酸的和甜的教学设计 《酸的和甜的》教学设计(精选4篇)

2024-02-18 17:06:50

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教案,编写教案助于积累教学经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那么应当如何写教案呢?以下是勤劳的编辑帮大伙儿收集整理的《酸的和甜的》教学设计(精选4篇),欢迎借鉴,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酸的和甜的》教学设计 篇一

教学目标:

1、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

2、通过学生的朗读和比较句子等形式帮助学生深入感悟。

3、懂得做事不要轻信别人的话,要敢于亲自尝试的道理。

教学重点:

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

教学难点:

1、懂得做事不要轻信别人的话,要敢于亲自尝试的道理。

2、说话训练。

学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 、回顾课文、激趣导入

1、谈话:你们知道醋是什么味道的?糖呢?你是怎么知道的?引出课题,齐读两遍。

2、用小动物的名称各说一句话。

3、整体读课文:这是一个非常有趣的童话故事!老师也很想知道,这个故事到底讲了什么?你们愿意不愿意把这篇课文,读给老师们听啊?

4、讨论读书的方法。

5、齐读课文

二 、质疑想象、朗读感悟

(一)分析狐狸

1、观察葡萄的图片,直观感受它的'又大又甜。

2、说说你看到了什么?(紫红色的葡萄、圆圆的葡萄、水灵灵的葡萄等)

3、分析狐狸急于想吃到葡萄的急切心理,引导读句子。

4、表演读后,分析狐狸的狡猾,点出它的意图在于吃不到葡萄,就说是酸的。

(二)分析小猴子

1、自由读2——7自然段

2、理解迫不及待

(1) 出示迫不及待,读完了请看课件,这里有一个成语,请同学们读一遍。(课件:迫不及待)(生齐读迫不及待。多读几次)

(2)结合生活理解:你们平时什么情况下吃东西会迫不及待?

(3)造句理解

(4)理解词语的基础上对比句子(课件:小猴子爬上葡萄架;小猴子迫不及待爬上葡萄架)

(5)理解连忙

当你看到这只小猴,迫不及待地要吃葡萄的时候,是怎么劝它的啊?看书,书上小兔子是怎么劝的?引导读本段

(6)引出“大口大口地”

小猴子听了小兔子说不能吃,他怎么想的呢?指名说

(7)理解大口大口地

(8) 引出“狐狸为什么硬说葡萄是酸的?”

四、总结

1、说说你喜欢哪个小动物?为什么?你讨厌哪个小动物?为什么?

2、联系课文明白道理

读完了这篇课文之后,大家一定有许多的心里话想跟这些动物们说。你有什么心里话想说?你来说,你想对谁说都可以。

3、联系生活:在生活中你遇到过这样的事吗?那时你是怎么做的?学了课文你又该如何做?

五、作业布置:

1、写一写:把你对小动物说的话写下来。

2、说一说:把故事说给爸爸妈妈听。

3、读一读:收集其他的童话故事读一读。

六、板书设计:

《酸的和甜的》教学设计 篇二

【教材分析】

本课是一篇非常生动有趣的童话故事。狐狸用“精神胜利法”迷惑了小松鼠和小兔子。如果不是小猴子敢尝试,他们都将错过一顿美餐。它告诉我们做事要亲自尝试,不能光听别人的话。

【学生分析】

学生的学习起点并不为零,他们的智慧口袋里装满了东西。教师应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尊重他们的认知水平和独特感受。

【设计思路】

1、在愉悦的教学氛围中,学生乐学,积极投入其中。

2、在自主、合作探究的过程中,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3、在朗读指导、以读为本中,让学生感悟道理,积累语言。

【学习目标分析】

1、知识与能力目标:认识“酸”等九个字,会认会写“狐”等八个字,培养学生识字、写字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自主、合作、游戏等方法提高学生的识字能力。通过自读、挑战读、评价读等方法,使学生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分角色表演课文。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引导学生通过读书,从而悟出做事要亲自尝试的道理。

【学习重点分析】

1、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把课文读正确、流利和有感情。

2、识字。

【学习难点分析】

读中感悟,明白道理。

【课前准备】

课件、头饰猴子图、狐狸图、写字卡。

【学习过程】

一、看图识字,激趣导入

1、看图识字:(课件出示葡萄图,认读“葡萄”)你觉得葡萄成熟了吗?成熟的葡萄把小狐狸吸引过来了。(出示狐狸图,认读“狐狸。”)

2、激趣导课:可是狐狸却说葡萄是酸的,这是怎么回事呢?今天,让我们学习一篇非常有趣的故事。

3、板书课题:17 酸的和甜的

指名读题,认识“酸”,强调平舌音。

(通过看图,既激发兴趣,又进行分散识字,由此质疑导入新课,学生兴趣盎然,积极投入。)

二、初读感知,自主、合作、游戏中识字

1、激趣引读,感知课文:大家想不想读读这个故事呢?请自己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字,可以请教下面的树叶。自己读书吧!

2、生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3、自练带拼音的生字:这个有趣的故事发生在葡萄园里。葡萄园里有许多可爱的字宝宝正想和大家交朋友呢!看,它们出来了,你会读吗?(学生先自己练,然后读给你的同位听。)

4、合作识字,交流方法:你认为哪个字难记啊?谁有好办法记住这个字?

5、共同练读不带拼音的字:生字宝宝把帽子摘下来了,你还能叫出它们的名字吗?(指名读与齐读相结合。)

6、游戏识词:还有调皮的词娃娃躲在了葡萄里面,和大家捉迷藏呢!让我们一起把它叫出来吧!

7、指读课文,了解学情,集体正音。

(通过循序渐进的识字过程,学生在自主、合作、游戏中识字,能力有所提高。这种愉悦的识字氛围让学生积极参与其中。)

三、指导朗读,读中悟情

1、播放录音,边读边想:故事讲了一件什么事?

2、看图读文,学习第一自然段:

⑴ 指导看图:狐狸在干什么呢?

⑵ 指导有感情读第一自然段,读出小狐狸非常想吃狐狸的感情来。(指名读,挑战读。)

3、学习第2 、3自然段:

⑴ 引语:小松鼠和小兔子是怎么想的呢?

⑵ 指名读二三自然段。

⑶ 总结引读:他们都相信了狐狸的话。这时来了一只小猴子。它是怎么做的,又是怎么对小松鼠和小兔子说的呢?请自由读4~7自然段。

4、在自读、合作读中学习4~7自然段:

⑴ 生自由练读。

⑵ 四人小组合作练读。

⑶ 请两个小组汇报表演读。在评价中指导读出感情。重点引导学生在读中感悟“迫不及待”和“大口大口”。

5、齐读感悟,学习第八自然段:

⑴ 引语:小松鼠和小兔子有些不明白,它们不明白什么呀?让我们齐读最后一自然段。

⑵ 小朋友你们明白吗?狐狸为什么硬说葡萄是酸的呢?

6、总结全文,揭示文意:通过这个学习,你明白了什么道理?

(把时间留给学生,让他们在自读、表演读、评价读、挑战读、合作读的过程中明白道理,积累语言。教师的引导让他们在读中再上新高。)

四、情趣引入,指导书写

1、学了这个故事,你一定想给狐狸说些什么,让我们给狐狸写几句话吧。首先,让我们先学写狐狸的名字。

2、投影出示,指导观察。

3、教师范写,学生练写,注意评价。

五、课外扩展

课后,你除了给小狐狸写几句话外,你还想干些什么呢?(这种开放型作业的设计,让学生有了自主选择的机会。他们将带着自己独特的体验走出课堂,走向宽阔的训练场。)

六、板书设计

17 酸 的 和 甜 的

酸的和甜的教学设计 篇三

一、教材分析:

《酸的。和甜的》是人教版课标本二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一篇讲读课文。课文是个生动有趣的童话故事,“狐狸吃不到葡萄说是酸的,却迷惑了小松鼠和小兔子,只有小猴子敢于亲自尝试。”这篇课文告诉我们平时做事要亲自去体验、去尝试的道理。

二、教学理念:

本文属于连环画故事,教学时可以借助连续的插图阅读课文,感知生字,了解故事的内容。通过仔细观察每幅图中几个动物的神态、动作,想像他们的语言,揣磨他们的心理,并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达到体会课文中蕴涵的深刻道理。

三、三维目标:

1、知识与能力: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等方法,提高学生的识字能力;通过朗读、分角色表演,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3、情感态度价值观:引导学生通过读演,从而悟出做事要亲自尝试的道理。

四、教学重难点:

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把课文读正确、流利,要有感情,读中感悟,明白做事要亲自尝试的道理。

五、课前准备

课文插图,一杯醋,一杯糖水,头饰。

第二课时教学流程:

一、故事导入,激情引趣。

同学们,你们听说过《小马过河》的故事吗?小马面对小松鼠和老黄牛的劝告是如何做的呢?(亲自尝试)

老师这里有两杯饮料,请大家猜一猜是什么味道?(请两名小朋友上来品尝)引出“酸”和“甜”。看来,只有亲自尝试,才能知道真相。今天,老师带来一大串葡萄,不知是甜的还是酸的,请小动物来说说,好不好?(贴葡萄)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教师根据儿童的年龄特点,设计故事和游戏导入,以轻松、

活泼的语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把学生带入课堂。)

二、浏览课文,了解大意。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去读课文,看看这个故事中有几个小动物,他们之间发生了一件什么事呢?

(学生自由读课文,同桌交流)

2、再读课文,图文对照,学习“狐狸”“猴”“兔”“串”“告诉”“颗”等生字,并介绍识字方法。

(设计意图:图文结合,相互对照,有助于学生对生字、字意的理解,同

时也增强了课堂教学的直观性和趣味性。)

三、图文对照,再读感悟。

课文的插图是一幅连环画,你喜欢哪幅图,就把课文描写它的段落好好读一读,遇到好的句子就把它划下来,想想为什么好?

(设计意图:把个性化的学习放在重点讲解之前,让学生更能自主地去探

究,发挥自学的作用,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

四、全班交流,重点品读。

1、他一会儿转来转去,一会儿跳起来摘葡萄,可是一颗也没摘到。

从这句话中,你体会到了什么?从哪些词语中体会出来的?它心里回怎么想?于是它怎么说?如何读好这句话?

(学生全班交流,教师指导读。)

2、小松鼠和小兔子心里怎么想?为什么哪样想?

(如何读好这些话?)学生小组赛读,互评互议。

3、小猴子望望架上那一串串紫红色的葡萄,迫不及待地爬上葡萄架,摘下一串就要往嘴里送。

比较:小猴子望望架上的葡萄,爬上葡萄架,摘下一串就要往嘴里送。

上面两句话,哪一句好?为什么好?

“迫不及待”是什么意思?你有迫不及待的时候吗?用迫不及待说一句话

(设计意图:“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文本的语言,蕴涵了作者的情感,引导学生抓住文本的关键词句,对文本进行创造性的解读。教师紧扣“迫不及待”这一词,引导学生和文本对话。这样不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指导了朗读,更重要的是学生深刻地理解了“迫不及待”一词。)

4、分角色读第5、6自然段。

读了小猴子、小兔子和小松鼠的对话,你有哪些想法呢?(小兔子和小松鼠都没尝过葡萄,都是听狐狸说葡萄是酸的。)那么,小兔子和小松鼠尝了葡萄,究竟是酸的还是甜的呢?(甜的)让我们甜甜地读这一段。

5、学生美美地读第7自然段。

6、读读想想。

小松鼠和小白兔真不明白,狐狸为什么硬说葡萄是酸的呢?

想想:你能把原因告诉他们吗?

7、你喜欢哪个小动物?为什么?(引导学生体会狐狸的狡猾、心胸狭窄;猴子的聪明、活泼以及其他小动物的单纯。)

四、情景再现,课文表演。

送头饰,再现课文内容。

(设计意图:课文的再现,不仅是对课文的理解,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合作

能力,交际能力,表演能力等综合能力)

五、感悟升华,课文延伸。

学了这个故事,你一定会对故事里的小动物说什么呢?那么我们就动手写几句话吧!

(设计意图:这种开放作业的设计,让学生有了自主选择的机会,他们带着自

己独特的体验去写,想必更会异彩纷呈。)

中班语言公开课教案:酸甜苦辣咸 篇四

活动目标:

1、从表情、味觉、颜色等角度丰富酸甜苦辣咸的体验;

2、在游戏中探索发现,激发探究新知的兴趣

3、借助图片、实物认识汉字酸甜苦辣咸

活动过程:

一、认识酸甜苦辣咸小朋友好!今天老师带来五个可爱的宝宝,想不想认识一下?好!这位是酸酸,跟酸酸问声好!(酸酸你好!)真有礼貌!这位是甜甜,(暗示幼儿问好)对!主动与客人问好才是乖宝宝。这位是苦苦——,这位是辣辣——,这位是咸咸—(准备5张照片、5块磁铁)

二、了解酸甜苦辣咸这五个宝宝是好朋友,他们都有隐身的本领,平时最爱玩捉迷藏的游戏。酸酸喜欢躲在醋瓶里,所以我们吃到的醋总是酸酸的,甜甜喜欢躲在蜜罐里,所以蜜是甜甜的,苦苦喜欢躲在药丸里,所以生病吃药时,药的味道是苦苦的,辣辣喜欢躲在辣酱里,所以辣酱的味道是辣辣的,咸咸喜欢躲在哪里呢?猜猜看——真聪明,咸咸就喜欢藏在盐袋里,所以盐放在嘴里是咸咸的。(准备好醋瓶、蜜罐、药丸、辣椒、盐袋藏在活动室的角落))

三、喜欢酸甜苦辣咸听了老师的介绍,你们喜欢这五位宝宝吗?好!记住朋友的名字说明你真的喜欢。仔细观察,用心记住。记住他们的名字了吗?这位叫——这位叫——……你是怎么记住他们的名字的?引导看表情(准备五面分别贴有五个宝宝名字的小旗)初步识字:酸甜苦辣咸

四、游戏

1、(游戏开始)想和他们一起玩吗?好!现在我们分五个小组玩捉迷藏的游戏。这一组跟酸酸玩酸酸躲,你们找;这一组跟甜甜玩,甜甜躲你们找;依此安排。游戏规则都明白了吗?好!各小组请听口令:闭眼!酸酸、甜甜、苦苦、辣辣、咸咸听口令:1、2、3躲起来!好睁开眼!你们的好朋友已经躲起来了!能找到自己的好朋友吗?好!看哪一组最先找到自己的朋友?

小结:表扬最先找到的小组和活动中表现好的幼儿。帮助五个宝宝分析容易被抓到的原因(为下一个活动做铺垫)

2、(游戏高潮)刚才五个宝宝都被你们找到了,他们不服气,还要再玩一次,你们同意吗?现在我们的五个宝宝想出了更好的办法躲起来了!这次看你们能不能找到。这次,我们不分组,一起找,看谁找得多。老师口哨一响,游戏结束,好不好?(准备西瓜、柠檬、苦丁茶、辣条、盐水豆)小结:表扬并请幼儿说说是怎么找到的。

3、(游戏延伸)还有谁没找到?他们现在躲在老师的水杯里,光靠看和闻是找不到的,还要靠我们的舌头尝一尝才能找到。下面老师每人发一个棉签,到杯里蘸一点用舌头舔一下,就能找到了。需要提醒小朋友的是:不是所有东西都能尝的。(准备棉签若干)

五、总结:酸甜苦辣咸不仅会躲在食物里,还会躲在容器里,甚至会躲在每个人的生活里,让我们在今后的生活里细细体会吧!

最新范文

小学二年级上册美术教案(优秀2篇)02-18

小学二年级语文教案【精选10篇】02-18

二年级教案:《比尾巴》教学设计一等奖(602-18

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精选9篇】02-18

部编版二年级下册语文《村居》教案及反02-17

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优秀4篇02-17

二年级下册语文雷雨教案【优秀7篇】02-16

《初冬》教案(精选6篇)02-16

《初冬》教学设计【优秀3篇】02-16

《纸船和风筝》教学建议【精选9篇】02-16

64 904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