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之链教案 《爱之链》语文教学教案设计(优秀7篇)

2022-08-28 16:52:18

这里是书包范文精心整编的《爱之链》语文教学教案设计(优秀7篇),让您更全面的了解爱之链教案的相关知识。

《爱之链》教案 篇一

一、导入:

这节课,咱们继续学习第七课《爱之链》。爱是什么?有人说,爱如茉莉,洁白纯净芬芳怡人;有人说,爱如港湾,可以遮风挡雨;有人说,爱如大海,能够包容一切;还有人说,爱如珠链,串起生活中一个个感人至深的故事。爱是什么?今天,咱们就和文中的主人公一起感受爱,感受温暖。

二、复习:

1、课文写了哪两件事?

2、指名说,板书:乔依--老妇人--女店主(成心形上半部分,中间用箭头连接,箭头斜着画)

三、学习1--8节:

1、请同学们浏览课文1--8节,老妇人的车胎瘪了,她当时心情是怎样的?

指名说。又冷又怕紧张无助几乎完全绝望了

从“几乎”这个词能让我们感受到,老妇人的内心还是非常渴望--有人来帮助她的。

2、乔依是怎样帮助老妇人的?请同学们默读第四节,你的脑海中浮现怎样一幅画面?

3、交流。

4、如果你就是那位老妇人,看到这一切,你的内心涌动着怎样的情感?你眼中的乔依是怎样一个人?(感激,感动。助人为乐,热情,真诚)

5、所以,老妇人一边打开钱包,一边问:“我该给你多少钱?”言下之意就是--你要多少钱,我就给你多少钱。老妇人觉得只有这样,才能表达自己的感激之情。

6、导读第六节,出示小黑板:“乔依愣住了……他一直就是这么做的。”

7、理解“天经地义”。

从“常常、从来、一直”你体会到什么?

8、因此,乔依压根没想到应该得到钱的回报,(导读第七节),乔依笑着对老妇人说--“如果您遇上一个需要帮助的人,就请您给他一点帮助吧。”其实,乔依这个时侯也遇到了麻烦事,请同学们看看第一节。

指名说,乔依遇到了什么麻烦事?(家境本来就不好,工厂又倒闭)

简单讲解环境描写作用。

9、过渡:在这种情况之下,乔依还那么真诚、热情的帮助老妇人,他从没想得到过钱的回报,只希望老妇人能够把爱心继续传递下去,这使老妇人深受感动,于是在他的影响之下,第二个感人的故事发生了。

四、学习9--11节:

1、默读9--11节,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出示小黑板填空题:

来到了小餐馆,老妇人看到(),突然想起了(),于是()。

提示:她还看到什么,会想起什么?思考,同位交流。

2、全班交流。

点拨:老妇人留下钱和纸条,仅仅是因为女店主怀有身孕吗?(引导学生体会女店主的热情周到的服务)

五、学习12节:

1、引读。

2、出示句子“她轻轻地亲吻着丈夫的脸颊……亲爱的,乔依……”

从女店主的话中,你读懂了什么?

3、这正如一首歌中所唱,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让我们一起来唱这首歌《爱的奉献》。

六、总结全文。

1、回忆课文内容,说说课文为什么用“爱之链”做题目?

乔依在困难时常常得到别人的帮助,所以,他认为在别人需要时伸出友爱之手是天经地义的。他帮助了困在风雪中的老妇人,老妇人又帮助了女店主,女店主反过来关心乔依,一切因为爱,形成一条美丽的珠链。

2、想想课文内容,是不是仅仅这三件事形成的珠链?(不是,之前乔依常常得到别人的帮助,也常常帮助他人,以后,相信这种爱的故事还会发生,延续。)

3、师小结,丰富板书内容。在爱心串成小珠链的外侧画一条大的心形珠链。

4、结束语:

是啊,即使我们身处困境,即使是在寒冷的冬天,我们也不要忘记帮助别人,把温暖带给别人。

七、作业:

以“乔依醒来……”为开头,展开想象写一段话。

提示:(1)注意故事的连续性;

(2)注意细节描写,抓住人物的对话、表情和动作等;

(3)注意构思的巧妙性,与课文情节发展能够吻合。

(4)要升华“爱”的主题。

导人新课,激发兴趣 篇二

1、记得上个学期我们学过的一篇课文《爱如茉莉》吗?谁来说说讲的是什么?(生回答)是啊,爱,一个温馨的字眼,一个永恒的话题。在那飘雪的寒夜,爱就是一股驱走寒冷的暖流,就是一种克服万难的力量。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课文——板书课题:爱之链。

2、齐读课题。读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这是一种怎样的爱?这“爱”发生在谁与谁之间?这“爱”又是怎样被链接起来的?)让我们一起来在课文中寻找答案。

《爱之链》教案 篇三

一、复习导入

1、女生齐读:

有人说,爱是一盏灯,黑暗中照亮前行的路,爱是一首诗,冰冷中温暖渴求的心房,爱是夏日的风,是冬日的阳,是春日的雨,是秋日的果。我说爱更是一根心链,栓紧你我彼此的心,串起了一个个爱的故事。

2、今天,我们继续学习课文《爱之链》,让我们一起去细细品味一下这根爱的珠链上那感人的一幕幕。谁能用简洁的语言说说课文写了那几个人互相关爱的事?

板书:乔依

老妇人

女店主

3、如果一个环表示对他人付出的一次关爱,乔依

-----

妇人-----女店主,仅仅这三个人的互相关爱就能形成这条爱之链吗?如果作者所说的爱之链并非仅仅由这三人组成,那么究竟应由多少人主动付出对他人的关爱才能形成这条爱之链呢?

二、学习1~8小节师:速读找出具体写乔依帮助老妇人的段落。

1、出示阅读要求:静心默读第四小节,想一想乔依修车时遇到那些困难?你觉得哪个字,哪个词,哪个句子让你感受非常深刻,在书上圈圈画画。也可以联系上下文来解读这个词,这句话。

(友情提醒学生:不要忽视藏在课文中的某个行为,某个细节,只要你有一颗善于发现的心,你就会有深刻的感受。)

2、(出示第四自然段)师:读了这一段,你感受最深的是什么?你从哪些地方感受到的?

感受一:乔依修车非常卖力,不顾一切,热心地帮助老妇人修车。

从脚腕被蹭破了、手也蹭破了感受到乔依不顾自己脚和手都受伤了,

从摘下了破手套、冻得几乎没有知觉,喘着、流下来感受到天那么冷,乔依仍然认真地帮老妇人修车。

沾满了油污、脏看出乔依不顾一切地修车。

(指名读句子)你能带着自己的感受把这两句话读好吗?

感受二:乔依生活贫困。

他没穿袜子、破手套、衣服也更脏了看出

乔依是贫穷的,前文也有几处交代了他的贫穷,你能找到吗?

乔依开着那辆破汽车慢慢地颠簸着往前走。飞舞的雪花钻进破旧的汽车,他不禁打了几个寒战。

乔依工作的工厂在前不久倒闭了,他的心里很是凄凉。

过渡:在寒风瑟瑟,雪花飞舞的日子里,乔依失业了,他的心里非常凄凉,齐读第一自然段。

感受三:乔依关心老妇人,为老妇人着想

乔依让她坐进车里看出。乔依为什么这么做呢?能联系课文中的句子说一说吗?

老妇人在冷风中微微发抖

《爱之链》教案 篇四

教学目标:

1、通过对课文语言文字的咀嚼品味,让学生懂得“爱之链”,感受丰满的人物形象,留下美好的情感。

2、学习课文生动的细节描写方法。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

一、导入,揭示中心

1、【出示】“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

说说对这句话的理解。

2、虽然过去了许多年,这句歌词一直温暖在我的心头。文中也有句话,如同春风,给那个冰冷的黄昏带来了暖暖的春意。

【出示】“如果您遇上一个需要帮助的人,就请您给他一点帮助吧。”

指导读好这句话。(真诚地热情地)

二、探究课文内容

探究中心句

1、这句话是在什么情况下说的?

2、乔依是不是真的不需要钱?你从课文的哪些地方可以看得出来?为什么?

3、乔依可不可以接收老妇人的钱?那他为什么没有接收?指导读好第6小节(愣。将“他”换“我”),理解“天经地义”。

4、再读这句话。

5、那乔依又是如何帮助老妇人的呢?你从哪些地方感受了暖暖的爱意?请默读2-8小节,划出相关的词语和句子,可以在旁边写写自己的感受。

探究2-8节,感受人物形象

1、学生默读,交流,教师小结归纳。

2、指导朗读:

①提示:将自己想象成文中的人物,读出当时人物的内心,读出恰当的语气。教师范读一小节,交流感受与方法。

②学生自读,思考如何读好。

③写一写朗读建议;

④同桌交换看朗读建议,全班交流;

⑤指名读,评议;

⑥适当采用齐读。

3、从2-8小节,我感受到乔依是一个的人,因为

板书:乔依老妇人(以链条方式)

4、那么爱是什么?

【出示】

是寒风冷雪里

那暖暖的微笑

是孤独绝望中

那贴心的话语

是一连串

麻利的动作

是那一句

美好的心愿

探究9-11小节,写出心中的爱

1、这美好的心愿指什么?再读

2、板书:女店主。默读,在这里,爱是什么?

3、学生思考,写作,交流。

探究12小节,理解重点语句。

1、指名读,说说你从女店主的话里读懂了什么?

2、从“一切都会好起来的”你读懂了什么?是不是这些钱就能彻底改变他们的生活?让他们的生活好起来的是仅仅是这些钱吗?

三、总结课文

1、说说课文为什么以“爱之链”作为题目?

2、乔依帮助了老妇人,老妇人帮助了女店主,乔依帮助了别人,其实就是帮助了自己。只要你付出了关爱,也必定会得到别人的关爱。每个人的爱都在传递,在延续,这就是一根爱的链条,这就是一条--爱之链(生齐读)。

3、播放《爱的奉献》。

四、探究写作方法

1、同学们,这篇课文写得很好,能给我们写作文提供帮助。

2、探究妙处:作者是用了哪些方法来写人物的?发给学生做记号的课文,让学生发现这些做记号的语句有什么特点?

3、揭示:细节描写。就是能从一个人细微的动作、表情等看出这个人的品格、性格。一滴水能折射出太阳的光辉。

4、我们的生活中有没有这样的细节呢?举例:写作文写不出来的样子。

5、写一段话运用细节描写:①同学上学迟到②同学上台演讲紧张

学生练笔。

四、作业

1、完成课文后作业:续写。

2、思考一个问题:我们周围有没有爱之链?为什么?

教后反思:

教后反思:

不算教后记的教后记

一、个性!个性!

这篇课文的备课颇为痛苦。长期以来,我固定在自己个人的圈子里,对教材鲜有自己的独立思考,常跟在教参后面亦步亦趋。也许几乎年年教六年级,教材面孔陈旧,缺乏新鲜感。再加上职业倦怠,很多时候我停止了对课堂的思考,于是课堂逐渐庸俗起来。人就在这一点点的懈怠中消磨自己的青春,一时处于极度的迷惘之中。

“对照教参,本人解读与教参的不同之处”这一环节我认为有重大的意义,但也颇费脑筋,教师要有一双会发现的眼睛。而如何获得,就要看各人的功底了。不然,一篇课文不管你怎么读,也是找不到亮点,难以发现。只能在文本这个茂盛幽深的“丛林”外徘徊罢了。

这次我还特地选了篇新课文--从没教过的《爱之链》。我被个题目所吸引。结果证明,我上当了。当然,应是自己水平不够。我反反复复地读,发现不了亮点。或者说我的理解与教参上的理解是一致的。这样的文本从内容

上我挖掘不了新意。我觉得人物的行动不能仅仅贴上某类道德品质的标签,而是让学生从内心深处去体味这种爱,不然成了思想品德课。而且这种爱,我个人依稀以为这已是一种生命的本能,是一种本能的习惯,教参解读在某方面有些牵强。但如何作为教学内容来让学生来体会,至始至终不得解决。何况自己的解读未必正确,又不清晰,能不能作为教学内容尚是个问题。

浅薄的大脑思考既没有广度,也没有深度。没办法,弃书本不顾,到网上学习。结果也是大失所望。尽管教案在具体环节设计上有花招,有亮点。但,教学内容是相似的。也没能超出我的想象范围。备课陷入僵局。

再读课标,“初步领悟文章基本的表达方法。”文本一个鲜明的表达方法,是多处细节描写刻画人物。教参中也提到的。但是在教参中细节是仅仅作为手段帮助理解课文而存在的。

我突然想起在《人民教育》上读到王晓春、闫学老师关于《冬阳童年骆驼队》一课的学术争鸣。王晓春老师认为:语文教师之所以为语文教师,他的标志性的工作是语文知识教育。人文熏陶是各科都能进行的,每个老师都有责任的,课外也能进行的,只不过语文教师这方面担子比别人重一些就是了。他赞成上成“写作目的和写作方法辅导课”。当然这也许是个极端。但提醒教师,不能忽视言语形式。

崔峦老师在全国第六届阅读教学大赛总结发言时所说:当前一个倾向性的问题是阅读教学往往“得意而忘言”,一味注重内容理解、人文感悟、忽视语言的理解与运用,甚至以“得意”为目标,忽略语言的学习,特别是忽视体会词句的表达效果,忽视揣摩作者是怎样用语言表达思想内容的,忽视从读学写,了解文章写法。这种失衡的做法,不仅不能有效地提高人文素养,而且会把语文掏空。

于是,我确立了本课的个性解读:把言语形式当成教学内容。

二、时间?统一?

课上下来,觉得很是失败。

细细盘点了一下,本课的七条教学内容在课堂上有六条达到了落实。但最重要的一条:学习写作方法。没有时间了。真是沮丧极了。所以这节课和网上的课在设计上就没有多少差别了。

原因何在?将写作方法当作教学内容,硬挤进来,就必然会占据一定的时间。按照计划,这一环节最少得花10-15分钟,就只剩下30-35分钟(我们课堂是45分钟)第一课时也能解决一部分内容:如探究中心句环节的1234。一开始耗时较多,导致后面教学任务不得完成。这是不该有的低级错误。

后来利用了第三节课的一点时间补讲了写作方法,学生蛮感兴趣。从

效果看大多数都较好地掌握了细节描写,可是这不是在这一节的课堂上。深感遗憾。

因为时间紧凑,所以有些教学内容浅尝辄止。如有感情地朗读,时间不够,方式不新。理解重点语句及题意,方式也较单一。效果不明显。

教学言语内容与言语形式如何统一?“工具与人文如何统一?”我的设计还是机械的割裂。因为我是从“内容──形式”入手的。如果从“内容──形式──内容”入手,或从“形式──内容──形式”入手,语文知识和人文精神才可能同构+共生。如果让我重新设计,我会将言语形式学习巧妙地穿插在内容学习当中。如出示我根据课文写的一首爱的小诗,让学生再次寻找爱的细节,体会细节的妙处后,顺水推舟地点出“细节描写”,进行写作方法的学习,这样指导才无痕。从而课堂结构为“内容──形式──内容”,可能浑然圆融。

而且这节课在言语内容和形式之间总会有所侧重,不要均等。应言语形式轻些,言语内容重些。同时教学言语内容也应紧扣教学内容,有所侧重,不要也不能面面俱到。

拓展。 篇五

以“乔依醒来……”为开头,展开想象写一段话。

提示:1)注意故事的连续性;

2)描写时注意抓住人物的对话、表情和动作等;

3)要升华“爱”的主题。

《爱之链》教学设计 篇六

一、解读教材:《爱之链》这篇课文叙写了乔依帮助老妇人修车不计报酬,老妇人帮助女店主,女店主关爱丈夫乔依的故事,生动地展示人与人之间的爱的链条,歌赞了互相关爱、互相帮助的美好感情,爱之链第二课时教案学设计及教学反思(第二次教案)。因此,作者以寓意深刻的“爱之链”为题,传达了作者希望社会上的这种爱之链连续不断、扩展延伸的思想感情。

基于以上情况,本人这样设计教学:

1、复习三个点:乔依——老妇人,老妇人——女店主,女店主——乔依。这样为进一步理解全文作了必要准备。

2、继而围绕“爱之链”探究爱的链条的主要环节——

(1)乔依——老妇人:紧扣“愣”和“一直”剖解心理活动,突出乔依的乐于助人与朴素希望。

(2)老妇人——女店主:老妇人眼中的餐馆和女店主的情态,让她想起乔依的话,她的无私帮助,使女店主感动不已。

(3)女店主——乔依:关爱艰难辛苦的乔依,安慰乔依“一切都会好起来的”,揭示老妇人相助的影响。

3、板书将这三点用索圈表示链条串联起来,不仅形成了完整的“爱之链”,而且使学生对这“爱之链”有了更为生动的感受和深刻的理解。

为了凸显高年段“读写结合”网络教研主题,在教学时,让学生品读感悟文中关键词句,使他们走入文本,体会人间浓浓的真情和相互关爱的美好情感,同时,抓住细节描写对学生加以写作指导与训练;围绕课后练习题第4题,以“乔依醒来……”为开头,展开想象写一段话,对学生进行续写训练,并在续写中准确运用所学的细节描写。从而使读写有机结合起来,既提高了学生写作能力,又提高了他们的写作水平。

二、教学设计:教学要求: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习通过细节描写表现人物品质的写法,感受人间真情,懂得互相关爱。

3、在理解感悟文章内涵的基础上,展开想象,以“乔依醒来……”为开头写一段话。

教学重点:学习通过细节描写表现人物品质的写法,感受人间真情,懂得互相关爱。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展开想象写一段话。

课前准备: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一、激情导入1、教师语言渲染爱的课堂氛围。

2、复习导入,提问:“这篇文章主要写哪些人物?”板书“乔依、老妇人、女店主”,并引出新授内容。

二、学习第一个故事1、默读课文4—8自然段,边读边思考:乔依是怎样帮助老妇人的?

2、指名说,学生自由读第4自然段,找出表示动作的词,从这些动词看出乔依是个怎样的人?感情朗读。

3、渗透写法:细节描写

(1)提示:细节描写还有环境描写、动作描写、语言描写、神态描写等。

(2)举例练习,进一步了解细节描写的写作方法与好处。

4、乔依修好车子后,老妇人怎么做?(为什么给他钱?)乔依又是怎么做的?引导学生从文中找出答案。

(1)齐读第6自然段,思考:乔依为什么愣住了?

(2)根据学生回答,板书“常常,一直”,教案《爱之链第二课时教案学设计及教学反思(第二次教案)》。

(3)朗读体会乔依质朴纯洁的美好心灵。

(4)朗读背诵第7自然段,联系生活实际,说说你有没有这样做?

三、学习第二个故事1、用喜欢的方式读9-11自然段,按课件上的提示自学这部分内容。

2、自学汇报,评议。

3、想象:女店主在得到帮助时不禁潸然泪下,当时她心里会想些什么?

4、看板书点题,说说生活中关于爱之链的感人故事。

四、学习第三个故事下面,我们来看看女店主是怎么关爱桥依的?

1、指名朗读最后一个自然段,边听边思考:女店主是怎么关爱乔依的?

2、指名说,配乐感情朗读女店主的话。

3、启发想象说话:此时或明天乔依醒来,夫妻二人会说些什么,做些什么?

4、课件归纳:续写注意事项,学生续写。

5、反馈,点评。

五、课堂小结,升华主题1:同学们,爱是如此神圣,能让重病者看到生的希望,能让失落彷徨者振作起来,能创造出许许多多人间的奇迹。从今以后,让我们都来做x的使者,将爱继续传递下去,让世界到处都充满爱吧!

2、播放《爱的奉献》。

六、布置作业1、把续写内容写在《特色作业》上。

2、感情朗读课文,完成本课相关练习。

板书:8爱之链乔依 老妇人 女店主

(常常) (一直)

细节描写:(环境描写))(神态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等。

教 学 反 思

一、教材简析:

《爱之链》是一篇浅显易懂又富有教育意义的文章,通过三个人与人之间互助互爱的感人事迹,使我们懂得:爱像一盏灯,黑暗中照亮前行的征程;爱像一首诗,冰冷中温暖渴求的心房;爱更像一条心链,拴紧人们彼此的心。

本文的写作特色是大量运用细节描写衬托人物心情,刻画人物形象,使文章生动、具体、感人。围绕本次“读写结合”网络研讨主题,在教学中,本人大量渗透细节描写,在文章最后教给学生续写文章的写法,并适恰当运用前面所学的细节描写,使整个教学井然有序,浑然一体。

二、做得还可以的方面:

1、课堂导入与结尾打动人心,令人震撼。

开课时伴随着悠扬深情的音乐,教师朗诵一首关于人间真情的诗篇,再以动人的语言把学生带入爱的思想境界,以此创设一种充满爱与温情的学习氛围,为下文的教学做了较好的铺垫。最后,以震撼人心的歌曲《爱的奉献》结束课堂,让学生们再次感受爱的伟大与神圣,同时让“爱”这个主题得到升华。

2、教学重难点突出。

本课教学重点为指导学生学习通过细节描写表现人物品质的写法,感受人间真情,懂得互相关爱。为了突出重点,教学时,我给学生充分的阅读时间,凭借文中三个事例让学生感受人间真情,并联系生活实际使他们懂得“帮助别人就是帮助自己,关爱别人也就是关爱自己”,这样既让他们感受到了互助互爱的力量,又让他们懂得做人的道理,达到两全其美的效果。教学难点引导学生展开想象写一段话。为了突破难点,教学时,本人借助文中运用的细节描写:环境描写、神态描写、语言描写和动作描写对学生加以写法指导。在最后一个自然段时创设情境,让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说说乔依醒来后,夫妇二人会说些什么?做些什么?接着课件出示续写的三个要求,然后让学生续写,最后反馈,评议。

三、不足:

1、教师缺乏激情,笑容不够灿烂,没能较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这节课中的我与以往判若两人,原因可能是跟新接任的班级学生配合不够默契,本人的教学方式与学生的学习习惯没法协调统一,所以开学以来一直存在这样的问题。虽然做了很多的努力,但效果欠佳,带着这样的顾虑,一是不够相信学生的能力,二是自己心态调整不过来,所以心情有些沉重,也有一丝不快乐。

2、引导学生读书的方式不够灵活多样,多数是齐读或自由读。

3、教学第四自然段动作描写时挖掘教材、品读感悟不够到位。

4、教学时提的某些问题过于笼统,不够明确,导致学生不明白如何是好,所以答不上来。  ……

四、再教设计:

如果再上一次这节课,首先,我会调整自己的心态,绝不可以把不满情绪写在脸上;接着,我会多费些时间与精力认真琢磨本课教学,多思考,多创新,多寻找教学亮点;然后,我还会在课前多试讲几次,练讲练说教学过程,让自己的课堂组织语言更加清晰明了。从而使我的课堂优点多于缺点,使学生有更大的收获。

《爱之链》教学设计 篇七

教学要求:

1、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 学会本课8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 联系课文内容,理解最后一句话的意思。学习通过描写人物的神态、动作和语言来表现人物品质的写法。

4、 凭借课文的语言文字,让学生充分感受人间的真情,知道当别人需要帮助的时候,应该给予无私的帮助。

教学重难点:

指导学生学习课文的第四自然段,体会乔依乐于助人的优秀品质。从而领会文章以“爱之链”做题目的含义。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1、 感情导入,揭示课题。

爱,一个温馨的字眼,一个永恒的话题。在那漂雪的寒夜,爱就是一股驱走寒冷的暖流,就是一种克服万难的力量。(板书课题)

学生围绕课题进行质疑:这是一种怎样的“爱”?这“爱”发生在谁与谁之间?这“爱”又是怎样被链接起来的?

2、 学生自学生字、词语。

3、 教师正音。

“餐、吻、腕”是前鼻音,“蹭”是后鼻音,“餐、蹭、糙”都是平舌音。

4、 教师范读课文。

5、 学生自读课文,了解故事情节,抓住关键人物来理清脉络。

6、 明确“乔依”、“老妇人”、“女店主”之间的关系

7、 学习第一自然段。

从那些地方看出乔依的心情很灰暗、凄凉。

学生体会环境描写的作用。

学生朗读体会。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出示投影片]有人说,爱是一盏灯,黑暗中照亮前行的远,爱是一首诗,冰冷中温暖渴求的心房,爱是夏日的风,是冬日的阳,是春日的雨,是秋日的果。我说爱更是一根心链,栓紧你我彼此的心,串起了一个个爱的故事。

2、今天,我们继续学习课文——《爱之链》,让我们一起去细细品味一下这根爱的珠链上那感人的一幕幕。

3、你还记得那一个个故事吗?

指名答,板书:(乔依帮助老妇人)(老妇人帮助女店主)

二、学习2~8小节

1、[出示投影片]在一个风雪交加的黄昏,寒风挟裹着雪花纷纷扬扬地飘落下来。一条乡间公路伸向远方。这里看不见汽车,更没有人影,一切显得是那么寂静、荒凉。一位老妇人的车在这抛锚了,此刻她的内心会是怎样的?请你自己读一读文章二至八小节。

静静地想一想,谁愿意先来交流一下。

(▲第二小节“又冷又怕” ---------在冷风中发抖 紧张地闭上眼睛 )

(▲第五小节“紧张绝望” ----------荒芜人烟等了一个小时几乎完全绝望)

谁愿意通过朗读把老妇人此刻内心的绝望、害怕表达出来。

指读——齐读

2、尽管老妇人此时几乎绝望了,但她的内心始终在期望着有人来帮她一把。这时乔依驾驶着他那辆破汽车来到了老妇人面前,看到这一切,他怎么做的,请你自己去文中读一读、找一找。

交流:

▲你从乔依安慰老妇人的话中体会到什么?(热情、体贴、细心)

淡淡的几句话如暖风吹拂过老妇人的心田,谁还愿意来读一读。

▲竭尽全力无私助人

“难” 手和脚腕蹭破出血 顾不上擦

“冷” 手冻得几乎没有知觉清水鼻涕流下来

▲[出示第六小节]

来,请同学们读读这段话,相信你读了这段话,对乔依会有更深刻的认识,对乔依的行为会有新的理解。齐读

交流,理解“天经地义”(理所当然,不容质疑)

多么质朴,多么纯洁的想法啊。再读第六小节3、引读6、7

所以,当乔依修好车,老妇人满怀感激地一边打开钱包一边问 ,乔依 ,他从来没想到 ,他以前在困难的时候 ,所以他从来就认为 。因此,乔依笑着对老妇人说 。

4、小结:在乔依困难的时候,他曾经得到过别人爱的帮助,(板书……)所以当他看到被困雪地,孤立无助的老妇人需要帮助时,不容质疑地伸出援助之手。他不求报酬,只希望老妇人也能把悠悠爱心传递给需要帮助的人。

三、学习9-11小节

1、这爱之链的第二个故事,就请同学们自己学习。

2、自读9~11

3、[出示填空]

到小餐馆,老妇人看到 ,

突然想起了 ,

于是 。

她还看到了什么?还会想起什么?你可以结合前文,也可以展开想象,自己先练习说一说。自说——指名说

还有谁愿意说,说出自己的见解。

4、让我们再次回到那简陋但温馨的小餐馆去感受这动人的故事,齐读9-11小节

四、学习12小节

1、引读:关上店门,女店主走进里屋。-----------------------------

2、[出示句子]

她轻轻地亲吻着丈夫那粗糙的脸颊,喃喃地说:“一切都会好起来的,亲爱的,乔依……”

从女店主的话中你读懂了什么?

板书:……乔依帮助老妇人 爱之链 老妇人帮助女店主

五、拓展延伸

1、老师请你再读读课题——爱之链,现在你如何理解这根爱之链,请你用简洁而富有创意的图画、文字或你喜欢的任何一种形式来表达你对课文及课题的诠释。可以独立完成,也可以小组合作。

2、上讲台交流展示

六、总结

1、是啊,所有发生的这一切感人的故事都是因为爱,也正是因为同学们心中有爱,才会激情勃发,创作出这么多有创意、有思想的好作品。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来聆听一曲爱的赞歌。

聆听一曲爱的赞歌。

2、[播放《因为爱》]

3、结束语:

因为爱,冰雪会消融,

因为爱,枯木会逢春,

就因为爱,希望绽放华彩,

就因为爱,能拨云见日,未来永值得期待。

就因为爱,所有的生命才收获了圆满,

就因为爱,奇迹正在赶过来。

就让我们一起把爱之链的故事延续下去吧!(板书……)

课后记:

最新范文

病句修改教案(精选7篇)08-28

罗密欧与朱丽叶教案教学设计(优秀9篇)08-28

学生安全教案(优秀5篇)08-28

《假如没有灰尘》语文教案【优秀9篇】08-28

主题班会交通安全教育教案优秀5篇08-28

圆的认识教案【优秀6篇】08-28

项链教案【精选9篇】08-28

跳远教案优秀5篇08-27

《我的空中楼阁》语文公开课教案【优秀08-27

解一元一次方程教案设计(优秀7篇)08-27

77 157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