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饶的西沙群岛教案 《富饶的西沙群岛》教案(精选3篇)

2024-01-27 02:44:53

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教育工作者,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教案,借助教案可以让教学工作更科学化。那么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下面是书包范文为大家精心整编的《富饶的西沙群岛》教案(精选3篇),希望能够给小伙伴们的写作带来一些的帮助。

富饶的西沙群岛教案 篇一

【教学设想】

1、学生领会西沙群岛地理位置的重要,领略祖国山河的美丽富饶,激发对祖国的热爱。

2、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读出句子的语气。通过各种形式的朗读,通过学生自评的形式,指导学生朗读。

3、利用网络展现西沙群岛风景及物产资源,通过网上资料及直观形象的展示,使学生感悟语言文字。

4、指导学生上网收集资料,利用网络延伸课文,拓展知识面,培养信息收集处理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认识西沙,初读课文。

1、课件展示:祖国地图。

同学们,你们听说过西沙群岛吗?请看这是一幅我们伟大祖国的地图,谁能从地图上找到西沙群岛的位置?

它是南海西北部的一群岛屿。它由许多小岛组成,是我国海南省三沙市的一部分。

2、课件出示:西沙群岛的地图。

在距离海南岛180多海里的东南海面上,有一片岛屿像朵朵星莲,颗颗珍珠浮于万顷碧波之中,那就是令人向往而又充满神秘色彩的西沙群岛。

3、课件展示:西沙群岛风光片。

这节课就让我们来游览美丽富饶的西沙群岛吧!

4、出示板书:富饶的西沙群岛。齐读课题。

“富”和“饶”都是很多的意思,那么西沙群岛什么“多”呢?

5、请大家打开课文默读,找一找,圈一圈,按课文叙述的顺序来说一说。

二、探究交流,整体感知。

1.同学们刚才找得很认真,下面就让我们来交流一下富饶的西沙群岛什么多?

边交流边出示板书:

海水颜色

珊瑚海参大龙虾鱼

鸟鸟蛋鸟粪

2.引读:对啊,作者按照地点的变化向我们介绍了西沙群岛的海面——(海水颜色多),海底——(珊瑚、海参、大龙虾、鱼多),海岛上——(鸟、鸟蛋、鸟粪多),并且在介绍的过程中紧紧抓住了它们的特点,使得这些景物栩栩如生地展现在我们面前。

边出示板书:海面海底海滩海岛

3.过渡:下面就让我们去细细欣赏这些美丽的景物吧!

三、分段学习。

(一)学习第一自然段。

1、课件出示:西沙群岛位于南海的西北部,是我国海南省三沙市的一部分。那里风景优美,物产丰富,是个可爱的地方。

2、读后交流,畅谈感受。

3、教师小结:这段话写了两个方面的意思,第一,西沙群岛位于南海的西北部,是我国海南省三沙市的一部分;第二,那里风景优美,物产丰富,是个可爱的地方。

(二)学习第二自然段。

1、课件出示:西沙群岛一带海水五光十色,瑰丽无比:有深蓝的,淡青的,浅绿的,杏黄的。一块块,一条条,相互交错着。

请大家自由朗读这句描写海水的句子。

2、交流:哪位同学能用朗读来表现海水的色彩?指名朗读,学生点评。

3、让我们学着他的样子来读一读。

4、师引读:(请同学看着电脑)大海应该是湛蓝的,然而西沙群岛一带海水显出——(种种色彩)。

为什么会出现这么美丽的景象呢?(师一边用鼠标点图,一边引读)

因为——(海底有高耸的山崖,有低陷的峡谷,海水有深有浅),

所以——(从海面看,色彩也就不同了)。

(三)学习第三自然段。

1、指名朗读第三自然段。

2、说说这段话中向我们介绍了海底的哪些物产。

课件展示:填空:海底有()、()、()。

3、再读课文,看看这些物产有什么特点呢?

4、课文第三自然段分别介绍了海底的珊瑚、海参、大龙虾,可不可以把它们的次序调换一下来介绍呢?(可以)像这样把几个不分先后、主次的内容写在一起的段落就叫并列段式。

5、刚才同学们和老师一块到了西沙群岛,游览了奇妙美丽的海底世界,请你把在海底所看到的向同学们介绍一下。

6、指名朗读,师生评议。

7、课件引读:珊瑚有的像绽开的花朵(电脑出示图片),有的像分枝的鹿角(电脑出示图片),真是——生(各种形状),海参浑身没有力气——生(懒洋洋),大龙虾雄赳赳气昂昂的(电脑出示图片)——生(威武)。

8、谈话过渡:刚才同学们带领老师进入了珊瑚、海参、大龙虾的世界,其实在海中最多的还是鱼。

(四)学习第四自然段。

1、课件出示:鱼成群结队地在珊瑚丛中穿来穿去,好看极了。有的全身布满彩色的条纹;有的头上长着一簇红缨;有的周身像插着好些扇子,游动的时候飘飘摇摇;有的眼睛圆溜溜的,身上长满了刺,鼓起气来像皮球一样圆。各种各样的鱼多得数不清。正像人们说的那样,西沙群岛的海里一半是水,一半是鱼。

2、指名朗读,师生评议。

3、出示课件,教师引读:快看,一群群的鱼在珊瑚丛中穿来穿去,有的——(全身布满彩色的条纹),有的——(头上长着一簇红缨),有的(周身像插着好些扇子,游动的时候飘飘摇摇),有的(眼睛圆溜溜的,身上长满了刺,鼓起气来像皮球一样圆)……

4、师引读:西沙群岛的鱼远远不止这些,太多啦!正像人们说的那样——各种各样的鱼,多得——(数不清)。正像人们说的那样,西沙群岛的海里,(一半是水,一半是鱼)。

5、“西沙群岛的海里一半是水,一半是鱼。”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呢?请看选择题。

课件出示选择题:

“西沙群岛的海里一半是水,一半是鱼。”这句话的意思是:

(1)水和鱼正好各一半。()

(2)水很多。()

(3)鱼很多。()

选择③,“西沙群岛的'海里一半是水,一半是鱼”这句讲西沙群岛海里的鱼非常多,并非真的是水和鱼各占一半。用“一半是水,一半是鱼”这一夸张的手法,强调西沙群岛“物产丰富”的特点,使人回味,留下深刻的印象。

6、西沙群岛的海底恰似一个美丽奇幻的鱼的世界,让我们再读再体会。

(五)学习第五自然段。

1、如果说海里是鱼的世界,西沙群岛的岸上就是鸟的天下。

2、老师和你们配合着读好这一小节

西沙群岛也是——(鸟的天下),岛上——(有一片片茂密的树林),树林里栖息着——(各种海鸟)。遍地都是——(鸟蛋)。树下堆积着——(一层厚厚的鸟粪),这是非常宝贵的肥料。

3、指导朗读,交流感悟。

4、全班交流,教师小结:“西沙群岛也是鸟的天下。”这一句讲西沙群岛的鸟非常多,鸟儿是这里的主宰。

这一自然段对鸟多,鸟蛋多,鸟粪也多,生动形象地作了描述。

(六)学习最后一节

引读:富饶的西沙群岛,是我们祖祖辈辈生活的地方。随着祖国建设事业的发展,可爱的西沙群岛——会更加(美丽),更加(富饶)。

四、朗读课文。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再读课文,感受西沙群岛的美丽、富饶。

2、课件展示:海面、海底、海岛的有关图片。

3、学生看图讲述相应段落的内容。

五、总结课文。

读完这篇课文,让我们真切地感受到:西沙群岛真是一个风景优美、物产丰富,令人向往而又充满神秘色彩的地方。老师相信祖国的西沙群岛必将在你们的手中变得更加美丽富饶。

六、布置作业。

1、抄写课文中优美的句子。

2、课后搜集描绘祖国风光的谚语、诗句。

板书设计:

富饶的西沙群岛

海面海水颜色多

海底珊瑚各种形状

海参懒洋洋

大龙虾威武

鱼多

海滩贝壳千奇百怪

海龟有趣

海岛鸟鸟蛋鸟粪

富饶的西沙群岛教案 篇二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认识本课的23个生字,学会其中的13个字。

2、小组合作学习,通过查字典、联系上下文和利用资料等方法理解本课词语。

3、初步理解课文内容,学习第1、2自然段。

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能力。

德育目标:

了解我国西沙群岛的美丽和富饶,培养热爱祖国的感情。

教学重点:

认读生字、词语,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了解课文的写作顺序。

教学准备:

1、让学生自读课文,搜集与西沙群岛有关的图片、音频、视频、文字等资料。

2、教师准备与课文内容相关的风光片或图片,制作多媒体课件。

四、教学方法:

1、在读中感受西沙群岛的美丽富饶;

2、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欣赏西沙群岛的美景。

五、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激情导入。

1、播放歌曲《西沙,我可爱的家乡》,说说歌中唱的是什么地方?

2、学生借助地图找到西沙群岛的地理位置,教师揭示课题并板书。

(设计意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使学生明确西沙群岛在我国所处的位置及其重要性。)

(二)、初读课文,将课文读通。

1、小声读课文,画出生字和不懂的词。

2、按照自学要求小组合作学习。

读准字音,记住字形。画出不懂的词,小组内解决。(用查字典、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或课外资料等方法理解词的意思。)

(这里给足时间,让每个学生在组内都有发言的机会,争取让学生在组内把自己的字词问题解决。)

3、教师检查,小组汇报。

(1)、检查初读情况。

(2)、检查学生的识字情况,指导学生识记、书写生字:

“我会认”的10个生字:

饶屿崖威武卵渔栖粪辈

“我会写”的13个生字:

蓝懒披划威武拣颜形状渔料辈

(通过多种形式认字:集体认读、开火车读、男女比赛读、编谜语,组词、造句、找反义词、找近义词等,帮助学生识记生字;通过比一比谁书写的规范等比赛形式,指导学生规范书写。)

(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质疑。

1、同桌互读,做到正确、流利后在小组内检查。

2、师播放范读视频指导学生朗读课文。

(四)、整体感悟课文

1.同学们刚才朗读得很好,下面就让我们来交流一下富饶的西沙群岛什么多?

边交流边板书:海水颜色珊瑚海参大龙虾鱼贝壳海龟鸟鸟蛋鸟粪

2.教师小结:对啊,作者按照地点的变化向我们介绍了西沙群岛的海面--(海水五光十色),海底--(珊瑚、海参、大龙虾、各种各样的鱼),海滩--(贝壳、海龟多),海岛上--(鸟的天下),并且在介绍的过程中紧紧抓住了它们的特点,使得这些景物栩栩如生地展现在我们面前。

3.过渡:下面就让我们去细细欣赏这些美丽的景物吧!

(五)、学习第二小节

1.课件出示风景图:

西沙群岛一带海水五光十色,瑰丽无比:有深蓝的,淡青的,浅绿的,杏黄的。一块块,一条条,相互交错着。

请大家自由朗读这句描写海水的句子。

2.指导朗读:哪位同学能用朗读来表现海水的瑰丽?

读后学生点评。

3.全班齐读。

4.教师引读:西沙群岛一带海水五光十色,瑰丽无比:

请同学们看着课件接读。

5.师生合作读:为什么会出现这么美丽的景象呢?

师一边用鼠标点图,一边引读:因为海底高低不平,有山崖,有峡谷,海水有深有浅──

学生接读:(所以),从海面看,色彩也就不同了。

6.指导背诵。

(六)、教师小结,结束新课

(七)、作业设计

摘抄课文中的好词佳句。

板书设计

22、富饶的西沙群岛

海面五光十色

海底

珊瑚

六、教学反思

这篇课文按海面、海底、海滩、海岛的顺序介绍了位于我国南海的西沙群岛的美丽和富饶。学习本课一是让学生了解我国南海水域的广阔与富饶,西沙群岛风光的美丽;二是感受课文语言的优美,积累好词佳句。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西沙群岛位于祖国的南端,那里的海水、海底、海滩、海岛有着独特的特点,对于生长于山区的孩子来说,比较遥远、陌生。故此,在课堂教学的开始,我采用了放关于西沙群岛的音乐、展示西沙群岛的地图等方式导入新课,这样充分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感知课文,识记生字。

识字的这一环节,我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学习,用查字典、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或课外资料等方法理解字词的意思。然后播放网络上搜索到的生字资料,通过字的发音、书写笔顺、在田字格中的位置、组词等方面强化学生识记、书写生字词。

三、整体朗读,感知大意

在这个环节中我主要通过在网络中搜索到的视频范读来指导学生的朗读。然后播放课件引导学生边欣赏图片边理解课文,使学生们在带着浓厚的感情色彩的氛围中去学习和体会,更加深了对西沙群岛的印象,也更增加了孩子们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

富饶的西沙群岛教案 篇三

一、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

读懂重点词句,理解课文主要内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情感目标

了解我国西沙群岛是个美丽、富饶的地方,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3、 能力目标

⑴培养学生初步归纳总结段意的能力。

⑵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能力及语言的表达能力。

4、 知识目标

了解我国的西沙群岛是个美丽、富饶的地方。

二、教学重点

1、通过理解词句,了解西沙群岛的海水色彩和海域物产、感知西沙群岛的美丽富饶。

2、学习课文里的优美语言,积累好词佳句。

三、教学难点

围绕重点句之间的关系,懂得作者是如何围绕重点句把句子写具体的。

四、教学辅助手段

谈话法、观察法、演示法、课件演示。

五、教学步骤与教学活动设计

(一)导入新课

1、同学们,国庆大假刚过,你还记得爸妈带你去什么地方旅游过吗?(学 生自由说)

2、今天,老师还想带着同学们去一个美丽富饶的地方旅游一趟,大家想吗?

3、今天我们将去的地方就是——西沙群岛。(板书:西沙群岛)

此时,你心中最想知道的是什么问题?(西沙群岛在什么地方?)现在,我们一起看看地图吧。

(出示中国地图)这是我国的版图。在我国最南方有一个海叫南海,在南海上有四大群岛,而西沙群岛就是其中之一。它是我国南面的一扇大门,是海防前哨。

4、此时此刻,你还想知道什么?(西沙群岛是个什么样的地方?它有哪些特点?)要想知道这个问题,我们还得先读读课文。

(二)初读课文,了解大意

1、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读书方式读一读课文,边读边想:西沙群岛到底是个什么样的地方?课文是按怎样的顺序写西沙群岛的景色和物产的?找出相应的自然段。

2、请生说出读文后对西沙群岛的总体印象。

(西沙群岛风景优美,物产丰富,是个可爱的地方。)

课文为什么说西沙群岛是个风景优美、物产丰富的地方呢?接下来我们就逐段来体会。

(三) 分自然段学习课文

1、学习第2自然段

⑴这一段主要写西沙群岛的什么?有什么特点?(学生轻声读第2自然段并思考。)

⑵请生回答(这段主要写西沙群岛的海水,特点是:五光十色、瑰丽无比) 结合上下文理解:五光十色、瑰丽无比。

①什么是“五光十色”?为什么说西沙群岛一带的海水五光十色? (小组讨论:“五颜六色”和“五光十色”这两 个词语,用在这句话中,哪一个更恰当及其原因。)

②引导:仅仅颜色多就叫五光十色吗?

(通过与“五颜六色”进行比较,体会“五光十色”中的“光”的意思)

③欣赏西沙群岛海水(出示课件)。

④有感情地朗读这一自然段。(想象海水色彩繁多、鲜艳明亮、相互交错的神奇景象。)

⑶为什么西沙群岛的海水如此美妙神奇呢?(再次轻声读这一自然段,明白五光十色的海水形成的原因。理解出示课件)

⑷默读这一自然段,再想想这一段写了西沙群岛的什么?怎么样?

⑸小结:刚才同学们所说的“海水”、“五光十色”、“瑰丽无比”这几个词就是最能表达这一自然段主要意思的词语。

2、学习第3自然段。

⑴导言:西沙群岛的海水是如此美丽,那它的海底又是一番怎样的景象呢?我们一起来学习第3自然段。

⑵默读,画一画这一段给我们介绍了哪几种海洋生物?它们各有什么特点?先自己默读勾画,再在小组内互相交流)

⑶以小组汇报的形式谈自己的体会。(同时出示课件)

⑷有感情地朗读这段。

⑸默读,想一想这一段主要告诉我们什么。可以用串联所画的词语的方法来归纳主要内容。

3、学习第4自然段。

⑴这一段写西沙群岛的什么,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你是从哪些词句中体会出来的?

①读后提问:课文是从几方面具体介绍鱼多的?(数量、种类)

②从哪儿可以看出鱼的种类多?结合重点词语进行理解。

③有感情地朗读。

⑵这一段中哪句话概括了整段的内容?并说明理由。

4、自学第5、6自然段。

⑴刚才我们在学习第2、3、4自然段时,是按照先读懂每句话的意思,再画出最能表达主要意思的词语,归纳出这一自然段的主要内容。下面就请你们用这种方法自学第5、6自然段。

课件出示:

合作学习五、六自然段 :

1、西沙群岛海滩上有些什么?它们各有什么特点?你最喜欢哪一种,为什么?

2、西沙群岛岛上有什么?它有什么特点?

3、试着通过朗读把自己的体会表达出来。

学生先自读自悟,再在小组内自由发言谈体会。

⑵看录像,使学生体会到贝壳的美丽、海龟的有趣和海鸟的众多。

⑶教师引读,学生齐读。

4、小结2——6自然段,学习7自然段

⑴小结:通过2——6自然段的学习,你们知道了西沙群岛是个怎样的地方? (板书:富饶的)

⑵有感情地朗读第2——6自然段,把你的体会通过朗读表达出来。

⑶为什么西沙群岛这么美丽,这么富饶?(引读第7自然段)

我们知道西沙群岛是我国的南大门,处于太平洋的交通咽喉地位,地理位置非常重要!所以千千万万的英雄儿女日夜守护卫着它,任何敌人也休想从这儿靠近我们的国土一步。英雄儿女不仅保卫着它,而且把它建设得这么美丽富饶。相信随着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发展,可爱的西沙群岛必将变得更加美丽、更加富饶。

(四)总结全文

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了《富饶的西沙群岛》这一课,能谈谈你有什么收获吗?

(五)布置课外作业

课件出示:

学一学,找一找

1、这篇课文向我们介绍了西沙群岛风景优美,物产丰富。作者用词准确生动,读起来也非常有趣。请同学们把好的词句摘抄在读书笔记上。

2、对西沙群岛,你们还了解多少呢?请到课外广阔的天地中查找有关的图片和资料,收集整理成小小的调查报告,准备在班上交流。

附板书设计:

22、富饶的西沙群岛

海水:五光十色 瑰丽无比

风景优美更加美丽

海底:珊瑚 海参 大龙虾 鱼

海滩:贝壳 海龟

物产丰富更加富饶

海岛:海鸟 鸟蛋 鸟粪

最新范文

体育游戏采蘑菇教案(优秀6篇)01-27

《认识平面图形》教案最新3篇01-27

《端午粽》教案精选4篇01-27

体育活动教案(优秀9篇)01-27

《徐悲鸿励志学画》的教案(优秀8篇)01-27

《夏天里的成长》教案(优秀3篇)01-27

《琥珀》语文教案【优秀10篇】01-27

音乐课《雪绒花》优秀教案优秀9篇01-26

跳绳教学教案9篇01-26

求职面试礼仪教案(优秀6篇)01-26

77 86732