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园不值教学设计 《游园不值》教学设计【优秀9篇】

2024-04-06 17:23:16

作为一名教师,时常要开展教学设计的准备工作,借助教学设计可以促进我们快速成长,使教学工作更加科学化。教学设计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这里是书包范文勤劳的小编给大伙儿分享的《游园不值》教学设计【优秀9篇】,欢迎参考。

《游园不值》教学设计 篇一

教学目标:

1、理解古诗《游园不值》,能说出诗歌大意,归纳学习方法。

2、感受春天的美好和大自然旺盛的生命力,领悟“一枝红杏出墙来”的哲理意味。

3、有感情的朗读、背诵古诗。

教学重点:感悟、积累、应用语言

教学难点、关键:

1、理解《游园不值》的第一句。

2、领悟“一枝红杏出墙来”的哲理意味。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学生准备:

查找有关春天的诗词

教学过程:

一、导语

老师上初中的时候,曾学过到过一篇著名的作家朱自清的文章《春》。有几句话给老师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给大家朗诵几句,好不好?

师朗诵:春天像刚落地的娃娃,从头到脚都是新的,它生长着。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展的,笑着,走着。春天像健壮的青年,有铁一般的胳膊和腰脚。领着我们上前去。

写得美吗?这几句话赞美了繁花似锦、生机勃勃的春天。今天这节课老师和大家一起学习南宋诗人叶绍翁的一首小诗,看看古人笔下的春天是什么样子的。

(设计意图:用朱自清的《春》中的一组排比句引入,既是联系新知,是下面诗文整合的一个铺垫和引子,又含蓄地揭示了诗文。同时又暗示学生,老师学生时代学过的课文还记忆犹新,说明优美文章的段落是需要长期积累,记忆的。)

二、学诗

1、投影题目能读懂题目的意思吗?自由说。

2、投影诗文

1)学生不同形式地读诗

2)了解诗人(投影诗人简介)

3)怎么理解诗句的意思,回忆一下,有哪些好的方法?

补省略、换语序、看注释、看插图、查字典

4)请大家用这样的方法学习这首诗。(投影古诗)

经过自学,你学懂了什么,汇报一下。

“应”“怜”分别解释成什么?

辨析“怜”的字义,得出“联系上下文”的方法。

(设计意图:回忆总结理解古诗的方法很有必要,“善教者授其法也”,五年级学生已积累了一定的理解古诗的方法,在回忆的基础上鼓励学生提出创新的方法,是照顾到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这种字字落实的方法,也为今后的古文学习打下基础。)

5指导朗读。(投影出示古诗让学生按节奏读)

(a)按节奏读。自由读。

诗人游园心切,可久扣柴扉而不开,该是多么是多么失望!该怎么读这句话?

(b)引导学生将后句说成感叹句、反问句。

满园的春色是关不住的呀!

呀,一枝红杏伸出墙外来啦!

满园的春色怎么能关得住呢?

一枝红杏不是伸出墙外来了吗?

说出了诗人的惊喜之情,该怎么读这两句?男女分工读。

(设计意图:因地制宜,既进行了语言文字训练,又能让学生充分感悟诗人看到一枝红杏后那种由失望到惊喜的心情变化。)

(c)诗人仅仅是为一枝红杏兴奋吗?

你们想不想欣赏这满园的春色?(投影出示录像欣赏)

(d)欣赏了满园的春色,你有什么想说的吗?你想到了哪首古诗?

(设计意图:诗文整合、新旧知识整合、课内外整合,通过调动学生头脑中优美诗文的储备,强化了语言的积累、应用。正如巴金所说,“有两百多篇文章储蓄在我的脑子里面,——使我明白所谓文章究竟是怎么回事”。)

三、寻春

1.老师这儿也有几首优美的诗文可以用来描绘这满园的春色请大家组成学习小组,一起研究一下。(投影两首诗)

(设计意图:顺势研读《江畔独步寻花》《绝句》,形成了一种诗中有诗、景中有景的意境,课堂结构呈现出一中曲径通幽,别有洞天的态势,这是和古诗本身的意境幽远相和谐的。)

(1)找到哪几句话可描绘满园的春色?

(2)任选一句或几句,朗读或用自己的话来描绘。

2.指导学生朗读,注意边读边想象。

(设计意图:朗读指导要从纯粹的技巧性的指导转向“启发语感、训练朗读”之路上来,注重边读边想象,真正读活语言,“读出声,读出形,读出情,读出神。)

四、悟情

1.刚才,我们和诗人叶绍翁一样,插上了想象的翅膀,联想了满园的春色。

2.《游园不值》是叶绍翁的代表作,尤其是诗中后两句广为流传。

指导学生朗读最后两句,方得感悟

热爱大自然,新生事物是任何力量都阻挡不了的。

(设计意图:至此为止,整堂课的结构已实现“递归”,这两句诗的第二次朗读,升华了学生的认识与情感,深化了文章的主旨。)

3.己学完了这首诗,老师又情不自禁地想起了朱自清爷爷的话,让我们齐声朗读。(投影《春》中的几句话)

(设计意图:最后再用《春》当中的排比句整合两首诗,找到诗、文中的契合点,进行概括、总结,使整堂课的结构回归一个“圆”。)

4.配乐背诵古诗。(投影古诗)

五、学生自己设计作业。

画、说、写、背、演、默、收集两位诗人的诗或春天的诗。

(设计意图:把代表老师至高权力的“布置作业”的权力下放给学生,真正把学生当作了课堂的主人。同时,学生还有选择作业的权力和自由,真正体现了因材施教,照顾了学生的个性差异。学生自己设计的作业五花八门,也体现了语文学科和其他各学科知识间的整合、课内向课外的延伸。)

板书设计:

游园不值

游赏(兴致勃勃)柴扉红杏

春色久不开(扫兴)出墙(欣慰)

《游园不值》教学设计 篇二

教学目标:

1.学会生字新词,背诵这首古诗。

2、  读懂诗句,想象诗歌描写的画面,体会诗歌的思想感情。

3、培养学生阅读古诗的兴趣。

教学重点:读懂诗句,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这首诗。想象诗歌描写的画面,体会诗歌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想象诗歌描写的画面,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查找作者的资料。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步骤:

一、导入新课

1、同学们课外读过或学过描写春天的古诗吗?谁来背?(指名背一两首。)如《春晓》《村居》等

2、今天我们再学习一首古诗。这首诗不仅描写了春天的景物,还表达了诗人美好的感情。

3、回顾以前学习古诗的方法,让学生说说,然后投影出示学习古诗的方法:

(1)知诗人,解诗题。

(2)解字词,明诗意。

(3)读诗句,悟诗情。

二、指导学习《游园不值》

1.这首诗的作者是谁?(板书:南宋  叶绍翁)

学生交流查找到的有关叶绍翁的资料。

2.谁知道题目是什么意思?“不值”该怎么理解?

(诗人前去游园,园主人不在,没能进到园子里。)

诗中的“园”,是我们常说的公园吗?

(诗中的“园”指私人花园。唐宋时期富人多有私人花园,供自家观赏。)

3.听录音范读,学生大体了解内容。

(l)自由读,读准字音。

(2)指名读,其他同学想句子的意思,画出不懂的词语。

过渡:作者去老朋友那里游园赏春,他看到什么?想到什么?你们想知道吗?

4.抓字眼,明诗意。

(1)分小组合作学习,结合注释,理解诗句的意思。

(2)汇报:

着重抓住以下词语。

应。原意“应该”这里是“大概”“可能’的意思。

怜:爱惜。这个词在此不当“可怜”讲。

屐齿:木底鞋下的横梁。

小扣:轻轻地敲。

柴扉:柴门。

久:很长的时间。

(大概是园主人爱惜青苔,怕前来赏园的人的木底鞋把青苔踩坏。我轻轻地敲着柴门,好久也没有人来开。 满园的春色是关不住的。看,一枝粉红的杏花正伸出墙头来。)

5.读诗句,悟诗情。

(1)教师范读,指导节奏与重音。

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2)出示课件,学生边看边听。

(3)指名读古诗。

(4)总结写作特点。

前两句是叙事,后两句是作者看到一枝红杏伸出墙外而想到满园春色。(板书:叙事     想象)

(5)引导学生进入情境。

a、诗人虽然未能进园观赏,但春天的勃勃生机依然到处可见,一枝露出墙头的红杏使诗人联想到满园繁花似锦的春色。此诗的精妙之处就在于作者从一枝偶然长出墙外的红杏想到关不住的满园春色,一下子就把春色写活了。

b、学生谈感受。(如果自己是这首诗的作者,你会对红杏说什么?或者你是红杏,你会对作者说些什么?)

(6)填空:

《游园不值》通过写作者游园观春景,可惜(          ),

但他从墙上伸出的(          ),想到满园的(          ),

赞美了(       )的美丽和新生事物旺盛的(        ),表达了作者对(         )的热爱之情。

三、总结:

回顾学习的经过。

四、作业。

1、齐读最后两行诗句,展开想象,把它画下来。

2、根据《游园不值》这首诗,编一个故事。

板书设计:

游园不值

应怜/屐齿/印/苍苔,

叙事

小扣/柴扉/久/不开。

爱春天

春色/满园/关/不住,

名句                               想象

一枝/红杏/出/墙来。

《游园不值》教学设计 篇三

《游园不值》是九年义务小语教材第十册《古诗三首》中的一首赞美春天的著名诗篇,为宋代诗人叶绍翁所作。诗中描述了诗人原想访友赏花,不料轻敲柴门却许久未开,遗憾之余揣测大概是园主人怕外人践踏青苔,印上痕迹吧!正待离去时,猛然发现一枝粉红的杏花越墙而去,诗人因此而惊喜异常,不遇朋友的惆怅一扫而光。整个诗风流韵藉,情趣盎然。

在教学中,我试图焕发起学生对古典诗歌含蓄凝炼之美的浅浅感悟和深深喜爱,也力求使学生得到诸如自信、合作、尝试等人文素养与科学素养的提升。

环节设计如下:

一、在激情导入、以旧引新中倾注学习的热情

为了让学生认识到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并逐渐培植其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在上课伊始,我饱含深情地介绍:同学们,你们知道吗?中国是诗的国度,我国诗歌的起源比文字还早,差不多和语言同龄。千百年来,形成了辉煌灿烂,博大精深的诗文化&&老师的语言渲染焕起了学生求知的欲望,激起了他们学习热情。

再请学生回忆以往学过的描写春天的诗句,将其头脑中原有的先备知识与新知识建立链接。

二、在范读激趣,初读正音中扬起自信的风帆

大屏幕展示全诗后,我在古典乐曲的伴奏下深情吟咏,以诗所特有的韵美,将学生带入雅致悠远的古诗文情境。喜欢吗?喜欢就大声地读读吧!由于刚才的朗读已积蓄起了学生强烈的读诗欲望,话音刚落,他们就迫不急待而投入地读了起来。

在充分的自读之后,谁愿意读给大家听呢?一部分学生勇敢地举起了手,另一部分则由于羞怯而无动于衷。我先请所有愿意读的学生起立,我们大家一块儿为同学们读读,不一定读齐,只要读准字音,不添字,不漏字即可。由于老师在即将满足个别学生表现欲望的同时又将读文时的个人压力软化为集体的压力,减少了难度。这时那些原本不愿读的学生也开始跃跃欲试,我没有急于让起立的学生读诗,而是不断地鼓励那些坐着的孩子:还有愿意读的吗?刚才不想读,现在改变了主意?可以一起来读。还有吗?越来越多的学生战胜了内心的胆怯,勇敢地站了起来。读文后老师面对着一张张因兴奋而涨红的脸,微笑着点头并告诉他们:如果连你都不相信自己,还有谁会相信你呢?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要将老师的要求化作学生的需求新的《课程标准》也在强调要养成学生语文学习的自信心,这便成了我在本次教学中努力达成的目的。

三、在‘咬文嚼字’、品悟诗意中培养善思的品质

由于古诗文体有特殊性,其每一字、每一词都体现着诗人锤炼语言的非凡功力和高超技艺。我们在学习古诗时,就无法躲避咬文嚼字的嫌疑,否则将无法透视其深层意蕴,问题是,我们究竟该如何在传承中有所创新。

我在设计这一环节时,先让学生仔细读读下方提供的注释,争取用它弄明白每一行,每一句的意思,再闭上眼睛想一想诗中描写的是一个什么样的情形。老师只提供一个方法,而后放手让学生自己去咬文嚼字,自悟自得。这一过程中,我没有采用小组讨论交流的形式,而是先让个人充分思考,在其力所不能及时,方可寻求帮助,自学一段后提示同学们如果哪一处理解起来有困难,可以和前后左右的同学共同探讨。教师允许课堂上窃窃私语、交头接耳,但前提是个体必须在进行过深入的思考之后。我们在教学中,让学生学会共同探究是难能可贵的,但对于个体善思品质的形成和独立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亦不容忽视。

四、在集体交流、体悟诗境中展示灵动的想象

引导学生在自学后汇报成果,你通过诗中的注释弄懂了哪一行哪一句的意思呢?让学生充分展示其思维过程。教师只在学生探究思路受阻时,启发点拨,相机指导。

但对学生对诗的理解只是停留在字面的意义上,诗人胸有境,入境始与亲。如何让学生入境呢?学生在理解春色满园关不往,一枝红杏出墙来时,将其简单地解释为主人园中的春色是关也关不住的,有一枝红杏伸出墙来。我便以此为契机,激发学生的想象,一枝红杏伸出墙来?还有更形象的说法吗?窜出墙来因为怕主人发现,所以悄悄的跑出墙来,&&。探出墙来,想看看外面的春色,比比谁最美。跃出墙来,急着留住诗人,想安慰他扫兴的心情,&&。学生的想象随处闪烁着灵动的光辉。同学们加上想象,你的语言会比诗还美呢? 再来说说这句诗的意思,学生的表述一下子生动了许多。而且在这一番再造想象之后,师生渐渐步入了诗所描画的意境之中,并生出热爱春天的美好情感。我再进一步的驱遣想象,小院中会是一种什么情形呢?学习又是一番奇思妙想。

五、在读诵深化、感悟诗韵中学会合作与包容。

读诵以小组竞赛的方式进行。我先从各组成员中任选一人作为参赛代表。(许多学生表示不满,认为这并不代表本组朗读的最高水平,情绪有些低落。)我请学生一定要相信别人,并让各小组先开一个赛前准备会,帮参赛者出谋划策、点拨指导。学生们随即投入了热烈的讨论,情绪又高涨了起来。这一次团队的学习,学生懂得了真诚地帮助,宽容地接纳,谦虚地汲取,友善的信任。

随后的朗读,参赛学生极为认真、投入地读出了诗情诗韵,有的还要求配上音乐,课堂上不时爆发出阵阵掌声。 读诗后,老师提问:通过学习这首诗,你感受到了什么?春天很美好。诗人在赞美春天。园主人是一个爱花的人&&,学生的感受是多样而又稚嫩的。我放弃以往的教学中对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一句蕴含深刻哲理的揭示。那种凌空而上的升华,并不附合当时当地情形下学生的认知状态。或许有一天当他们获得某种情感的印证的时候,会豁然开朗,会突然想起这首诗。今天的教学中是为学生今后更深入更多样的体悟埋下一粒种子,种下一个根。

六、在拓展延伸、积累运用中勇于大胆的尝试。

(1)即兴创作。现在我们这里恰好也是春天,大家也来写一首春天的诗吧!老师要求不高,顺口就行。学生心中的诗是什么样子的,就大胆的写成什么样子吧!感受一次古诗文创作的喜乐,唤起他们对传统文化的向往。

(2)丰富积累。我在下课前又送给学生两首描写春天的诗。要求他们课下结合着注释弄清诗的大致意思,并且背会。学生在更多次的与古诗的接触中一定会越来越容易的体悟到诗的意境,接受到情感的熏陶,也会为今后进一步的学习文言文奠定基础。

在以上的各个环节之中,我都在努力营造着一种轻松、和谐、自主、尊重的教学氛围。因为我深信,今天的教学不应该仅仅是一种告诉,今天的课堂也不应该只是一个承载知识的容器,它也必须是一方生发情感的场域,是一次心灵晤对的机遇,是一次萌生智慧的喜悦,是一个快乐有趣的经历!因此我想:享受课堂与享受生命同等重要。

《游园不值》教学设计 篇四

一、激情导入:

1.歌曲欣赏:(课件播放)

现在正是春天,美丽的春天总是带给我们无限的遐想。在这个百花争艳的日子里,让我们共同来欣赏一首歌《春天在哪里》,好不好?

2.引入:

同学们,听了这样动听的歌曲,欣赏着春天生机勃勃、五彩斑斓的景色,你们的心中是否有一种迫切的渴望,想要立即到春光中去走一走,看一看,去寻访春天的踪迹?当然,春天不仅是春游的好时节,也是走亲访友的好季节。看,同是南宋诗人的叶绍翁就禁不住春色的诱惑,合上了诗书,去拜访他的老朋友了,让我们一起看看他为此写下的诗。(出示课件)

师板书题目《游园不值》。

二、初读感知:

1.解读诗题:

从诗题上你知道些什么?读懂了什么?(释“园”、“不值”:诗人前去游园,园主人不在,没能进到园子里。)

2.介绍作者:(出示课件)

叶绍翁 南宋中期诗人。字嗣宗。祖籍建安(今福建建瓯),本姓李,后嗣于龙泉(今属浙江)叶氏。  生于1194年,卒,不明。他长期隐居钱塘西湖之滨,与葛天民互相酬唱。 叶绍翁是江湖派诗人,他的诗以七言绝句最佳,《游园不值》历来为人们所传诵。其他如《夜书所见》写儿童夜挑促织,景象鲜明,反衬出客中的孤寂;《嘉兴界》写江南水乡景色,颇饶风味;《田家三咏》写田家的生活片断,平易含蓄,词淡意远,耐人寻味。

3.初读,大体了解诗的内容。

4.听配乐朗读。 (出示课件)

5、生自读诗,质疑不理解的生字、词语,并学习生字词。

屐齿   苍苔  小扣    柴扉   出墙来  不值

6.指导朗读,读出诗的韵味来:

师读,生仿读:自读,指读,齐读。

(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三、解读诗意:

1.自读全诗,思考:

诗人这次未遇主人的游园过程中,发生了什么,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这首诗,好好地读一读。(生自由朗读)

请生读,齐读(要求:字正腔圆)

2.咬文嚼字’、品悟诗意

(1)生自读诗,借助字典和插图,想句子的意思,并标出不懂的词语。

(2)字词质、释疑。

应:原意“应该”,这里当“大概”、“可能”讲。

怜:爱惜。这个词在此不当“可怜”讲。

屐齿:木底鞋下的横梁。

小扣:轻轻地敲。

柴扉:柴门。

久:很长时间。

(3)指名逐句交流对诗句的理解。

大概主人爱惜园中的青苔,怕前来赏园的人的木底鞋把青苔踩坏。我轻轻地敲着柴门,好久也没有人来开。满园的春色是关不住的。看,一枝粉红的杏花正伸出墙头来。

四、感悟诗情:

1、探寻“不值”原因,找出印证“不值”的诗句。(小扣柴扉久不开)

(1)重点理解“扣”什么意思?(敲)

把“敲”代进去读,做动作演示,体会“敲”与“扣”的不同之处(“扣”的力量比较轻,显得礼貌)

(2)训练朗读(读出“轻轻”的感觉)

(3)诗人如此“小扣柴扉”多长时间?(久)

2、诗人如此久扣柴扉,柴扉却久久不开,这是为什么呢?(学生交流)

诗人认为是什么原因呢?

(1)用诗句回答。(应怜屐齿印苍苔)

(2)诗人的哪个动作证明了他的爱惜?(印)

为什么不用“踩”?(进一步理解诗人对苍苔的爱惜)

(3)训练朗读(读出爱惜)

(4)大家想过吗?为什么主人和诗人都如此爱惜这苍苔?(爱苍苔其实是爱春色)再读“应怜屐齿印苍苔”

(5)体会诗人此时心情:怀抱着无限的期待去友人的花园中观赏春色,主人却没有在家,不能得偿心愿,诗人内心充满了怎样的情感呢?(失落)(板书:失落)

(6)再读诗的前两句,读出诗人的失落,失望。

3、欣赏红杏,感受春意

专程来拜访好友,然而“小扣柴扉久不开”诗人心情难免失落,但接下去他所看到的,却让他眼前一亮。

(1)(生读后两句)“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是啊,一枝鲜艳的红杏已经伸出墙外,与“出”相对的是哪个字?(关)

想想诗人为什么用“关”?(讨论,交流)

(“关”说明关得紧,红杏能出更显示其生命力之旺盛。)

满园春色关在里面,但一枝红杏却偏偏出来了,这一“出”需要什么(力量,生命)

(2)指导朗读“一枝红杏出墙来”(读出力量)

如此富有生命力的红杏,肯定长得非常(美丽)

你喜欢这枝红杏吗?(喜欢)训练朗读(读出喜欢)

4、启发想象:

①诗人并没有进园,他怎么知道园中早已是满园春色呢?

②园中的景象是怎样的?(4人组讨论)

(有柳树和各种美丽的花;有蝴蝶、蜜蜂;有浓郁的花香等。)同学们,这一枝出墙的红杏让诗人想到的其实是(春色满园)

《游园不值》教学设计 篇五

《 游园不值》教学设计

作者:佚名    转贴自:本站原创    点击数:169

《 游园不值》

薛法根

一、 激趣导入

师:春天到了,春姑娘迈着轻轻的脚步走来了,现在正是春暖花开,万物复苏的季节。同学们,你们眼中的春天,亲身感受到的春天,或者是在书上看到的春天是什么样的?

生:春天来了,小鸟在空中飞舞,小草发芽了,小孩子在树下玩耍。

生:春天非常美丽。

师:是呀,可是春天美在哪里呢?

生:小鸟在枝头在叽叽地歌唱。

生:春天来了,鲜花盛开,绿草如茵。

生;小燕子也从南方飞回来了,在空中自由自在地飞翔着。

生:柳树发芽了,露出嫩绿的叶子,看着这碧绿的柳枝,不禁让人想起贺知章的诗《咏柳》。

师:让我们一起来背诵一下他的诗,感受一下春天的美。

生齐背: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师:春天是美丽的,是诱人的,令人陶醉。古往今来,有许多文人墨客用诗文来赞美春天。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首赞美春天的诗——《游园不值》。

生读题。

二、 自读诗文。

师:这首诗的作者是叶绍翁。有谁了解他?

生:我知道叶绍翁是南宋时期的诗人,字嗣中,号清逸。

生:我来补充,叶绍翁最擅长七绝,著有《四朝闻见录》。

师:自由朗读全诗,能不能做到通顺流畅。

生朗读后指名读。(谁来读一读,我们一起来评一评,他读得怎么样?)

第一位读后,评价:

生:老师,总体上他读得不错,但刚才他读错了一个字,“扉”读第一声,不读作第三声。

第二位读后,再评:

生:他读得字音正确,也比较流利。

生:老师,我觉得他们读得太平淡了。我想把作者的感情给读出来,行吗?

师:好呀,让我们一起来欣赏。

生读。师:读得真好,不仅把字音读准了,而且抑扬顿挫,很有韵味。同学们,让我们来比一比,看谁读得好?

生比赛。

师:听你们读得这么热烈,老师也想读一读。师读。

师:老师读得怎么样?

生:老师读得很有感情,情绪饱满。

师:谢谢夸奖,不过,老师的声音有点沙哑,没有你们的声音好听。我相信,你们中一定有比老师读得还要好的。有信心超过老师吗?

生挑战。

三、 理解诗意。

师:同学们读得真好,比老师要棒多了。通过刚才的朗读,你从诗文中读懂了什么?

生:我读懂了“一枝红杏出墙来”这句诗。就是说,有一枝红杏从墙里伸到墙外来了。

师:对,大家一起来看一下课文中的插图,画中的杏花开得多艳哪,它已经越过墙头。

生:我读懂了“春色满园关不住”,这句说这满园子里春色是关也关不住的。

师:对,这句浅显易懂,表述方式和现在的一样。

生:我懂了“小扣柴扉久不开”中的“小扣”一词,它指的是轻轻地敲打柴门。

生:我知道“柴扉”就是指柴门。

生:我懂了“久不开”的意思,是说很久也没有人来开门。

师:为什么很久没有来人来开门呢?

生:可能是主人不在家吧。

生:因为他轻轻地敲打柴门,所以主人听不见呀。

生:也许是因为主人在睡觉,没有听见敲门声。

生:也许是主人在园子里欣赏春色,被园的花草树木陶醉了,因而没有听到敲门声。

师:你们的想象可真丰富,那么诗人心中是怎么想的呢?请同学们读一读第一句诗。生读。

生:老师,什么是屐齿?

生:我知道,屐齿是指木头做的鞋子下面的横条。

生:我想大概是鞋子底下的纹路吧,(抬起脚,演示给同学看。)

师:对,不过诗人穿得不是我们这样的鞋子,他穿的是一种木头鞋。请大家观察一下插图。

生:我知道这句是“苍苔”指的是青苔,就是我们平时说的苔藓。可是我不知道这句中“应怜”是什么意思?

生:我查了资料,我知道这里的“怜”不是指现在的可怜,而应该解释为“爱惜”。

师:对,你能通过查阅资料来理解,这是一种很好的学习方式。这里的“怜”是喜爱,舍不得的意思。因为是诗人自己的猜想,所以他用了“应”字,这里解释为大概、可能。谁能说说这句诗的意思?

生;主人舍不得屐齿印在他的青苔上。

生:大概是主人舍不得我的屐齿在他的青苔上留下印迹。

生:他们说得还不完整。应该解释为:大概是因为主人爱情自己的青苔,怕我的木底鞋在上面留下脚印吧。

师:看来同学们都理解了这句诗。现在你们明白为什么“小扣柴扉久不开”了吧,你们能用“因为——所以——”或者“之所以——是因为——”这样的句式来回答吗?

生:大概是因为主人爱惜自己的青苔,怕我的鞋子踩坏吧,所以我轻轻地敲打柴门,很久也没有人来开。

生:之所以我轻轻地敲打柴门,好久也没有人来开门,也许是因为主人怕我的木底鞋在他的青苔上

四、 领悟诗情。

师:诗人满怀喜悦去朋友家观赏美景,结果却没有见到主人。现在你知道《游园不值》的意思了吗?

生:游园不值就是指想去朋友花园游玩,结果没有碰到主人,扑了个空。

生:没有遇到主人,吃了个闭门羹。(学生大笑)

师:对,说得很形象,诗人兴致勃勃地来,却碰了个钉子。你们想,他此时的心情怎样?

生:他肯定是非常失望。

生:他感到非常的扫兴。

生:他的心里肯定在埋怨,这个朋友真不讲交情,不够义气。

生:我觉得他朋友真够小气的,美景是让人欣赏的,何必自己一个人独占呢?

师:诗人游园却没有遇到主人,本来十分扫兴,无意间抬起头,却发现了“一枝红杏出墙来”。这枝红杏带给了诗人意外的惊喜,不由发出感叹。生齐答:满园春色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让我们带着这种感情,一起再读全诗。

学生朗读全诗。

五、 品评诗文

师:诗人叶绍翁很巧妙地把自己一次游春的经历用凝炼的诗句描绘出来,表达了他对春天美景的喜欢之情。读了这首诗,你最喜欢诗中的哪一句?说说原因。

生:我喜欢“一枝红杏出墙来”一句,这句话告诉我们春天已经到来了,红杏已经绽放出美丽的花朵,向人们报告喜讯呢。

生:我喜欢“春色满园关不住”一句,这句告诉我们,春天的到来不会因为你的吝啬小气而推迟到来的脚步。

生:我也喜欢这句,春天的美景是关不住的,季节的轮换也是谁也挡不住的。

六、 拓展学习

师:刚才,我们一边学习读书,一边揣摩;一边读书,一边体会,不仅学懂了古诗,而且还把古诗读得有滋有味。大家愿意试着用这种方法再学习一首描写明媚春光的古诗吗?

生齐:愿意。

师出示朱熹的《春日》。

生齐读: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师:同学们可以通过多读、多揣摩的方法,反复练习读古诗,看谁能用最短的时间学会它。

生读诗,小组讨论交流。

师:在学习过程中,有困难需要老师帮助吗?

生:我有个问题,我不知道“泗水”的意思。

生:泗水是一条河。

生:为什么识得东风面,不是西风面或者南风面?

师:你很会动脑筋,学习贵在有疑。你们知道为什么吗?

生:我觉得随便什么风都可以,诗人写了东风那么就东风了。

生:我不同意,古人写诗很讲究的,不会随随便便写。

师:你们知道一年四季都吹什么样的风吗?

生:冬天一般刮西北风,夏天时东南风较多。

生:我明白了,作者写东风是因为春天,现在的季节刚好是春天,你们看刮的是东风,红旗往西面飘。

师:对,你能结合生活实际来理解非常好。作者能准确抓住春天的特点,表达自己的所见所所感。解决了诗中的难点,谁把诗意给大家描绘一下。

生::一个春光明媚的日子,诗人兴致勃勃,到泗水河畔观赏景物。满眼望去无限风光,给人焕然一新的感觉。诗人悠闲自得,感受着春风的清新的温暖;春风吹拂,百花盛开,到处是万紫千红,洋溢着春的气息。

师:诗人所见,满目无限风光。现在谁能把这首诗的感情读出来?

生有感情地诵读《春日》

师:在诗歌的百花园中,描写春光的诗歌还有许多许多。下面就请大家边听音乐,边欣赏着美丽的春光,想想:你还能回忆起哪些描写春天的古诗?或者是想说哪些赞美春天的话?

生回答:杜甫的《绝句》,白居易的《忆江南》,杜牧的《江南春》(千里黄莺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贺知章的《咏柳》

师:现在,你最想朗诵的是哪一首古诗?就请你站起来背诵!

生背诵。

七、 语文实践。

师:今天我们赏析了古代诗人笔下描写春光的佳句,使得我们大家顿时觉得我们的生活中春意盎然!课下请大家继续收集有关古诗或者创作赞美春天的诗歌,下次我们的语文实践活动课的内容就是召开《春之歌——诗歌朗诵会。

唐继康小学语文教学在线

《游园不值》教学设计 篇六

【教学目标】

1、正确、熟练读出诗歌的节奏和韵味,并能当堂成诵。

2、了解诗人游园所见所感,体会诗句用词的精妙并学习古人做诗的反复推敲。

3、揣摩诗句所蕴含的情感,感悟诗歌包含的哲理与启示。

【教学重点与难点】

体会诗句用词的精妙,感悟诗歌包蕴的哲理与启示。

【教学过程】

一、课前交流

1、师生唱起《让我们荡起双桨》。背诵古诗。

2、师:同学们积累了许多的诗歌。古诗可以读、吟、唱、咏,关键在古诗的每一个字都是推敲出来的精华。那我们就来读读贾岛的《题李凝幽居》和《寻隐者不遇》,体会在他身上发生的推敲的故事。师指导学生朗读这两首诗,注意五言诗的节奏。

3、师:贾岛的两首诗是都是写不遇的。老师补充(课件出示)一些写不遇的诗文题目。为什么他们要把这些不遇记下来呢?看来,这不遇中肯定有很多值得我们回味的东西。二、导入新课,通读全诗,指导朗读

1、师:雨过天晴,让我们跟着宋朝的诗人叶绍翁一起来——游园,在游园的路上推敲推敲这个——不值。师板书课题,生解释“不值”即“不遇”。

2、师指导朗读,生自己试读,谈朗读心得,教师及时指导。

3、指生再读,齐读。

三、整体感知,了解“相遇”内容

1、自读基础上,师引导学生找出诗人游园所遇的事物:苍苔、柴扉、红杏。

2、师指导学生分别谈对于“柴扉”“苍苔”和“红杏”的认识。

(1)生谈柴扉:穷困,简陋,简单。读出这扇门的特别。

(2)生谈苍苔:绿色的小植物,将春天的生命唤醒了。读出苍苔的绿。

(3)生谈红杏:美丽,早春开花。师补充部分古人描写赞美红杏的诗句。

(生齐读最后一句。)

3、师小结,配乐,生齐读。

四、细读品味,体会用词和情感

1、师:我们对这些普通的景物赋予了怎样的感情?从这首诗中哪个字的字形看出来?生:“怜”字。师板书。

2、引导学生体会“印”字体现得对苍苔的怜爱

3、引导体会“扣”字,对比“敲”字,体会对柴扉的怜爱。

4、学生谈“出”和“关”、“一枝”和“满园”的用词,对比“出”和“遮”字的用法,体会对“一枝红杏”的怜爱之情。

5、指一个学生扮红杏,其他学生扮关在园内的花草,和红杏对话。

6、师扮园主人,生扮诗人,和园主人对话,谈游园的见闻感受。

7、师总结提升:我们想象园子有多美,园子就有多美,想象园子怎么热闹,园子就怎么热闹。这些都源于那一枝红杏。我们明白了,心有多大,园子就有——多大。一切全凭我们的心啊!(老师和生齐读整首诗。)

五、拓展阅读,品悟哲理

1、师:真是此时无声胜有声呀。所以我还有必要非要进园子内不可吗?我还有必要非要见园主人不可吗?为什么?

生:诗人已经知道园子里春意盎然,所以没有必要见园主人了。

师:我们明白了,原来这么多的不遇,是因为不遇中,已经获得了最美的精神享受。师:所以不遇中有——

生:遇。不遇中有遇。师板书

师:让我们回过头来再读课题——

生:游园不值。师:游园虽不值,但不值就是——生:值。

2、师:那就让我们荡起欢快的双桨,唱起来吧。

(师生把《游园不值》填进《让我们荡起双桨》的旋律中齐唱。)

【教材分析】

这首久享盛名的小诗写诗人春日游园观花的所见所感,十分形象而又富有理趣。诗的前两句,写出了诗人的善解人意和怜春惜春的情怀,后两句诗形象鲜明,构思奇特,不仅景中含情,而且景中寓理,使人受到哲理的启示:“春色”是关锁不住的,“红杏”必然要“出墙来”宣告春天的来临。同样,一切新生的美好的事物也是封锁不住、禁锢不了的,它必能冲破任何束缚,蓬勃发展。

《游园不值》教学设计 篇七

一、复习已知,谈话导入

1.同学们,人说诗是推敲出来的,让我想起了一位诗人叫——贾岛。齐诵《题李凝幽居》和《寻隐者不遇》。(出示这两首诗)

2.像这样“不遇”的诗很多,比如邱为的《寻西山隐者不遇》,皎然的《寻陆鸿渐不遇》,李白的《访戴天道士不遇》。除了古诗,还有古文《雪夜访戴不遇》等。诗人为什么要把“不遇”记下来呢?看来这“不遇”中有值得我们回味的东西。

揭题。

二、小组讨论,确定目标

1、从一年级到现在,我们已学习了不少的古诗了,那依据往常的经验,你认为通过这堂课的古诗学习,我们应掌握些什么呢?

(1)熟读并背诵这首诗。

(2)理解古诗的意思。

(3)体会诗人要表达的感情。

(4)推敲字词的奇妙。

三、指导朗读,读出韵味

1.指导读正确。同桌读,指名读。

2.指导读出韵味。

我们可以按古人最基本的读法:四声读法,一声二声可以拉长声音读;三声四声读得短促一点。

范读,指名读。齐读。

四、集体交流,理解诗意

1.现在让我们跟着作者——(叶绍翁)一起去“游园”,首先一起来推敲“不值”。 “值”是什么意思,(相遇)“不值”是什么意思?(没有相遇)

“游园不值”的意思是——到朋友家的花园去游玩,却没有遇到主人。

2.在游园的时候,诗人虽然没有遇到园主人,但看到了——苍苔、柴扉、红杏。

请同学们结合你的生活谈谈你对他们的了解,想谈谁都成。

(1)柴扉。

柴扉是用柴和树枝编成的一扇门。(看插图)这样的门显得——简陋,但是这样的门没有半点的人为雕琢,自然而然,多么贴近大自然的本色呀!现在谁再来读这句,让我们感受,你所见到的柴扉可不同于我们现在的柴扉,那是特别的一扇门。

指名读第一句,齐读第一句。

(2)苍苔。

苍苔是在空气潮湿的时候贴着地皮长出来的苔藓。

苔藓是什么颜色的呢?从诗句哪个字上看出来的?(苍)

这个贴着地皮的小植物沿着园门连接到台阶,瞧,那隐隐约约的一点绿,生命力是那么旺盛。所以那么普通的小植物一定会让你感觉到春天充满了——生机!

那就把你的这份感受送到这里,让我们眼前看到的苍苔绒绒的,可爱极了!

指名读。

(3)红杏。

你知道红杏是什么时候开花吗?

叶绍翁的好朋友陆游也爱杏花,他在在诗中这样赞道:

出示:杨柳不遮春色断,

一枝红杏出墙头。

小楼一夜听春雨,

深巷明朝卖杏花。

我们也跟着一起夸夸吧!生读。

所以,叶绍翁也禁不住的赞叹他所见的这枝红杏。那我们把刚才感受到的送到这一枝红杏来吧!

生齐读最后一句。

(4)总结:同学们,诗人叶绍翁来游园,只遇到了——(苍苔、柴扉、红杏),而且,所见的都是普普通通的景物,如此而已的园,如此而已的景物,然而却给你怎样的感觉?

(春意盎然、万紫千红、生机勃勃。)

亲爱的同学们,当我们用我们的慧眼去发现的时候,我们会深刻地感觉,这些自然的小生物啊就是春天的使者。你瞧这一地的苍苔已经将我们的眼睛染绿;这怒放的红杏已经将我们的心田湿润;这简陋的柴扉,让我们真切地感受自然的回归。让我们再一次把刚才所见的留在心中,体验春天中的景物所带给我们的那份新的愉悦。

生齐读。

五、推敲字词,体会感情

1.那么这样的一座园,这样的一些普通的景物诗人又对它们赋予了怎样的感情呢?请同学再一次默默地读这首古文,请你拿起笔,一边读一边品,诗中的哪个字包含了对我们所见景物特别的感情?

生默默地品。

2.推敲“怜”

叶绍翁在最初写的时候用的是“嫌”,你能推敲一下“嫌”和“怜”吗?

哪个字儿说明他惜苍苔?(印)。

这印是谁留下来的呀?出示屐鞋的图片。

现在就请同学们来想象一下,这叶绍翁这么地爱苍苔,这么地惜苍苔,他该怎么走哇?你怎么走的就怎么读。

生深情地读。

3.推敲“扣”

用“敲”置换“扣”,生读。

生做小扣的动作。

你扣了多少长时间?读第二句。

4.推敲“关”

推敲“杨柳不遮春色断,一枝红杏出墙来。”和“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两句中的“遮”和“关”。

怎么读这一句?师读前半句,生读后半句。

《游园不值》教学设计 篇八

第一教时

教学目标:

1、理解古诗《游园不值》,能说出诗歌大意,归纳学习方法。

2、感受春天的美好和大自然旺盛的生命力,领悟“一枝红杏出墙来”的哲理意味。

3、有感情的朗读、背诵古诗。

教学重点:感悟、积累、应用语言

教学难点、关键:

1、理解《游园不值》的第一句。

2、领悟“一枝红杏出墙来”的哲理意味。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学生准备:查找有关春天的诗词

教学过程:

一、导语

老师上初中的时候,曾学过到过一篇著名的作家朱自清的文章《春》。有几句话给老师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给大家朗诵几句,好不好?

师朗诵:春天像刚落地的娃娃,从头到脚都是新的,它生长着。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展的,笑着,走着。春天像健壮的青年,有铁一般的胳膊和腰脚。领着我们上前去。

写得美吗?这几句话赞美了繁花似锦、生机勃勃的春天。今天这节课老师和大家一起学习南宋诗人叶绍翁的一首小诗,看看古人笔下的春天是什么样子的。

(设计意图:用朱自清的《春》中的一组排比句引入,既是联系新知,是下面诗文整合的一个铺垫和引子,又含蓄地揭示了诗文。同时又暗示学生,老师学生时代学过的课文还记忆犹新,说明优美文章的段落是需要长期积累,记忆的。)

二、学诗

1.投影题目      能读懂题目的意思吗?自由说。

2.投影诗文

1)学生不同形式地读诗

2)了解诗人(投影诗人简介)

3)怎么理解诗句的意思,回忆一下,有哪些好的方法?

补省略、换语序、看注释、看插图、查字典

4)请大家用这样的方法学习这首诗。(投影古诗)

经过自学,你学懂了什么,汇报一下。

“应”“怜”分别解释成什么?

辨析“怜”的字义,得出“联系上下文”的方法。

(设计意图:回忆总结理解古诗的方法很有必要,“善教者授其法也”,五年级学生已积累了一定的理解古诗的方法,在回忆的基础上鼓励学生提出创新的方法,是照顾到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这种字字落实的方法,也为今后的古文学习打下基础。)

5指导朗读。(投影出示古诗让学生按节奏读)

(a)按节奏读。自由读。

诗人游园心切,可久扣柴扉而不开,该是多么是多么失望!该怎么读这句话?

(b)引导学生将后句说成感叹句、反问句。

满园的春色是关不住的呀!

呀,一枝红杏伸出墙外来啦!

满园的春色怎么能关得住呢?

一枝红杏不是伸出墙外来了吗?

说出了诗人的惊喜之情,该怎么读这两句?男女分工读。

(设计意图:因地制宜,既进行了语言文字训练,又能让学生充分感悟诗人看到一枝红杏后那种由失望到惊喜的心情变化。)

(c)诗人仅仅是为一枝红杏兴奋吗?

你们想不想欣赏这满园的春色?(投影出示录像欣赏)

(d)欣赏了满园的春色,你有什么想说的吗?你想到了哪首古诗?

(设计意图:诗文整合、新旧知识整合、课内外整合,通过调动学生头脑中优美诗文的储备,强化了语言的积累、应用。正如巴金所说,“有两百多篇文章储蓄在我的脑子里面,——使我明白所谓文章究竟是怎么回事”。)

三、寻春

1.老师这儿也有几首优美的诗文可以用来描绘这满园的春色请大家组成学习小组,一起研究一下。(投影两首诗)

(设计意图:顺势研读《江畔独步寻花》《绝句》,形成了一种诗中有诗、景中有景的意境,课堂结构呈现出一中曲径通幽,别有洞天的态势,这是和古诗本身的意境幽远相和谐的。)

(1)找到哪几句话可描绘满园的春色?

(2)任选一句或几句,朗读或用自己的话来描绘。

2.指导学生朗读,注意边读边想象。

(设计意图:朗读指导要从纯粹的技巧性的指导转向“启发语感、训练朗读”之路上来,注重边读边想象,真正读活语言,“读出声,读出形,读出情,读出神。)

四、悟情

1.刚才,我们和诗人叶绍翁一样,插上了想象的翅膀,联想了满园的春色。

2.《游园不值》是叶绍翁的代表作,尤其是诗中后两句广为流传。

指导学生朗读最后两句,方得感悟

热爱大自然,新生事物是任何力量都阻挡不了的。

(设计意图:至此为止,整堂课的结构已实现“递归”,这两句诗的第二次朗读,升华了学生的认识与情感,深化了文章的主旨。)

3.己学完了这首诗,老师又情不自禁地想起了朱自清爷爷的话,让我们齐声朗读。(投影《春》中的几句话)

(设计意图:最后再用《春》当中的排比句整合两首诗,找到诗、文中的契合点,进行概括、总结,使整堂课的结构回归一个“圆”。)

4.配乐背诵古诗。(投影古诗)

五、学生自己设计作业。

画、说、写、背、演、默、收集两位诗人的诗或春天的诗。

(设计意图:把代表老师至高权力的“布置作业”的权力下放给学生,真正把学生当作了课堂的主人。同时,学生还有选择作业的权力和自由,真正体现了因材施教,照顾了学生的个性差异。学生自己设计的作业五花八门,也体现了语文学科和其他各学科知识间的整合、课内向课外的延伸。)

板书设计:

游 园 不 值

游赏(兴致勃勃)柴扉           红杏

春色           久不开(扫兴)     出墙(欣慰)

《游园不值》教学设计 篇九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在上一板块我们学习了对联,知道这汉语言独特的艺术形式,及其语言魅力。如果说对联在古代文学中一直薪火相传,具有强大的生命力,那么古诗便如一壶陈年的佳酿,意蕴悠长,耐人寻味。这节课上我们一同来品读南宋江湖派诗人叶绍翁的一首《游园不值》

二、解题

1、通过预习结合书下注释,谁能说说“值”是什么意思?“不值”呢?

用自己话理解一下整个题目

2、既然是不遇,由此我联想到带有“不遇”的古诗,你知道吗?试着背下来。

诗人都把这些不遇记下来,一定用他们值得回忆的地方,今天我们一起品诗意,悟诗情

三、初读感知

1,用自己喜欢方式读诗,结合书下生字,自学并理解。

2,指名读诗:注意读诗的韵味(平长仄短)

3,同桌欣赏读:思考,你从哪里知道诗人没有遇见。

4,交流:从“小扣柴扉久不开”

为何不开?引出第一句:应怜屐齿印苍苔。

利用工具书和注释理解:怜、应、屐齿

那么诗人在不遇中又遇到什么呢?(苍苔,柴扉,红杏)

用自己的话说说这些事物是怎样的?对于苍苔园主人是如何对待?

交流:怜在字典中的意思有两种,在这里应选哪种解释?是“爱惜、怜爱”。由怕木头鞋在苍苔上留下脚印,我们感到园主人怎样?(怜爱苍苔)那么对于诗人呢?

5、再读这一句:现在应该带着怎样情感去读?抓住诗眼“怜”。

诗人带着满心的怜爱走到柴门前:引读第二句

面对这自然而古朴的柴门,诗人怎样扣的?理解:小:轻轻地。

为什么要轻轻地敲?鼓励学生想象,发表自己看法

(怕惊扰园主人,怕惊吓园内小鸟,怕吵醒了园内一切生物。。。。)

6、再读这一句:读出“小扣”

作者有多怜青苔?扣门有轻?那么就有多么的怜爱这一切。而当他久敲而无人应时,他发现了什么?

7、引出:一枝红杏出墙来。

而当柴门紧闭时,它却探出墙头,这是一枝怎样的红杏?

8、你都收集哪些有关红杏的诗句?

红杏枝头春意闹,这枝幽幽探出墙头的红杏预示着什么?(园内已是万物复苏、满园春色)

9、齐读后两句

三、整体把握大意

苔自生,门自闭,红杏自出墙,他日遇园主人时,叶翁会向他讲述怎样的游园过程呢?发挥自己想象,创造的表述一下。

1同学交流

四、课堂拓展

1陆游《马上作》

五、写法指导

学习古人善于推敲。及对景物的侧面描写。

六、小结

人生有许多不遇,但有时在不遇中有遇,诗人游园不值,在不值中有值。在不经意中你会看到希望,看到春天。只要心中有梦想,就像那枝出墙的红杏。

七、板书设计

园      怜

怜春

不      扣           敬春

值                     赞春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自学本文中的两个生字,理解重点字的意思。能有感情诵读古诗,提高理解与朗读能力。

过程与方法:通过各种形式地读,结合书下注释,利用手中工具书理解“应”“屐齿”“小扣”“怜”“柴扉”这些词及这些词所在诗句的大意。

情感与态度:感悟诗人所表达的情感,培养善于发现春天,热爱春天,赞美春天的生机勃勃。

教学重点:理解“应”“怜”在文中的含义。

教学难点:作者在游园不遇时由一枝红杏而联想到园内早已是春色满园,从中体会到春天向征着新生,有生命的地方是关不住的。

最新范文

二年级语文上册《古诗两首》教案(优秀704-06

《古诗两首》教学后记(优秀10篇)04-06

《燕子》教案(精选5篇)04-06

小学二年语文下册:《画家和牧童》教学设04-05

《一株紫丁香》教案【优秀9篇】04-04

6的乘法口诀,(7篇)04-04

二年级语文下册教案(优秀6篇)04-03

《识字》词语优秀8篇04-03

二年级数学教案【优秀10篇】04-02

《邮票齿孔的故事》优秀9篇04-01

64 973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