寡人之于国也 《寡人之于国也》 1优秀8篇

2023-08-27 01:48:50

梁惠王说:“我对于国家,总算尽了心啦。河内遇到饥荒,就把那里的老百姓迁移到河东去,把河东的粮食转移到河内;河东遇到饥荒也是这样做。了解一下邻国的政治,没有像我这样用心的。邻国的百姓不见减少,我的百姓不见增多,这是为什么呢?书包范文小编精心为您整理了《寡人之于国也》 1优秀8篇,希望能够为朋友们的写作带来一些参考。

寡人之于国也教案 篇一

教学设想:

本文选自苏教版“我有一个梦想经世济民”板块,属于文本研习范畴,和《季氏将伐颛臾》同在一板块。学习的意义也和《季氏将伐颛臾》一样,一是文言文知识的积累;二是人文教育上,了解孟子的民本思想,并激励学生经世济民的思想意识。教学中,文言知识,应当落实重要的实词和虚词,落实文言句式。教学中反复朗读,继续增强文言文的。语感能力。

目标与要求:

1、了解孟子及其思想,了解《孟子》。

2、积累文言字词及文言句的基础知识。

3、在诵读的基础上背诵。

4、人文教育上,激励学生经世济民的思想意识。

教时设置:2教时

第1教时

要点:整体了解,积累文言知识

过程:

一、导入

二、简介孟子及其思想

孟子(前372—前289)名轲,字子舆,战国中期鲁国邹(今山东皱县东南人)人。是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孔子学说的继承者,儒家的重要代表人物。孟子的思想学说对后世有很大影响,尤其对宋明理学影响更巨,宋代以后常把孟子思想与孔子思想并称为“孔孟之道”。

孟子的出生距孔子之死(前479)大约百年左右。孟子生活的战国中期较孔子生活的春秋末期更为变乱,社会更加动荡不安。同时,也是一个思想也更加活跃的“百家争鸣”的时代。孟子一方面继承了孔子的政治思想和教育思想等,另一方面又有所发展,形成了自己的政治和学术思想。孟子把孔子的“仁”发展为“仁政”的学说。在孟子的“仁政”思想中,突出了“民”的地位,提出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见解。

孟子还认为“仁、义、礼、智、信”这些美好品性是一个人先天固有的,君子能够一生保持本性,小人常常失去本性。这就是他的善性论。

在与墨家、道家、法家等学派的激烈交锋中,孟子维护了儒家学派的理论,也确立了自己在儒学中的重要地位,成为仅次于孔子的正宗大儒。随着儒家地位的不断提高,孔子被尊为“圣人”,孟子也被称为“亚圣”。

关于孟子的事, 有“断织教子” “孟母三迁”等故事,可见他得力于母亲的教育不少。传说孟子曾受教于孔子的孙子子思,似乎不可信。《史记孟子荀卿列传》说他“受业子思之门人”比较确信。孟子的学说受到子思的影响,所以,荀子把子思和孟子列为一派,这就是后世所称儒家中的思孟学派。

孟子曾游历于宋、滕、魏、齐等国,阐述他效法先王,推行仁政,宣扬性善,反对功利,反对战争的政治主张。这些在当时列国纷争的形势下,被认为是脱离实际的空论。仅在齐做过一段时间卿,终未被重用。晚年退而著书。

三、简介《孟子》

《孟子》是记载孟子及其学生言行的一部书。今天我们所见的《孟子》有七篇,每篇分为上下,约三万五千字,一共二百六十章。一般认为该书由孟子本人及弟子万章、公孙丑等参与完成。孟子的思想主要集中在《孟子》一书中。

《孟子》中流传下很多精辟的言论,记忆这些精辟的言论对于我们的语言积累非常有益。诸如:“养心莫善于寡欲” “我善养吾浩然之气” “宝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无恻隐之心,非人也;无羞恶之心;非人也;无辞让之心,非人也;无是非之心,非人也。”等等。

与论语一样,《孟子》也是以记言为主的语录体散文,但它比《论语》又有明显的发展。《论语》的文字简约、含蓄,《孟子》却有许多长篇大论,气势磅礴,议论尖锐、机智而雄辩。如果说《论语》给人的感觉是仁者的谆谆告诫,那么《孟子》给人的感觉就是侃侃而谈,并对后世的散文写作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孔孟之道影响着中国一代代知识分子,可以说孔孟之道是中国文化之根髓。

四、简介背景

战国时代,各诸侯国的统治者,为外争城夺地,相互攻伐;对内残酷剥削,劳役繁重,破坏生产力,造成了兵员缺乏、劳力不足,这是个十分突出的问题。争夺人力,成为各诸侯国统治者的当务之急。那梁惠王当然会提出“民不加多”的疑问了。

五、朗读课文

1、提醒几个字的读音:

弃甲曳( )兵 涂( )有饿莩( ) 鸡豚( ) 狗彘( )之畜( ) 数( )罟( )不入洿 ( )池 无( )失其时 谨庠( )序之教 颁( )白者不负戴于道路 申之以孝悌( )之义

(yè 。 涂,通假字,同“途”。 Piǎo。 tún zhì xù 。cù gǔ wū。无,通假字,同“毋”。

xiáng 。颁 bān通假字,同“斑”。tì。)

2、指名朗读

六、疏通文字,积累知识

1、看注解,查工具书,弄懂以下字词的意思,再和同学交流

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不加少——填然鼓之——兵刃既接——或百步而后止——何如——是亦走也——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树之以桑——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未之有也——涂有饿莩而不知发——是何异于——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

2、班级交流

(之,无实义;于,对于。兼词,于此。没有变少。填,鼓声;鼓,动词,敲响战鼓;然,地。已经。有人。怎么样。是,这;走,逃跑。尽,完。眼很密的网。这就使百姓对生养死葬没有什么遗憾了。种植。穿;丝绸衣服。蓄养。谨,慎重;庠序,学校;教,教育。申,告诫;孝,孝顺父母的品德;悌,敬爱兄长的品德;义,道理。未有之,宾语前置。打开(粮仓)。这和……有什么不同。怪罪。岁,年成。到。)

七、作业:翻译课文,背诵全文。

第2教时

要点:翻译课文,思考分析,完成作业。

过程:

一、朗读课文

二、互相翻译,互相纠正

三、指名翻译

(梁惠王说:“我治理梁国,真是费尽心力了。河内地方遭了饥荒,我便把那里的百姓迁移到河东,同时把河东的粮食运到河内。河东遭了饥荒,也这样办。我曾经考察过邻国的政事,没有谁能像我这样尽心的。可是,邻国的百姓并没有减少,我的百姓并没有加多,这是什么缘故呢?”

孟子回答说:“大王喜欢战争,那就请让我用战争打个比喻吧。战鼓冬冬敲响,枪尖刀锋刚一接触,有些士兵就抛下盔甲,拖着兵器向后逃跑。有的人跑了一百步停住脚,有的人跑了五十步停住脚。那些跑了五十步的士兵,竟耻笑跑了一百步的士兵,怎么样?”

惠王说:“不可以。只不过他们没有跑到一百步罢了,但这也是逃跑呀。”

孟子说:“大王如果懂得这个道理,那就不要希望百姓比邻国多了。

如果兵役徭役不妨害农业生产的季节,粮食便会吃不完;如果细密的鱼网不到深的池沼里去捕鱼,鱼鳖就会吃不光;如果按季节拿着斧头入山砍伐树木,木材就会用不尽。粮食和鱼鳖吃不完,木材用不尽,那么百姓便对生养死葬没有什么遗憾。百姓对生养死葬都没有遗憾,就是王道的开始了。分给百姓五亩大的宅园,种植桑树,那么,五十岁以上的人都可以穿丝绸了。鸡狗和猪等家畜,百姓能够适时饲养,那么,七十岁以上的老人都可以吃肉了。每家人有百亩的耕地,官府不去妨碍他们的生产季节,那么,几口人的家庭可以不挨饿了。认真地办好学校,反复地用孝顺父母、尊敬兄长的大道理教导老百姓,那么,须发花白的老人也就不会自己背负或顶着重物在路上行走了。七十岁以上的人有丝绸穿,有肉吃,普通百姓饿不着、冻不着,这样还不能实行王道,是从来不曾有过的事。

现在的梁国呢,富贵人家的猪狗吃掉了百姓的粮食,却不约束制止;道路上有饿死的人,却不打开粮仓赈救。老百姓死了,竟然说:‘这不是我的罪过,而是由于年成不好。’这种说法和拿着刀子杀死了人,却说‘这不是我杀的而是兵器杀的’,又有什么不同呢?大王如果不归罪到年成,那么天下的老百姓就会投奔到梁国来了。”)

三、思路分析

1、归纳文意,分析思路(提醒:不要受文中段落限制)(各同学写出答案,再和同学讨论,最后班级交流)

(第一部分(第一段),写梁惠王为自己“尽心于国”,而“民不加多”提出疑问。

第二部分(“孟子对曰”至“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依据梁惠王有通过政治手段使“民加多”的愿望,孟子帮助他认识到在政治上与邻国相比,只是做了一些救灾的好事而已,本质上并没有区别,使文章自然而然地过渡到第三部分。

第三部分(“不违农时”至“未之有也”),正面提出 “仁政”的具体做法,描绘施仁政王天下的美好蓝图。

第四部分(“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 至“斯天下之民至焉”)反面批评梁国的现状,回应梁惠王的疑问。)

四、思考讨论以下问题,先自由组合交流,再班级发言

1、孟子和梁惠王的分歧在哪里?孟子如何设圈套让梁惠王认同自己的观点的?

(梁惠王认为自己为百姓尽心尽力,孟子认为他只是做了一些好事而已,并没有施行真正的“仁政”。孟子设喻,用一个寓言故事套住了梁惠王,让他不自觉地认同了自己的观点,梁惠王和其他国王本质没有什么区别,只是“五十步笑百步”。)

2、如何使用对比手法论证道理的?

(逃跑五十步和逃跑一百步的对比,“仁政”的美好情景和残酷的丑恶现实对比,不施“仁政”和归罪年成的态度对比。)

3、孟子的理想社会分为几个层面?如何看待他的理想社会?

(孟子的理想社会分为两个层面,一是养民,二是教民。他的这种思想是有利于人民的,但是在战国中期那样的争城夺地,相互攻伐,诸侯兼并的形势下,显然是不切实际的。)

五、背诵课文

六、布置作业:1、《同步导学》,2、读以下文字,并口头翻译:

梁惠王曰:“晋国,天下莫强焉,叟①之所知也。乃寡人之身,东败于齐,长子死焉;西丧地于秦七百里;南辱于楚。寡人耻之,愿比②死者壹③洒④之,如之何则可?”

孟子对曰:“地方百里而可以王。王如施仁政于民,省刑罚,薄税敛,深耕易⑤耨⑥;壮者以暇日修其孝悌忠信,入以事其父兄,出以事其长上,可使制梃以挞秦楚之坚甲利兵矣。

“彼夺其民时,使不得耕耨以养其父母。父母冻饿,兄弟妻子离散。彼陷溺其民,王往而征之,夫谁与王敌?故曰:‘仁者无敌’王请勿疑!” 《孟子·梁惠王章(上)》

注释:①叟:对老头得称谓,这里指孟子。②比:bì,代替。③壹:全部、都。④洒:xǐ通“洗” ⑤易:疾速。⑥耨:nòn,除草。

(梁惠王对孟子说:“魏国在当时,天下没有比它更强大得国家了,这是您所知道得。但道我这时候,东边和齐国打仗,败给了齐国,我的大儿子死了;西边又败给秦国,丧失河西土地七百里;南边又受到出国污辱。我感到这是奇耻大辱,希望能够替我国所有牺牲的人报仇雪恨,您说怎么办才行?”

孟子回答说:“土地见方百里的小国,行仁政可以使天下归服。魏国这样的大国,王如对人民施行仁政,减免刑罚,减轻赋税,督促老百姓深耕细作,早除杂草,使年轻人在闲暇时间,学习孝顺父母、敬爱兄长、做事尽心尽力、待人守信的道德,在家里用来侍奉父亲兄长,出去用来对待上级。这样就是制造木棒也可以抗击秦国楚国拥有坚固盔甲、锋利刀枪的军队了。

“秦国楚国征兵派夫,耽误老百姓的农时,使他们不能耕种来养活父母。父母挨冻挨饿,兄弟妻子儿子东散西逃。秦王楚王使他们的百姓陷于水深火热之中,王若发兵前往征讨,谁能与您抗衡呢?所以说:‘行仁政的人,无敌于天下。’请王不要怀疑。” )

孟子见梁惠王,出,语人曰:“望之不似人君,就之而不见所畏焉。卒①然问曰:‘天下恶乎定?’吾对曰:‘定于一。’‘孰能一之?’对曰:‘不嗜杀人者能一之。’‘孰能与之?’对曰:‘天下莫不与也。王知夫苗乎?七八月之间旱,则苗槁②矣。天油然③作云,沛然④下雨,则苗浡⑤然兴之矣。其如是,孰能御之?今夫天下之人牧⑥,未有不嗜杀人者也。如有不嗜杀人者,则天下之民皆引领而望之矣。诚如是也,民归之,由⑦水之就下,沛然谁能御之?” 《孟子·梁惠王章(上)》

提示:这一章孟子论述了“不嗜杀人者能一之”的思想。孟子主张国家统一。实现统一,孟子反对杀人,也就是反对战争。不嗜杀人者能一之,也就是行仁政者能统一天下。

注释:①卒:(cù)突然,出人意料。②槁:干枯。③油然:盛多的样子。④沛然:大雨滂沱的样子。⑤浡(bō)蓬勃的样子。⑥人牧:治理百姓的人,指人君。牧:牧养,这里引申为治理。⑦由:同“犹”

(孟子谒见梁惠王,出来以后,对人们说:“远远打量,不像个国君的样子;走近以后,也看不到足以令人敬畏的气势。他蓦地问我:‘天下要则那样能够才能安定呢?’我回答说:‘天下归于统一就会安定。’‘那么谁能统一天下呢?’他又问道。‘不随便杀人的国君能统一天下。’我回答道。‘那么又有谁来追随他呢?’他又问。我回答说‘天下的人没有谁不愿拥护他的。您知道禾苗的生长情况吗?如果七、八月份久旱不雨,那禾苗就会枯萎。(但如果)天上又出现降雨云,并降下大雨,那禾苗就会生机勃勃地重新生长起来。像这种情况,有谁能改变呢?现在各国国君,没有谁不是杀人成性地暴君。倘有一位不随便杀人、不草菅人命地君王,那么普天下的人民都会伸长脖子期待他解救。果真是这样,老百姓归附拥戴他,就像水流向低处,湍急迅猛,什么也挡不住啊!”)

孟母三迁

昔孟子少时,父早丧,母仉[zhang]氏守节。居住之所近于墓,孟子学为丧葬,躃[bi]踊痛哭之事。母曰:“此非所以居子也。”乃去,舍市,近于屠,孟子学为买卖屠杀之事。母又曰:“亦非所以居子也。”继而迁于学官之旁。每月朔[shuo,夏历每月初一日]望,官员入文庙,行礼跪拜,揖[yi,拱手礼]让进退,孟子见了,一一习记。孟母曰:“此真可以居子也。”遂居于此。

(过去孟子小时候,父亲就死了,母亲仉氏守节。居住的地方离墓地很近,孟子学了些丧葬、躃踊痛哭这样的事。母亲想:“这个地方不适合孩子居住。”就离开了,将家搬到街上,离杀猪宰羊的地方很近,孟子学了些做买卖和屠杀的东西。母亲又想:“这个地方还是不适合孩子居住。”又将家搬到学宫旁边。夏历每月初一这一天,官员进入文庙,行礼跪拜,揖让进退,孟子见了,一一记住。孟母想:“这才是孩子居住的地方。”就在这里定居下来了。)

3、翻译下列句子:

(1)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

凭借自己逃跑五十步,而嘲笑那些逃跑一百步的,你看他怎么样?

(2)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

如果细密的鱼网不到深的池沼里去捕鱼,鱼鳖就会吃不完。

(3)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

这样就能让老百姓生养死葬没有什么遗憾了。

(4)申之以孝悌之义

用孝顺父母、尊敬兄长的大道理教育告诫他们。

(5)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

大王如果不归罪到年成,那么天下的老百姓就会投奔到梁国来了。

教学目标 篇二

1.了解《孟子》的有关知识;

2.归纳课内的文言文字、词、句知识;

3.理解文中体现的孟子的仁政思想;

4.欣赏体味孟子散文雄辩的说理艺术。

寡人之于国也教案 篇三

一、教学要求:

1、学习常见文言实词和虚词的用法,能以旧推新。

2、分析常见文言句式的特点。

3、体会孟子的仁政思想在当时的时代意义。

二、教学重点:

落实相关文言虚实词,翻译课文。

三、教学难点 :

孟子“仁政”思想具有的时代意义。

四、课型:

新授课

五、教学方法:

文言文分析与解读相结合的方法。

六、教学时数:

2课时

七、教学内容及步骤: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朗读课文,疏通讨论分析1-3段。

教学内容及步骤:

一。教学导入 :

同学们,前一课我们学习了孔子的“文德服人”的治国原则,了解了儒家的“仁爱”思想。今天,我们继续学习孟子的《寡人之于国也》一文,了解一下孟子的“仁政”思想,看看孟子对儒家思想有哪些发展。

二。孟子及《孟子》介绍:

孟轲(约前372~前289)战国时期邹人,名轲,字子舆,孔子孙子子思的再传弟子,儒家大师。《孟子》是一部记录孟轲思想及其言行的书。孟子的主要主张是:仁政,民贵,君轻。与孔子合称“孔孟”。孔子被尊为“圣人”,孟子被尊为“亚圣”。

三。预习检测:

1、正音练习。

数罟(gǔ)洿池(wū)鱼鳖(biē)河豚(tún)狗彘(zhì)庠序(xiáng)孝悌(tì)饿莩(piǎo)

2、朗读课文,注意断句。

① 上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② 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

③ 斯天下之民至焉

四。分析课文第一段:

1、“寡人之于国也”中“之”和“于”是什么用法?

答:“之”是助词,无意义(另有一种解释:“这样”,亦通);“于”是对于的意思。

2、“尽心焉耳矣”中“焉耳矣”是什么用法?

答:“焉耳矣”三个语气助词连用,加强语气。

3、理解下列词语在句中的意思和用法。

① 凶

A河内凶 庄稼收成不好

B凶多吉少不吉利的事

C汉初匈奴凶黠凶恶,残暴

D甫闻凶讯不幸,多指丧事

E缉拿元凶杀人的人

② 加

A邻国之民不加少更加

B欲加之罪,何患无词施加

C樊哙覆其盾于地,加彘肩上放上

D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增加

E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夸大

4、梁惠王是怎样治理国家的?

答:采用移民移粟的措施。

小结:本段写梁惠王把自己的治国之道与“邻国之政”进行比较,说明自己的治国措施和“邻国之政”并无本质区别。

五。分析解读二三段。

1、“填然鼓之”中“鼓”是什么用法?我们曾在哪一篇文章中学过这种用法?

答:“鼓”是名词用作动词,敲鼓。《曹刿论战》中“一鼓作气”用法与此相同。

2、解释下列词语在句中的意思。

A或百步而后止有的人

B天之行,或日或雨有时

C莫之或止表示不定

D云霞明灭或可睹或许

A直不百步耳只不过

B中通外直,不蔓不枝与“曲”相对

C理直气壮正确

D系向牛头充炭直同“值”

E直上载公子上座径直

3、孟子为什么要以打仗来说明治国之道?

答:因为梁惠王喜欢打仗——“好战”。

小结:这两段写孟子以打仗为例引导梁惠王认识自己治国政策的错误。

六。学生自主翻译前三段,教师加以指点。

七。布置作业 :

朗读并背诵前三段。

第二课时

一。复述前三段内容,抽查翻译情况。

二。分析解读四五段:

1、理解下列词语在句中的意思。

① 无

A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同“毋”,不要的意思

B无如寡人之用心者不,没有

C地无四方,民无异闻不论,不分

② 胜

A谷不可胜食也尽,完

B此所谓战胜于朝廷战胜,取胜

C予观乎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优美

D数石之重,中人弗胜承担,承受

E自古邪不胜正超过

③ 数

A数罟不入洿池密

B数口之家,再以无饥矣几

C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屡次

D愿得补黑衣之数数目

E数不胜数计算

2、孟子认为实现“王道”首先应做到什么?

答:使老百姓丰衣足食,生活安定。

小结:本段孟子向梁惠王描述实现王道的景象。

三。分析解读第六段。

1、“树之以桑”中的“树”是何用法?

答:“树”是名词用做动词,种植。

2、解释下列句子中“以”的用法。

A申之以孝悌之义把,介词

B斧斤以时入山林按照

C以五十步笑百步因为

D王好战,请以战喻用

E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来,表目的

F田家候之,以兴农事根据

G固以怪之矣 通“已”,已经

3、“七十者衣帛食肉”中“衣”“食”是什么用法?

答:名词作动词,分别是穿、吃的意思。

4、“然而不王者”中“然而”的古今意义是否相同?“王”又当何以解?

答:“然而”的意思是“这样却”,不同于现代汉语;“王”是名词用作动词,意思是称王。

5、“未之有也”有什么句式特点?

答:是宾语前置句式,否定句中代词做宾语,宾语前置。

6、孟子所描述的政策是什么政策?你如何看待他的这一理想?

答:“仁政”;这是对儒家“仁爱”思想的再发展,是“仁爱”思想的政治化,其实施在当时是有一定的现实性的。

小结:本段写孟子向梁惠王提出“仁政”的方针路线,他认为只有实行了“仁政”,才能以“王道”统一天下。

四。分析解读第七段。

1、本段中的“检”“涂”“发”各作什么解释?

答:“检”是约束的意思;“涂”是通假字,同“途”,道路;“发”是发放的意思。

2、“非我也,岁也”是什么句式?

答:判断句式,“也”表判断。

3、下列各句中的“兵”各是什么用法?

A非我也,兵也武器

B夫定国之术,在于强兵足用军队

C五万兵难卒合兵士

D穷兵黩武兵力

4、“王无罪岁”中“罪”是什么用法?

答:“罪”是名词作动词,归罪。

5、“斯天下之民至焉”中“斯”与“微斯人,吾谁与归”中的“斯”意思是否相同?

答:这里是“则”“那么”的意思;后者是“这”,代词。

小结:孟子用类比的手法批评当时统治者不顾人民死活的现象。

五。朗读课文四至七段,然后自译这四段文言(教师进行指点,或预先点译难句)。

六。讨论:孟子的“仁政”思想在当今有何值得借鉴之处?

提示:加强民主与法制建设的同时,也要注意对公民的道德素质的建设。

七。布置作业 :

1、完成课后练习,并当堂讨论订正。

2、背诵全文。

寡人之于国也教案 篇四

教学目的:

一、了解孟子“仁政”的具体内容,思想基础及其历史进步性。

二、了解孟子答问过程,论辩艺术及其“好辩、善辩”的主客观原因。

三、了解并掌握文中部分实词的多义及若干固定句式的对应今译。

四、在综合理解的基础上背诵全文。

教学重难点:

一、孟子的“仁政”思想。

二、孟子的论辩艺术。

三、通假字:颁—斑 无—毋 涂—途

四、一词多义:之、王、时、食、数

五、固定格式:直……耳 是……也 或……或…… ……何

教学设想:

一、层层分析,指导背诵。

二、插入文学常识,帮助学生理解课文。

三、比较孔、孟思想,可展开讨论。

教学时数:2课时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孟子是继孔子之后的儒学大师,我们经常“孔孟”并称,初中时,我们学习过《〈孟子〉二章》。《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生于忧患,死于安乐》,都是劝说君王施仁政。

有这么一个故事。

某地盛产沙丁鱼,但每次渔夫们出海回来,捕得的沙丁鱼都会死去很多。这令渔夫们非常苦恼。然而,有一个聪明的渔夫,他的沙丁鱼却死得很少,为什么呢?原来,他从外地购了几条喜欢吃沙丁鱼的鲇鱼放在船上,使沙丁鱼们有了恐惧感,动了起来,增强了活力。

那么,同学们,这则故事反映了一个什么样的道理呢?

对,是生于忧患,死于安乐。那么,这是谁说的?他是怎样阐述这一道理的?有哪些名句?(学生答:孟子。“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增益其所不能。”)

好,那么我们今天就更进一步走近孟子,学习他的《寡人之于国也》。

二、关于孟子和《孟子》

孟子,名轲(前372—前289),字子舆,邹(今山东邹县)人,是孔子之孙子思的再传弟子,是继孔子之后的最大儒学大师,是孔子学说的嫡传。后世常以“孔孟”并称,元文宗封孟子为“亚圣”。

更为可贵的是,孟子并不是简单地继承孔子的学说。他采用的是拿来主义的方法,占有、挑选、创新。例如:他否定绝对平均主义思想,主张社会分工;主张仁政,提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民本主义思想;他还提出性善论,“人之初,性本善”,等等。

《孟子》是一部由孟子及其弟子万章等记录孟子言行的书。全书共七篇,各篇分上下,为儒家经典著作,与《论语》、《大学》、《中庸》合称“四书”。

三、朗读课文

1、重申要求:正确、流利、有感情。

2、选择方式:

齐读(了解学生整体学习情绪和朗读水平)

个别读(深入解决具体的字音和句读问题)

范读(对学生朗读出现的问题通过示范解决)

分角色读(提高学生朗读的兴趣)

四、课文分析

1、找出文中谈及“民之加多”的语句,全文结构自然呈现。

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1段)

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2、3、4段)

斯天下之民至焉。 (5、6、7段)

概括各部分的内容。

2、诵读第1段。

思考:梁惠王说他对国家已尽心尽力了,他作了哪些呢?

提示: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河东凶亦然。

思考:梁惠王这么做,结果如何呢?

提示: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

思考:梁惠王的困惑究竟在哪里?

提示:于国尽心,而民不加多。

可见梁惠王还是想励精图治的,所以他“卑礼厚币以招贤者”(《史记·魏世家》),于是数位贤者,包括孟子就不远千里来到大梁,为之出谋献策。

重点词语理解:之、焉、凶、加

3、诵读第2、3、4段。

问:孟子为什么要“以战喻”?

答:以对方熟悉的“战”设喻,更便于启发对方。

问:孟子是怎样“以战喻”的?

答:“五十步笑百步”。

问:在孟子看来,梁惠王“民不加多”的原因何在?

答:梁惠王移民移粟与邻国统治者不尽心本质没有什么区别,只是形式上或数量上不同而已。要使民加多,必须施仁政,行王道。

重点词语理解:鼓、既、曳、或、以、走、无

固定格式:或……或…… 直……耳 是……也

4、指导学生背诵第一、二部分。

第二课时

一、检查第一、二段的背诵

注意背诵技巧。

二、分析课文第三部分

1、诵读第5段。

措施 效果

_______,____不可胜食也。 养生

_______,____不可胜食也。 丧死 →王道之始

_______,____不可胜用也。 无憾

本段层次:①②③/④/⑤

重点词语理解:违、胜、数罟、时、养生、丧死、始

词类活用:“丧死”——为动用法

2、诵读第6段。

措施 效果

五亩之宅,树之以桑,________ 七十者衣

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______ 帛食肉,→王道之成

百亩之田,勿夺其时,________ 黎民不饥

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____ 不寒

重点词语理解:树、衣、畜、无、庠序、孝悌、颁、负戴、王

词类活用:“衣”、“王”——名词作动词

特殊句式:“未之有也”——宾语前置

3、诵读到7段。

思考:梁惠王为什么不得王也?

狗彘食人食 诸侯贵族

对比

涂有饿莩 下层百姓

社会极端不平等,国家治理得不好。

问:文中运用了一个非常形象的比喻句,是哪一句呢?

答:“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殍而不知发,人死,则曰:‘非我也,岁也。’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

把老百姓饿死归罪于年成不好就和杀了人归罪于凶器一样,非常荒唐。最后,孟子劝勉梁惠王抛弃虐政,施行仁政。“王无罪岁,则天下之民至焉。”

重点词语理解:检、涂、莩、发、岁、斯

三、总结孟子的仁政思想

合理地发展生产,使老百姓“养生丧死无憾”。

教养百姓,使民心归顺。

害民的并非荒年,而是虐政。

统治者不要归罪于年岁,而要不断地反省自己,革除虐政,施行仁政,行王道,以民为本,使老百姓住有房,耕有田,吃饱穿暖用足,接受教育,懂得礼义,真心归附。

四、写作特点

结构严谨

善用比喻

气势充沛

五、完成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1、数

愿得补黑衣之数 《触龙说赵太后》 数目、数量

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 《寡人之于国也》 几、若干

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 《六国论》 命运

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 《陈涉世家》 shuò 屡次

数罟不入洿池 《寡人之于国也》 cù 密、细密

蒙冲斗舰乃以千数 《赤壁之战》 shǔ计算

2、直

中通外直,不蔓不枝 《爱莲说》 与“曲”相对,不弯曲

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 《寡人之于国也》 仅、只

系向牛头充炭直 《卖炭翁》 价值

予自度不得脱,则直前诟虏帅失信 《〈指南录〉后序》 径直、直接

3、发

百发百中 成语 发射

发闾左谪戌渔阳九百人 《陈涉世家》 征发、派遣

涂有饿莩而不知发 《寡人之于国也》 打开

野花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 《醉翁亭记》 花开

主人忘归客不发 《琵琶行》 出发

大阉亦逡巡畏义,非常之谋难以猝发 《五人墓碑记》 发出

安能屈豪杰之流,扼腕墓道,发其志士之悲哉 《五人墓碑记》 发出、抒发

4、兵

非我也,兵也 《寡人之于国也》 兵器

穷兵黩武 成语 战争

必以长安君为质,兵乃出 《触龙说赵太后》 军队

草木皆兵 成语 士兵

5、胜

驴不胜怒,蹄之 《黔之驴》 承受

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 《寡人之于国也》 尽

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邹忌讽齐王纳谏》 胜利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忆江南》 超过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 《岳阳楼记》 优美的

附板书:

寡人之于国也 (第一课时)

《孟子》

一、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 (1段)

二、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2、3、4段)

三、斯天下之民至焉。 (5、6、7段)

寡人之于国也 (第二课时)

《孟子》

措施 效果

_______,______不可胜食也。 养生

_______,______不可胜食也。 丧死 王道之始

_______,______不可胜用也。 无憾

五亩之宅,树之以桑,________。 七十者衣

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______。 帛食肉, 王道之成

百亩之田,勿夺其时,________。 黎民不饥

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____。 不寒

教学过程 篇五

第一课时

一、整体感知

1.由《论语》导入新课。

孟子是继孔子之后的儒学大师,我们经常“孔孟”并称,初中时,我们学习过《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生于忧患,死于安乐》,都是劝说君王施仁政。今天我们学习《寡人之于国也》,看看孟子是如何凭着他高超的论辩技巧,阐述仁政的具体内容的。

2.介绍《孟子》及孟子散文的特点(结合扩展资料中的相关知识)

3.教师范读课文(或播放朗诵录音)

(1)要求学生认真听,纠正自己的读音及句读错误。

(2)学生自由朗读课文。

(3)教师投影,正音:

根据汉语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给加下划线字注音,是通假字的要注明。

①弃甲曳(   )兵

②涂(   )有饿piǎo(   )

③鸡豚(   )狗(   )之畜( )

④数(   )罟(   )不入wū(   )池

⑤无(   )失其时

⑥谨庠(   )序之数

⑦颁(   )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⑧申之以孝tì(   )之义

明确:①yè②tú涂通假字,同“途”莩③tún 彘 xù ④cù gǔ 洿 ⑤wú无 通假字,同“毋”⑥xiáng ⑦颁bān通假字,同“斑’⑧悌

4.引导学生对照注释默读课文,把握全文大意

讨论交流后,点拨:《寡人之于国也》是《孟子·梁惠王上》中的一章,是表现孟子“仁政”思想的文章之一。论述了如何实行“仁政”以“王道”统一天下的问题。

从具体段落来看,全文可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第一段),写梁惠王为自己“尽心于国”,而“民不加多”提出疑问。

第二部分(“孟子对曰”至“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依据梁惠王有通过政治手段使“民加多”的愿望,孟子帮助他认识到在政治上与邻国相比,只是做了一些救灾的好事而已,本质上并没有区别,使文章自然而然地过渡到第三部分。

第三部分(第三段至第五段),根据梁惠王有探求如何使“民加多”的心理,以及战国时国君所有的“统一天下”的宏愿,孟子提出自己的“仁政”主张。

二、课文分析

1.提名5名同学分节朗读课文,检查纠正读音、断句。

2.学生齐读课文

诵读指导:

第1段第1句要把梁惠王“自诩”的口气读出来。末尾“何也”要读得稍重一些,疑问语气加强。

第2段孟子设喻一段朗读时慢一些,语气应平缓。

第三部分排比,对偶句较多,要读出孟子散文的气势磅礴、感情激越、锐不可当的特点。要把反问句的反问语气读出来。

3.理清思路结构(在学生讨论、明确段意的基础上,教师板书)

4.学生对照板书,试背课文第1.2节

5.教师示范背诵第一节,指导背诵方法

点拨、诱导:找出重点句,划分小层,理出思路,注意层与层之间的联系,注意关键词和句子的异同,可同桌互相提示背诵。

三、布置作业

1.背诵课文第一、二两小节。

2.归纳文中的多义词的含义。

第二课时

一、归纳文言文字、词、句知识

1.检查背诵第一、二小节。

2.归纳文中重点字、词、句的相关知识。

教师采用投影或印发相关提纲,列出所要归纳解决的相关字、词、句,在小组讨论的基础上,提问,教师纠错、明确,在课文注释及“思考和练习”的基础上补充。

(1)理解并掌握文中的重点实词

一词多义:时,①季节。(不违农时、勿夺其时、斧斤以时入山林)②时机、机会(无失其时)

王,①名词,音wáng,大王、君王、王侯。(王如知此、王无罪岁)②动词,音(wàng)称王,统一天下,王道。(然而不王者)

食,①动词,吃(谷不可胜食,七十者衣帛食肉)②名词,食物,吃的东西(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

需掌握积累的实词:

河内凶亦然

弃甲曳兵而走

谷不可胜食(“谷”是“庄稼和粮食的总称”)

勿夺其时(“夺”是“失误”的意思。“勿夺其时”是“不要耽误农时”的意思)

(2)应掌握的通假字

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无”通“毋”,不要)

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颁”通“斑”)

涂有饿莩而不知发(“涂”通“途”,道路)

(3)应掌握的古今异义词(投影练习——找出下列句子中的古今异义词并解释)

河内凶  弃甲曳兵而走  斧斤以时入山林  然而不王者

(4)词类活用(投影练习——找出下列句子中的活用词,指出用法并解释,教师归纳)

名词作动词

填然鼓之  树之以桑  五十者可以衣帛矣  七十者衣帛食肉

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   然而不王者

(5)出自本课的成语

①五十步笑百步:后泛用以比喻缺点或错误的性质相同,只有情节或好或重的区别。

②弃甲曳兵:形容打败仗逃跑时的狼狈相。

(6)理解并掌握文中的常用虚词

重点点拨:

然①代词,这样。(河内凶亦然、然而不王者)②助词,……地……的`样子。(填然鼓之)

③连词,然而,但是。(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④形容词,对。(太后曰:“然”。)

则  连词①顺接,就,那么。(则移其民于河东、则何如)②转接,却。(人死,则曰:“非我也,岁也。”)

以  介词,①用、拿、把清以战喻(用)树之以桑(拿)申之以孝悌之义(把)②介词,凭  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③介词,按斧斤以时入山林④动词,认为老臣以媪为长安君计短也⑤然而,相当于“而”,以卫王宫(7)应掌握的文言句式

指名学生口译,重点点拨句式及翻译注意点。

①否定句宾语前置

末之有也

②介词结构后置

树之以桑  申之以孝悌之义  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③判断句

是亦走也  非我也,兵也  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

④固定格式

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

(8)疑难语句的理解、翻译(指导学生翻译,小组合作修改)

“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莩而不知发,人死,则曰:‘非我也,岁也。’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

点拨:要注意一词多义“食”的翻译,还要把词类活用和文言句式准确地翻译出来。“涂”是“在路上”的意思,句式是介词结构后置和判断句。在翻译成现代汉语时,要注意准确地表现孟子的思想感情。这两句表现了孟子对酷政的批评,情感应是激昂的。可译为:(贵族家的)猪狗吃人所吃的食物,(这些人)却不加以制止,在道路上有饿死的人,(官府)却不知道开仓赈济,百姓(饥饿)而死,却说:‘不是我的过错,是因为年岁不好。’这种说法跟拿刀把人杀死,然后说‘不是我(杀的),是兵器(杀的)有什么不同?’

二、分析理解

引导学生重点讨论以下问题:

(1)“五十步笑百米”的比喻说明了什么道理?

点拨:梁惠王自以为自己对于国家较他国国君尽心,自己的政策比邻国好,邻国之民会自动投奔他。可是,邻国之民不见少,自己的国民不见增多。因为他的目的在于增加兵源,老百姓看穿了他,又怎会来“送死”呢?孟子以临阵脱逃为喻,“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后止,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风趣地说明,魏国的政策和邻国的相差无几,本质上讲都是虐民暴政,所以不必希望民之多于邻国。本体和喻体的贴切,使孟子的比喻充满了逻辑的力量。

(2)孟子否定了魏国及其邻国之政,那么,他的理想政治——“仁政”的具体内容是什么呢?

先让学生找出概括性语句将第四节分为两小层,再让学生比较两小层列出的项目有什么差异。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讨论,并适度归纳整理,适当补充说明,适时板书内容框架,然后再引导学生对照板书在课文中划出相关语句,引导学生背诵。

(3)梁惠王不顾人民死活,孟子在严厉批评他之后,为什么接着又说“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

引导学生认识孟子性善论的两重性:一方面,他认为人应该从善,因此他反对统治者残害人民,批评虐政暴君毫不留情;另一方面,他认为人人都可以为善,因为人人都有“善端”,只要自觉扩充它,就能养成高尚道德。所以,在孟子看来,梁惠王如果不把百姓苦难归罪于年成,就一定能自反,就会舍霸道而就王道,去虐政而行仁政,结果就会使天下归服。孟子的想法是迂腐不合时宜的,但他向梁惠王说这句话不是随便应付的。

(4)指导学生背诵第3-5节。

三、品味鉴赏

引导学生在反复诵读课文的基础上,归纳。总结本文所体现的孟子散文的特点。

点拨:本文从艺术上充分体现了孟子散文的艺术特点,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①结构严谨。孟子的文章从表面看,铺张扬厉,似乎散漫无纪,实则段落分明,层次井然,

寡人之于国也教案 篇六

教学目标

1.读书明理,文以载道,理解把握文中孟子仁政思想。

2.文如其人,融会贯通,欣赏体味孟子散文雄辩的说理艺术。

教学重点

1.掌握有关文言词语和句式。

2.孟子仁政思想的理解。

教学难点:理解文中的比喻,体会文章充沛的气势。

教具准备:多媒体设备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有人说《论语》给人的感觉是孔子大圣人在谆谆教导,而《孟子》给人的感觉是孟轲“亚圣”在侃侃而谈,何以见得?初中学习的《〈孟子〉二章》记忆犹新,今天学习《寡人之于国也》再次感受孟子的谈吐风范。

二、孟子简介

采用学生知识竞赛式的方式回答积累

三、让学生记诵孟子名言警句,扩展积累,竞赛式谈一句话感受。

1不以规矩,不成方圆。

2.心之官则思,思则得之,不思则不得也。

3.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4.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5.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

6.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7.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8.庖有肥肉,厩有肥马,民有饥色,野有饿殍,此率兽而食人也。

9.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

10.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11.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心,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12.贤者以其昭昭使人昭昭,今以其昏昏使人昭昭。

13.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

14.尽信《书》,不如无《书》。

15、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孟子离娄下》

16、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乐以天下,忧以天下,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17、天子不仁,不保四海;诸侯不仁,不保社稷;卿大夫不仁,不保宗庙;士庶人不仁,不保四体。

18、有为者辟若掘井,掘井九轫而不及泉,犹为弃井也。

19、惟仁者宜在高位。不仁而在高位,是播其恶于众也。

20、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父母俱在,兄弟无故,一乐也;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二乐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

四、简介孟子思想主张

打出战国征战形势图,和当时背景,理解孟子主张的难能可贵之处。

社会混乱,礼崩乐坏,

群雄逐鹿,战事不断;

争地以战,杀人盈野,

争城以战,杀人盈城。

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

仁政

国君应以保民为职分反对不义的战争

施仁政使百姓安居乐业

民对不施仁政的暴君是可以不服从的

民本

邦国的主权在民

用人以民意为准

政事以民为归宿

五、熟读课文

1.听朗读录音

2.生字疑难字正音

王好(hào)战弃甲曳(yè)兵

鸡豚(tún)狗彘(zhì)之畜(xù)无(wú,同“毋”)失其时

数(cù)罟(gǔ)不入洿(wū)池养生丧(sāng)死无憾谨庠(xiáng)序之教颁(bān,同“斑”)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申之以孝悌(tì)之义五十者可以衣(yì)帛(bó)矣

然而不王(wàng)者涂(tú,同“途”)有饿莩(piǎo同“殍”

3.学生各自朗读课文。

4.同学生齐读。

六、重点掌握下列文言知识(发练习资料,串译课文解决)

采用“大家问题大家答”的方式,小组讨论,整理文言知识或者内容理解方面的问题(每个小组,一个组长,一个主发言人,一个记录员,一个提问者),然后向其他小组提问,其他小组的成员聚精会神捕捉问题,准备随时帮助解决。

㈠通假字

1.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无”同“毋”)

2.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颁”同“斑”)

3.涂有饿莩而不知发(“涂”同“途”“莩”同“殍”)

4.直不百步耳(“直”通“只”,只是不过)

㈡疑难实虚词

1.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之于:对于。焉耳矣:语助词,表强凋

2.涂有饿莩而不知发发:指打开粮仓救济百姓

3.非我也,兵也兵:兵器

4.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胜:尽

5.河东凶亦然然:代词,这样

6.邻国之民不加少加少:减少或更加少

7.弃甲曳兵而走曳兵:拖着兵器走:逃跑

8.或百步而后止或:有的人

9.数罟不入洿池数罟:细密的鱼网

10.申之以孝悌之义申:重复地说申诫。孝悌:孝顺父母、尊敬兄长

11.非我也,岁也岁:年成(不好,遭饥荒)

12.斯天下之民至焉斯:连词,那么,就,表示承接上文,得出结论

13.填然鼓之之:音节助词,起衬音作用

14.树之以桑之:代词代五亩之宅

15.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以:介词,用,拿

16.斧斤以时入山林以时以:介词,按照

㈢词类活用

1.河内凶(凶:形作动,遭荒年)

2.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王:名作动,行王道,统一天下)

3.王无罪岁(罪:名作动,归罪)

4.填然鼓之(鼓:名作动,敲击战鼓)

5.树之以桑(树:名作动,种植)

6.谨庠序之教(谨:谨慎,形作动,认真从事)

7.五十者可以衣帛矣(衣:名作动,穿……衣服)

8.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食:名作动,吃)

9.请以战喻(战:战斗,动作名,战争)

10.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生:动作名,活着的人)

(死:动作名,死去的人。丧死:丧葬死去的人)

㈣特殊句式

1.判断句

①是亦走也——这也是逃跑。

②非我也,岁也——这不是我的过错,这是年成不好。(否定判断肯定判断)

③非我也,兵也——这不是我杀的,这是兵器杀的。(同上)

④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这就是让百姓对生养死葬没什么不满

⑤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生养死葬没什么不满,就是王道的开端。

2.例装句

A.状语后置句

①申之以孝悌之义——以孝悌之义申之

②树之以桑——以桑树之

③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是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何异。

B.宾语前置句

未之有也——否定句中,代词宾语前置。未有之也。

C.省略句

①何也——省主语“此”。

②弃甲曳兵而走——省主语“将士”。

③非我也,岁也——省谓词“凶”

七、老师用幻灯片展示学习重点,提升指导。

八、以文释文——用课文原话回答问题

可以采用齐答或者个别回答相结合的方式

1、梁惠王的困惑是什么?

2、孟子是怎样说明梁惠王移民移粟的措施与“邻国之政”并无本质区别的?

3、孟子认为只有实行“仁政”,才能以“王道”统一天下。他的“仁政”的具体措施是什么?

4、孟子是怎样批评当时的统治者不顾人民死活的?

九、古为今用—课外拓展

小组讨论成文,然后分享畅谈。

1、请用自己的话概括孟子“仁政”思想的具体表现,思考这些做法对于我们今天有何现实意义。

2、文中孟子为梁惠王描绘了令人歆羡的社会蓝图,请你用你的生花妙笔试着描绘出属于你的理想社会图景。

十、教师寄语(由同学们的设想蓝图描绘转化为引导他们初步养成经世济民的政治胸襟志向的树立上,紧扣专题教学目标)

古往今来,仁人志士们以雄才大略行富国强兵之道,圆民主自由之梦。孔子“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执著用世,孟子“达则兼济天下”的兢慎笃定,屈原

为圣君贤臣式美政至死不渝,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顾炎武“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孙中山“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毛泽东“身无分文,心忧天下”,他们为恪守自己的政治理想,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今天,历史把实现民族伟大复兴、推进人类社会进步的接力棒传到我们90后的手中,同学们,从此刻起,告别庸碌告别懒散,树立高远之志,力擎信念之灯,跨过荆棘越过沼泽,不在浮华光影里迷失,不再怨天尤人,不再抱怨体制不善社会不公,甩开“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低调冷漠,让自己借助科学知识变得足够强大,强大到为自己争取一个位置,实现自身价值,影响周围的人,改变一个民族一个社会,进而改善整个宇宙的命运。到那时,我们可以斩钉截铁地握紧拳头振臂高呼:天下兴亡,舍我其谁?

授课感受:

成功之处:

1、认真贯彻了新课标的教学理念,凸显了学生的主体地位,真正做到了还话语权给学生。从解读文本到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都交给了学生,并且充分发挥了小组讨论的优势。

2、教学目标明确、教学方法得当。教什么,基于教师对文本的把握和解读;怎么教,依赖于每个教学环节严谨而机智的设置。

3、课外拓展环节设置为“古为今用”,对于中华政治文明的传承和今天青少年政治理想的确立,有很好的指向性,教师寄语内容具有深刻的激励意义。

不足之处:

1、导入语中提及“领略孟子的谈吐风范”,课时因为课堂容量问题,在后面的教学过程中没有很好的落实,导致导语部分内容空置的问题出现。

2、文学常识、课外积累和“大家问题大家答”这三个环节,有心引入竞争机制,因为学生不熟悉,很难量化成绩,导致竞争只能算是引进了一半,如果能量化结果,课堂效果可能会更好。

3、最后课外拓展时,“文”的环节因为时间关系处理有点仓促,以致学生多元而精彩的对社会蓝图的个性构想没有充分发挥。如果这儿内容再丰满些,对文章的内涵理解还能再加深。

寡人之于国也教案 篇七

教学目标:

1、掌握“凶”、“加”、“丧”、“发”等重要文言实词及判断、倒装句式

2、引导学生对孟子“王道”思想的深层思考

教学重难点:

1、文言基础知识

2、培养学生正确对待传统文化的情感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 导入新课

由对战国形势的概括导入

二、 诵读课文

要求:①读准字音

②理清句读

③读出语势

三、 品读课文

(一)品读第1段

1、文言实词

掌握“凶”、“加”、“河”的古今异义

2、品味文言中蕴含的文化

引导学生理解古代君王为何希望民多这一文化现象

多媒体提示:

“上古竞于道德,中世逐于智谋, 当今争于气力。”

《韩非子&8226;五蠹》

“上无天子,下无方伯,力功争强,胜者为右。”

刘向《战国策序》

(二)品读第7段

1、文言实词及句式

理解“发”、“岁”、“罪”等词义

把握“是何异于…”句式

2、引导学生理解梁惠王“民不加多”的原因

(三)品读第24段

1、文言句式

把握“或…或”、“直…耳”句式

2、启发学生理解“以五十步笑百步”的喻义

(四)品读56段

1、文言实词及句式

掌握“胜”、“养生丧死”、“负戴”等词义

掌握“申之以孝悌之义”这一状语后置句式

2、掌握“王道”的内容和实质

3、品味文言中蕴含的文化

涂有饿殍的年代,“养生”已是不易,孟子为何还要重视“丧死”呢?

多媒体提示:

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

养生者不足以当大事,

惟送死可谓当大事

四、 综合探究

归纳孟子的“王道”主张

五、 课后研讨

孟子长期奔走于各个诸侯国推广其“仁政”主张,结果是没有一个诸侯国采纳其思想,而同时期的法家思想却大放异彩思考儒家思想为什么在当时不被采纳而到了大一统的汉代却能光辉夺目呢?

六、 板书设计

梁惠王 霸道 移民移粟 民不加多

保民

孟子 王道 养民 天下之民至

教民

寡人之于国也 《孟子》 篇八

学习目标:

1.通过各种阅读方式积累文言词汇,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

2.熟读成诵,增强文言语感;

3.理解“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道理,懂得要正确面对逆境。

一、 导入

孟子名轲,战国时人,政治家、思想家,是继孔子之后儒家学派又一位代表人物,被尊称为亚圣。主张行“仁政”而“使天下人皆归之”,主张以民为本,曾说“民为贵,社稷轻之,君为轻”。曾游说各国,但主张不被采纳,退而与弟子们闭门著书,成《孟子》一书。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其中的名篇:《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二、 熟读课文

(一) 学生通读课文,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给生字注音。

(二) 全体朗读,正音。

(三) 给学生时间自由朗读,要求读准确,读通畅。学生散读。

(四) 全体朗读,教师指出失误及不足,提醒注意;教师范读(做到“零失误”),请学生找茬;再给学生自由朗读时间,鼓励他们也像老师一样做到“零失误”。

(五) 请学生自告奋勇举手在全班面前朗读,尽力做到读准确,读通畅。其他学生认真听,数数朗读失误。采用“破纪录”的方法激发学生朗读的兴趣。(如:第一位学生朗读中出现四个失误,第二位同学就要努力将失误控制在四个以下,以此类推,直至零失误。)

三、学生自读理解

学生借助注释和工具书自读,理解课文,适当做笔记,疑问处可与同桌探讨,不能解决的做好记号。教师巡视,给予适当引导(如查阅工具书,选择义项等方面)。

四、 布置作业

(一) 朗读课文,尽力做到“零失误”;

(二) 抄写课文一遍。

最新范文

《游褒禅山记》教案【优秀4篇】08-29

原电池(最新7篇)08-23

三角函数教案【优秀2篇】08-19

高三上册语文第二课《装在套子里的人》08-17

高三数学复习教案(优秀3篇)08-15

语文 -阿Q正传【优秀6篇】08-14

高三语文教案(4篇)08-09

高三物理教案电磁感应【优秀3篇】08-08

《记念刘和珍君》教案【优秀7篇】08-04

《边城》学案及答案优秀3篇08-01

76 628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