蝉教案 《蝉》教案【优秀3篇】

2023-04-30 13:25:25

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就有可能用到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把教学原理转化为教学材料和教学活动的计划。教学设计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下面是书包范文为小伙伴们精心整编的《蝉》教案【优秀3篇】,希望能够对小伙伴们的写作有一点启发。

《蝉》教案 篇一

教学目标:

1、结合解析理解诗句的意思。

2、在诵读的基础上能够熟练背诵。《蝉》和《咏萤》

3、理解“垂緌”“流响”“疏桐”“的历”等疑难词语的意思。

4、学会诵读欣赏咏物诗的方法。

5、学习诗人高洁清远的品行志趣。

重点难点:

1、在诵读的基础上能够熟练背诵《蝉》和《咏萤》。

2、学习诗人高洁清远的品行志趣。

教学过程:

一、自主学习

1、教师直接导入揭题《蝉》。

2、介绍作者:虞世南,初唐四大书法家之一。本诗与骆宾王的《在狱咏蝉》、李商隐的《咏蝉》同为当时咏蝉诗三绝。

二、小组合作探究

1、自由朗读课文,从中圈出不认识的字或不理解的地方,查字典认识生字。

2、教师检查初读情况。

三、展示交流,点拨升华

1、以小组为单位,展示自己对课文的理解。其他小组注意倾听和记录自己赞同的部分,有针对性的提出自己的意见和建议。

2、针对讨论过程,提出自己的疑问。

3、教师点拨,引导学习:教师有感情、有节奏、有韵味地范读

4、指名读古诗,集体正音。学生尝试用简单的话说说诗的含义。

5、学生再次自由读古诗,边读边思考诗的含义,画出不理解的地方。

6、欣赏蝉的近景图和蝉鸣幽思图,借助工具书自己理解诗句含义。

7、生逐句交流自己的理解,互相启发补充。

四、巩固练习,总结提高

1、教师出示重点词语的意思,学生自主学习掌握。(现在你们能完整的说出诗句的意思了吗?)

2、集体交流,教师趁机拓展,《咏萤》是虞世南的另一首咏物诗,学生识读,教师有针对性的指导。

3、引导学生理解难理解的词语含义:

的历:光明的样子 飘飘:在风中摇摆不定

恐畏:担心,害怕

4、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尝试解释诗句意思。

蝉教案 篇二

学习目标:1、品读,欣赏课文。

2、了解先抑后扬和由事物引发哲理的写作方法。

3、体悟生命的意义,培养热爱生活的感情。

课时安排:一课时

学习准备:提前出示学习目标,幻灯出示作者简介,本课生字词及合作探究题目

教学过程:一、情景引入:由蝉的鸣叫声引入。板书:蝉

二、自主学习:1、出示学习目标,学生理解学习。2、学习作者小思,原名卢玮銮。著作有《承教小记》。3、听读课文,出示字词,给括号里的字注音。收(敛)(聒)聒宽(恕)(颤)动学生注音,齐读,识记

三、合作探究:学生读课文,思考问题:1、小思是从蝉的什么现象中体悟到属于她的人生哲学呢?(填空作答)

课文中先写了蝉的________,又写了在树下拾到的________,接着通过友人的话,写了蝉的________:十七年埋在泥中,出来就活一个夏天。

2、小思对蝉怀了怎样的情感呢?

3、小思在这篇文章中告诉了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学生自己思考3分钟后,小组合作交流(要求在纸上做记录)。师生共评:知知不休——烦——抑、小、响、惊——对比17年—&www.shubaoc.commdash;完结叹——恕——扬允许学生有不同的看法。欲扬先抑的作用:写出感情变化,突出主题。文中其他方面的对比:蝉在地下时间长,享受生活时间短。作者对蝉前后的态度对比。不管是90年,90天,都要好好地活过。点明哲理散文,板书。让学生谈谈对这句话的理解。师总结:作为我们每一个人,不管生命如何短暂,如何的微不足道,都必须要好好地活着。

四、精神罗盘:“友人说:“它等了17年,等到一个夏天。这个夏天,它从泥土中出来,从幼虫成长过来。等秋风一吹,它的生命就完结了。”“那本来的生活历程就是这样。它为了生命的延续,必须好好的活着。哪管是90年,90天,都不过要好好的活过。

”从刚才的两段友人的话中,我们有什么样的启示?

先理解内容,在理解语言特色:这句话除了有听觉感受之外,还增加了独特的视觉感受,富有新意,言简意丰。五、拓展延伸:1、在现实生活中,那些人具有这样“好好地活”的特点:让学生畅所欲言。举例:史铁生、最美老师张丽莉等。作为中学生的我们,应该怎样做,才算是“好好地活”?引导学生回答,认真学习,孝敬父母等。2、仿写句子。大自然中,许多事物让我们感动,一支从泥土里长出的夏荷,竟开出雪白的花;一条柔软无骨的蚯蚓,能在坚实的土地里入水中似的自由遨游,蜘蛛结网的坚持不懈,蜜蜂采蜜的不辞辛苦,都留给我们深深地感动。选取大自然中的一个事物,用一句简短的话写出对他们的评价或感想。示例:蜡烛:生命在于奉献枫叶:绽放生命的绚丽溪流:生命在于运动

五、学海拾贝这节课学习了这篇课文,我们从中有哪些收获?

六、作业布置:想想,从自然界中的哪些现象中,我们会有所感悟?会有什么样的感悟?把由自然界中的某种现象引发出对生命的思考的过程写成一篇小短文。

七、教师寄语:生命的意义不在于长短,生命因充实丰富多姿而精彩!

八板书设计:

蝉小思

聒聒的蝉鸣——烦——抑

微小而脆弱的病蝉——同情

埋在泥中十七年,就为了好好活过一个夏天——宽恕敬佩——扬

八年级上册语文《蝉》教案设计 篇三

教学目标

1、速读课文,把握文章内容。

2、分析居里夫妇的精神品质。

一。预习检测:

1、读准字音:

简陋(LU)炽热(CH)沥青(L)

骤雨(ZHU)猝至(C)窒息(ZH)

吹嘘(X)搅动(JIO)筋疲力尽(JN)

镭(LI)钋(P)嘎嘎地响(G)

踱着(DU)气氛(FN)酸渍(Z)

荧光(YNG)轮廓(KU)小心翼翼(Y)

2、居里夫人简介:

居里夫人(1867—1934),法国物理学家、化学家,原籍波兰。1895

年与比埃尔居里结婚。他们共同就贝克勒尔在当时首先发现的放射性现象进行

研究,先后发现钋和镭两种天然放射性元素,并因此共同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1906年比埃尔居里逝世后,她继续研究放射性现象,并提炼出金属态的纯粹的镭,因此获得诺贝尔化学奖。

在居里夫人去世3周年之际,艾芙居里发表了《居里夫人传》一书,该

传记详细叙述了居里夫人的一生,也介绍了其丈夫比埃尔居里的事迹,并着重

描写了居里夫妇的工作精神和处事态度,让读者体会到居里夫人为科学献身的

精神和淡泊名利的高贵品质。

二。情景导入:

曾经两次获得诺贝尔奖,取得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的科学家居里夫人和

他的丈夫是在哪里,用了多长时间,在如何艰难的环境里提取镭的,你了解吗?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近《美丽的颜色》一探究竟吧!

三。初读课文,把握内容

1、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朗读课文,思考本文记述了一件什么事情?

2、在发现镭的过程中,居里夫妇感受到了“极端的艰苦和微妙的快乐”;那么,这个“艰苦”体现在哪里?“快乐”又指的是什么呢?

四精读课文,分析形象

1、精读课文,我们从中感受到了居里夫妇哪些可贵的品质?请结合具体

材料说明。(用“我认为居里夫妇是一个的人,从文中可以看出来。”的句式回答。)

居里夫人是一个热爱科学的人

居里夫人是一个无私奉献的人

居里夫人是一个具有坚定信念的人…

2、“美丽的颜色”有什么深刻含义?

明确:一指文中居里夫人提炼的镭略带蓝色荧光的美丽;二指居里夫人

热爱科学、不懈追求的态度和精神。

五总结课文拓展延伸

“科学不是为了个人的荣誉,不是为了私利,而是为了人类谋幸福!”她

一生中,共得过包括诺贝尔奖等在内的10种著名奖金,得到国际高级学术机构

颁发的奖章16枚;

世界各国政府和科研机构授予的各种头衔多达100多个。

爱因斯坦曾说:“在所有的世界名人中,玛丽。居里是唯一没有被盛名宠

坏的人。”1937年7月14日,居里夫人病逝了。她最后死于恶性贫血症。她一

生创造、发展了放射科学,长期无畏地研究强烈放射性物质,直至最后把生命

贡献给了这门科学。

读到此我深深地被居里夫人的人格魅力所打动。这样一个毫无自私自利,全身心的投身于科学事业,无私奉献乃至付出生命都在所不惜的女科学家,让

我们敞开心扉为她唱出最美的赞歌吧!

六拓展提升

为居里夫人写一段颁奖词。

环境艰苦

美丽的颜色工作繁重坚定信念献身科学无私奉献

收获喜悦

最新范文

找规律教案(精选5篇)04-30

《一去二三里》教案(4篇)04-30

感恩教师班会教案(优秀6篇)04-30

开学第一课安全教育主题班会教案最新1004-30

《口技》教案(精选3篇)04-30

《诫子书》教案(优秀8篇)04-30

数学《小数的意义》教案设计(优秀7篇)04-30

考试反思(优秀3篇)04-30

大禹治水教案(优秀5篇)04-30

《刷子李》教案【优秀3篇】04-30

77 46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