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的反射教案 关于光的反射教案(优秀8篇)

2024-01-29 14:37:19

我们相信,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学习方式和风格,而在这个课堂上,我们会尽力确保每个人都可以得到充分的学习机会和支持。读书之法,在循序而渐进,熟读而精思,这里是勤劳的编辑帮大伙儿整理的关于光的反射教案(优秀8篇),欢迎参考阅读,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光的反射》教学设计 篇一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光的反射现象,知道什么是入射光线、反射光线、法线、入射角、反射角。

2.了解光的反射定律,知道光的反射现象中光路是可逆的。

3.知道镜面反射和漫反射的区别以及它们的应用。

4.会根据光的反射定律作图。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光的反射定律的实验探究,培养学生分析、概括的能力以及逻辑思维能力。

2.通过光的反射定律的实验探究,用实验方法获得反射光线、入射光线跟法线的位置关系,测量反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总结探究的结论,获得全面探究活动的体验。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1.在探究光的反射定律的实验过程中,培养学生热爱科学,积极向上的情感。

2.培养学生密切联系实际,提高科学技术应用于日常生活和社会的意识。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探究光的反射定律。

难点:镜面反射和漫反射。

【课前准备】

学生课前准备:激光笔、一小块平面镜、一块可以对折的半圆形硬纸板(用量角器的直边与纸板底边对齐,以对折形成的折痕为中心线,在线的两侧分别用量角器标注相应的角度数值)

教学器材准备:激光演示仪、平面镜、空气清新剂

【教学过程】

引入

复习提问:光的传播规律--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实验引入:老师用激光笔或者手电筒射出的光在墙上打出一个亮点,利用空气清新剂喷出的气雾清晰地显示激光或者手电筒传播的路径,用来验证光的直线传播的规律。

在墙上挂一块平面镜。激光笔射出的光或手电筒的光斜射到平面镜上,在气雾背景显示下,会看到一去一回两条光线。让学生描述现象。引出本节研究内容:“光的反射”。学生回答:光从空气照到平面镜上,被镜子反射回来。用激光演示仪演示光的反射现象,让学生看到反射现象中的光线。

新课学习

介绍入射光线、入射点、反射光线、法线、入射角、反射角的`相应位置。学生观察,记忆各部分名称及所处位置。提出问题“光射向任何物体表面都会发生反射现象。关于光的反射,你想知道什么?”学生回答感兴趣的问题:反射光和入射光有什么规律?反射光线沿什么方向射出?反射角与入射角有无关系?“本节课,我们就根据同学们感兴趣的问题,来探究光反射时应遵循的规律,逐一找到答案。探究光的反射定律。请同学们根据图中所示入射光线的方向,讨论猜想一下反射光线将沿着什么方向射出?”(播放动画)

学生猜想:可能的几种情况。提问:由实验现象,得到的反射光线将沿哪个方向射出?到底哪种猜想对呢?显然,科学仅靠猜想是不够的,需要通过实验去检验。实验过程中,学生会出现各种问题,老师要引导学生探究,让学生们通过互助交流解决问题,不要老师直接纠正。例如:有的学生直接用激光照在镜子上,根本就看不见光线。老师提问已经看到光线的学生,让他说说如何做的。又如:有的学生在纸板上看到了入射光线,但看不到反射光线。老师提问已经看到反射光线的学生,让他说说如何做的。学生做实验,找反射光线的位置。学生回答:反射光线沿1方向射出,沿2、3方向射出的猜想是错误的。学生回答:光可以沿着表面平整的纸板面传播,并且清晰地看到了一束光。学生回答:纸板要与平面镜垂直,并且保证纸板可对折的两部分必须在同一个平面内,才能同时看到入射光线和反射光线。

进一步探究光的反射定律:请同学们探究反射角与入射角的大小关系,并设计实验数据表格,记录你们的结果。老师巡视,与学生交流讨论。

《光的反射》教学设计 篇二

一、教学目标

1、理解光密介质、光疏介质以及全反射现象,掌握临界角的概念和全反射条件。

2、用实验的方法,通过分析讨论,准确的概括出全反射现象,提高总结和实践能力。

3、能体会到物理与社会、生产生活的紧密联系,感悟物理学研究中理论与实践的辩证关系。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全反射的条件。

难点:对全反射现象的理解。

三、教学过程

环节一:新课导入

【问题情境】

播放医生利用光导纤维检测病人身体的视频,引导学生体会物理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学生思考:光导纤维怎样传输光及相关信息呢?由此引出课题。

环节二:新课讲授

【建立规律】

介绍两个物理概念,光密介质和光疏介质,并明确二者是相对的。

实验探究:将半圆形玻璃砖固定在光具盘上,观察激光束从玻璃进入空气时的`折射情况。入射角增大,折射角、反射光和折射光的强度如何变化?

实验猜想:反射光、折射光都消失;反射光消失,只有折射光;折射光消失,只有反射光。

实验现象:随着入射角增大,折射角也逐渐增大,但折射角总大于入射角,同时观察到折射光线越来越暗且接近90°,当入射角增大到一定程度时折射光线消失,只剩下入射光线、反射光线,继续增大入射角,依然看不到折射光线。

得出结论:只有反射光线而折射光线消失的现象是全反射现象。教师介绍玻璃是光密介质,空气是光疏介质,只有从光密介质到光疏介质,才有可能发生全反射现象。可以让学生通过验证光从光疏介质到光密介质,得出这种情况下不能发生全反射。

回顾实验并分析得出:要发生全反射现象对入射角大小有一定的要求,将折射角为90°时的入射角叫做临界角。

学生小组结合实验现象总结全反射(全内反射)的条件:(1)光线从光密介质射入光疏介质(2)入射角大于临界角

教师提问学生如何知道临界角呢?提示学生如果已知介质的折射率,就可以确定光从这种介质射到空气(或真空)时的临界角。

环节三:巩固提高

【深化规律】

解释课前导入中光导纤维如何传输光及相关信息。

环节四:小结作业

学生总结本节内容,课后思考全反射现象在生活中的应用,小组内交流分享。

四、板书设计

中公讲师解析

《光的反射》教案 篇三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了解光的反射现象,知道什么是入射光线、反射光线、法线、入射角、反射角;理解光的反射定律,知道光的镜面反射和漫反射。

2.过程与方法:通过光的反射定律的实验小组探究,得出光的反射定律,提高分析、概括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感知物理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提高科学技术应用与日常生活和社会的意识,培养热爱科学,积极向上的情感。

二、教学重难点

1.光的反射定律和应用;

2.反射定律中的“三线共面”的理解和两种反射现象的应用。

三、教学过程

环节一:新课导入

图片导入:通过多媒体展示一组能顾自行发光的物体,如:太阳、水母等,以及展示一组不能自行发光的物体,如:黑板,课桌,铅笔等,进而提问学生我们能够看到发光的物体是因为发光的物体有光发出,那么为什么我们能够看到不自行发光的物体呢?进而引出课题。

环节二:新课讲授

学生根据生活经验总结出:本身不发光的物体,由于光照射到物体表面时,总有一部分光会被物体表面反射回来,这些光线又进入人眼,就会被看到。

教师总结:这就是光的反射现象(板书标题)

教师询问:这个过程遵循什么规律?

(一)探究光的反射规律

1.根据画出的光路图,介绍与光的反射中的几个专业术语:

(1)、入射光线、反射光线

(2)、入射点:光入射到镜面上的点。

(3)、法线:过入射点,垂直于镜面的直线

(4)、入射角i:入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

(5)、反射角r:反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

2.探究实验

【提出问题】光的反射遵循什么规律?

【假设与猜想】两角相等不相等、三线共面不共面。

【实验】教师演示:让入射光线沿着硬纸板入射,观察硬纸板上得到的反射光线,再将有反射光线的半个硬纸版向后转动,观察光屏上是否有反射光线。

学生分组实验:将半圆形的量角器作为光屏,垂直置于平面镜上,改变入射光线的方向(做3次),观察反射光线的方向怎样改变,反射角和入射角的大小有什么规律?

【收集数据】多次实验测量反射角和入射角进行表格填写观察数据关系。

【分析论证】综合以上实验,分析实验现象及总结一下光的反射规律

【得出结论】光的反射定律,即:在反射现象中,三线共面,两线分居,两角相等(光的反射定律)

3.光路可逆

再次演示:让光逆着反射光线射到镜面上,发现光路可逆

(二)镜面反射和漫反射

教师提问,同学们可以看到反光的玻璃,在上课时各个方向的同学都能够看到黑板的知识,这是为什么呢?继而引出镜面反射和漫反射,画出其示意图:

光的反射物理教案 篇四

学习目标:

1.知道光的反射、入射光线、反射光线、法线、反射面、入射点

2.会设计“探究光的反射定律”的实验过程、动手进行实验、完成探究报告

3.知道反射定律、光的反射分类4.知道反射时光路可逆5、知道能看到不发光物体的原因

重点、难点:光的反射定律和应用,反射定律中的“三线共面”的理解

课堂导学

自主学习

1、①我们为什么可以看见发光的物体?例如:蜡烛、日光灯、电视。

②许多物体本身并不发光,例如:月亮、课桌等,我们也可以看的见,是因为这些物体的光进入我们的眼睛。

所以,任何物体表面都可以反射光,这种现象就是光的反射。

2、光的反射规律:

光路图

角i角r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①入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叫做x,反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叫做x。

②x、x和x在同一平面上;

③x和x分居在法线的两侧。

④在反射现象中,x 角等于x角。反射角随入射角的增大而增大。

问:①两名同学,甲同学能通过镜子看到乙同学的眼睛,乙同学能看到甲的眼睛吗?

②补充光路图,并求反射角和入射角。

注意:①光在反射时,光路是x的x②入射角为00时,反射角为

3、镜面反射和漫反射

探究:①用小镜子反射光线,照入同学眼睛会有什么感觉?周围的其他同学会有什么感觉?

②如果在镜面上铺一张白纸,又会有什么感觉呢?原因是什么呢?

(1)镜面反射:光滑镜面的反射(平行光线射入时,光线x射出)

(2)漫反射:表面凹凸不平的反射(平行光线射入时,反射光线朝x)

探讨:在漫反射中,是否遵守上面的反射规律?

练习反馈一、选择题

1.一束光斜射到平面镜上,当入射光线与镜面的夹角逐渐减小时,则(x)

A.入射角逐渐增大,反射角逐渐增大 B.入射角逐渐减小,反射角逐渐减小

C.入射角逐渐增大,反射角逐渐减小 D.入射角逐渐减小,反射角逐渐增大

2.一束光斜射到平面镜上,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夹角为70°,反射光线与平面镜的夹角(x)

A.35° B.20° C.55° D.30°

3.晚上,在桌面上铺一张白纸,把一小块平面镜放在纸上,让手电筒的光正对着平面镜照射,则从侧面看去(x )

A.镜子比较亮,它发生了镜面反射 B.镜子比较暗,它发生了镜面反射

C.白纸比较亮,它发生了镜面反射 D.白纸比较暗,它发生了漫反射

《光的反射》教案 篇五

学习目标:

1.知道生活中光的反射现象。

2.通过探究实验,理解光的反射定律;理解光路可逆的含义。

3.能区分镜面反射和漫反射,并能解释相关现象。

学习重点:

1.光的反射定律   2.镜面反射和漫反射

学习难点:

用光的反射解释一些简单现象

教具学具:

演示用:氦氖激光器、刻度尺、手电筒、水、盆、光的反射演示装置图、平面镜、玻璃片、投影片。

学生用:手电筒(玻璃上有1—2 mm缝隙的黑纸)、白纸、小平面镜、大头针、量角器、钢笔、图钉、刻度尺、透明胶条。

导学方法:探究法、实验法、讲练法、归纳法。

学习过程:

一、快乐自学、合作探究

(一)想一想:人的眼睛之所以能看见物体,是因为有光线从物体进入了眼睛。光源本身能发光,自然能被人看见;看看你周围的物体,不是光源的怎么也能看见呢?

(二)探究光的反射定律

1.认识相关概念:

[演示实验1]让氦氖激光器发出的一束光线射在平面镜上,大家观察一点、两角、三线。 并记忆以下内容:

入射点(o):入射光线与镜面的接触点。

入射光线(ao):从光源射向镜面的光线

反射光线(ob):从镜面向外传播的光线

法线(on):通过入射点且垂直于镜面的直线。

入射角(i):入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

反射角(r):反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

2.[提出问题]

光在反射时遵循什么规律?也就是说,反射光线沿什么方向射出?

3.[演示实验]

选择对光反射能力强的         做反射面,用白色硬纸板和白纸显示光束传播的路径。

(1)按图甲所示,先使e、f成为同一平面,使入射光线沿纸板射向镜面上的o点,观察从镜面反射的光线的方向。

(2)改变入射光线的方向,观察反射光线的方向怎样改变。

(3)按图乙那样,把纸片f向前折或向后折,观察能看到反射光线吗?

4.[分组实验]研究反射角和入射角的关系

①将一张16 k的白纸用图钉或透明胶条固定在水平桌面上,在白纸中间画出直线on作为法线;在on的一侧画几条角度不同的直线oa、oa1、oa2.

②让从手电筒前面纸缝中射出的光分别沿oa、oa1、oa2射向镜面,观察反射光线。

③分别在每条反射光线的位置上用大头针扎一个孔b、b1、b2.用刻度尺画出直线分别将ob、ob1、ob2连接起来。

④再用量角器量出反射角(r)和入射角(i)的大小,并记录大小进行比较。

角i

角r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⑤使光线分别沿ob、ob1、ob2射向镜面,观察每条反射光线的方向。

5. [分析和论证]

(1)从演示实验可看到e和f在       个平面内时有反射光线,即反射光线和和入射光线在       个平面内;且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位居法线的        。

(2)根据分组实验可归纳出反射角        入射角。

(3)从分组实验的⑤可看出反射时光路是            的。

光的放射定律:在反射现象中,          、        和        都在同一平面内;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分居       两侧;反射角     入射角。

(即三线同面,两线分居,两角相等)

[例1]左下图中画出下列入射光线的反射光线。

[例2]已知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成90°夹角,请在右下图中画出镜面的位置。

(三)镜面反射和漫反射

镜面反射:入射光是平行光,反射光线也是             。

漫反射:入射光是平行光,反射光线不再               。

漫反射          (“遵循”“不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二、自我小结:

本节课我的收获是

①                                     ;

内容:    ②                                 ;

③                                  ;

①                 ;实例:                 ;

②                  ;实例 :                ;

光的反射规律

分类:

我还有的疑惑是

三、当堂训练:

必做题

1.所有的物体表面都      光,我们能够看见不发光的物体,是因为物体       的光进入了我们的眼睛。

2.如图的四种情景,属于光的反射现象的是                            (

3.关于光的反射,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

a.在反射现象中光路是可逆的       b.反射光线和法线的夹角叫反射角

c.入射角随反射角的变化而变化     d.漫反射也遵循光的反射规律

4.一条入射光线与镜面的夹角为150,则入射角为                       (    )

a.150       b.300      c.1500     d.750

选做题

5.如下图所示,早晨的太阳光与水平方向成30°角射到一水平放置的平面镜上,经镜面反射后,反射角为      ,随着时间的推移,从早晨到中午,反射角将      (增大、不变、减小)。

6.(社会热点题)第十一届全运会短道速滑比赛和花样滑冰比赛于XX年4月3日~5日及4月9日~12日分别在山东省青岛市国信体育馆举行。如图2-2-2所示,整个体育馆就象一颗光芒四射的“钻石”。我们能从各个角度看到“钻石”体育馆是因为它发生了    反射;不同部位亮度不同,某个表面光线特别强,是因为光在不同小平面上又发生____反射。

7.在暗室的桌面上铺一张白纸,把一块小平面镜平放在纸上(镜面朝上),让手电筒正对平面镜照射,如图2-2-4所示,从侧面看去          (    )

a.镜子比较亮,它发生了镜面反射

b.镜子比较暗,它发生了镜面反射

c.白纸比较亮,它发生了镜面反射

d.白纸比较暗,它发生了漫反射

8. 一束光线与镜面成200角射到镜面上,现将镜面转动150角,则     (    )

a.反射光线的方向转过200角             b.反射光线的方向转过700角

c.反射光线的方向转过150角             d.反射光线的方向转过300角

四、 课堂作业

课本p15动手动脑学物理1--4题

五、我的反思

《光的反射》教案 篇六

教学重点和难点:

1.重点:探究光的反射定律

2.难点:镜面反射和漫反射

课前准备:

学生课前准备:激光笔、一小块平面镜、一块可以对折的半圆形硬纸板(用量角器的直边与纸板底边对齐,以对折形成的折痕为中心线,在线的两侧分别用量角器标注相应的角度数值)

教学器材准备:激光演示仪、平面镜、空气清新剂

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过程教学活动设计学生活动设计

复习提问

实验引入提问:光的传播规律

老师用激光笔发出的光在墙上打出一个亮点,利用空气清新剂喷出的气雾清晰地显示激光传播的路径,用来验证光沿直线传播的规律。

在墙上挂一块平面镜。

激光笔发出的光斜射到平面镜上,在气雾背景显示下,会看到一去一回两条光线。

让学生描述现象。

引出本节研究内容:“光的反射”学生回答: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

学生观察

学生回答:光从空气照到平面镜上,再被镜子反射回来。

介绍名称用激光演示仪演示光的反射现象,让学生看到反射现象中的光线。

介绍入射光线、入射点、反射光线、法线、入射角、反射角的相应位置。学生观察,记忆各部分名称及所处位置。

)书包范文●www.shubaoc.com(提出问题

探究光的反射定律“光射向任何物体表面都会发生反射现象。关于光的反射,你想知道什么?”

“本节课,我们就根据同学们感兴趣的问题,来探究光反射时应遵循的规律,逐一找到答案。”

请同学们根据图中所示入射光线的方向,讨论猜想一下反射光线将沿什么方向射出?

做实验之前,首先要设计实验方案,需要什么器材?如何去做?

请同学们利用桌面上的器材:激光笔、平面镜、可对折的半圆形纸板,讨论设计实验方案。

老师巡视,与学生交流讨论。

提问:由实验现象,得到的反射光线将沿哪个方向射出?

实验过程中,学生会出现各种问题,老师要引导学生探究,让学生们通过互助交流解决问题,不要老师直接纠正。

例如:有的学生直接用激光照在镜子上,根本就看不见光线。老师找已经看到光线的学生,让他说说如何做的。

又如:有的学生在纸板上看到了入射光线,但看不到反射光线。老师找已经看到反射光线的学生,让他说说如何做的。学生回答感兴趣的问题:

反射光和入射光有什么规律?

反射光线沿什么方向射出?

《光的反射》教学设计 篇七

知识目标

1、知道什么是现象。

2、理解定律,能应用反射定律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

3、知道镜面反射和漫反射,并能用来解释一些简单现象。

能力目标

1、通过观察分析实验,总结得出定律,培养观察、分析、概括的能力。

2、通过对定律的分析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3、通过现象的解释,培养学生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通过对光路图的应用,逐渐培养学生空间想象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

情感目标

通过生动有趣的光学现象调动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情感。

教学建议

教材分析

本节课由我们能看到本身不发光的物体引入现象,然后转入研究规律,通过实验总结出定律,并指出光发生反射时光路是可逆的随后介绍了光的两种反射现象:镜面反射和漫反射,同时说明我们能从不同方向看到物体正是由于漫反射的原因。本节学习的重点是理解定律,难点是正确确定入射角、反射角及通过实验总结出反射规律。

教法建议

1)研究反射规律的实验尽可能准确,这是上好这一节课的关键。

让学生清楚的看到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的关系,对学生总结定律很重要。虽然误差不可避免,但由于要得到定量的角度关系,这个实验的准确度非常重要,做好这个实验能为学生总结反射定律奠定有利的基础。

2)要给学生树立空间的概念

由于我们把定律最终落实在纸面上的光路图,很容易造成学生的错觉,认为光现象都是平面的,要有意识的借助立体模型或微机模拟使学生形象的认识光现象的空间感。

3)通过实验帮助学生对光路可逆的。理解。

4)定律的表述一定要清楚,语言要准确,要注意入射光与反射光,入射角与反射角的因果关系。

教学设计:

示例

教学重点:

正确确定入射角、反射角;理解定律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通过实验探索反射现象的规律

教具:

画有角度的可折叠的白色硬纸板、一面镜子、两个光源、一张白纸、大头针(或牙签)、铅笔、直尺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问题引入

为什么我们既能看到发光的物体又能看到不发光的物体?如在遮蔽门窗的教室内,打开电灯,我们不仅能看到发光的电灯,同时还能看到桌椅、墙壁、同学及周围一切本身不发光的物体,这是什么原因?从而引出反射的概念,还可举例我们看到月亮是因为它反射光,但它不是光源,有人说站在地球上看地球就像一个大月亮。引入反射后,可进一步引入反射光和入射光的概念,并提出问题:光线的反射遵从什么规律?引入新课教学。

二、新课教学

1、定律

方法1:演示实验总结规律,按照书67页实验进行教学。

(1)演示前,将演示器材一一展示给学生。其中,硬纸板的可折叠性及硬纸板上的刻度一定要让学生看清楚。

(2)实验中,边演示,边介绍名词概念:入射点、法线、入射角、反射角。随后板书光路图,如图5—2—1,并标出入射角、反射角的度数。

(3)通过转动纸板F和改变入射角让学生回答下列问题: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是否一定在同一平面?反射光和入射光线是在法线的两侧还是在法线同侧?反射角的大小与入射角的大小有什么关系?

(4)教师引导总结得出定律: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内;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法线的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方法2:探究规律(对于基础较好的学生可使用)

(1)向学生介绍书67页的实验器材,并介绍基本概念:入射点、法线、入射角、反射角。

(2)提出问题:一束光射向镜面,反射光线的位置如何确定?(可提示学生从空间到平面的思路)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的位置关系如何确定?反射角的大小与入射角的大小关系如何确定?

(3)学生猜想并设计实验(可超出书上所给的器材)

(4)实验探索并得出结论。

(5)教师引导归纳出定律。

2、光发生反射时光路可逆。

演示:如图5—2—2图,A点发出的光经O点反射后到达B点,在B点再放一光源,使其发出的光射向镜面某点如C点,调整光线BC的方向,使其与BO重合,发现其反射光线与OA重合,从而说明反射时光路可逆。

在讲完反射定律以后,可在课堂上增加以下基本练习。

1)光线垂直射到镜面上,入射角和反射角各等于多少?

2)入射光与界面夹角60,入射角和反射角各多大?入射光线与反射光线夹角多大?

3)反射光线跟入射光线垂直,入射角和反射角各多大?

4)完成光路图。(图略,可选不同类型的题目,参考习题精选5、6、7题形式)

3、镜面反射和漫反射

A、方法1:教室内有阳光射入的情况下可用这种方法。

演示:让一束太阳光斜射到平面镜上,调整镜面的方向,会在墙上产生一个明亮的光斑,迎着反射光的方向看,很刺眼;用一张白纸代替镜面,从各个方向都看不到耀眼的亮光,同时墙上也没有明亮的光斑。提出问题:这是为什么?然后再用光路图说明原因。讲解镜面反射和漫反射。

B、方法2:从反射面入手分析

在纸板上垂直插入几根牙签如图5—2—3,引导学生想象当入射光平行射到各入射点时,反射光线的方向有什么特点?随后将纸板随意弯折,如图5—2—4,这时学生会看到法线不再平行,引导学生想象当入射光平行射到各入射点时,反射光线的方向有什么特点?由此引入镜面反射和漫反射。

用光具盘演示:镜面反射和漫反射现象。

C、总结:镜面反射和漫反射的特点和异同。

a、镜面反射、漫反射相同点:都遵守定律

b、镜面反射、漫反射不同点:

(1)(原因)反射面不同平整光滑粗糙不平

(2)(结果)反射光方向不同有反射光束,其他方位则没有各个方向都有反射光,没有光线集中的反射方向

(3)(现象)人的感觉不同迎着反射光看很刺眼,常说反光;其他方位看不见,或不明显。各个方向都能看清

D、实例:黑板反光、灯下看书反光、平静的水面、各个方向都能看清黑板上的字、电影屏幕用布而不用玻璃、一般非光滑物体

三、总结扩展

本节课我们研究了现象,对于定律要注意它的研究方法,注意用物理方法分析实验现象(三线、两角的关系),并在分析这些关系的基础上,逐步解释它的物理本质,形成物理概念,建立物理规律。这样有助于加深对物理概念、物理规律建立过程的理解,这是研究物理问题的重要方法。

四、板书设计

探究活动

【课题】

自制潜望镜

【活动目的】

潜望镜的用途很广,在步兵的战壕里观察前方的战况以及在坦克的驾驶室及炮长的瞄准都用到了潜望镜。同学们通过制作简单的潜望镜可以加深理解现象以及光路设计原理。

【组织形式】

学生活动小组

【活动流程】

设计光路图,准备用具,制作过程,交流与合作,装置改进。

【参考方案】

准备两块小镜子。用硬纸片做两个直角弯头圆筒或方筒,直径比小镜子稍大。在纸筒的两直角处各开一个45度的斜口,将两面小镜子相对插入斜口内(如图5—2—16所示),用纸条粘好,把两个直角筒套在一起,即成一个简单的潜望镜。

【备注】

1、写出制作计划、制作过程及结果分析报告。

2、发现新问题。

3、总结经验,提出新的见解。

教学过程 篇八

一、引入新课

问题引入

为什么我们既能看到发光的物体又能看到不发光的物体?如在遮蔽门窗的教室内,打开电灯,我们不仅能看到发光的电灯,同时还能看到桌椅、墙壁、同学及周围一切本身不发光的物体,这是什么原因?从而引出“反射”的概念,还可举例我们看到月亮是因为它反射光,但它不是光源,有人说站在地球上看地球就像一个大月亮、引入反射后,可进一步引入“反射光”和“入射光”的概念,并提出问题:光线的反射遵从什么规律?引入新课教学、

最新范文

《游褒禅山记》教案(最新5篇)01-29

《三峡》教案(优秀5篇)01-29

《五柳先生传》学习要点(优秀3篇)01-29

中考阅读真正的慷慨阅读题答案(优秀3篇)01-29

托班手工教案【优秀9篇】01-29

《丑小鸭》教案【3篇】01-29

爱之链教案【优秀7篇】01-29

孔子拜师教案优秀10篇01-29

胡同文化教案(优秀8篇)01-29

慈母情深教案精选8篇01-29

77 87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