爬天都峰教学设计 《爬天都峰》教学设计优秀8篇

2024-03-21 03:22:44

作为一名人民教师,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把教学各要素看成一个系统,分析教学问题和需求,确立解决的程序纲要,使教学效果最优化。我们应该怎么写教学设计呢?如下是漂亮的小编给大家找到的《爬天都峰》教学设计优秀8篇,欢迎阅读。

《爬天都峰》教学设计 篇一

【教学目标】

1.会认6个生字,会写11个生字。正确读写“峰顶”、“似乎”、“忽然”、“白发苍苍”、“咱们”、“奋力”、“终于”、“辫子”、“勇气”、“决心”、“居然”、“力量”等词语。

2.分角色朗读课文。

3.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体会“我”和老爷爷如何在相互鼓舞下,坚定信心战胜困难的。懂得善于从别人身上汲取力量,培养学生从小不怕困难、奋发向上的品格。

4.抄写课文的第二自然段。

【课时安排】

两课时

【教学准备】

课前发动学生搜集有关天都峰的图片、文字资料。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课时要点】

1.会认6个生字,会写11个生字。正确读写“峰顶”、“似乎”、“忽然”、“白发苍苍”、“咱们”、“奋力”、“终于”、“辫子”、“勇气”、“决心”、“居然”、“力量”等词语。

2.初读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3.抄写课文的第二自然段。把文中的描写变成自己脑中的“画”,体会天都峰的险峻峭拔,难以攀登。

一、导入新课

1.初步了解天都峰及“鲫鱼背”,看天都峰的风光片或图片,由学生展示自己找到的天都峰的资料并作介绍。说说“鲫鱼背”名称的来历。 2.天都峰是如此的高,如此的险,登山的小路像天梯似的挂在陡峭的山岩上,使许多游客望而生畏,能够登上山顶的人,真可称得上是“勇士”了!让我们一起去“爬天都峰”吧!(板书课题) 3.齐读课题。

说明:介绍、展示有关天都峰资料,让学生从中感受天都峰的高与险,为后面理解课文作好铺垫。

二、初读课文

1.媒体出示:自学要求

1、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课文,如:自由朗读、圈点生字,同桌互听互读等。要求把字音读正确,把课文读通顺。

2、按“爬山前──爬山时──爬山后”的顺序把文章分为三部分。 2.检查生字词自学情况。

媒体出示:

陡链颤攀鲫呵仰顶峰

(1)拿出生字、词语卡片,互相认读、正音。

(2)交流巧记字形的方法。

“陡”放在图画中识记,可以理解字义,并注意和“徒”的区分;“颤”用动作来理解;

“爬”中“爪”的捺起笔在竖上。

说明:本课要求会认的字不多,但都有难度,笔画比较复杂。出示生字卡片,认读生字。

(3)全班开火车赛读,比一比哪一组读得既响亮又准确。

(4)指名逐段通读课文,联系上下文疏理字词含义。石级:石头台阶。仰望:抬头望。

攀着:(抓着铁链)向上爬。

心颤:心在颤抖,说明心里很害怕。

鲫鱼背:结合看图理解,天都峰最险处。它是一道长十几米,宽不过1米的狭长光滑的石脊,石脊两旁是万丈深渊。

3.按“爬山前──爬山时──爬山后”的顺序把文章分为三部分,再用自己的话说说每一部分的主要内容,疏通课文大意。

(暑假里,爸爸带我去爬天都峰,“我”与一位素不相识的老爷爷相互鼓励,一起登上天都峰。)

三、研读课文

我们一般说“登山”,为什么课题不是“登天都峰”而是“爬天都峰”呢?辨别“登”与“爬”的不同之处,感受到天都峰的高而陡,用“爬”更能准确反映出登山的费力、艰难。

2.媒体出示:天都峰的图片。读第二自然段,用直线划出体现天都峰“险”的句子。

(1)高媒体出示:啊,峰顶这么高,在云彩上面哩!

(板书:高云彩)

(2)陡

媒体出示:再看看笔陡的石级,石级边上的铁链,似乎是从天上挂下来的,真叫人发颤!

一个“挂”字,准确、形象、巧妙地将陡体现出来了。

(板书:陡挂下来)说明:要指导学生边读边想象,把文中的描写变成自己脑中的“画”,体会天都峰的险峻峭拔。

3.面对如此高而陡的天都峰,“我”是怎么想的?

媒体出示:我爬得上去吗?

指导朗读,读出望而生畏,缺乏自信,畏难退缩。引导学生进一步感受到天都峰的险峻挺拔、高不可攀、令人生畏。(板书:望而生畏)

说明:指导读好问句“我爬得上去吗?”、感叹句“真叫人发颤!”以及语气词“啊”“哩”等,读中体会“我”缺乏自信、畏惧退缩的心理。 4.齐读

四、小结复习

1.认读要求写的11个字,与熟字比较,识记字形:峰──蜂:“蜜蜂”是昆虫,所以“蜂”是“虫字旁”;“峰”指的是山的尖顶,跟“山”有关,所以是“山字旁”。

辫──辩、辨:三个字的左右两边都是“辛”,关键要看中间。和言语说话有关的是“辩”;“辨”要用眼睛看,自然要加上“眉毛和眼睛”;“辫”和发丝有关,中间是条“丝”。

2.练习书写。

教师巡视,个别指导。

五、拓展练习

1.抄写生字词。

2.感情朗读课文。

3.抄写课文的第二自然段。

【板书设计】

3爬天都峰高云彩

望而生畏

陡挂下来

爬天都峰教学设计 篇二

爬 天 都 峰(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人教版小学语文第五册第3课《爬天都峰》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理解重点词句,体会人物思想感情。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分角色读课文。情感目标:教育学生学会从别人身上汲取力量。

教学重点:学会从别人身上汲取力量,相互鼓励,共同进步,不怕困难、奋力

攀登的精神。

教学难点:读懂课文最后一段中爸爸的话。

教学策略:

1、 通过学生与文本的直接接触,来达到感知文本,理解文意,感受

内涵。

2、 本文最后爸爸的话,让学生在充分感知?我?与?老爷爷?如何

互相鼓舞的基础上,再理解感悟。

教学过程:

一、解读天都峰——感受 ?惊险?

1、(天都峰的照片)看到了吗?这就是天都峰!请你仔细观察一下它。

结合你所知道的知识,能否说一下你的感受?全班交流(可以就天都峰的高、险和给人的印象这两方面说一说)。

2、课文是怎样写的呢?请同学们自由读读课文,从字里行间体会体会

作者笔下的天都峰,然后在小小组内交流共享一下你的感受。

?我站在天都峰脚下抬头望:啊,顶峰这么高,在云彩上面哩!?告诉我们峰顶很高,是运用夸张的手法,写出天都峰高耸入云??再看看笔陡的石级,石级边上的铁链,似乎是从天上挂下来的,真叫人发颤!?写出了石级壁陡实指天都峰之险。?挂?是直上直下的意思,作者用?我爬得上去吗??写出了自己在险峻山势面前担心,怕爬不上去,用?发颤?写出了当时害怕的心理。在朗读时一是读出山势的险峻、陡峭;二是读出来作者心理的紧张与担心。

让学生把感受通过读来表现抓住两下感叹号,进一步读出感情。

3、全班交流,重点从天都峰的高和陡两方面来引导体会。

1) 高:?在云彩上面哩?、?!?;

2) 陡:?从天上挂下来的?、?挂?、?发颤?。(随机板书:高、陡)

4、抓住山峰险势,通过朗读,理解?我?的心理。

高,高得如上青天,陡,陡得直上直下,小作者不禁要想,我爬得上去吗?(感受心理)

二、走进人物——第一次对话

1、出示三句对话:

2、指名读,读得明白吗?不明白什么?指名说一说。(如这些话是谁说的?在什么情况下说的?他们心里在想些什么呢?)

3、学生自主读课文:你们可以从书中去找一找答案。联系上下文,把这些句子放到课文中去,反复读一读,体会体会人物内心的想法;你还可以找你的小组内成员商量一下。

4、你真的读明白了吗?出示三个句子,谁来读一读?说一说为什么这样读。

三、朗读体会登峰之艰难——抓住?奋力而攀?

(出示人们爬天都峰的图片)看到吗?天都峰就是这样爬的,他们多难

啊,你觉得课文哪些词句写得好,你就去读一读。段落:我奋力向峰顶爬去,一会儿攀着铁链上,一会儿手脚并用向上爬,像小猴子一样……爬呀爬,我和老爷爷,还有爸爸,终于都爬上了天都峰顶。

1)引导体会?一会儿……一会儿……?、?攀?、?像小猴子?、?终于?等词;

2) 小练笔:补[www.shubaoc.com]写省略号的内容(由说到写)

①?我奋力向峰顶爬去。??奋力?读时要加强语气,读出充分鼓起劲来,尽所有的力量爬。

②?一会儿攀着铁链上;一会儿手脚并用向上爬……?两个?一会儿?读出作者爬山时不怕累,巧用爬山方法,历尽艰辛克服各种困难。③?爬呀爬,我和老爷爷,还有爸爸,终于都爬上了天都峰顶。??爬呀爬?,爬山是何等的不容易。?终于?是奋力的结果,还能表现出?我们?经过巨大努力之后爬上了天都峰的快慰心情。

6、爬天都峰对老人和小孩子来说,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可他们做到了,此时此刻他们心情会如何,感受有许多,如站在了这么美丽的景象前,他们剩下的只有快乐了(出示黄山景象)

把带点词的语气读出来,从而体会到:要攀登高峰,必须奋力向上,勇于攀登,才能达到目的。

四、讨论登山成功之理——抓住?互相道谢?

同桌交流,谈谈自己对?我?及爷爷说的话的理解。

①"要不是你的勇气鼓舞我,我还下不了决心哩!现在居然爬上来了!这句话肯定了?我?爬山的勇气对老爷爷行为的影响。?居然?是说老爷爷能爬上天都峰是出乎意料,根本没有想到的。

②?我是看您也要爬天都峰,才有勇气向上爬的!?这句话告诉我们?我?由望峰生畏到坚定信心直至爬山成功,勇气来源于老爷爷的行为鼓舞。 通过交流,由此得出他们都是在对方的鼓舞下,爬上顶峰的。

五、体会爸爸的话——有感情地朗读

1、出示句子:

?爸爸听了,笑着说:‘爸爸听了,笑着说:?你们这一老一小真有意思,都会从别人身上汲取力量!’?

(1)自己动手画出爸爸说的话,认真读一读,?汲取?是什么意思?(吸取)

(2)爸爸说的话?真有意思?你怎么理解?

(这一老一小,虽然互不相识,却能相互鼓励,相互学习。)

(3)爸爸为什么说这句话?(这句话告诉我们,在人与人相处中,要相互学习,相互鼓励,才能取得进步。)

——教师小结:个人的努力+从别人身上汲取力量、善于向他人学习,才使他们都爬上了天都峰。

2、你有什么想对他们中的人说的吗?

小学语文《爬天都峰》优秀教学设计 篇三

【教学目标】

1、知识技能目标:

⑴学会本课的生字、词语。能读懂课文内容,了解天都峰的高与陡,读懂爸爸的话语。

⑵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练习分角色朗读课文。

⑶进一步学习上网浏览、查询、筛选信息资料;能应用word、powerpoint制作读书卡片或者演示文稿。

2、过程和方法目标:

⑴以学定教,引导学生读懂课文。

⑵鼓励学生运用结合语境、联系生活实际或查工具书等方法理解新词。

⑶通过上网、合作学习等活动方式方法,在读中体验和感受。

3、情感态度目标:

⑴通过广泛的阅读,引导学生明白只有互相学习,相互鼓励,才能共同进步的道理。

⑵上网浏览资料,激发浓厚的学习兴趣。

⑶在学习中培养自主探究精神以及团队协作精神。

【教学重点】

利用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的整合,引导读懂课文中的有关语句;读懂天都峰的高与陡以及课文中“我”与老爷爷有两次对话和最后爸爸说话的话。

【教学难点】

1、字音:“并”“似”等。

2、字形:“颤”“勇”“攀”等字。

3、黄山天都峰是学生所不熟悉的,要黄山天都峰是学生所不熟悉的,要理解它的高与陡,进而理解课文的内容是个难点。所以利用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的整合,引导学生了解与相关的知识。课文的最后一句话发人深思:“你们这一老一小真有意思,都会从别人身上汲取力量!”进行反复阅读与拓展阅读引导理解在人与人相处中,要相互学习,相互鼓励,共同进步的道理,进而理解课文的内容是个难点。所以利用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的整合,引导学生了解与相关的知识。课文的最后一句话发人深思:“你们这一老一小真有意思,都会从别人身上汲取力量!”进行反复阅读与拓展阅读引导理解在人与人相处中,要相互学习,相互鼓励,共同进步的道理。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1、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2、初读课文,了解大意。

3、导读课文,引导实践:

⑴自读课文,体会感受。

⑵小组研读,交流感受。

⑶集体交流,指导点拨:

教师指导学生利用网络信息理解重点语句。

重点指导读懂讲天都峰的高和陡的句子抓住“抬头望”“啊,峰顶这么高,在云彩上面哩!我爬得上去吗?”“在云彩上面”“我爬得上去吗?”体会“我”天都峰的高。

抓住“石级上边的铁链,似乎是从天上挂下来的,真叫人发颤!”“从天上挂下来的”体会天都峰的陡。从而理解爬天都峰的困难,爬天都峰要有勇气与力量。

最后爸爸说的话引导结合上下文理解。

⑷作业超市,自主选择。

第二课时

1、复习字词,学习书写。

2、指导朗读,直抒胸臆。

3、拓展阅读,加深理解:

⑴广泛阅读,明确意向:

分别从“游黄山”和“榜样的力量”两个专题展开。

⑵深入阅读,收集信息。

⑶协同作业,各展所长。

⑷展示作业,引导反思。

小学语文《爬天都峰》优秀教学设计 篇四

一、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重点读好对话,读出不同人物的语气和心情。

2、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培养学生边读边想,联系上下文理解重点句的意思,体会“我”和老爷爷如何在相互鼓舞下,坚定信心战胜困难的过程。

3、懂得善于从别人身上汲取力量,培养学生从小不怕困难、奋发向上的品格。

二、教学重点:

理解课文内容,懂得要善于从别人身上汲取力量,战胜困难。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边读边想,理解重点句的意思。

三、教学对象分析:

学生年幼,好动。课堂上应注意诱导和引导。

四、教学策略及教法设计:

情境教学和媒体资源播放

五、教具准备

教学媒体:多媒体、风光片、幻灯片。

六、教学流程

一)资料交流,导入新课

(检查课前搜集有关关于本课的资料,培养学生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

1、讨论、交流、汇报有关黄山(或天都峰)的资料。

2、板书课题。(天都峰是黄山“七十二峰”中最危险的三大奇峰之一。天都峰有“非鸟难落脚,猿猴愁攀登”之说,课文中的一位小妹妹和白发苍苍的老爷爷登上去了,他们是怎样爬上天都峰的?学了课文就知道了,今天我们学习爬天都峰这一课。

二)自学课文,合作学习生字

1、学生自由读课文,注意读准生字字音,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2、组内同学合作,检查生字读音,相机指导个别生字的书写。

3、指名分节接读课文,检查学生读课文情况。

4、了解学生感知课文内容的情况,质疑问难。

(1)读了课文后,你印象最深的是什么?

(2)你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

三、精读自悟,边读边想

(一)学习课文一、二自然段。

1、自由读课文,让学生说说知道了什么。

2、再读第二自然段,注意文中“?”、“!”。

3、提名读,齐读。

4、这一段告诉我们什么?你是怎么体会出来的?(天都峰的高和陡。)

(1)划出文中相关的句子

(2)根据课文内容让学生画画天都峰(课件显示天都峰的高和陡。)

6、根据自己的感受,感情朗读第二段。

7、小结:望着高耸入云的天都峰,看着登山的石级是那么笔陡,小妹妹惊叹之后,已经感觉到登山的艰难,需要有勇气才能登上去。(天都峰的高与险,让孩子们在充分的读中体会:互相欣赏读,教师范读,指名读等等。读中感悟。)

四、布置作业

1、抄写生字。

2、朗读课文。

板书:

爬天都峰

在云彩上面

天都峰爬得上去吗

挂下来

发颤

《爬天都峰》教学设计 篇五

【教学目标】

1、认识文中6个生字,学会其中的11个。能正确读写笔陡、石级、铁链、似乎、发颤、奋力、鲫鱼、纪念、辫子、勇气、决心等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借助相应的网络素材,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体会“我”和老爷爷如何在相互鼓舞下坚定信心,战胜了困难;使学生从具体事例中懂得怎样从别人身上汲取力量;。

4、指导学生学习并运用多读多想、边读边想的方法,读懂课文的意思。

【教学重点】理解“我”和老爷爷爬天都峰的过程。

【教学难点】读懂课文最后一段中爸爸说的话:“你们这一老一小真有意思,都会从别人身上汲取力量!”

【教学时间】 三课时。

【教学设计】

一、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指导学生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

2、说说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初步了解事情的经过。

3、运用多种方法理解文中部分生词的意思。

二、精读课文,分层感悟

1、激发兴趣,借助地图,了解黄山的地理位置及主要的风景点。

2、提问:天都峰是一座怎样的山峰呢?

(运用课件,引导学生边读边想,抓住重点词语“云彩”“笔陡”“天上”“挂”等,感受天都峰的险峻峭拔,高不可攀;读好文中的问句“我爬得上去吗?”和感叹句“真叫人发颤!”,体会“我”的畏难情绪。)

3、质疑:这么高的山峰,“我”和老爷爷是怎么爬上去呢?

4、分组开展自主合作学习:

⑴ 每个组员都要充分地朗读,积极地思考,抓住“我”和老爷爷的三次对话体会他们是怎么互相鼓励,从对方身上汲取力量的。

⑵ 在小组内交流自己的心得体会。

⑶ 其他组员进行补充后,由小组长综合、总结,准备在班内交流。

5、交流汇报:

⑴ 第一次对话,看似简单,却表现出说话人的复杂心情。联系具体语言环境,可从“也”字上体会到一老一小都从对方身上受到鼓舞,以至于最后决定“咱们一起爬吧!”朗读时,要强调重点词“一起”“也”,读出彼此称赞的语气。

⑵ 第六节中的“奋力”“一会儿……一会儿”“爬呀爬”“终于”等词语体现了他们登山的艰难和面对困难,勇往直前的精神。他们之所以激动,不仅仅是登上了天都峰,更重要的是从对方身上汲取了力量,克服了困难。要指点或启发学生注意老爷爷说话时的表情和动作,突出重点词,读出兴奋的心情。学生可以一边读一边想象,从老爷爷角度想象他爬天都峰的情景,体会“终于”登上山顶后的喜悦。

⑶ 第三次对话中,“居然”一词饱含深意,突出了相互鼓励中蕴含的巨大力量。可以想象他们在登山中是怎么用对方的言行为自己打气的。

5、总结全文,讨论课文最后一句话的含义,教育学生学会从别人身上汲取力量。

三、内化、积累、运用

1、分角色朗读课文,体会文章在对话上的特色。

2、学习文中对话的写法,围绕一个中心写一段你熟悉的人之间的对话。

爬天都峰教学设计 篇六

《爬天都峰》教学设计

冼村小学三年级组

教学目标:

1、认识18个字,学会其中的15个。联系上下文理解重点词语,体会作者用词的精准及对于表达文章思想感情的作用。

2、读懂课文内容,了解天都峰的险峻,体会“我”和老爷爷是怎样相互汲取力量,战胜困难的。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学习边读边想的读书方法,培养学生良好的读书习惯。

教学重点:读书感悟“我”与老爷爷是如何互相激励着爬上天都峰的,在读中学会多读多想的读书方法。

教学难点:读懂文中爸爸说的话。

教学准备:课件、小黑板

教学课时:2节

第一课时

一、资料交流,导入新课

(检查课前搜集有关关于本课的资料,培养学生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

1、讨论、交流、汇报有关黄山(或天都峰)的资料。

2、板书课题。(天都峰是黄山“七十二峰”中最危险的三大奇峰之

一。天都峰有“非鸟难落脚,猿猴愁攀登”之说,课文中的一位小妹妹和白发苍苍的老爷爷登上去了,他们是怎样爬上天都峰的?学了课文就知道了,今天我们学习爬天都峰这一课。

二、自学课文,合作学习生字

1、学生自由读课文,注意读准生字字音,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2、组内同学合作,检查生字读音,相机指导个别生字的书写。

3、指名分节接读课文,检查学生读课文情况。

4、了解学生感知课文内容的情况,质疑问难。

(1)读了课文后,你印象最深的是什么?

(2)你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

三、精读自悟,边读边想

(一 )学习课文一、二自然段。

1、自由读课文,让学生说说知道了什么。

2、再读第二自然段,注意文中“?”、“!”。

3、提名读,齐读。

4、这一段告诉我们什么?你是怎么体会出来的?(天都峰的高和陡。)

(1)划出文中相关的句子

(2)根据课文内容让学生画画天都峰(课件显示天都峰的高和陡。)

6、根据自己的感受,感情朗读第二段。

7、小结:望着高耸入云的天都峰,看着登山的石级是那么笔陡,小妹妹惊叹之后,已经感觉到登山的艰难,需要有勇气才能登上去。(天都峰的高与险,让孩子们在充分的读中体会:互相欣赏读,教师范读,指名读等等。读中感悟。)

四、布置作业

1、抄写生字。

2、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复习检查。

1、提名朗读课文。

2、听写生字。

二、学习新课。

1、自由读课文,想象“我”和爷爷是怎样从对方身上汲取力量的?大家讨论。

2、说说自己知道了什么?

3、引导学生体会两次对话的意思。

(1)第一次对话是在什么情况下?结果怎样?(学生联系前后文,知到是在面对高而陡的天都峰,缺乏自信和勇气时,“也”分别表示了一老一小的惊讶、怀疑和敬佩,有了勇气,这个力量鼓舞着自己奋力攀登,爬上了天都峰。)

(2)他们相互汲取的力量是什么?(读第二次对话,知道这个力量就是“勇气”。)

4、读六、七自然段,边读边想象当时的情景。

5、说说读了这两段课文,自己有什么想法?

6完成练习第二、三题:(让学生从具体生动的叙述中感悟汉语言的形象逼真,作者用词的确切。)

(1)分别出示课后第三题中的句子,边读边想,加上(去掉)“奋力”和“终于”有何区别?哪种更好?

(2 )选择“奋力”和“终于”练习说话。

5、齐读末段中爸爸的语言,自己再读读,看还有什么问题?

(要让孩子们充分理解爸爸的话,需要他们反回来继续读课文,在读中理解“互相汲取力量”的真正含义,并变成自己的语言与同学们交流。)

三、回归整体,朗读全文。

四、课堂小结

五、布置作业

1、用“终于”写一段话。

2、感情朗读全文并摘抄自己喜欢的词句。

《爬天都峰》教学设计 篇七

教学要求

1.教育学生善于从别人身上吸取力量,培养他们从小不怕困难,奋发向上的品格。

2.练习运用边读边想的读书方法,理解词语,读懂每句话,从而理解课文内容。

3.学会生字新词,练习用指定的词语造句。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1.通过对词、句的理解,弄清“我”登天都峰前后的思想变化。

2.读懂课文结尾的一句话。

教学难点

理解课文结尾的那句话的意思。

教学时间

3课时。

教学准备

1.生字卡片。

2.写好思考题的幻灯片或小黑板。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

今天,同学们与老师一起学习一篇课文《爬天都峰》,看看这篇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我们从中悟出一个什么道理。

(一)老师向同学们简单介绍天都峰。天都峰是黄山“七十二峰”中最险峻的三大奇峰之一。海拔1840米,登山石阶约有1.5公里长,坡度在70度以上,最险处近乎于90度。登山的小路像天梯似的挂在陡峭的山岩上,使许多游客望而生畏。

(二)看录像片让学生了解天都峰最险处是鲫鱼背。它是一道长约十几米,宽不过1米的狭长光滑的石脊,两脊旁是万丈深渊。

二、学习新课

(一)借助汉语拼音读书,特别是要读准本课生字的音,边读边画出本课的生字。

(二)指名读书,订正读音。

《天都峰》读dū不读dōu,“假”“似”是多音字,在课文中应该读“jià”、“sì”。

(三)认读本课的生字词,读准字音。

出示字词卡片认读:

暑假 铁链 似乎 犹豫 奋力 攀着 手脚并用

终于 辫子 鼓舞 决心 居然

(四)再读课文,提出不理解的词语,通过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理解。

犹豫:拿不定主意。

奋力:充分鼓起劲来,本课指努力向上攀登。

终于:表示经过种种变化或等待以后出现的情况。本课是指“我”、爸爸和老爷爷经过艰苦的努力,登上峰顶。

居然:表示出乎意料。本文是指一位白发苍苍的老人也能爬上又高又陡的天都峰,真出乎意料,令人敬佩。

汲取:吸取。

5.再读书,读后知道全文共有几自然段,用自己的话简单地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三、巩固练习

1.读书。

2.读词语。

3.预习生字的字形。

第二课时

一、谈话

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爬天都峰》,通过学习字、词、句来理解课文内容,还要知道记叙的顺序。

二、学习新课

(一)学习第1自然段。

1.指名读书。

2.说说读后你知道了什么?(知道了爬天都峰的时间:是暑假;知道了谁爬天都峰:“我”和爸爸;还知道了干什么去:爬天都峰。)

3.用自己的话说一说这个自然段的主要意思。(暑假里,“我”和爸爸去爬天都峰,训练学生把话说完整。)

(二)学习第2自然段。

1.齐读第2自然段。

2.说说第2自然段一共写了几句话。(3句)

3.再指名分句读,读后说说每句话的意思。

4.提问:“我”来到天都峰下,看到天都峰,心情如何?学生找出重点句,读出来。老师再引导学生找出重词“发颤”。依据这个词再追问为什么发颤?(学生找到描写天都峰高与陡的句子,从这些句子中,引导学生找出重点词体会。)

5.体会两个语气词的作用。(“啊”“哩”两个语气词,表达了“我”的惊叹,烘托了天都峰的高。)

6.回答问题,作者为什么要写天都峰的高和陡?(作者写天都峰的高和陡,目的在于突出爬天都峰的困难,暗示爬天都峰要有勇气与力量。

7.指导朗读,读出天都峰的高和陡。

8.让学生说说第2自然段主要的意思。(天都峰又高又陡。)

(三)学习第3~9自然段。

1.带着问题默读第3~9自然段。在爬天都峰时,“我”与谁相遇?他们是怎样爬上天都峰的?爬上天都峰后“我”说了些什么,老爷爷说了些什么?

2.解决“在爬天都峰时‘我’与谁相遇”的问题。(在爬天都峰时,“我”与一位不相识的老爷爷相遇。)这位老爷爷的年纪怎么样?从哪儿知道的?(老爷爷的年纪是大的,头发“白发苍苍”,“年纪比我爷爷的年纪还大。)

3.解决他们是怎样爬上天都峰的。①指名读6、7自然段。②读句子找出重点词语加以体会。(课文中用“奋力”“一会儿……一会儿”“手脚并用”“爬呀爬”“终于”等词语,既突出了爬天都峰的艰难,又表现了他们不怕困难的勇气。)③处理课后思考·练习2,读一读,说说用上括号里的词语好在哪里。(1)我(奋力)向峰顶爬去。(括号里“奋力”一词更能表现出小作者鼓起劲,不怕困难,努力向上攀登,使句子表达的意思更加具体,鲜明。)(2)爬呀爬,我和老爷爷,还有爸爸,(终于)都爬上了天都峰。(表示“我”爸爸和老爷爷经过艰苦的努力,登上了峰顶。)

4.看黑板的板书说说他们是怎样爬上天都峰的?

5.解决爬上天都峰后“我”说了些什么?老爷爷说了些什么的问题。①指名读8、9自然段。②画“我”和老爷爷说的话。③读“我”和老爷爷说的话。④体会对话的内容。(对话的内容是相互道谢。)⑤他们为什么要相互道谢。

6.处理“我”和老爷爷的第一次对话。①找,②读,③体会“也”的作用。(表面似乎双方都有点怀疑,其实是对对方表示羡慕、敬佩,这一老一小都有不怕困难,勇于攀登的精神。)

7.小结,爬上天都峰后“我”和老爷爷说的话是第二次对话,这两人的对话中都有“勇气”一词。这个“勇气”已经包含在第一次对话中。如果没有“勇气”,这一老一少怎敢爬天都峰呢?

8.处理课后思考练习2的第三句话,“要不是你的勇气鼓舞我,我还下不了决心哩!现在(居然)爬上来了!”(“居然”一词,意思是出乎意料。其实也可以说是在意料之中,因为老爷爷有敢于攀登的精神,是一定能爬上天都峰的。)

(四)学习最后一个自然段。

1.找出爸爸说的话。

2.理解词语:汲取、吸取。

3.爸爸说这句话再告诉我们什么:在人与人相处中,要相互学习,相互鼓励,才能进步。

三、总结

(一)指名读课题回答通过课题你知道了什么?不知道什么?补充完整后回答:爸爸带“我”去爬天都峰,与一位不相识的老爷爷相遇,我俩相互鼓励终于爬上了天都峰。

(二)学习这篇课文你懂得了什么道理?

(三)看板书总结课文记叙的顺序。

(四)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板书设计

第三课时

一、复习

(一)检查读书。

(二)读生字卡片。

二、学习新课,处理生字的字形

(一)“暑”字注意是“曰”字头。

(二)“假”字右上是“”,不要写成“几”。

(三)“似”字的最后一笔是点。

(四)“辫”字中间是“纟”,和“辩”“辨”“瓣”区分。

(五)“舞”字中间是四个小竖,右下是三笔写成:一。

三、指导书写

注意字的间架结构,写工整、正确。

四、处理课后作业

(一)读句子,再用带点的词语各说一句话。(见书。)

(二)指导学生造句。

终于——

纪念——

鼓舞——

三年级语文上册:《爬天都峰》教学设计 篇八

教学目标:

1.讲读全文,教育学生善于从别人身上汲取奋发向上的勇气和力量,培养他们从小不怕困难的品格。

2.掌握联系上下文理解重点词语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交流资料。

同学们去过天都峰吗?谁能介绍一下有关天都峰的资料?(去过天都峰的同学可说说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没去过的同学可介绍一下自己从网上或其它地方所查找到的资料。)

如:天都峰:是黄“七十二峰”中的最险峻的三大奇峰之一。海拔1840米,登山石阶约有1.5公里长,坡度在70度之上,最险处近乎于90度。登山的小路像天梯似地挂在陡峭的山岩上,使许多游客望而生畏。1934年才修凿了石凳,增设了铁索。解放后又修凿了1000多级石阶。

天都峰最险处是鲫鱼脊。它是一道长约十几米,宽不过1米的狭长光滑的石脊,石脊两旁是万丈深渊。

二、围绕课题,质疑。

1.谁爬天都峰?

2.怎样爬天都峰?

3.在爬天都峰的过程中发生了什么事?

4.写这篇文章的目的是什么?

……

三、带着问题学习课文。

1.了解大意:本文写了一件什么事?主要写谁爬天都峰?带着问题默读课文。

(本文主要写了暑假里,爸爸带“我”去爬天都峰,“我”与一位不相识的老爷爷相互鼓励,一起登上天都峰的事。主要写"我"和老爷爷。)

2.理清思路:小组讨论,哪几个自然段是写爬天都峰之前的情景?(1-5自然段)哪几个自然是写爬天都峰之中的事?(6-7自然段)哪几个自然段是写爬天都峰之后的对话(8-10自然段)

3.抓住山峰险势,通过朗读,理解“我”的心理。

“我站在天都峰脚下抬头望:啊,顶峰这么高,在云彩上面哩!”告诉我们峰顶很高,是运用夸张的手法,写出天都峰高耸入云”“再看看笔陡的石级,石级边上的铁链,似乎是从天上挂下来的,真叫人发颤!”写出了石级壁陡实指天都峰之险。“挂”是直上直下的意思,作者用“我爬得上去吗?”写出了自己在险峻山势面前担心,怕爬不上去,用“发颤”写出了当时害怕的心理。

在朗读时一是读出山势的险峻、陡峭;二是读出来作者心理的紧张与担心。

4.抓住“奋力而攀”,通过朗读体会登峰之艰难。

①“我奋力向峰顶爬去。”“奋力”读时要加强语气,读出充分鼓起劲来,尽所有的力量爬。

②“一会儿攀着铁链上;一会儿手脚并用向上爬……”两个“一会儿”读出作者爬山时不怕累,巧用爬山方法,历尽艰辛克服各种困难。

③“爬呀爬,我和老爷爷,还有爸爸,终于都爬上了天都峰顶。”“爬呀爬”,爬山是何等的不容易。“终于”是奋力的结果,还能表现出“我们”经过巨大努力之后爬上了天都峰的快慰心情。

把带点词的语气读出来,从而体会到:要攀登高峰,必须奋力向上,勇于攀登,才能达到目的。

5.抓住“互相道谢”,通过讨论,明白登山成功之理。

同桌交流,谈谈自己对“我”及爷爷说的话的理解。

①"要不是你的勇气鼓舞我,我还下不了决心哩!现在居然爬上来了!这句话肯定了“我”爬山的勇气对老爷爷行为的影响。“居然”是说老爷爷能爬上天都峰是出乎意料,根本没有想到的。

②“我是看您也要爬天都峰,才有勇气向上爬的!”这句话告诉我们“我”由望峰生畏到坚定信心直至爬山成功,勇气来源于老爷爷的行为鼓舞。

通过交流,由此得出他们都是在对方的鼓舞下,爬上顶峰的。

6.有感情地朗读,体会爸爸的话。

(1)自己动手画出爸爸说的话,认真读一读,“汲取”是什么意思?(吸取)

(2)爸爸说的话“真有意思”你怎么理解?

(这一老一小,虽然互不相识,却能相互鼓励,相互学习。)

(3)爸爸为什么说这句话?(这句话告诉我们,在人与人相处中,要相互学习,相互鼓励,才能取得进步。)

四、总结全文

在日常生活中,在人与人相处中,要相互学习,相互鼓励,共同进步。要善于从别人身上获取力量,增添勇气,把事情办好。

《爬天都峰》教学反思

《爬天都峰》一课主要讲了天都峰的高和险以及我和老爷爷相互激励解决困难爬上天都峰的。通过对课文的朗读体会善于从别人身上相互学习、相互激励、共同进步解决困难的道理。

课堂上,我首先对生字和词语检查过关,然后就把重点放在朗读感悟上。这一课中我把朗读感悟重点放在了对天都峰的高和险上以及我和老爷爷相互激励的话语上面。这里重点说一直对于第二自然段的教学。在体会天都峰的高和险上,我让学生多次朗读第二段,在读中让学生抓住重点词句进行体会。如:“峰顶这么高,在云彩上面哩!”体会天都峰的高;通过“挂”等词体会天都峰的陡。但是在找一找这些词语时,却碰到了一些困难,尤其是对于“挂”这个词语,很多小朋友不能理解,因此花在这里的时间就相对多了些,最后我希望通过知识的迁移来使学生理解,我举了《望庐山瀑布》的例子,通过这里的“挂”字来使学生理解课文中的“挂”字,由于学生已经学习过了《望庐山瀑布》这首诗,所以这样一来就比较容量理解了,我也认识到有些东西的学习对三年级刚升上中段的学生不能太强求了,要通过知识的迁移和感性的事物的帮助才能行!

最新范文

《a o e》【优秀4篇】03-21

综合实践活动教案(优秀5篇)03-21

《丑小鸭》教案(优秀5篇)03-21

安全教育主题班会教案(优秀9篇)03-21

《猴王出世》优秀教学设计【优秀3篇】03-20

《窃读记》教案精选9篇03-20

幼儿音乐教案优秀8篇03-20

莫高窟教案【优秀4篇】03-20

找萝卜教案5篇03-20

选择阳光阅读题答案精选2篇03-20

77 947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