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优秀4篇)

2023-10-08 01:49:50

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有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动的开展。那么什么样的教案才是好的呢?书包范文为小伙伴们分享了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优秀4篇),希望对小伙伴们有所帮助。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篇一

教学内容:

新课标人教板二年级下册第122页第13、14题,练习二十四第11~14题。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通过复习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使学生能够根据题目中的条件和问题正确选择解题方法,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

使学生参与复习的全过程,通过合作、交流等活动使学生掌握所学知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的认真审题的好习惯,激发学生热爱数学。

教学重、难点:

重点:根据题目中的条件和问题,正确选择解决问题的方法。

难点: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具、学具以及课件准备:

情境图、自测题卡、小黑板等。

教学方法:

教法:创设情境、引导发现、启发谈话、尝试指导法。

学法:小组讨论、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练习法。

教学过程设计:

一、创设情境,导入复习。

你们喜欢去公园玩吗?公园里有好多好玩的地方,你最喜欢玩什么?今天老师就带你们一起去玩一玩。(出示小朋友玩碰碰车的情境图)

看!他们玩得多快活呀!

出示问题:玩碰碰车每人一次3元,小明共花了12元。小明共玩了几次?

学生尝试独立计算后汇报。

太棒了!解决这个问题需要用到我们前面学习的一些知识,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对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步骤进行整理和复习。

板书课题:解决问题

(设计意图:创设玩滑梯这一生活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积极投入到对解决问题的复习中来。)

二、回顾整理,建构网络

(一)自主整理,实施创造

昨天老师布置同学们回家对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步骤进行整理与复习,现在给大家一些时间,把整理的结果在小组内相互交流一下,小组长作好记录。

学生相互交流,教师巡视,掌握学生整理的情况。

(二)交流矫正,优化再建

哪个小组先来汇报一下你们小组整理的结果?

小组长1:我们小组是这样整理的……

小组长2:我们小组是这样整理的……

小组长3:……

展示各小组整理的结果,全班同学欣赏交流。

师生共同总结解决问题的步骤和方法:

(1)要认真看题,收集信息。

(2)分析问题,确定运算步骤。

(3)根据数量关系,列出算式,计算出结果。

(4)检查,写答。

同学们都整理得非常全面,形成了这么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让我们对本册中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步骤有了全面的认识。接下来,我们就针对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来进行重点复习。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间的相互回忆、小组间的合作交流,既帮助学生对所学的知识进行回顾和梳理,建立一个完整的知识系统,又培养了学生间的合作交流,体验到了同伴相互交流的学习乐趣。学生在整理中让旧知识焕发出新的生命力。)

三、重点复习,强化提高

(一)分层练习,重点突破

1、总复习第13题

引导学生观察题目中的图画,并说出从图画中你获得哪些信息和问题?

让学生根据从题目中了解的信息和所要求的问题,独立列算式解答出来。

2、总复习第14题

先让学生在小组中讨论、交流,要求一共花多少钱,怎样求呢?使学生明确解决这个问题的步骤。再让学生列算式解答出来。

(二)拓展延伸,整体深化

1.练习二十四第11题。

先跟据图画中小朋友的想法,使学生明确:一位客人一个碗、两根筷子。

再让学生根据碗和筷子的数量独立思考,解决问题。

8个碗可以给8位客人。

14根筷子可以给7(14÷2=7)位客人。

所以这些碗筷只能给7位客人。

2、练习二十四第12题。

先让学生根据画面上两位同学的对话,掌握信息。

再引导学生分析:要把全班分成7名同学一组,可以分几组?要先知道什么?怎样解决呢?

组织学生独立列算式解答,并在小组中交流。

3、练习二十四第13题。

怎样才能知道哪一种袜子便宜?

让学生通过讨论明确:通过比较三种袜子每一双的价钱,才能知道哪一种袜子便宜。再让学生算一算,比一比。

(设计意图:为了突破难点,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给学生创造一个用眼观察,动脑思考的的机会。孔子曰:温故而知新。只有充分掌握原来的知识,才能挖掘新的知识。培养了学生初步归纳的能力,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自主检评,完善提高

(一)自主检测

出示检测题,学生独立完成。

自测题

1、铅笔3角钱一支,要买3支,给售货员1元钱,应找回多少钱?

2、班上男生有26人,女生有22人。体育课上要站成6排,每排站几人?

3、从家里到学校需要8分钟,每天上学共要走多少分钟?

4、一本故事书有98页,小莉看了4天,每天看5页,她还剩多少页没看?

5、一个毽子3元,一根跳绳5元。

(1)小青买4个毽子和1根跳绳,共用去多少元?

(2)你有30元钱,你准备怎样买呢?应找回你多少钱?

6、冰激凌零售价每个7元,批发每箱6个,共30元。算一算按箱买每个比零售价便宜多少钱?

(设计意图:让学生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培养学生实际应用的能力。)

(二)评价完善

1、通过这节课的复习,你又有什么收获?对自己、小组的表现哪些地方最满意?

2、教师评价总结。

今天我们班的每一个同学都表现得很出色,大家不仅学会很多了知识,还愿意和同学们在一起分享所学到的知识,老师真高兴呀!通过你们的发言,我知道你们有又学到了很多的,希望你们能灵活运用我们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设计意图:通过检测,给学生一个准确的评价,让学生正确的评价自己、正确的评价他人,进一步激励学生在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上进行自我完善。)

板书设计:

复习解决问题

13.12÷3=4(次)

答:小明共玩了4次。

14.8×3+6=30(角)

30角=3元

答:一共要花3元钱。

教后反思:

通过复习,学生对解决实际问题的步骤和方法有了进一步的提高,但是对生活中的一些实际问题有些学生无处下手,比如126页的11题,学生就不知道到底分给几个人?课本上这几道题不全面,课下还需要补充。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2021文案 篇二

教学目标:

1、 紧密联系学生生活实际,通过操作,使学生经历认识“倍”的学习过程,初步建立“倍”的概念,会比较两个数的倍数关系。

2、 让学生学会分析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实际问题的数量关系,会解答这样的实际问题。

3、 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体会数学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发展学生观察、比较、推理、迁移、有条理地叙述的能力,培养学生善于动脑的良好学习习惯。

4、 让学生进一步体会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和信心。

教学重点:理解“倍”的概念。

教学难点:理解“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几倍”的含义和计算方法

教学准备:

教师:课件、红色和蓝色磁性圆片若干。

学生:练习纸1张、红色圆片8个,蓝色圆片8个。

一、情境导入

通过课前谈话引入情境图

师:花坛里最先开放的是蓝花和黄花。一起数一数,蓝花有几朵?黄花有几朵?

你能说说蓝花与黄花朵数之间的关系吗?

(学生回答:黄花比蓝花多4朵,蓝花比黄花少4朵)

揭示:蓝花与黄花的朵数之间还有着“倍”的关系。

板书课题:倍的认识

二、操作探究、形成对“倍”的初步认识

(一)“圈一圈”中建立“倍”的概念

1、 教学例1

谈话:如果把2朵蓝花圈起来看作1份的,黄花有这样的几份?

学生在练习纸上圈一圈。

指名回答:黄花有这样的几份?你是怎样圈的?

电脑演示圈的过程。

像这样,(板书) 蓝花有2朵,

黄花有3个2朵,

我们就说,黄花的朵数是蓝花的3倍。

谈话:现在,谁能用 “倍”说说蓝花与黄花朵数之间的关系?

指名练习说。

2、 通过变式,进一步认识“倍”,突出本质属性

(1)改变几倍数,及时类比,形成概念

(课件出示增加4朵黄花)

提问:现在黄花的朵数是蓝花的( )倍呢?能用圈一圈的方法解决吗?

在练习纸的第2题上先圈一圈、再填一填。

黄花有( )个2朵,黄花的朵数是蓝花的( )倍。

汇报:黄花有(5)个 2朵,黄花的朵数是蓝花的(5)倍

反思:

(出示两幅图)

同样都是2朵蓝花,刚才我们得到黄花的朵数是蓝花的3倍,现在怎么又变成5倍了?

黄花如果有10个2朵呢?有100个2朵呢?

(2)改变一倍数,凸显本质,强化概念

(蓝花又开了一朵)

谈话:还是黄花和蓝花比,小兔说:黄花的朵数是蓝花的2倍;小猪说:黄花的朵数是蓝花的3倍;到底是3倍、还是2倍呢?你同意谁的说法?

学生独立思考,同桌交流,全班汇报。

继续设疑,和例题比较,引导学生辨析。

全班汇报交流

小结:看来,在圈的时候不能随意去圈,得根据一份的朵数来圈。

(二)“摆一摆”提升“倍”的认识。

情境:小猴要考考大家了(出示8个红圆片),红圆片的个数是蓝圆片的几倍?

猜测:蓝圆片可能摆几个,红圆片能正好是蓝圆片的几倍?

思考:(出示2个蓝圆片)如何调整红圆片,使我们一眼就看出是几倍?(课件演示)

操作:蓝圆片还有可能摆几个?拿出自己的圆片摆一摆,再和小组同学说一说你的摆法。

展示并介绍不同的摆法:

蓝圆片摆4个,红圆片的个数是蓝圆片的2倍;

蓝圆片摆1个,红圆片的个数是蓝圆片的8倍;

蓝圆片摆8个,红圆片的个数是蓝圆片的1倍

对比辨析:红圆片始终没变一直是8朵,怎么它和蓝圆片的倍数关系发生变化了呢?你发现了什么?(突出理解:1份数在变化,倍数也在变化)

三、自主探索、探究“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计算方法

1、 (出示情境图)红花12朵,蓝花3朵。

谈话:把红花和蓝花比一比,你能知道红花的朵数是蓝花的几倍吗?

追问:4倍?你们都认为是4倍吗?说一说你的想法。

(1)圈一圈的方法

学生说出自己在脑海里圈图的方法,问:你们是怎么圈的,红花圈出了几个3朵?

课件演示:把花排整齐,验证圈的方法。

(2)列算式的方法。

学生说出计算的方法。

板书算式:12÷3=4(倍)

追问:你怎么想到用除法计算的呢?

结合图进行引导:要求红花的朵数是蓝花的几倍,其实就是想12里面有几个3(出示:12里面有几个3)。

动画介绍:“倍”用来表示数量之间的关系,不是单位名称。

2、 变式练习,体现除法计算的优越性。

师:如果有更多的红花和蓝花,你会用什么方法解决问题?

(出示问题:红花45朵,蓝花9朵,红花的朵数是蓝花的几倍?)

学生尝试完成、集体交流。

为什么不圈一圈了呢?

揭示:在这里,用计算的方法更为简便。

四、巩固练习、拓展提升

1、 连一连、填一填(数学书74页想想做做第3题)

学生独立完成,汇报交流。

师追问:红萝卜为什么要4个一连?

2、 考眼力

(1)出示3根不同颜色的带子。

提问:你能发现其中的倍数关系吗?

抢答:( )带子的长是( )带子的( )倍。

(2)变式:红带子剪成和绿带子一样长。

提问:你又能发现什么新的倍数关系?

揭示:当两个数量一样的时候,它们之间是互为1倍的关系。

五、回顾总结、知识延伸

比较:出示蓝花、黄花相差关系与倍数关系比较图,全课总结。

延伸:结合班级人数,用“倍”说一句话。

板书设计:

倍的认识

蓝花有2朵,

黄花有3个2朵, 12÷3=4

黄花的朵数是蓝花的3倍。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篇三

教学目标:

1、在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温故知新,继续学习除法运算。

2、通过教学活动,使学生进一步理解除法的意义。认识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

3、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理解掌握除法算式表示的意义,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难点:

理解掌握除法算式表示的意义和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

教学准备:

情景图或课件等。

教学过程:

一、设置问题,引导参与

1、谈话,出示例5情景图。

(1)要求仔细观察,看看需要解决什么问题?

(2)熊妈妈是怎样分竹笋的?你能用算式来表示吗?

(3)学生动手操作后教师课件演示熊妈妈分竹笋的过程,再列出算式。

2、这个算式表示什么意思?

3、为什么这个算式也用除法算式来表示?

【设计意图】:在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设置问题吲哚发奥学生自主参与,通过观察、操作、交流、解决问题等活动,强化应用平均分的意识,温故知新,为进一步学习除法运算奠定基础。

二、学习新知

1、认识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

(1)除法算式中的三个数你能帮它取个名字吗?

(2)先让学生自己取,然后请学生看书学习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

2、请学生对照算式与情景,说说算式中各数所表示什么?

3、思考:看看例4和例5,小熊和熊妈妈的这两个问题为什么都可以用除法

来计算?学生思考、比较、讨论。

【设计意图】:在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设置问题吲哚发奥学生自主参与,通过思考、比较,让学生知道把一些物体或一个总数平均分成相等的几份,就用除法来计算。

三、巩固应用,加深理解

1、课本第14页的“做一做”。

(1)明确要求

(2)学生动手操作,教师巡视。

(3)交流汇报。

(4)小结。

2、挑战园地:

(1)练习三第4、5题。先让学生画圈一圈进行平均分,分后再填写算式。

(2)练习三第6题:写出除法算式。

说一说除法算式表示的意思和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让学生对照算式画图。

【设计意图】:设计形式多样,富有挑战性的练习形式,让学生动手分一分,圈一圈等活动,营造出充满生气和激情的学习氛围,满足孩子们成功的喜悦心理需求,维持学习新知的兴趣。

四、课堂总结。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篇四

教学目标:

1、在具体情境与实践活动中,建立平均分的概念。

2、让学生充分经历平均分的过程,明确平均分的含义。初步形成平均分的表象。

3、引导学生感受平均分与实际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理解掌握平均分的含义,方法。

教学难点:

掌握平均分的方法。

教学准备:

各种食物若干、实物投影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生成问题

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些小礼物。老师要送给你们。请动手把糖果分给小组里的每一位同学,要求把糖果分完。(每一组的糖果的数量不相同)

二、探索交流 解决问题

(一)、探究例1

1、各小组动手操作

各小组汇报情况,教师板书。

2、观察问题

(1)、请小朋友观察各小组分的结果,你发现了什么?

(2)、学生观察汇报。

(3)、从观察中我们发现有些组分的同样多,你们能给这样的分法取个合适的名称吗?

(4)、学生自己取名。

(二)、出示课题

(1)、小朋友取的名称都很好,这些在数学上我们把每份分的同样多叫作平均分。

(板书课题)

(2)、小朋友再说说刚才哪些组是平均分,哪些组不是平均分。

(3)、刚才不是平均分的小组你们有什么办法使它平均分?

(4)、学生交流、汇报

(三)、教学例2:把15个橘子平均分成5份,怎样分?有几种分法?

(1)、论分配方案。

(2)、各小组动手分一分。

)、学生汇报分法。

A把15个橘子先每个盘子放1个,又在每个盘子放1个,再在每个盘子放1个,也就是一个一个地分,每份分得3个橘子。

B先每个盘子放2个,又在每个盘子放放1个,每份分得 3个橘子。这样分快些。

C在每个盘子放3个,刚好分得每份3个橘子,这样分更快些。

D刚才同学们通过不同的方法,把15个橘子分成5份,每份都是3个橘子。这就是把15个橘子平均分5份,每份有3个。

(4)、你喜欢哪种分法?为什么?

三、巩固应用 内化提高

1、 分一分:把8根小棒平均分成4份,每份应是多少根?(学生动手分一分)

2、 完成课本第14页的做一做,把12瓶矿泉水平均分成3份。

(让学生圈一圈,并说出自己的分法。)

3、练习三第2题。

(1)、肯定第二种分法是符合题义的分法。

(2)、引导学生观察第3种分法是不是平均分?要使它符合题意应该怎样做?

(3)、学生交流讨论汇报。

4、实践活动:插花活动

5、列举生活中平均分的实例。

四、回顾整理 反思提升

学了这节课你有什么想法和收获?

最新范文

二年级趣味数学教案优秀5篇10-08

《难忘的泼水节》【10篇】10-07

《画风》教学设计(精选8篇)10-06

二年级语文《葡萄沟》教案7篇10-06

《画风》教学设计【精选4篇】10-06

《青蛙看海》优秀9篇10-06

小学二年级音乐教案【最新6篇】10-06

小学二年级上册语文教案《大禹治水》【10-06

二年级上册语文教案(优秀3篇)10-05

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教案优秀7篇10-05

64 704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