在“{”中主要交代舞台布景及人物的活动情况,而“( )”中交代人物说话的( )、( )等。

3、“负荆请罪”从字面上来讲的意思是( ),这个词常用来形容( )。 文中是( )向( )负荆请罪,请罪的原因是( ),请罪的结果是( )。

4、第一幕的主要内容是:

第二幕主要是讲:

一、细读品味

1、起初,韩勃认为蔺相如对廉颇是( )字当头:(1)在大街上( );(2)该上朝时( )。韩勃认为蔺相如完全没有必要这样,因为( ),故而感到十分( )。后来,韩勃却认为蔺相如做得对,这是因为他明白了( )

2、第一幕主要塑造的是( )这个人物形象:(1)对秦王,他( );而对廉颇,他却( )。(2)他一不怕( ),二不怕( ),可就怕( )。从中,我们可以体会到他

处处以( )为重,不计较( )的宽广胸怀。

3、在第二幕中,人物的性格跃然纸上。(1)廉颇在上门请求蔺相如宽恕自己时态度十分( ),不仅( ),还( )。在进行自我批评时,他骂自己是( ),还把自己( )和( )的事情一一袒露,这可见他为人( )。明白犯了错误时,他完全不顾大将军的面子,以实际行动请罪,这种( )的精神真是难能可贵。(2)蔺相如( )的风范在这一幕显得十分突出。当一再侮辱他的廉颇上门让他责打时,他先( ),在( ),三( )。当廉颇数说自己的错误时,他以( )一说了之。

4、蔺相如的心思用他在第一幕的话说就是( ),意思是说( )。

二、理解运用

请学习剧本的写法,给126-127页上未加“( )”的人物对话添上

并在其中加上合适的动作、表情或语气等。

《负荆请罪》 篇二

一、教学要求

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联系课文内容,说说“负荆请罪”这个成语的由来。

2、通过朗读理解剧本语言,体会廉颇知错就改及蔺相如顾全大局的品质。

3、学会阅读剧本。练习排演小话剧。

4、能分角色朗读课文。

二、教学重点、难点

通过语言文字体会蔺相如为国家而不计较私怨、委曲求全的博大胸襟和廉颇知错就改的可贵精神。

三、教学时间三课时

四、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启发谈话,揭示课题

1、简单提示阅读剧本的一般方法。

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这篇课文是一个剧本。请同学们回忆一下,我们曾经学过什么剧本?剧本的一般特点是什么?阅读剧本的基本要求是什么?

(剧本开头先写明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和剧本中的任务。剧始和剧中的方括号内主要交代舞台布景及任务活动情况,剧中的小括号内交代人物说话时的表情、动作等。剧本一般都是通过尖锐的戏剧冲突爱展示人物性格特点。阅读时,要弄清故事情节,仔细品位任务语言,了解人物性格特点。)

2、板书课题,启发谈话。

看了课题,你知道谁向谁请罪吗?为什么请罪?请罪的结果怎样?我们读恶劣这个剧本就知道了。

二、自读课文,疏通词句

1、自由轻声读,要求:

(1)读准字音,认清字形,画出不理解的词语。

(2)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理解不懂的词语。

(3)边读边思考揭题时所提的问题。

2、检查自学效果

(1)指名读词语。

(2)用钢笔描红。

(3)指名读课文,结合正音,理解词义。

厉害:难以对付。

惧怕:害怕。

宽恕:宽容。

昏庸:糊涂而愚蠢。

三、感知课文,理清脉络

1、理解“负荆请罪”。

(1)“负荆请罪”是什么意思?

(2)谁向谁请罪?

(3)为什么要请罪?

此题不作过高要求。

(3)结果怎样?

2、默读课文,想一想:这两幕剧讲了什么?

四、指导书写

五、作业

抄写词语、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复习检查

1、“负荆请罪”是什么意思?这个成语的来源是什么?

2、廉颇是怎样向蔺相如请罪的呢?我们来看剧本第二幕。

二、精读剧本第二幕

1、默读课文,想一想:你从这一幕中读懂了什么?把读懂的内容在书旁做简单的批注。海洋什么不懂的?在不懂的地方做上记号。

2、集体交流读懂的及不懂的。

3、指导归纳出不懂的几个主要问题,再次默读课文,思考:

(1)为什么说蔺相如“真实一个深明大义、宽容大度的人”?

(2)廉颇是怎样的人?(知错就改。从语言、动作可以看出。)

4、讨论:

出示:“你真是一个深明大义、宽容大度的人啊!”

(1)理解“深明大义、宽容大度”。

(2)蔺相如的“深明大义、宽容大度”表现在哪里?

(3)读下面一组句子,比较一下哪种说法好?

你真实一个深明大义、宽容大度的人啊!

你是一个深明大义、宽容大度的人啊!

5、第二幕剧本主要通过语言、动作刻画了廉颇勇于改过的爽直磊落的性格特点,对蔺相如的深明大义、宽容大度也有一定的揭。斜面我们来看文中插图,想像一下他们当时的神情、心理活动。

6、知道分角色朗读。

三、作业

将剧本改写成一篇记叙文。

第三课时

一、复习

1、分角色朗读第二幕剧本。

过渡:在第二幕剧本中,我们认识了勇于改过的廉颇,对深明大义、宽容大度的临行如也有一定的了解,要想进一步了解蔺相如,还得认真地读读剧本第一幕。

二、精读剧本第一幕

1、轻声读这一幕,想一想;蔺相如的深明大义、宽容大度体现在什么地方?

2、分组讨论。

4、指名说。

(行动:在路上有意避让廉颇的车子;好几天不上朝,避免与廉颇见面。

语言:“你要知道,秦王不敢侵略我国,是因为我们赵国武有廉颇,文有蔺相如。要是我跟将军闹翻了,后果将会怎样?”)

5、深入体会蔺相如的语言。

(1)指名说;蔺相如避让廉颇为的是什么?

(2)讨论:假如他们俩闹翻了,将会出现什么结果?

(3)指导朗读这几句话。

6、分角色朗读这几句话。

三、分角色朗读。

四、学生质疑。

五、总结课文

学了本课,你有哪些收获?

板书:

负荆请罪

廉颇             蔺相如

对不住你           过去的事别提了   要是……

宽恕我

背荆条            扔在一边      避让

跪下             扶起

(勇于改过)         (顾全大局)

为了赵国的利益

[1] [2]  下一页

苏教版第十一册中的《负荆请罪》,故事人物性格鲜明。教学时,我设计了一个语文实践活动——编辑对联,评述人物。学生兴趣高涨,课堂上不仅有精彩的对联,更有精彩的对话。

片断一:交流描写蔺相如的对联

生:“唇枪舌剑斗秦王,宽容大度让廉颇。”对待秦王,寸步不让,而对廉颇,一让再让,蔺相如知道这样做都是为了赵国的利益,所以我这副对联的横批是“一心为国”。

生:我写的下联和朱莹一样,但上联是“机智果断就赵王”,横批是“胆气大胸怀广”。

生:我写的与他们差不多,上联是“针锋相对与秦王斗,宽容大度把廉颇让”,横批“忠心为国”。

师:有韵味,读起来感觉不同。

生:我写的是:“秦王侵犯仗势欺人,相如迎战寸步不让”,横批“针锋相对”。

生:“完璧归赵封大夫,渑池之会升上卿”。横批“汗马功劳”。我这副对联概括了蔺相如的功绩。

生:王亚的这副对联非常好,既点明了事实又交代了蔺相如封官的原因,尤其是“封”和生用的非常恰当。不过,横批用“步步高升”是否也可以?

师:王亚写得好,你评的妙。好,就这样有什么说什么。

生:我写的是“寸步不让对付秦王,温文尔雅说服韩勃”,横批“智勇双全”。对付强大的秦王他寸步不让是勇者,对待门客他和蔼谦虚是智者。

师:对联不错,说明更精彩!

生:我的对联比他们的精彩,概括了蔺相如的高尚品质,是这样的:“心系国家利益,不计个人得失。”横批“宽广胸怀”。你们看,完璧归赵、渑池之会、负荆请罪三个故事都讲了蔺相如为了国家,不顾生死名利。而且,我对得工整:“心系”对“不计”,“国家”对“个人”,“利益”对“得失”。

师:确实不错。

生:我只写了上联,下联没想好,请大家帮我对一对。上联是“渑池会以死护国面”。

师:大家想想,帮帮他。

生:我来对。下联可以对“小巷遇以心感将军”。

生:不行,姜海明的上联有个“以”,下联又对个“以”不恰当,而且“将军”与“国面”不对。

生:“小巷遇凭心感将军”。

生:我对的是“小巷遇凭德感将心”。

师:“国面”对“将心”可以,“感”字不顺。

生:“小巷遇凭德动将心”。

生:“小巷遇凭德换将心”。

生:“赢将心”怎么样?

师:到底哪个更妥呢?

生:我感到“换”更好,既有感到的意思,又与上联的“护”更对称。

……

片断二:交流描写廉颇的对联

生:我写的是“心怀不服骂相国,得知事由负荆条”,横批“可叹可敬”。廉颇心胸如此狭窄,公开骂蔺相如,实在可叹;知道事情真相后,堂堂大将军居然会背着荆条跪着请罪,这种知错就改的品质真是可敬!

师:横批绝了。

生:我感觉“负荆条”不大好,我是这样写的:“心存妒忌欺相如,待知此事夸上卿。”一欺一夸,判若两人。

生:我给廉颇写的是“老迈昏庸小巷相遇向前冲,翻然悔悟相府门前跪请罪”,横批“勇气可佳”。

师:嗬!这副对联最长,大家评一评。

生:我觉得“相府门前”改成“相府再见”与上联的“小巷相遇”才对,“向前冲”和“跪请罪”不是太相对,但我又想不好。

生:横批“勇气可佳”不妥,只能说明下联。我认为可改成“痛改前非”。

师:提醒得对。

另外,还有一些不错的对联:

出生入死做前卒

屡立战功封大将

横批:英勇善战

争名夺利心不甘

处处侮辱挑事端

横批: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

不服气顶撞车轿

顿省悟负荆请罪

横批:知错就改

本领高强屡立战功人人夸

心胸狭窄争名夺利个个骂

横批:可惜,实在可惜

片断三:评议描写蔺相如、廉颇两人的对联

我先让学生将描写两人的对联写在黑板上:

相如有功升上卿

廉颇不服闹矛盾

横批:将相不和

为了赵国不计较

听人提醒来请罪

横批:文武和好

痛痛快快饮酒

亲亲密密交谈

横批:友好交往

廉颇不让相如

相如宽待廉颇

横批:天壤之别

文有相如斗秦王

武有廉颇保赵王

横批:齐心协力

师:请同学们评价评价。

生:“痛痛快快饮酒,亲亲密密交谈”这副对联好,很好懂,如果横批改为“心心相印”更好。

生:“廉颇不让相如,相如宽待廉颇”人名重复,是不是将下联改为“上卿宽待将军”?

生:我觉得不改好,一改读起来不顺口。

生:原来的对联象个顺口溜,还是改了好。

师:大家说得有道理,不过,这是对联,而且是高级对联,它叫“回文对”,读起来非常有韵味,大家再读读体会体会。(生读)感谢李平,帮大家又长了见识。

生:“文有相如斗秦王,武有廉颇保赵王”对联中两个“王”,读起来不顺,我建议将“赵王”改成“赵国”。

生:“秦王”对“赵国”,不行!不行!

生:“秦王”对“赵王”也不好啊!

生:我觉得可以把“赵王”改成“赵主”,你们看怎样?

师:太棒了!大家一起读读。

生:(齐)“文有相如斗秦王,武有廉颇保赵主”。

师:同学们,我突然发现这副对联还有一个妙处。(生读了仍不解)想想我们曾学过的“秦时明月汉时关”的诗句,推敲推敲。

生:噢,对了,相如斗秦王也是保赵主,廉颇保赵主也是斗秦王,横批“齐心协力”真是恰当。

师:看来我们的水平真的提高了。

读着一副副精彩绝妙的对联,看着一张张因成功而兴奋的笑脸,我不禁思索这课堂的亮点:

首先是实现了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这个实践活动将理解、积累、运用巧妙的整合在一起。要想编好对联必须深入地读课文,揣摩每个词每句话的意思,感悟人物的个性特征。其间,咬文嚼字,思辩推敲,学生大大锤炼了遣词造句的能力。“唇枪舌战”、“宽容大度”、“深明大意”、“负荆请罪”等等词语推敲选用的背后往往是复杂的思维活动,这不仅积累了语言,积淀了语感,更培育了智慧,使学生感受了对联的魄力,提高了文化品味。

其次是实现了个性化的学习。学习内容,自主选择:详读什么,选读什么,品味什么,个体决定。默读,朗读,浏览……读书方式,不加限制。思维方式,开放自由:多角度评述蔺相如、廉颇,可以总体概括,可以细节描绘,可褒扬可贬抑。在此过程中教师和学生是一种交互主题关系,谁都可以认同,谁都可以提出异议,自由评定,思维飞扬,呈现出价值的多元化。这一切造就了自主、合作、探究的浓浓氛围。

上一页  [1] [2]

《负荆请罪》 篇三

设计理念:本教学设计根据课文内容主要以朗读、表演、等活动形式为主,创设情境, 引导学生走进文本,用心去碰撞心,以情融入情,引导学生抓住文中重点词语进行品读和理解,感悟人物的个性特征,亲身体验他们的喜怒哀乐,突出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氛围。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联系课文内容,说说“负荆请罪”这个成语的由来。  2、通过朗读理解剧本语言,体会廉颇知错就改及蔺相如顾全大局的品质。  3、学会阅读剧本。练习排演小话剧。  4、能分角色朗读课文。教学重点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联系课文内容,说说“负荆请罪”这个成语的由来。学会阅读剧本。教学难点通过语言文字体会蔺相如为国家而不计较私怨、委曲求全的博大胸襟和廉颇知错就改的可贵精神。教学时间:3课时课前先学:回顾《公仪休拒收礼物》,感受剧本格式。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一、启发谈话,揭示课题1、简单提示阅读剧本的一般方法。由《公仪休拒收礼物》导入,介绍剧本的特点  (剧本开头先写明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和剧本中的任务。剧始和剧中的方括号内主要交代舞台布景及任务活动情况,剧中的小括号内交代人物说话时的表情、动作等。剧本一般都是通过尖锐的戏剧冲突爱展示人物性格特点。阅读时,要弄清故事情节,仔细品位任务语言,了解人物性格特点。)  2、板书课题,启发谈话。  看了课题,你知道谁向谁请罪吗?为什么请罪?请罪的结果怎样?我们读恶劣这个剧本就知道了。二、自读课文,疏通词句1、自由轻声读,要求:  (1)读准字音,认清字形,画出不理解的词语。  (2)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理解不懂的词语。  (3)边读边思考揭题时所提的问题。  2、检查自学效果  (1)指名读词语。  (2)指名读课文,结合正音,理解词义。  厉害:难以对付。  惧怕:害怕。  宽恕:宽容。  昏庸:糊涂而愚蠢。三、感知课文,理清脉络1、理解“负荆请罪”。  (1)“负荆请罪”是什么意思?  (2)谁向谁请罪?  (3)为什么要请罪?  此题不作过高要求。  (3)结果怎样?  2、默读课文,想一想:这两幕剧讲了什么?四、指导书写1、教师讲解注意点。2、学生描红并在自己的本子上写。五、作业布置:1、抄写词语、朗读课文。    2、收集廉颇、蔺相如的有关资料。[1] [2] [3]  下一页 第二课时一、复习检查1、“负荆请罪”是什么意思?这个成语的来源是什么?  2、廉颇是怎样向蔺相如请罪的呢?我们来看剧本第二幕。二、精读剧本第二幕1、默读课文,想一想:你从这一幕中读懂了什么?把读懂的内容在书旁做简单的批注。海洋什么不懂的?在不懂的地方做上记号。  2、集体交流读懂的及不懂的。  3、指导归纳出不懂的几个主要问题,再次默读课文,思考:  (1)为什么说蔺相如“真实一个深明大义、宽容大度的人”?  (2)廉颇是怎样的人?(知错就改。从语言、动作可以看出。)  4、讨论:  出示:“你真是一个深明大义、宽容大度的人啊!”  (1)理解“深明大义、宽容大度”。  (2)蔺相如的“深明大义、宽容大度”表现在哪里?  (3)读下面一组句子,比较一下哪种说法好?  你真实一个深明大义、宽容大度的人啊!  你是一个深明大义、宽容大度的人啊!  5、第二幕剧本主要通过语言、动作刻画了廉颇勇于改过的爽直磊落的性格特点,对蔺相如的深明大义、宽容大度也有一定的揭。斜面我们来看文中插图,想像一下他们当时的神情、心理活动。  6、知道分角色朗读。三、作业布置:1、造句:聚精会神:若有所悟:2、课文中的蔺相如给你留下什么样的印象?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第三课时一、复习1、分角色朗读第二幕剧本。  过渡:在第二幕剧本中,我们认识了勇于改过的廉颇,对深明大义、宽容大度的临行如也有一定的了解,要想进一步了解蔺相如,还得认真地读读剧本第一幕。二、精读剧本第一幕1、轻声读这一幕,想一想;蔺相如的深明大义、宽容大度体现在什么地方?  2、分组讨论。  4、指名说。  行动:在路上有意避让廉颇的车子;好几天不上朝,避免与廉颇见面。  语言:“你要知道,秦王不敢侵略我国,是因为我们赵国武有廉颇,文有蔺相如。要是我跟将军闹翻了,后果将会怎样?”   5、深入体会蔺相如的语言。  (1)指名说;蔺相如避让廉颇为的是什么?  (2)讨论:假如他们俩闹翻了,将会出现什么结果?  (3)指导朗读这几句话。  6、分角色朗读这几句话。三、分角色朗读全文。四、排演话剧1、分组练习。2、学生表演。师多给一些鼓励性评价。五、总结课文学了本课,你有哪些收获?六、作业布置请结合文中插图,以《负荆请罪》为题,将第二幕剧本改写成一篇记叙文,要求通过人物语言、动作、神情、心理来展现人物性格特点。拓展延伸:   搜集古代史记中故事。 板书设计:负荆请罪           廉颇           蔺相如                  (勇于改过)      (顾全大局)                 为了赵国的利益   教学后记:上一页  [1] [2] [3]

最新范文

伯牙绝弦(优秀7篇)02-06

《三味书屋》教案优秀3篇02-06

扇形统计图(优秀8篇)02-05

《登幽州台歌》教案优秀2篇02-05

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案范文优秀3篇02-05

长江之歌教案(优秀7篇)02-05

认识钟表(优秀10篇)02-04

分数的意义(4篇)02-04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7篇02-04

《黄山奇石》教学设计(精选4篇)02-03

68 885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